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鲁丽木业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的公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江西鲁丽木业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的公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江西鲁丽木业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3日-2023年11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兼传真:0796-*

通讯地址: (略) 吉州区石阳路113号(*)

项目名称

江西鲁丽木业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10kV送出工程

建设地点

(略) 安福县严田镇境内

建设单位

安福县严田镇人民政府

建设项目概况(环评单位提供)

1.开关站工程

新建严田110kV开关站, (略) 安福县严田镇山背村,占地面积6459m2,围墙内面积3672m2,建设内容包括二次设备室、蓄电池室、生产辅助用房及3回110kV出线构架,不含主变。开关站设置一套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配置三组200Ah蓄电池,置于蓄电池室内。

2.线路工程

110kV文平线π入严田110kV开关站工程:

文家侧起点为原110kV文平线62#直线塔大号侧,平都侧起点为原110kV文平线64#直线塔小号侧,终点为严田110kV开关站;输电线路在文平线62#直线塔大号侧310米处(文家侧)和64#直线塔小号侧210米处(平都侧)分别新立G5和G6单回路终端塔,采用单回路接至新立G4双回路分支塔,然后采用双回线路接至严田110kV开关站。线路全长1km,其中文家侧单回架空线路0.16km,平都侧单回架空线路0.14km,双回架空线路0.7km。

鲁丽木业至严田110kV开关站110kV线路工程:线路起点为严田110kV开关站,终点为鲁丽木业110kV升压站,全线采用单回路架空线路,线路全长2.5km。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提供)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建设单位提供)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采取塔型改进、基础优化、基面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原占地植被类型生态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裸露地面苫盖密目网、运输车辆限速、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等;开关站施工场界设置隔声围挡、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设备尽量远离敏感点布置等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②选择合理的跨越公路的跨越点;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④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等以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⑤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防治措施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确保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③巡视线路时尽量利用现有山间道路,植被茂盛地区可以采用无人机等智能巡线技术;④加强用火管理,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项目施工时会造成局部地段的水土流失;施工临时占地、开关站占地和塔基施工等对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塔基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对项目附近环境产生影响;开关站建设、塔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对项目附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等。

施工期采取塔型改进、基础优化、基面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原占地植被类型生态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裸露地面苫盖密目网、运输车辆限速、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等;开关站施工场界设置隔声围挡、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设备尽量远离敏感点布置等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2.营运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②选择合理的跨越公路的跨越点;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④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等以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⑤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防治措施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确保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③巡视线路时尽量利用现有山间道路,植被茂盛地区可以采用无人机等智能巡线技术;④加强用火管理,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建设单位提供)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江西鲁丽木业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10kV送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3日-2023年11月29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兼传真:0796-*

通讯地址: (略) 吉州区石阳路113号(*)

项目名称

江西鲁丽木业60MW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110kV送出工程

建设地点

(略) 安福县严田镇境内

建设单位

安福县严田镇人民政府

建设项目概况(环评单位提供)

1.开关站工程

新建严田110kV开关站, (略) 安福县严田镇山背村,占地面积6459m2,围墙内面积3672m2,建设内容包括二次设备室、蓄电池室、生产辅助用房及3回110kV出线构架,不含主变。开关站设置一套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配置三组200Ah蓄电池,置于蓄电池室内。

2.线路工程

110kV文平线π入严田110kV开关站工程:

文家侧起点为原110kV文平线62#直线塔大号侧,平都侧起点为原110kV文平线64#直线塔小号侧,终点为严田110kV开关站;输电线路在文平线62#直线塔大号侧310米处(文家侧)和64#直线塔小号侧210米处(平都侧)分别新立G5和G6单回路终端塔,采用单回路接至新立G4双回路分支塔,然后采用双回线路接至严田110kV开关站。线路全长1km,其中文家侧单回架空线路0.16km,平都侧单回架空线路0.14km,双回架空线路0.7km。

鲁丽木业至严田110kV开关站110kV线路工程:线路起点为严田110kV开关站,终点为鲁丽木业110kV升压站,全线采用单回路架空线路,线路全长2.5km。

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提供)

/

相关环保措施承诺(建设单位提供)

1.施工期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施工期采取塔型改进、基础优化、基面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原占地植被类型生态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裸露地面苫盖密目网、运输车辆限速、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等;开关站施工场界设置隔声围挡、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设备尽量远离敏感点布置等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2.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②选择合理的跨越公路的跨越点;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④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等以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⑤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防治措施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确保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③巡视线路时尽量利用现有山间道路,植被茂盛地区可以采用无人机等智能巡线技术;④加强用火管理,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评单位提供)

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

项目施工时会造成局部地段的水土流失;施工临时占地、开关站占地和塔基施工等对局部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扬尘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塔基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对项目附近环境产生影响;开关站建设、塔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对项目附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等。

施工期采取塔型改进、基础优化、基面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优化施工场地布置、控制施工作业范围、原占地植被类型生态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采取裸露地面苫盖密目网、运输车辆限速、封闭、离开施工场地前先冲水等;开关站施工场界设置隔声围挡、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施工设备尽量远离敏感点布置等施工噪声防治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纳入当地原有设施处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分别堆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2.营运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营运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

(1)电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①导线对地、交叉跨越距离满足电力设计规程的要求;②选择合理的跨越公路的跨越点;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与加强宣传;④合理选择杆塔塔型、导线型式等以降低线路工频电场和磁感应强度;⑤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2)噪声防治措施

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导线相序排列等以降低线路的电晕噪声水平;加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确保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达标,减少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的影响。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对塔基处加强植被的抚育和管护;②在线路维护和检修中仅对影响安全运行的树木进行削枝,不进行砍伐;③巡视线路时尽量利用现有山间道路,植被茂盛地区可以采用无人机等智能巡线技术;④加强用火管理,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火种,以免引发火灾,破坏植被。在线路巡视时应避免带入外来物种。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建设单位提供)

\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