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度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3年度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120号令)有关规定,2023年, (略) 消防救援大队紧紧围绕火灾形势稳定为根本目标,深化开展了各类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按计划完成了监督抽查各项任务,消除了一大批社会面火灾隐患,现将今年以来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大队根据上级火灾防控工作要求,全面推动社会单位“标准化”管理,在 (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基础上,结 (略)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调整情况,确定了149家社会单位为20 (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今年以来,大队督促社会单位切实履行了消防安全职责,落实了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完善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管理体系;指导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广泛应用了消防安全自主管理系统,并严格按照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督促全面落实了“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强化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切实提高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火灾防控能力。

截至目前,大队共检查单位1323家,发现火灾隐患908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799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68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72份,下发临时查封决定书31份,责令“三停”单位25家,罚款73.67万元,移送行政拘留25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人。

(一)坚持监督检查公开透明化。为使2023年的监督抽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大队下发了《关于2023年度消防监督抽查方案的报告》,并利用《今日龙泉》报和龙泉 (略) 公告了监督抽查的方案,包括监督抽查的范围、内容、时间和要求等,使群众对消防部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为科学实施全年的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大队积极应用“双随机、一公开” (略) 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严格按照抽查方案,进一步规范监督抽查工作。在全年的监督抽查工作中,大队严格按照监管平台设置的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检查比例,有效保证了抽查的数量和单位类型,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监管的力度,全年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整改率保持了较高水平,有效改善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二)强化重大火灾隐患督办整改。2023年,全市排摸确定了佳德 (略) 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浙江 (略) 、 (略) (略) 本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按照政府牵头、部门督办、单位负责、媒体监督的整改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火灾隐患的立、销案制度,并提请政府发文公布,签订整改责任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整改方案,跟踪整改进度。截至目前,三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注重日常消防监督管理。一是将监督执法工作融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中。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全国“两会”消防安保、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竹木加工企业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尊龙商贸中心消防安全综合整治、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封闭式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综合治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消防安保等各类专项行动中,周密部署,主动作为,结合监督抽查工作任务,提高执法力度,对各类高风险场所开展一系列排查整治。二是结合重点单位调整和人员调动,及时调整人员分配,明确抽查数量,根据工作实际,以“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动态检查、错时检查为手段,以重要时期、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为重点,切实将强化监督检查作为防火工作的中心任务。三是强化公安部门消防工作指导,落实分级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非重点单位和“六小”场所监管力度,减少失控漏管。此外,将监督抽查融入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举报投诉查处等各类日常工作中。

二、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

从监督抽查情况来看,被抽查单位基本都能按照有关消防安全要求做好各项防火安全措施,但也有不少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主要表现:

(一)部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只停留在纸质记录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对单位的固定消防设施性能及操作不熟练。

(二)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开业的违法情况依然存在。

(三)部分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缺乏应有保养,存在损坏、破损,少数单位还存在停用消防设施的情况,固定消防设施完好率不高。

(四)部分单位存在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设置在用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及措施

(一)做好监督执法工作。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略) 消防条例》与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对辖区重点和非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工作,特别是做好辖区高层建筑的监督抽查与检查工作。大队将切实做到人员到位,监督抽查数量到位,监督抽查质量到位。并进一步规范监督检查的法律文书填写,规范执法行为,端正执法理念,提升执法质量。

(二)深化隐患排查整治。 (略) 内外火灾事故教训,突出自建房、合用场所、工业企业、高层民用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出租房、民宿(农家乐)、剧本密室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亡人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多部门联勤机制。切实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基层综合执法队*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能,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综合执法队*点多面广的优势,强化对一般单位、城郊结合部的消防监督管理,减少失控漏管现象。

(四)创新抽查检查机制。大队将把专项治理工作与全面监督、集中检查与日常抽查、工作期间监督与晚间错时监督、监督检查与消防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五)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应用“双随机、一公开”消防 (略) 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般社会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产品使用领域等监督检查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市监、民政、卫健、文旅、教育等部门建立联合随机抽查机制,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同时建立消防安全失信“黑名单”,并将社会单位失信记录纳入社会信用系统。通过该机制有效规范消防监督检查行为,强化单位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提高监管效能。

特此报告!




(略) 消防救援大队

2024年1月8日

根据《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120号令)有关规定,2023年, (略) 消防救援大队紧紧围绕火灾形势稳定为根本目标,深化开展了各类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按计划完成了监督抽查各项任务,消除了一大批社会面火灾隐患,现将今年以来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大队根据上级火灾防控工作要求,全面推动社会单位“标准化”管理,在 (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基础上,结 (略)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调整情况,确定了149家社会单位为20 (略)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今年以来,大队督促社会单位切实履行了消防安全职责,落实了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完善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管理体系;指导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广泛应用了消防安全自主管理系统,并严格按照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标准,督促全面落实了“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强化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切实提高社会面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火灾防控能力。

截至目前,大队共检查单位1323家,发现火灾隐患908处,督促整改火灾隐患799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68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72份,下发临时查封决定书31份,责令“三停”单位25家,罚款73.67万元,移送行政拘留25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人。

(一)坚持监督检查公开透明化。为使2023年的监督抽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大队下发了《关于2023年度消防监督抽查方案的报告》,并利用《今日龙泉》报和龙泉 (略) 公告了监督抽查的方案,包括监督抽查的范围、内容、时间和要求等,使群众对消防部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为科学实施全年的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大队积极应用“双随机、一公开” (略) 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严格按照抽查方案,进一步规范监督抽查工作。在全年的监督抽查工作中,大队严格按照监管平台设置的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的检查比例,有效保证了抽查的数量和单位类型,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监管的力度,全年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整改率保持了较高水平,有效改善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

(二)强化重大火灾隐患督办整改。2023年,全市排摸确定了佳德 (略) 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浙江 (略) 、 (略) (略) 本级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按照政府牵头、部门督办、单位负责、媒体监督的整改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火灾隐患的立、销案制度,并提请政府发文公布,签订整改责任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整改方案,跟踪整改进度。截至目前,三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注重日常消防监督管理。一是将监督执法工作融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中。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全国“两会”消防安保、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竹木加工企业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尊龙商贸中心消防安全综合整治、消防安全重大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封闭式住宅小区消防车通道综合治理,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消防安保等各类专项行动中,周密部署,主动作为,结合监督抽查工作任务,提高执法力度,对各类高风险场所开展一系列排查整治。二是结合重点单位调整和人员调动,及时调整人员分配,明确抽查数量,根据工作实际,以“双随机”检查、专项检查、动态检查、错时检查为手段,以重要时期、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为重点,切实将强化监督检查作为防火工作的中心任务。三是强化公安部门消防工作指导,落实分级管理,特别是加强对非重点单位和“六小”场所监管力度,减少失控漏管。此外,将监督抽查融入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举报投诉查处等各类日常工作中。

二、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

从监督抽查情况来看,被抽查单位基本都能按照有关消防安全要求做好各项防火安全措施,但也有不少单位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主要表现:

(一)部分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不高,只停留在纸质记录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不到位,对单位的固定消防设施性能及操作不熟练。

(二)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擅自开业的违法情况依然存在。

(三)部分单位消防设施、器材缺乏应有保养,存在损坏、破损,少数单位还存在停用消防设施的情况,固定消防设施完好率不高。

(四)部分单位存在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设置在用一建筑物内,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的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及措施

(一)做好监督执法工作。继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略) 消防条例》与上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对辖区重点和非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工作,特别是做好辖区高层建筑的监督抽查与检查工作。大队将切实做到人员到位,监督抽查数量到位,监督抽查质量到位。并进一步规范监督检查的法律文书填写,规范执法行为,端正执法理念,提升执法质量。

(二)深化隐患排查整治。 (略) 内外火灾事故教训,突出自建房、合用场所、工业企业、高层民用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出租房、民宿(农家乐)、剧本密室场所、大型商业综合体、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亡人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多部门联勤机制。切实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基层综合执法队*的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能,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综合执法队*点多面广的优势,强化对一般单位、城郊结合部的消防监督管理,减少失控漏管现象。

(四)创新抽查检查机制。大队将把专项治理工作与全面监督、集中检查与日常抽查、工作期间监督与晚间错时监督、监督检查与消防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消防监督抽查工作向多元化发展。

(五)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应用“双随机、一公开”消防 (略) 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一般社会单位、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产品使用领域等监督检查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市监、民政、卫健、文旅、教育等部门建立联合随机抽查机制,对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同时建立消防安全失信“黑名单”,并将社会单位失信记录纳入社会信用系统。通过该机制有效规范消防监督检查行为,强化单位主体自律和社会监督,提高监管效能。

特此报告!




(略) 消防救援大队

2024年1月8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