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11月24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复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固原市生态环境局2023年11月24日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批复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以下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批复决定,现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的基本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4日-2023年11月30日(5个工作日)。

联系人: (略) 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954-*

传真:0954-*

通讯地址: (略) 民生大厦714室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宁夏 (略) 年产10万吨水洗砂建设项目

(略) 原州区炭山乡

宁夏 (略)

宁夏 (略)

项 (略) 原州区炭山乡,项目总占地面积16008m2,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建设水洗砂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水洗砂。总投资701万元,环保投资71.5万元。

(一)施工期

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对施工现场和建筑体分别采取围挡、设置工棚、覆盖遮蔽等措施,阻隔施工扬尘污染。土方开挖、运输和填筑、易产生扬尘工序等施工时,必须进行湿法作业,应配备足量除尘雾炮、喷淋设施。施工现场内存放的土堆、砂石、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和裸露土地面要使用密目式防尘网等材料进行覆盖或进行绿化,覆盖要封闭严密,破损的要及时修复。

2、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是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场地冲洗水和机械设备清洗废水等。施工人员盥洗废水泼洒抑尘,施工废水均只含有少量的泥沙等,将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道路洒水、设备冲洗水等施工用水,不外排。

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挖掘机、自卸车、碾压机、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6~85dB(A)之间。

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同一时间、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累积声级过高。施工时采用降噪作业方式,加强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无弃土产生。

施工现场应设置生活垃圾箱,固定地点堆放,分类收集,定期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地基处理产生的挖方尽量回填,禁止随意堆放;施工期生活垃圾,应分类堆放、分别处置,严禁乱堆乱倒。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有组织废气主要为破碎、筛分粉尘,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原料上料、输送粉尘、原料堆放区扬尘(包含装卸扬尘及风蚀扬尘)、成品料仓库扬尘(包含装卸扬尘及风蚀扬尘)及运输道路扬尘。

有组织废气:项目破碎、筛分工序粉尘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分别经集尘罩集中收集后进入1台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有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无组织废气:砂石料上料、输送过程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原料堆放区四周设置防风抑尘网,同时采用苫布遮盖,并设置1台雾炮机进行洒水抑尘,减少原料堆放区无组织扬尘排放;厂区设置1座密闭成品料仓库,减少成品料仓库无组织扬尘排放;厂区地面全部硬化,配备1辆洒水车,进行洒水抑尘;厂区出入口设置1座洗车平台,对进出运输车辆轮胎进行清洗,运输过程进行篷布遮盖,减少汽车运输扬尘。厂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洗砂废水、脱水筛脱出水、车辆轮胎冲洗废水及生活污水,洗砂废水、脱水筛脱出水经污水沉淀罐沉淀处理后,上清液排至清水池回用于洗砂;车辆轮胎冲洗废水经洗车平台自带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抑尘;厂区设置1座防渗旱厕,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漱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用于厂区抑尘,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包括冲击破碎机、振动筛及洗砂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机械噪声。通过采取在设备选型上选用高效节能低噪设备,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加装橡胶减振垫,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而产生高噪声现象。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总图布置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同时,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除尘灰、沉淀池沉渣、泥饼,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除尘灰集中收集后外售于制砖;通过压滤机对泥浆进行脱水,泥饼集中收集后定期外售于砖厂;沉淀池定期清掏,沉淀池沉渣自然晾晒后,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

危险废物:废机油采用专用储油桶进行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废机油,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环境污染事件预防、检验、报警系统,严格落实相关环境安全要求,做到以防为主,安全可靠。

2

天津大洋宁夏隆德万头高端肉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一期)

(略) 隆德县奠安乡

宁夏 (略)

宁夏 (略)

项 (略) 隆德县奠安乡海子村。占地面积14.2559 hm2,主要建设4间3072㎡育肥牛舍、1间3072㎡繁殖中心,1口4800㎡青贮窖、一座405㎡精料库、一间864㎡干草棚、一间651㎡饲料加工车间、一间2880㎡智能牧草水培车间、1间1152㎡干粪车间,1间30㎡医疗废弃物处理间,1间30㎡冷库作为病死牛处理区。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并进行维护;施工期采取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等防尘措施;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配套设置沉淀池;施工区内道路等区域采取硬化、洒水、铺装防尘网等措施;出现重污染天气状况或者五级以上大风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建设活动;使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设搅拌砂浆、混凝土搅拌站。

2、水环境保护措施。进出车辆除泥冲洗废水,设置1 座2m3防渗沉淀池收集后,用于施工作业区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期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施工期按环评要求做好分区防渗,并做好防渗施工现场记录。

3、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

4、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清运至隆德县城建部门指定地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至奠安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5、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做好项目规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雨季施工,定期洒水抑尘;施工后对厂区采取绿化措施,进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设置临时占地。

(二)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选用益生菌配方饲料,科学饲喂;加强牛舍管理,及时清运粪污,喷洒生物除臭剂;对干粪车间臭气进行集中收集,采用生物喷淋塔进行除臭,确保废气污染治理设施达标稳定运行;强化牛舍消毒措施;确保恶臭污染物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用于干粪车间加湿和水培车间补水,废水不外排。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对医疗废物贮存库和干粪车间进行重点防渗,对牛舍、冷库、初期雨水收集池进行一般防渗,对青贮窖、精料库、干草棚、饲料加工、门卫室和厂区道路进行简单防渗。定期检查防渗层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破损及时修复。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机械维持在良好的工作状况;针对不同噪声源采用隔声、消声、合理布局等治理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排放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牛粪和牛舍垫料用于有机肥加工,生产的有机肥主要用于配套土地使用,如有剩余,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外售,不外排;病死牛尸体及胎盘由冷库暂存,定期由隆德县农业农村局指定的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构隆德县兴牧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拉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疫产生的医疗废物由隆德、疾病防疫产生的医疗暂存于1座30㎡医疗废物贮存库,委托有资质的处置单位集中运输、处置;职工生活垃圾和智能牧草水培车间废弃物属于一般固废,送奠安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酸等在装卸过程中包装桶破损泄漏可能产生环境风险;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做好人员防护,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做好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我局拟对以下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做出批复决定,现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的基本信息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24日-2023年11月30日(5个工作日)。

联系人: (略) 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954-*

传真:0954-*

通讯地址: (略) 民生大厦714室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建设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宁夏 (略) 年产10万吨水洗砂建设项目

(略) 原州区炭山乡

宁夏 (略)

宁夏 (略)

项 (略) 原州区炭山乡,项目总占地面积16008m2,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建设水洗砂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水洗砂。总投资701万元,环保投资71.5万元。

(一)施工期

1、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对施工现场和建筑体分别采取围挡、设置工棚、覆盖遮蔽等措施,阻隔施工扬尘污染。土方开挖、运输和填筑、易产生扬尘工序等施工时,必须进行湿法作业,应配备足量除尘雾炮、喷淋设施。施工现场内存放的土堆、砂石、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和裸露土地面要使用密目式防尘网等材料进行覆盖或进行绿化,覆盖要封闭严密,破损的要及时修复。

2、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是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场地冲洗水和机械设备清洗废水等。施工人员盥洗废水泼洒抑尘,施工废水均只含有少量的泥沙等,将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道路洒水、设备冲洗水等施工用水,不外排。

3、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挖掘机、自卸车、碾压机、运输车辆等施工机械作业时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6~85dB(A)之间。

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同一时间、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累积声级过高。施工时采用降噪作业方式,加强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无弃土产生。

施工现场应设置生活垃圾箱,固定地点堆放,分类收集,定期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地基处理产生的挖方尽量回填,禁止随意堆放;施工期生活垃圾,应分类堆放、分别处置,严禁乱堆乱倒。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较小。

(二)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有组织废气主要为破碎、筛分粉尘,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原料上料、输送粉尘、原料堆放区扬尘(包含装卸扬尘及风蚀扬尘)、成品料仓库扬尘(包含装卸扬尘及风蚀扬尘)及运输道路扬尘。

有组织废气:项目破碎、筛分工序粉尘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分别经集尘罩集中收集后进入1台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处理后通过1根15m高的排气筒排放,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有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无组织废气:砂石料上料、输送过程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原料堆放区四周设置防风抑尘网,同时采用苫布遮盖,并设置1台雾炮机进行洒水抑尘,减少原料堆放区无组织扬尘排放;厂区设置1座密闭成品料仓库,减少成品料仓库无组织扬尘排放;厂区地面全部硬化,配备1辆洒水车,进行洒水抑尘;厂区出入口设置1座洗车平台,对进出运输车辆轮胎进行清洗,运输过程进行篷布遮盖,减少汽车运输扬尘。厂区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洗砂废水、脱水筛脱出水、车辆轮胎冲洗废水及生活污水,洗砂废水、脱水筛脱出水经污水沉淀罐沉淀处理后,上清液排至清水池回用于洗砂;车辆轮胎冲洗废水经洗车平台自带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厂区抑尘;厂区设置1座防渗旱厕,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漱废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用于厂区抑尘,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包括冲击破碎机、振动筛及洗砂机等设备运行时产生机械噪声。通过采取在设备选型上选用高效节能低噪设备,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加装橡胶减振垫,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杜绝因设备不正常运转而产生高噪声现象。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总图布置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同时,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固废主要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包括除尘灰、沉淀池沉渣、泥饼,危险废物包括废机油。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除尘灰集中收集后外售于制砖;通过压滤机对泥浆进行脱水,泥饼集中收集后定期外售于砖厂;沉淀池定期清掏,沉淀池沉渣自然晾晒后,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处置。

危险废物:废机油采用专用储油桶进行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废机油,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环境污染事件预防、检验、报警系统,严格落实相关环境安全要求,做到以防为主,安全可靠。

2

天津大洋宁夏隆德万头高端肉牛全产业链建设项目(一期)

(略) 隆德县奠安乡

宁夏 (略)

宁夏 (略)

项 (略) 隆德县奠安乡海子村。占地面积14.2559 hm2,主要建设4间3072㎡育肥牛舍、1间3072㎡繁殖中心,1口4800㎡青贮窖、一座405㎡精料库、一间864㎡干草棚、一间651㎡饲料加工车间、一间2880㎡智能牧草水培车间、1间1152㎡干粪车间,1间30㎡医疗废弃物处理间,1间30㎡冷库作为病死牛处理区。

(一)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硬质密闭围挡并进行维护;施工期采取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等防尘措施;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配套设置沉淀池;施工区内道路等区域采取硬化、洒水、铺装防尘网等措施;出现重污染天气状况或者五级以上大风时,施工单位应当停止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建设活动;使用商品混凝土,现场不设搅拌砂浆、混凝土搅拌站。

2、水环境保护措施。进出车辆除泥冲洗废水,设置1 座2m3防渗沉淀池收集后,用于施工作业区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期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施工期按环评要求做好分区防渗,并做好防渗施工现场记录。

3、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过程中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时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

4、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清运至隆德县城建部门指定地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及时清运至奠安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5、生态保护措施。施工期做好项目规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雨季施工,定期洒水抑尘;施工后对厂区采取绿化措施,进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设置临时占地。

(二)运营期

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选用益生菌配方饲料,科学饲喂;加强牛舍管理,及时清运粪污,喷洒生物除臭剂;对干粪车间臭气进行集中收集,采用生物喷淋塔进行除臭,确保废气污染治理设施达标稳定运行;强化牛舍消毒措施;确保恶臭污染物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

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收集后的雨水用于干粪车间加湿和水培车间补水,废水不外排。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对医疗废物贮存库和干粪车间进行重点防渗,对牛舍、冷库、初期雨水收集池进行一般防渗,对青贮窖、精料库、干草棚、饲料加工、门卫室和厂区道路进行简单防渗。定期检查防渗层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破损及时修复。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项目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机械维持在良好的工作状况;针对不同噪声源采用隔声、消声、合理布局等治理措施;确保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排放限值要求。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牛粪和牛舍垫料用于有机肥加工,生产的有机肥主要用于配套土地使用,如有剩余,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外售,不外排;病死牛尸体及胎盘由冷库暂存,定期由隆德县农业农村局指定的第三方社会化服务机构隆德县兴牧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拉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疫产生的医疗废物由隆德、疾病防疫产生的医疗暂存于1座30㎡医疗废物贮存库,委托有资质的处置单位集中运输、处置;职工生活垃圾和智能牧草水培车间废弃物属于一般固废,送奠安乡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处置。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项目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酸等在装卸过程中包装桶破损泄漏可能产生环境风险;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做好人员防护,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做好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