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开放项目申报指南补充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度开放项目申报指南补充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3年度开放项目申报指南(补充)

为促进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实验室开放和学术交流水平,充分发挥工程中心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带头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和城轨交通领域的创新能力,特面向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度工程中心开放项目,欢迎国内外符合条件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一、工程中心简介

工程中心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 (略) 主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中心围绕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主要开展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调度、客运服务、节能环保、信息化和安全保障等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关键系统研发、重要装备研制和综合试验验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开放项目研究方向与内容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网异物智能识别模型研究

研究内容:

(1)接触网异物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采集来自于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及网络公开的接触网异物图像,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数据校准、图像增强等,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数据标注和数据集构建

开展异物检测算法训练和评估,构建大规模、多样性的数据集,并进行数据标注,保证数据集的质量和有效性。

(3)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设计

研究开发适用于接触网异物检测的智能算法和模型,包括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如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等)、更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算法等)。算法设计要考虑异物的形状、大小、位置、背景干扰等因素,以提高接触网异物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4)模型优化与性能评估

根据相关参数指标对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进行评估,并优化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精度。同时对不同算法和模型进行对比,评估其优缺点,以获取最佳检测算法和模型。

预期目标:基于铁路沿线综合视频,采用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对铁路沿线的接触网异物进行检测与识别,实现快速预警。模型对于鸟窝和轻质异物的整体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漏报率在原有基础上降低15%以上。同时提出在弱光、雨雾等特殊条件下模型的能力边界。

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份,提交铁路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和模型。

资助经费:本研究方向支持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不超过3项,每个项目资助金额5-10万元,总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三、申报要求

1.项目申请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并工作两年以上,一般项目申请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工作三年以上。

(2)具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或工作经历。

(3)所在单位应为企事业法人单位。

其它申报要求见《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2.申报程序

(1)项目申请人须按规定格式填写《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申报书》(附件2),经所在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纸质材料,同时将盖章的项目申报书扫描件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2)工程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本年度资助项目,并将结果通知相关申请人。

3.申报截止时间

项目申报截止日期:**日。

四、成果署名要求

获本工程中心资助项目所取得的研究 (略) 、工程中心和项目承担单位共同所有。论文发表的第一作者为项目责任主管,且第一完成单位为“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铁 (略) (略) )。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均应标注“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铁 (略) (略) )开放项目资助。具体要求见《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部

联系人:金安 010-* *

通讯地址: (略) 海淀区大 (略) 15号楼608A室

邮编:*

传真:010-*

E-mail: *@*ails.cn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日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023年度开放项目申报指南(补充)

为促进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实验室开放和学术交流水平,充分发挥工程中心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带头和辐射作用,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和城轨交通领域的创新能力,特面向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度工程中心开放项目,欢迎国内外符合条件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开展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

一、工程中心简介

工程中心是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 (略) 主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中心围绕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主要开展移动装备、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运营调度、客运服务、节能环保、信息化和安全保障等专业领域的核心技术攻关、关键系统研发、重要装备研制和综合试验验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作用,推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开放项目研究方向与内容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接触网异物智能识别模型研究

研究内容:

(1)接触网异物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采集来自于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及网络公开的接触网异物图像,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数据校准、图像增强等,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数据标注和数据集构建

开展异物检测算法训练和评估,构建大规模、多样性的数据集,并进行数据标注,保证数据集的质量和有效性。

(3)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设计

研究开发适用于接触网异物检测的智能算法和模型,包括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如边缘检测、形态学操作等)、更先进的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算法等)。算法设计要考虑异物的形状、大小、位置、背景干扰等因素,以提高接触网异物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4)模型优化与性能评估

根据相关参数指标对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进行评估,并优化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效率和精度。同时对不同算法和模型进行对比,评估其优缺点,以获取最佳检测算法和模型。

预期目标:基于铁路沿线综合视频,采用图像识别等关键技术对铁路沿线的接触网异物进行检测与识别,实现快速预警。模型对于鸟窝和轻质异物的整体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漏报率在原有基础上降低15%以上。同时提出在弱光、雨雾等特殊条件下模型的能力边界。

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份,提交铁路接触网异物检测算法和模型。

资助经费:本研究方向支持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不超过3项,每个项目资助金额5-10万元,总经费不超过20万元。

三、申报要求

1.项目申请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重点项目申请人应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并工作两年以上,一般项目申请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工作三年以上。

(2)具有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或工作经历。

(3)所在单位应为企事业法人单位。

其它申报要求见《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2.申报程序

(1)项目申请人须按规定格式填写《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申报书》(附件2),经所在单位加盖单位公章后,在《指南》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纸质材料,同时将盖章的项目申报书扫描件电子版发送到指定邮箱。

(2)工程中心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确定本年度资助项目,并将结果通知相关申请人。

3.申报截止时间

项目申报截止日期:**日。

四、成果署名要求

获本工程中心资助项目所取得的研究 (略) 、工程中心和项目承担单位共同所有。论文发表的第一作者为项目责任主管,且第一完成单位为“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铁 (略) (略) )。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均应标注“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铁 (略) (略) )开放项目资助。具体要求见《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

五、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部

联系人:金安 010-* *

通讯地址: (略) 海淀区大 (略) 15号楼608A室

邮编:*

传真:010-*

E-mail: *@*ails.cn

高速铁路与城轨交通系统技术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