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植物园片区跃林路蒸湘南路-蒸阳南路新建工程环评拟审批公示
衡阳市植物园片区跃林路蒸湘南路-蒸阳南路新建工程环评拟审批公示
(略) 植物园片区跃林路(蒸湘南路-蒸阳南路)
新建工程环评拟审批公示
经审议,2023年11月28日, (略) 生态环境局雁峰分局拟于近日内批准《 (略) 植物园片区跃林路(蒸湘南路-蒸阳南路)新建工作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34-* 联系地址: (略) 雁峰区蒸湘南路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略) 植物园片区跃林路(蒸湘南路-蒸阳南路)新建工程 建设地点 (略) 雁峰区黄茶岭街道高兴村、五星村、岳屏镇前进村 建设单位 衡阳弘霖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湖南中晟 (略)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及排水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等附属配套工程。具体工程项目组成见下表。 工程分类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和规模 主体工程 路基工程 西起蒸湘南路,东至蒸阳南路,全长约1520.743m,道路红线宽40m,设计行车速度40km/h,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4车道,城市主干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4.0m(人行道)+3.5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8m(机动车道)+4m(中央分隔带)+8m(机动车道)+2.5m(绿化带)+3.5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40m 路面工程 路面荷载:Bzz-100标准轴载,设计年限:15年,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75.6cm(沥青混凝土路面),非机动车道路面总厚度50.6cm(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总厚度40cm(透水砖路面) 交叉工程 与蒸湘南路、幸福河街、碧塘路(规划)、蒸阳南路相交形成四个十字形平交口 交通工程 设置各种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电子监控及交安管线预埋、平交口安全设施渠化与其他安全设施等 绿化工程 乔、灌、草比例协调,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高低层次等变化,形成多维的、有生命力的景观道路 排水工程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排入幸福河。污水接入幸福河街的截污干管。 管线工程 本工程管网中除雨、污水管网外,还有给水、电力、电信及燃气、路灯及交安等市政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燃气输气、给水输水、污水排水、雨水排水。 电力电信工程 电力工程:沿道路南侧人行道上布置电力线路, 本次只预埋电缆护管。沿电力电缆线路纵向每隔50米左右设置电力电缆检查井,每隔200米左右、及在电缆分支、转换、交接处设置电力电缆预留井。 电信工程:沿道路西侧或北侧人行道上布置电信线路,本次只预埋电缆护管。电信电缆线路纵向每隔80米左右设置电缆检查井 照明工程 双侧布置单杆双挑路灯,选用高效照明节能LED灯作本工程照明光源。 临时工程 施工场地 本项目所需水泥、钢材、沥青、混凝土为外购,不设置沥青及混凝土搅拌站,施工材料暂存堆放在中国移动北侧路基内(桩号K0+040~K0+160),不增加临时用地。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办公生活在附近居民区。 临时表土堆场 道路沿线布置1处临时堆土场,位于K0+560南侧,临时堆土场全部在主体工程区内预留,不新增临时占地 弃土场 本项目开挖的土方优先用于道路回填,不设弃土场 取土场 本项目不设置取土场 施工便道 现有交通基本可满足施工要求,无需修建施工便道 环保工程 生态 施工期 ①合理施工组织,严格施工作业; ②道路两侧绿化补偿工作,临时占地生态复垦; ③加强对林地、植物保护及恢复;加强动物保护; ④水土保持措施。 运营期 ①建设单位必须担负生态保护、恢复、补偿、建设和管理责任; ②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投资。 废水 施工期 ①砂石料冲洗废水、基坑废水等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 ②机械设备和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③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回用做农肥。 运营期 ①加强对路面日常维护与管理; ②完善路面排水设施; ③严禁各种泄漏、撒落、超载的车辆上路行驶。 废气 施工期 ①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8个100%”抑尘措施; ②散装物料集中分区、分类存放,采取密闭存放或者覆盖,临时表土堆场设置截排水沟、挡土墙及沉淀池; ③开挖和回填土方作业面采取喷淋、洒水等措施; ④施工场地设置隔油池、沉淀池,洗车废水经处理后回用; ⑤分段作业,边施工边通车的路段,采取限制机动车辆通行速度和喷淋、洒水等有效防尘措施。 运营期 ①强化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 ②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 噪声 施工期 ①选用低噪声设备或采取隔声、消声等措施降噪;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运营期 ①加强道路交通管理,限制车况差、超载的车辆进入; ②加强路面养护工作; ③在敏感点路段附近设置限速牌; ④设置绿化带等降噪措施。 固体废物 施工期 ①建筑垃圾委托专业运输车将建筑垃圾运至建设监管部门制定的填埋场进行处置; ②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理。 运营期 ①加强环保教育,树立宣传标语; ②统一清理道路固废。 环境影响分析 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范围。根据现状调查, (略) 城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 (略) 开发建设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范围内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乔木樟树、桂花树以及绿化草皮等,主 (略) 的常见种类,如:鼠、麻雀等,除人工种植的樟树外,无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动植物。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期,工程施工占地、开挖、道路填筑、路面平整、碾压等施工活动将对道路沿线的土地、植被等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使局部地区表土失去防冲固土能力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从而使得沿线区域的生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裸露地表在雨水及地表径流作用下将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局部水文条件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租住村庄空置房屋,依托周边厕所。施工期对水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来自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降雨地表径流等。 3、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略) 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其中道路路面采用商业沥青混凝土,不自设沥青混凝土拌合站。故本项目施工期的废气来源主要来自于施工扬尘、车辆及施工机械尾气、沥青烟气。 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噪声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防护。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为减少和消除施工期间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规,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落实降噪措施: (1)调整和控制施工时间,为保证不影响周围居民夜间休息,施工安排在昼间7:00~12:00、14:00~22:00期间进行,中午及夜间休息时间禁止施工;若由于工程需要,确实要进行夜间连续施工的,在取得相应主管部门的批准后,会通过现场公告等方式告知施工区域附近的居民。 (2)尽量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使用低噪声的施工工艺,如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用低噪声的钻孔灌注桩代替冲击式或振动式打桩等。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应注意对设备的养护和正确操作,尽量使筑路机械的噪声维持在最低声级水平。对强噪声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高噪声的重型施工设备在环境敏感目标附近限制使用。 (3)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与施工场所,高噪声作业区应远离声敏感点,在距路线近路处有居民点的路段,施工单位与居民代表协商大型机械施工的作业时间,并提前公示。 (4)将施工现场的固定声源相对集中,以减少噪声干扰的范围;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工棚内操作;不能进入棚内的,采用围挡之类的单面声屏障。 (5)使用预拌混凝土,不在现场进行混凝土的搅拌。 (6)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 (7)对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亦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隔声耳塞、头盔等。 本项目工程施工期昼间声环境保护目标超标较多。因此,施工期需要采取声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在敏感点处近距离、长时间同时施工的情况,同时需避免在夜间施工,采用移动声屏障、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等措施来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施工期固体废物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整地废物、临时表土和土石方弃土,其中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沿线房屋拆迁开挖。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 为减少项目对生态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1)在路基填筑和取土施工过程中,对地表上层20cm厚的高肥力土壤腐殖质层进行剥离和保存,作为后期复垦、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和景观绿化工程所需的绿化种植土。 2)对施工场地等用地,在工程结束后应立即进行生态修复措施,杜绝荒置导致的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 3)土地保护措施 ②植被资源保护措施 (1)保护原则 1)对于项目建设占用的人工栽植树木,施工进行前,应尽可能将这些树木进行移植,严禁随意破坏。 2)加强施工期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随意破坏当地植被。 3)选用乡土物种,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并在栽种初期,予以必要的养护。 4)工程临时用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居民要求及时进行地表植被补偿恢复,并在竣工验收前实施完成。 (2)植被保护和防护措施 1)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既少占用地,又方便施工。 2)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确定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 3)严格控制路基开挖等施工作业面,避免超挖破坏周围植被,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4)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 5)路基施工前,应将占用绿化地的表土层(其中植被地约15~60cm厚,即土壤耕作层)剥离,并在临时用地范围内适当位置进行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拦挡和覆盖措施,防止雨淋造成养分流失,以便用于后期的绿化和土地复垦。 6)凡因道路施工破坏植被而裸露的土地(包括路界内外)应在施工结束后立即整治利用,恢复植被。 对于要恢复为绿化用地的施工便道用地,采用灌、草结合的形式进行植被恢复。栽植乡土物种,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栽种,并在栽种初期,予以必要的养护。 ③水土保持与防护 本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划定防治分区,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紧密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以后,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并美化工程区的环境。遏制项目区水土资源破坏,其植被恢复可美化环境,同时,通过道路沿线水保林草带的建设,不仅具有保土蕴水功能,又为道路两旁提供了特有的绿化风光带,取到较好的美化环境的作用。 1)管理措施 ①合理安排施工季节和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挖方,减少水土流失。 ②施工场地及挖方断面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成品防护物,如塑料薄膜、草席等,在生态绿化措施尚无法起到防护作用期间,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 ③石灰等物料堆应配有专人看管,下雨时应覆盖防护物,减少水土流失。 ④雨季施工时,制定雨季施工计划。 2)工程措施 ①对路基采用逐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施工方法,在填筑路堤的同时进行边坡排水和防护工程,路基工程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 ②路基施工前在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尽量做到道路的排水防护系统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 ③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填方、挖方路段应根据地形地质及填挖高度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 ④路基、施工场地等的绿化表土进行集中收集与堆放,在表土堆放场地应选择较平缓处,并对表土堆放的四面坡脚均采用装土编织袋挡墙进行临时性防护,对于土堆裸露的顶面和坡面,需要进行压实或拍实处理,然后播种苜蓿草籽以保持养分并固着土壤颗粒。最后,覆土工作结束后,对于临时堆置表土占用的土地必须进行植被恢复,以防止人为增加新的水土流失。 ⑤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填、随压,以保证路堤质量。每层填土表面成2~5%的横坡,并应填平,雨前和收工前将铺填的松土碾压密实,做到不积水。对水土流失易发路段,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不能避免时,应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畅通,不出现积水浸泡施工面的现象,如防护工程不能同时开展时,对边坡及施工面应采取加盖防水雨布等防护措施。 3)施工临时用地生态恢复措施 ①施工前剥离表层腐殖土,集中堆置于该区域内专门的地点,在表土区采用草袋装土垒砌拦挡; ②施工过程中,对作业区裸露地表铺2cm厚碎石以控制扬尘和水土流失。表土堆放区、作业区周边及场内应根据布置情况布设临时排水沟及临时沉沙池,并与附近排水系统相接。遇上雨季,对表土及堆料进行临时覆盖,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周围环境; ③施工结束后,需进行场地清理、松土、覆盖表土,落实复耕措施; ④根据现场踏勘,环评建议,拆迁结束,土地平整后,将施工生产区尽量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 ④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①采取措施,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施工完毕,即恢复植被或复垦。应避开雨季施工。 ②路堤路堑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做好边坡防护,如护面墙、挡土墙,设置临时排水沟,特别是一些地质不良地段,可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 ③在沿线各路段裸露面相对较大的地点,应及时在边坡植草防护;挖方路基可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等措施。 ④严格按照确定的占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和移栽工作。此外,进一步优化设计措施及道路施工方案的制定与施工监督管理。 ⑤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工地及周边地区,设立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科普性宣传牌,包括生态保护的科普知识、相关法规、本项目拟采用的生态保护措施及意义等。此外,为了加强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实施力度,建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协商制订相应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明确环保职责,提高施工主体的环保主人翁责任感。 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①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开挖土方、材料运输、装卸、堆放、拌和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主要污染物为TSP。 结合《 (略) 扬尘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1月1日实施)要求,本项目施工过程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扬尘污染: (一)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