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11月1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阿坝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11月1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阿坝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11月1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共2个工作日)。

通讯地址: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镇麦溪路???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环评股

联系电话:0837-*(环评股)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环评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若尔盖县反刍动物营养调理中心(草原曙光饲料

厂)项目

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 (略) 阿坝州若尔盖县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园区)

若尔盖县民政局

若尔盖草原 (略)

在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已建厂房内新建饲料生产线,年产反刍动物精饲料5万吨/年,牛羊代乳料 0.3 万吨/年。

一、施工期

1.施工扬尘:①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堆料场设于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应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措施。 ②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或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③进出工地的物料、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要求使用灌装预拌混凝土,不得使用散装水泥现场搅拌。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垃圾的运输。合理规划建筑垃圾及原料等运输路线,尽量避免通过沿线居民、医院及学校分布较密集的敏感区域。 ④物料、垃圾等纵向输送作业的防尘措施工地内从建筑上层将具有粉尘逸散性的物料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时,可从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输送,或者打包装框搬运,不得凌空抛撒。 ⑤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等密闭、 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在施工期内应加强车辆管理,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设备原料的利用率,此部分废气排放量不大,间歇排放,且扩散条件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环评要求施工现场严禁设置柴油储罐,防止有关柴油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发生。⑥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优先采用符合国家规定质量要求的环保型水性油漆、涂料、胶粘剂及装饰材料,以尽可能减轻施工过程中及营业后产生的废气对室内外环境空气的影响,使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要求。

2.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园区的预处理池处理(容积 2000m3?/span>/d),处理达标后排入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项目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区域地表水造成影响。

3.施工噪声: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高噪音声设备同时施工。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噪音,不要采取噪音较大的钢模板作业方式,在操作中尽量避免敲打砼导管,搬卸物品应轻放,施工工具不要乱扔,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对运输车辆应做好妥善安排,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点、学校等噪音敏感点,并对行驶时间、速度进行限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施工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装修建筑垃圾、设备包装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不能让其四周乱放,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大气

(1)原料、成品装卸粉尘:装卸料在卸料棚中进行,原辅料均采用密闭料仓,原料及产品均采取袋装存放,通过厂房阻隔沉降70%。

2)工艺粉尘:在两条生产线各设置 1 套布袋除尘器(共 2 套布袋除尘器,单套风机风量为9000m3?/span>/h,共 18000m3?/span>/h)。其中在单条生产线的投料工序 1 个投料口设置 1 个固定顶吸方形集气罩(集气罩面积为 1.69m2,收集效率为 90%,处理效率为 99%),在清理工序上方设置 1 个固定顶吸方形集气(集气罩面积为 0.25m2),在包装工序上方设置 1 个固定顶吸方形集气罩(集气罩面积为 0.01m2。);在粉碎、混料、制粒工序罐体排气管出口连接干管管道。处理后的粉尘统一通过一根15m 排气筒(DA001)排放。经处理工艺粉尘排放量 0.021t/a,排放速率为 0.0105kg/h,排放浓度为 0.583mg/m3。项目处理后的粉尘与未收集的 10%(0.228t/a)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3)恶臭:本次环评要求混料、调质工序后端设置1套活性吸附装置位于布袋除尘器前端进行除臭(风机风量依托布袋除尘器风量)。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可得到解决。

(4)餐饮油烟:通过在食堂灶台上方设置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油烟经管道引入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囱(DA002,H=8.4m)引至楼顶排放。油烟净化器风机风量为2000m3/h,油烟产生浓度约为 15mg/Nm3,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处理效率以 85%

计)排放浓度为0.2mg/Nm3,排放量 6.08kg/a。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汇同员工生活污水,排入预处理池处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再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热曲河。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废水主要为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汇同员工生活污水,排入预处理池处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通过污水管网,进入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热曲河。

3.噪声

①选型上使用国内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安装时采取基础减振、橡胶减震接头及减震垫等措施。②加强管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同时确保环保措施发挥最佳有效的功能;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③生产区、办公区的总平面布置按照分开的原则,噪声较大的设备尽量远离场界

和办公区,利用距离衰减来控制对场界噪声的影响。 ④风机采取减震措施,并将风机布置在室内,依托墙体隔声;⑤合理控制运输车辆的车速,减轻运输车辆在启动及行驶过程发动机轰鸣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规范厂内车辆行驶路线,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加强装卸料管理。 ⑥合理安排运输班次,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合理选择运输时间,尤其是原料运输车辆注意运输过程中应绕开居民集中区,选择环境敏感点较少的路线,避开午休和夜间时间,合理控制车辆运输,避免产生大的交通噪声。 综上,项目运营过程设备正常运行并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并经过距离衰减后,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标准要求。项目各噪声源经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后,能够满足厂界达标的要求,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本项目劳动定员30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d 计,则员工生活垃圾量为3.75t/a收集后交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除尘器收尘灰:清理、投料、粉碎、混合、调质、制粒以及包装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产生量约为 2.031t/a。此部分粉尘均为项目使用原料,回用于生产过程,不外排。

废包装材料:本项目部分原料为袋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 2.0t/a,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 20m2), (略) 。

原料中筛选杂质:本项目原料中含少量铁屑、砂石等杂质,通过永磁板、滚筒磁选器去除。杂质产生量约为 1.2t/a。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20m2),外卖给废品回收站。

废弃离子交换树脂:本项目软水制备器2年需更换一次离子交换树脂,每次更换量约为0.1t,则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产生量为 0.05t/a。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20m2),外卖给废品回收站。

5.危险废物

废润滑油、废含油抹布及棉纱手套、废酸,废碱液、废活性炭:需经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5m2),定期交由具资质单位处理,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同时,危废暂存间应设置警示标识,设置带金属边缘的防渗托盘放置收集桶,设置空桶作为备用收容设施,落实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的“四防”措施。危险废物的收集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容器)倾倒、堆放危险废物或者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各废物贮存需按照国家相应要求处置,贮存场所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设置警示标识。c.危险废物转运时必须安全转移,防止撒漏,且由具处理资质的单位接手。危险废物的处置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防止二次污染。

6.?地下水

1)源头控制措施

①积极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各类废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②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 滴、漏的措施。正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③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

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2)分区防治措施

本项目将厂区分区简单防渗区(除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外其他区域)、一般防渗区(原辅料、成品堆放区、隔油池、生产车间、预处理池、一般固废暂存间)、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机修间、消防废水收集池)

7.?环境风险

①厂区总图布置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有关规定,应满足生产工业要求,保证工艺流程顺畅,管线短捷,有利于生产和便于管理,同时应满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②存储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消除粉尘源;采用良好的除尘设施来控制生产车间内的粉尘是首要的,可用的措施有封闭设备,通风排尘、抽风排尘或润湿降尘等。除尘设备的风机应装在清洁空气一侧,应注意易燃粉尘不能用电除尘设备。设备启动时应先开除尘设备,后开主机;停机时则正好相反,防止粉尘飞扬。粉尘车间各部位应平滑,尽量避免设置一些其他无关设施(如窗幕、门帘等)。管线等尽量不要穿越粉尘车间,宜在墙内敷设,防止粉尘积聚,另外在条件允许下,在粉尘车间喷雾状水,在被粉碎的物质中增加水分也能促使粉尘沉降,防止形成粉尘云。在车间内做好清洁工作,及时人工清扫,也是消除粉尘源的好方法。 ③严格控制点火源,员工在仓库作业时严禁动用明火,同时按消防要求配置灭火器材;消除点火源是预防粉尘爆炸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措施。在常见点火源中,电火花、静电、摩擦火花、明火、高温物体表面、焊接切割火花等是引起粉尘爆炸的主要原因。此类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尽量不安装或少安装不易产生静电,撞击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并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被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处理,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生火花。 ④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厂区安全及环保管理人员对厂区员工进行安全与环保知识培训,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掌握安全卫生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和决策能力;加大管理力度,及时清扫、检修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 ⑤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较小的粉碎装置,可以增加其强度,并考虑防止爆炸火焰通过连接处向外传播;为减小爆炸的破坏性可设置泄压装置,如对车间采用轻质屋顶、墙体或增开门窗等。应注意泄压装置宜靠近易发生爆炸的部位,避免面向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要道;为减少助燃气体含量,在粉尘与助燃气体混合气中添加惰性气体(如 N2),减少氧含量;采用先进的粉尘爆炸抑制装置,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消防系统和安装防火门窗等,各建筑配置适量 MF/ABC4 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满足项目消防需求。 ⑥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废水随意排放将会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因此环评要求,严禁将消防废水排入厂区外雨水沟或地表水体,建设单位应设置消防废水收集池,位于绿化停车区,容积为40m3(长*宽*高=5m*4m*2m),池体做好防渗处理,并在各个建筑物四周修建防渗漏的消防废水收集沟渠,严格将消防废水引致生产废水收集池储存,待火种完全扑灭后由专用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⑦配备溢油应急装备和材料,主要有:①围油设备:建议使用抗温抗撕裂性好的橡胶包皮固体;②吸油材料:目前常用的吸油材料有喷聚*烯材料和无纺布聚*烯吸油毡。 ⑧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制定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等,把突发事故的发生机率降低到最低程度,把突发事故严重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阿坝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11月1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共2个工作日)。

通讯地址: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镇麦溪路???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生态环境局??环评股

联系电话:0837-*(环评股)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环评文件提出的主要环境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若尔盖县反刍动物营养调理中心(草原曙光饲料

厂)项目

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 (略) 阿坝州若尔盖县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园区)

若尔盖县民政局

若尔盖草原 (略)

在若尔盖县扶贫产业基地已建厂房内新建饲料生产线,年产反刍动物精饲料5万吨/年,牛羊代乳料 0.3 万吨/年。

一、施工期

1.施工扬尘:①建筑材料的防尘管理措施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堆料场设于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应采取密闭存储、设置围挡或堆砌围墙或采用防尘布苫盖等措施。 ②建筑垃圾的防尘管理措施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则应采取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或定期喷水压尘等措施,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③进出工地的物料、垃圾运输车辆,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要求使用灌装预拌混凝土,不得使用散装水泥现场搅拌。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 15 厘米,保证物料、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垃圾的运输。合理规划建筑垃圾及原料等运输路线,尽量避免通过沿线居民、医院及学校分布较密集的敏感区域。 ④物料、垃圾等纵向输送作业的防尘措施工地内从建筑上层将具有粉尘逸散性的物料或废弃物输送至地面时,可从建筑内部管道或密闭输送管道输送,或者打包装框搬运,不得凌空抛撒。 ⑤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负责逸散性材料、垃圾等密闭、 覆盖、洒水作业以及车辆清洗作业等,并记录扬尘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在施工期内应加强车辆管理,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设备原料的利用率,此部分废气排放量不大,间歇排放,且扩散条件较好,对环境影响较小。同时,环评要求施工现场严禁设置柴油储罐,防止有关柴油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发生。⑥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优先采用符合国家规定质量要求的环保型水性油漆、涂料、胶粘剂及装饰材料,以尽可能减轻施工过程中及营业后产生的废气对室内外环境空气的影响,使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有关规定的标准要求。

2.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进入园区的预处理池处理(容积 2000m3?/span>/d),处理达标后排入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项目施工期废水不会对区域地表水造成影响。

3.施工噪声: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可能避免高噪音声设备同时施工。应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噪音,不要采取噪音较大的钢模板作业方式,在操作中尽量避免敲打砼导管,搬卸物品应轻放,施工工具不要乱扔,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对运输车辆应做好妥善安排,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点、学校等噪音敏感点,并对行驶时间、速度进行限制,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施工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装修建筑垃圾、设备包装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应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不能让其四周乱放,确保其不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大气

(1)原料、成品装卸粉尘:装卸料在卸料棚中进行,原辅料均采用密闭料仓,原料及产品均采取袋装存放,通过厂房阻隔沉降70%。

2)工艺粉尘:在两条生产线各设置 1 套布袋除尘器(共 2 套布袋除尘器,单套风机风量为9000m3?/span>/h,共 18000m3?/span>/h)。其中在单条生产线的投料工序 1 个投料口设置 1 个固定顶吸方形集气罩(集气罩面积为 1.69m2,收集效率为 90%,处理效率为 99%),在清理工序上方设置 1 个固定顶吸方形集气(集气罩面积为 0.25m2),在包装工序上方设置 1 个固定顶吸方形集气罩(集气罩面积为 0.01m2。);在粉碎、混料、制粒工序罐体排气管出口连接干管管道。处理后的粉尘统一通过一根15m 排气筒(DA001)排放。经处理工艺粉尘排放量 0.021t/a,排放速率为 0.0105kg/h,排放浓度为 0.583mg/m3。项目处理后的粉尘与未收集的 10%(0.228t/a)在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3)恶臭:本次环评要求混料、调质工序后端设置1套活性吸附装置位于布袋除尘器前端进行除臭(风机风量依托布袋除尘器风量)。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饲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可得到解决。

(4)餐饮油烟:通过在食堂灶台上方设置集气罩(收集效率为 90%),油烟经管道引入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囱(DA002,H=8.4m)引至楼顶排放。油烟净化器风机风量为2000m3/h,油烟产生浓度约为 15mg/Nm3,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处理效率以 85%

计)排放浓度为0.2mg/Nm3,排放量 6.08kg/a。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汇同员工生活污水,排入预处理池处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再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热曲河。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废水主要为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汇同员工生活污水,排入预处理池处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通过污水管网,进入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热曲河。

3.噪声

①选型上使用国内先进的低噪声设备,安装时采取基础减振、橡胶减震接头及减震垫等措施。②加强管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同时确保环保措施发挥最佳有效的功能;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③生产区、办公区的总平面布置按照分开的原则,噪声较大的设备尽量远离场界

和办公区,利用距离衰减来控制对场界噪声的影响。 ④风机采取减震措施,并将风机布置在室内,依托墙体隔声;⑤合理控制运输车辆的车速,减轻运输车辆在启动及行驶过程发动机轰鸣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规范厂内车辆行驶路线,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加强装卸料管理。 ⑥合理安排运输班次,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合理选择运输时间,尤其是原料运输车辆注意运输过程中应绕开居民集中区,选择环境敏感点较少的路线,避开午休和夜间时间,合理控制车辆运输,避免产生大的交通噪声。 综上,项目运营过程设备正常运行并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并经过距离衰减后,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标准要求。项目各噪声源经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后,能够满足厂界达标的要求,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

本项目劳动定员30人,生活垃圾按0.5kg/人·d 计,则员工生活垃圾量为3.75t/a收集后交由园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除尘器收尘灰:清理、投料、粉碎、混合、调质、制粒以及包装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布袋除尘器收集,产生量约为 2.031t/a。此部分粉尘均为项目使用原料,回用于生产过程,不外排。

废包装材料:本项目部分原料为袋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 2.0t/a,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 20m2), (略) 。

原料中筛选杂质:本项目原料中含少量铁屑、砂石等杂质,通过永磁板、滚筒磁选器去除。杂质产生量约为 1.2t/a。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占地面积20m2),外卖给废品回收站。

废弃离子交换树脂:本项目软水制备器2年需更换一次离子交换树脂,每次更换量约为0.1t,则废弃离子交换树脂产生量为 0.05t/a。分类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20m2),外卖给废品回收站。

5.危险废物

废润滑油、废含油抹布及棉纱手套、废酸,废碱液、废活性炭:需经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5m2),定期交由具资质单位处理,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同时,危废暂存间应设置警示标识,设置带金属边缘的防渗托盘放置收集桶,设置空桶作为备用收容设施,落实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的“四防”措施。危险废物的收集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容器)倾倒、堆放危险废物或者将危险废物混入其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各废物贮存需按照国家相应要求处置,贮存场所按照《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设置警示标识。c.危险废物转运时必须安全转移,防止撒漏,且由具处理资质的单位接手。危险废物的处置需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手续,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防止二次污染。

6.?地下水

1)源头控制措施

①积极推行实施清洁生产,实现各类废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②项目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加强环境管理,采取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 滴、漏的措施。正常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应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 ③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

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2)分区防治措施

本项目将厂区分区简单防渗区(除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外其他区域)、一般防渗区(原辅料、成品堆放区、隔油池、生产车间、预处理池、一般固废暂存间)、重点防渗区(危废暂存间、机修间、消防废水收集池)

7.?环境风险

①厂区总图布置应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有关规定,应满足生产工业要求,保证工艺流程顺畅,管线短捷,有利于生产和便于管理,同时应满足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②存储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消除粉尘源;采用良好的除尘设施来控制生产车间内的粉尘是首要的,可用的措施有封闭设备,通风排尘、抽风排尘或润湿降尘等。除尘设备的风机应装在清洁空气一侧,应注意易燃粉尘不能用电除尘设备。设备启动时应先开除尘设备,后开主机;停机时则正好相反,防止粉尘飞扬。粉尘车间各部位应平滑,尽量避免设置一些其他无关设施(如窗幕、门帘等)。管线等尽量不要穿越粉尘车间,宜在墙内敷设,防止粉尘积聚,另外在条件允许下,在粉尘车间喷雾状水,在被粉碎的物质中增加水分也能促使粉尘沉降,防止形成粉尘云。在车间内做好清洁工作,及时人工清扫,也是消除粉尘源的好方法。 ③严格控制点火源,员工在仓库作业时严禁动用明火,同时按消防要求配置灭火器材;消除点火源是预防粉尘爆炸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措施。在常见点火源中,电火花、静电、摩擦火花、明火、高温物体表面、焊接切割火花等是引起粉尘爆炸的主要原因。此类场所的电气设备应严格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安装,达到整体防爆要求,尽量不安装或少安装不易产生静电,撞击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作,并采取静电接地保护措施。被粉碎的物质必须经过严格筛选、去石和吸铁处理,以免杂质进入粉碎机内产生火花。 ④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厂区安全及环保管理人员对厂区员工进行安全与环保知识培训,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掌握安全卫生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和决策能力;加大管理力度,及时清扫、检修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护措施。 ⑤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较小的粉碎装置,可以增加其强度,并考虑防止爆炸火焰通过连接处向外传播;为减小爆炸的破坏性可设置泄压装置,如对车间采用轻质屋顶、墙体或增开门窗等。应注意泄压装置宜靠近易发生爆炸的部位,避免面向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要道;为减少助燃气体含量,在粉尘与助燃气体混合气中添加惰性气体(如 N2),减少氧含量;采用先进的粉尘爆炸抑制装置,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消防系统和安装防火门窗等,各建筑配置适量 MF/ABC4 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满足项目消防需求。 ⑥一旦发生火灾,消防废水随意排放将会对周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因此环评要求,严禁将消防废水排入厂区外雨水沟或地表水体,建设单位应设置消防废水收集池,位于绿化停车区,容积为40m3(长*宽*高=5m*4m*2m),池体做好防渗处理,并在各个建筑物四周修建防渗漏的消防废水收集沟渠,严格将消防废水引致生产废水收集池储存,待火种完全扑灭后由专用罐车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⑦配备溢油应急装备和材料,主要有:①围油设备:建议使用抗温抗撕裂性好的橡胶包皮固体;②吸油材料:目前常用的吸油材料有喷聚*烯材料和无纺布聚*烯吸油毡。 ⑧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以及制定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等,把突发事故的发生机率降低到最低程度,把突发事故严重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