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项目环评拟审批公示
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项目环评拟审批公示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34-*
邮政编码:*
联系地址: (略) 南岳区禹王路198号
听证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磨镜台景区 |
建设单位 | 中国国民党革命 (略) 委员会南岳支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 (略) |
项目概况 |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是推进湘台融合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发改立项主要建设内容为拟维修改造栋数为6栋,总改造建筑面积 1138.59 平方米。实际建设情况因为资金问题,对设计进行变更,减少一栋便民服务用房,减少各用房的实际面积。实际维修改造栋数仅 5 栋,总改造建筑面积 569.86 平方米,明确本项目立项批复中便民服务用房不再建设。 项目主要对8#栋便民服务用房(建筑面积55.20 ㎡)、9#栋公共服务用房(建筑面积222.56㎡)、10#栋管理用房(建筑面积43.20 ㎡)、11#栋服务用房(建筑面积158.18 ㎡)、12#栋工作人员用房(建筑面积90.72㎡)进行修缮改造,并配套建设连廊、广场铺砖、青石踏步、石板护栏、旗台一个、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电气工程、室外消防工程、污水处理设备、监控设备、围墙大门、垃圾收集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功能用途为文化交流,不得以此获取住宿、餐饮等营业执照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扬尘、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产生的尾气。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严格遵守《关于 (略) 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之后又将扬尘防治措施升级为八个百分百),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8个100%要求实施。②施工期扬尘、施工设备尾气应按照《 (略) 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等相关要求做好防治工作。③装 修 使 用 的 材 料 应 满 足 《 室 内 装 修 材 料 有 害 物 质 限 量 》 (GB18580-2001~GB18588-2001 及 GB6566-2001)等十项国家标准要求,提倡 使用无苯环保型稀释剂、环保型油漆等环保材料,减少装修阶段有机废气的排放。(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生活垃圾异味:采用密闭式垃圾集装箱收集垃圾,可减少垃圾散发的臭气向外排放,减轻臭气对附近环境(尤其是对寺内工作人员)的影响;做到当天收集,当天运送,减少垃圾贮留时间,防止垃圾堆放腐败和滋生蚊蝇,选用专用运输车,防止垃圾泄漏;②食堂油烟:食堂油烟产生量较少,采用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 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景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处理后统一由景区处理。②合理控制降尘洒水量,确保洒水时不致产生多余的水流而形成废水,尽量让降尘洒水自然蒸发。③项目施工期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严禁雨季,特别是大雨天施工,以杜绝施工机械的石油类和悬浮物污染周边水体。(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该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引入蓄水池(容积为20m3,可以容纳32d的水量), 灌溉季节(每年约265d为灌溉季节,约一个月需灌溉一次)作为周边林地滴灌 用水,非灌溉季节由槽车拖运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每年约100d为非灌溉季节,约一个月运输一次),不外排。 3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环保部门和城建部门规定的作息时间,严禁夜间施工。②加强设备维护管理,避免设备带病上岗而产生高强度噪声。③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④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 ,禁止超载、超速行驶。应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途经沿线的居民敏感点路段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⑤为减少对游客的影响,项目施工时应在施工地设置临时隔声屏,隔声屏高 2.5m ,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在醒目位置设置“注意安静”等警示标志。②在项目区设置限速、减少鸣笛等标志。 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房屋主体施工、室内外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地基开挖产生的弃土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①对施工期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进行垃圾分类处理:②余土硅质土壤类废建筑材料等就地填充场地;③塑料、钢材、玻璃等可利用垃圾可以回收;④不可利用垃圾清运至中心景区垃圾站,定期拖运下山。(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收集桶收集后交由景区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景区内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1.植物、植被保护措施①严格按照划定的施工区范围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提前做好有效的施工组织计划,不对施工范围以外区域造成破坏。②工程施工区设立围挡,标明施工活动区域,设置自然保护方面的警示宣传牌,提醒施工人员依法保护自然环境,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和砍伐树木。③加强防火地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④运输过程必须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利用已有道路,避免新增占地。运输车辆密闭运输,防止撒漏。⑤在保护植物上悬挂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好古树及珍稀植物,不得损伤周边植物、植被。⑥通过洒水、合理的运输措施、堆放物料等抑制扬尘,减少施工扬尘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⑦严格避让保护植物,禁止占用、压覆等损伤。⑧本项目占地外影响范围及运输沿线附近有保护植物马尾松,应加挂保 护牌,禁止破坏保护植物。物料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运输车辆必 须采用封闭车辆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 ,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撒漏伤害到运输沿线的植物。⑨在施工前将项目区域设置施工围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①加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明确规定严禁猎杀野生动物。②做好爱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捕猎,一旦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应及时上报当地林业局并配合做好救助工作。③严格控制施工场地及人类活动,加强高噪声施工机具使用及噪声防治, 减少施工及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惊扰。施工中尽可能减少高噪声作业,以尽量减少对动物的直接伤害。3.水土保持措施①优化施工时序安排计划,尽量利用枯水季节,避开雨季施工,以减轻水 土流失量,施工时,应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围挡、隔离,再进行施工挖、填方,要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②随挖随填、随铺随压,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要注意挖填方的施工期 的选择,尽量在旱季施工,避免在暴雨期施工;可采取运一车渣出景区,运一车建筑材料进景区的运输方式,减少空车进出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4.景观影响缓解措施工地周围应设置围栏,使凌乱的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分隔。围栏可以以统一 的整洁的围栏材料分隔也可以树立广告招牌的形式分隔,以保护已建成区域的整体面貌。主体工程完成后拟尽快完成清场、绿化等配套工程,使之与环境协调统一。(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本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相关人员、游客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环评建议采取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在适当位置悬挂告示牌,提醒景区内人员遵守景区规定。②做好爱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禁止游客捕猎,一旦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应及时上报当地林业局并配合做好救助工作。③做好游客和相关人员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要求其按照固定的游线进行游览,禁止随意扩大活动范围,禁止带入火种等,保护植被和植物资源。④垃圾分类收集,定期交由景区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和处理,污水禁止随意排放。⑤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不能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在采集稀有动植物标本时要注意爱护资源。 |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电话:0734-*
邮政编码:*
联系地址: (略) 南岳区禹王路198号
听证告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项目 |
建设地点 | (略) 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磨镜台景区 |
建设单位 | 中国国民党革命 (略) 委员会南岳支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 (略) |
项目概况 |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基地,是推进湘台融合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需要,发改立项主要建设内容为拟维修改造栋数为6栋,总改造建筑面积 1138.59 平方米。实际建设情况因为资金问题,对设计进行变更,减少一栋便民服务用房,减少各用房的实际面积。实际维修改造栋数仅 5 栋,总改造建筑面积 569.86 平方米,明确本项目立项批复中便民服务用房不再建设。 项目主要对8#栋便民服务用房(建筑面积55.20 ㎡)、9#栋公共服务用房(建筑面积222.56㎡)、10#栋管理用房(建筑面积43.20 ㎡)、11#栋服务用房(建筑面积158.18 ㎡)、12#栋工作人员用房(建筑面积90.72㎡)进行修缮改造,并配套建设连廊、广场铺砖、青石踏步、石板护栏、旗台一个、室外给排水工程、室外电气工程、室外消防工程、污水处理设备、监控设备、围墙大门、垃圾收集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功能用途为文化交流,不得以此获取住宿、餐饮等营业执照对外开展经营活动。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1、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扬尘、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产生的尾气。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严格遵守《关于 (略) 城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标准的通知》(之后又将扬尘防治措施升级为八个百分百),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8个100%要求实施。②施工期扬尘、施工设备尾气应按照《 (略) 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等相关要求做好防治工作。③装 修 使 用 的 材 料 应 满 足 《 室 内 装 修 材 料 有 害 物 质 限 量 》 (GB18580-2001~GB18588-2001 及 GB6566-2001)等十项国家标准要求,提倡 使用无苯环保型稀释剂、环保型油漆等环保材料,减少装修阶段有机废气的排放。(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生活垃圾异味:采用密闭式垃圾集装箱收集垃圾,可减少垃圾散发的臭气向外排放,减轻臭气对附近环境(尤其是对寺内工作人员)的影响;做到当天收集,当天运送,减少垃圾贮留时间,防止垃圾堆放腐败和滋生蚊蝇,选用专用运输车,防止垃圾泄漏;②食堂油烟:食堂油烟产生量较少,采用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 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施工期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景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处理后统一由景区处理。②合理控制降尘洒水量,确保洒水时不致产生多余的水流而形成废水,尽量让降尘洒水自然蒸发。③项目施工期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严禁雨季,特别是大雨天施工,以杜绝施工机械的石油类和悬浮物污染周边水体。(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该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后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引入蓄水池(容积为20m3,可以容纳32d的水量), 灌溉季节(每年约265d为灌溉季节,约一个月需灌溉一次)作为周边林地滴灌 用水,非灌溉季节由槽车拖运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每年约100d为非灌溉季节,约一个月运输一次),不外排。 3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环保部门和城建部门规定的作息时间,严禁夜间施工。②加强设备维护管理,避免设备带病上岗而产生高强度噪声。③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现象的发生。④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 ,禁止超载、超速行驶。应合理安排施工物料的运输时间,在途经沿线的居民敏感点路段时,减速慢行、禁止鸣笛。⑤为减少对游客的影响,项目施工时应在施工地设置临时隔声屏,隔声屏高 2.5m ,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①在醒目位置设置“注意安静”等警示标志。②在项目区设置限速、减少鸣笛等标志。 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房屋主体施工、室内外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地基开挖产生的弃土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①对施工期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进行垃圾分类处理:②余土硅质土壤类废建筑材料等就地填充场地;③塑料、钢材、玻璃等可利用垃圾可以回收;④不可利用垃圾清运至中心景区垃圾站,定期拖运下山。(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收集桶收集后交由景区环卫部门清运处理,景区内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1.植物、植被保护措施①严格按照划定的施工区范围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提前做好有效的施工组织计划,不对施工范围以外区域造成破坏。②工程施工区设立围挡,标明施工活动区域,设置自然保护方面的警示宣传牌,提醒施工人员依法保护自然环境,不得随意破坏植被和砍伐树木。③加强防火地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④运输过程必须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利用已有道路,避免新增占地。运输车辆密闭运输,防止撒漏。⑤在保护植物上悬挂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保护好古树及珍稀植物,不得损伤周边植物、植被。⑥通过洒水、合理的运输措施、堆放物料等抑制扬尘,减少施工扬尘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⑦严格避让保护植物,禁止占用、压覆等损伤。⑧本项目占地外影响范围及运输沿线附近有保护植物马尾松,应加挂保 护牌,禁止破坏保护植物。物料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运输车辆必 须采用封闭车辆运输,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遗撒或泄漏 ,防止运输过程中物料撒漏伤害到运输沿线的植物。⑨在施工前将项目区域设置施工围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①加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明确规定严禁猎杀野生动物。②做好爱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禁止施工人员捕猎,一旦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应及时上报当地林业局并配合做好救助工作。③严格控制施工场地及人类活动,加强高噪声施工机具使用及噪声防治, 减少施工及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的惊扰。施工中尽可能减少高噪声作业,以尽量减少对动物的直接伤害。3.水土保持措施①优化施工时序安排计划,尽量利用枯水季节,避开雨季施工,以减轻水 土流失量,施工时,应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进行围挡、隔离,再进行施工挖、填方,要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②随挖随填、随铺随压,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要注意挖填方的施工期 的选择,尽量在旱季施工,避免在暴雨期施工;可采取运一车渣出景区,运一车建筑材料进景区的运输方式,减少空车进出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4.景观影响缓解措施工地周围应设置围栏,使凌乱的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分隔。围栏可以以统一 的整洁的围栏材料分隔也可以树立广告招牌的形式分隔,以保护已建成区域的整体面貌。主体工程完成后拟尽快完成清场、绿化等配套工程,使之与环境协调统一。(2)运营期环境影响保护措施:本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为相关人员、游客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环评建议采取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①在适当位置悬挂告示牌,提醒景区内人员遵守景区规定。②做好爱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禁止游客捕猎,一旦发现受伤的野生动物,应及时上报当地林业局并配合做好救助工作。③做好游客和相关人员保护环境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要求其按照固定的游线进行游览,禁止随意扩大活动范围,禁止带入火种等,保护植被和植物资源。④垃圾分类收集,定期交由景区环卫部门进行统一清运和处理,污水禁止随意排放。⑤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不能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在采集稀有动植物标本时要注意爱护资源。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