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拟批准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拟批准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关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拟批准的公示。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0日-11月27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

通信地址:于都县四馆一中心二楼投资项目股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略) (略) 整体迁建项目

于都县贡江镇环城北路2号

(略)

赣州 (略)

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施工期扬尘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轻其影响:

①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28%~75%,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②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地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车辆行驶路线应首选外环路,尽量避 (略) 中心区。

③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④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1.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如不妥善处理, (略) 附近的河流,将会造成一定的水体污染。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已建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于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②对于施工废水,如石料冲洗水等,应在施工营地四周设置一条截水沟并设置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上清液可回用为抑尘用水,污泥干化外运。

③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润滑油等应加强管理,所有废弃脂类均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更不得任意弃入附近水体内。

④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造成面源污染。

⑤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雨天施工。

1.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将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场地内应设收集建筑垃圾的临时贮存场所。

②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封闭式垃圾箱集中收集,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作进一步处置。

③加强施工期的余土和建筑垃圾的管理,及时收集、清运,避免产生污染和水土流失。

1.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减少夜间施工量。施工时应设防护围布以减轻噪声和扬尘影响。

②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③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用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修、养护。

④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运输途中路过居民区、 (略) 等声敏感区时,减少或杜绝鸣笛。

1.5 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1)原则性措施

①4~9月份为雨季,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此期间,因而合理规划施工期很有必要。施工单位应事先掌握施工区域降雨时间和特点,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及时掌握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情况,以便在雨前及时将填铺的松土压实、用沙袋或其它东西遮盖坡面进行临时应急防护,减缓暴雨对坡面的剧烈冲刷。

②合理安排施工单元,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场地的大面积裸露;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开挖量;重视全方位、全过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从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设置专人专项资金,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

(2)技术性措施

①分片建设

建议建设单位对项目规划好分片建设开发,同时对暂不考虑动工的后期用地落实水保及覆绿措施。

②绿化措施

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和土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在场地周围一定范围内建立一个绿化带,形成绿色植物的隔离带,这样既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也可以吸附尘埃、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

③施工期间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期间,应该尽可能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水土保持,以将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应该将堆料和挖出来的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或将容易冲刷堆料临时覆盖起来。

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建设项目场址内原有植被以灌草为主,无珍稀物种,植被无保留或移栽的价值,均会在建设施工期间被清除,根据补偿原则,建设单位应在主体工程完工过后,除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防护外,还应该按照规划进行大面积绿化以恢复植被或绿化补偿。

(3)非工程措施

①工程结束后,对工程迹地及时清理,恢复其土地生产力和水土保持功能,并结合主体工程和绿化工程采取较完善的水保措施;

②工程施工前需尽快修建项目区围墙,严格限定施工场地范围、禁止超设计范围施工;

③工程建设尽量保留原有地形,对开挖土方宜及时并全部搭配使用。禁止在区内增设堆渣场、取土场;

④对影响区的地表植被进行必要的抚育。

⑤其它防护措施

A、临时排水、沉沙:沿项目区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施工期产生的浑水经沉沙池沉淀 (略) 政管网。

B、临时堆土(石、渣)拦挡防护:主体工程开挖回填多余土体,临时集中堆放于施工场地周围,坡脚采用填土草袋拦挡,雨天时,采用彩条布对堆体表面进行临时遮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石(渣)集中临时堆放于施工场地周围,雨天时,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

C、临时遮盖:雨天时,对主体工程开挖的裸露坡面采用彩条布进行临时遮盖。

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2.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停车场汽车尾气、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检验废气、中药异味和手术室麻醉室废气。各废气处理工艺见图7.1-1。

图2-1 ?各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①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

为应对突发事故,医院配备2台5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放置于地下室负一层。本项目发备用电机采用含硫率不大于0.001%的优质轻柴油为燃料,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经收集后引至楼顶排放(约48m),各污染物均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标准限值要求,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②停车场汽车尾气

项目共设有地面停车位30个。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无法集中控制,属于无规律间歇性排放,因此应遵守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年检制度,并做好停车场周边的绿化,避免尾气集聚浓度增加。在此基础上地上停车场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③污水处理站恶臭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的要求,项目污水处理站的气体必须进行处理,本项目污水处理站为地埋式,且基本为密闭设置,仅保留两个检查口便于日常的检查维护,恶臭进负压收集,经过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处理后(处理效率60%),通过排气管道从污水处理站建筑物楼顶排放(约3m)。污水处理站恶臭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值。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HJ1105-2020)中表A.1医疗机构排污单位废气治理可行技术参照表,医院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恶臭可行技术:产生恶臭区域加罩及加盖,投放除臭剂。因此,本项目所采用经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后(处理效率60%)引至建筑物楼顶排放属于可行技术。

④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选用紫外线、静电吸附、臭氧、薰蒸或喷雾消毒等工艺装置对各类用房落实室内空气消毒处理后,医院内各类环境空气的细菌总数均低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中限值,含细菌气体在室外经扩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异味主要来自消毒水的散发, (略) 室内通风设备送于室外。

⑤检验废气

本项目在检验室中设有通风橱,使用有挥发性试剂的操作均在通风橱中进行,挥发的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自带的高效过滤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实验室内设置辅助消毒设施(紫外灯等)。

⑥中药异味和手术室麻醉室废气

医院在中药熬制和手术室、麻醉室操作过程中将挥发出异味。医院在中药熬制和手术室、麻醉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产生量较小,且无法估算产生量。医院在中药熬制和手术室、麻醉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 (略) 新风系统收集后抽至楼顶排放,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2)非正常排放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建成运行后,应加强生产运行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发生。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造成运行工况不正常,必须停止生产,待查明原因并恢复正常运行后,方可恢复。

(3)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投资及运行成本

根据本项目废气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设备安装可推算出本项目废气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具体见表2-1。

表2-1 ?废气治理措施投资一览表

污染源

防治措施

投资(万元)

停车场汽车尾气

加强绿化

1.0

污水处理站恶臭

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处理效率60%;

5.0

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分区,严格执行通风换气措施

0.5

检验废气

在实验室通风橱内进行;检验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自带高效过滤器处理后通过内置烟道引至楼顶排放。

1.0

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

选用含硫量低的柴油,烟气由专用烟道引至楼顶的排烟口(48m)排放

0.5

合计

8.0

从表2-1可以看出,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投资为8.0万元,而本项目投资为8000万元,废气治理占投资的0.1%,因此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在企业可接纳范围内,同时经调查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为国内目前采取的主要方式,因此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经济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皆可行,可以实现大气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排水体制

雨污分流, (略) 废水、门诊废水、检验废水采用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预处理后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陪护人员生活污水、医务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医疗废水一起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预处理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于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排入贡江。

(2)拟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

(略) 废水处理的原则

按照《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要求,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原则为:

A、全过程控制原则。 (略) 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B、减量化原则。 (略) 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略) 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C、就地处理原则。 (略) 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 (略) 必须就地处理。

D、分类指导原则。 (略) 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 (略) 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E、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 (略) 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F、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略) 废水工艺选择

按照《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要求,工艺选择原则为:

A、特殊性质污水应经预处 (略) 污水处理系统( (略) 污水可不设预消毒池);

B、 (略) 污水应在预消毒后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

C、 (略) ,若出水后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海域时,应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若出水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的二级污水 (略) 污水管道,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本项目为综 (略) ,因此本项目采取“格栅+调节池+缺氧+接触氧化+沉淀+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0m3/d),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为门诊废水、住院废水、检验科废水、陪护人员生活污水和医务人员生活污水。 (略) 废水、门诊废水、检验废水采用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预处理后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陪护人员生活污水、医务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医疗废水一起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预处理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于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排入贡江。

(3)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

本项目拟在危废暂存间南侧新建一座污水处理站。本项目外排废水量为394.2546m3/d,设计处理规模为500m3/d,污水处理工艺见图7.2-2。

图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

①化粪池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等,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去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以便于后续处理。

②格栅

医院各类污水分别预处 (略) 污水处理站,首先经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颗粒。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格栅的作用就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质,对水泵及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

③调节池

由于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波动会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污水由泵提升进入调节池进行均和水质、水量的调节。调节池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8h。

④缺氧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机成分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设计采用生物膜法。

因为生活污水中有机氮含量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在接触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厌氧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

⑤接触氧化池

污水经缺氧池处理,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从而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即进入好氧处理。接触氧化曝气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优点,充氧条件好,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抗冲击力强,结构简单。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符合HJ/T245和HJ/T246要求的轻质、高强、防腐蚀、易于挂膜、比表面积大和空隙率高的组合体。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负荷可采用0.83kg-BOD5/(m3填料d),水力停留时间5~8h,气水比15~20。

⑥沉淀池

污水经过接触氧化后,夹带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陈代谢的生物膜,以及不能进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的污泥全部回流至污泥池作进一步消化减少剩余污泥。同时确保处理出水达标,在二沉池内增设斜管填料,经长期运行后该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兼氧菌既起到过滤小颗粒SS,同时又可降解剩余CODcr、BOD5,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本工程出水达标。出水槽设计成可调液位的齿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沉淀池利用现有水池改造,以降低工程投资费用。

⑦消毒池

经沉淀出水废水中污染指标已基本达标,由于废水中含有大肠菌群等病毒因子,对外排水需进行消毒处理方可安全外排。本设计采用高效消毒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

(4)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医疗废水产生量为394.2546m3/d,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水量应在实测或测算的基础上留有设计余量,设计宜取实测值或测算值的10%~20%,因此,建议处理规模为433.68m3/d~473.106m3/d。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m3/d,可以满足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要求,因此,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规模设计合理。

(5)二级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

常用的二级生化处理为氧化沟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法、MBR和A2/O系列等。将上述五种常见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详见下表。

表2-2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比较表

类别

项目

A2/O

SBR

氧化沟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

MBR

技术

规模适应性

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 (略) 污水厂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适宜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

对进水水质的适应性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脱氮除磷能力

一般

较好

产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

不易

不易

较易

不易

不易

出水水质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剩余污泥量

较大

较小

较小

较小

很小

运行管理

较复杂

复杂

较简单

较简单

较复杂

对控要求

很高

一般

一般

经济

基建投资

较大

较大

较大

运行费用

一般

一般

一般

动力消耗

一般

较低

一般

占地面积

一般

一般

一般

在上述几个系列工艺中,从处理效果看,均可满足处理要求,但每种工艺均有其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建设规模、进水特性、处理要求、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和维护管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本项目建议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技术、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6)消毒工艺可行性分析

医院污 (略) 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可采用的消毒方法有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各种常用方法的适用性及特点比较见表2-3。

表2-3 ??常用消毒方法比较

消毒工艺

优点

缺点

消毒效果

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能有效杀菌,但杀灭病毒效果较差。

次氯酸钠

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

与Cl2杀菌效果相同

二氧化氯

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产生有机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

ClO2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

较Cl2杀菌效果

臭氧

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均很好

紫外线

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

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

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

注:以上内容摘抄于《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附录A。

通过比选,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一次性投资大且运行管理复杂;投加漂粉精、消毒液、漂白粉运行费用太昂贵;投加液氯技术成熟、效果好,但且危险性大,易泄漏,一次性投资也并不比二氧化氯发生器低多少,还易与有机物生成三氯*烷等有毒物质;次氯酸钠发生器关键部位易损坏、体积大,电耗和盐耗都较高,操作管理不便。因此,推荐使用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都适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

二氧化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对病原微生物以及耐氯性极强的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二氧化氯的杀菌速度快,且不会产生三氯*烷等致癌物质,因此处理工艺选择可行。

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原理是:

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两种化学液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方程式如下: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流程简介:将盐酸与氯酸钠定量注入到发生器内,发生器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与氯气,再通过水射器抽吸与水混合制成高效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投加到消毒水体中。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流程见图2-3。

图2-3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流程

本项目当采用氯化消毒时,废水接触时间和接触池中的余氯量要求见表2-4。

表2-4 ?氯化消毒接触时间与总余氯量要求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

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h)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量(mg/L)

处理标准

≥1.5h

6.5~10

综上所述,本项目消毒工艺合理可行。

(7)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 (略) 的西侧,于都县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略)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 (略) 建筑物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 (略)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埋式,产生的恶臭采用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后(处理效率60%)引至建筑物楼顶排放,敏感目标距离较远,因此,项目污水处理站臭气对项目医护人员、病人和周边居民基本不产生影响。项目污水处 (略) 道路,有较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便于污水排放和污泥贮运。因而本项目污水处理站位置设计合理。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构、建筑物采取防腐蚀、防渗漏措施;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操作方便,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因而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建构物设施设计合理。

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污水处理站符合《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同时 (略) 的规模和具体条件,处理站应设值班、控制室等设施,处理站内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

(8)经济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废水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设备安装可推算出本项目废水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具体见表2-5。

表2-5 ?废水治理措施投资一览表

措施名称

数量

投资(万元)

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500m3/d)

1座

230

化粪池

4座

20

合计

250

从表2-5可以看出,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投资为250万元,而本项目投资为8000万元,废水治理占投资的3.125%,废水治理措施费用在企业可接纳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经济可行。

2.3 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1)设备噪声

设备噪声防治原则应首先考虑选用低噪声设备,其次是采用消声、减震和使用隔声罩等措施,降低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增强噪声防治效果,建议采用如下措施:

①在设备选型上,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防止机械摩擦造成的噪声污染。

②院区布置时在厂界周围及主要道路设置绿化隔离带,栽种较大面积的乔木林,以美化环境和吸收、隔离噪声。

③在总图布置上,合理布局,将高噪声源尽量布置远离办公楼,远离厂界和噪声敏感点。

④对高噪设备装备防振垫,隔声罩和消声器等。本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为泵、风机、冷却塔等设备,本次环评拟对这3类高噪声设备设置专门降噪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A、泵类噪声

本项目所使用的各类泵数量较多,噪声源强较高,泵工作时因压力的波动与脉动,流体的不稳固流动与阀半开引起的涡流影响、气蚀、水锤、转动部件不平衡、安装缺点引起的偏心转动、油膜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发生振动与噪声。特别是气蚀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尤其突出。在进行水泵机组的安装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隔振和消声措施:

①泵机组底座下设置橡胶减振垫、金属弹簧隔振器或弹性衬垫材料,可降噪5dB(A);

②水泵进、出口管道设避震喉和弹性吊架,设备的进出口及管道的连接处采用软性接头以减少振动的传递。

③保证吸水口吞没深度和吸水管衔接的严厉密封,防止水流带进空气引起气蚀噪声及水泵振动;

④泵的吸收管道上和出水管上装设消声器,如可曲挠橡胶接头、不锈钢或铜材质的波纹管,可降噪15dB(A);由于本项目各 (略) 区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要求加装隔声罩,可进一步降噪15dB(A),总降噪量不低于25dB(A)。

B、风机噪声

本项目所用风机主要用于空调系统及废气净化设施。本项目在设计上拟采用风机减振台基础,空调净化排风系统的主排风管设消声器,排风管道进出口加柔性软接头;门窗均采用隔声门或隔声窗等,以降低风机噪声的影响。对空调主机房设隔声门、吸声顶棚、机组做隔震处理,风机选用低噪声的轴流风机。

C、柴油发电机

发电机房的位置应尽量远离居民区,以减少机组噪声及排放对居民的影响。机房应尽量在开阔场地上修建,以利于机组及附件的进出和通风散热。机房的空间应充分考虑机组及附件的体积,保证机组和附件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和散热空间。

柴油发电机房应采取机组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密闭观察窗除应符合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级防火窗的性能。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处,应设置一道具有*级防火门耐火性能的门,并应常闭。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运行,为减少设备噪声对周转环境及自身的影响,项目各噪声设备做减振降噪处理,安装基础减振;换气风机安装隔声箱,水泵设软接头,运营后加强对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效果。项目噪声通过房间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后,项目四周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2)社会噪声

医护人员、就诊病人、陪护人员产生的嘈杂声

①参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医院内病房、门诊、手术室、听力测听室等用房需达到允许的噪声级,因此其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防噪措施。

A、根据室外环境噪声状况及规定的室内允许噪声级,设计具有相应隔声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墙体、窗、门等构件)。

B、医护人员休息室与走廊等公共空间之间的门,其空气声隔声性能应≥25dB。

C、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必须密封。病房的观察窗,宜采用密封窗。

D、住院区内的污物井道、电梯井道不得毗邻病房等特别要求安静的房间,并应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

E、住院区、门诊区内走廊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顶棚的降噪系数NRC不应小于0.40。

F、为减少交通噪声对项目的影响,对于临道路一侧的建筑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G、入口大厅、挂号大厅、候药厅及分科候诊厅(室)内,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其室内中频混响时间不应大于2s。

H、手术室应选用低噪声空调设备,必要时应采取降噪措施。手术室上部,不宜设置有振动源的机电设备;如设计上难于避免时,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I、听力测听室应做全浮筑设计,空调系统应设置消声器。听力测听室的上部或邻室,不应设置有振动或强噪声设备的房间。

J、门诊、病房、办公等用房的各层走廊的吊顶内,不应设置有振动和噪声的机电设备。

本项目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不同医疗用房的不同噪声级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重复.

(略) 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大声喧哗,同 (略) 秩序。

(2) (略) 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为了避免交 (略) 自身以及周边学校、居民的影响,本项目停车场应 (略) 内的车辆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区内的车流方向, (略) 的车流畅通; (略) 内车辆随意停放,尤其是不得在人行道上停放; (略) 内车辆的车速; (略) 内鸣笛等措施。

(3)外环境对项目本身噪声影响防治措施

①加强项目周边公路交通管理, (略) 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确保车辆行驶速度不超过设计时速,有效控制交通噪声;

②加强项目周边治安管理,减小社会噪声对项目运营期影响。

(4)经济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噪声防治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设备安装可推算出本项目噪声防治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具体见表2-6。

2-6工业企业噪声防治措施及投资表

防治措施名称(类型)

噪声防治措施规模

噪声防治措施效果

噪声防治措施投资/万元

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建筑隔声、安装减振垫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

12.0

从表2-6可以看出,本项目噪声防治措施投资为12.0万元,而本项目投资为8000万元,废水治理占投资的0.15%,噪声防治措施在企业可接纳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噪声防治措施经济可行。

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医疗废物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种类繁多,若处理不当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本项目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后,由清洁工人 (略) 内医疗废物存储间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本评 (略) ﹝2003﹞第380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卫健委﹝2003﹞第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对本项目医疗垃圾的收集及储运提出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①分类收集

废弃物的收集是否完善彻底、是 (略) 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关键。结合处理处置措施的不同,医疗废弃物可分为:A)传染性废弃物,如纱布、脱脂棉、输液管等;B)损伤性废弃物,如手术刀、注射针等;C)一般不可燃废弃物,如输液瓶等;D)病理组织等;E)化学试剂、有毒有害废液和过期药品等。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有机、无机,液体、固体必须分开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②收集容器设置要求

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003﹞188号)要求。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0.1m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烯(LLDPE)或低密度聚*烯与线型低密度聚*烯共混(LLDP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为50μm;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烯(MDPE,HDPE),其最小公称厚度为80μm;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5m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利器盒上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周转箱整体为硬制材料,防液体渗漏,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复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的周转箱(桶)能被快速消毒或清洗;周转箱(桶)整体为黄色,外表面印(喷)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选用高密度聚*烯(HDPE)为原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盖选用高密度聚*烯与聚*烯(PP)共混或专用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箱盖设密封槽,整体装配密闭。箱体与箱盖能牢固扣紧,扣紧后不分离。表面光滑平整,无裂损,不允许明显凹陷,边缘及端手无毛刺。浇口处不影响箱子平置。不允许≥2mm杂质存在;箱底、顶部有配合牙槽,具有防滑功能。

③分类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在标签上注明。

废弃的麻醉、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④暂时贮存要求

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要求如下:

医疗废物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一天,于摄氏5度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暂存点基础必须防渗。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要求: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

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医疗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略) 的西侧建设一间危废暂存间,面积约50m2,最大储存量达60t, (略) 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相关设计均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执行。

⑤医疗废物的交接

按照《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外观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或未盛装于周转箱内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运送人员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有权拒绝运送,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化学性医疗废物应由医疗卫生机构委托有经营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不得接收化学性医疗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交予处置的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 (略) 生态环境部门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进行审批。转移计划批准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的日常医疗废物交接可采用简化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在医疗卫生机构、处置单位及运送方式变化后,应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进行重新审批。《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和处置单位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管理,一车一卡,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填写并签字。当医疗废物运至处置单位时,处置厂接收人员确认该登记卡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⑥医疗废物的运输

按《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规范要求如下:

①医疗废物转运车辆配备专用的箱子,放置因意外发生事故后防止污染扩散的用品,如消毒器械及消毒剂、收集工具及包装袋、人员卫生防护用品等。

②车厢内部表面,采用防水、耐腐蚀、便于消毒和清洗的材料,表面平整,具有一定强度,车厢底部周边及转角圆滑,不留死角;车厢的密封材料同样耐腐蚀,车厢经防渗处理;车厢外部颜色为白色或银灰色;医疗废物转运车在车辆的前部、后部及车厢两侧喷涂警示性标志。

③医疗废物转运车在铁路(或水路)运输时以自驶(或拖拽)方式上下车(船),若必须用吊装方式装卸时,防止损伤产品;

④医疗废物转运车停用时,将车厢内、外进行彻底消毒、清洗、晾干,锁上车厢门和驾驶室,停放在通风、防潮、防暴晒、无腐蚀气体侵害的场所。停用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目的运输;车辆报废时,车厢部分进行严格消毒后再进行废物处理。

⑦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本项目所采用的医疗废物防治措施 (略) 已普遍应用, (略) 实际运行情况可知,技术上成熟可靠。

(2)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82.7kg/d(322.2t/a),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治理措施,本项目不对外环境排放固体废物,本评价认为建设单位采取的固废治理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源头控制措施

完善污、雨水的收集设施,采用先进工艺,对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2)分区防渗

为确保本区域地下水不致受到本项目污染,将项目厂区是否为隐蔽工程,发生物料泄漏是否容易发现和能否及时得到处理作为污染防治分区的划分原则,据此划分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大区域。具体见厂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示意图。

①重点防渗区

本项目地下水重点防渗区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柴油堆放区。

A、污水处理站构筑物池体均为钢筋砼结构,面层铺设沥青等防渗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对污染物的渗漏有较好的阻隔作用。

B、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柴油堆放区地面采用防腐防渗处理(例如采用环氧树脂防渗地面或采用防渗混凝土结构,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防止发生泄露渗漏污染地下水。

②一般防渗区

本项目地下水一般防渗区主要为其它建筑物,采用抗渗混凝土进行防渗(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③简单防渗区

本项目地下水简单防渗区主要为建筑物外道路、空地等。采用一般地面硬化,空地绿化等。

(3)应急措施

为保证生产过程对下水不造成大的影响,企业应在制定全厂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

地下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

B、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

C、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源评估;

D、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常的训练和演习;

E、特大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

一旦发现地下水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A、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订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 (略) 主管领导,通知附近地下水用户,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B、组织专业队*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环境事故发生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采取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等措施,防止事故的扩散、蔓延及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地下水污染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C、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D、必要时应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

通过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提出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由污染途径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总之,建设单位在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并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分区防渗、跟踪监测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的前提下,项目运行对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4)小结

加强日常环境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并确保固体废物盛装设施不损坏;加强固体暂存库、污水站和化学品贮存区周围的地下水监测工作,一旦发现被污染,应立即采取切断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及时的抽排治理等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

综上所述,拟建工程采取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较为成熟,能够保证防渗效果满足标准要求,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3进一步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及建议

(1)设排污口标志,防止废水非正常排放,保护纳污水体的水质。

(2)因本项目目前没有制定详细的绿化方案,考虑到绿化对一些大气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以及对工业噪声的消减作用,建议在各车间、仓库和道路之间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以达到美观、减污、降噪的效果。

在厂区栽种防污绿化植物。作为优良的防污绿化植物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

②具有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

③易繁殖、移栽和管理;有较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和适合卫生要求。

建议种植对叶榕(或高山榕)、樟树、构树、夹竹桃、海桐花、油茶和美人蕉,这些树种都是具有较好净化能力和抗性的乡土树种,要注意植物净化能力与抗性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力。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于都县行政审批局

2023年11月20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关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拟批准的公示。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0日-11月27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7-*

通信地址:于都县四馆一中心二楼投资项目股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略) (略) 整体迁建项目

于都县贡江镇环城北路2号

(略)

赣州 (略)

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针对施工期扬尘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轻其影响:

①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28%~75%,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②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地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车辆行驶路线应首选外环路,尽量避 (略) 中心区。

③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或限速行驶,减少扬尘产生量。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④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1.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如不妥善处理, (略) 附近的河流,将会造成一定的水体污染。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已建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于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对环境影响较小。

②对于施工废水,如石料冲洗水等,应在施工营地四周设置一条截水沟并设置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上清液可回用为抑尘用水,污泥干化外运。

③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润滑油等应加强管理,所有废弃脂类均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更不得任意弃入附近水体内。

④水泥、黄沙、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淋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造成面源污染。

⑤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雨天施工。

1.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将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场地内应设收集建筑垃圾的临时贮存场所。

②对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封闭式垃圾箱集中收集,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填埋场作进一步处置。

③加强施工期的余土和建筑垃圾的管理,及时收集、清运,避免产生污染和水土流失。

1.4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减轻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昼间,减少夜间施工量。施工时应设防护围布以减轻噪声和扬尘影响。

②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③降低设备声级:设备选用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通过排气管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维修、养护。

④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运输途中路过居民区、 (略) 等声敏感区时,减少或杜绝鸣笛。

1.5 生态环境防治措施

(1)原则性措施

①4~9月份为雨季,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此期间,因而合理规划施工期很有必要。施工单位应事先掌握施工区域降雨时间和特点,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及时掌握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情况,以便在雨前及时将填铺的松土压实、用沙袋或其它东西遮盖坡面进行临时应急防护,减缓暴雨对坡面的剧烈冲刷。

②合理安排施工单元,减少施工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免施工场地的大面积裸露;优化工程挖方和填方,尽量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开挖量;重视全方位、全过程的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从施工到工程完工的全过程水土保持工作;设置专人专项资金,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实施。

(2)技术性措施

①分片建设

建议建设单位对项目规划好分片建设开发,同时对暂不考虑动工的后期用地落实水保及覆绿措施。

②绿化措施

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和土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在场地周围一定范围内建立一个绿化带,形成绿色植物的隔离带,这样既可以起到水土保持和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也可以吸附尘埃、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

③施工期间临时的水土保持措施

施工期间,应该尽可能采取临时措施进行水土保持,以将施工所引起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小限度。例如,应该将堆料和挖出来的土石方堆放在不容易受到地面径流冲刷的地方,或将容易冲刷堆料临时覆盖起来。

施工结束后的植被恢复建设项目场址内原有植被以灌草为主,无珍稀物种,植被无保留或移栽的价值,均会在建设施工期间被清除,根据补偿原则,建设单位应在主体工程完工过后,除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防护外,还应该按照规划进行大面积绿化以恢复植被或绿化补偿。

(3)非工程措施

①工程结束后,对工程迹地及时清理,恢复其土地生产力和水土保持功能,并结合主体工程和绿化工程采取较完善的水保措施;

②工程施工前需尽快修建项目区围墙,严格限定施工场地范围、禁止超设计范围施工;

③工程建设尽量保留原有地形,对开挖土方宜及时并全部搭配使用。禁止在区内增设堆渣场、取土场;

④对影响区的地表植被进行必要的抚育。

⑤其它防护措施

A、临时排水、沉沙:沿项目区四周布设临时排水沟和沉沙池,施工期产生的浑水经沉沙池沉淀 (略) 政管网。

B、临时堆土(石、渣)拦挡防护:主体工程开挖回填多余土体,临时集中堆放于施工场地周围,坡脚采用填土草袋拦挡,雨天时,采用彩条布对堆体表面进行临时遮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石(渣)集中临时堆放于施工场地周围,雨天时,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

C、临时遮盖:雨天时,对主体工程开挖的裸露坡面采用彩条布进行临时遮盖。

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2.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是备用发电机燃油废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停车场汽车尾气、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检验废气、中药异味和手术室麻醉室废气。各废气处理工艺见图7.1-1。

图2-1 ?各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①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

为应对突发事故,医院配备2台5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放置于地下室负一层。本项目发备用电机采用含硫率不大于0.001%的优质轻柴油为燃料,备用发电机燃油尾气经收集后引至楼顶排放(约48m),各污染物均能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标准限值要求,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②停车场汽车尾气

项目共设有地面停车位30个。地面停车场汽车尾气无法集中控制,属于无规律间歇性排放,因此应遵守国家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年检制度,并做好停车场周边的绿化,避免尾气集聚浓度增加。在此基础上地上停车场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③污水处理站恶臭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中的要求,项目污水处理站的气体必须进行处理,本项目污水处理站为地埋式,且基本为密闭设置,仅保留两个检查口便于日常的检查维护,恶臭进负压收集,经过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处理后(处理效率60%),通过排气管道从污水处理站建筑物楼顶排放(约3m)。污水处理站恶臭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3标准值。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HJ1105-2020)中表A.1医疗机构排污单位废气治理可行技术参照表,医院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恶臭可行技术:产生恶臭区域加罩及加盖,投放除臭剂。因此,本项目所采用经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后(处理效率60%)引至建筑物楼顶排放属于可行技术。

④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选用紫外线、静电吸附、臭氧、薰蒸或喷雾消毒等工艺装置对各类用房落实室内空气消毒处理后,医院内各类环境空气的细菌总数均低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GB/T17093-1997)中限值,含细菌气体在室外经扩散和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异味主要来自消毒水的散发, (略) 室内通风设备送于室外。

⑤检验废气

本项目在检验室中设有通风橱,使用有挥发性试剂的操作均在通风橱中进行,挥发的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自带的高效过滤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实验室内设置辅助消毒设施(紫外灯等)。

⑥中药异味和手术室麻醉室废气

医院在中药熬制和手术室、麻醉室操作过程中将挥发出异味。医院在中药熬制和手术室、麻醉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异味产生量较小,且无法估算产生量。医院在中药熬制和手术室、麻醉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 (略) 新风系统收集后抽至楼顶排放,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2)非正常排放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建成运行后,应加强生产运行管理,杜绝非正常排放情况发生。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造成运行工况不正常,必须停止生产,待查明原因并恢复正常运行后,方可恢复。

(3)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投资及运行成本

根据本项目废气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设备安装可推算出本项目废气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具体见表2-1。

表2-1 ?废气治理措施投资一览表

污染源

防治措施

投资(万元)

停车场汽车尾气

加强绿化

1.0

污水处理站恶臭

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处理效率60%;

5.0

带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合理布局分区,严格执行通风换气措施

0.5

检验废气

在实验室通风橱内进行;检验废气经通风橱收集后经自带高效过滤器处理后通过内置烟道引至楼顶排放。

1.0

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

选用含硫量低的柴油,烟气由专用烟道引至楼顶的排烟口(48m)排放

0.5

合计

8.0

从表2-1可以看出,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投资为8.0万元,而本项目投资为8000万元,废气治理占投资的0.1%,因此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在企业可接纳范围内,同时经调查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为国内目前采取的主要方式,因此本项目废气治理措施经济可行。

综上所述,本项目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方面皆可行,可以实现大气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2.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排水体制

雨污分流, (略) 废水、门诊废水、检验废水采用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预处理后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陪护人员生活污水、医务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医疗废水一起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预处理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于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排入贡江。

(2)拟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

(略) 废水处理的原则

按照《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要求,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原则为:

A、全过程控制原则。 (略) 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B、减量化原则。 (略) 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略) 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C、就地处理原则。 (略) 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 (略) 必须就地处理。

D、分类指导原则。 (略) 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 (略) 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E、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 (略) 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F、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略) 废水工艺选择

按照《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的要求,工艺选择原则为:

A、特殊性质污水应经预处 (略) 污水处理系统( (略) 污水可不设预消毒池);

B、 (略) 污水应在预消毒后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

C、 (略) ,若出水后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海域时,应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或二级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工艺;若出水排入终端已建有正常的二级污水 (略) 污水管道,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

本项目为综 (略) ,因此本项目采取“格栅+调节池+缺氧+接触氧化+沉淀+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工艺(处理规模为500m3/d),本项目建成后废水主要为门诊废水、住院废水、检验科废水、陪护人员生活污水和医务人员生活污水。 (略) 废水、门诊废水、检验废水采用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预处理后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陪护人员生活污水、医务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医疗废水一起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经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预处理标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于都县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排入贡江。

(3)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

本项目拟在危废暂存间南侧新建一座污水处理站。本项目外排废水量为394.2546m3/d,设计处理规模为500m3/d,污水处理工艺见图7.2-2。

图2-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说明:

①化粪池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等,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去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以便于后续处理。

②格栅

医院各类污水分别预处 (略) 污水处理站,首先经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颗粒。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格栅的作用就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质,对水泵及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

③调节池

由于污水的水量和水质波动会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污水由泵提升进入调节池进行均和水质、水量的调节。调节池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8h。

④缺氧池

由于污水中的有机成分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设计采用生物膜法。

因为生活污水中有机氮含量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在接触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厌氧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4小时。

⑤接触氧化池

污水经缺氧池处理,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从而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即进入好氧处理。接触氧化曝气是一种高效快捷的生物处理工艺。在曝气池中设置填料,将其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待处理的废水经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经填料,与生物膜接触,生物膜与悬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达到净化废水的作用。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优点,充氧条件好,有较高的容积负荷,抗冲击力强,结构简单。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应采用符合HJ/T245和HJ/T246要求的轻质、高强、防腐蚀、易于挂膜、比表面积大和空隙率高的组合体。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负荷可采用0.83kg-BOD5/(m3填料d),水力停留时间5~8h,气水比15~20。

⑥沉淀池

污水经过接触氧化后,夹带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陈代谢的生物膜,以及不能进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的污泥全部回流至污泥池作进一步消化减少剩余污泥。同时确保处理出水达标,在二沉池内增设斜管填料,经长期运行后该填料表面形成一定兼氧菌既起到过滤小颗粒SS,同时又可降解剩余CODcr、BOD5,这样可进一步确保本工程出水达标。出水槽设计成可调液位的齿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沉淀池利用现有水池改造,以降低工程投资费用。

⑦消毒池

经沉淀出水废水中污染指标已基本达标,由于废水中含有大肠菌群等病毒因子,对外排水需进行消毒处理方可安全外排。本设计采用高效消毒设备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消毒。

(4)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医疗废水产生量为394.2546m3/d,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水量应在实测或测算的基础上留有设计余量,设计宜取实测值或测算值的10%~20%,因此,建议处理规模为433.68m3/d~473.106m3/d。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500m3/d,可以满足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要求,因此,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规模设计合理。

(5)二级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

常用的二级生化处理为氧化沟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接触氧化法、MBR和A2/O系列等。将上述五种常见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详见下表。

表2-2 ?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比较表

类别

项目

A2/O

SBR

氧化沟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

MBR

技术

规模适应性

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 (略) 污水厂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适宜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

适用于中小规模废水处理

对进水水质的适应性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脱氮除磷能力

一般

较好

产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

不易

不易

较易

不易

不易

出水水质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剩余污泥量

较大

较小

较小

较小

很小

运行管理

较复杂

复杂

较简单

较简单

较复杂

对控要求

很高

一般

一般

经济

基建投资

较大

较大

较大

运行费用

一般

一般

一般

动力消耗

一般

较低

一般

占地面积

一般

一般

一般

在上述几个系列工艺中,从处理效果看,均可满足处理要求,但每种工艺均有其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建设规模、进水特性、处理要求、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和维护管理,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本项目建议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技术、经济方面是可行的。

(6)消毒工艺可行性分析

医院污 (略) 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过程,其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医院污水消毒可采用的消毒方法有液氯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各种常用方法的适用性及特点比较见表2-3。

表2-3 ??常用消毒方法比较

消毒工艺

优点

缺点

消毒效果

具有持续消毒作用;工艺简单,技术成熟;操作简单,投量准确。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处理水有氯或氯酚味;氯气腐蚀性强;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

能有效杀菌,但杀灭病毒效果较差。

次氯酸钠

无毒,运行、管理无危险性

产生具致癌、致畸作用的有机氯化物(THMs);使水的pH值升高

与Cl2杀菌效果相同

二氧化氯

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产生有机氯化物(THMs);投放简单方便;不受pH影响

ClO2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只能就地生产,就地使用;制取设备复杂;操作管理要求高。

较Cl2杀菌效果

臭氧

有强氧化能力,接触时间短;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受pH影响;能增加水中溶解氧。

臭氧运行、管理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复杂;制取臭氧的产率低;电能消耗大;基建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

杀菌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均很好

紫外线

无有害的残余物质;无臭味;操作简单,易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低

电耗大;紫外灯管与石英套管需定期更换;对处理水的水质要求较高;无后续杀菌作用。

效果好,但对悬浮物浓度有要求

注:以上内容摘抄于《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9-2013)附录A。

通过比选,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一次性投资大且运行管理复杂;投加漂粉精、消毒液、漂白粉运行费用太昂贵;投加液氯技术成熟、效果好,但且危险性大,易泄漏,一次性投资也并不比二氧化氯发生器低多少,还易与有机物生成三氯*烷等有毒物质;次氯酸钠发生器关键部位易损坏、体积大,电耗和盐耗都较高,操作管理不便。因此,推荐使用经济性和技术先进性都适中的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

二氧化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消毒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对病原微生物以及耐氯性极强的病毒等都有很好的消毒效果。二氧化氯的杀菌速度快,且不会产生三氯*烷等致癌物质,因此处理工艺选择可行。

二氧化氯发生器制备原理是:

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两种化学液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方程式如下:

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流程简介:将盐酸与氯酸钠定量注入到发生器内,发生器在加热的情况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与氯气,再通过水射器抽吸与水混合制成高效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投加到消毒水体中。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流程见图2-3。

图2-3 ?二氧化氯制备工艺流程

本项目当采用氯化消毒时,废水接触时间和接触池中的余氯量要求见表2-4。

表2-4 ?氯化消毒接触时间与总余氯量要求

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

消毒接触池接触时间(h)

接触池出口总余氯量(mg/L)

处理标准

≥1.5h

6.5~10

综上所述,本项目消毒工艺合理可行。

(7)本项目污水处理站设计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 (略) 的西侧,于都县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略)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 (略) 建筑物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 (略)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埋式,产生的恶臭采用喷洒生物制剂+紫外线消毒后(处理效率60%)引至建筑物楼顶排放,敏感目标距离较远,因此,项目污水处理站臭气对项目医护人员、病人和周边居民基本不产生影响。项目污水处 (略) 道路,有较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便于污水排放和污泥贮运。因而本项目污水处理站位置设计合理。

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构、建筑物采取防腐蚀、防渗漏措施;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操作方便,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因而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建构物设施设计合理。

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污水处理站符合《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同时 (略) 的规模和具体条件,处理站应设值班、控制室等设施,处理站内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

(8)经济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废水治理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设备安装可推算出本项目废水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具体见表2-5。

表2-5 ?废水治理措施投资一览表

措施名称

数量

投资(万元)

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500m3/d)

1座

230

化粪池

4座

20

合计

250

从表2-5可以看出,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投资为250万元,而本项目投资为8000万元,废水治理占投资的3.125%,废水治理措施费用在企业可接纳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经济可行。

2.3 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1)设备噪声

设备噪声防治原则应首先考虑选用低噪声设备,其次是采用消声、减震和使用隔声罩等措施,降低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增强噪声防治效果,建议采用如下措施:

①在设备选型上,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进行维修,防止机械摩擦造成的噪声污染。

②院区布置时在厂界周围及主要道路设置绿化隔离带,栽种较大面积的乔木林,以美化环境和吸收、隔离噪声。

③在总图布置上,合理布局,将高噪声源尽量布置远离办公楼,远离厂界和噪声敏感点。

④对高噪设备装备防振垫,隔声罩和消声器等。本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为泵、风机、冷却塔等设备,本次环评拟对这3类高噪声设备设置专门降噪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A、泵类噪声

本项目所使用的各类泵数量较多,噪声源强较高,泵工作时因压力的波动与脉动,流体的不稳固流动与阀半开引起的涡流影响、气蚀、水锤、转动部件不平衡、安装缺点引起的偏心转动、油膜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发生振动与噪声。特别是气蚀产生的振动与噪声尤其突出。在进行水泵机组的安装设计时应采用以下隔振和消声措施:

①泵机组底座下设置橡胶减振垫、金属弹簧隔振器或弹性衬垫材料,可降噪5dB(A);

②水泵进、出口管道设避震喉和弹性吊架,设备的进出口及管道的连接处采用软性接头以减少振动的传递。

③保证吸水口吞没深度和吸水管衔接的严厉密封,防止水流带进空气引起气蚀噪声及水泵振动;

④泵的吸收管道上和出水管上装设消声器,如可曲挠橡胶接头、不锈钢或铜材质的波纹管,可降噪15dB(A);由于本项目各 (略) 区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要求加装隔声罩,可进一步降噪15dB(A),总降噪量不低于25dB(A)。

B、风机噪声

本项目所用风机主要用于空调系统及废气净化设施。本项目在设计上拟采用风机减振台基础,空调净化排风系统的主排风管设消声器,排风管道进出口加柔性软接头;门窗均采用隔声门或隔声窗等,以降低风机噪声的影响。对空调主机房设隔声门、吸声顶棚、机组做隔震处理,风机选用低噪声的轴流风机。

C、柴油发电机

发电机房的位置应尽量远离居民区,以减少机组噪声及排放对居民的影响。机房应尽量在开阔场地上修建,以利于机组及附件的进出和通风散热。机房的空间应充分考虑机组及附件的体积,保证机组和附件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和散热空间。

柴油发电机房应采取机组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密闭观察窗除应符合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级防火窗的性能。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处,应设置一道具有*级防火门耐火性能的门,并应常闭。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自机械设备的运行,为减少设备噪声对周转环境及自身的影响,项目各噪声设备做减振降噪处理,安装基础减振;换气风机安装隔声箱,水泵设软接头,运营后加强对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保持其良好的运行效果。项目噪声通过房间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后,项目四周厂界噪声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2)社会噪声

医护人员、就诊病人、陪护人员产生的嘈杂声

①参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医院内病房、门诊、手术室、听力测听室等用房需达到允许的噪声级,因此其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防噪措施。

A、根据室外环境噪声状况及规定的室内允许噪声级,设计具有相应隔声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墙体、窗、门等构件)。

B、医护人员休息室与走廊等公共空间之间的门,其空气声隔声性能应≥25dB。

C、穿越病房的管道缝隙,必须密封。病房的观察窗,宜采用密封窗。

D、住院区内的污物井道、电梯井道不得毗邻病房等特别要求安静的房间,并应采取防止结构声传播的措施。

E、住院区、门诊区内走廊的顶棚,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顶棚的降噪系数NRC不应小于0.40。

F、为减少交通噪声对项目的影响,对于临道路一侧的建筑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G、入口大厅、挂号大厅、候药厅及分科候诊厅(室)内,应采取吸声处理措施;其室内中频混响时间不应大于2s。

H、手术室应选用低噪声空调设备,必要时应采取降噪措施。手术室上部,不宜设置有振动源的机电设备;如设计上难于避免时,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I、听力测听室应做全浮筑设计,空调系统应设置消声器。听力测听室的上部或邻室,不应设置有振动或强噪声设备的房间。

J、门诊、病房、办公等用房的各层走廊的吊顶内,不应设置有振动和噪声的机电设备。

本项目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不同医疗用房的不同噪声级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避免重复.

(略) 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大声喧哗,同 (略) 秩序。

(2) (略) 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

为了避免交 (略) 自身以及周边学校、居民的影响,本项目停车场应 (略) 内的车辆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区内的车流方向, (略) 的车流畅通; (略) 内车辆随意停放,尤其是不得在人行道上停放; (略) 内车辆的车速; (略) 内鸣笛等措施。

(3)外环境对项目本身噪声影响防治措施

①加强项目周边公路交通管理, (略) 附近路段两端设置限速、禁鸣标志等,确保车辆行驶速度不超过设计时速,有效控制交通噪声;

②加强项目周边治安管理,减小社会噪声对项目运营期影响。

(4)经济可行性分析

根据本项目噪声防治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及设备安装可推算出本项目噪声防治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具体见表2-6。

2-6工业企业噪声防治措施及投资表

防治措施名称(类型)

噪声防治措施规模

噪声防治措施效果

噪声防治措施投资/万元

合理布局、选用低噪声设备、建筑隔声、安装减振垫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

12.0

从表2-6可以看出,本项目噪声防治措施投资为12.0万元,而本项目投资为8000万元,废水治理占投资的0.15%,噪声防治措施在企业可接纳范围内,因此本项目噪声防治措施经济可行。

2.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医疗废物处理措施

医疗废物种类繁多,若处理不当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本项目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后,由清洁工人 (略) 内医疗废物存储间暂存,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本评 (略) ﹝2003﹞第380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卫健委﹝2003﹞第36号令《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对本项目医疗垃圾的收集及储运提出以下污染防治措施:

①分类收集

废弃物的收集是否完善彻底、是 (略) 废弃物处理处置的关键。结合处理处置措施的不同,医疗废弃物可分为:A)传染性废弃物,如纱布、脱脂棉、输液管等;B)损伤性废弃物,如手术刀、注射针等;C)一般不可燃废弃物,如输液瓶等;D)病理组织等;E)化学试剂、有毒有害废液和过期药品等。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有机、无机,液体、固体必须分开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②收集容器设置要求

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环发﹝2003﹞188号)要求。

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有警示标识,在每个包装物、容器上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包装袋不得使用聚氯*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0.1m3,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状;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烯(LLDPE)或低密度聚*烯与线型低密度聚*烯共混(LLDP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为50μm;如果使用中密度或高密度聚*烯(MDPE,HDPE),其最小公称厚度为80μm;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在包装袋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利器盒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利器盒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利器盒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利器盒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利器盒;满盛装量的利器盒从1.5m高处垂直跌落至水泥地面,连续3次,利器盒不会出现破裂、被刺穿等情况;利器盒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利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在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利器盒上印制本规定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周转箱整体为硬制材料,防液体渗漏,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复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的周转箱(桶)能被快速消毒或清洗;周转箱(桶)整体为黄色,外表面印(喷)制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文字说明。选用高密度聚*烯(HDPE)为原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盖选用高密度聚*烯与聚*烯(PP)共混或专用料采用注射工艺生产。箱体箱盖设密封槽,整体装配密闭。箱体与箱盖能牢固扣紧,扣紧后不分离。表面光滑平整,无裂损,不允许明显凹陷,边缘及端手无毛刺。浇口处不影响箱子平置。不允许≥2mm杂质存在;箱底、顶部有配合牙槽,具有防滑功能。

③分类管理

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在标签上注明。

废弃的麻醉、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交由专门机构处置;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交由专门机构处置;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④暂时贮存要求

按《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等要求如下:

医疗废物常温下贮存期不得超过一天,于摄氏5度以下冷藏的,不得超过7天。暂存点基础必须防渗。

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应当达到以下要求: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及运送工具、车辆的出入;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设专(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暂时贮存病理性废物,应当具备低温贮存或者防腐条件。

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医疗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略) 的西侧建设一间危废暂存间,面积约50m2,最大储存量达60t, (略) 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相关设计均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执行。

⑤医疗废物的交接

按照《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外观检查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或未盛装于周转箱内的医疗废物,医疗废物运送人员要求医疗卫生机构重新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有权拒绝运送,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化学性医疗废物应由医疗卫生机构委托有经营资格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未取得相应许可的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不得接收化学性医疗废物。

医疗卫生机构交予处置的废物采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 (略) 生态环境部门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进行审批。转移计划批准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处置单位的日常医疗废物交接可采用简化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在医疗卫生机构、处置单位及运送方式变化后,应对医疗废物转移计划进行重新审批。《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和处置单位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为5年。每车每次运送的医疗废物采用《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管理,一车一卡,由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填写并签字。当医疗废物运至处置单位时,处置厂接收人员确认该登记卡上填写的医疗废物数量真实、准确后签收。

⑥医疗废物的运输

按《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规范要求如下:

①医疗废物转运车辆配备专用的箱子,放置因意外发生事故后防止污染扩散的用品,如消毒器械及消毒剂、收集工具及包装袋、人员卫生防护用品等。

②车厢内部表面,采用防水、耐腐蚀、便于消毒和清洗的材料,表面平整,具有一定强度,车厢底部周边及转角圆滑,不留死角;车厢的密封材料同样耐腐蚀,车厢经防渗处理;车厢外部颜色为白色或银灰色;医疗废物转运车在车辆的前部、后部及车厢两侧喷涂警示性标志。

③医疗废物转运车在铁路(或水路)运输时以自驶(或拖拽)方式上下车(船),若必须用吊装方式装卸时,防止损伤产品;

④医疗废物转运车停用时,将车厢内、外进行彻底消毒、清洗、晾干,锁上车厢门和驾驶室,停放在通风、防潮、防暴晒、无腐蚀气体侵害的场所。停用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目的运输;车辆报废时,车厢部分进行严格消毒后再进行废物处理。

⑦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按照以下要求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它现场人员及环境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本项目所采用的医疗废物防治措施 (略) 已普遍应用, (略) 实际运行情况可知,技术上成熟可靠。

(2)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为882.7kg/d(322.2t/a),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治理措施,本项目不对外环境排放固体废物,本评价认为建设单位采取的固废治理措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2.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源头控制措施

完善污、雨水的收集设施,采用先进工艺,对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管线敷设尽量采用“可视化”原则,即管道尽可能地上敷设,做到污染物“早发现、早处理”,减少由于埋地管道泄漏而造成的地下水污染。

(2)分区防渗

为确保本区域地下水不致受到本项目污染,将项目厂区是否为隐蔽工程,发生物料泄漏是否容易发现和能否及时得到处理作为污染防治分区的划分原则,据此划分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三大区域。具体见厂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示意图。

①重点防渗区

本项目地下水重点防渗区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柴油堆放区。

A、污水处理站构筑物池体均为钢筋砼结构,面层铺设沥青等防渗层(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对污染物的渗漏有较好的阻隔作用。

B、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柴油堆放区地面采用防腐防渗处理(例如采用环氧树脂防渗地面或采用防渗混凝土结构,等效粘土防渗层Mb≥6.0m,K≤1.0×10-7cm/s),防止发生泄露渗漏污染地下水。

②一般防渗区

本项目地下水一般防渗区主要为其它建筑物,采用抗渗混凝土进行防渗(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0×10-7cm/s)。

③简单防渗区

本项目地下水简单防渗区主要为建筑物外道路、空地等。采用一般地面硬化,空地绿化等。

(3)应急措施

为保证生产过程对下水不造成大的影响,企业应在制定全厂安全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

地下水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应急预案的日常协调和指挥机构;

B、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和分工;

C、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源评估;

D、特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常的训练和演习;

E、特大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

一旦发现地下水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A、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订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内 (略) 主管领导,通知附近地下水用户,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况。

B、组织专业队*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环境事故发生点、分析事故原因,尽量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应予以消除,采取包括切断生产装置或设施等措施,防止事故的扩散、蔓延及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地下水污染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C、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D、必要时应请求社会应急力量协助处理。

通过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则,提出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由污染途径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总之,建设单位在加强管理、提高环保意识并严格执行本环评提出的分区防渗、跟踪监测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等措施的前提下,项目运行对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4)小结

加强日常环境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设备和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并确保固体废物盛装设施不损坏;加强固体暂存库、污水站和化学品贮存区周围的地下水监测工作,一旦发现被污染,应立即采取切断污染源、对已经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及时的抽排治理等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扩散。

综上所述,拟建工程采取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较为成熟,能够保证防渗效果满足标准要求,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3进一步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及建议

(1)设排污口标志,防止废水非正常排放,保护纳污水体的水质。

(2)因本项目目前没有制定详细的绿化方案,考虑到绿化对一些大气污染物具有吸附作用,以及对工业噪声的消减作用,建议在各车间、仓库和道路之间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以达到美观、减污、降噪的效果。

在厂区栽种防污绿化植物。作为优良的防污绿化植物应具备以下特点:

①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具有净化空气的能力;

②具有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

③易繁殖、移栽和管理;有较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和适合卫生要求。

建议种植对叶榕(或高山榕)、樟树、构树、夹竹桃、海桐花、油茶和美人蕉,这些树种都是具有较好净化能力和抗性的乡土树种,要注意植物净化能力与抗性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力。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于都县行政审批局

2023年11月20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