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寿命石墨烯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寿命石墨烯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


华 (略) :

报来的《华 (略) 长寿命石墨烯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项目代码:2304-*-04-01-*)收悉。根据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

一、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前提下,该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原则同意按《报告书》所列项目地点、性质、内容及规模建设。

二、项目位于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华 (略) 现有厂区内,主要建设内容:1.增加ICP、粒径分析仪、比表面积测试仪等研发、检测及中试设备,建设高性能动力电池及材料技术服务平台。2.增加连铸连轧连涂生产系统、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全自动配组打包线等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工艺技术进行升级,建设长寿命石墨烯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产能由原年产700万KVAh铅蓄电池提升至年产960万KVAh铅蓄电池。

三、项目在建设及运营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废气污染防治,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废气收集处理,减少无组织排放。项目铅及其化合物和硫酸雾排放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和表6中铅蓄电池排放浓度限值;颗粒物及非*烷总烃按照《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及表6中铅蓄电池排放浓度限值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中表5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及表9厂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从严执行;厂区内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参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表A.1排放限值执行;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中特别排放限值,其中NOx排放参照执行《 (略) 大气办关于印发《 (略) 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50mg/m3限值要求。

2、项目应建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系统。废水应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项目产生的淋酸废水、涂板机设备冲洗废水、电池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固化干燥废水、固化喷淋废水经车间预处理后(二级混凝沉淀),汇同含铅废气湿法净化废水、含酸废气净化废水、化成充电冷却废水、浴室洗衣废水、初期雨水、设备循环冷却废水等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中和沉淀+净化吸附+过滤工艺)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进入中水回用系统深度净化后回用于生产,中水回用系统产生浓水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田营污水处理厂。厂区职工生活污水收集后进入厂区箱体式生活污水处理站(栅格+调节池+A/O+二沉淀池)进行处理,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田营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在生产车间或设施废水排口设置在线装置,生产运行过程中保证第一类污染物在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限值要求。

3、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减振垫及减振基础,加装消声措施,合理布局、建筑隔声等,合理布局各类设备并加强维护管理。施工期噪声要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有关规定,营运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4、加强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厂内暂存和处理处置措施。含铅废渣、次品电池、返修报废电池、环保设施收集的铅尘、废极板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废柄头、分刷片工序产生铅带片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含铅污泥、连涂工序产生铅带片、含铅劳保用品、废滤袋/废滤筒、废机油、实验室废液、废试剂瓶、废胶、废活性炭、地面含铅灰尘、废隔板纸收集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胶桶收集后由厂家回收。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做好危险废物在收集、转移、储存、处置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5、项目要实行分区防渗,落实各类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设置地下水监测井。针对生产车间、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等单元应采取合理的防渗措施,防渗系数须满足相关技术规范,避免污染地下水。

6、项目要符合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营运期应加强对脱硫脱硝处理设备、污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维护管理,厂区须设置应急事故池,确保事故状态下各类废水不外排。强化工艺废气、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制定周密细致的应急预案并在项目建设“三同时”认真落实,以杜绝污染事故。

7.施工期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严格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全面落实《报告书》中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及大气污染防治有关要求,防止施工扬尘污染。施工现场设置冲洗效果较好的滚轴式自动冲洗平台,物料运输车、渣土车和混凝土搅拌车驶出施工现场必须冲洗刷干净后方可上路。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在车辆必经之处。严禁不达标车辆进入厂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工地使用的桩工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他车辆废气排放必须达到排放标准,严禁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8、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污 (略) 许可排放量以内。

9、落实报告书环境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内不得保留和新建居民区、 (略) 等环境敏感目标。

10、加强涉铊污染物管理,在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安装铊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落实自动监测设备运维及质控要求,废水总排口中不得检出铊。

四、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成后,须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在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申领排污许可证,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五、项目建成后,应按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要求,规范做好相关工作。

六、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应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七、你公司“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和事中事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略) 生态环境分局具体负责。你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略) 生态环境局

2023年12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华 (略) :

报来的《华 (略) 长寿命石墨烯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项目代码:2304-*-04-01-*)收悉。根据环保有关法律法规,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

一、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前提下,该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原则同意按《报告书》所列项目地点、性质、内容及规模建设。

二、项目位于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华 (略) 现有厂区内,主要建设内容:1.增加ICP、粒径分析仪、比表面积测试仪等研发、检测及中试设备,建设高性能动力电池及材料技术服务平台。2.增加连铸连轧连涂生产系统、全自动装配生产线、全自动配组打包线等生产设备,对生产设备、工艺技术进行升级,建设长寿命石墨烯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产能由原年产700万KVAh铅蓄电池提升至年产960万KVAh铅蓄电池。

三、项目在建设及运营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废气污染防治,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组织废气收集处理,减少无组织排放。项目铅及其化合物和硫酸雾排放执行《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和表6中铅蓄电池排放浓度限值;颗粒物及非*烷总烃按照《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表5及表6中铅蓄电池排放浓度限值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中表5中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及表9厂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从严执行;厂区内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参照《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附录A中表A.1排放限值执行;锅炉废气排放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3中特别排放限值,其中NOx排放参照执行《 (略) 大气办关于印发《 (略) 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50mg/m3限值要求。

2、项目应建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系统。废水应分类收集、分质处理,项目产生的淋酸废水、涂板机设备冲洗废水、电池清洗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固化干燥废水、固化喷淋废水经车间预处理后(二级混凝沉淀),汇同含铅废气湿法净化废水、含酸废气净化废水、化成充电冷却废水、浴室洗衣废水、初期雨水、设备循环冷却废水等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中和沉淀+净化吸附+过滤工艺)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于生产,部分进入中水回用系统深度净化后回用于生产,中水回用系统产生浓水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田营污水处理厂。厂区职工生活污水收集后进入厂区箱体式生活污水处理站(栅格+调节池+A/O+二沉淀池)进行处理,处理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及《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484-2013)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进入园区田营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在生产车间或设施废水排口设置在线装置,生产运行过程中保证第一类污染物在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限值要求。

3、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减振垫及减振基础,加装消声措施,合理布局、建筑隔声等,合理布局各类设备并加强维护管理。施工期噪声要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有关规定,营运期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

4、加强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厂内暂存和处理处置措施。含铅废渣、次品电池、返修报废电池、环保设施收集的铅尘、废极板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废柄头、分刷片工序产生铅带片收集后回用于生产,含铅污泥、连涂工序产生铅带片、含铅劳保用品、废滤袋/废滤筒、废机油、实验室废液、废试剂瓶、废胶、废活性炭、地面含铅灰尘、废隔板纸收集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废胶桶收集后由厂家回收。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做好危险废物在收集、转移、储存、处置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5、项目要实行分区防渗,落实各类防渗措施,防止污染地下水,设置地下水监测井。针对生产车间、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站、危废暂存间等单元应采取合理的防渗措施,防渗系数须满足相关技术规范,避免污染地下水。

6、项目要符合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营运期应加强对脱硫脱硝处理设备、污水处理站等环保设施维护管理,厂区须设置应急事故池,确保事故状态下各类废水不外排。强化工艺废气、废水事故排放风险防范措施,根据《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制定周密细致的应急预案并在项目建设“三同时”认真落实,以杜绝污染事故。

7.施工期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要求,严格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全面落实《报告书》中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及大气污染防治有关要求,防止施工扬尘污染。施工现场设置冲洗效果较好的滚轴式自动冲洗平台,物料运输车、渣土车和混凝土搅拌车驶出施工现场必须冲洗刷干净后方可上路。车辆冲洗设施设置在车辆必经之处。严禁不达标车辆进入厂区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工地使用的桩工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他车辆废气排放必须达到排放标准,严禁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8、项目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污 (略) 许可排放量以内。

9、落实报告书环境防护距离,防护距离内不得保留和新建居民区、 (略) 等环境敏感目标。

10、加强涉铊污染物管理,在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安装铊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落实自动监测设备运维及质控要求,废水总排口中不得检出铊。

四、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建成后,须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在发生实际排污行为前申领排污许可证,并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

五、项目建成后,应按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要求,规范做好相关工作。

六、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应重新报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七、你公司“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和事中事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略) 生态环境分局具体负责。你公司应加强环境管理,按规定接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

(略) 生态环境局

2023年12月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