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科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赣州科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赣州科 (略) 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14日-2023年11月2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

项目名称

赣州科 (略) 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

建设地点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水西产业园

建设单位

赣州科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赣州科净 (略)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由来:项目属于扩建(迁建),2004年 (略) 环保局以《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稀土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赣市环督字[2004]9号)文件对该报告书予以批复;2005年 (略) 环保局以“关于对《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稀土系列产品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赣市环督字[2005]20号)文件对该项目予以验收批复。

因生产经营需要, (略) 现有自主品牌及技术优势,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将科力公司自主研发和引进再创新的自动化设备用于稀土金属的生产,实现智能化生产、节能减排,最终实现产能的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赣州科 (略) 将建成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年产稀土金属产能由原来3000吨增至到8000吨。

建设内容:项目属于扩建(迁建)。建设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F4公共工程间等主体工程,同时配套建设有W1*二类仓库、W3*类仓库、W4*类柴油仓库、W5*类仓库、W6*类仓库、W7*类仓库等储运工程,配电房、消防水池等公辅工程,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等环保工程。

产品方案:产品为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其中镨钕金属5400吨、金属镧1000吨(外售480.11吨,自用519.89吨)、镝铁合金500吨、金属钐500吨、金属铈80吨、金属镨150吨、金属铕3吨、金属钆22吨、金属铽120吨、金属镝25吨、金属钬3吨、金属铒5吨、金属镱20吨、金属镥2吨、金属钇50吨、钆铁合金60吨、钬铁合金60吨。

生产工艺:项目以氧化稀土为原料,氟化锂、氟化稀土等为辅料,采用熔盐电解、浇铸、冷却、剥离、检验、后处理等工序生产镨钕金属、镝铁合金、钆铁合金、金属镧、金属铈、金属镨、钬铁合金。

项目以金属钙、氟化稀土为原料,采用真空还原、浇铸、冷却、金属处理等工序生产金属钆、金属铽、金属镝、金属钬、金属铒、金属镥、金属钇。

项目以氧化钐、稀土金属为原料,采用刨屑、混料/压制、真空熔炼、蒸馏保温、金属表面处理等工序生产金属镱、金属镥、金属钐。

资源利用:项目新鲜用水量为10.84万m3/a,用电量7945.02万kW·h,均由园区公用工程供应。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72万元,占总投资的1.46%。

劳动制度:生产人员年生产天数300天,生产班制为3班运行,每班8小时,生产人员轮换休息,管理人员实行8小时白班+值班工作制。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 (略) 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进行施工现场监督管理,采取围挡、遮挡、挡板、设置防尘网,定期对工地及进出工地的路面、运输车辆洒水、冲洗,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扬尘影响。加强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行状态维护,控制施工机械尾气的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减缓施工噪声扰民。

施工产生的余土和建筑垃圾应妥善堆置,运往管理部门指定的堆存场所,不得随意堆置。废机油、废油漆桶等危险废物单独贮存在危险废物临时暂存库内,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有组织废气包括电解废气(颗粒物、氟化物)、中频炉废气(颗粒物、氟化物)、碳管炉废气(颗粒物)、混料、筛分(颗粒物)、分析质检废气(氯化氢)、食堂油烟。

项目无组织污染排放源主要为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W1*二类仓库,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氟化物。

①有组织废气

电解废气(颗粒物、氟化物):在每台电解炉炉口上方、四周设置密闭集气罩,用风管将每电解炉的吸风罩连接,通过引风机(风量分别为50000m3/h、风量50000m3/h、风量40000m3/h)将各吸风罩烟气引入各车间废气净化设施(重力沉降(地下管道)+布袋除尘器+一级水喷淋除尘塔+二级碱液喷淋)TA001~TA004处理,集气效率为95%,除尘效率为99%,除氟效率为99%,经处理后的废气分别通过3根排气筒排放,分别为H27m、Φ1.0m排气筒(DA001)排放,H27m、Φ1.0m排气筒(DA002)排放,H27m、Φ0.9m排气筒(DA003)排放。

中频炉废气(颗粒物、氟化物):在每台中频炉的上方设置吸风罩连接,汇入一根排气总管,废气收集效率90%,收集后的废气(风量20000m3/h)引入一级水喷淋除尘器(TA005~TA009)进行处理,除尘效率99%,经处理后的废气通过H27m、Φ0.7m排气筒(DA004)排放。

碳管炉废气(颗粒物):在每台碳管炉的上方设置吸风罩连接,汇入一根排气总管,废气收集效率90%,收集后的废气(风量20000m3/h)引入一级水喷淋除尘器(TA010~TA015)进行处理,除尘效率99%,经处理后的废气通过H27m、Φ0.7m排气筒(DA005)排放。

混料、筛分(颗粒物):废气从各设备排气管排出,汇入一根排气总管,废气收集效率99%,收集后的废气(风量10000m3/h)引入布袋除尘器(TA016~TA018)进行处理,除尘效率99%,经处理后的废气通过H27m、Φ0.5m排气筒(DA006)排放。

分析质检废气(氯化氢):通过分析室通风橱等收集后(风量1000m3/h)通过一根H27、φ0.2m(DA007)排气筒排放。

项目食堂油烟经集气罩与引风机收集后,经一套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高于屋顶排气筒排放。总风机风量为8000m3/h,油烟去除率为80.0%。

电解废气、中频炉废气、碳管炉废气、混料、筛分、分析质检废气排放执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食堂油烟《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规模标准限值。

②无组织废气:项目无组织污染排放源主要为各生产车间,污染物为颗粒物、氟化物。项目必须通过加强物料在贮存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做好管道和生产设备密封,严格防止跑、冒、滴、漏,减少污染物无组织外排;在各车间墙壁安装排风机进行换气,将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及时排至室外,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生产厂房、厂区周边进行绿化,种植灌木、冬青等绿化植物及草坪,形成多层次隔离带与防护林带,以降低项目无组织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氟化物周界外浓度须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6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投产后全厂有组织外排废气中,颗粒物、氟化物、氯化氢、油烟排放量分别为1.09t/a、0.13t/a、0.005t/a、0.0178t/a。

投产后全厂无组织外排废气中,颗粒物、氟化物排放量分别为5.56t/a、0.691t/a。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包括设备循环冷却水、地面拖洗水、废气净化废水、分析质检废水、包装袋清洗废水及初期雨水。项目外排废水量为68.7m3/d,其中生活污水30m3/d,生产废水38.78m3/d。

项目生活污水采用“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 (略) 水西污水处理一厂进行处理;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初期雨水泵至厂区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 (略) 水西污水处理一厂深度处理。厂区污水处理站采用“调节+中和+沉淀+澄清”工艺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40m3/d,处理后的外排废 (略) 水西污水处理厂一厂接管标准,同时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较严值后限值要求,随 (略) 水西污水处理一厂深度处理,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终排入赣江。

项目建成达产后,全厂外排废水量为68.78m3/d,厂区总排口废水中CODcr、NH3-N、年排放量分别为1.238t/a、0.165t/a。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离心机、各类泵、风机等机械运行的噪声,噪声源强约65~85dB(A)。优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采用隔声罩隔声,同时加强设备维护检修和厂区绿化,根据声源方向性、构筑物的屏蔽作用及地下土壤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使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项目产生生活垃圾52.5t/a;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553.523t/a,包括熔盐电解渣827.72t/a、废阴极55.0t/a、还原渣226.22t/a、镧钐渣675.2t/a、废砌炉渣15.0t/a、废阳极石墨438.96t/a、废坩埚15.0t/a、废气处理收集的沉淀渣109.72t/a、废包装袋14.0t/a、废铁桶2.5t/a、中和渣149.48t/a、钻渣15.51t/a、综合污水处理站收集的石灰粉尘0.259t/a、阳极制作收集的粉尘0.234t/a、包装袋清洗回收的沉淀渣5.42t/a、废布袋0.4t/a、电解炉维修废物1.6t/a、废滤布0.5t/a、废填料0.8t/a;危险废物2.5t/a,包括废机油1.0t/a、含油抹布0.5t/a、分析废液0.5t/a、在线监测废液0.5t/a。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及处置:在F3*类厂房设置5处一般固废暂存区,炉渣堆场占地面积3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300m3;钙渣堆场占地面积1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100m3;镧渣堆场占地面积2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2003;废铁仓库占地面积48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2m,有效暂存容积为576m3;废阳极石墨堆场占地面积2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200m3,在F1*类厂房设置2处一般固废暂存区,中和渣堆场占地面积21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210m3;砌炉渣堆放区占地面积1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10m3。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采取硬化处理防渗漏,并设置围挡。暂存的熔盐电解渣、镧钐渣、还原渣、钻渣、废气处理收集的沉淀渣、包装袋清洗回收的沉淀渣定期外售稀土企业综合利用;废阴极、废阳极石墨、废坩埚、阳极制作收集的粉尘、电解炉维修废物定期返回厂家回收综合利用;废砌炉渣环卫部门处理;废铁桶内部循环利用、中和渣定期外售于水泥厂综合利用;综合污水处理站收集的石灰粉尘回用石灰水制备工序;废包装袋、废布袋、废滤布、废填料交由废旧资源回收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暂存及安全处置措施:在厂区污水处理站东侧专门设置危废暂存间1间,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0m2,有效高度0.6m,有效容积6m3,最大贮存量为5t,暂存周期150天。危险废物暂存间应严格按照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和裙脚须做好防腐、防渗,四周设置收集沟,配备通风导气装置。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采用符合标准的危险废物专用容器盛装,专用容器应具备密闭、防腐防渗等条件,分类堆放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然后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源头控制:选择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装备和较清洁的原辅材料,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处理工艺、物料管道、设备、污水处理构筑物、危险废物暂存库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管线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泄露“早发现、早处理”,将物料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

分区防治:将危险废物暂存库、W4*类柴油仓库、隔油池、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含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废气处理区(电解废气处理区)、机修车间等划为重点防渗区,采用粘土铺地、水泥硬化、环氧树脂三布五涂进行防腐防渗,确保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将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F4公共工程间、W1*二类仓库、W3仓库、W5*类仓库、W6*类仓库、W7*类仓库、一般固废暂存区、公用工程房、消防泵房及配套设施等,划为一般防渗区,地面进行硬化,并采用聚*烯防渗膜进行防腐防渗,确保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综合楼、门卫室等为简单防渗区,进行必要的地面硬化。

污染监控:本项目布设3个地下水监测井和2个土壤监测点,地下水跟踪监测因子为水位、pH值、耗氧量、氟化物,每年监测一次;土壤跟踪监测因子pH、氟化物,表层样每年监测一次,深层样每5年监测一次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监测因子超标,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扩散。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通过加强平面布置安全防范、工艺装置安全措施、生产管理防范、贮存管理防范、消防安全措施、其他事故防范措施管理;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风险防范措施:项目通过加强平面布置安全防范、工艺装置安全措施、生产管理防范、贮存管理防范、消防安全措施、其他事故防范措施管理;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一级防控主要为危废暂存间、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W1*二类仓库、W4*类柴油仓库、W5*四类仓库、W6*四类仓库、W7*四类仓库、碱液喷淋塔。本项目生产工序不涉水,因此车间无须设置车间事故池。W1*二类仓库、W5*四类仓库、W6*四类仓库、W7*四类仓库、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等生产设备发生事故时、不会产生物质外流污染水环境和土壤。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建设。碱液喷淋塔四周设置围堰,发生事故时可以引入围堰然后流入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并对围堰进行防腐防渗处理。综合污水处理站的水池的底部及四周壁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防渗处理。W4*类柴油仓库设置备用罐。二级防控为厂区建设的单独设置废水事故池,有效容积320m3,另设初期雨水池,有效池容730m3,并做好防腐防渗措施,严防事故性废水直接排入纳污水体;三级防控措施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事故应急系统,同时建议园区管委会在园区雨水排放口旁设置应急事故池,便于收纳事故情况下受到污染的雨水,同时可防止企业二级防控失效时,事故废水排入周围地表水体。

7、设置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F1*类厂房边界外延200m,F2*类厂房边界外延50m,F3*类房边界外延50m,W1*二类厂房边界外延5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防护距离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8、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采取治理措施治理后,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控制排放废气中的氟化物、颗粒物、氯化氢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表6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厂界各方位噪声声级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根据地下水预测:项目厂区污水处理站废水调节池事故泄漏时,地下水超标范围、超标距离不大,超标范围内无地下水敏感目标,项目在切实做好地下水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根据土壤预测:氟化物的大气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垂直入渗条件下,氟化物溶质在土壤层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值满足《 (略) 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中的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的要求。在制定相应的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控制,根据土壤评价内容,项目污染物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明显恶化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9、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废水污染物中CODcr排放量为1.238t/a、NH3-N排放量为0.165t/a,满足生态环境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从我区2017年减排项目( (略) 中心城区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减排项目削减量CODcr:1143.298t/a、NH3-N:139.4947/a)削减量中置换)。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现场公示和登报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扫码浏览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赣州科 (略) 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准决定。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摘自环评报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14日-2023年11月20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联系电话:0797-*

通讯地址: (略) 行政审批局二楼投资项目审批科

邮编:*?

项目名称

赣州科 (略) 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

建设地点

江西章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水西产业园

建设单位

赣州科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赣州科净 (略)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由来:项目属于扩建(迁建),2004年 (略) 环保局以《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稀土系列产品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赣市环督字[2004]9号)文件对该报告书予以批复;2005年 (略) 环保局以“关于对《赣州虔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稀土系列产品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赣市环督字[2005]20号)文件对该项目予以验收批复。

因生产经营需要, (略) 现有自主品牌及技术优势,在原有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将科力公司自主研发和引进再创新的自动化设备用于稀土金属的生产,实现智能化生产、节能减排,最终实现产能的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完成后,赣州科 (略) 将建成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年产稀土金属产能由原来3000吨增至到8000吨。

建设内容:项目属于扩建(迁建)。建设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F4公共工程间等主体工程,同时配套建设有W1*二类仓库、W3*类仓库、W4*类柴油仓库、W5*类仓库、W6*类仓库、W7*类仓库等储运工程,配电房、消防水池等公辅工程,污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等环保工程。

产品方案:产品为年产8000吨稀土金属,其中镨钕金属5400吨、金属镧1000吨(外售480.11吨,自用519.89吨)、镝铁合金500吨、金属钐500吨、金属铈80吨、金属镨150吨、金属铕3吨、金属钆22吨、金属铽120吨、金属镝25吨、金属钬3吨、金属铒5吨、金属镱20吨、金属镥2吨、金属钇50吨、钆铁合金60吨、钬铁合金60吨。

生产工艺:项目以氧化稀土为原料,氟化锂、氟化稀土等为辅料,采用熔盐电解、浇铸、冷却、剥离、检验、后处理等工序生产镨钕金属、镝铁合金、钆铁合金、金属镧、金属铈、金属镨、钬铁合金。

项目以金属钙、氟化稀土为原料,采用真空还原、浇铸、冷却、金属处理等工序生产金属钆、金属铽、金属镝、金属钬、金属铒、金属镥、金属钇。

项目以氧化钐、稀土金属为原料,采用刨屑、混料/压制、真空熔炼、蒸馏保温、金属表面处理等工序生产金属镱、金属镥、金属钐。

资源利用:项目新鲜用水量为10.84万m3/a,用电量7945.02万kW·h,均由园区公用工程供应。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172万元,占总投资的1.46%。

劳动制度:生产人员年生产天数300天,生产班制为3班运行,每班8小时,生产人员轮换休息,管理人员实行8小时白班+值班工作制。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严格按照《 (略) 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进行施工现场监督管理,采取围挡、遮挡、挡板、设置防尘网,定期对工地及进出工地的路面、运输车辆洒水、冲洗,采用商品混凝土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控制施工扬尘影响。加强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行状态维护,控制施工机械尾气的影响。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施工废水应设有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临时性污水简易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作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减缓施工噪声扰民。

施工产生的余土和建筑垃圾应妥善堆置,运往管理部门指定的堆存场所,不得随意堆置。废机油、废油漆桶等危险废物单独贮存在危险废物临时暂存库内,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管理,严禁乱扔乱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有组织废气包括电解废气(颗粒物、氟化物)、中频炉废气(颗粒物、氟化物)、碳管炉废气(颗粒物)、混料、筛分(颗粒物)、分析质检废气(氯化氢)、食堂油烟。

项目无组织污染排放源主要为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W1*二类仓库,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氟化物。

①有组织废气

电解废气(颗粒物、氟化物):在每台电解炉炉口上方、四周设置密闭集气罩,用风管将每电解炉的吸风罩连接,通过引风机(风量分别为50000m3/h、风量50000m3/h、风量40000m3/h)将各吸风罩烟气引入各车间废气净化设施(重力沉降(地下管道)+布袋除尘器+一级水喷淋除尘塔+二级碱液喷淋)TA001~TA004处理,集气效率为95%,除尘效率为99%,除氟效率为99%,经处理后的废气分别通过3根排气筒排放,分别为H27m、Φ1.0m排气筒(DA001)排放,H27m、Φ1.0m排气筒(DA002)排放,H27m、Φ0.9m排气筒(DA003)排放。

中频炉废气(颗粒物、氟化物):在每台中频炉的上方设置吸风罩连接,汇入一根排气总管,废气收集效率90%,收集后的废气(风量20000m3/h)引入一级水喷淋除尘器(TA005~TA009)进行处理,除尘效率99%,经处理后的废气通过H27m、Φ0.7m排气筒(DA004)排放。

碳管炉废气(颗粒物):在每台碳管炉的上方设置吸风罩连接,汇入一根排气总管,废气收集效率90%,收集后的废气(风量20000m3/h)引入一级水喷淋除尘器(TA010~TA015)进行处理,除尘效率99%,经处理后的废气通过H27m、Φ0.7m排气筒(DA005)排放。

混料、筛分(颗粒物):废气从各设备排气管排出,汇入一根排气总管,废气收集效率99%,收集后的废气(风量10000m3/h)引入布袋除尘器(TA016~TA018)进行处理,除尘效率99%,经处理后的废气通过H27m、Φ0.5m排气筒(DA006)排放。

分析质检废气(氯化氢):通过分析室通风橱等收集后(风量1000m3/h)通过一根H27、φ0.2m(DA007)排气筒排放。

项目食堂油烟经集气罩与引风机收集后,经一套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高于屋顶排气筒排放。总风机风量为8000m3/h,油烟去除率为80.0%。

电解废气、中频炉废气、碳管炉废气、混料、筛分、分析质检废气排放执行《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食堂油烟《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型”规模标准限值。

②无组织废气:项目无组织污染排放源主要为各生产车间,污染物为颗粒物、氟化物。项目必须通过加强物料在贮存和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做好管道和生产设备密封,严格防止跑、冒、滴、漏,减少污染物无组织外排;在各车间墙壁安装排风机进行换气,将产生的无组织废气及时排至室外,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生产厂房、厂区周边进行绿化,种植灌木、冬青等绿化植物及草坪,形成多层次隔离带与防护林带,以降低项目无组织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氟化物周界外浓度须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6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投产后全厂有组织外排废气中,颗粒物、氟化物、氯化氢、油烟排放量分别为1.09t/a、0.13t/a、0.005t/a、0.0178t/a。

投产后全厂无组织外排废气中,颗粒物、氟化物排放量分别为5.56t/a、0.691t/a。

2、废水防治措施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职工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产废水主要包括设备循环冷却水、地面拖洗水、废气净化废水、分析质检废水、包装袋清洗废水及初期雨水。项目外排废水量为68.7m3/d,其中生活污水30m3/d,生产废水38.78m3/d。

项目生活污水采用“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 (略) 水西污水处理一厂进行处理;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初期雨水泵至厂区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 (略) 水西污水处理一厂深度处理。厂区污水处理站采用“调节+中和+沉淀+澄清”工艺处理,设计处理规模为40m3/d,处理后的外排废 (略) 水西污水处理厂一厂接管标准,同时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2间接排放标准较严值后限值要求,随 (略) 水西污水处理一厂深度处理,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最终排入赣江。

项目建成达产后,全厂外排废水量为68.78m3/d,厂区总排口废水中CODcr、NH3-N、年排放量分别为1.238t/a、0.165t/a。

3、噪声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离心机、各类泵、风机等机械运行的噪声,噪声源强约65~85dB(A)。优先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安装消声器、减震垫,采用隔声罩隔声,同时加强设备维护检修和厂区绿化,根据声源方向性、构筑物的屏蔽作用及地下土壤的吸纳作用等因素进行布置,减弱噪声对岗位的危害作用。使厂界噪声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

项目产生生活垃圾52.5t/a;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553.523t/a,包括熔盐电解渣827.72t/a、废阴极55.0t/a、还原渣226.22t/a、镧钐渣675.2t/a、废砌炉渣15.0t/a、废阳极石墨438.96t/a、废坩埚15.0t/a、废气处理收集的沉淀渣109.72t/a、废包装袋14.0t/a、废铁桶2.5t/a、中和渣149.48t/a、钻渣15.51t/a、综合污水处理站收集的石灰粉尘0.259t/a、阳极制作收集的粉尘0.234t/a、包装袋清洗回收的沉淀渣5.42t/a、废布袋0.4t/a、电解炉维修废物1.6t/a、废滤布0.5t/a、废填料0.8t/a;危险废物2.5t/a,包括废机油1.0t/a、含油抹布0.5t/a、分析废液0.5t/a、在线监测废液0.5t/a。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暂存及处置:在F3*类厂房设置5处一般固废暂存区,炉渣堆场占地面积3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300m3;钙渣堆场占地面积1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100m3;镧渣堆场占地面积2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2003;废铁仓库占地面积48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2m,有效暂存容积为576m3;废阳极石墨堆场占地面积20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200m3,在F1*类厂房设置2处一般固废暂存区,中和渣堆场占地面积21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210m3;砌炉渣堆放区占地面积10m2,有效堆存高度为1.0m,有效暂存容积为10m3。一般工业固废暂存间应严格按照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采取硬化处理防渗漏,并设置围挡。暂存的熔盐电解渣、镧钐渣、还原渣、钻渣、废气处理收集的沉淀渣、包装袋清洗回收的沉淀渣定期外售稀土企业综合利用;废阴极、废阳极石墨、废坩埚、阳极制作收集的粉尘、电解炉维修废物定期返回厂家回收综合利用;废砌炉渣环卫部门处理;废铁桶内部循环利用、中和渣定期外售于水泥厂综合利用;综合污水处理站收集的石灰粉尘回用石灰水制备工序;废包装袋、废布袋、废滤布、废填料交由废旧资源回收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暂存及安全处置措施:在厂区污水处理站东侧专门设置危废暂存间1间,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0m2,有效高度0.6m,有效容积6m3,最大贮存量为5t,暂存周期150天。危险废物暂存间应严格按照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地面和裙脚须做好防腐、防渗,四周设置收集沟,配备通风导气装置。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采用符合标准的危险废物专用容器盛装,专用容器应具备密闭、防腐防渗等条件,分类堆放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然后定期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生活垃圾:项目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做好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从污染物的产生、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源头控制:选择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装备和较清洁的原辅材料,尽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处理工艺、物料管道、设备、污水处理构筑物、危险废物暂存库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管线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泄露“早发现、早处理”,将物料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

分区防治:将危险废物暂存库、W4*类柴油仓库、隔油池、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含事故应急池、初期雨水池)、废气处理区(电解废气处理区)、机修车间等划为重点防渗区,采用粘土铺地、水泥硬化、环氧树脂三布五涂进行防腐防渗,确保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将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F4公共工程间、W1*二类仓库、W3仓库、W5*类仓库、W6*类仓库、W7*类仓库、一般固废暂存区、公用工程房、消防泵房及配套设施等,划为一般防渗区,地面进行硬化,并采用聚*烯防渗膜进行防腐防渗,确保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综合楼、门卫室等为简单防渗区,进行必要的地面硬化。

污染监控:本项目布设3个地下水监测井和2个土壤监测点,地下水跟踪监测因子为水位、pH值、耗氧量、氟化物,每年监测一次;土壤跟踪监测因子pH、氟化物,表层样每年监测一次,深层样每5年监测一次

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现监测因子超标,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扩散。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通过加强平面布置安全防范、工艺装置安全措施、生产管理防范、贮存管理防范、消防安全措施、其他事故防范措施管理;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风险防范措施:项目通过加强平面布置安全防范、工艺装置安全措施、生产管理防范、贮存管理防范、消防安全措施、其他事故防范措施管理;建立“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制定应急预案。

一级防控主要为危废暂存间、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W1*二类仓库、W4*类柴油仓库、W5*四类仓库、W6*四类仓库、W7*四类仓库、碱液喷淋塔。本项目生产工序不涉水,因此车间无须设置车间事故池。W1*二类仓库、W5*四类仓库、W6*四类仓库、W7*四类仓库、F1*类厂房、F2*类厂房、F3*类厂房等生产设备发生事故时、不会产生物质外流污染水环境和土壤。危废暂存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的要求建设。碱液喷淋塔四周设置围堰,发生事故时可以引入围堰然后流入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并对围堰进行防腐防渗处理。综合污水处理站的水池的底部及四周壁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防渗处理。W4*类柴油仓库设置备用罐。二级防控为厂区建设的单独设置废水事故池,有效容积320m3,另设初期雨水池,有效池容730m3,并做好防腐防渗措施,严防事故性废水直接排入纳污水体;三级防控措施依托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事故应急系统,同时建议园区管委会在园区雨水排放口旁设置应急事故池,便于收纳事故情况下受到污染的雨水,同时可防止企业二级防控失效时,事故废水排入周围地表水体。

7、设置防护距离

本项目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F1*类厂房边界外延200m,F2*类厂房边界外延50m,F3*类房边界外延50m,W1*二类厂房边界外延50m。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得新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项目防护距离范围内无集中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8、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采取治理措施治理后,项目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控制排放废气中的氟化物、颗粒物、氯化氢满足《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中表5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和表6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

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厂界各方位噪声声级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根据地下水预测:项目厂区污水处理站废水调节池事故泄漏时,地下水超标范围、超标距离不大,超标范围内无地下水敏感目标,项目在切实做好地下水防治措施的前提下,对地下水环境和保护目标影响较小。

根据土壤预测:氟化物的大气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垂直入渗条件下,氟化物溶质在土壤层运移过程中的浓度值满足《 (略) 地方标准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B36/1282-2020)中的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的要求。在制定相应的土壤环境跟踪监测计划以便及时发现并及时控制,根据土壤评价内容,项目污染物不会对土壤质量产生明显恶化影响,对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项目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

9、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

废水污染物中CODcr排放量为1.238t/a、NH3-N排放量为0.165t/a,满足生态环境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从我区2017年减排项目( (略) 中心城区白塔污水处理厂二期减排项目削减量CODcr:1143.298t/a、NH3-N:139.4947/a)削减量中置换)。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现场公示和登报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公示期间,未收到反馈意见。

扫码浏览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