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关于鄂州市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略) 管理执法委员会:
你委《关于审批〈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鄂州城管函〔2023〕110号)及附件收悉。根据武汉鑫航路 (略) 《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初步设计评审报告》(XHL(评)-EZ〔2023〕003号),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及代码
项目名称: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
项目代码:2020-*-65-01-*
二、建设地点: (略)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 (略) 、区两级使用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略) 城市建成区,在原有的5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拓展建设范围,把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空经济 (略) 区一体化管理范围, (略) 建成区约136.5平方公里区域。项 (略) 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 (略)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省、市各级对接要求。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应用体系建设: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包括业务指导系统、指挥协调系统、行业应用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等,同 (略) 城市管理特色,拓展相关应用系统;建设前端感知设备,含 500 个井盖监测设备、14 套内涝检测设备、14 套水安全监测设备、6 套桥梁监测设备、5 套涵洞积水监测设备、808 套车载感知设备、75 套公测监测设备、26 套园林监测设备、150 套智能执法设备、200 个视频监控点位等。
(二)数据体系建设: (略) 平台,搭建大数据能力中心,做好数据的汇聚和交换,对接外部系统, (略) (略) 管理数据库,遵照住建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的部署和要求,数据库建设 (略) 管理基础、城市部件事件监管、城市管理行业应用、相关行业、公众诉求等数据普查和采集;丰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并有效促进信息共享。
(三)基础环境建设:基础环境充 (略) 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建设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网络环境,高效、可扩展的软硬件环境和有效防护的安全环境。具体包括: (略) 运行指挥中心,位于“城管委 1 楼”,包括场所装修、LED 大屏、会议扩声、UPS 备用电源、消防及本地办公设备等;配套支撑软件建设及网络系统的建设。
(四)管理体系建设: (略) (略) 运行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为基础,建 (略) 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的指挥中心, (略) (略) 运行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职能。 (略) 运行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健全综合协调、问题发现、问题处置、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 (略) “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
四、总体设计方案
鄂州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遵循“五横四纵”的整体框架,五横即基础设施层、支撑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四纵即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充 (略) (略) “1+5+3”的技术实现架构,即1个基础云平台(提供基础存储计算能力)、5个基础支撑(物联感知平台、大数据中枢、AI智能中枢、应用支撑中枢、数字孪生平台)、3个展现场景(大屏、中屏、小屏)。以上 (略) 在运营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系统服务。
(一)基础设施
按照“云网融合、全域互联”原则, (略) 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感知设施、数字政府基础设施为核心,鄂州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共享鄂州 (略) 云网基础支撑体系,提升全域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级, (略) 云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有效破除各类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
(二)支撑系统
应用支撑中枢作为基础支撑平台,为上层鄂州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业务支撑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撑,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功能完整、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业务、技术公共组件,解决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提升应用开发、测试、部署和管理的效率,减少重复建设、重复对接。
建设数据感知采集体系、数据融合处理体系、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服务到应用的全流程贯通, (略) 全覆盖、技术领先的大数据支撑体系。主要定 (略) 数据资源,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深挖数据潜在价值,提供统一权威的数据支撑,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治 (略) 管理能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中枢作为智慧能力支撑平台,提供完整的智能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AI应用敏捷开发能力,主要定位为智能模型服务的共享复用和快速编排,实现AI应用快速开发。人工智能中枢支持研发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为前台业务提供快速构建个性化智能服务的能力,实现算法模型和算法能力的场景式编排,并向应用提供服务接口,支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建设, (略) 智慧化。
实现物联网技 (略) 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物联网感知体系的汇聚、融合、共享和开放。物联感知平台构建包含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物联网汇聚管理平台、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等功能组件。
数字孪生平台融合了三维的空间数据 (略) 的建设信息,提供三维的可视化表达以及各种模型的引擎服务,推动一系列管理功能以及审查功能分析等核心功能,提供各种 (略) 建设运营和管理。
数据层是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 (略) 管理基础数据库、城市部件事件监管数据库、城市管理行业应用数据库、相关行业数据库、公众诉求数据库等组成,同时数据层还负责汇聚和交换机数据并与其他平台打通接口。
应用层建设包括业务指导系统(共享国家平台)、指挥协调系统(智慧城管云平台、智管通系统升级、应急指挥系统、统一评价管理系统、精细化专项系统)、行业应用系统(智慧执法系统、智慧渣土系统、 (略) 政系统、智慧园林系统)、城市物联网感知平台、决策建议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和公众服务系统。
展示层建设包括大屏(指挥中心)、中屏(PC端)和小屏(移动端)。
建设安全管理平台,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项目建设中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整体统筹,聚焦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逐步推动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国产化,加快建成“防御、监测、打击、治理、评估”五位一体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是整个项目建设基础,在国家、行业、省、市现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按照“业务需求导向,信息交互共享”要求,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的标准规范体系,以保证数据准确、完整、规范、安全、可靠,并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同步进行项目运维体系的建设,提出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管理准则,基于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
五、建设工期:12个月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概算总投资9363.07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8330.7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759.61万元,预备费272.71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
请严格执行项目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及相关建设标准,依照批复的内容和核定的投资概算进行建设。不得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或改变设计方案。加强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投资,确保工程质量。
附件:1、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核准意见
2、项目投资概算表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1月24日
(略) 管理执法委员会:
你委《关于审批〈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初步设计〉的请示》(鄂州城管函〔2023〕110号)及附件收悉。根据武汉鑫航路 (略) 《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初步设计评审报告》(XHL(评)-EZ〔2023〕003号),经研究,原则同意该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及代码
项目名称: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
项目代码:2020-*-65-01-*
二、建设地点: (略)
三、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 (略) 、区两级使用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略) 城市建成区,在原有的5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拓展建设范围,把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临空经济 (略) 区一体化管理范围, (略) 建成区约136.5平方公里区域。项 (略) 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 (略) 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省、市各级对接要求。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一)应用体系建设:按照住建部发布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包括业务指导系统、指挥协调系统、行业应用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等,同 (略) 城市管理特色,拓展相关应用系统;建设前端感知设备,含 500 个井盖监测设备、14 套内涝检测设备、14 套水安全监测设备、6 套桥梁监测设备、5 套涵洞积水监测设备、808 套车载感知设备、75 套公测监测设备、26 套园林监测设备、150 套智能执法设备、200 个视频监控点位等。
(二)数据体系建设: (略) 平台,搭建大数据能力中心,做好数据的汇聚和交换,对接外部系统, (略) (略) 管理数据库,遵照住建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的部署和要求,数据库建设 (略) 管理基础、城市部件事件监管、城市管理行业应用、相关行业、公众诉求等数据普查和采集;丰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并有效促进信息共享。
(三)基础环境建设:基础环境充 (略) 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建设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网络环境,高效、可扩展的软硬件环境和有效防护的安全环境。具体包括: (略) 运行指挥中心,位于“城管委 1 楼”,包括场所装修、LED 大屏、会议扩声、UPS 备用电源、消防及本地办公设备等;配套支撑软件建设及网络系统的建设。
(四)管理体系建设: (略) (略) 运行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和工作体系为基础,建 (略) 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的指挥中心, (略) (略) 运行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职能。 (略) 运行管理服务制度体系,健全综合协调、问题发现、问题处置、监督考核等工作机制, (略) “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群众满意”的基本目标。
四、总体设计方案
鄂州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遵循“五横四纵”的整体框架,五横即基础设施层、支撑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四纵即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维护管理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充 (略) (略) “1+5+3”的技术实现架构,即1个基础云平台(提供基础存储计算能力)、5个基础支撑(物联感知平台、大数据中枢、AI智能中枢、应用支撑中枢、数字孪生平台)、3个展现场景(大屏、中屏、小屏)。以上 (略) 在运营管理服务平台的应用系统服务。
(一)基础设施
按照“云网融合、全域互联”原则, (略) 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感知设施、数字政府基础设施为核心,鄂州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共享鄂州 (略) 云网基础支撑体系,提升全域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级, (略) 云网等信息基础设施,有效破除各类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
(二)支撑系统
应用支撑中枢作为基础支撑平台,为上层鄂州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应用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撑、业务支撑和公共服务能力支撑,为各类信息化应用提供功能完整、性能优良、可靠性高的业务、技术公共组件,解决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共性问题,提升应用开发、测试、部署和管理的效率,减少重复建设、重复对接。
建设数据感知采集体系、数据融合处理体系、数据共享服务体系,实现从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服务到应用的全流程贯通, (略) 全覆盖、技术领先的大数据支撑体系。主要定 (略) 数据资源,统一数据标准规范,深挖数据潜在价值,提供统一权威的数据支撑,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政府治 (略) 管理能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中枢作为智慧能力支撑平台,提供完整的智能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和AI应用敏捷开发能力,主要定位为智能模型服务的共享复用和快速编排,实现AI应用快速开发。人工智能中枢支持研发流程的标准化、自动化,为前台业务提供快速构建个性化智能服务的能力,实现算法模型和算法能力的场景式编排,并向应用提供服务接口,支撑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建设, (略) 智慧化。
实现物联网技 (略) 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物联网感知体系的汇聚、融合、共享和开放。物联感知平台构建包含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物联网汇聚管理平台、物联网数据管理平台等功能组件。
数字孪生平台融合了三维的空间数据 (略) 的建设信息,提供三维的可视化表达以及各种模型的引擎服务,推动一系列管理功能以及审查功能分析等核心功能,提供各种 (略) 建设运营和管理。
数据层是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中心, (略) 管理基础数据库、城市部件事件监管数据库、城市管理行业应用数据库、相关行业数据库、公众诉求数据库等组成,同时数据层还负责汇聚和交换机数据并与其他平台打通接口。
应用层建设包括业务指导系统(共享国家平台)、指挥协调系统(智慧城管云平台、智管通系统升级、应急指挥系统、统一评价管理系统、精细化专项系统)、行业应用系统(智慧执法系统、智慧渣土系统、 (略) 政系统、智慧园林系统)、城市物联网感知平台、决策建议系统、运行监测系统、综合评价系统和公众服务系统。
展示层建设包括大屏(指挥中心)、中屏(PC端)和小屏(移动端)。
建设安全管理平台,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项目建设中网络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整体统筹,聚焦信息安全自主可控,逐步推动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国产化,加快建成“防御、监测、打击、治理、评估”五位一体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是整个项目建设基础,在国家、行业、省、市现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按照“业务需求导向,信息交互共享”要求, (略) (略) 智慧城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的标准规范体系,以保证数据准确、完整、规范、安全、可靠,并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同步进行项目运维体系的建设,提出项目运行维护管理的管理准则,基于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
五、建设工期:12个月
六、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概算总投资9363.07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8330.7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759.61万元,预备费272.71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
请严格执行项目投资管理的有关规定及相关建设标准,依照批复的内容和核定的投资概算进行建设。不得擅自增加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或改变设计方案。加强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投资,确保工程质量。
附件:1、工程招标审批部门核准意见
2、项目投资概算表
(略)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11月24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