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市2019年度第七批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三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河间市2019年度第七批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三号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0.结论与建议10.1 项目概况

(略) 2019年度第七批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三号地 (略) (略) 新华南大街西侧,瀛洲家园南侧,根据委托方要求,本次调查 (略) 2019年度第七批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三号地内区域,具体调查内容根据宗地图(土地权利人2023-P-3与2023-P-4)确定,其中2023-P-3宗地面积为48073.76m2,2023-P-4宗地面积为50340.39m2,两个调查区域紧紧相邻,根据调查历时影像资料以及人员访谈结果,两个调查区域历时沿革相同,后续利用规划相同,所以本次调查将两个地块作为整体调查。本次调查选取其中2023-P-4宗地中心坐标为调查区域中心坐标,为东经116.*°,北纬38.*°。 (略)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以及该地块的用地规划条件图,该地块规划为城镇住宅用地,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委托,河北 (略) 对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0.2 污染识别

通过对调查地块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地块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了解情况,经分析整理得到本地块污染识别结论如下:

地块主要利用历史为农用地、农家养殖、场地堆土、居民住宅、加油站、汽车维修保养。农用地污染物为:重金属镉、镍、砷、铜、铅、汞、阿特拉津、氯丹、P,P’-滴滴滴、P-P’-滴滴伊、滴滴涕、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六氯苯、灭蚁灵、草甘膦。农家养殖污染因子为:重金属类(铜、镉、砷)、氨氮,污染途径为大气沉降及垂直入渗。居民生活废水可能随着地表入渗,对地块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氨氮污染。场地堆土污染物为:重金属镉、镍、砷、铜、铅、汞、氨氮、阿特拉津、氯丹、P,P’-滴滴滴、P-P’-滴滴伊、滴滴涕、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六氯苯、灭蚁灵、草甘膦。加油站对调查地块产生的影响:污染物主要为铅、石油烃(C10-C40)、苯系物(苯、*苯、二*苯、*苯)、*基叔*基醚。加油站对调查地块产生的影响:污染物主要为铅、石油烃(C10-C40)、苯系物(苯、*苯、二*苯、*苯)、*基叔*基醚。汽车维修保养污染物主要为苯、*苯、二*苯、铅、镉、锰、铜及石油烃(C10-C40)。

(2)地块周边1km范围内企业主要经调查本地块所在区域周边主要地块周边1km范围内企业主要有农用地、农家养殖、场地堆土、居民住宅、加油站、汽车维修保养。潜在污染物为镉、铅、汞、砷、镍、氨氮、*苯、二*苯、石油烃(C10-C40)等,可能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入渗等途径对调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10.3地块调查结论

10.3.1土壤

为确定土壤是否受到污染因子影响,地块共布设了28个土壤采样点位(含1个背景点,6个堆土取样点)。共采集了58个土壤样品(含6个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pH、砷、镉、铜、铅、汞、镍、氨氮、石油烃(C10-C40)有检出,但其检测结果全部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标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 13/T 5216-2020)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因此判断该地块土壤不存在污染情况。

10.3.2地下水

地块共布设了6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含1个背景点),并采集了7组地下水样品(含1个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pH、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锰、铜、铝、硒、铅、铁、锌、砷、耗氧量、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氟化物、三氯*烷、石油烃有检出。该地块地下水检测项中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指标限值。

其他检测结果均未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指标限值和《 (略)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一类用地限值。

根据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相关数据可知, (略) 地处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缓,浅层地下水开采层为第一含水组,地下水埋深较浅,该层地下水属于矿化度较高的咸水水体,土壤中矿物成分经过不断风化淋溶,造成地下水化学成分逐渐增多,形成盐分积累,导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氟化物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另外浑浊度超标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地层条件影响,根据现场质控地下水采样过程均满足技术要求。通过与地块地下水对照点数据对比分析,地下水对照点中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等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因此,超标原因与地块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有关。

经调查本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对地下水不进行开发利用,人体直接饮用和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较小,对人体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不影响地块下一步的开发利用。

10.4不确定性分析

本报告基于实际调查,遵循科学的原理,依据国家及地区现行相关法律、规范,结合专业的判断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进行逻辑推论与结果分析。本项目土壤污染状况现状调查工作的开展存在的不确定性分析总结如下:

(1)采样点的布设和坐标的导出是通过Google地图完成的,现场采样点是通过RTK确定的,由于软件以及设备存在的误差,会导致采样点位置稍有偏差,但不影响报告结论;

(2)土壤中关注污染物在自然过程的作用下会发生迁移和转化,地块上的人为活动也会改变原有分布情况,因此,关注污染物浓度、范围随时间会有所变化。本报告中的所有数据表明的是土壤污染状况现状调查期间的状况。

综上所述,由于人为及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本报告是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分析。如果之后地块状况有改变,可能会改变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等,进而对本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

10.5建议

(1)按照第一类用地相关标准对污染物进行筛选,本报告结论只适用于现有用地条件。

(2)本项目是基于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地块开展的环境调查、采样监测和风险筛选,并形成调查结论。在环境调查工作完成和地块开始开发利用期间,*方单位应做好后期管理措施,避免在此期间地块内产生新的污染。

(3)在地块利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对地块造成污染,并应及时进行跟踪观测。

(4)场地管理方应加强对场地的管理,防止发生向该场地内偷排偷倒、堆存垃圾等情况,以免在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完成后对场地造成再次污染。

, (略)
10.结论与建议10.1 项目概况

(略) 2019年度第七批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三号地 (略) (略) 新华南大街西侧,瀛洲家园南侧,根据委托方要求,本次调查 (略) 2019年度第七批次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项目区三号地内区域,具体调查内容根据宗地图(土地权利人2023-P-3与2023-P-4)确定,其中2023-P-3宗地面积为48073.76m2,2023-P-4宗地面积为50340.39m2,两个调查区域紧紧相邻,根据调查历时影像资料以及人员访谈结果,两个调查区域历时沿革相同,后续利用规划相同,所以本次调查将两个地块作为整体调查。本次调查选取其中2023-P-4宗地中心坐标为调查区域中心坐标,为东经116.*°,北纬38.*°。 (略) 中心城区规划结构图以及该地块的用地规划条件图,该地块规划为城镇住宅用地,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委托,河北 (略) 对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10.2 污染识别

通过对调查地块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地块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了解情况,经分析整理得到本地块污染识别结论如下:

地块主要利用历史为农用地、农家养殖、场地堆土、居民住宅、加油站、汽车维修保养。农用地污染物为:重金属镉、镍、砷、铜、铅、汞、阿特拉津、氯丹、P,P’-滴滴滴、P-P’-滴滴伊、滴滴涕、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六氯苯、灭蚁灵、草甘膦。农家养殖污染因子为:重金属类(铜、镉、砷)、氨氮,污染途径为大气沉降及垂直入渗。居民生活废水可能随着地表入渗,对地块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氨氮污染。场地堆土污染物为:重金属镉、镍、砷、铜、铅、汞、氨氮、阿特拉津、氯丹、P,P’-滴滴滴、P-P’-滴滴伊、滴滴涕、敌敌畏、乐果、硫丹、七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六氯苯、灭蚁灵、草甘膦。加油站对调查地块产生的影响:污染物主要为铅、石油烃(C10-C40)、苯系物(苯、*苯、二*苯、*苯)、*基叔*基醚。加油站对调查地块产生的影响:污染物主要为铅、石油烃(C10-C40)、苯系物(苯、*苯、二*苯、*苯)、*基叔*基醚。汽车维修保养污染物主要为苯、*苯、二*苯、铅、镉、锰、铜及石油烃(C10-C40)。

(2)地块周边1km范围内企业主要经调查本地块所在区域周边主要地块周边1km范围内企业主要有农用地、农家养殖、场地堆土、居民住宅、加油站、汽车维修保养。潜在污染物为镉、铅、汞、砷、镍、氨氮、*苯、二*苯、石油烃(C10-C40)等,可能通过大气沉降、地表入渗等途径对调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10.3地块调查结论

10.3.1土壤

为确定土壤是否受到污染因子影响,地块共布设了28个土壤采样点位(含1个背景点,6个堆土取样点)。共采集了58个土壤样品(含6个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其中pH、砷、镉、铜、铅、汞、镍、氨氮、石油烃(C10-C40)有检出,但其检测结果全部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的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标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DB 13/T 5216-2020)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因此判断该地块土壤不存在污染情况。

10.3.2地下水

地块共布设了6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含1个背景点),并采集了7组地下水样品(含1个平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pH、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锰、铜、铝、硒、铅、铁、锌、砷、耗氧量、亚硝酸盐(以N计)、硝酸盐、氟化物、三氯*烷、石油烃有检出。该地块地下水检测项中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超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指标限值。

其他检测结果均未超《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指标限值和《 (略)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一类用地限值。

根据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相关数据可知, (略) 地处冲洪积平原区,地势平缓,浅层地下水开采层为第一含水组,地下水埋深较浅,该层地下水属于矿化度较高的咸水水体,土壤中矿物成分经过不断风化淋溶,造成地下水化学成分逐渐增多,形成盐分积累,导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氟化物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限值。另外浑浊度超标原因主要是受区域地层条件影响,根据现场质控地下水采样过程均满足技术要求。通过与地块地下水对照点数据对比分析,地下水对照点中浑浊度、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钠等指标均存在超标现象,因此,超标原因与地块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有关。

经调查本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对地下水不进行开发利用,人体直接饮用和直接接触的可能性较小,对人体健康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不影响地块下一步的开发利用。

10.4不确定性分析

本报告基于实际调查,遵循科学的原理,依据国家及地区现行相关法律、规范,结合专业的判断对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进行逻辑推论与结果分析。本项目土壤污染状况现状调查工作的开展存在的不确定性分析总结如下:

(1)采样点的布设和坐标的导出是通过Google地图完成的,现场采样点是通过RTK确定的,由于软件以及设备存在的误差,会导致采样点位置稍有偏差,但不影响报告结论;

(2)土壤中关注污染物在自然过程的作用下会发生迁移和转化,地块上的人为活动也会改变原有分布情况,因此,关注污染物浓度、范围随时间会有所变化。本报告中的所有数据表明的是土壤污染状况现状调查期间的状况。

综上所述,由于人为及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本报告是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分析。如果之后地块状况有改变,可能会改变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等,进而对本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造成影响。

10.5建议

(1)按照第一类用地相关标准对污染物进行筛选,本报告结论只适用于现有用地条件。

(2)本项目是基于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地块开展的环境调查、采样监测和风险筛选,并形成调查结论。在环境调查工作完成和地块开始开发利用期间,*方单位应做好后期管理措施,避免在此期间地块内产生新的污染。

(3)在地块利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免对地块造成污染,并应及时进行跟踪观测。

(4)场地管理方应加强对场地的管理,防止发生向该场地内偷排偷倒、堆存垃圾等情况,以免在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完成后对场地造成再次污染。

, (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