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0-15整改落实情况公示表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0-15整改落实情况公示表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0-15整改

落实情况公示表

公示单位: (略) 盘龙区人民政府 时间:2023年11月23日

反馈(投诉)问题

(略) 湖泊保护治理精准、科学、依法和系统治湖局面尚未形成,水质改善趋势尚不稳定(50-15)

整改目标

滇池精准、科学、依法和系统的保护治湖新格局进一步形成,保护治理规划确定的任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滇池水质保持Ⅳ类以上,阳宗海水质持续保持Ⅲ类以上。

整改措施

1.紧紧围绕水质量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深 (略) 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彻底转变”治湖新思路,牢牢紧扣“退、减、调、治、管”要求,编制《滇池“一湖一策”方案(2021—2025年)》、《 (略) 阳宗海“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和《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略) “十四五”阳宗海保护治理规划(2021—2025年)》。

2.每年制定滇池、阳宗海保护治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有关部门资金支持。建立规划落实半年、年度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保护治理推进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3.实施环湖城镇截污治污全覆盖行动, (略) 雨污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逐步落实雨污分流,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能及效率,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率。

4.实施滇池流域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深化尾水资源化利用效果;加大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建设力度,新增主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6万吨/日,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建设短板。

5.按照“上截、中疏、下泄”的思路, (略) 面山截洪工程,减少面山洪水对城区排水系统的冲击。

6.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沿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推动村庄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加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

7.深化内源污染治理,逐步消解内源污染影响,持续抓好重点水域蓝藻防控,推动底泥疏浚常态化,保护与修复水生态。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实施湿地改造,发挥湿地功能。

8.科学制定滇池引水补水方案,提升流域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改善湖体水质,服务湖体水质改善目标。

9.深化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逐步落实“美丽河道”建设。分期实施入湖河道水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入湖河道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及其保护范围内的湖滩、湿地、村庄、农田、生态调蓄带、湖滨缓冲带等区域清理整治,消除污染隐患。

10.以湖泊生态红线区除湖面和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为重点生态修复建设范围,实施流域面山绿化工程建设,加强流域森林抚育,提升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11.深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整改主要工作成效

(1)( (略) 级开展《滇池“一湖一策”方案(2021—2025年)》和《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相关工作。

(2) (略) 级开展。

(3)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率,盘龙区正在 (略) 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盘龙区将主城区30个汇水分区打包成15个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截至目前,15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金色大道一北辰大道排洪箱涵汇流区污水提能增效和清水网格项目已完工,其余14个汇水片区正在加紧推进中。二环内共计938个排水单元,现已完成938个排水单元改造,占比100%;二环外共计860个排水单元,现已完成785个排水单元改造,占比91.2%。

(4)全力配合十四水质净化厂、第五水质净化厂的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深化尾水资源化利用效果。目前已对接完成十四水质净化厂尾水排口,尾水将进入金汁河、东干渠,对河道进行补水。

(5)已实施呼马山面山防洪滞蓄工程, (略) 防汛排涝补短板2021年项目。

(6)一是编制《 (略) 盘龙区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规划》,对农村污水治理进行统筹,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续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4套,覆盖284个村小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分年度对农村污水进行提质增效,2021年实施甸头村村庄污水收集提质增效工程;2022年完成松华街道团山村污分流工程、滇源街道小营村截污管线改造工程,并编制完成《2022年松华坝水源区村庄污水提质工程方案》,分期对阿子营街道集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尾水利用,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初验;启动实施盘龙区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程,对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进行提质增效,目前正在开展小牧厂、牧羊村、甸尾村3个施工; (略) 级引用水源地松华坝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水环境保护整治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涉及松华坝水库一、二级保护区101个自然村污水管网完善,计划逐年分期实施,目前牧羊河段形象进度达24.09%,冷水河段形象进度达29.67% ; (略) 滇管局统一部署,将农村污水处 (略) (略) 统一运营管理,结合当前移交工作难以推进实际,区水务局通过政府采购,已招选第三方技术单位对盘龙 (略) 运维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运维,目前已完成合同签订及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第三方运维管理工作,今后盘龙区水务局将加强监督检查。制定《盘龙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5%以上,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街道、社区(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收集处理率达90%;街道、社区(村)、村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并推动分类处理试点示范;“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二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制度,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表彰先进、鞭策督促后进、改变农民群众不良生活方;拆除围墙约230米;青砖墙基础地梁浇筑140米,火烧板地面铺装约500平方;PE75线管预埋约2350米,七孔通讯管预埋约500米,800*800手井17个、400*400手井107个,清表约16000平方,步道透水砖施工约600平方。措施2.实施盘龙江滨河海绵绿廊及生态健身带建设项目,2023年3月开工,现已完成河道边坡绿化(含草皮)完成约40200平方米,拓宽步道1500平方米,安装路灯灯杆和集线盒89套,埋设路灯电缆保护管3000米,完成步道标线2500平方米,完成农科南路桥头绿化种植,垃圾桶安装完成17套,完成车档16个,标识系统安装(导向标识6套、形象标识1套、盘龙logo1套)。完成三道叠水,景观石摆放约196吨,种植水生植物约1800平方米,水体周边绿化种植约2055.83平方米,景观水体放养鱼苗约35000尾、乔木种植55棵,原混凝土路面破除约208平方米,局部混凝土路面破除后回填红土约62立方米;铺设管道完成158米,玺龙街至北绕城段亲水公园下行步道施工完成,入口处景墙已完成安装,栏杆木扶手安装完成玺龙街至北绕城段修剪桉树;盘龙江河道打捞。

(10)此项不涉及盘龙区。

(11)一是制定《盘龙区2022年种植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滇池流域内蔬菜控制在4.5万亩以内,其中水源区控制在3.5万亩以内;现已经完成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麦类种植37244亩(小麦11174亩、大麦26070亩),薯类种植11644亩(小春3359亩、大春8285亩),蚕豆3841亩,豌豆9317亩,杂豆5980亩,玉米种植了55630亩,合计完成种植*亩。二是制定了《2022年盘龙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1)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及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基本工作,摸清滇池流域化肥使用情况和耕地质量情况,为化肥减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3)以“精、调、改、替”为技术路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4)加强肥料质量监管。 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工作,建立农户施肥定位监测点18个,对农户施肥情况、农业生产情况及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监测。选择一批条件好、实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测土配方试验示范,现已开始试验工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栽培50亩。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300亩。三是减药工作:制定了《2022年盘龙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采取的措施。(1)做好农药减量基础监测工作(2)实施“控、替、精、统”,促进农药负增长(3)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示范区(4)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培训(5)强化农药监管。四是截至2022年10月,松华坝水源区共有从事有机蔬菜种植企业8家(含3家农业龙头企业),获得有机认证产品135个,种植面积5700余亩。我区助力企业培育“绿色食品牌”,成效明显,20 (略) 农业局公布结果:我区3个品牌获评 (略) 级“10大名品”; 2022年10个品牌入选云南“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其中 (略) 级“10大名品”。

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联系人

责任单位:盘龙区水务局

责任人:车 翔

联系人:吕姝颖

公示说明

现将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公示,如有意见建议,*@*26.com。联系人员及电话:杨维丽,0871-*



信息来源:http://**-11-23/*.shtml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50-15整改

落实情况公示表

公示单位: (略) 盘龙区人民政府 时间:2023年11月23日

反馈(投诉)问题

(略) 湖泊保护治理精准、科学、依法和系统治湖局面尚未形成,水质改善趋势尚不稳定(50-15)

整改目标

滇池精准、科学、依法和系统的保护治湖新格局进一步形成,保护治理规划确定的任务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滇池水质保持Ⅳ类以上,阳宗海水质持续保持Ⅲ类以上。

整改措施

1.紧紧围绕水质量改善、水环境改善、水生态改善“三位一体”核心目标,深 (略) 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彻底转变”治湖新思路,牢牢紧扣“退、减、调、治、管”要求,编制《滇池“一湖一策”方案(2021—2025年)》、《 (略) 阳宗海“一湖一策”保护治理行动方案(2021—2025年)》和《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略) “十四五”阳宗海保护治理规划(2021—2025年)》。

2.每年制定滇池、阳宗海保护治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有关部门资金支持。建立规划落实半年、年度调度机制,定期召开保护治理推进会,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3.实施环湖城镇截污治污全覆盖行动, (略) 雨污管网收集系统建设,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逐步落实雨污分流,提升排水系统运行效能及效率,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率。

4.实施滇池流域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工程,深化尾水资源化利用效果;加大污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建设力度,新增主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26万吨/日,补齐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建设短板。

5.按照“上截、中疏、下泄”的思路, (略) 面山截洪工程,减少面山洪水对城区排水系统的冲击。

6.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提高沿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推动村庄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建设,加强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

7.深化内源污染治理,逐步消解内源污染影响,持续抓好重点水域蓝藻防控,推动底泥疏浚常态化,保护与修复水生态。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实施湿地改造,发挥湿地功能。

8.科学制定滇池引水补水方案,提升流域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有效改善湖体水质,服务湖体水质改善目标。

9.深化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深入实施清水净湖巩固提升行动,逐步落实“美丽河道”建设。分期实施入湖河道水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入湖河道左右岸、上下游、干支流及其保护范围内的湖滩、湿地、村庄、农田、生态调蓄带、湖滨缓冲带等区域清理整治,消除污染隐患。

10.以湖泊生态红线区除湖面和一级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为重点生态修复建设范围,实施流域面山绿化工程建设,加强流域森林抚育,提升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

11.深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发展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整改主要工作成效

(1)( (略) 级开展《滇池“一湖一策”方案(2021—2025年)》和《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编制相关工作。

(2) (略) 级开展。

(3)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置率,盘龙区正在 (略) 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盘龙区将主城区30个汇水分区打包成15个雨污分流改造项目,截至目前,15个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金色大道一北辰大道排洪箱涵汇流区污水提能增效和清水网格项目已完工,其余14个汇水片区正在加紧推进中。二环内共计938个排水单元,现已完成938个排水单元改造,占比100%;二环外共计860个排水单元,现已完成785个排水单元改造,占比91.2%。

(4)全力配合十四水质净化厂、第五水质净化厂的建设和提标改造工程,深化尾水资源化利用效果。目前已对接完成十四水质净化厂尾水排口,尾水将进入金汁河、东干渠,对河道进行补水。

(5)已实施呼马山面山防洪滞蓄工程, (略) 防汛排涝补短板2021年项目。

(6)一是编制《 (略) 盘龙区农村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规划》,对农村污水治理进行统筹,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投入,*续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64套,覆盖284个村小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分年度对农村污水进行提质增效,2021年实施甸头村村庄污水收集提质增效工程;2022年完成松华街道团山村污分流工程、滇源街道小营村截污管线改造工程,并编制完成《2022年松华坝水源区村庄污水提质工程方案》,分期对阿子营街道集镇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及尾水利用,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初验;启动实施盘龙区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程,对一体化污水处理站进行提质增效,目前正在开展小牧厂、牧羊村、甸尾村3个施工; (略) 级引用水源地松华坝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水环境保护整治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工程,涉及松华坝水库一、二级保护区101个自然村污水管网完善,计划逐年分期实施,目前牧羊河段形象进度达24.09%,冷水河段形象进度达29.67% ; (略) 滇管局统一部署,将农村污水处 (略) (略) 统一运营管理,结合当前移交工作难以推进实际,区水务局通过政府采购,已招选第三方技术单位对盘龙 (略) 运维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运维,目前已完成合同签订及污水处理设施移交第三方运维管理工作,今后盘龙区水务局将加强监督检查。制定《盘龙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5%以上,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街道、社区(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收集处理率达90%;街道、社区(村)、村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并推动分类处理试点示范;“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实现全覆盖;长效管护机制全面建立。二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红黑榜”制度,以正面激励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宣传表彰先进、鞭策督促后进、改变农民群众不良生活方;拆除围墙约230米;青砖墙基础地梁浇筑140米,火烧板地面铺装约500平方;PE75线管预埋约2350米,七孔通讯管预埋约500米,800*800手井17个、400*400手井107个,清表约16000平方,步道透水砖施工约600平方。措施2.实施盘龙江滨河海绵绿廊及生态健身带建设项目,2023年3月开工,现已完成河道边坡绿化(含草皮)完成约40200平方米,拓宽步道1500平方米,安装路灯灯杆和集线盒89套,埋设路灯电缆保护管3000米,完成步道标线2500平方米,完成农科南路桥头绿化种植,垃圾桶安装完成17套,完成车档16个,标识系统安装(导向标识6套、形象标识1套、盘龙logo1套)。完成三道叠水,景观石摆放约196吨,种植水生植物约1800平方米,水体周边绿化种植约2055.83平方米,景观水体放养鱼苗约35000尾、乔木种植55棵,原混凝土路面破除约208平方米,局部混凝土路面破除后回填红土约62立方米;铺设管道完成158米,玺龙街至北绕城段亲水公园下行步道施工完成,入口处景墙已完成安装,栏杆木扶手安装完成玺龙街至北绕城段修剪桉树;盘龙江河道打捞。

(10)此项不涉及盘龙区。

(11)一是制定《盘龙区2022年种植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滇池流域内蔬菜控制在4.5万亩以内,其中水源区控制在3.5万亩以内;现已经完成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作物麦类种植37244亩(小麦11174亩、大麦26070亩),薯类种植11644亩(小春3359亩、大春8285亩),蚕豆3841亩,豌豆9317亩,杂豆5980亩,玉米种植了55630亩,合计完成种植*亩。二是制定了《2022年盘龙区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1)开展耕地质量评价及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基本工作,摸清滇池流域化肥使用情况和耕地质量情况,为化肥减量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推广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3)以“精、调、改、替”为技术路径,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4)加强肥料质量监管。 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工作,建立农户施肥定位监测点18个,对农户施肥情况、农业生产情况及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长期监测。选择一批条件好、实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测土配方试验示范,现已开始试验工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栽培50亩。开展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300亩。三是减药工作:制定了《2022年盘龙区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采取的措施。(1)做好农药减量基础监测工作(2)实施“控、替、精、统”,促进农药负增长(3)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示范区(4)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培训(5)强化农药监管。四是截至2022年10月,松华坝水源区共有从事有机蔬菜种植企业8家(含3家农业龙头企业),获得有机认证产品135个,种植面积5700余亩。我区助力企业培育“绿色食品牌”,成效明显,20 (略) 农业局公布结果:我区3个品牌获评 (略) 级“10大名品”; 2022年10个品牌入选云南“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其中 (略) 级“10大名品”。

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联系人

责任单位:盘龙区水务局

责任人:车 翔

联系人:吕姝颖

公示说明

现将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公示,如有意见建议,*@*26.com。联系人员及电话:杨维丽,0871-*



信息来源:http://**-11-23/*.shtml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