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权威解读/
《潍坊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权威解读/
《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权威解读来了→
11月14日, (略)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奎文区委书记周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钟光文;市海渔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徐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玉波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部署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多规合一”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19年5月,党中央、 (略) 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略)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 (略) 、北京大学、 (略) 组成联合团队,高质高效推进规划编制。编制过程中召开座谈会30余次,到青岛、苏州、 (略) 学方公里,海域面积128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略) 性质和规划目标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重要战略部署,立足潍坊发展基础和特色,聚焦聚力“七个加力突破”,着眼潍坊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优势,对照《 (略) 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对潍坊的定位和要求, (略) 性质定位为“ (略) 群 (略) 、国家 (略) 、国家农业现 (略) 、世界风筝都”。规划到2035年建成“韧性安全、自然和谐、*海协调、农业高效、城乡共享、特色彰显、治理现代的社会主 (略) ”,从空间底线、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三个方面,构建由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03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13章50节,包括“规划基础、目标战略、总体格局、规划举措、实施保障”5个部分。《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和海洋等功能空间布局,构建“集聚十字轴,优化三阶梯, (略) 区,做强中心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农业空间方面,以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中心,打 (略) 、寒亭区、 (略) 的农耕特色带,推进北部海洋海岸区、中部平原区、南部山地丘陵区特色种植,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一心一带三区多点”的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生态空间方面,按照全域生态理念, (略) 域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面向沂山和莱州湾的双生态扇面,以及潍河、弥河、胶莱河、引黄济青和重大交通能源水利,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环城绿带共同形成的南北、东西等生态廊道打造“一湾一屏多廊道”的山海一体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减少南部山区的灌溉农业空间,稳定咸淡水分界,保障平原地区农业发展。
城镇空间方面, (略) 国土空间规划, (略) 圈,筑造面向区域的东西向济青发展轴和南北向城镇联络轴, (略) 辖区、 (略) 、 (略) 、 (略) 、昌乐县为中心城区引领, (略) 、临朐县西翼增长极, (略) 、 (略) 东翼增长极的“一区两极” (略) 区,实现生态共治、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协同发展 (略) 。
1.
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集聚十字轴,优化三阶梯, (略) 区,做强中心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2.
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市域构建“一湾、一屏、多廊道”的生态保护结构,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3.
优化国土空间结构
保持“一区两极”的战略格局,按照“保护南部生态,创新中部农业,融和*海双城”思路,划定四大功能板块,确定相应的主体功能。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物流枢纽。
4.
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
全域逐步构建“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略)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分类重点覆盖。
5.
彰显潍坊空间特色
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空间用地保障。积极申报潍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青州形成“一主一副”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市域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6.
(略) 安全韧性
突出综合防灾、 (略) 、应急避难、卫生防疫等领域标准提升,完善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7.
推进国土空间整治提升
推进*海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整治修复。 (略) 有机更新,按照 (略) 理念, (略) 品质和活力。
8.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略) “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四个体系”,完善“一张图”监督管理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实施保障机制。
三、《规划》特点亮点
01
这是一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划
《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各类空间发展底线, (略) 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的空间基础。注重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合理布局增量空间,以资源和空间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02
这是一部“多规合一”的规划
《规划》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略)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各部门相关规划进行综合,编制形成《规划》,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相关专项规划内容,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03
这是一部谋划潍坊发展战略的规划
《规划》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 (略) 群、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战略要求,通过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统筹安排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加强对重大战略和重点区域的空间保障和引导,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提供规划支撑。
04
这是一部塑造潍坊宜居品质的规划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积极回应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诉求,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服务范围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更加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空间用地保障,支撑申报潍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05
这是一部守牢安全韧性底线的规划
《规划》 (略) 功能、 (略) 安全韧性, (略) 域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统筹规划水、电、气、暖、通信、环境 (略) 政基础设施, (略) 生命线稳定运行, (略) 。
06
这是一部实现数字智慧治理的规划
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将《规划》确定的各类管控要求数字化,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确保规划目标能落地、可考核、可追责。借助“实景三维”“透视潍坊”等三维空间体系建设,构建“即时分析、实时展现”的规划“一张图”,实现可感知、能学,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集中连片示范区。培育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现代农业等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莱州湾海岸 (略) 、寒亭区、 (略) 北部沿海地区,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港口和临港产业湾区,重点推动莱州湾化工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合理布局城镇开发,整体保护渤海沿线河流入海口、滩涂湿地、海洋生态空间等,合理利用滨水岸线,推进海洋环境修复。
中国山东网记者
潍坊海洋资源禀赋独特,海洋发展基础厚实,一直坚持*海统筹、向海图强,请问《规划》在*海统筹方面有哪些举措?
徐莹答
近年来, (略)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 (略) 。《规划》对*海统筹非常重视,设立了“统筹功能友好的*海空间”专章,对优化海岸带、海域海岛和海岸线保护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是谋划*海统筹开发保护格局。立足莱州湾沿岸国土空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统筹和综合平衡各类用海需求,形成“一主两副一带多区”的开发保护格局。“一主两副”指以滨海区为主体发展区,统 (略) 、 (略) ,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一带”指滨海生态发展带,协调海岸线两侧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保障沿海地区生态健康,促进*海产业联动一体化,实施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提升滨海公共空间品质,打造人海和谐的滨海生态发展带。“多区”指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渔业用海区、游憩用海区、工矿通信用海区等。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空间,优化利用海洋发展空间。
二是优化海岸线保护利用。 (略) 自然岸线总长47.01千米,生态岸线长度27.19千米, (略) 岸线长度的46.86%。《规划》分三种类型强化岸线分类管控。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重要滨海湿地等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海岸线;限制开发岸线主要包括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规划》对三类岸线提出了明确的管控措施,特别是强化了自然岸线保护,落实自然岸线占补平衡,市域2025年大*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6.86%。
山东商报记者
《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布局。请问规划中是怎么划定落实“三区三线”的,有哪些管控措施?
钟光文答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2021年7月起, (略) 、县联动,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划定三条控制线。经过60余轮次试划和划定,最终成果于2022年10月获批使用。
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坚持耕地应保尽保、永久基本农田应划尽划,全市共划定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3.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73.00万亩。 (略) 要求,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并上图入库。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下步将按照上级部署,逐级签订责任书,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整合优化后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等为主,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渔业资源卵场、重要河口、滩涂及浅海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极脆弱区域、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其他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14平方千米,其中*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840.00平方千米、海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74.00平方千米。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三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96.71平方千米以内, (略) (略) (略) 中列第1位。城镇开发边界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管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用于保障重大战略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空间需求。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外空间开发强度,原则上除特殊用地外,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开发边界外进行建设的项目,应符合有关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中宏网记者
潍 (略) 、 (略) ,总书记两次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规划》中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是怎么考虑的?
崔玉波答
围绕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规划》中进行了一系列谋划,支撑强化 (略) 领先地位。
一是保障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多元农业生产格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分区统筹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统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空间,依托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等载体,支持设施农业用地、农产品冷藏保鲜及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
二是优化乡村布局。结合主体功能区和“三级阶梯”格局,引导居住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向中心城镇集中、自然村逐渐向中心村集聚发展,优化“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乡村居民点体系。全市村庄按照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和待定类等五大类型,进行管控和引导发展。结合村庄建制调整、村民意愿、村庄建设实际需求等,对村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促进共同富裕。按照“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布局,向农村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建立和完善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农村集体经营性 (略) 、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报道记者
科学规划,重在实施,请问《规划》在实施保障方面有哪些措施举措?
崔玉波答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任何部门和个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为确保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切实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全覆盖治理体系。 (略) 、县、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以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为具体实施依据,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三级三类” (略)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和重大任务,自上而下逐级落实到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中。下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服从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要遵循总体规划,逐级逐层细化落实管控内容,实现规划有效传导。
二是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书记强调“把全生命周期管理 (略) 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通过开展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三是引导全过程公众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规划编制实施全流程、多渠道的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共同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遵守和实施规划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海域海岛保护利用。《规划》划定了海域功能分区,其中海洋发展区983.82平方千米、生态保护区280.31平方千米、生态控制区24.65平方千米,详细划定了渔业用海区、交通运输用海区、游憩用海区、工矿通信用海区、特殊用海区,保障潍坊*海统筹的各类要素。规划提出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严禁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在海上布局。另外,大家可能不了解,潍坊有4个无居民海岛,均为生态保护类海岛,包括西沙子一岛、西沙子二岛、东沙子一岛和东沙子二岛。《规划》提出严格保护海岛及其生态系统,维持海岛原貌,禁止开发,保护和整治修复其湿地生态系统。
《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权威解读来了→
11月14日, (略) 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奎文区委书记周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钟光文;市海渔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徐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崔玉波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规划》编制背景和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部署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多规合一”列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2019年5月,党中央、 (略) 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略) 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作出批示要求。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 (略) 、北京大学、 (略) 组成联合团队,高质高效推进规划编制。编制过程中召开座谈会30余次,到青岛、苏州、 (略) 学方公里,海域面积1289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略) 性质和规划目标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家、省市重要战略部署,立足潍坊发展基础和特色,聚焦聚力“七个加力突破”,着眼潍坊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优势,对照《 (略) 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对潍坊的定位和要求, (略) 性质定位为“ (略) 群 (略) 、国家 (略) 、国家农业现 (略) 、世界风筝都”。规划到2035年建成“韧性安全、自然和谐、*海协调、农业高效、城乡共享、特色彰显、治理现代的社会主 (略) ”,从空间底线、空间结构与效率、空间品质三个方面,构建由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03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13章50节,包括“规划基础、目标战略、总体格局、规划举措、实施保障”5个部分。《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和海洋等功能空间布局,构建“集聚十字轴,优化三阶梯, (略) 区,做强中心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农业空间方面,以建设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为中心,打 (略) 、寒亭区、 (略) 的农耕特色带,推进北部海洋海岸区、中部平原区、南部山地丘陵区特色种植,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一心一带三区多点”的市域农业空间格局。
生态空间方面,按照全域生态理念, (略) 域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构建面向沂山和莱州湾的双生态扇面,以及潍河、弥河、胶莱河、引黄济青和重大交通能源水利,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环城绿带共同形成的南北、东西等生态廊道打造“一湾一屏多廊道”的山海一体生态保护空间格局。减少南部山区的灌溉农业空间,稳定咸淡水分界,保障平原地区农业发展。
城镇空间方面, (略) 国土空间规划, (略) 圈,筑造面向区域的东西向济青发展轴和南北向城镇联络轴, (略) 辖区、 (略) 、 (略) 、 (略) 、昌乐县为中心城区引领, (略) 、临朐县西翼增长极, (略) 、 (略) 东翼增长极的“一区两极” (略) 区,实现生态共治、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协同发展 (略) 。
1.
构建和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构建“集聚十字轴,优化三阶梯, (略) 区,做强中心城”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2.
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
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市域构建“一湾、一屏、多廊道”的生态保护结构,统筹推进生态系统修复。
3.
优化国土空间结构
保持“一区两极”的战略格局,按照“保护南部生态,创新中部农业,融和*海双城”思路,划定四大功能板块,确定相应的主体功能。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物流枢纽。
4.
完善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功能
全域逐步构建“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片区中心-社区中心”的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略)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和乡村社区生活圈分类重点覆盖。
5.
彰显潍坊空间特色
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空间用地保障。积极申报潍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青州形成“一主一副”历史文化保护格局,市域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6.
(略) 安全韧性
突出综合防灾、 (略) 、应急避难、卫生防疫等领域标准提升,完善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7.
推进国土空间整治提升
推进*海生态修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整治修复。 (略) 有机更新,按照 (略) 理念, (略) 品质和活力。
8.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略) “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四个体系”,完善“一张图”监督管理和“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实施保障机制。
三、《规划》特点亮点
01
这是一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规划
《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洪涝风险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各类空间发展底线, (略) 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的空间基础。注重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合理布局增量空间,以资源和空间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02
这是一部“多规合一”的规划
《规划》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略)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各部门相关规划进行综合,编制形成《规划》,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统筹相关专项规划内容,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
03
这是一部谋划潍坊发展战略的规划
《规划》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 (略) 群、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等战略要求,通过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用地结构和要素配置,统筹安排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的空间布局,加强对重大战略和重点区域的空间保障和引导,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提供规划支撑。
04
这是一部塑造潍坊宜居品质的规划
《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积极回应百姓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文化、体育等诉求,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舒适的人居环境。完善各级生活圈体系,推动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服务范围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更加普惠优质的公共服务。保护弘扬历史文化,加强以风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空间用地保障,支撑申报潍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05
这是一部守牢安全韧性底线的规划
《规划》 (略) 功能、 (略) 安全韧性, (略) 域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完善交通、能源、水利等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增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统筹规划水、电、气、暖、通信、环境 (略) 政基础设施, (略) 生命线稳定运行, (略) 。
06
这是一部实现数字智慧治理的规划
同步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将《规划》确定的各类管控要求数字化,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确保规划目标能落地、可考核、可追责。借助“实景三维”“透视潍坊”等三维空间体系建设,构建“即时分析、实时展现”的规划“一张图”,实现可感知、能学,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集中连片示范区。培育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现代农业等产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莱州湾海岸 (略) 、寒亭区、 (略) 北部沿海地区,建设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港口和临港产业湾区,重点推动莱州湾化工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升级,合理布局城镇开发,整体保护渤海沿线河流入海口、滩涂湿地、海洋生态空间等,合理利用滨水岸线,推进海洋环境修复。
中国山东网记者
潍坊海洋资源禀赋独特,海洋发展基础厚实,一直坚持*海统筹、向海图强,请问《规划》在*海统筹方面有哪些举措?
徐莹答
近年来, (略)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 (略) 。《规划》对*海统筹非常重视,设立了“统筹功能友好的*海空间”专章,对优化海岸带、海域海岛和海岸线保护利用等内容进行了系统阐述。
一是谋划*海统筹开发保护格局。立足莱州湾沿岸国土空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统筹和综合平衡各类用海需求,形成“一主两副一带多区”的开发保护格局。“一主两副”指以滨海区为主体发展区,统 (略) 、 (略) ,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一带”指滨海生态发展带,协调海岸线两侧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保障沿海地区生态健康,促进*海产业联动一体化,实施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提升滨海公共空间品质,打造人海和谐的滨海生态发展带。“多区”指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渔业用海区、游憩用海区、工矿通信用海区等。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海洋生态空间,优化利用海洋发展空间。
二是优化海岸线保护利用。 (略) 自然岸线总长47.01千米,生态岸线长度27.19千米, (略) 岸线长度的46.86%。《规划》分三种类型强化岸线分类管控。严格保护岸线主要包括重要滨海湿地等自然形态保持完好、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显著的海岸线;限制开发岸线主要包括自然形态保持基本完整、生态功能与资源价值较好、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海岸线;优化利用岸线主要包括人工化程度较高、海岸防护与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海岸线。《规划》对三类岸线提出了明确的管控措施,特别是强化了自然岸线保护,落实自然岸线占补平衡,市域2025年大*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6.86%。
山东商报记者
《规划》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布局。请问规划中是怎么划定落实“三区三线”的,有哪些管控措施?
钟光文答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2021年7月起, (略) 、县联动,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划定三条控制线。经过60余轮次试划和划定,最终成果于2022年10月获批使用。
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以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坚持耕地应保尽保、永久基本农田应划尽划,全市共划定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73.9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73.00万亩。 (略) 要求,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并上图入库。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经依法划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下步将按照上级部署,逐级签订责任书,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二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以整合优化后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等为主,将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渔业资源卵场、重要河口、滩涂及浅海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极脆弱区域、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其他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14平方千米,其中*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840.00平方千米、海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274.00平方千米。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三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综合考虑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乡统筹、城镇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696.71平方千米以内, (略) (略) (略) 中列第1位。城镇开发边界内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管制,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用于保障重大战略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空间需求。严格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外空间开发强度,原则上除特殊用地外,只能用于农业生产、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开发边界外进行建设的项目,应符合有关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要求,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中宏网记者
潍 (略) 、 (略) ,总书记两次对“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给予肯定,《规划》中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是怎么考虑的?
崔玉波答
围绕拓展创新“三个模式”,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规划》中进行了一系列谋划,支撑强化 (略) 领先地位。
一是保障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多元农业生产格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分区统筹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统筹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空间,依托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等载体,支持设施农业用地、农产品冷藏保鲜及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休闲农业、民宿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
二是优化乡村布局。结合主体功能区和“三级阶梯”格局,引导居住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向中心城镇集中、自然村逐渐向中心村集聚发展,优化“镇、中心村、自然村”三级乡村居民点体系。全市村庄按照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和待定类等五大类型,进行管控和引导发展。结合村庄建制调整、村民意愿、村庄建设实际需求等,对村庄分类进行动态调整。
三是促进共同富裕。按照“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统筹布局,向农村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建立和完善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农村集体经营性 (略) 、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报道记者
科学规划,重在实施,请问《规划》在实施保障方面有哪些措施举措?
崔玉波答
《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任何部门和个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为确保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切实维护规划严肃性权威性,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建立全覆盖治理体系。 (略) 、县、镇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以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为具体实施依据,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三级三类” (略)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将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和重大任务,自上而下逐级落实到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中。下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服从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要遵循总体规划,逐级逐层细化落实管控内容,实现规划有效传导。
二是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总书记强调“把全生命周期管理 (略) 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展全覆盖、全过程、全系统的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通过开展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三是引导全过程公众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立规划编制实施全流程、多渠道的公众参与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共同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遵守和实施规划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海域海岛保护利用。《规划》划定了海域功能分区,其中海洋发展区983.82平方千米、生态保护区280.31平方千米、生态控制区24.65平方千米,详细划定了渔业用海区、交通运输用海区、游憩用海区、工矿通信用海区、特殊用海区,保障潍坊*海统筹的各类要素。规划提出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严禁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在海上布局。另外,大家可能不了解,潍坊有4个无居民海岛,均为生态保护类海岛,包括西沙子一岛、西沙子二岛、东沙子一岛和东沙子二岛。《规划》提出严格保护海岛及其生态系统,维持海岛原貌,禁止开发,保护和整治修复其湿地生态系统。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