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勃湾区分局关于2023年11月27日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勃湾区分局关于2023年11月27日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勃湾区分局关于2023年11月27日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 (略) 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3年11月27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7日-2023年12月1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73-*
通讯地址: (略) 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3楼C区综合窗口
邮 编:(*)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或拟不予批准的原因) |
1 | (略) 建设项目 | (略) 海勃湾区人民路42号 | (略) | 内蒙古宜晟 (略) | 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517.5㎡,共四层,总建筑面积为2141.84㎡。一楼建筑面积约254.06㎡,主要是药房、挂号处及隔离室;二楼建筑面积约为327.48㎡,包括检验室、B超室和心电图室;三楼建筑面积约约为780.15㎡,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治疗室等;四楼建筑面积约780.15㎡,主要为手术室和病房。本项目建成后,设计床位20张,可接受约20位病人入住。开设科室: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本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6.5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3%。 | (1)废气 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采用“臭氧消毒+过滤吸附”处理工艺,臭气排放水平较低;污水处理设施各处理构筑物均置于地下,与周围建筑隔离,且并加盖板密封,盖板上预留进、出口,废气经管道排入地面排气口排入大气,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极少。污泥经消毒后密闭运出,不在场内堆放。综上,本项目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可以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项目运行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医疗废物,可产生恶臭, (略) 采用专用包装袋将医疗废物包裹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并做到定期清运,以减少恶臭影响。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间废水主要为医护人员生活污水、住院病人(含陪护人员)以及门诊产生的医疗废水,产生量为13.8m3/d,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等。医疗废水经项目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处理设施采用“臭氧消毒+过滤吸附”工艺,排水水质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即COD≤250mg/L、BOD5≤100mg/L、SS≤60mg/L、粪大肠菌群≤5000MPN/L,经市政管网最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废水全部妥善处置,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3)噪声 ①选用精度高、装配质量好、噪声低的设备;对于某些设备运行时由震动产生的噪声,对设备基础进行减震。 ②项目重视总平面布置,布局合理,将高噪声设备布置远离厂界,利用建筑物来隔离声波的传播。 ③用隔声法降低噪声,采用适当隔声设备如隔墙、隔声罩、隔声幕和隔声屏障等,对高噪声设备置于专用房用,将空压机设置于专用机房内,并采取防震、隔声、消声措施等。 ④对风机等噪声级别的大的设备基础等部进行减振、隔振阻尼措施。 ⑤加强噪声设备的维护管理,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因不正常运行所导致的噪声增大。 ⑥道路噪声通过限速及禁止鸣笛的方法降低噪声,加强道 (略) 区周围绿化吸收道路噪声。 ⑦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厂区内的行车管理制度,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使,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 (4)固废 1)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以50人计,每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按1kg计,项目生活垃圾日产量50kg,年产生量18.25t。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医疗废物 (略) 内医疗废物暂存间,与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一并由乌海 (略) 收集处理。 |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乌海市生态环境局海勃湾区分局关于2023年11月27日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公示
( (略) 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2023年11月27日我局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7日-2023年12月1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473-*
通讯地址: (略) 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3楼C区综合窗口
邮 编:(*)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或拟不予批准的原因) |
1 | (略) 建设项目 | (略) 海勃湾区人民路42号 | (略) | 内蒙古宜晟 (略) | 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517.5㎡,共四层,总建筑面积为2141.84㎡。一楼建筑面积约254.06㎡,主要是药房、挂号处及隔离室;二楼建筑面积约为327.48㎡,包括检验室、B超室和心电图室;三楼建筑面积约约为780.15㎡,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治疗室等;四楼建筑面积约780.15㎡,主要为手术室和病房。本项目建成后,设计床位20张,可接受约20位病人入住。开设科室: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本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6.5万元,占总投资额的8.3%。 | (1)废气 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采用“臭氧消毒+过滤吸附”处理工艺,臭气排放水平较低;污水处理设施各处理构筑物均置于地下,与周围建筑隔离,且并加盖板密封,盖板上预留进、出口,废气经管道排入地面排气口排入大气,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极少。污泥经消毒后密闭运出,不在场内堆放。综上,本项目氨、硫化氢等恶臭气体可以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项目运行后会产生一定量的医疗废物,可产生恶臭, (略) 采用专用包装袋将医疗废物包裹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并做到定期清运,以减少恶臭影响。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间废水主要为医护人员生活污水、住院病人(含陪护人员)以及门诊产生的医疗废水,产生量为13.8m3/d,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粪大肠菌群等。医疗废水经项目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处理设施采用“臭氧消毒+过滤吸附”工艺,排水水质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预处理标准,即COD≤250mg/L、BOD5≤100mg/L、SS≤60mg/L、粪大肠菌群≤5000MPN/L,经市政管网最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期废水全部妥善处置,不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3)噪声 ①选用精度高、装配质量好、噪声低的设备;对于某些设备运行时由震动产生的噪声,对设备基础进行减震。 ②项目重视总平面布置,布局合理,将高噪声设备布置远离厂界,利用建筑物来隔离声波的传播。 ③用隔声法降低噪声,采用适当隔声设备如隔墙、隔声罩、隔声幕和隔声屏障等,对高噪声设备置于专用房用,将空压机设置于专用机房内,并采取防震、隔声、消声措施等。 ④对风机等噪声级别的大的设备基础等部进行减振、隔振阻尼措施。 ⑤加强噪声设备的维护管理,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因不正常运行所导致的噪声增大。 ⑥道路噪声通过限速及禁止鸣笛的方法降低噪声,加强道 (略) 区周围绿化吸收道路噪声。 ⑦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厂区内的行车管理制度,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使,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 (4)固废 1)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以50人计,每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按1kg计,项目生活垃圾日产量50kg,年产生量18.25t。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医疗废物 (略) 内医疗废物暂存间,与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一并由乌海 (略) 收集处理。 |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