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务行业意见的复函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务行业意见的复函

沪水务〔2023〕1078号

静安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你委《关于征询<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务行业意见的函》(静建管委函〔2023〕18号)和《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收悉。经研究,相关意见函复如下:

一、关于排水系统及设计标准

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属于普善排水系统服务范围,排水体制为合流制,雨水排水采用强排模式。同意本工程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P=5年的标准。污水量应采用分类指标法测算,请根据地区规划用地性质,明确各类用地污水量标准,测算服务范围内污水总量。

二、关于排水方案

同意沿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自北向南敷设DN1000合流管,接入中华新路已建DN1200合流管。本工程下阶段建议进一步与苏州河深层雨水调蓄工程二三级管道工程等周边排水工程做好方案衔接。

三、 (略) 建设提高雨水排水能力

(略) 建设及相关要求,将地面道路雨水排放设计应与其附近的绿地设计统筹考虑,加强对雨水的收集、渗滞蓄、净化和回用。落实人行道建设优先采用透水铺装,新建和改建人行道透水铺装率分别不低于70%和50%;鼓励专用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新建和改建专用非机动车道的透水铺装率分别不低于50%和30%,进一步提高雨水排水能力。

四、其他相关建议

1.请区加快推进本工程下游育婴堂路(中华新路—中兴路)规划合流管等规划排水设施建设工作,确保本工程排水出路安全。

2.建议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合理选取管道的粗糙系数等设计参数,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沿线街坊支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检查井设置方案。

3.《工可报告》提出雨水口采用混凝土立式单箅雨水口,建议复核过流能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落实《 (略) 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十九条有关要求,即在雨水口安装垃圾拦截装置,并在满足防汛要求的前提下加装过滤装置等,提高源头控污能力。

特此函复。


(略) 水务局

2023年12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

(略) 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12月26日印发

沪水务〔2023〕1078号

静安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你委《关于征询<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务行业意见的函》(静建管委函〔2023〕18号)和《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道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收悉。经研究,相关意见函复如下:

一、关于排水系统及设计标准

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属于普善排水系统服务范围,排水体制为合流制,雨水排水采用强排模式。同意本工程设计暴雨重现期采用P=5年的标准。污水量应采用分类指标法测算,请根据地区规划用地性质,明确各类用地污水量标准,测算服务范围内污水总量。

二、关于排水方案

同意沿育婴堂路(中华新路—南山路)自北向南敷设DN1000合流管,接入中华新路已建DN1200合流管。本工程下阶段建议进一步与苏州河深层雨水调蓄工程二三级管道工程等周边排水工程做好方案衔接。

三、 (略) 建设提高雨水排水能力

(略) 建设及相关要求,将地面道路雨水排放设计应与其附近的绿地设计统筹考虑,加强对雨水的收集、渗滞蓄、净化和回用。落实人行道建设优先采用透水铺装,新建和改建人行道透水铺装率分别不低于70%和50%;鼓励专用非机动车道采用透水铺装,新建和改建专用非机动车道的透水铺装率分别不低于50%和30%,进一步提高雨水排水能力。

四、其他相关建议

1.请区加快推进本工程下游育婴堂路(中华新路—中兴路)规划合流管等规划排水设施建设工作,确保本工程排水出路安全。

2.建议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合理选取管道的粗糙系数等设计参数,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和沿线街坊支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检查井设置方案。

3.《工可报告》提出雨水口采用混凝土立式单箅雨水口,建议复核过流能力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建议落实《 (略) 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十九条有关要求,即在雨水口安装垃圾拦截装置,并在满足防汛要求的前提下加装过滤装置等,提高源头控污能力。

特此函复。


(略) 水务局

2023年12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排水管理事务中心

(略) 水务局办公室 2023年12月26日印发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