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徐霞客镇人民路北、甜园路东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江阴市徐霞客镇人民路北、甜园路东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地块概况: (略) 徐霞客镇人民路北、甜园路东地块(以下简称“该地块”) (略) 徐霞客镇,总占地面积为8895平方米,约13.36亩。

根据《 (略) 徐霞客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调整后基本控制单元图则(CN-QQ-A))可知,该地块后期规划为行政办公用地(A1)、文化设施用地(A2)、二类居住用地(R2)及兼容A、B、S、U、G用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本地块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用地,为保证土地开发利用安全,加快项目地块出让建设,实现用地安全、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略) 徐霞客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 (略) 于2023年8月至11月对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调查:本次调查地块范围内2012年以前为闲置用地,为集体土地,地块内存在一处池塘,于2010年填平;2011年底被政府收储,至今部分区域种植蔬菜,地块范围内存在填土,无工业企业存在。

本次调查地块周边500米范围内历史上与现存的企业为江苏 (略) 、 (略) (略) 、 (略) 、青阳油坊等企业,考虑气象条件、污染途径、距离范围等多种因素,本次调查地块及周边企业识别的特征因子为石油烃(C10-C40)。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调查:本次调查对项目地块采用系统布点法,设置了土壤及地下水采样点位。

土壤:地块内设置6个土壤监测点位,每个监测点位结合XRF和PID仪器检测结果、感官及污染迹象分别取表层、水位线附近、深层土壤监测样品;地块外设置4个对照点土壤监测点位,地块南侧土水共点结合XRF和PID仪器检测结果、感官及污染迹象分别取表层、水位线附近、深层土壤监测样品,共计土壤样品41份(包括现场平行样品4份,密码样4份)。

地下水:地块内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地块外设置1个地下水对照点,共采集样品地下水样品6份(包括现场平行样品1份,密码样1份)。

监测因子:本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及地下水的分析监测因子为pH、重金属及无机物(砷、镉、铜、铅、汞、镍、铬(六价))、挥发性有机物(2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石油烃(C10-C40)。

调查结论:通过对该地块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现场踏勘、历史资料调查及人员走访调查,并结合现场踏勘,以及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地块内所有采集的土壤样品对应检出指标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所规定的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本地块内所有采集的地下水样品对应检出指标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Ⅳ类水标准限值,石油烃(C10-C40)检出值均符合《 (略)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第一类限值。

综上所述,该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第一类用地要求。


, (略) ,江阴

地块概况: (略) 徐霞客镇人民路北、甜园路东地块(以下简称“该地块”) (略) 徐霞客镇,总占地面积为8895平方米,约13.36亩。

根据《 (略) 徐霞客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11-2030)》(调整后基本控制单元图则(CN-QQ-A))可知,该地块后期规划为行政办公用地(A1)、文化设施用地(A2)、二类居住用地(R2)及兼容A、B、S、U、G用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五十九条“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用地的,变更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本地块土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用地,为保证土地开发利用安全,加快项目地块出让建设,实现用地安全、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略) 徐霞客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 (略) 于2023年8月至11月对该地块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调查:本次调查地块范围内2012年以前为闲置用地,为集体土地,地块内存在一处池塘,于2010年填平;2011年底被政府收储,至今部分区域种植蔬菜,地块范围内存在填土,无工业企业存在。

本次调查地块周边500米范围内历史上与现存的企业为江苏 (略) 、 (略) (略) 、 (略) 、青阳油坊等企业,考虑气象条件、污染途径、距离范围等多种因素,本次调查地块及周边企业识别的特征因子为石油烃(C10-C40)。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调查:本次调查对项目地块采用系统布点法,设置了土壤及地下水采样点位。

土壤:地块内设置6个土壤监测点位,每个监测点位结合XRF和PID仪器检测结果、感官及污染迹象分别取表层、水位线附近、深层土壤监测样品;地块外设置4个对照点土壤监测点位,地块南侧土水共点结合XRF和PID仪器检测结果、感官及污染迹象分别取表层、水位线附近、深层土壤监测样品,共计土壤样品41份(包括现场平行样品4份,密码样4份)。

地下水:地块内设置3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地块外设置1个地下水对照点,共采集样品地下水样品6份(包括现场平行样品1份,密码样1份)。

监测因子:本次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及地下水的分析监测因子为pH、重金属及无机物(砷、镉、铜、铅、汞、镍、铬(六价))、挥发性有机物(2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石油烃(C10-C40)。

调查结论:通过对该地块内部及周边环境的现场踏勘、历史资料调查及人员走访调查,并结合现场踏勘,以及土壤和地下水的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地块内所有采集的土壤样品对应检出指标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所规定的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本地块内所有采集的地下水样品对应检出指标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Ⅳ类水标准限值,石油烃(C10-C40)检出值均符合《 (略)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第一类限值。

综上所述,该地块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的第一类用地要求。


, (略) ,江阴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