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长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弓长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弓长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三五”规划,对全面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殷实富强、文明智慧、生态宜居、和谐幸福弓长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的五年。五年来,以温泉冰雪旅游发展为特色的弓长岭区被外界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央视主流媒体连续报道、温泉旅游百度热词搜索排行榜第一、多部影视剧作品成功拍摄、日本 (略) 和法国 (略) 先后组团对我区进行了友好访问、 (略) 明月山旅游风景名胜区缔结为友好单位,“中国最佳温泉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景区、“中国世界温泉旅游联盟永久会址”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纷至沓来,弓长岭 (略) 首家温泉旅游度假区、 (略) 首批温泉旅游集聚区、 (略) 首批示范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标志着我区 (略) 温泉旅游发展的排头兵,温泉冰雪旅游已成为我区一 (略) 名片。
——“十二五”时期,是抢抓东北振兴机遇获得上级资金支持最多的五年。资 (略) 中期评估顺利通过,获得了第二轮、4年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我区正式列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作试点地区,将连续3年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2015年上报4个项目全部获批,获得中央专项资金8905万元, (略) 获批项目最多、争取资金额度最大的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保障房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资金争取工作捷报频传。五年来,累计争取各类上级专项资金16.6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
——“十二五”时期,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自来水净水厂、输水管网建设工程基本竣工,实现了引汤供水目标,城区供水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投资5.4亿元的西土线改扩建工程,历时11个月、全线17公里顺利通车,已成为连接汤河温泉产业园区的生态走廊和产业大道。5年来,累计完成旅游快速路、柳河东路、柳河西路、一事一议村路等一批路网建设维修工程68项171公里。第二热源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面建成使用。投资1.1亿元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供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共改造老旧小区面积9万平方米,完成了3.6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工程。5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13.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近3倍。城乡“四化”标准和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全面实现“四级网络”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全区22个 (略)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支持计划, (略) 第一家实现美丽乡村示范村全覆盖的县区。红穆 (略) 休闲农业示范村, (略) 首个全国文明村、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魅力乡村示范村。
——“十二五”时期,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五年。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碧水、青山、蓝天工程为核心,地区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投资3.1亿元完成了5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完成了百亩荷花塘、小汤河生态治理等水系建设工程5项,大汤河湿地公园跻身国家级湿地保护试点行列。高标准治理闭坑矿10座3930亩、生产矿9座580亩,累计完成小开荒还林4380亩,超坡地还林5000亩,围栏封育工程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9%;建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91.4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09.2公顷,绿化覆盖率43%,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我区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区。弓矿球团厂脱硫除尘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燃气加气站已建成投入使用,4项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削减任务,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70%以上,我 (略) 级生态区,安平乡、汤河镇双双跨入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阶段任务全面落实,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乡(镇)街统计、财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工业大乡、服务业强镇和社会管理创新型街道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医疗卫生体制 (略) 前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略) 试点,累计流转农村土地4950亩。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香港佳兆业集团、沈煤集团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我区, (略) 域外资金18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4倍和1.9倍。
——“十二五”时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提质提速发展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6:63:33.4调整为2015年的3.6:57.7:38.7。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迅速崛起,服务业连续五年实现“三高一点”。碧湖温泉度假村成为国家仅有的13家5A级温泉度假酒店之一,汤河温泉假日酒店五年迈出三大步,二期、三期工程和假日水上乐园相继竣工营业,已经成为融温泉洗浴、水上娱乐、餐饮、住宿、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温泉度假酒店。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泉饮品产业实现新突破,“汤泉谷”牌矿泉水成为第十二届全运会唯一指定饮用水,岭秀 (略) 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松花石资源开发进展顺利,松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起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略)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核心技术产品得到广泛应用,被纳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行列。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农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以朴沟大地花海为代表的旅游农业项目建设迅速崛起。
——“十二五”时期,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的五年。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73元,年均增长1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略) 率先实施并在全国推广工作经验。“十二五”以来,全区实名制就业累计实现160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略) 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住房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累计集中改造拆迁棚户区6.33万平方米,建成回迁安置13.3万平方米,累计安置1090户,建设廉租房181套1万平方米。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区 (略) 首批“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行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区荣获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文化建设全面加强,雷锋纪念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省纪委评为“全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转换工程,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六统一”,我 (略) 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和卫生应急综合管理示范区。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我区被评为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区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9.4%和37.4%,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一直保持为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六五”普法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我区先 (略) 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省级平安城区、省级平安示范区殊荣。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增长进入换档趋缓调整期的影响,我区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十二五”时期,部分经济指标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规划确定的27项指标中,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的有15项,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有12项,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规划目标。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作物占比低,仍是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工业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低,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以铁矿采选业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服务业占比低、税收贡献率低,还没有成为全区的支柱性产业。三是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社会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四是还有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公共服务、民生改善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表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实际完成数 | 规划目标 | 预计完成 | |||||||||||
2015年计划目标 | 年均 增速% | 2015年预计完成 | 年均 增速% | |||||||||||||
1 | 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4.6 | 80.2 | 12.4 | 65.06 | 7.8 |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6 | 2.4 | 8.4 | 2.34 | 7.9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28.1 | 48.6 | 11.6 | 37.55 | 6.0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4.9 | 29.2 | 14.4 | 25.16 | 11.0 | ||||||||||
2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万元 | 4.49 | 7.8 | 11.7 | 6.53 | 7.8 | |||||||||
3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21.95 | 50 | - | 40 | 12.8 | |||||||||
4 | 全口径财税收入 | 亿元 | 13.5 | 21.7 | 10.0 | 6.6 | -13.3 | |||||||||
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7 | 14.1 | 15.0 | 3.47 | -13.1 | |||||||||
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2.36 | 18 | 7.8 | 15.63 | 4.8 |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2.3 | 26 | 16.1 | 25.22 | 15.4 | |||||||||
8 | 耕地保有量 | 公顷 | 3358 | 3258 | - | 4470 | - | |||||||||
9 | 外贸出口 | 万美元 | 2027 | 1000 | - | 836 | -16.2 | |||||||||
10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192 | 4000 | - | 0 | - | |||||||||
11 | 引进域外资金 | 亿元 | 10 | 14.5 | 7.7 | 15 | 8.4 | |||||||||
12 | 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 | 天 | 245 | 265 | - | 268 | - | |||||||||
13 |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平方米 | 11 | 13 | 3.4 | 13 | 3.4 | |||||||||
14 | 森林覆盖率 | % | 44.8 | 48 | - | 48.9 | -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实际完成数 | 规划目标 | 预计完成 | |||||||||||
2015年计划目标 | 年均 增速% | 2015年预计完成 | 年均 增速% | |||||||||||||
15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煤 | 1.19 | 1.05 | -2.5 | 1.05 | -2.5 | |||||||||
16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 | 立方米 | 55.12 | 50 | -1.9 | 48.6 | -2.5 | |||||||||
17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吨 | 1063.7 | 714 | -7.7 | 710.4 | -7.8 |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吨 | 1599.4 | 1100 | -7.2 | 1095.4 | -7.3 | ||||||||||
氨氮排放量 | 吨 | 193.65 | 164 | -3.3 | 162.2 | -3.5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吨 | 716.81 | 585 | -4.0 | 581.6 | -4.1 | ||||||||||
1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462 | 30000 | 14.2 | 26073 | 11.0 | |||||||||
19 |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 人 | 17667 | 17100 | - | 18600 | 1.0 | |||||||||
20 | 人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7.8 | 8.3 | - | 8.4 | - | |||||||||
21 | 年末总人口(常住) | 万人 | 9.925 | 10.27 | 0.7 | 9.957 | 0.1 | |||||||||
22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0.32 | 0.77 | - | 0.77 | - | |||||||||
23 | 人均期望寿命 | 岁 | 75.34 | 76.34 | - | 80.9 | - | |||||||||
24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 | 3以下 | - | 3 | - | |||||||||
25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4.8 | 11 | 18 | 10 | 15.8 | |||||||||
26 | 旅游总人次 | 万人次 | 161 | 320 | 14.7 | 327 | 15.2 | |||||||||
27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56.5 | 62 | - | 62.2 | - |
二、“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站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国内传统要素优势减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长动力减弱,风险挑战增多。
从我区自身看,经济正趋稳向好,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别是经过“十二五”的努力,我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一是国家启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弓长岭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正式列入国家支持计划,资 (略) 转型政策延续,棚户区改造、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等国家扶持政策,都将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十二五”期间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我区在“十三五”期间发展积蓄力量;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将为我区吸引外商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将为我区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都为我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判断,我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以大智慧和大定力,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遵循“四个着力”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问题导向,用发展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坚强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着力”要求,围绕建设“四个辽阳”主线,全力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历史机遇, (略) 内领先、国内知名温泉旅游小镇建设和“中国梦·雷锋城”创建,强力推进以温泉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提质提速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殷实富强、文明智慧、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弓长岭。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要着眼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略) 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绿色环保、和谐共享发展的基本理念,围绕建设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辽阳的任务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营造生态宜居家园,迈向和谐幸福生活。具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6%,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占比从“十二五”末期的3.6:57.7:38.7调整到3.6:50.2:46.2。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到“十三五”末期,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发展新模式。
——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法制制度不断健全,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民主参选率达到84.2%,注册志愿者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20%。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宜居水平显著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控制在0.9吨标准煤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0%,森林蓄积量达到50万立方米,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76.2%,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均等化,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消除贫困。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属性 | 2015年预计数 | 2020年 目标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预期 | 65.06 | 91.8 | 7.0 |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 预期 | 2.34 | 3.3 | 6.8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预期 | 37.55 | 46.1 | 4.2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预期 | 25.16 | 42.4 | 11 |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 | 预期 | 34747 | 44350 | 5.0 | |||||
3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预期 | 11 | 17.6 | 10.0 | |||||
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预期 | 15.63 | 19.2 | 4.2 | |||||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预期 | 25.22 | 41.7 | 10.6 | |||||
6 | 出口总额(万美元) | 预期 | 836 | 1680 | 15.0 | |||||
7 |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 预期 | 10 | 17 | 11.2 | |||||
8 | 旅游人次(万人) | 预期 | 327 | 555 | 11.2 | |||||
9 | 粮食总产量(吨) | 预期 | 18618 | 18500 | - | |||||
10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预期 | 62.2 | 67 | - | |||||
11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预期 | 1.3 | 2 | - | |||||
12 | 互联网普及率(%) | 预期 | 61 | 75 | - | |||||
13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预期 | 26073 | 37500 | 7.5 | |||||
14 | 城镇失业登记率(%) | 预期 | 3 | 3 | - | |||||
15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 预期 | 3030 | 3500 | 3.0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属性 | 2015年预计数 | 2020年 目标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
16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约束 | 10.3 | 10.8 | - | |||||
17 |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 | 约束 | 504 | 0 | - | |||||
18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预期 | 98.2 | 99.3 | - | |||||
19 | 人均期望寿命(岁) | 预期 | 80.9 | 81.4 | - | |||||
20 |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套) | 约束 | - | - | 84 | |||||
21 |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公顷) | 约束 | - | - | 771 | |||||
22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 约束 | 48.6 | 37.6 | -5.0 | |||||
23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 | 约束 | 1.05 | 0.9 | -3.0 | |||||
24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约束 | - | (略) 下达目标 | ||||||
25 | 森林覆盖率(%) | 约束 | 48.9 | 50 | - | |||||
26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约束 | 48 | 50 | 0.8 | |||||
27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约束 | - | (略) 下达目标 | |||||
氨氮 | - | |||||||||
二氧化硫 | - | |||||||||
氮氧化物 | - |
(四)主要任务
1、加速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殷实富强弓长岭
“十三五”期间,以着力打造“一带五区”(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汤泉谷旅游休闲度假集聚区、汤河温泉产业园区、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岭东循环经济工业产业集聚区、汤河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高质高效、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核心的温泉冰雪旅游;加速开发建设北部旅游景区,推动北部旅游多点布局,实现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发展目标;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逐步扩大服务业规模,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6.2%,服务业逐步成为全区的支柱性产业,并努力将弓长岭区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高山滑雪、乡村民俗 (略) 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温泉冰雪旅游小镇。
一是做大做强温泉冰雪旅游产业。强力推进温泉冰雪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佳兆业·汤泉驿、辽宁鑫泉度假酒店等在建项目,强力推进假日冰雪大世界、岭秀山·汤泉谷文化艺术生态产业园等筹建项目,加速推进阿尔卑斯滑雪谷、日月双泉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 推动高端旅游发展。加快推进弓长岭区温泉小镇建设步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突出温泉特色,丰富小镇内涵,完善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通过三年时间打造出集温泉旅游、生态观光、文化创 (略) 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温泉小镇。大力发展养生养老服务业。 (略) 、老年教育等养老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进辽阳爱晚中心国家养老示范基地、孙家寨大型养老基地、汤河天一堂民族医学养生养老等项目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完善发展规划,创新开发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瓦子沟生态旅游,将农家乐餐饮、垂钓、观鸟、采摘等项目整合开发,开辟建设暖阳屯旅游景区。推动安土路沿线各村以关东民俗文化为核心,建设关东民俗文化旅游村。以穆家坟历史文化为依托,逐步开发建设红穆民俗文化产业园。形成我区乡村旅游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加速文化体育与温泉旅游融合发展。利用弓长岭温泉滑雪场被评为“ (略)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优势,继续举办“百万少年上冰雪”等冰雪活动,以及继续开展东北高山滑雪系列赛, (略) 冬季旅游首选地。利用大汤河滨水观光带和区内景观路等资源,开发设立长跑、公路自行车、徒步行等体育活动。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活动。充分挖掘悠久的温泉文化和四方台等历史文化,打造唐王井等一批文化景点景观,进一步丰富温泉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旅游整体环境。以管理团队化、服务优质化为核心,提升温泉假日酒店、碧湖温泉度假村、假日水上乐园等温泉旅游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和标准。以会展经济为引擎,力争引进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年会、论坛、展览等活动在我区举办,不断提高我区旅游知名度。以实施旅游基础建设为抓手,建设汤河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完善路引标识、户外广告等,不断完善旅游硬件环境。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组建各类旅游协会,加强旅游服务专业知识培训,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全面提升旅游软环境。“十三五”期间,要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泉谷旅游休闲度假 (略) 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集聚区;汤河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要在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努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汤河温泉产 (略) 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培养对象的基础上,争 (略) 级经济开发区行列。
二是大力发展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加速推进华表山旅游风景区建设。依托华表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深入挖掘*令威驾鹤西游的文化传说,建设文化碑林,将《搜神后记》、李白、杜甫、欧阳修等关于*令威的传记诗词歌赋收入其中,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亮点。同时,推动大瓦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建设,将华表山风景区打造成为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打造朴沟户外旅游活动基地。利用山形地貌及朴南环线等资源,开发设立山地户外运动,如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野外生存、定向越野、丛林穿越、狩猎等活动;同时,加速推进千亩花海、人参谷等景观建设,形成融户外运动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户外旅游活动基地。推动葠窝水库周边水上旅游开发。整合葠窝水库和太子河上游水域,加快开发划船、滑水、垂钓、漂流等水上活动;发展壮大葠窝水库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速冷热地景区改造步伐。围绕现有冷热地公园,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修复冷热地景观;并着力推进东方蓝湖温泉小镇和冷热地温泉酒店建设,形成融自然奇观和温泉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十三五”期间,要将北部的冷热地、朴沟、华表山、葠窝水库连成一线形成环状旅游集聚区,并将北部旅游集聚区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推进核心区以及北出口商业区建设,进一步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商贸流通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引导北出口零散物流企业整合经营,鼓励隆兴物流园区壮大规模、做优做强, (略) 级现代物流园区。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以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现有驻区金融、保险机构发展壮大,积极引进外来金融、保险机构入驻我区,重点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扶持壮大特色餐饮行业。以“三星羊汤”和“汤河鲜鱼” (略) 级特色菜系为核心,加速三星羊汤一条街和汤河鲜鱼一条街建设步伐,提升壮大特色餐饮行业。
(2)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户以上。
一是加快岭东循环经济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和引导现有铁矿石采选企业向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并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推动现有选矿企业大力发展粉末冶金、直接还原铁等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加工深度,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长转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发展循环工业。采用源头控制、减量排放、循环利用的方式,降低工业废弃物总量,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和引进利用舍岩和尾矿资源进行循环加工,生产蒸压加气砖、无机纤维、微晶玻璃、马路彩砖、高强度水泥和轻质建筑材料等新型环保建材,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尾矿舍岩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推动节能技术改造。按照技术创新、淘汰落后、集聚发展原则,推动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并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健全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控制目标。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融资贷款、税费优惠等各个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放宽和优惠,引导和支持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其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承担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主力军重任。鼓励现有工艺玻璃行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现有白酒生产企业不断壮大规模,注重品牌效应, (略) 场份额。同时切实依托弓矿, (略) 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做好区矿合作文章,深入推进区矿融合发展, (略) 在小漩、何家地区建立年产500万吨溶剂灰岩项目和年产100万吨铁精粉项目。同时,创造条件为区 (略) 开展产业对接和产品配套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区矿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我区的矿泉资源,加大矿泉饮品项目的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矿泉饮品产业集群,大力推广岭秀山矿泉饮品品牌, (略) 乃至全国的矿泉水知名品牌,积极开发矿泉啤酒、果汁、功能饮料等系列产品, 形成矿泉饮品产业集群,到2020年,矿泉饮品年设计生产能力力争达到50万吨。以松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开发建设集松花石精深加工、松花石旅游产品交易、松花石艺术展览、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3)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略)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孙家河、牛录河、四方河、何翁河等7条、共计9.3公里。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排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田间工程、农灌沟渠等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全面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广土壤肥力培育、水资源合理利用及肥料科学使用等相关技术手段,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提升耕地土壤基础地力,增强耕地持续高产稳产能力。
二是大力发展精品、高效、生态、休闲等特色农业。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特色林果4个主导产业。培育以西甜瓜、葡萄、无公害蔬菜等高效作物为重点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广发展以山野菜、中草药、花卉、苗圃、榛子等效益农业为重点的山上、林下经济。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在耿家地区,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造蔬菜出口基地;在朴沟、松泉地区,重点发展大地花海、瓜果采摘等农事产业,建设朴沟-松泉休闲农业园;在望宝地区,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做大做强望宝生态园。同时,围绕西土线两侧,重点发展千亩花海、千亩采摘园等旅游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着力打造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林地流转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土地林地流转服务管理网络,规范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实现土地林地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农事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创新农业营销服务,加快农产品服务流通体系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强化指导服务方式,增强农民在农业流通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文明智慧弓长岭
“十三五”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全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牢牢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奋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略) 争创 (略) 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以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用 (略) 之魂,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中国梦·雷锋城”为主线,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 (略) 建设。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打造弓长岭区“雷锋精神名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诚信教育为重点,不断深化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传承传统美德,适 (略) 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把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崭新阶段。
二是繁荣发展传统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和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等阵地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广告策划、摄影雕塑、书法绘画、民风民俗等文化产业,发展2-3家民间艺术团体,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依托温泉、松花石资源,发展温泉、奇石文化,开发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丰富文化的时代内涵。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要依托温泉滑雪场和山水道路及建成的旅游和体育资源,承揽和举办各级各类滑雪、自行车、球类、登山、徒步、越野、长跑、游泳、钓鱼、体能竞技等体育赛事和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全民健身中心扩建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体育设施服务功能。
三是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联动共振,以融合促发展、以融合促转型、以融合促超越,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力发展影视题材创作,影视剧拍摄,推动影视基地建设。以科技引领创意,以创意打造文化, (略) ,重点 (略) 、数字矿山等软件研发,以及在数字模拟、动漫和游戏开发等创意文化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加快发展奇石创意文化,围绕我区的松花石资源,鼓励民间艺术家开展奇石创作,丰富奇石文化内涵,推动松花石文化创意展示馆建设。
(2)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推动智慧产业 (略) 建设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创新型人才队*建设,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信息化与互联网在社会管理中应用,推 (略) 管理 (略) 管理转变。
一是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速人才集聚,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制定更积极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建设高质量吸纳入才创新创业的载体, (略) 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家,打造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队*。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人才激励,健全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导向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加强人才工作绩效管理。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协同效应。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建设共性、专业、综合服务等三类平台,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略) 为核心,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加大科技转化与推广,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发明专利5项。
三是加 (略) 建设与管理。以“互联网+” (略) 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水平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 (略) 管理与民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 (略) 管理系统,构建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统筹信息化的智慧型管理模式。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市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坚持从发展智慧经济入手,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经济模式,加快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和产业链条。坚持从智慧民生入手,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智能化公共服务产品。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新形势下街政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建立新型的街政管理体制、社区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型养老服务,大力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坚持从智慧管理入手,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
(3)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一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设,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就业和民生改善,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扎实 (略) 级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
三是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收支管理制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
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优化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流程,严格限定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审查范围。全面清理和压缩与企业投资项目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创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领域政府投入方式,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五是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4)抢抓机遇、扩大开放,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牢牢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环渤海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立足温泉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是抢抓东北振兴重大机遇。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按照政策项目化、项目政策化的总体要求,对号入座,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紧紧抓住国 (略) 转型政策延续机遇,坚定不移打好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区这张牌,促进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围绕《 (略) 弓长岭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在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避险安置工程、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四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矿区基本环境和生活条件。积极参与区域协同发展,在“一带一路” (略) 融入环渤海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实施沈辽鞍营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突破。
二是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外贸发展向提升综合效益、培育内生主体和产业、 (略) 场深度、抢占产业链高端转变,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办理出口经营权,同时加大外贸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形成新的出口能力;推动优质 (略) ,通过直接融资形式,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扩大外向度。“十三五”期间,外贸出口累计要实现1亿美元。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突出产业集群招商,坚持内、外资并举,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启动民资、承接产业转移和盘活现有闲置存量资产为重点,以点对点面对面招商为手段,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招商,重点围绕文化、旅游、健康、新型工业等产业,策划包装一批有针对性的招商项目,力争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的项目落户我区。同时,要加大外资企业的引进,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3、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弓长岭
以协调、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全面构建城美、山青、水绿、天蓝的 (略) 。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发展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实现基础设施基本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最大限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区城镇化率达67%。
一是完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弓长岭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略) 设计,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合理配置资源,以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为发展轴,促进沿岸、沿路经济带和商业区繁荣,带动和辐射周边村的发展,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进农 (略) 民化,建立差别化户籍管理制度,完善与之配套的教育、住房、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严格城镇建设用地管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做好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探索城镇化运作模式,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推进村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支持城镇化建设。
二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聚居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动力,吸引一般村居民逐步向中心村聚集。以中心村为核心,以社区化为方向,推进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交、环卫、治安、消防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
(2)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略) 功能
以交通、电力、水利、城市给排水、供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进 (略)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快完善汤河新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城交通路网,以构建城乡旅游快速通道为目标,新建瓦子旅游路、参松线旅游路以及54条81公里村级公路等一批路网工程,完成沈环线、西土线、峨瓦线、安滑线等一批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乡道大中修工程约66公里,到2020年,百公里公路密度达90%。实施汤河新城自来水管网铺设和汤河地区加压泵站建设工程,实现新城核心区自来水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新城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综合管网配套设施,到2020年,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燃气铺设中压管网达到35公里以上,燃气输气量达到150万立方米以上,进一步提升汤河新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工程。改善老城区给排水环境,建设安全、高效、完善的供水设施体系,实施八团地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安平主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供水管网115公里。进 (略) 排水、污水管网建设,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小区黑色路面、硬铺装、给排水、绿化、亮化改造为核心,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彻底改善老旧小区生活环境。实行环卫和环保设施建设工程,规范环卫环保设施,有计划地开放沿街单位、商场公厕,解决老城区水洗公厕匮乏问题,逐步实施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 (略) 政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完成电力改造、城区燃气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3)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以碧水、青山、蓝天工程为核心,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深入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继续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大汤河下游、小汤河、长岭河等河道生态治理,到“十三五”期末,河流水质全面达到标准。巩固青山工程成果,坚决遏制“小开荒”反弹势头,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荒山绿化、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加快推进蓝天工程,以治理大气雾霾为重点,持续抓好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集中供热、煤改电,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节能低碳全民行动,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二是开展矿山环境治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防灾能力。统筹协调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森林、河流、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汤河水库湿地、葠窝水 (略) 级重要湿地。
三是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和打造力度。加大城乡绿化力度,继续实施以河道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和村屯绿化工程,进 (略) 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全力打 (略) 。 (略) 美化亮化,以沿街楼体、城市河道、重点企业和山体景观美化亮化为重点,实施一批美化亮化和景观打造工程,进 (略) 品位。启动实施“文明街(路)示范创建工程”,加大占道经商、乱停乱放、遗撒遗漏等处罚力度,彻底改善城乡道路环境。进一步规范施工管理,严控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巩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果,以健全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和管护体系为核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全区已实现宜居村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到“十三五”末期,建成一批“环境整洁、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全国美丽乡村。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幸福弓长岭
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合资源,增强合力,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提升全区百姓的幸福感。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教育实践培训学校优先保障发展”的原则,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略) 级教育强区和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成果,全方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乡镇创办示范幼儿园,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到2020年,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8%。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学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小学、初中毛入学率保持在100%。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机制和办学理念,走规模化、信息化、效益型发展之路。关心和支持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加强师资队*建设,优化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交流机制,深化教师绩效管理,全面提高教师队*素质,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二是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合理调整辖区内医疗资源布局, (略) (略) 整合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改善城乡居民就医环境。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搞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和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 (略) 和中医专科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三是加快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线,弘扬新型生育文化,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优化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广播影视的舆论引导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实现广播电视制作和有线电视网络全网数字化,促进有线网络向实现网络化、综合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整合统计资源体系、利用资源体系和安保体系,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强区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质量发展公共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强化法制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广泛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到“十三五”末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50%以上,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以上。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将我区建成为食品安全放心县(市)区。稳步推进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区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核心,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全面消除贫困人口。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制定弓长岭区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并完善贫困人口脱贫配套政策,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要严格筛查,核准底数,建档立卡,一户一档案、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推进机制,落实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措施。确保在“十三五”末期,使全区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健全教育、城乡医疗、灾害突发等专项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逐步拓展社会保障的范围。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二是大力促进就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就业增长点,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落实促进各类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密集型小型微型企业贴息贷款,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健全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和长效机制, (略) 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改善社会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谋职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灵活 (略) 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建立失业调控、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增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能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四是提高住房供应和保障水平 。实施以棚户区改造为主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和创新住房保障新模式,统筹规划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逐步扩大有条件的地区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使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进城务工人员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略) 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工程。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满足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推进、适度保障的原则,大幅度提高公共租赁住房比例。规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保障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养老、旅游等多元化地产,培育和发 (略) 场,合理调控商品住房供应量,积极消化房地产库存。
五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劳动者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民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转移性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努力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收入差距。
(五)保障措施
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引导作用,必须从组织协调、政策导向、项目安排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保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确保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实现。
1、加强规划组织领导
实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规划的贯彻实施。各乡(镇)街、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在紧紧围绕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区总体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好各自年度发展任务,确保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发展局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2、加强规划分工落实
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完善规划体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加强规划衔接。强化以本规划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部门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要切实贯彻本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求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分解落实任务。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及时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明确部门分工,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政府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保障规划实施的行政合力。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和制定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3、加强政策项目配套
强化政策导向。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推进重点项目。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点项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作用,在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化重点项目布局,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统筹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
4、加强实施监督评估
依法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努力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
加强规划实施评估。依法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有效实施。
弓长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三五”规划,对全面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殷实富强、文明智慧、生态宜居、和谐幸福弓长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经济形势,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的五年。五年来,以温泉冰雪旅游发展为特色的弓长岭区被外界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央视主流媒体连续报道、温泉旅游百度热词搜索排行榜第一、多部影视剧作品成功拍摄、日本 (略) 和法国 (略) 先后组团对我区进行了友好访问、 (略) 明月山旅游风景名胜区缔结为友好单位,“中国最佳温泉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景区、“中国世界温泉旅游联盟永久会址”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纷至沓来,弓长岭 (略) 首家温泉旅游度假区、 (略) 首批温泉旅游集聚区、 (略) 首批示范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标志着我区 (略) 温泉旅游发展的排头兵,温泉冰雪旅游已成为我区一 (略) 名片。
——“十二五”时期,是抢抓东北振兴机遇获得上级资金支持最多的五年。资 (略) 中期评估顺利通过,获得了第二轮、4年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我区正式列入国家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作试点地区,将连续3年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2015年上报4个项目全部获批,获得中央专项资金8905万元, (略) 获批项目最多、争取资金额度最大的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保障房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各个方面资金争取工作捷报频传。五年来,累计争取各类上级专项资金16.64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7倍。
——“十二五”时期,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自来水净水厂、输水管网建设工程基本竣工,实现了引汤供水目标,城区供水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投资5.4亿元的西土线改扩建工程,历时11个月、全线17公里顺利通车,已成为连接汤河温泉产业园区的生态走廊和产业大道。5年来,累计完成旅游快速路、柳河东路、柳河西路、一事一议村路等一批路网建设维修工程68项171公里。第二热源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全面建成使用。投资1.1亿元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网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供电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共改造老旧小区面积9万平方米,完成了3.6万平方米“暖房子”改造工程。5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13.4亿元,比“十一五”增长近3倍。城乡“四化”标准和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全面实现“四级网络”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全区22个 (略) 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支持计划, (略) 第一家实现美丽乡村示范村全覆盖的县区。红穆 (略) 休闲农业示范村, (略) 首个全国文明村、全省唯一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魅力乡村示范村。
——“十二五”时期,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五年。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碧水、青山、蓝天工程为核心,地区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投资3.1亿元完成了5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完成了百亩荷花塘、小汤河生态治理等水系建设工程5项,大汤河湿地公园跻身国家级湿地保护试点行列。高标准治理闭坑矿10座3930亩、生产矿9座580亩,累计完成小开荒还林4380亩,超坡地还林5000亩,围栏封育工程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9%;建城区绿化面积达到391.4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109.2公顷,绿化覆盖率43%,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我区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区。弓矿球团厂脱硫除尘改造工程全面完工,燃气加气站已建成投入使用,4项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全面完成削减任务,城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五年保持在70%以上,我 (略) 级生态区,安平乡、汤河镇双双跨入国家级生态乡镇行列。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阶段任务全面落实,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乡(镇)街统计、财税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工业大乡、服务业强镇和社会管理创新型街道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医疗卫生体制 (略) 前列,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 (略) 试点,累计流转农村土地4950亩。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香港佳兆业集团、沈煤集团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我区, (略) 域外资金18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4倍和1.9倍。
——“十二五”时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提质提速发展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6:63:33.4调整为2015年的3.6:57.7:38.7。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迅速崛起,服务业连续五年实现“三高一点”。碧湖温泉度假村成为国家仅有的13家5A级温泉度假酒店之一,汤河温泉假日酒店五年迈出三大步,二期、三期工程和假日水上乐园相继竣工营业,已经成为融温泉洗浴、水上娱乐、餐饮、住宿、商务于一体的综合型温泉度假酒店。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矿泉饮品产业实现新突破,“汤泉谷”牌矿泉水成为第十二届全运会唯一指定饮用水,岭秀 (略) 场占有份额不断扩大;松花石资源开发进展顺利,松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起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略)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核心技术产品得到广泛应用,被纳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行列。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农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以朴沟大地花海为代表的旅游农业项目建设迅速崛起。
——“十二五”时期,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取得重大进步的五年。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73元,年均增长11%。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略) 率先实施并在全国推广工作经验。“十二五”以来,全区实名制就业累计实现160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略) 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住房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累计集中改造拆迁棚户区6.33万平方米,建成回迁安置13.3万平方米,累计安置1090户,建设廉租房181套1万平方米。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区 (略) 首批“教育强区”和“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行列。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我区荣获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文化建设全面加强,雷锋纪念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省纪委评为“全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转换工程,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城乡医疗服务“六统一”,我 (略) 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和卫生应急综合管理示范区。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我区被评为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区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9.4%和37.4%,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一直保持为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形成。“六五”普法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我区先 (略) 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省级平安城区、省级平安示范区殊荣。
虽然“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经济增长进入换档趋缓调整期的影响,我区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十二五”时期,部分经济指标与预期目标存在差距,规划确定的27项指标中,能够完成预期目标的有15项,未能完成预期目标的有12项,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规划目标。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经济作物占比低,仍是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工业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低,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以铁矿采选业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服务业占比低、税收贡献率低,还没有成为全区的支柱性产业。三是宏观经济形势仍然严峻,社会投资信心不足,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四是还有一些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公共服务、民生改善与广大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
表1 “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实际完成数 | 规划目标 | 预计完成 | |||||||||||
2015年计划目标 | 年均 增速% | 2015年预计完成 | 年均 增速% | |||||||||||||
1 | 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44.6 | 80.2 | 12.4 | 65.06 | 7.8 |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6 | 2.4 | 8.4 | 2.34 | 7.9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28.1 | 48.6 | 11.6 | 37.55 | 6.0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4.9 | 29.2 | 14.4 | 25.16 | 11.0 | ||||||||||
2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万元 | 4.49 | 7.8 | 11.7 | 6.53 | 7.8 | |||||||||
3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21.95 | 50 | - | 40 | 12.8 | |||||||||
4 | 全口径财税收入 | 亿元 | 13.5 | 21.7 | 10.0 | 6.6 | -13.3 | |||||||||
5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7 | 14.1 | 15.0 | 3.47 | -13.1 | |||||||||
6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2.36 | 18 | 7.8 | 15.63 | 4.8 | |||||||||
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2.3 | 26 | 16.1 | 25.22 | 15.4 | |||||||||
8 | 耕地保有量 | 公顷 | 3358 | 3258 | - | 4470 | - | |||||||||
9 | 外贸出口 | 万美元 | 2027 | 1000 | - | 836 | -16.2 | |||||||||
10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192 | 4000 | - | 0 | - | |||||||||
11 | 引进域外资金 | 亿元 | 10 | 14.5 | 7.7 | 15 | 8.4 | |||||||||
12 | 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天数 | 天 | 245 | 265 | - | 268 | - | |||||||||
13 |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平方米 | 11 | 13 | 3.4 | 13 | 3.4 | |||||||||
14 | 森林覆盖率 | % | 44.8 | 48 | - | 48.9 | -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实际完成数 | 规划目标 | 预计完成 | |||||||||||
2015年计划目标 | 年均 增速% | 2015年预计完成 | 年均 增速% | |||||||||||||
15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煤 | 1.19 | 1.05 | -2.5 | 1.05 | -2.5 | |||||||||
16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 | 立方米 | 55.12 | 50 | -1.9 | 48.6 | -2.5 | |||||||||
17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 吨 | 1063.7 | 714 | -7.7 | 710.4 | -7.8 | ||||||||
二氧化硫排放量 | 吨 | 1599.4 | 1100 | -7.2 | 1095.4 | -7.3 | ||||||||||
氨氮排放量 | 吨 | 193.65 | 164 | -3.3 | 162.2 | -3.5 | ||||||||||
氮氧化物排放量 | 吨 | 716.81 | 585 | -4.0 | 581.6 | -4.1 | ||||||||||
18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462 | 30000 | 14.2 | 26073 | 11.0 | |||||||||
19 |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 | 人 | 17667 | 17100 | - | 18600 | 1.0 | |||||||||
20 | 人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7.8 | 8.3 | - | 8.4 | - | |||||||||
21 | 年末总人口(常住) | 万人 | 9.925 | 10.27 | 0.7 | 9.957 | 0.1 | |||||||||
22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0.32 | 0.77 | - | 0.77 | - | |||||||||
23 | 人均期望寿命 | 岁 | 75.34 | 76.34 | - | 80.9 | - | |||||||||
24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 | 3以下 | - | 3 | - | |||||||||
25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4.8 | 11 | 18 | 10 | 15.8 | |||||||||
26 | 旅游总人次 | 万人次 | 161 | 320 | 14.7 | 327 | 15.2 | |||||||||
27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56.5 | 62 | - | 62.2 | - |
二、“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站在新的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国内传统要素优势减少,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增长动力减弱,风险挑战增多。
从我区自身看,经济正趋稳向好,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别是经过“十二五”的努力,我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一是国家启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弓长岭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正式列入国家支持计划,资 (略) 转型政策延续,棚户区改造、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等国家扶持政策,都将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二是“十二五”期间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我区在“十三五”期间发展积蓄力量;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升,将为我区吸引外商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以温泉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将为我区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都为我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合判断,我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以大智慧和大定力,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遵循“四个着力”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问题导向,用发展观点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以坚强毅力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四个着力”要求,围绕建设“四个辽阳”主线,全力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历史机遇, (略) 内领先、国内知名温泉旅游小镇建设和“中国梦·雷锋城”创建,强力推进以温泉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提质提速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殷实富强、文明智慧、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弓长岭。
(三)主要目标
“十三五”期间,要着眼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略) 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确定的创新驱动、文化引领、绿色环保、和谐共享发展的基本理念,围绕建设智慧文明美丽幸福新辽阳的任务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营造生态宜居家园,迈向和谐幸福生活。具体目标是: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6%,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5%。三次产业占比从“十二五”末期的3.6:57.7:38.7调整到3.6:50.2:46.2。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到“十三五”末期,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和创新发展新模式。
——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法制制度不断健全,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基础民主参选率达到84.2%,注册志愿者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20%。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宜居水平显著提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控制在0.9吨标准煤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50%,森林蓄积量达到50万立方米,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76.2%,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和计生服务均等化,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消除贫困。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属性 | 2015年预计数 | 2020年 目标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预期 | 65.06 | 91.8 | 7.0 |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 预期 | 2.34 | 3.3 | 6.8 |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预期 | 37.55 | 46.1 | 4.2 |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预期 | 25.16 | 42.4 | 11 |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 | 预期 | 34747 | 44350 | 5.0 | |||||
3 |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预期 | 11 | 17.6 | 10.0 | |||||
4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 预期 | 15.63 | 19.2 | 4.2 | |||||
5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预期 | 25.22 | 41.7 | 10.6 | |||||
6 | 出口总额(万美元) | 预期 | 836 | 1680 | 15.0 | |||||
7 |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 预期 | 10 | 17 | 11.2 | |||||
8 | 旅游人次(万人) | 预期 | 327 | 555 | 11.2 | |||||
9 | 粮食总产量(吨) | 预期 | 18618 | 18500 | - | |||||
10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预期 | 62.2 | 67 | - | |||||
11 |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 | 预期 | 1.3 | 2 | - | |||||
12 | 互联网普及率(%) | 预期 | 61 | 75 | - | |||||
13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预期 | 26073 | 37500 | 7.5 | |||||
14 | 城镇失业登记率(%) | 预期 | 3 | 3 | - | |||||
15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 预期 | 3030 | 3500 | 3.0 |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属性 | 2015年预计数 | 2020年 目标 | 累计或年均增长% | |||||
16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约束 | 10.3 | 10.8 | - | |||||
17 |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 | 约束 | 504 | 0 | - | |||||
18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预期 | 98.2 | 99.3 | - | |||||
19 | 人均期望寿命(岁) | 预期 | 80.9 | 81.4 | - | |||||
20 |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套) | 约束 | - | - | 84 | |||||
21 |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公顷) | 约束 | - | - | 771 | |||||
22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 | 约束 | 48.6 | 37.6 | -5.0 | |||||
23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吨标准煤) | 约束 | 1.05 | 0.9 | -3.0 | |||||
24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约束 | - | (略) 下达目标 | ||||||
25 | 森林覆盖率(%) | 约束 | 48.9 | 50 | - | |||||
26 |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 约束 | 48 | 50 | 0.8 | |||||
27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约束 | - | (略) 下达目标 | |||||
氨氮 | - | |||||||||
二氧化硫 | - | |||||||||
氮氧化物 | - |
(四)主要任务
1、加速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殷实富强弓长岭
“十三五”期间,以着力打造“一带五区”(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汤泉谷旅游休闲度假集聚区、汤河温泉产业园区、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岭东循环经济工业产业集聚区、汤河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为抓手,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布局科学、高质高效、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1)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依托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为核心的温泉冰雪旅游;加速开发建设北部旅游景区,推动北部旅游多点布局,实现全域旅游、全时旅游发展目标;全面改造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逐步扩大服务业规模,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6.2%,服务业逐步成为全区的支柱性产业,并努力将弓长岭区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高山滑雪、乡村民俗 (略) 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温泉冰雪旅游小镇。
一是做大做强温泉冰雪旅游产业。强力推进温泉冰雪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佳兆业·汤泉驿、辽宁鑫泉度假酒店等在建项目,强力推进假日冰雪大世界、岭秀山·汤泉谷文化艺术生态产业园等筹建项目,加速推进阿尔卑斯滑雪谷、日月双泉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 推动高端旅游发展。加快推进弓长岭区温泉小镇建设步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突出温泉特色,丰富小镇内涵,完善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通过三年时间打造出集温泉旅游、生态观光、文化创 (略) 内领先、国内知名的温泉小镇。大力发展养生养老服务业。 (略) 、老年教育等养老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推进辽阳爱晚中心国家养老示范基地、孙家寨大型养老基地、汤河天一堂民族医学养生养老等项目建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完善发展规划,创新开发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瓦子沟生态旅游,将农家乐餐饮、垂钓、观鸟、采摘等项目整合开发,开辟建设暖阳屯旅游景区。推动安土路沿线各村以关东民俗文化为核心,建设关东民俗文化旅游村。以穆家坟历史文化为依托,逐步开发建设红穆民俗文化产业园。形成我区乡村旅游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新局面。加速文化体育与温泉旅游融合发展。利用弓长岭温泉滑雪场被评为“ (略) 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优势,继续举办“百万少年上冰雪”等冰雪活动,以及继续开展东北高山滑雪系列赛, (略) 冬季旅游首选地。利用大汤河滨水观光带和区内景观路等资源,开发设立长跑、公路自行车、徒步行等体育活动。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举办各类民俗节庆活动。充分挖掘悠久的温泉文化和四方台等历史文化,打造唐王井等一批文化景点景观,进一步丰富温泉旅游内涵。进一步提升旅游整体环境。以管理团队化、服务优质化为核心,提升温泉假日酒店、碧湖温泉度假村、假日水上乐园等温泉旅游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水平和标准。以会展经济为引擎,力争引进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年会、论坛、展览等活动在我区举办,不断提高我区旅游知名度。以实施旅游基础建设为抓手,建设汤河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服务中心,完善路引标识、户外广告等,不断完善旅游硬件环境。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组建各类旅游协会,加强旅游服务专业知识培训,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全面提升旅游软环境。“十三五”期间,要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汤泉谷旅游休闲度假 (略) 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努力创建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集聚区;汤河国际温泉旅游度假区要在国家4A级景区的基础上,努力争创国家5A级景区;汤河温泉产 (略) 级经济开发区重点培养对象的基础上,争 (略) 级经济开发区行列。
二是大力发展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加速推进华表山旅游风景区建设。依托华表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深入挖掘*令威驾鹤西游的文化传说,建设文化碑林,将《搜神后记》、李白、杜甫、欧阳修等关于*令威的传记诗词歌赋收入其中,形成新的文化旅游亮点。同时,推动大瓦寺等宗教文化场所建设,将华表山风景区打造成为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打造朴沟户外旅游活动基地。利用山形地貌及朴南环线等资源,开发设立山地户外运动,如山地自行车、登山、攀岩、野外生存、定向越野、丛林穿越、狩猎等活动;同时,加速推进千亩花海、人参谷等景观建设,形成融户外运动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户外旅游活动基地。推动葠窝水库周边水上旅游开发。整合葠窝水库和太子河上游水域,加快开发划船、滑水、垂钓、漂流等水上活动;发展壮大葠窝水库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速冷热地景区改造步伐。围绕现有冷热地公园,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修复冷热地景观;并着力推进东方蓝湖温泉小镇和冷热地温泉酒店建设,形成融自然奇观和温泉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十三五”期间,要将北部的冷热地、朴沟、华表山、葠窝水库连成一线形成环状旅游集聚区,并将北部旅游集聚区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推进核心区以及北出口商业区建设,进一步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商贸流通业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引导北出口零散物流企业整合经营,鼓励隆兴物流园区壮大规模、做优做强, (略) 级现代物流园区。不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以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现有驻区金融、保险机构发展壮大,积极引进外来金融、保险机构入驻我区,重点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投融资领域。扶持壮大特色餐饮行业。以“三星羊汤”和“汤河鲜鱼” (略) 级特色菜系为核心,加速三星羊汤一条街和汤河鲜鱼一条街建设步伐,提升壮大特色餐饮行业。
(2)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以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户以上。
一是加快岭东循环经济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和引导现有铁矿石采选企业向规模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并着力优化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重点推动现有选矿企业大力发展粉末冶金、直接还原铁等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加工深度,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长转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发展循环工业。采用源头控制、减量排放、循环利用的方式,降低工业废弃物总量,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探索和引进利用舍岩和尾矿资源进行循环加工,生产蒸压加气砖、无机纤维、微晶玻璃、马路彩砖、高强度水泥和轻质建筑材料等新型环保建材,实现资源深度开发、尾矿舍岩综合开发利用,逐步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加快推动节能技术改造。按照技术创新、淘汰落后、集聚发展原则,推动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降低单位生产能耗,并加强重点领域管理,健全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实现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控制目标。
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融资贷款、税费优惠等各个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放宽和优惠,引导和支持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其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承担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主力军重任。鼓励现有工艺玻璃行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现有白酒生产企业不断壮大规模,注重品牌效应, (略) 场份额。同时切实依托弓矿, (略) 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做好区矿合作文章,深入推进区矿融合发展, (略) 在小漩、何家地区建立年产500万吨溶剂灰岩项目和年产100万吨铁精粉项目。同时,创造条件为区 (略) 开展产业对接和产品配套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区矿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围绕我区的矿泉资源,加大矿泉饮品项目的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矿泉饮品产业集群,大力推广岭秀山矿泉饮品品牌, (略) 乃至全国的矿泉水知名品牌,积极开发矿泉啤酒、果汁、功能饮料等系列产品, 形成矿泉饮品产业集群,到2020年,矿泉饮品年设计生产能力力争达到50万吨。以松花石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开发建设集松花石精深加工、松花石旅游产品交易、松花石艺术展览、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3)加快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略)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速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实施孙家河、牛录河、四方河、何翁河等7条、共计9.3公里。进一步加强农田灌排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田间工程、农灌沟渠等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积极推进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业抗旱防涝能力。全面实施沃土工程,大力推广土壤肥力培育、水资源合理利用及肥料科学使用等相关技术手段,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提升耕地土壤基础地力,增强耕地持续高产稳产能力。
二是大力发展精品、高效、生态、休闲等特色农业。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种养殖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粮食、绿色蔬菜、生态养殖、特色林果4个主导产业。培育以西甜瓜、葡萄、无公害蔬菜等高效作物为重点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广发展以山野菜、中草药、花卉、苗圃、榛子等效益农业为重点的山上、林下经济。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在耿家地区,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打造蔬菜出口基地;在朴沟、松泉地区,重点发展大地花海、瓜果采摘等农事产业,建设朴沟-松泉休闲农业园;在望宝地区,重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做大做强望宝生态园。同时,围绕西土线两侧,重点发展千亩花海、千亩采摘园等旅游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着力打造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三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区乡(镇)村三级土地林地流转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土地林地流转服务管理网络,规范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有序流转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实现土地林地规模化经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农事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创新农业营销服务,加快农产品服务流通体系建设,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强化指导服务方式,增强农民在农业流通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
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文明智慧弓长岭
“十三五”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全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牢牢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历史机遇,奋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略) 争创 (略) 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以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用 (略) 之魂,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中国梦·雷锋城”为主线,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 (略) 建设。大力弘扬和传承雷锋精神,打造弓长岭区“雷锋精神名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诚信教育为重点,不断深化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传承传统美德,适 (略) 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把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崭新阶段。
二是繁荣发展传统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和群众文化活动团队等阵地建设。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创办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广告策划、摄影雕塑、书法绘画、民风民俗等文化产业,发展2-3家民间艺术团体,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依托温泉、松花石资源,发展温泉、奇石文化,开发文化与旅游的结合点,丰富文化的时代内涵。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要依托温泉滑雪场和山水道路及建成的旅游和体育资源,承揽和举办各级各类滑雪、自行车、球类、登山、徒步、越野、长跑、游泳、钓鱼、体能竞技等体育赛事和活动,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全民健身中心扩建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体育设施服务功能。
三是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联动共振,以融合促发展、以融合促转型、以融合促超越,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大力发展影视题材创作,影视剧拍摄,推动影视基地建设。以科技引领创意,以创意打造文化, (略) ,重点 (略) 、数字矿山等软件研发,以及在数字模拟、动漫和游戏开发等创意文化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加快发展奇石创意文化,围绕我区的松花石资源,鼓励民间艺术家开展奇石创作,丰富奇石文化内涵,推动松花石文化创意展示馆建设。
(2)大力发展人才战略,推动智慧产业 (略) 建设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创新型人才队*建设,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信息化与互联网在社会管理中应用,推 (略) 管理 (略) 管理转变。
一是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加速人才集聚,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制定更积极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建设高质量吸纳入才创新创业的载体, (略) 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家,打造具有专业技能的工人队*。推动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加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人才激励,健全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导向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加强人才工作绩效管理。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协同效应。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建设共性、专业、综合服务等三类平台,开展关键性技术攻关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略) 为核心,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加大科技转化与推广,大力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累计发明专利5项。
三是加 (略) 建设与管理。以“互联网+” (略) 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水平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 (略) 管理与民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数 (略) 管理系统,构建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统筹信息化的智慧型管理模式。加快政府信息平台整合,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市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坚持从发展智慧经济入手,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和新的经济模式,加快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和产业链条。坚持从智慧民生入手,以百姓需求为导向,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智能化公共服务产品。加强标准化社区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新形势下街政管理新体制和新机制,建立新型的街政管理体制、社区服务体系,推进智慧型养老服务,大力发展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坚持从智慧管理入手,积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
(3)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以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
一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设,更加注重结构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就业和民生改善,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权等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步伐。扎实 (略) 级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
三是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收支管理制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预警处置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机制。
四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优化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流程,严格限定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审查范围。全面清理和压缩与企业投资项目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创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领域政府投入方式,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五是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围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尽快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4)抢抓机遇、扩大开放,为实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牢牢把握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环渤海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立足温泉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扩大对外合作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是抢抓东北振兴重大机遇。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大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按照政策项目化、项目政策化的总体要求,对号入座,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全面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紧紧抓住国 (略) 转型政策延续机遇,坚定不移打好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区这张牌,促进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积极推进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围绕《 (略) 弓长岭区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实施方案》,重点在基础设施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避险安置工程、接续替代产业平台四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改善矿区基本环境和生活条件。积极参与区域协同发展,在“一带一路” (略) 融入环渤海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实施沈辽鞍营一体化发展中取得突破。
二是努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着力优化出口结构,促进外贸发展向提升综合效益、培育内生主体和产业、 (略) 场深度、抢占产业链高端转变,不断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水平。鼓励本地企业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办理出口经营权,同时加大外贸企业在我区设立总部,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形成新的出口能力;推动优质 (略) ,通过直接融资形式,引导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扩大外向度。“十三五”期间,外贸出口累计要实现1亿美元。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突出产业集群招商,坚持内、外资并举,以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启动民资、承接产业转移和盘活现有闲置存量资产为重点,以点对点面对面招商为手段,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招商,重点围绕文化、旅游、健康、新型工业等产业,策划包装一批有针对性的招商项目,力争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的项目落户我区。同时,要加大外资企业的引进,全面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3、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弓长岭
以协调、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全面构建城美、山青、水绿、天蓝的 (略) 。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城乡协调统筹发展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实现基础设施基本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一体化,最大限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区城镇化率达67%。
一是完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弓长岭区新型城镇化规划》, (略) 设计,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合理配置资源,以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为发展轴,促进沿岸、沿路经济带和商业区繁荣,带动和辐射周边村的发展,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推进农 (略) 民化,建立差别化户籍管理制度,完善与之配套的教育、住房、就业、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严格城镇建设用地管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稳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做好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探索城镇化运作模式,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推进村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支持城镇化建设。
二是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按照聚居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以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为动力,吸引一般村居民逐步向中心村聚集。以中心村为核心,以社区化为方向,推进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公交、环卫、治安、消防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区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
(2)全面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略) 功能
以交通、电力、水利、城市给排水、供热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进 (略)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加快完善汤河新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城交通路网,以构建城乡旅游快速通道为目标,新建瓦子旅游路、参松线旅游路以及54条81公里村级公路等一批路网工程,完成沈环线、西土线、峨瓦线、安滑线等一批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乡道大中修工程约66公里,到2020年,百公里公路密度达90%。实施汤河新城自来水管网铺设和汤河地区加压泵站建设工程,实现新城核心区自来水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新城供热、燃气、电力、通讯等综合管网配套设施,到2020年,供热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燃气铺设中压管网达到35公里以上,燃气输气量达到150万立方米以上,进一步提升汤河新城的综合承载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老城区综合改造工程。改善老城区给排水环境,建设安全、高效、完善的供水设施体系,实施八团地区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安平主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供水管网115公里。进 (略) 排水、污水管网建设,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小区黑色路面、硬铺装、给排水、绿化、亮化改造为核心,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彻底改善老旧小区生活环境。实行环卫和环保设施建设工程,规范环卫环保设施,有计划地开放沿街单位、商场公厕,解决老城区水洗公厕匮乏问题,逐步实施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 (略) 政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完成电力改造、城区燃气工程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3)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以碧水、青山、蓝天工程为核心,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一是深入实施碧水、青山、蓝天工程。继续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大汤河下游、小汤河、长岭河等河道生态治理,到“十三五”期末,河流水质全面达到标准。巩固青山工程成果,坚决遏制“小开荒”反弹势头,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荒山绿化、闭坑矿山生态治理、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加快推进蓝天工程,以治理大气雾霾为重点,持续抓好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防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快集中供热、煤改电,健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深入开展节能低碳全民行动,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二是开展矿山环境治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全社会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防灾能力。统筹协调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森林、河流、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汤河水库湿地、葠窝水 (略) 级重要湿地。
三是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和打造力度。加大城乡绿化力度,继续实施以河道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和村屯绿化工程,进 (略) 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全力打 (略) 。 (略) 美化亮化,以沿街楼体、城市河道、重点企业和山体景观美化亮化为重点,实施一批美化亮化和景观打造工程,进 (略) 品位。启动实施“文明街(路)示范创建工程”,加大占道经商、乱停乱放、遗撒遗漏等处罚力度,彻底改善城乡道路环境。进一步规范施工管理,严控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巩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果,以健全完善农村环境治理和管护体系为核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全区已实现宜居村全部达标的基础上,到“十三五”末期,建成一批“环境整洁、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全国美丽乡村。
4、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和谐幸福弓长岭
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扩大供给、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提高效率为主线,更加注重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福祉
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整合资源,增强合力,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提升全区百姓的幸福感。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教育实践培训学校优先保障发展”的原则,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略) 级教育强区和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成果,全方位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乡镇创办示范幼儿园,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到2020年,全区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8%。进一步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学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小学、初中毛入学率保持在100%。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9%。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机制和办学理念,走规模化、信息化、效益型发展之路。关心和支持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加强师资队*建设,优化教师培训制度,完善教师交流机制,深化教师绩效管理,全面提高教师队*素质,实现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
二是推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合理调整辖区内医疗资源布局, (略) (略) 整合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改善城乡居民就医环境。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搞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和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 (略) 和中医专科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改善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实施农村改厕工作。
三是加快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线,弘扬新型生育文化,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优化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广播影视的舆论引导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全力实现广播电视制作和有线电视网络全网数字化,促进有线网络向实现网络化、综合化、智能化发展。全面整合统计资源体系、利用资源体系和安保体系,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强区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质量发展公共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强化法制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拓展民主监督渠道。广泛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到“十三五”末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0%以上,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50%以上,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以上。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将我区建成为食品安全放心县(市)区。稳步推进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区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核心,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全面消除贫困人口。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制定弓长岭区贫困人口脱贫实施方案,并完善贫困人口脱贫配套政策,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各乡镇街和相关部门要严格筛查,核准底数,建档立卡,一户一档案、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推进机制,落实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措施。确保在“十三五”末期,使全区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健全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健全教育、城乡医疗、灾害突发等专项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加强残疾人、孤儿福利服务,逐步拓展社会保障的范围。积极培育慈善组织,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二是大力促进就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培育就业增长点,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促进充分就业、公平就业和稳定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落实促进各类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密集型小型微型企业贴息贷款,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做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健全面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和长效机制, (略) 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改善社会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支持自谋职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统一规范灵活 (略) 场,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建立失业调控、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
三是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增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能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四是提高住房供应和保障水平 。实施以棚户区改造为主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积极探索和创新住房保障新模式,统筹规划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逐步扩大有条件的地区住房保障覆盖面,逐步使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进城务工人员享受住房保障政策。 (略) 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工程。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满足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积极推进、适度保障的原则,大幅度提高公共租赁住房比例。规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保障承租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养老、旅游等多元化地产,培育和发 (略) 场,合理调控商品住房供应量,积极消化房地产库存。
五是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以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确保劳动者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鼓励增加经营性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民提高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转移性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努力缩小不同群体、不同地区收入差距。
(五)保障措施
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引导作用,必须从组织协调、政策导向、项目安排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保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确保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实现。
1、加强规划组织领导
实现“十三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需要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积极推进规划的贯彻实施。各乡(镇)街、区直有关部门要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切实将工作重心放在紧紧围绕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全区总体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好各自年度发展任务,确保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发展局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2、加强规划分工落实
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完善规划体系。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为支撑,形成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加强规划衔接。强化以本规划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部门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要切实贯彻本规划的战略意图和主要任务,特别要加强约束性指标的衔接,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求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分解落实任务。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及时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明确部门分工,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建立政府各部门、各基层单位之间的协调机制,形成保障规划实施的行政合力。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和制定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3、加强政策项目配套
强化政策导向。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密切联系宏观环境变化和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推进重点项目。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点项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作用,在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生态农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社会民生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化重点项目布局,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统筹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进一步统筹、规范、透明使用财政资金,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
4、加强实施监督评估
依法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努力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
加强规划实施评估。依法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市民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有效实施。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