徐汇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徐汇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

(略) 徐汇区教育局

徐教发〔2023〕26号

徐汇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三年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 (略) 人民建, (略) 为人民”的理念,落实《 (略)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学龄前儿童幼有善育”民心工程,促进徐汇区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和国家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区域内全面开展高质量幼儿园的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将每一所幼儿园办成园所管理规范有序、教师队*素质优良、保育保教质量较高、场地设备投入有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高质量幼儿园,回应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新任务,完善学前教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注入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内涵质量的新要求,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

二、区域现状

(一)创建优势

一是基础好,2020年以来,徐汇学前教育加大普及普惠力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质量高,园本特色课程多元,教师培养成效明显。全区优质园比例逐年提高,目前49所公办园中,市级示范园11所,市一级园22所,公办优质园占比达67%。三是辐射广,我区依托区域学前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行优质园委托管理及示范园集团化办学机制,通过课程输出和管理输出,创建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公办优质资源辐射面,将优秀的教育经验和管理机制辐射全区。

(二)问题与分析

一是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有待提高。我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仅为86%,与95%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梳理本区各街道(镇)社区现有托幼资源的现状,科学合理规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园所置换调整等多种手段,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普惠性托育机构街镇全覆盖。二是学前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中心城区公办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加大支持力度与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引导高校办园质量提升,明确管理模式,同步促进幼儿园内涵建设与发展。

鉴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须持续推进政府主体责任,抬高底部,补齐短板,提升我区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决定全面开展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建设。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规范有序

高质量幼儿园应严格落实国家和上海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依法规范办园,筑牢关键领域防线,强化底线意识,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保障幼儿健康安全。

(二)坚持创新融合驱动

教育行政部门引导鼓励园所和教师持续开展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园所自主发展和教师创新探索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支持,给予园所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园所要主动开展创新性保教实践和研究,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儿童观,在规范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

(三)坚持幼儿发展优先

深入落实幼儿发展优先的科学保教理念,开展有园所特色的幼儿发展优先行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支持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的主动学习。

(四)坚持激发园所动力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切实减轻园所负担。尊重园所发展基础现状,赋予园所充分的办园自主权,发挥园所主观能动性,调动全体保教人员的积极性,结合教师、保育人员专业发展需求,推动保教队*全员参与创建工作,让每位教职员工在创建过程中得到成长。

(五)坚持区域整体提升

聚焦解决制约徐汇区学前教育质量的短板问题,努力抬高底部,做强中部,擦亮顶部,重点关注新建幼儿园和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发展,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均衡。

四、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公益普惠,多元包容”的徐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科学统筹、布局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构建“创新融合、安全优质”的徐汇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优化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打造“崇德汇智,面向未来”的徐汇学前教育专业队*,促进队*内涵发展;进一步优化“适宜优享,育善育慧”的徐汇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和品质课程,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将区内公办幼儿园全部建成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全部达到普通幼儿园办园标准,打造徐汇学前教育亮丽名片,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整体提升。

(一)聚焦规划,共同发展

继续保持区域内有需求的、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适龄幼儿100%的入园率。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8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5%,各级各类幼儿园班额达标率100%,支持新建公办幼儿园高起点建设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建成五个紧密型学前教育集团带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管理,激发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 (略)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政策精神,健全并有效落实幼儿园安全、卫生、人事、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根据国家和上海幼儿园办园质量指南相关要求,全面提升我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高幼儿园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推进意识,激发幼儿园发展内驱力,促进每一所幼儿园走品质发展之路。

(三)聚焦幼儿,促进发展

坚持儿童发展优先,坚持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每日在园2小时户外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建立儿童体质健康监测规范,形成可观测、可考核、可追踪的量化指标体系,加强对幼儿肥胖、近视、龋齿等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确保发生率逐年降低。重点提高教师观察和支持儿童发展的能力以及满足和支持特殊需要幼儿发展需求的能力。

(四)聚焦资源,优化整合

全面优化和落实幼儿园建设标准,通过园舍维修更新、适当缩班等举措,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园舍条件。幼儿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总体达标率不低于85%,新建幼儿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达标率100%,着重保障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和运动场地面积。

(五)聚焦队*,保教同步

顶层设计、整体打造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梯队,持续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园长、名师,扶持一批中青年保教人员发展成长为新的区级骨干和带头力量。建立优秀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整体提高保教队*专业水平。每所公办幼儿园至少有1名高级教师,全区公办学前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到5%。专任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98%,实现保健教师高级职称零突破,中级与高级保育员、营养员比例达70%以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数占全区公办幼儿园的20%。

(六)聚焦服务,托幼一体

开设托班的园所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按照建设标准开设托班,市示范性幼儿园全部开设托班。推进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发展,2023街镇全覆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覆盖率100%,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覆盖率100%,幼儿家庭和教职员工满意度持续提高。

五、主要举措

(一)整体谋划,保障创建

加强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区政府的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从全局高度谋划和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准确把握区域人口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幼儿园建设。认真制定《徐汇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及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工表,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建立完善目标责任、督导评估、考核问责等高效协作工作机制。加快提升创建园的硬件设施,适当缩班、完善装备、整体大修,改变老破小区内创建园的办园条件。加强公建配套的民办幼儿园监管力度,对配套区域幼儿实施普惠性收费。

(二)确立主体,激发创建

确立幼儿园为发展主体的地位。依托集团带教和集团内的优质资源,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区专家团队指导下,加快创建园的高质量幼儿园建设,各创建园所制定“一园一案”创建工作规划,明确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实施项目,以特色项目创建培育办学特色与品牌,全面推进徐汇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多元组合,聚力创建

切实发挥引领园示范辐射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前教育管理过程精细化、师资队*专业化、办园水平优质化。建立集团化考核与激励,管理与扶持的运行机制,探索园长与教师流动机制,用好名优教师与管理者,缩小园际差距,公民办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集团园质量总体提升。

(四)专业指导,支撑创建

鼓励支持幼儿园专任教师提高专业技术职称、提升学历层次。多形式推进优秀园长、教师流动带教机制,加大各优质幼儿园内优秀干部、骨干教师流动至创建园的力度。 (略) 学前教研部,加大对创建园的指导,组建研修团队,搭建展示平台。关注保育队*专业发展,深化与高校、儿保部门合作交流,依托专业资源,推进区域托幼质量的整体提升,推动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五)项目驱动,助推创建

以实践项目驱动创建园建设。持续开展“幼儿园特色项目”,支持鼓励幼儿园构建有个性、有目标、有创新的特色发展,促进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完善“园长联盟”项目,在深度对话、引领实践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深化“院校合作、医校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和保育人员在学科研究、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等领域,以行动研究项目为载体,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水平,解决保育、教育一线实际问题。

(六)数字转型,赋能创建

坚持教育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加大投入,通过健康平台、园园通、协同理财平台等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智慧校园。依托“一网统管”建立学前教育质量实时监控平台,在抓取大量即时数据的基础上,强化数据分析,优化过程管理,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从应用到智用的飞跃。

六、组织实施

(一)健全机制,明确职责

区政府将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任务纳入区域教育工作中,完善区托幼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政府各部门多方协调工作机制,明确职责,确保实施方案中各项目标的有效落实。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调度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各园所要积极参与创建,提升自身办园活力,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二)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观、全面观,统筹规划各幼儿园发展,不让一个园所掉队。要坚持实事求是有序推进,明确具体任务和进度要求,成熟一所验收一所,发展过程持续优化,激发幼儿园自主办园、自我评价提升的积极性,注重建设结果质量,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加大投入,优化配置

加强资金统筹,加大建设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园所队*建设、园舍改造、专用室建设、装备更新、课程建设等需求。科学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各项投入与工作推进有效匹配。完善绩效目标,建立健全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督促机制,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激励。

(略) 徐汇区教育局

**日

主题词:学前教育 高质量 三年实施方案

徐汇区教育局办公室 **日印发

(共印3份)

(略) 徐汇区教育局

徐教发〔2023〕26号

徐汇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三年实施方案

(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 (略) 人民建, (略) 为人民”的理念,落实《 (略)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学龄前儿童幼有善育”民心工程,促进徐汇区学前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和国家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区域内全面开展高质量幼儿园的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将每一所幼儿园办成园所管理规范有序、教师队*素质优良、保育保教质量较高、场地设备投入有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高质量幼儿园,回应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新任务,完善学前教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注入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内涵质量的新要求,努力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幼儿园。

二、区域现状

(一)创建优势

一是基础好,2020年以来,徐汇学前教育加大普及普惠力度,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努力构建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质量高,园本特色课程多元,教师培养成效明显。全区优质园比例逐年提高,目前49所公办园中,市级示范园11所,市一级园22所,公办优质园占比达67%。三是辐射广,我区依托区域学前公办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推行优质园委托管理及示范园集团化办学机制,通过课程输出和管理输出,创建共享机制,进一步扩大公办优质资源辐射面,将优秀的教育经验和管理机制辐射全区。

(二)问题与分析

一是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有待提高。我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仅为86%,与95%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梳理本区各街道(镇)社区现有托幼资源的现状,科学合理规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园所置换调整等多种手段,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普惠性托育机构街镇全覆盖。二是学前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中心城区公办园办园条件亟待改善。加大支持力度与经费投入。同时积极引导高校办园质量提升,明确管理模式,同步促进幼儿园内涵建设与发展。

鉴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须持续推进政府主体责任,抬高底部,补齐短板,提升我区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决定全面开展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建设。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法规范有序

高质量幼儿园应严格落实国家和上海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依法规范办园,筑牢关键领域防线,强化底线意识,杜绝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保障幼儿健康安全。

(二)坚持创新融合驱动

教育行政部门引导鼓励园所和教师持续开展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园所自主发展和教师创新探索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支持,给予园所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园所要主动开展创新性保教实践和研究,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和儿童观,在规范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突破。

(三)坚持幼儿发展优先

深入落实幼儿发展优先的科学保教理念,开展有园所特色的幼儿发展优先行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支持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的主动学习。

(四)坚持激发园所动力

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切实减轻园所负担。尊重园所发展基础现状,赋予园所充分的办园自主权,发挥园所主观能动性,调动全体保教人员的积极性,结合教师、保育人员专业发展需求,推动保教队*全员参与创建工作,让每位教职员工在创建过程中得到成长。

(五)坚持区域整体提升

聚焦解决制约徐汇区学前教育质量的短板问题,努力抬高底部,做强中部,擦亮顶部,重点关注新建幼儿园和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发展,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均衡。

四、目标任务

进一步完善“公益普惠,多元包容”的徐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科学统筹、布局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构建“创新融合、安全优质”的徐汇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优化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打造“崇德汇智,面向未来”的徐汇学前教育专业队*,促进队*内涵发展;进一步优化“适宜优享,育善育慧”的徐汇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和品质课程,整体提升保教质量,将区内公办幼儿园全部建成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全部达到普通幼儿园办园标准,打造徐汇学前教育亮丽名片,全区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整体提升。

(一)聚焦规划,共同发展

继续保持区域内有需求的、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适龄幼儿100%的入园率。全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8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5%,各级各类幼儿园班额达标率100%,支持新建公办幼儿园高起点建设家门口高质量幼儿园。建成五个紧密型学前教育集团带动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管理,激发活力

深入贯彻落实《 (略)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政策精神,健全并有效落实幼儿园安全、卫生、人事、财务等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根据国家和上海幼儿园办园质量指南相关要求,全面提升我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提高幼儿园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工作推进意识,激发幼儿园发展内驱力,促进每一所幼儿园走品质发展之路。

(三)聚焦幼儿,促进发展

坚持儿童发展优先,坚持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确保每日在园2小时户外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建立儿童体质健康监测规范,形成可观测、可考核、可追踪的量化指标体系,加强对幼儿肥胖、近视、龋齿等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确保发生率逐年降低。重点提高教师观察和支持儿童发展的能力以及满足和支持特殊需要幼儿发展需求的能力。

(四)聚焦资源,优化整合

全面优化和落实幼儿园建设标准,通过园舍维修更新、适当缩班等举措,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园舍条件。幼儿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总体达标率不低于85%,新建幼儿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达标率100%,着重保障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和运动场地面积。

(五)聚焦队*,保教同步

顶层设计、整体打造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梯队,持续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园长、名师,扶持一批中青年保教人员发展成长为新的区级骨干和带头力量。建立优秀教师柔性流动机制,整体提高保教队*专业水平。每所公办幼儿园至少有1名高级教师,全区公办学前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达到5%。专任教师接受专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98%,实现保健教师高级职称零突破,中级与高级保育员、营养员比例达70%以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总数占全区公办幼儿园的20%。

(六)聚焦服务,托幼一体

开设托班的园所占幼儿园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5%,其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按照建设标准开设托班,市示范性幼儿园全部开设托班。推进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发展,2023街镇全覆盖。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覆盖率100%,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覆盖率100%,幼儿家庭和教职员工满意度持续提高。

五、主要举措

(一)整体谋划,保障创建

加强党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区政府的建设主体责任,坚持从全局高度谋划和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准确把握区域人口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幼儿园建设。认真制定《徐汇区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及年度工作计划、任务分工表,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建立完善目标责任、督导评估、考核问责等高效协作工作机制。加快提升创建园的硬件设施,适当缩班、完善装备、整体大修,改变老破小区内创建园的办园条件。加强公建配套的民办幼儿园监管力度,对配套区域幼儿实施普惠性收费。

(二)确立主体,激发创建

确立幼儿园为发展主体的地位。依托集团带教和集团内的优质资源,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区专家团队指导下,加快创建园的高质量幼儿园建设,各创建园所制定“一园一案”创建工作规划,明确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实施项目,以特色项目创建培育办学特色与品牌,全面推进徐汇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多元组合,聚力创建

切实发挥引领园示范辐射作用。通过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前教育管理过程精细化、师资队*专业化、办园水平优质化。建立集团化考核与激励,管理与扶持的运行机制,探索园长与教师流动机制,用好名优教师与管理者,缩小园际差距,公民办幼儿园优质均衡发展,集团园质量总体提升。

(四)专业指导,支撑创建

鼓励支持幼儿园专任教师提高专业技术职称、提升学历层次。多形式推进优秀园长、教师流动带教机制,加大各优质幼儿园内优秀干部、骨干教师流动至创建园的力度。 (略) 学前教研部,加大对创建园的指导,组建研修团队,搭建展示平台。关注保育队*专业发展,深化与高校、儿保部门合作交流,依托专业资源,推进区域托幼质量的整体提升,推动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五)项目驱动,助推创建

以实践项目驱动创建园建设。持续开展“幼儿园特色项目”,支持鼓励幼儿园构建有个性、有目标、有创新的特色发展,促进幼儿园特色课程建设;完善“园长联盟”项目,在深度对话、引领实践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管理人才;深化“院校合作、医校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和保育人员在学科研究、课程建设、专业发展等领域,以行动研究项目为载体,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发展水平,解决保育、教育一线实际问题。

(六)数字转型,赋能创建

坚持教育信息化驱动教育现代化,加大投入,通过健康平台、园园通、协同理财平台等数字化场景应用,建设智慧校园。依托“一网统管”建立学前教育质量实时监控平台,在抓取大量即时数据的基础上,强化数据分析,优化过程管理,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从应用到智用的飞跃。

六、组织实施

(一)健全机制,明确职责

区政府将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任务纳入区域教育工作中,完善区托幼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政府各部门多方协调工作机制,明确职责,确保实施方案中各项目标的有效落实。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调度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确保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各园所要积极参与创建,提升自身办园活力,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二)整体推进,分步实施

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观、全面观,统筹规划各幼儿园发展,不让一个园所掉队。要坚持实事求是有序推进,明确具体任务和进度要求,成熟一所验收一所,发展过程持续优化,激发幼儿园自主办园、自我评价提升的积极性,注重建设结果质量,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三)加大投入,优化配置

加强资金统筹,加大建设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力度,重点保障园所队*建设、园舍改造、专用室建设、装备更新、课程建设等需求。科学合理分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各项投入与工作推进有效匹配。完善绩效目标,建立健全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督促机制,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对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激励。

(略) 徐汇区教育局

**日

主题词:学前教育 高质量 三年实施方案

徐汇区教育局办公室 **日印发

(共印3份)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