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标题: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索引号: 点击查看详情》》 06H/2023-00056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生态环境局 信息分类:生态环境 \ 公示
概述: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成文日期:** 00:00:00 公开日期:** 16:20:48 废止日期:——— 有效性:有效
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来源: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镶黄旗分局 发布时间:**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示日期: **日

联系电话:(传真):0479- 点击查看详情》》

通讯地址: 镶黄旗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 点击查看详情》》

项目名称:镶 (略) 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内

建设单位:镶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蒙古 (略) (略)

项目概况:镶 (略) 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内,项目总投资64.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5万元,环保投资所占比例为100%。对厂区现有危废暂存间进行改造,建筑面积18m2,存储主要类别包括废机油(HWO8)和废油桶(HW49)。

施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由于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对厂区内露天堆放的压滤泥浆采取地面硬化并设置封闭的泥饼暂存库,边角料堆场铺装硬化,故评价要求施工过程采取如下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COD、BOD5、NH3-N等;依托厂内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委托镶黄旗 (略) 运至新宝拉格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主要为危废暂存库简单的装修改造,本项目装修阶段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粉刷墙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及装修废气。项目装修主要集中在危废暂存库内,主要对危废暂存库进行墙面粉刷、建设围堰、收集池等,装修期间可将危废暂存间门打开,加强通风,并且安装通风设备后,利用通风设备对装修废气进行清除。

装修工程施工中,选用质量合格、通过国家质量检验的石灰,选用环保型实验器材,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随着装修工程的结束,其影响已消失。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噪声较高。本项目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各声源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估算出离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

ΔL = L1-L2 = 20lg(r2/r1)

式中:ΔL——噪声随距离增加的衰减量,dB(A);

r1、r2——距声源的距离;

L1——距声源r1处声级,dB(A);

L2——距声源r2处声级,dB(A)。

通过以上噪声衰减公式,并根据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求,计算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预测值未考虑障碍物、植被、空气等产生的附加衰减量。主要施工设备预测结果见表4-1。

表4-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 单位:dB(A)

设备名称

噪声预测值

施工场界最大达标距离(m)

5m

10m

20m

40m

50m

100m

120m

150m

200m

200

1

运输汽车

88

82

76

70

64

58

56

50

48

2

机械振捣器

75

69

62

56

50

44

42

36

34

3

电锯

85

79

72

66

60

54

52

46

44

4

套丝切管机

75

69

63

57

51

45

41

35

33

5

多功能木工刨

95

89

83

77

71

65

63

57

54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表4-1分析可知,施工机械噪声在不考虑障碍物、植被及空气等引起噪声衰减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单台设备,经距离衰减,施工场界最大达标距离为200m左右。此外,夜间不进行施工。

以上预测结果未考虑任何降噪措施、障碍物、植被及空气引起的噪声衰减。根据现场踏勘,由于本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居民,且项目施工在厂区内施工,因此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废建筑材料,如碎砖块、水泥块、废木料、人工防渗层边角料、工程土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工地工人废弃物品,生活垃圾在厂区垃圾箱暂存后由环卫部门进行了统一处理。对于固体废物应集中堆放及时进行清理,防止露天长期堆放垃圾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5)生态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现有场区门房内施工,对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施工期较短,施工期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除。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环境空气

(1)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运输车辆动力起尘及废润滑油贮存过程由于油桶密封不严而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主要成分为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

①运输车辆动力起尘

运输叉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扬尘,环评要求项目单位在运输过程中限制车速,对厂区地面定期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洒水;同时,项目厂区地面已硬化故运输叉车在厂区内行驶产生的扬尘较少。

②废润滑油贮存废气

参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GB11085-89)表1贮存损耗率,内蒙古属于C类地区,本项目属于不分油品、季节铁皮桶损耗率为0.01%,损耗部分以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计,本项目估算废润滑油年周转量为0.3t/a,则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逸出量为0. 03kg/a,项目年工作 240天,则废润滑油的贮存时间为 5760 小时,因此废润滑油转运过程中的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排放速率为 8.68×10-6kg/h。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为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项目不涉及危废的后续再生加工过程。废润滑油采用密封油桶贮存于危险废物贮存间内,危废贮存间内设置轴流风机作为通风设施,项目产生的污染物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排放量为0.03kg/a,8.68×10-6kg/h,产生量很小。

且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为达标区,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采取危废暂存间通风后排放的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周

界外浓度最高点 4.0mg/m3)。

本项目危废暂存间通过开门定期检查及开窗通风等措施,以降低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浓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不涉及后续危险废物的处置,且不对危废暂存库内地面进行冲洗。因此,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未新增工作人员,故亦无生活污水产生。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地下水、土壤污染源分析

①正常工况

本项目工作人员由厂区现有员工进行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因此无新增生活污水产生;项目仅是危险废物的临时存储仓库,因此也无工艺废水产生。正常工况下危废暂存库的对地面及裙脚做防渗处理,对原有混凝土地面进行打磨,铺设2mm厚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详情》》 烯土工膜,刮涂环氧树脂砂浆干透之后打磨抛光,最后涂刷环氧自流平面漆,做20cm高的防渗裙角,保证构筑物地面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cm/s。采取了严格的防渗措施。废润滑油不会渗漏和进入地下水,基本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因此,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很小,本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主要发生在非正常工况下。

②非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主要指危废暂存间和收集池的硬化地面出现破损,废润滑油发生渗漏损坏的情况下,导致废润滑油泄漏,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下游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

为防止废试剂泄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应对废润滑油收集池防渗措施的性能定期进行监测,便于发现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降至最低限度。

②分区防控措施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将污染物的跑、冒、滴、漏降到最低限度。同时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对项目不同场地提出分区防渗要求。

4-2地下水防渗分区参照表

防渗区

防渗单元

防渗措施

防渗技术要求

重点防渗区

危险废物暂存间

对原有混凝土地面进行打磨,铺设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详情》》 烯土工膜,刮涂环氧树脂砂浆干透之后打磨抛光,最后涂刷环氧自流平面漆,做20cm高的防渗裙角,渗透系数K≤1×10-10cm/s;危废暂存间设置废液收集池1个,容积为0.2m3,渗透系数K≤1×10-10cm/s。

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K≤1×10-10cm/s

③管理措施

项目应设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统一对项目安全和环境进行管理,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风险预警方案,设立应急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与信息公开计划。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机械设备较少,噪声污染源少,产生噪声设备主要为防爆轴流风机及运输车辆等。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平均噪声级在80dB左右。在未采取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运输车辆减少鸣笛,以降低噪声污染。

通过类比同类型项目,本项目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见表4-3。

4-3 项目噪声源强声级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源强dB(A)

所在车间(工段)名称

1

轴流风机

70~85

危废暂存间

2

运输车辆

75~85

装卸过程

噪声防治措施:

尽可能选用功能好、噪音低的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采取减振降噪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对于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加强对厂区内的交通管理,对进出厂区的线路进行规定,运输车辆限制车速、减少车辆鸣笛,设立禁鸣标志,确保交通能通畅和安静,严禁轰鸣;加强车辆管理。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5.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

本项目运营期无新增工作人员,无新增生活垃圾。

(2)危险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机械运行、保养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废润滑油、废油桶。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废润滑油的产生量为0.3t/a。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14-08,需委托内蒙古盛世东润 (略) 处置。项目废油桶产生量为0.02t/a。废油桶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49-08,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处置满足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

①收集、暂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进行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暂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②严格按照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联单转移管理办法》中暂存及转移危险废物的要求对收集及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暂存、转移。

③暂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

④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及转运要建立危险废物进出管理台账。

⑤收集暂存的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管理,危险废物转移程序如下:

a、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b、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c、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d、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e、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f、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g、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h、危险废物接受单位验收发现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特性、形态、包装方式与联单填写内容不符的,应当及时向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产生单位。

h、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暂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物暂存期限相同。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加强室内通风、防爆,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置。通过采取上述方式,项目暂存的危险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分析

(1)环境风险物质识别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识别本项目危险物质为废润滑油。

①废润滑油主要化学物理理化性质如下:

机油属于烃类,是多种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物,外观呈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废润滑油一般颜色比较深,呈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遇明火、高热可燃,引燃温度248℃。机油类属于低毒性,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②火灾爆炸危害

对于本项目涉及的废润滑油火灾危险分类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中规定的方法分类,见表57,燃烧爆炸危险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H=(R-L)/L

式中: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

表4-4 石油化工产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

产品名称

特征

点击查看详情》》

可燃

气体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

点击查看详情》》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

点击查看详情》》

A

液化烃

15℃时蒸气压力>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它类似液体

B

可燃

液体

点击查看详情》》 A 类以外,闪点<28℃

点击查看详情》》

A

闪点≥28℃至≤45℃

B

闪点>45℃至<60℃

点击查看详情》》

A

闪点≥60℃至≤120℃

根据上述分级依据,本项目涉及的废润滑油理化性质及火灾、爆炸特性分类见表4-5。

4-5废润滑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化学名称

沸点(℃)

相对密度

闪点(℃)

爆炸极限(体积%)

火灾危害分类

爆炸危险度H

下限

上限

废矿

物油

179-210

0.85

135

3.8

10.2

点击查看详情》》 类可燃液体

1.68

物质重大危险源识别见表4-6。

4-6 物质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物质

易燃物质识别

爆炸物质识别

识别结果

废润滑油

可燃

无爆炸浓度限值

可燃液体

(2)环境风险等级判断

表4-7 本项目化学品临界值界定

类别

名称

总耗量

一次最大存量

临界量(t)

Q值

原辅材料

废油

0.3t/a

0.3t/a

2500

0.0002

故本项目Q=0.00012,Q<1,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Ⅰ。

综上,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具体为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

(3)环境影响分析

①暂存中的风险事故

本项目为废润滑油及废油桶的收储及转运,废润滑油暂存铁皮桶中,铁皮桶存在泄漏风险,一旦渗漏会渗入土壤并随雨水渗入地下水,造成土壤和水污染。

②运输中的风险事故

项目废润滑油及废油桶运输靠汽车,运输过程中事故隐患主要是事故性泄漏,但由于废油桶是固体废物,基本不会产生泄露的风险。废润滑油其主要风险因素是运输车因交通事故导致危险物料泄露,危废物料大量溢出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人员伤害。

暂存间设置围堰用于收集泄漏液体,围堰与收集池设计了坡度自流相通,废润滑油泄露不会扩散至外环境。项目镀锌铁皮桶均暂存在仓库内,虽然矿物油易挥发,但是由于泄漏量很小,最终散逸到环境中的油气十分有限,因此,废油桶的泄漏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泄漏防范措施

①危废暂存库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为防止泄漏物的外流,本项目危废暂存库设置收集池(0.2m3)。收集池主要用于废润滑油泄漏事故时油类的收集。项目废润滑油存放采用密闭铁桶。

②汽车在运输中散落、泄漏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收集、搬运废润滑油及废油桶时,工作人员应使用专用的密闭铁桶来收集,在运往危废暂存库的过程中使用专用的汽车运输,假设在运输过程中废润滑油桶因破损发生泄漏,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换新的废润滑油收集桶,泄漏在车内的废润滑油应及时用抹布进行擦拭,泄漏到土壤里要将已含废润滑油的土壤区域用铁锹挖走并放至专有的废润滑油固体收集箱中密闭保存,待内蒙古盛世东润 (略) 上门处理危废一同拉走。

③火灾防范措施

本项目废润滑油属于易燃液体,闪点较高,一般情况较为稳定,但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发生火灾危险。本项目场区内严禁明火。油类发生火灾使用泡沫灭火,不会产生大量的液体。要求企业按照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包括泡沫灭火器、消防沙、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如事故发生后,消防及事故收集的废液统一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④防渗措施

为避免废润滑油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项目应按规定对危废暂存库地面进行防渗处理。企业按照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内容进行防渗,防渗层采用HDPE材料,厚度不小于2mm,防渗效果≤1.0×10-10cm/s,防渗材料从入库处铺至库内墙体,在地面与围堰施工过程中地面与墙体接缝处的严密衔接。地面与裙脚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相容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相容。

(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应对现有项目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当事故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而在灾害发生的时候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以及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事故救援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和组成;②应急救援计划的制定;③应急培训和演习;④应急救援行动;⑤现场清除与净化;⑥系统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危险废物(大量)泄漏时的应急预案;

②发生人员挥发气体中毒时的应急预案。

(6)风险评价结论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危险废物为废润滑油和废油桶。项目主要事故类型为废润滑油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

本项目的环境 (略) 非正常工况、危险废物运输和暂存事故、恶劣自然条件等情况下突发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导致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环境污染,同时在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会产生一些次生、伴生污染物的影响。

在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必定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事故影响持续时间不长,且处理及时。总体来说对周边居民点的村民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的物料的暂存运输工作,严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同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使事故发生对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控制,缩短事故发生的持续时间,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体来说,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事故状态下废润滑油泄漏,根据分析,建设单位通过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及采取一定的应急处理措施,可以将本项目的风险降到较低的水平,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以接受。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地面、墙裙等做好防渗、防漏措施,围堰、收集池均要进行防渗,防止事故状态下收集桶内废润滑油泄露至地下水体,收集桶设置警示标志,危险废物标识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危险废物标签。

  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要求,本项目需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及专职负责人员1名,负责项目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环保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能是:

①负责贯彻实施国家环保法规和有关地方环保法令。

②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并实施检查和监督。

③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及时了解施工区及工程运行后环境质量状况及生态恢复状况。

  1. 环境管理要求

项目运营期应设专人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监控环保工程的运行,并检查其效果,了解厂内环境质量与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变化情况,建立健全环保档案,为保护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作好组织和监督工作,环境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环保设施建成后应进行环保验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营运,没有通过环保验收不得进行营运。

②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设置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安全,定期检查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重点关注底部以及四周硬化的废水管路以及循环水池,加强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出现渗漏现象,立即进行修补,不得以渗井渗坑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废石浆和边角料、残次品等需定期及时清运,并建立固体废弃物的转移台帐;要定期对厂区道路进行清扫,并配备洒水车,安排专人不定期的对道路沿线和厂区进行洒水抑尘,特别是大风季节,须加大加密洒水频次,实行专人负责管理,避免身兼数职,或多人管理最后变成无人管理。

③制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计划,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演练,配备各种必要的维护、抢修器材和设备,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到位。

④收集、储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进行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储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⑤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联单转移管理办法》中储存及转移危险废物的要求对收集及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储存、转移。

⑥危险废物收集、储存及转运要建立危险废物进出管理台账,危废台账要放置在危废仓库内(可挂在墙上),危险废物回取后相关的台账应继续保留三年以上。

⑦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地面出现的缝隙及时进行修补。

⑧落实危废管理责任制并上墙,落实专人负责,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

⑨危险废物贮存间内禁止存放除危险废物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

⑩危险废物贮存间需落实“双人双锁”制度管理。(两把钥匙分别由两个危废负责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1. 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两部分:一为竣工验收环境监测,二为营运期的常规自行环境监测。

①竣工验收监测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应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4﹞4号)的有关规定,及时委托经过认证的监测机构,对项目环保“三同时”设施组织竣工验收监测,建设单位进行自主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②运营期常规监测

根据本工程运营期产污特征,常规自行环境监测结合主体工程实际情况开展,主要是对项目废气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进行监测,噪声结合主体工程开展。

项目运营期监测计划见表4-8。

4-8 项目运营期监测计划表

类别

监测点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控制标准

废气

厂界周界外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

1次/年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厂界噪声

四周厂界外1m处

等效连续A声级

结合主体工程,1次/季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8.环保投资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4.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4.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00%,主要用于主体工程的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及危废间的改造等内容。环保投资具体分配情况详见表4-9。

4-9 环保投资一览表

名称

名称

内容

金额(万元)

危废间改造

危废间改造工程

按《危险废物储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进行设计:对原有混凝土地面进行打磨,铺设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详情》》 烯土工膜,刮涂环氧树脂砂浆干透之后打磨抛光,最后涂刷环氧自流平面漆,做20cm高的防渗裙角,渗透系数K≤1×10-10cm/s;危废暂存间设置废液收集池1个,容积为0.2立方米,渗透系数K≤1×10-10cm/s。规范标识标牌。门口设置围堰。

2.5

主体工程改造

废气

边角料堆场整改后占地2000m2,边角料堆场地面采用本项目生产的石板进行铺装,三面采用进行围挡(长边应平行于厂区的主导风向),围挡高度为3m,在非作业情况下加盖蓬布遮护

1.5

压滤泥浆库占地500m2,1层彩钢结构。库内地面采用混凝土防渗处理,压滤泥浆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废水有效收集沉淀后循环利用。

45

配备一台洒水车、4个雾炮机

10

干磨、抛光粉尘治理

3

废水

现有化粪池改造为玻璃钢化粪池

2.5

合计

64.5

标题: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索引号: 点击查看详情》》 06H/2023-00056 发文字号:———
发文机构:生态环境局 信息分类:生态环境 \ 公示
概述: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成文日期:** 00:00:00 公开日期:** 16:20:48 废止日期:——— 有效性:有效
镶黄旗金源石业有限公司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境影响报告表拟审批公示
来源: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镶黄旗分局 发布时间:**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我局拟对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保证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公示日期: **日

联系电话:(传真):0479- 点击查看详情》》

通讯地址: 镶黄旗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 点击查看详情》》

项目名称:镶 (略) 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内

建设单位:镶 (略)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内蒙古 (略) (略)

项目概况:镶 (略) 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新宝拉格镇内,项目总投资64.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4.5万元,环保投资所占比例为100%。对厂区现有危废暂存间进行改造,建筑面积18m2,存储主要类别包括废机油(HWO8)和废油桶(HW49)。

施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由于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对厂区内露天堆放的压滤泥浆采取地面硬化并设置封闭的泥饼暂存库,边角料堆场铺装硬化,故评价要求施工过程采取如下环境保护措施:

(1)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废水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COD、BOD5、NH3-N等;依托厂内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委托镶黄旗 (略) 运至新宝拉格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主要为危废暂存库简单的装修改造,本项目装修阶段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粉刷墙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及装修废气。项目装修主要集中在危废暂存库内,主要对危废暂存库进行墙面粉刷、建设围堰、收集池等,装修期间可将危废暂存间门打开,加强通风,并且安装通风设备后,利用通风设备对装修废气进行清除。

装修工程施工中,选用质量合格、通过国家质量检验的石灰,选用环保型实验器材,减少了粉尘对环境的影响。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随着装修工程的结束,其影响已消失。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噪声较高。本项目仅考虑点声源到不同距离处经距离衰减后的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各声源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估算出离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

ΔL = L1-L2 = 20lg(r2/r1)

式中:ΔL——噪声随距离增加的衰减量,dB(A);

r1、r2——距声源的距离;

L1——距声源r1处声级,dB(A);

L2——距声源r2处声级,dB(A)。

通过以上噪声衰减公式,并根据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的要求,计算施工机械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范围,预测值未考虑障碍物、植被、空气等产生的附加衰减量。主要施工设备预测结果见表4-1。

表4-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 单位:dB(A)

设备名称

噪声预测值

施工场界最大达标距离(m)

5m

10m

20m

40m

50m

100m

120m

150m

200m

200

1

运输汽车

88

82

76

70

64

58

56

50

48

2

机械振捣器

75

69

62

56

50

44

42

36

34

3

电锯

85

79

72

66

60

54

52

46

44

4

套丝切管机

75

69

63

57

51

45

41

35

33

5

多功能木工刨

95

89

83

77

71

65

63

57

54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表4-1分析可知,施工机械噪声在不考虑障碍物、植被及空气等引起噪声衰减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单台设备,经距离衰减,施工场界最大达标距离为200m左右。此外,夜间不进行施工。

以上预测结果未考虑任何降噪措施、障碍物、植被及空气引起的噪声衰减。根据现场踏勘,由于本项目厂界外50m范围内无居民,且项目施工在厂区内施工,因此本项目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点声环境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废建筑材料,如碎砖块、水泥块、废木料、人工防渗层边角料、工程土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工地工人废弃物品,生活垃圾在厂区垃圾箱暂存后由环卫部门进行了统一处理。对于固体废物应集中堆放及时进行清理,防止露天长期堆放垃圾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固废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5)生态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现有场区门房内施工,对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由于施工期较短,施工期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会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除。

运营期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环境空气

(1)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运输车辆动力起尘及废润滑油贮存过程由于油桶密封不严而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主要成分为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

①运输车辆动力起尘

运输叉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扬尘,环评要求项目单位在运输过程中限制车速,对厂区地面定期派专人进行路面清扫、洒水;同时,项目厂区地面已硬化故运输叉车在厂区内行驶产生的扬尘较少。

②废润滑油贮存废气

参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 (GB11085-89)表1贮存损耗率,内蒙古属于C类地区,本项目属于不分油品、季节铁皮桶损耗率为0.01%,损耗部分以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计,本项目估算废润滑油年周转量为0.3t/a,则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逸出量为0. 03kg/a,项目年工作 240天,则废润滑油的贮存时间为 5760 小时,因此废润滑油转运过程中的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排放速率为 8.68×10-6kg/h。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为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项目不涉及危废的后续再生加工过程。废润滑油采用密封油桶贮存于危险废物贮存间内,危废贮存间内设置轴流风机作为通风设施,项目产生的污染物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排放量为0.03kg/a,8.68×10-6kg/h,产生量很小。

且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为达标区,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采取危废暂存间通风后排放的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周

界外浓度最高点 4.0mg/m3)。

本项目危废暂存间通过开门定期检查及开窗通风等措施,以降低非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浓度,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不涉及后续危险废物的处置,且不对危废暂存库内地面进行冲洗。因此,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未新增工作人员,故亦无生活污水产生。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地下水和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地下水、土壤污染源分析

①正常工况

本项目工作人员由厂区现有员工进行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因此无新增生活污水产生;项目仅是危险废物的临时存储仓库,因此也无工艺废水产生。正常工况下危废暂存库的对地面及裙脚做防渗处理,对原有混凝土地面进行打磨,铺设2mm厚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详情》》 烯土工膜,刮涂环氧树脂砂浆干透之后打磨抛光,最后涂刷环氧自流平面漆,做20cm高的防渗裙角,保证构筑物地面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0cm/s。采取了严格的防渗措施。废润滑油不会渗漏和进入地下水,基本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因此,正常工况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很小,本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也主要发生在非正常工况下。

②非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主要指危废暂存间和收集池的硬化地面出现破损,废润滑油发生渗漏损坏的情况下,导致废润滑油泄漏,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会对下游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2)防治措施

①源头控制措施

为防止废试剂泄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应对废润滑油收集池防渗措施的性能定期进行监测,便于发现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降至最低限度。

②分区防控措施

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将污染物的跑、冒、滴、漏降到最低限度。同时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染物特性,对项目不同场地提出分区防渗要求。

4-2地下水防渗分区参照表

防渗区

防渗单元

防渗措施

防渗技术要求

重点防渗区

危险废物暂存间

对原有混凝土地面进行打磨,铺设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详情》》 烯土工膜,刮涂环氧树脂砂浆干透之后打磨抛光,最后涂刷环氧自流平面漆,做20cm高的防渗裙角,渗透系数K≤1×10-10cm/s;危废暂存间设置废液收集池1个,容积为0.2m3,渗透系数K≤1×10-10cm/s。

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渗透系数K≤1×10-10cm/s

③管理措施

项目应设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统一对项目安全和环境进行管理,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制定风险预警方案,设立应急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影响。制定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与信息公开计划。

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机械设备较少,噪声污染源少,产生噪声设备主要为防爆轴流风机及运输车辆等。其特点是间歇或阵发性的,并具备流动性,平均噪声级在80dB左右。在未采取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运输车辆减少鸣笛,以降低噪声污染。

通过类比同类型项目,本项目机械设备噪声源强见表4-3。

4-3 项目噪声源强声级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源强dB(A)

所在车间(工段)名称

1

轴流风机

70~85

危废暂存间

2

运输车辆

75~85

装卸过程

噪声防治措施:

尽可能选用功能好、噪音低的设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采取减振降噪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对于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加强对厂区内的交通管理,对进出厂区的线路进行规定,运输车辆限制车速、减少车辆鸣笛,设立禁鸣标志,确保交通能通畅和安静,严禁轰鸣;加强车辆管理。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的要求。

5.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

本项目运营期无新增工作人员,无新增生活垃圾。

(2)危险废物

本项目运营期机械运行、保养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废润滑油、废油桶。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资料,项目废润滑油的产生量为0.3t/a。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14-08,需委托内蒙古盛世东润 (略) 处置。项目废油桶产生量为0.02t/a。废油桶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为HW08,危险废物代码为900-249-08,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处置满足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

①收集、暂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进行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暂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②严格按照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联单转移管理办法》中暂存及转移危险废物的要求对收集及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暂存、转移。

③暂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

④危险废物收集、暂存及转运要建立危险废物进出管理台账。

⑤收集暂存的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要求管理,危险废物转移程序如下:

a、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联单。

b、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c、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每转移一车、船(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一份联单。每车、船(次)有多类危险废物的,应当按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一份联单。

d、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二联交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危险废物转移运行。

e、危险废物运输单位应当如实填写联单的运输单位栏目,按照国家有关危险物品运输的规定,将危险废物安全运抵联单载明的接受地点,并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第三联、第四联、第五联随转移的危险废物交付危险废物接受单位。

f、危险废物接受单位应当按照联单填写的内容对危险废物核实验收,如实填写联单中接受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

g、接受单位应当将联单第一联、第二联副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十日内交付产生单位,联单第一联由产生单位自留存档,联单第二联副联由产生单位在二日内报送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单位将联单第三联交付运输单位存档;将联单第四联自留存档;将联单第五联自接受危险废物之日起二日内报送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h、危险废物接受单位验收发现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特性、形态、包装方式与联单填写内容不符的,应当及时向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通知产生单位。

h、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暂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物暂存期限相同。

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在危险废物暂存间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加强室内通风、防爆,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处置。通过采取上述方式,项目暂存的危险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分析

(1)环境风险物质识别

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识别本项目危险物质为废润滑油。

①废润滑油主要化学物理理化性质如下:

机油属于烃类,是多种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混合物,外观呈油状液体,淡黄色至褐色,废润滑油一般颜色比较深,呈褐色,无气味或略带异味,遇明火、高热可燃,引燃温度248℃。机油类属于低毒性,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②火灾爆炸危害

对于本项目涉及的废润滑油火灾危险分类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中规定的方法分类,见表57,燃烧爆炸危险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H=(R-L)/L

式中:H—危险度 R—燃烧(爆炸)上限L—燃烧(爆炸)下限

危险度H值越大,表示其危险性越大。

表4-4 石油化工产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火灾危险性

产品名称

特征

点击查看详情》》

可燃

气体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

点击查看详情》》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10%(体积)

点击查看详情》》

A

液化烃

15℃时蒸气压力>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它类似液体

B

可燃

液体

点击查看详情》》 A 类以外,闪点<28℃

点击查看详情》》

A

闪点≥28℃至≤45℃

B

闪点>45℃至<60℃

点击查看详情》》

A

闪点≥60℃至≤120℃

根据上述分级依据,本项目涉及的废润滑油理化性质及火灾、爆炸特性分类见表4-5。

4-5废润滑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化学名称

沸点(℃)

相对密度

闪点(℃)

爆炸极限(体积%)

火灾危害分类

爆炸危险度H

下限

上限

废矿

物油

179-210

0.85

135

3.8

10.2

点击查看详情》》 类可燃液体

1.68

物质重大危险源识别见表4-6。

4-6 物质重大危险源识别表

物质

易燃物质识别

爆炸物质识别

识别结果

废润滑油

可燃

无爆炸浓度限值

可燃液体

(2)环境风险等级判断

表4-7 本项目化学品临界值界定

类别

名称

总耗量

一次最大存量

临界量(t)

Q值

原辅材料

废油

0.3t/a

0.3t/a

2500

0.0002

故本项目Q=0.00012,Q<1,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Ⅰ。

综上,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具体为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

(3)环境影响分析

①暂存中的风险事故

本项目为废润滑油及废油桶的收储及转运,废润滑油暂存铁皮桶中,铁皮桶存在泄漏风险,一旦渗漏会渗入土壤并随雨水渗入地下水,造成土壤和水污染。

②运输中的风险事故

项目废润滑油及废油桶运输靠汽车,运输过程中事故隐患主要是事故性泄漏,但由于废油桶是固体废物,基本不会产生泄露的风险。废润滑油其主要风险因素是运输车因交通事故导致危险物料泄露,危废物料大量溢出而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人员伤害。

暂存间设置围堰用于收集泄漏液体,围堰与收集池设计了坡度自流相通,废润滑油泄露不会扩散至外环境。项目镀锌铁皮桶均暂存在仓库内,虽然矿物油易挥发,但是由于泄漏量很小,最终散逸到环境中的油气十分有限,因此,废油桶的泄漏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泄漏防范措施

①危废暂存库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为防止泄漏物的外流,本项目危废暂存库设置收集池(0.2m3)。收集池主要用于废润滑油泄漏事故时油类的收集。项目废润滑油存放采用密闭铁桶。

②汽车在运输中散落、泄漏的风险防范措施

在收集、搬运废润滑油及废油桶时,工作人员应使用专用的密闭铁桶来收集,在运往危废暂存库的过程中使用专用的汽车运输,假设在运输过程中废润滑油桶因破损发生泄漏,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换新的废润滑油收集桶,泄漏在车内的废润滑油应及时用抹布进行擦拭,泄漏到土壤里要将已含废润滑油的土壤区域用铁锹挖走并放至专有的废润滑油固体收集箱中密闭保存,待内蒙古盛世东润 (略) 上门处理危废一同拉走。

③火灾防范措施

本项目废润滑油属于易燃液体,闪点较高,一般情况较为稳定,但遇明火或高温可能发生火灾危险。本项目场区内严禁明火。油类发生火灾使用泡沫灭火,不会产生大量的液体。要求企业按照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包括泡沫灭火器、消防沙、防护服、防毒面具等。如事故发生后,消防及事故收集的废液统一交由资质单位处理。

④防渗措施

为避免废润滑油泄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项目应按规定对危废暂存库地面进行防渗处理。企业按照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相关内容进行防渗,防渗层采用HDPE材料,厚度不小于2mm,防渗效果≤1.0×10-10cm/s,防渗材料从入库处铺至库内墙体,在地面与围堰施工过程中地面与墙体接缝处的严密衔接。地面与裙脚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相容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相容。

(5)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应对现有项目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当事故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灾害蔓延和减缓灾害后果的有力措施。所以,如果在事故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而在灾害发生的时候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以及系统恢复和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事故救援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应急救援系统的建立和组成;②应急救援计划的制定;③应急培训和演习;④应急救援行动;⑤现场清除与净化;⑥系统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危险废物(大量)泄漏时的应急预案;

②发生人员挥发气体中毒时的应急预案。

(6)风险评价结论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危险废物为废润滑油和废油桶。项目主要事故类型为废润滑油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

本项目的环境 (略) 非正常工况、危险废物运输和暂存事故、恶劣自然条件等情况下突发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导致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环境污染,同时在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会产生一些次生、伴生污染物的影响。

在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必定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事故影响持续时间不长,且处理及时。总体来说对周边居民点的村民身体健康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的物料的暂存运输工作,严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避免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同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使事故发生对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控制,缩短事故发生的持续时间,从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体来说,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为事故状态下废润滑油泄漏,根据分析,建设单位通过采取事故防范措施及采取一定的应急处理措施,可以将本项目的风险降到较低的水平,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以接受。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做好地面、墙裙等做好防渗、防漏措施,围堰、收集池均要进行防渗,防止事故状态下收集桶内废润滑油泄露至地下水体,收集桶设置警示标志,危险废物标识按照《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危险废物标签。

  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要求,本项目需设立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及专职负责人员1名,负责项目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环保专职管理人员的职能是:

①负责贯彻实施国家环保法规和有关地方环保法令。

②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并实施检查和监督。

③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及时了解施工区及工程运行后环境质量状况及生态恢复状况。

  1. 环境管理要求

项目运营期应设专人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监控环保工程的运行,并检查其效果,了解厂内环境质量与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变化情况,建立健全环保档案,为保护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作好组织和监督工作,环境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环保设施建成后应进行环保验收,污染治理设施必须经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投入营运,没有通过环保验收不得进行营运。

②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设置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安全,定期检查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重点关注底部以及四周硬化的废水管路以及循环水池,加强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出现渗漏现象,立即进行修补,不得以渗井渗坑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废石浆和边角料、残次品等需定期及时清运,并建立固体废弃物的转移台帐;要定期对厂区道路进行清扫,并配备洒水车,安排专人不定期的对道路沿线和厂区进行洒水抑尘,特别是大风季节,须加大加密洒水频次,实行专人负责管理,避免身兼数职,或多人管理最后变成无人管理。

③制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计划,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演练,配备各种必要的维护、抢修器材和设备,保证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到位。

④收集、储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进行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储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⑤严格按照《危险废物储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和《危险废物联单转移管理办法》中储存及转移危险废物的要求对收集及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储存、转移。

⑥危险废物收集、储存及转运要建立危险废物进出管理台账,危废台账要放置在危废仓库内(可挂在墙上),危险废物回取后相关的台账应继续保留三年以上。

⑦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地面出现的缝隙及时进行修补。

⑧落实危废管理责任制并上墙,落实专人负责,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入内。

⑨危险废物贮存间内禁止存放除危险废物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

⑩危险废物贮存间需落实“双人双锁”制度管理。(两把钥匙分别由两个危废负责人管理,不得一人管理)。

  1. 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环境监测计划应包括两部分:一为竣工验收环境监测,二为营运期的常规自行环境监测。

①竣工验收监测

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应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4﹞4号)的有关规定,及时委托经过认证的监测机构,对项目环保“三同时”设施组织竣工验收监测,建设单位进行自主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②运营期常规监测

根据本工程运营期产污特征,常规自行环境监测结合主体工程实际情况开展,主要是对项目废气污染源,噪声污染源进行监测,噪声结合主体工程开展。

项目运营期监测计划见表4-8。

4-8 项目运营期监测计划表

类别

监测点位置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控制标准

废气

厂界周界外

点击查看详情》》 烷总烃

1次/年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

厂界噪声

四周厂界外1m处

等效连续A声级

结合主体工程,1次/季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

8.环保投资

本项目工程总投资为64.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4.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100%,主要用于主体工程的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置及危废间的改造等内容。环保投资具体分配情况详见表4-9。

4-9 环保投资一览表

名称

名称

内容

金额(万元)

危废间改造

危废间改造工程

按《危险废物储存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7-2023)进行设计:对原有混凝土地面进行打磨,铺设高密度聚 点击查看详情》》 烯土工膜,刮涂环氧树脂砂浆干透之后打磨抛光,最后涂刷环氧自流平面漆,做20cm高的防渗裙角,渗透系数K≤1×10-10cm/s;危废暂存间设置废液收集池1个,容积为0.2立方米,渗透系数K≤1×10-10cm/s。规范标识标牌。门口设置围堰。

2.5

主体工程改造

废气

边角料堆场整改后占地2000m2,边角料堆场地面采用本项目生产的石板进行铺装,三面采用进行围挡(长边应平行于厂区的主导风向),围挡高度为3m,在非作业情况下加盖蓬布遮护

1.5

压滤泥浆库占地500m2,1层彩钢结构。库内地面采用混凝土防渗处理,压滤泥浆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废水有效收集沉淀后循环利用。

45

配备一台洒水车、4个雾炮机

10

干磨、抛光粉尘治理

3

废水

现有化粪池改造为玻璃钢化粪池

2.5

合计

64.5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