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审批公示
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整体搬迁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拟审批公示
经审议,我厅拟于近日内批准《 (略) 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整体搬迁项目》,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厅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 (略) 万家丽中路三段118号?
邮??? 编:*?
联系电话:0731-*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略) 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整体搬迁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双清区 |
建设单位? | (略) 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景晟 (略) |
项目概况? | 建设内容:邵阳中波转播台(以下简称“邵阳中波台”) (略) 广播电视局直属副处级中波转播台, (略) (略) 大祥区城南街道茅坪社区,于1968年建台,1969年正式开播,主要负责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和两个实验频率,总发射功率80kW。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行政、技术区建设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同时, (略) 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原先处于城郊地区的邵阳中波转播台逐渐被周边的高楼所包围,受周边建筑影响,中波广播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邵阳中波 (略) 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中波信号有效传播, (略) 开发建设顺利进行,急需将邵阳中波转播台进行整体搬迁,最终 (略) (略) 双清区作为邵阳中波转播台的迁建新址。 本项目拟用地面积为8.26公顷,分为天线区及技术区,其中天线区用地面积为6.43公顷,新建1座120米高的自立底部绝缘式铁塔、1座76米高的自立底部绝缘式铁塔及天线调配室;技术区用地面积为1.83公顷,包括发射机房、综合业务用房、宿舍和门卫值班室及消防水泵房,其中发射机房共配置8部发射机,4用4备,其中配置1部50kw发射机(备用10kW),3部10kw发射机(各备用10kW),设计总发射功率为80kW。 本项目总投资7037.9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84%。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 1、声环境 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中波台建设中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转、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噪声水平一般为80-95dB(A)。项目夜间严禁高噪声机械的施工作业,施工噪声影响也会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施工过程中应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活动集中在白天进行,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施工车辆在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控制施工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定期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保证施工机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协调好车辆通行的时间,避免交通堵塞 ,夜间运输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施工期扬尘 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设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限制运输车速;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并进行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面;禁止焚烧包装物、可燃垃圾;采用商品混凝土,不现场拌合混凝土。在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大气环境影响可控。 3、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处理采用隔油沉淀处理工艺,在施工围墙(档)内四周应设置排水沟。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在雨季。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对建设区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等建设,使场地土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避免水土流失,美化环境。运输、施工机械油污应集中处理,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乱扔,要妥善处理,以减少石油类对水环境的污染。施工中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在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沉淀设施,用草席、砂袋、挡土墙等对开挖平整及地网铺设时坡面进行护坡,以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施工期间污泥水悬浮物的浓度。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废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期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别堆放,并及时收集后清运处理。塔基开挖产生的临时土方,施工中在塔基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堆土场用于堆放土方,待施工结束后用于回填,回填后多余土方,将其堆置于塔基征地范围内,并辅以必要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工程措施;本工程的拆迁垃圾应统一堆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地点。施工结束后对拆迁场地进行清理整平,结合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及时恢复原有土地功能;施工结束后应将混凝土余料和残渣及时清除。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活动尽量保证在工程占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采用现有道路,禁止对工程范围外植被的产生破坏;对施工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合理开挖,保留表土;减少扰动;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各种施工场地用地面积,防止滥用土地,以减少植被破坏;在雨季,临时堆场应用防雨布等不透水材料遮盖,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因地制宜进行修复;使用原生表土及乡土物种;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生物群落。 (二)营运期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 ????1、电磁环境 对于中波电场强度大于40V/m、磁场强度大于0.1A/m的区域划为电磁辐射控制区,均位于本项目用地红线内;对于电场强度大于17.9V/m、磁场强度大于0.045A/m的区域划为电磁辐射防护区,即A1塔东侧用地红线外96m、西侧用地红线外58m、北侧用地红线外65m,A2塔东侧用地红线外138m、南侧用地红线外29m处围成的区域,在其包络线边界上设立电磁辐射提示性标示牌,不设人群常驻点。定期对天线设备维护检修保养,保证其处于正常的良好工作状态。加大对电磁辐射防范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人们对电磁的防范意识。建设单位在履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时,须请有资质的机构对项目进行监测,建议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监测。 2、声环境 选用低噪声柴油发电机,设备安装过程中采用基础减振和机房墙体吸声处理,加装橡胶减震垫和组性片式消声器,机房门窗采用防火隔声门窗,柴油发电机运行期间严格控制机房大门的开启。 3、水环境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主要的污水为少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至红旗渠污水处理厂,不直接外排地表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4、大气环境 油烟废气经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道于屋顶排放;柴油发电机废气自带净化装置经排烟管道至屋顶排放。 5、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废蓄电池由厂家回收,不在站内储存,不外排环境。 6、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较为简单,植被物种不丰富,且项目区将进行绿化,所占林地将通过异地造林来补偿生态,总体上不减少林地的面积。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要求,2023年9月 (略) 广播电视局官网上进行第一次网络公示,于2023年9月2 (略) 广播电视局官网、2023年9月26日、2023年10月10日在“ (略) 报”以及2023年9月25日在项目所在地张贴公告,2023年11月20日进行了报批前网上公示,公开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经审议,我厅拟于近日内批准《 (略) 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整体搬迁项目》,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厅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 (略) 万家丽中路三段118号?
邮??? 编:*?
联系电话:0731-*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略) 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整体搬迁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双清区 |
建设单位? | (略) 新闻出版广电局邵阳中波转播台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景晟 (略) |
项目概况? | 建设内容:邵阳中波转播台(以下简称“邵阳中波台”) (略) 广播电视局直属副处级中波转播台, (略) (略) 大祥区城南街道茅坪社区,于1968年建台,1969年正式开播,主要负责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和两个实验频率,总发射功率80kW。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行政、技术区建设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同时, (略) 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原先处于城郊地区的邵阳中波转播台逐渐被周边的高楼所包围,受周边建筑影响,中波广播传播效果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邵阳中波 (略) 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中波信号有效传播, (略) 开发建设顺利进行,急需将邵阳中波转播台进行整体搬迁,最终 (略) (略) 双清区作为邵阳中波转播台的迁建新址。 本项目拟用地面积为8.26公顷,分为天线区及技术区,其中天线区用地面积为6.43公顷,新建1座120米高的自立底部绝缘式铁塔、1座76米高的自立底部绝缘式铁塔及天线调配室;技术区用地面积为1.83公顷,包括发射机房、综合业务用房、宿舍和门卫值班室及消防水泵房,其中发射机房共配置8部发射机,4用4备,其中配置1部50kw发射机(备用10kW),3部10kw发射机(各备用10kW),设计总发射功率为80kW。 本项目总投资7037.9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84%。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 1、声环境 工程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中波台建设中各类施工机械的运转、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噪声水平一般为80-95dB(A)。项目夜间严禁高噪声机械的施工作业,施工噪声影响也会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施工过程中应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施工活动集中在白天进行,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施工车辆在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控制施工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定期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保证施工机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协调好车辆通行的时间,避免交通堵塞 ,夜间运输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2、施工期扬尘 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设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限制运输车速;对易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苫盖,并进行洒水降尘;覆盖裸露地面;禁止焚烧包装物、可燃垃圾;采用商品混凝土,不现场拌合混凝土。在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大气环境影响可控。 3、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处理采用隔油沉淀处理工艺,在施工围墙(档)内四周应设置排水沟。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在雨季。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在施工完成后,应尽快对建设区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等建设,使场地土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避免水土流失,美化环境。运输、施工机械油污应集中处理,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乱扔,要妥善处理,以减少石油类对水环境的污染。施工中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在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沉淀设施,用草席、砂袋、挡土墙等对开挖平整及地网铺设时坡面进行护坡,以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控制施工期间污泥水悬浮物的浓度。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废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期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分别堆放,并及时收集后清运处理。塔基开挖产生的临时土方,施工中在塔基施工场地内设置临时堆土场用于堆放土方,待施工结束后用于回填,回填后多余土方,将其堆置于塔基征地范围内,并辅以必要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工程措施;本工程的拆迁垃圾应统一堆放,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地点。施工结束后对拆迁场地进行清理整平,结合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及时恢复原有土地功能;施工结束后应将混凝土余料和残渣及时清除。 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施工活动尽量保证在工程占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采用现有道路,禁止对工程范围外植被的产生破坏;对施工单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合理开挖,保留表土;减少扰动;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各种施工场地用地面积,防止滥用土地,以减少植被破坏;在雨季,临时堆场应用防雨布等不透水材料遮盖,防止造成水土流失。因地制宜进行修复;使用原生表土及乡土物种;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生物群落。 (二)营运期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 ????1、电磁环境 对于中波电场强度大于40V/m、磁场强度大于0.1A/m的区域划为电磁辐射控制区,均位于本项目用地红线内;对于电场强度大于17.9V/m、磁场强度大于0.045A/m的区域划为电磁辐射防护区,即A1塔东侧用地红线外96m、西侧用地红线外58m、北侧用地红线外65m,A2塔东侧用地红线外138m、南侧用地红线外29m处围成的区域,在其包络线边界上设立电磁辐射提示性标示牌,不设人群常驻点。定期对天线设备维护检修保养,保证其处于正常的良好工作状态。加大对电磁辐射防范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人们对电磁的防范意识。建设单位在履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手续时,须请有资质的机构对项目进行监测,建议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监测。 2、声环境 选用低噪声柴油发电机,设备安装过程中采用基础减振和机房墙体吸声处理,加装橡胶减震垫和组性片式消声器,机房门窗采用防火隔声门窗,柴油发电机运行期间严格控制机房大门的开启。 3、水环境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主要的污水为少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运至红旗渠污水处理厂,不直接外排地表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4、大气环境 油烟废气经净化器处理后,通过烟道于屋顶排放;柴油发电机废气自带净化装置经排烟管道至屋顶排放。 5、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由当地的环卫部门进行清运,废蓄电池由厂家回收,不在站内储存,不外排环境。 6、生态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较为简单,植被物种不丰富,且项目区将进行绿化,所占林地将通过异地造林来补偿生态,总体上不减少林地的面积。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
公众参与情况 | 建设单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要求,2023年9月 (略) 广播电视局官网上进行第一次网络公示,于2023年9月2 (略) 广播电视局官网、2023年9月26日、2023年10月10日在“ (略) 报”以及2023年9月25日在项目所在地张贴公告,2023年11月20日进行了报批前网上公示,公开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