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拟作出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拟作出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县环保局行政审批服务股。

联系电话:0564-*、*

地址:霍邱县政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略) 霍邱县生态环境分局(*)

项目名称: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霍邱县王截流乡保庄圩内、王截流乡李郢村、王截流乡南滩村、城西湖乡汪集村。

建设单位: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居民安全建设发展中心

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在霍邱县王截流保庄圩、李郢村、南滩村和城西湖乡汪集村等4处安置点,建设安置住宅*.76m2,共搬迁移民17460户,安置人员58067人(包括自行安置人员)。配套建设2所九年制学校(王截流保庄圩安置点九年制学校、城西湖安置点九年制学校)、城西湖 (略) 和乡村道路等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项目投资*.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947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施工扬尘污染

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有地面表层破坏裸露随风刮起的尘土,汽车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和装卸造成的扬尘,以及施工期物料搅拌等扬尘污染。环评要求,项目按照《 (略)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略) 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 (略) 建设领域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2年修订)》等法规和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砂石等散体材料应设置围挡,集中、分类堆放,并覆盖防尘网或其他防尘措施。水泥、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设置围挡进行封闭、覆盖;临时土方堆放时进行覆盖并定时洒水。施工场地出口配备车辆冲洗设施,各类运输车辆上路前必须进行车身、轮胎冲洗,并覆盖运输物料,不得超载运输。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施工产生的废气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

(2)施工废水

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有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废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建筑泥沙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环评要求在项目建筑工程场地四周敷设导流沟,并修建临时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车辆和机械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基坑排水静置沉淀后排入周边沟渠。施工队*优先租用带有化粪池或污水处理设施的场所,不便租用的施工营地要配套设置一套高效A/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2002)后回用于工区绿化或洒水抑尘,不外排。

(3)施工噪声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打桩机、挖掘机、搅拌机、推土机、装载车、起重机等。环评要求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加强日常维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途经集中居民区、学校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声环境敏感点附近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6:00)应停止施工,并在敏感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该项目施工阶段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相关要求,敏感点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声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环评要求明确施工作业范围,严格控制施工占地,严禁到非施工区域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区域原有地貌。

(二)运营期

(1)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四个安置区居民生活废水、两所九年 (略) 废水。

①生活废水:环评要求本项目在四个安置区分散设置36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膜)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其中王截流安置点设置13套(8套100m3/d,5套200立方米/d);城西湖安置点设置20套污水处理设施(16套100m3/d,4套50m3/d);李郢安置点设置2座单套处理能力为400m3/d污水处理设施;南滩安置点1套400m3/d污水处理设施。居民生活废水经各地块分散配套的地埋式一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34/3527-2019)表2中一级A标准后,经管网排入周边沟渠。

(略) 废水:环 (略) 建设一套处理能力40m3/d的“一级处理+消毒”污水处理设施, (略) 废水进行预处理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通过污水管网接入所在区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③学校生活废水和实验室废水:王截流安置点和城西湖安置点两所九年制学校的实验室废水,经防腐、抗酸碱管道进入一体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施中进行酸碱中和沉淀处理后与学校生活污水经一起经污水管网进入安置点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略) 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34/3527-2019)表2中一级A标准后排放。

学校实验室废液和废旧化学试剂等废弃物由专用收集容器收集后送专业资质单位处理,严禁直排污水管。

(2)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安置区居民油烟废气、汽车尾气、实验室废气和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等。

环评要求停车场采用草坪砖铺砌,并在停车场周边绿化,减少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学校实验室设置通风、排风扇装置,做好通风排风工作。生活垃圾袋装化,严禁垃圾随地堆砌、乱倒乱放,并及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土壤脱臭设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上部空间设置改良土壤及布气管,污水处理恶臭成份通过土壤层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进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转入土壤,最终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达到脱臭目的。医院废水处理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塔处理后排放;项目商业区引进餐饮行业应采用清洁能源,安装经国家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后通过公共烟道统一排放。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安置区噪声、学校噪声、医院噪声和商业噪声等。环评要求加强安置区、 (略) 区域车辆管理,采取减速慢行、严禁鸣笛和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并将学校窗户设置双层隔音玻璃,减少噪声的影响。同时,优先采用低噪声空调、风机、水泵等设备,并采取基础减振、消音、隔声等措施,从而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 类标准要求。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医疗废物、学校实验室废液废试剂、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和生活垃圾等。环评要求, (略) 医疗废物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标准,收集、贮存、运输等过程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相关要求;医院污水处理污泥、废渣等堆放应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HJ/T177-2005 及 HJ/T 276-2006 的有关规定;安置区污水处理污泥定期通过槽车运至周边污水处理厂压滤脱水后送至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置;学校实验室废液、废旧化学试剂等废弃物由专用收集容器收集后送专业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本项目固体废物可得到合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霍邱安置项目报批.pdf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信息来源http://**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若对本项目建设有不同意见,请于公示期内将书面意见反馈至县环保局行政审批服务股。

联系电话:0564-*、*

地址:霍邱县政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略) 霍邱县生态环境分局(*)

项目名称: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新建王截流、陈郢保庄圩居民迁入安置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霍邱县王截流乡保庄圩内、王截流乡李郢村、王截流乡南滩村、城西湖乡汪集村。

建设单位:霍邱县淮河行蓄洪区居民安全建设发展中心

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在霍邱县王截流保庄圩、李郢村、南滩村和城西湖乡汪集村等4处安置点,建设安置住宅*.76m2,共搬迁移民17460户,安置人员58067人(包括自行安置人员)。配套建设2所九年制学校(王截流保庄圩安置点九年制学校、城西湖安置点九年制学校)、城西湖 (略) 和乡村道路等公用工程、辅助工程、环保工程。项目投资*.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947万元。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施工扬尘污染

项目施工扬尘主要有地面表层破坏裸露随风刮起的尘土,汽车运输产生的道路扬尘和装卸造成的扬尘,以及施工期物料搅拌等扬尘污染。环评要求,项目按照《 (略)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略) 建筑工程施工和预拌混凝土生产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 (略) 建设领域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2年修订)》等法规和相关规定,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扬尘治理措施,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砂石等散体材料应设置围挡,集中、分类堆放,并覆盖防尘网或其他防尘措施。水泥、灰土等易产生扬尘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设置围挡进行封闭、覆盖;临时土方堆放时进行覆盖并定时洒水。施工场地出口配备车辆冲洗设施,各类运输车辆上路前必须进行车身、轮胎冲洗,并覆盖运输物料,不得超载运输。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且施工产生的废气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即可消除。

(2)施工废水

工程施工废水主要有混凝土养护废水、车辆冲洗废水、下雨时冲刷浮土、建筑泥沙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环评要求在项目建筑工程场地四周敷设导流沟,并修建临时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车辆和机械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基坑排水静置沉淀后排入周边沟渠。施工队*优先租用带有化粪池或污水处理设施的场所,不便租用的施工营地要配套设置一套高效A/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2002)后回用于工区绿化或洒水抑尘,不外排。

(3)施工噪声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打桩机、挖掘机、搅拌机、推土机、装载车、起重机等。环评要求优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加强日常维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途经集中居民区、学校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声环境敏感点附近高噪声施工机械夜间(22:00-次日6:00)应停止施工,并在敏感点设置临时隔声屏障等。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该项目施工阶段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相关要求,敏感点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声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环评要求明确施工作业范围,严格控制施工占地,严禁到非施工区域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临时占地区域原有地貌。

(二)运营期

(1)废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四个安置区居民生活废水、两所九年 (略) 废水。

①生活废水:环评要求本项目在四个安置区分散设置36座(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膜)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其中王截流安置点设置13套(8套100m3/d,5套200立方米/d);城西湖安置点设置20套污水处理设施(16套100m3/d,4套50m3/d);李郢安置点设置2座单套处理能力为400m3/d污水处理设施;南滩安置点1套400m3/d污水处理设施。居民生活废水经各地块分散配套的地埋式一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34/3527-2019)表2中一级A标准后,经管网排入周边沟渠。

(略) 废水:环 (略) 建设一套处理能力40m3/d的“一级处理+消毒”污水处理设施, (略) 废水进行预处理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后,通过污水管网接入所在区域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③学校生活废水和实验室废水:王截流安置点和城西湖安置点两所九年制学校的实验室废水,经防腐、抗酸碱管道进入一体化实验室废水处理设施中进行酸碱中和沉淀处理后与学校生活污水经一起经污水管网进入安置点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略) 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标准》(DB34/3527-2019)表2中一级A标准后排放。

学校实验室废液和废旧化学试剂等废弃物由专用收集容器收集后送专业资质单位处理,严禁直排污水管。

(2)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安置区居民油烟废气、汽车尾气、实验室废气和污水处理设施臭气等。

环评要求停车场采用草坪砖铺砌,并在停车场周边绿化,减少汽车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学校实验室设置通风、排风扇装置,做好通风排风工作。生活垃圾袋装化,严禁垃圾随地堆砌、乱倒乱放,并及时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土壤脱臭设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上部空间设置改良土壤及布气管,污水处理恶臭成份通过土壤层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进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转入土壤,最终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达到脱臭目的。医院废水处理恶臭气体经生物除臭塔处理后排放;项目商业区引进餐饮行业应采用清洁能源,安装经国家认证的油烟净化装置,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后通过公共烟道统一排放。

3)噪声

本项目噪声主要安置区噪声、学校噪声、医院噪声和商业噪声等。环评要求加强安置区、 (略) 区域车辆管理,采取减速慢行、严禁鸣笛和设置警示标志等措施,并将学校窗户设置双层隔音玻璃,减少噪声的影响。同时,优先采用低噪声空调、风机、水泵等设备,并采取基础减振、消音、隔声等措施,从而满足《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2 类标准要求。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医疗废物、学校实验室废液废试剂、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和生活垃圾等。环评要求, (略) 医疗废物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标准,收集、贮存、运输等过程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相关要求;医院污水处理污泥、废渣等堆放应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HJ/T177-2005 及 HJ/T 276-2006 的有关规定;安置区污水处理污泥定期通过槽车运至周边污水处理厂压滤脱水后送至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置;学校实验室废液、废旧化学试剂等废弃物由专用收集容器收集后送专业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本项目固体废物可得到合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霍邱安置项目报批.pdf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


信息来源http://**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附件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