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基本情况
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8年,宁洱县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635万元。 (略) 、市电商示范创建方案的精神,结合宁洱实际,制定印发了《宁洱县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和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一阶段示范项目资金1500万(其中:市级统筹262.5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41.5万,供应链体系建设625万,物流配送体系建设271万),2019年7月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 (略) 、智云天地农业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略) (略) 为示范项目承建企业。
项目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强化扶贫导向做好当前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照《 (略) 2018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全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
中央财政资金支出1109.68万元,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仓储分拨物流中心、1个线下O2O体验馆、5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完成培训3530人次,建成一套县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打造了“茶马山甄”区域公共品牌,完成农村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策划设计19个。培育11家电商扶贫示范企业(网商)、电商扶贫示范户30户、扶贫特色产品品牌2个、完成扶贫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策划设计5个。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和推广体系。全县贫困村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有一能”的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农产品上行难。宁洱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种植模式,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许多农产品还不符合网上营销的条件,没有进行质量认证、注册品牌商标等,从而导致农产品成品化、标准化、品牌化难度加大,产品信息可视化、质量可追溯化受制,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再转化为网销产品困难。
二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主要是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没有相对系统的电商知识储备、实践和管理经验,人才培训效果不明显,专业人才难引进、留不住,运营推广、市场分析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普遍紧缺。
三是电商基础薄弱,网店经营水平不高。宁洱县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受电商专业知识所困,电商网店的经营水平普遍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虽经培训,但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培训转化率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加大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完善中心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动力。不断丰富和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提高运营商的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运营服务能力和特色增值服务,大力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力和辐射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品牌电商落户宁洱县电商产业园,以加大孵化、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二)着力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积极挖掘、培育和开发适合网络销售的商品,加强商标品牌认证,构建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三品一标”打造,“名特优新”和“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进一步完善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功能。一方面要对全县已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基础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做到规范、标准,通过培训,逐步提升运营能力,增加营销实绩,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扩大服务范围,不断丰富网点的功能,在提供商品销售和代购、缴费充值、代订票务、代收代发快递等基本功能的同时,推进商务、政务、服务等“一网多用”和功能叠加以及植入其他增值服务,提升村级服务网点的承载力。
(四)进一步做好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偏远群众就业增收。引导和帮助他们利用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开展网上销售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收入,鼓励建档立卡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同时,攻坚克难,巩固提升电商扶贫示范网点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网点的带动作用。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8年,宁洱县被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635万元。 (略) 、市电商示范创建方案的精神,结合宁洱实际,制定印发了《宁洱县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和示范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一阶段示范项目资金1500万(其中:市级统筹262.5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341.5万,供应链体系建设625万,物流配送体系建设271万),2019年7月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了 (略) 、智云天地农业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略) (略) 为示范项目承建企业。
项目实施以来,我县严格按照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强化扶贫导向做好当前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照《 (略) 2018年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全面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
中央财政资金支出1109.68万元,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仓储分拨物流中心、1个线下O2O体验馆、53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完成培训3530人次,建成一套县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打造了“茶马山甄”区域公共品牌,完成农村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策划设计19个。培育11家电商扶贫示范企业(网商)、电商扶贫示范户30户、扶贫特色产品品牌2个、完成扶贫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策划设计5个。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和推广体系。全县贫困村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有一能”的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是农产品上行难。宁洱县是农业大县,农产品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种植模式,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许多农产品还不符合网上营销的条件,没有进行质量认证、注册品牌商标等,从而导致农产品成品化、标准化、品牌化难度加大,产品信息可视化、质量可追溯化受制,农产品转化为商品,再转化为网销产品困难。
二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主要是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没有相对系统的电商知识储备、实践和管理经验,人才培训效果不明显,专业人才难引进、留不住,运营推广、市场分析和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普遍紧缺。
三是电商基础薄弱,网店经营水平不高。宁洱县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受电商专业知识所困,电商网店的经营水平普遍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虽经培训,但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培训转化率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加大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完善中心职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的公益性、普惠性和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动力。不断丰富和拓展公共服务功能,提高运营商的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运营服务能力和特色增值服务,大力培育电商龙头企业,增强其带动力和辐射力。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知名品牌电商落户宁洱县电商产业园,以加大孵化、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二)着力破解农产品上行难题。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积极挖掘、培育和开发适合网络销售的商品,加强商标品牌认证,构建农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三品一标”打造,“名特优新”和“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进一步完善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功能。一方面要对全县已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的基础设施设备逐步完善,做到规范、标准,通过培训,逐步提升运营能力,增加营销实绩,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扩大服务范围,不断丰富网点的功能,在提供商品销售和代购、缴费充值、代订票务、代收代发快递等基本功能的同时,推进商务、政务、服务等“一网多用”和功能叠加以及植入其他增值服务,提升村级服务网点的承载力。
(四)进一步做好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技能培训、产业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偏远群众就业增收。引导和帮助他们利用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开展网上销售等活动,帮助他们提高收入,鼓励建档立卡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同时,攻坚克难,巩固提升电商扶贫示范网点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网点的带动作用。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