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钢电弧炉项目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批准公示
关于新钢电弧炉项目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新钢电弧炉项目110 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9日-2024年1月15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0-*???? 传???真:0790-*
通信地址: (略) 仰天西大道 (略) 生态环境局(*)
项目名称 | 新钢电弧炉项目110 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
建设地点 | (略) 电弧炉项目厂区内南侧、滨江路北侧,变电站站址中心:东经114°54’2.632”,北纬27°46’26.761” |
建设单位 |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新钢公司电弧炉项目配套新建110kV 变电站位于电弧炉项目厂区内,变电站占地面积为2551.5m2。本期安装冶炼动力变压器1×180MVA+动力变压器2×90MVA,预留两台主变位置,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形式布置。电压等级为110/35kV。110kV规划出线5回,本期4回(含四总降联络线);35kV规划出线31回(含备用出线),本期26回(含备用出线)。变电站采用主变、GIS户内布置, SVG 采用 多层布置方案。 本期工程总投资83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万,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0.3%。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由环评单位提供) | ?一、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使本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 1.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没有产生地表扰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变电站及周边绿化进行养护。 2.电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为了进一步减缓项目运营期的电磁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变电站站内敷设接地网,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减小电磁感应影响; ②高压设备和建筑物钢铁件接地良好,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件连接紧密,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③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均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 ④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居民有关高电压知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⑤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3.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为进一步减小运行期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本评价提出了以下措施: ①主变设备选型时,应确保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电气设备及变压器,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减少因设备陈旧产生的噪声; ②变压器基础采用整体减震基础; ③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应对变电工程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对周边区域声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降低。 4.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工程变电站采用雨污分流制,站区内雨水通过设置在场地上的雨水口收集,汇入地下雨水管网,由管网排出站外。 本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期废水主要为巡视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纳入新钢电弧炉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HJ 2019-2012)表3中的回用水质控制指标要求后全部回用于电弧炉项目生产过程,不外排。 5.大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间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6.固体废弃物影响防治措施 本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巡视人员生活垃圾、废变压器油及废旧铅酸蓄电池。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变压器油及废旧铅酸蓄电池依托电弧炉项目危废暂存间(面积为40m2)进行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7.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拟建变电站内设置1座容积为70m3的事故油池,并设置油水分离措施,收集事故变压器油,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符合《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要求。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事故废油、含油废水等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新钢电弧炉项目110 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项目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9日-2024年1月15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0-*???? 传???真:0790-*
通信地址: (略) 仰天西大道 (略) 生态环境局(*)
项目名称 | 新钢电弧炉项目110 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 |
建设地点 | (略) 电弧炉项目厂区内南侧、滨江路北侧,变电站站址中心:东经114°54’2.632”,北纬27°46’26.761” |
建设单位 | (略) |
环评机构 | 江西 (略) |
建设项目概况 | 新钢公司电弧炉项目配套新建110kV 变电站位于电弧炉项目厂区内,变电站占地面积为2551.5m2。本期安装冶炼动力变压器1×180MVA+动力变压器2×90MVA,预留两台主变位置,变电站采用全户内形式布置。电压等级为110/35kV。110kV规划出线5回,本期4回(含四总降联络线);35kV规划出线31回(含备用出线),本期26回(含备用出线)。变电站采用主变、GIS户内布置, SVG 采用 多层布置方案。 本期工程总投资838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5万,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0.3%。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由环评单位提供) | ?一、项目施工期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短暂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本环评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污染防治,并加强监管,使本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运营期污染防治 1.生态环境影响措施 变电站运行期,没有产生地表扰动,对生态环境几乎无影响,建设单位将定期对变电站及周边绿化进行养护。 2.电磁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为了进一步减缓项目运营期的电磁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变电站站内敷设接地网,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接地,减小电磁感应影响; ②高压设备和建筑物钢铁件接地良好,设备导电元件间接触部件连接紧密,减少因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火花放电; ③变电站内金属构件,如吊夹、保护环、保护角、垫片、接头螺栓、闸刀片等均应做到表面光滑,尽量避免毛刺的出现; ④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电磁环境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居民有关高电压知识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⑤开展运营期电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切实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电磁影响。 3.声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为进一步减小运行期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本评价提出了以下措施: ①主变设备选型时,应确保选择符合相关要求电气设备及变压器,并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减少因设备陈旧产生的噪声; ②变压器基础采用整体减震基础; ③主要声源设备大修前后,应对变电工程厂界排放噪声和周围声环境敏感目标环境噪声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综上所述,本工程建成投运后,对周边区域声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降低。 4.水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工程变电站采用雨污分流制,站区内雨水通过设置在场地上的雨水口收集,汇入地下雨水管网,由管网排出站外。 本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期废水主要为巡视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纳入新钢电弧炉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钢铁工业废水治理及回用工程技术规范》(HJ 2019-2012)表3中的回用水质控制指标要求后全部回用于电弧炉项目生产过程,不外排。 5.大气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行期间无大气污染物排放。 6.固体废弃物影响防治措施 本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巡视人员生活垃圾、废变压器油及废旧铅酸蓄电池。生活垃圾经站内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变压器油及废旧铅酸蓄电池依托电弧炉项目危废暂存间(面积为40m2)进行暂存,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7.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拟建变电站内设置1座容积为70m3的事故油池,并设置油水分离措施,收集事故变压器油,事故油池有效容积符合《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的要求。运行期应对事故油池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无渗漏、无溢流。事故废油、含油废水等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安全处置。 |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
江西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