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碧水蓝天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长武:碧水蓝天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成群野鸭在浅水中嬉戏觅食,鸟儿在绿树翠林间鸣叫,广场 (略) 民的生活常态……这一幕幕场景,是对环境优美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无声肯定。
今年以来,长武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立县”战略,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底,不断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立体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10月23日,辖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3.7%,主要考核指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1月至8月,黑河张家桥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泾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水环境 (略) 前列。
守护蓝天白云,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
强化重点污染源治理和重点时段管控,聚焦“企煤车尘燃”综合治理及臭氧污染防治6个方面,实施VOCs治理、散煤清零巩固、车辆更新等13个专项行动,铁腕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17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排查,督促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原辅材料实现全部替代。查扣劣质散煤4.305吨,劝返流动销售车辆5辆。将8个镇(街道)周边划入全县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督促县城区23个在建工地严格落实“红黄绿”牌制度和6个100%措施,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1.6%。
科学系统治水,让盈盈碧水润泽长武
进一步加强涉水环境监管、河流水质排查整治、涉水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等措施,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今年以来,对县域内4家煤矿、大唐电厂、亭口镇污水处理厂等6个企业入河排污口信息进行核实,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汇总台账,全面排查整治。对全县13个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定期现场检查、监测,并邀请专家团队对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状况进行“体检”。坚持每月对黑河饮用水源地开展一次检查,每季度对黑河饮用水进行一次62项监督性监测,每两年进行一次109项全指标分析。今年上半年,黑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标准、泾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环境 (略) 第一。
加强综合施策,土壤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加强涉土重点企业环境监管,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督促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自行监测方案,进一步夯实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对用途变更的“一住两公”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持续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维,先后3次邀请专家对农村污水处理站进行“环保体检”,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摸底再排查。扎实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执法检查,不定期调度辖区14家企业固废处置情况,摸清底数,精准发力, (略) “ (略) ”建设。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六·五”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等节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抓好严管严督,推动生态环境立体改善
该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实行村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一长一员”管护模式,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划定责任区,大力开展日常管护和防火巡查,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了0.2‰以内。建设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1个,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排查等工作,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了4.6‰以内。截至目前,长武县本年度已完成植树造林2.5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65万余株。此外,长武县还结合区域特色,深入开展绿色家庭、森林乡村、森林小镇创建活动,通过土地流转、造林管护、林下经济有偿劳动、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了“点绿成金”。
成绩来之不易,蓝天、碧水、净土都是奋斗出来的,严格规范执法,抓好严管严督是关键。今年以来,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落实、重点企业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业源污染治理效能提升、企业在线监测设备数据有效上传等监管重点,先后统筹开展了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涉水工业企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在线监测设备弄虚作假、“清废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企业突出环境问题督促全部限期整改到位。同时,持续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强化无人机、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排污许可平台、生物质禁烧平台、用电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手段运用,强化企业帮扶指导力度,今年以来先后6次聘请环保专家对各重点监管企业开展“环保体检”。招录聘用9名人员对4家煤矿实行驻矿监督。强化环境“网格化”监管,督促各网格员对APP监管平台上报监管信息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平台推送事项均办理完成。
如今,一幅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的美丽生态画卷在长武徐徐铺展开来。
成群野鸭在浅水中嬉戏觅食,鸟儿在绿树翠林间鸣叫,广场 (略) 民的生活常态……这一幕幕场景,是对环境优美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我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无声肯定。
今年以来,长武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立县”战略,以改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底,不断强化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立体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据统计,2023年1月1日至10月23日,辖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3.7%,主要考核指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1月至8月,黑河张家桥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泾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水环境 (略) 前列。
守护蓝天白云,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组合拳
强化重点污染源治理和重点时段管控,聚焦“企煤车尘燃”综合治理及臭氧污染防治6个方面,实施VOCs治理、散煤清零巩固、车辆更新等13个专项行动,铁腕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对17家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排查,督促涉VOCs重点行业企业原辅材料实现全部替代。查扣劣质散煤4.305吨,劝返流动销售车辆5辆。将8个镇(街道)周边划入全县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督促县城区23个在建工地严格落实“红黄绿”牌制度和6个100%措施,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1.6%。
科学系统治水,让盈盈碧水润泽长武
进一步加强涉水环境监管、河流水质排查整治、涉水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等措施,全面打好碧水保卫战,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今年以来,对县域内4家煤矿、大唐电厂、亭口镇污水处理厂等6个企业入河排污口信息进行核实,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汇总台账,全面排查整治。对全县13个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定期现场检查、监测,并邀请专家团队对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状况进行“体检”。坚持每月对黑河饮用水源地开展一次检查,每季度对黑河饮用水进行一次62项监督性监测,每两年进行一次109项全指标分析。今年上半年,黑河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标准、泾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环境 (略) 第一。
加强综合施策,土壤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加强涉土重点企业环境监管,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督促开展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制定自行监测方案,进一步夯实企业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对用途变更的“一住两公”地块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持续加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规范运维,先后3次邀请专家对农村污水处理站进行“环保体检”,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摸底再排查。扎实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执法检查,不定期调度辖区14家企业固废处置情况,摸清底数,精准发力, (略) “ (略) ”建设。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六·五”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生态日等节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抓好严管严督,推动生态环境立体改善
该县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全域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全面实行村级林长和生态护林员“一长一员”管护模式,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持续加强生态保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划定责任区,大力开展日常管护和防火巡查,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了0.2‰以内。建设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1个,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排查等工作,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了4.6‰以内。截至目前,长武县本年度已完成植树造林2.5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65万余株。此外,长武县还结合区域特色,深入开展绿色家庭、森林乡村、森林小镇创建活动,通过土地流转、造林管护、林下经济有偿劳动、合作经营等方式,实现了“点绿成金”。
成绩来之不易,蓝天、碧水、净土都是奋斗出来的,严格规范执法,抓好严管严督是关键。今年以来,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落实、重点企业环境风险排查整治、工业源污染治理效能提升、企业在线监测设备数据有效上传等监管重点,先后统筹开展了生态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涉水工业企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在线监测设备弄虚作假、“清废行动”等专项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企业突出环境问题督促全部限期整改到位。同时,持续优化执法监管方式,强化无人机、在线监测、视频监控、排污许可平台、生物质禁烧平台、用电监管等非现场监管手段运用,强化企业帮扶指导力度,今年以来先后6次聘请环保专家对各重点监管企业开展“环保体检”。招录聘用9名人员对4家煤矿实行驻矿监督。强化环境“网格化”监管,督促各网格员对APP监管平台上报监管信息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平台推送事项均办理完成。
如今,一幅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的美丽生态画卷在长武徐徐铺展开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