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索 引 号: */2024-01453 分  类: 区域规划
发布机构: 五图街办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15日
标  题: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15日
文  号: 效力状态: 有效
标  题: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文  号:
内容概述: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网站地址
地址
工作职责
领导信息
值班电话
传真
受理投诉部门
受理投诉电话
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

跟踪监测报告

2023年度

委托单位: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

编制单位:山东 (略)

二〇二


目录

1概述1

1.1园区简介 1

1.2编制目的和原则 2

1.2.1调查目的 2

1.2.2调查原则 2

1.3园区范围 2

1.4编制依据 4

1.4.1法律法规及要求 4

1.4.2 其他与企业相关材料 4

1.5 调查程序 5

1.5.1 前期资料收集 5

1.5.2 相关资料分析编制检测方案 5

1.5.3采样分析 5

1.5.4数据评估与分析 6

2 园区环境概况7

2.1自然环境调查 7

2.1.1地理位置 7

2.1.2地形地貌 8

2.1.3气候、气象 9

2.1.4地表水系 9

2.1.5水文地质 11

2.1.6饮用水源地 13

2.2社会环境调查 18

2.2.1昌乐县概况 18

2.2.2五图街道概况 20

3采样方案及现场采样21

3.1采样方案 21

3.1.1采样方案 21

3.1.2 检测布点布设图 22

3.2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29

3.2.1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程序 29

3.2.2现场采样设备及材料清单 29

3.2.3现场采样安全防护 30

3.2.4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 30

3.3 实验室监测分析 39

3.3.1 实验室检测单位 39

3.3.2实验室分析方法 39

3.4 实验室分析 52

3.4.1实验室样品保存 52

3.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3

3.5.1 现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3

3.5.2 样品流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5

3.5.3 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5

4检测结果57

4.1评价标准 57

4.2评价方法 62

4.3园区环境质量评估 65

4.3.1检测结果 65

4.3.2园区环境评价结果 82

5园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估91

5.1结论 91

5.2建议 92


1概述 1.1园区简介

2021年昌乐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工业强县。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推动主导产业质量升级,培强壮大先进制造业;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启动骨干企 (略) 企业数量“三年倍增计划”;加强载体平台建设,突出园区产业集聚主阵地、转型升级主战场作用,推动要素向园区倾斜,项目向园区集中,培育产业生态。

在此背景下,2021年2月27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以《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的批复》(乐政复字[2021]62号)同意设立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下设南郝、城南水厂、官地、武装部南、小埠前南、永富庄南6个片区,其中:南郝片区占地4527.2亩,城南水厂片区占地366.5亩,官地片区占地738.1亩,武装部南片区占地1178.6亩,小埠前南片区占地118.6亩,永富庄南片区占地991.9亩,共计占地7920.9亩。

2021年9月24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以《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的批复》(乐政复字[2021]334号〉同意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由6个片区扩充为9个片区,分别是南郝、城南水厂、小埠前北、小埠前南、昌五路、岳辛庄、首阳山、上疃、官地片区,其中南郝片区占地5125.18亩,城南水厂片区占地380.77亩,小埠前北片区占地241.34亩,小埠前南片区占地143.06亩,昌五路片区占地2297.35亩,岳辛庄片区占地170.3亩,首阳山片区占地93.5亩,上疃片区占地168.42亩,官地片区占地917.1亩,共计占地9537.02亩。2021年10月30日, (略) 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出具《关于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乐规环审字[2021]3号)。

为助力乡村振兴,优化产业布局及载体资源,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的实施范围、规模发生了重大调整,2022年9月15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以《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的批复》(乐政复字[2022]72号)同意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由9个片区扩充为13个片区,分别是南郝、城南水厂、小埠前北、小埠前南、昌五路、岳辛庄、首阳山、上疃、官地、驾校、坊昌路、河洼、四泉片区,其中南郝片区占地5426.18亩,城南水厂片区占地380.77亩,小埠前北片区占地241.34亩,小埠前南片区占地143.06亩,昌五路片区占地2527.35亩,岳辛庄片区占地215.3亩,首阳山片区占地93.5亩,上疃片区占地168.42亩,官地片区占地917.1亩,驾校片区占地200亩,坊昌路片区占地350亩,河洼片区占地100亩,四泉片区占地70亩,共计占地10833亩。变化内容为:新增4个片区,分别为驾校片区、坊昌路片区、河洼片区和四泉片区;南郝片区占地由5125.18亩调整为5426.18亩,昌五路片区占地由2297.35亩调整为2527.35亩,岳辛庄片区占地由170.3亩调整为215.3亩。总占地面积722.20公顷(10833亩)。

园区产业定位为以塑料、塑胶、电子散热器、建材、纺织、板材、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生物制药、医养健康产业等产业为辅助。

1.2编制目的和原则

1.2.1调查目的

为了解、掌握该园区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委托山东 (略) 对园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声等进行定期检测,通过对园区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声等的初步采样监测分析,根据检测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编制本报告,为有关部门了解园区环境现状、园区未来规划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1.2.2调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园区规划及使用情况、用地规划等信息,针对性的开展环境质量自查,明确园区环境质量。

(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自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自查过程切实可行。

1.3园区范围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 (略) (略) 昌乐县五图街道,涉及五图街道13个片区,总占地面积722.20公顷。如图1.3-1所示。


图1.3-1 调查园区用地范围


1.4编制依据

1.4.1法律法规及要求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正);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修正);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l 《 (略) 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1月修订);

l 《 (略)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l 《 (略) 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l 《 (略) 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l 《 (略)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修正);

l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20);

l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l 《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试行)》(HJ 1209-2021)

1.4.2 其他与企业相关材料

l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l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例行检测报告

1.5 调查程序

1.5.1 前期资料收集

1、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如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公告、企业在政府部门相关环境备案和批复以及生态和水源保护区规划等。

2、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包括:自然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等;社会信息包括人口密度和分布,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土地利用方式,区域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以及当地地方性疾病统计信息等。

3、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对前期资料的补充和已有资料的考证。对其中可疑处和不完善处进行核实和补充。

1.5.2相关资料分析编制检测方案

对园区区域环境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园区生产情况定制采样工作方案,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样品采集,进行实验室分析。

1.5.3采样分析

1、监测井安装与样品采集: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调查园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监测井的安装以及地下水样品采集,并测量地下水水位,确定地下水流向,进行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参数测定。

2、样品采集:为获取有代表性样品,在样品采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样品采集。

3、样品的保存和流转:为了防止从采样到分析测定阶段,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致使样品的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的变化,对样品进行专业的保存和运输:按相关标准要求样品放在性能稳定的材料制作的容器中、适合温度内保存,尽快运送、移交分析室测试。

4、实验室分析:将按规范采集的样品,从现场采样运输至实验室,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完成样品的测试,取得符合规范的检测报告。

1.5.4数据评估与分析

根据检测报告分析结果,分析园区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并编制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如图1.5-1所示。


2 园区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调查

2.1.1地理位置

昌乐 (略) 中部,山东半岛内*,东邻潍城、坊子,西界临朐、青州,南同安丘隔汶河相望,北与寿光接壤。县域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4个镇、4个街道、 (略) 级经济开发区、 (略) 级旅游度假区和1处水库管理区,共有99个新型社区, (略) 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

昌乐位于济南和青岛之间,同时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青潍城镇密集区之内,且紧邻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产业区,是 (略) 圈的副中心城镇之一。

项目区位于昌乐县五图街道,五图街道位于位于东经118°43"~119°10",北纬36°19"~36°46"之间。 (略) 潍城区接壤,南邻乔官镇,北接首阳山旅游度假区、宝都街道。昌乐县中部,距县人民政府3公里。 (略) 区相邻, (略) 相接,南连乔官镇,北接昌乐县城区, (略) (略) 圈内,到潍坊仅需25分钟车程,区位条件优越;街道北侧为国道宝通街,横跨辖区东西,省道大沂纵穿辖区南北,潍日高速从辖区东侧经过,此外, (略) 道、 (略) 道从辖区周边经过,交通方便快捷;辖区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总人口6.32万人,户籍人口5.34万。

五图街道地理位置见图2.1-1。

2.1-1园区交通位置图

2.1.2地形地貌

昌乐县境内多丘陵,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部、南部平均海拔170米左右,东部、北部平均海拔150米,鄜部镇车罗顶为全县最高点,海拔381米,朱刘镇北庄、郑王附近最低,海拔30米,全县山丘6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5%,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平原41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7%,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涝洼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5%,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

昌乐县地处华北台地中部,鲁中隆断区边缘和沂术断裂带上。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有太古代的花岗片麻岩,古生代的石灰岩、沙岩及页岩,新生代的砂岩及粘土岩。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区:南部太古界、远古界变质岩区,地貌构成侵蚀丘陵区。中部新生界第三系玄武岩区,地貌成低山区。北部新生界第四系冲积平原区,地貌成山前平原区。

城区范围地表为土层所覆,未见构造痕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资料,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所在区域为VII度烈度区。

本项目区所在五图街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郝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城南水厂片区平均海拔125米左右,小埠前北片区平均海拔135米左右,小埠前南片区平均海拔138米左右,岳辛庄片区平均海拔118米左右,昌五路片区平均海拔140米左右,驾校片区平均海拔120米左右,首阳山片区平均海拔110米左右,上疃片区平均海拔105米左右,坊昌路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四泉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河洼片区平均海拔77米左右,官地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

2.1.3气候、气象

昌乐县区属暖温带大*性气候,春季温暖而干燥,风大雨少;夏季湿热多雨; 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县平均气温13.6℃,日照2339.1小时,降水量907.3毫米,全年主导风向为S,次主导风向为SSE,年平均风速3.4m/s。年平均无霜期19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68小时,年平均降雨日数79.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615毫米。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南部大,北部小,年内降雨时段差异大,全年8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区域内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27.6毫米,年内蒸发量5月份量高为188.2毫米,1月份最低为37.3毫米。

2.1.4地表水系

昌乐县内河流较多,多发源于西南部山区。主要有汶河、白浪河、丹河、圩河、桂河五个河系,分别属于丹河、潍河、白浪河三大水系。境内河流除汶河为东西流外,其余均为南北流向,总流域面积1436.84平方公里。

汶河古称汶水,系丹河主要支流,源出临朐县沂山东麓百丈崖瀑布之桑泉。因桑泉水俗称汶水故名汶河。流经临朐、昌乐两县,从大盛镇西山北头村北入县境,从西南向东北流经昌乐78km,至东北角的夹河套村东北入丹河。 (略) 内有大盛河、鲤龙河、温泉河、凌河、小汶河、墨溪河6条支流,流域面积1076km2。此河季节性强,汛期最大洪峰5550m3/s。

白浪河 (略) 城区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河流,横穿昌潍大平原,白浪河的前身是潍坊老城的护城河,河水自南向 (略) 中心,把潍城和奎文两区分隔开来,将潍县劈为东、西两半。流域面积1237km2,上游 (略) 昌乐县打鼓山, (略) 坊子区、潍城区、奎文区和寒亭区,最后经寒亭区央子镇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 127km。

圩河是白浪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为季节性河流,全长 41km,发源于昌乐县五图镇, (略) 潍城区, (略) 寒亭区韩家朱马汇入白浪河。

桂河,该河源于朱刘镇西南15km的五图镇内,向北流经朱刘、赵庙、王望,进寒亭区白浪河段入海。

丹河水系包括丹河干流和大丹河、小丹河、尧沟三条支流,总长83km,流域面积275.34km2,其中客水面积56.31km2。

九曲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发源于昌乐县鄜鄱镇,由北向南汇入红河,一直往东在牟山水库前汇入汶河。

昌乐县饮用水源地主要来自县城以南15km的高崖水库,总库容量1.36亿m3,兴利库容5788万m3。

流经五图街道的河流共有7条:大丹河起点韩信村、终点马家龙湾社区,长5.1公里;小丹河起点小埠前社区、终点崔家庄子社区,长7.1公里;大圩河起点大解召村、终点西耿安村,长6.9公里;小圩河起点响水崖子村、终点辛旺村,长7.8公里;尧河起点南高村、终点后董村,长2.6公里;店子河起点前店子村、终点辛旺村,长4.8公里;桂河起点老官李村、终点老官李村,长2公里。

项目区周围地表水系具体见图2.1-2。

2.1-2 项目区周围地表水系图

2.1.5水文地质

昌乐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按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互补关系,可分为平原型和山丘型两大类,基本属山丘型。按含水岩组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岩溶岩类裂隙水,变质岩类裂隙水五类。以松散岩类孔隙水量最重要。根据地形、地貌分为四个水文地质区。北部山前平原区,覆盖层厚30-50米,岩性为玄武岩,属平原型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亚砂土累计厚度10-20米,沙层厚度累计2-7米。

南部山前平原区,覆盖层厚5-30米,下伏玄武岩和石灰岩受沟谷切割较明显。属山丘型地下水,与河水关系密切,枯水时地下水补给河水,主要含水层除山前冲洪亚砂土和细砂层外,还有富水砂层,隐伏灰岩岩溶水受断层阻拦,形成富水区。低山(高丘)区地下水属山丘型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主要含水岩组为玄武岩裂隙水及石灰岩岩溶水,玄武岩出露面积广,一般降水补给,浅部循环,短途排泄,受五条水系切割补给来源小,储存条件差,除局部山间盆地和河谷外,一般不易成井。石灰岩有两处出漏,是岩溶水的补给区和地表水的渗漏区,另一处呈南北窄状分布,自上寒武至中奥陶各层都有,岩层倾向北东和北西。由于四面受阻可见地表积水。岩溶水补给面积小,出水量不大。

东部丘陵河谷平原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各色花岗片麻岩,变质岩系,裂隙水及河谷冲积层孔隙水,属山丘型地下水。地下水矿化度范围一般在200-300毫克/升,pH值为7.2-8.1之间,属中性。绝大部分属重碳酸盐类钙组,总硬度1.92-11毫克当量/升。

(略) 水文地质概况图2.1-3。

2.1-3 (略) 水文地质

2.1.6饮用水源地

1、白浪河、高崖水库饮用水源地

根据《 (略) 人民政府关于白浪河水库高崖水库牟山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的公告》(潍政字〔2019)36号),白浪河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如下:

管理范围: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管理房及其他设施;水库兴利水位线57.80m以下的库区;主坝桩号O+000~O+550范围内下游坝脚以外200m;东副坝下游坝脚以外50m,东副坝桩号 1+461~2+380上游坝脚以外50m,坝端2+380沿坝轴线向外30m,宽 115m;西副坝下游坝脚以外50m,西副坝桩号3+712~4+200上游坝脚以外50m,坝端4+200沿坝轴线向外30m,宽 140m。溢洪闸以下至潍胶路段的溢洪道,溢洪道右岸管理范围为上口外宽4m,左岸管理范围为堤脚外宽4m。放水洞以下至郭家塘坝的引水渠道,引水渠右岸管理范围为上口外宽4m,左岸管理范围为上口外宽4m。

保护范围:水库兴利水位线57.80m至校核洪水位线63.59m之间的库区。水库主坝(包括河槽段、阶地段及坝端)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300m。东副坝坝后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150m;东副坝坝端2+380沿坝轴线向外180m,宽420m;西副坝坝后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150m;西副坝坝端4+200沿坝轴线向外200m,宽450m。溢洪道管理范围的相连区域以外6m。放水洞以下引水灌渠管理范围的相连区域以外6m。

高崖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如下:

管理范围: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管理房及其他设施;水库设计兴利水位线153.00m以下的库区;水库大坝、坝下林区及围墙外1m、导流堤外70m、溢洪闸桥头堡及周边,溢洪道(闸)及溢洪道右侧排水沟开挖线外1m,办公区及其围墙外1m、旧防汛路及其排水沟开挖线外3m、非常溢洪道及其开挖线外20m等。

保护范围:水库兴利水位线153.00m至校核洪水位线159.35m之间的库区,水库主坝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300m。溢洪道南侧排水沟开挖线外3m,旧防汛路及两路沿石外5m.

2、荆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2021年4月9日昌乐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昌乐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对荆山水库1处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保护区。

水源地保护区具体划分如下: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300m范围内的水域;*域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外、主坝路基向水库一侧坝体,一级保护区水域东侧与泄洪沟西侧间*地范围。总面积为0.1755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外,水库兴利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及入库河流水域;*域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及入库河流汇水区域(一级保护区除外),西侧和南侧以昌乐县与临朐县、 (略) 的行政边界为界。面积为6.2127平方千米。不设准保护区。

3、符山水库水源地

根据《潍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潍城政办发[2008]71号),符山水库水源地划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水库主付坝上游坝肩以内,无坝处以56.5米的兴利水位高程为界。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标准。

二级保护区:水库主付坝肩向外延250米以内,无坝处以58米的最高洪水位高程为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准保护区的范围是指除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符山水库上游大于河及其支流流域。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本项目区距离荆山水库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5.88km,距离白浪河水库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7.84km,距离高崖水库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25.74km,位于准保护区范围外。本项目区首阳山片区、上疃片区、河洼片区、四泉片区、坊昌路片区、官地片区全部区域及昌五路片区部分区域位于符山水库准保护区内,距离符山水库二级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约1.8km。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与周边饮用水水源地相对位置关系见图2.1-4、2.1-5。


图2.1-4 符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图


2.1-5 白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范围图3.1-1(1)环境空气测点位布设图


2.1.7土壤及自然资源

昌乐境内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3个土类。昌乐县城在第四纪洪积层沐河冲积平原上,表层一般为填土及粘性土层,中部9-35m为砂砾层类粘性土薄层,下部为紫红色页岩或砂砾层。

项目区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大*性季风气候区,原生地带性植物以华北成分为主,代表性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由于人类不断的反复破坏活动,原始植被现存的已经很少。目前,绝大多数是人工植被,主要为农业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包括玉米、小麦、大豆、蔬菜、杨树、旱柳、苹果树、桃树、樱桃树等。野生动物有兔、刺猬、獾、蛇、蝎、杜鹃及喜鹊等,由于人类活动强烈,野生动物,特别是较大型的野生动物数量稀少。

2.2社会环境调查

2.2.1昌乐县概况

昌乐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 (略) 的近郊县,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4个镇、4个街道、 (略) 级经济开发区、 (略) 级旅游度假区和1处水库管理区,共有99个新型社区, (略) 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双拥模范县、 (略) 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略) 绿化模范县、 (略)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县、 (略) (略) 、省级卫生县城、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民兵工作先进单位、乡 (略) 级示范县等,被确定为 (略) 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 (略) 资 (略) 。

昌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存有200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周初,姜子牙封于齐,建都昌乐营丘,齐文化从这里发源。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昌乐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涌现出众多的名人,历史上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前秦丞相王猛、清朝尚书闫循琦等名人,当代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党政军机关和教科文等领域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现代教育已成为昌乐的一张“名片”,吸引1万多名县外学生前来求学,每年前来考察学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占全国蓝宝石总储量的90%以上,是世界四大蓝宝石产地之一。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41座,总库容2.5亿立方米,水资源充足。昌乐是“中国西瓜之乡”,年产西瓜6亿公斤,以皮薄、沙瓢、脆甜誉满九州,享有“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的美誉。昌乐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36%,有中国宝石城、首阳山国家森林公园、 (略) 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十几处,其中国家4A、3A级景区6处。

昌乐产业优势明显。实施“2121”工业主导产业计划,全力培植装备制造、黄金珠宝加工交易两个千亿级产业和新能源汽车500亿级产业,加快造纸包装、精细化工两个300亿级产业,食品加工一个100亿级产业转型升级。年加工珠宝首饰4千万克拉、黄金150吨,加工交易额600亿元,年生产电动车289万辆、吉他300万把,出栏加工肉鸭4110万只、肉鸡3050万只、生猪79万头,是中国珠宝产业基地和电声乐器生产基地、电动车生产基地。全 (略) 企业,2家企业分别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2件中国驰名商标,12家企 (略) 工业百强企业,英轩控股集团、山东矿机集团等一批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现代农业形成规模,走上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略) 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2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42个,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36个,全国首笔合作社信用贷款在昌乐发放。

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9.9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亿元,增长3%,收入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1亿元,增长8%;进出口总额97.7亿元,增长 8.3%。 (略) 场主体8504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上级下达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骨干企业全部展开新一轮布局,50 (略) 、市新旧动能转换笼子,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4%、6.4%。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比德文并购陕西秦星、战略重组四川野马,实现由低速向高速跨越,“一心两翼”全国布局基本形成。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主体建成,阳光80万吨高级瓦楞原纸、50万吨生物机械浆等项目加快推进,梦金小镇、水氢动力模块等项目启动实施。潍焦、英轩、万山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阳光、潍焦、英轩、 (略) 财税贡献50强,4家企 (略) 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5家 (略) 行业龙头企业群,3家企 (略) 级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 (略) 级以上科创平台72处,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5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4%。3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各1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8.2%。新增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2件,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企业家关爱机制,支持企业家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发展,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2.2.2五图街道概况

五图街道被誉为“中国宝石第一镇""蓝宝 (略) 蓝宝石产业基地”。先 (略) 卫生乡镇、省级文明村镇、 (略) 优秀综治中心、 (略) 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略)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略) 法治示范镇街、 (略) “ (略) ”示范镇街等荣誉称号。五图街道退役军人事务站被评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辖区内方山蓝 (略) 级特色小镇,庵上湖村获得“全国文明村" (略)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食安山东食品流通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老官李村、姜家洼子社区获得“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五图街道位于昌乐县城南部,面积9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2公顷;辖41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人口1.5万户、5.44万人。至2020年底,五图街道全部企业276家,其中塑料制品加工类企业86家,电子散热器企业8家,建筑材料加工企业10家,包装制品加工25家,纺织类15家,机械加工类8家,医药加工类4家,食品加工类4家,其他企业116家。2020年,工业企业主要主营业务收入28.6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0.46亿元,实现利润1.51亿元。


3采样方案及现场采样 3.1采样方案

3.1.1采样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高质量发展,落实进一步规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 (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28条“规划实施后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或者规划审批机关认为需要进行跟踪评价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跟踪监测计划等相关要求,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的要求,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园区及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全要素统一监测,检测点位、检测因子及检测频次见表3.1-1。

3.1-1园区采集详细信息表

类别

检测点位

监测污染物

监测频次

环境空气

1#五里庄村、2#老庄村、3#南寨村、4#官地村、5#张家庄村

TSP、氟化物、*醛、苯、*苯、二*苯、氯、氯化氢、氨、硫化氢、*醇、臭气浓度、非*烷总烃、VOCs

每年监测 1 次,每次检测1天,1次/天

地表水

1#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处上游1000m、2#丹河纪赵桥断面

pH、DO、高锰酸盐指数、CODcr、BOD5、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大肠菌群数、硫酸盐、氯化物、全盐量、SS、苯、*苯、二*苯。

每半年检测一次,一次1天

地下水

上半年:1#西菜园村、2#唐家店子村、3#辛安庄村、4#凯达塑胶、5#庆昕机械、6#乐化酒业、7#小埠前北片区、8#上疃片区、9#官地片区、10#马家龙湾村、11#五里庄村、12#老庄村、13#老关李村、14#河洼村、15#中徐园村、16#五图村

下半年:1#唐家店子村、2#辛安庄村、3#小埠前北片区、4#凯达塑胶、5#庆昕机械、6#乐化酒业、7#宜欣肥业、8#华伟拉链、9#官地片区、10#马家龙湾村、11#老庄村、12#河洼村、13#五图村、14#东上疃村

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石油类、硫化物、色度、耗氧量、铜、镍、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苯、二*苯、钡、钴、铍、K+、Na+、Ca2+、Mg2+、CO32-、HCO3-

丰水期、枯水期进行监测,取水样一次

噪声

上半年:1#辛安庄村、2#五图街办、3#北寨社区、4#永富庄村、5#大埠前村

下半年:1#辛安庄村、2#五图街办、3#北寨社区、4#永富庄村、5#大埠前村、6#十里树村、7#任家庄村、8#五图村、9#东上疃村、10#河洼村、11#官地村、12#坊昌路、13#岳家河村

Leq(A)(昼夜)

1次/季度

土壤

6#辛安庄村、7# (略) 3站、17#华伟拉链、18#上疃片区

建设用地45项+pH+石油烃

表层土

1次/年

8#李家老庄村、9#十里树村、10#山秦村、11#五里庄村

pH、石油烃、苯、*苯、二*苯

12#西菜园村、13#中徐园村、14#四泉片区西侧

农田用地8项基本因子+pH、石油烃、苯、*苯、二*苯

水系沉积物(底泥)

1#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上游100m、

2#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3#昌乐第三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苯、*苯、二*苯

1次/年

3.1.2 检测布点布设图

通过前期对园区区域水文、地质环境资料的收集可知,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西南向东北,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根据已收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及园区现状,共布设5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在园区及周边敏感目标布设1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在园区内及周边布设18个土壤监测点位、1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在污水处理厂排水路线设置2个监测点及3个底泥监测点位,园区监测点位布设图见图3.1-1。


3.1-1(2)地下水测点位布设图

3.1-13地表水测点位布设图

3.1-14噪声测点位布设图

3.1-15土壤测点位布设图


3.1-16底泥测点位布设图


3.2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3.2.1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程序

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程序见图3.2-1所示,主要包含现场布点采样,样品保存与运输,实验室分析及出具检测报告。

3.2-1 分析程序图

3.2.2现场采样设备及材料清单

3.2-1现场采样设备及材料清单表

序号

用途

设备及材料

1

汇测与定位

KM-6A(手持式GPS定位仪)

2

土壤、底泥样品采集

土壤:剖管刀、取样铲、500ml棕色玻璃瓶、22ml顶空瓶、200ml棕色玻璃瓶

底泥:22ml顶空瓶、500ml棕色玻璃瓶

3

环境空气

大气采样器,吸收液、滤膜、组合3吸附管、1L采气袋、10L采气袋

4

地下水、地表水

地表水:pH计、500ml玻璃瓶、1L玻璃瓶、500ml聚*烯瓶、1L聚*烯瓶、250ml灭菌瓶、250ml溶解氧瓶、40ml棕色玻璃瓶

地下水:pH计、500ml玻璃瓶、1L玻璃瓶、500ml聚*烯瓶、1L聚*烯瓶、250ml灭菌瓶、40ml棕色玻璃瓶

5

噪声

噪声测试仪、校准仪

6

调查信息记录

采样记录单、标签纸

7

样品保存

保温样品箱、蓝冰、遮阳伞

8

安全防护

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安全帽、劳保鞋、3M口罩等

3.2.3现场采样安全防护

采样现场应制定一个安全管理计划,覆盖了诸如安全责任、个人防护设备、现场监测、安全作业程序、紧急联系人和紧急路线图方面的问题。所有的现场工作均按照安全管理计划进行,针对本次园区环境评估的基本安全措施如下:

(1)在施工期间保证所有人员配备适合的劳保用品,所有现场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时,穿戴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口罩、长袖工作服、一次性*腈手套等。

(2)现场常备有绷带、纱布、急救药箱等常用医疗急救药品、器材,由专人负责人管理。

(3)采样工作开始前识别与工作范围相关的潜在健康和安全风险问题,并对所有参与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详细说明现场潜在施工危险。

3.2.4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

1、检测完成情况

2023年度采样时间及检测机构见表3.2-2。

3.2-22023年度采样时间及监测机构明细表

序号

样品名称

检测日期

检测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

1

地表水、地下水

2023.06.29-2023.07.15

SDJL.*

山东 (略)

2

地表水、地下水、噪声

2023.09.24-2023.10.16

SDJL*

3

噪声

2023.03.23、2023.06.27、2023.10.12-2023.10.13

SDJL*

、SDJL*、SDJL*

4

环境空气、土壤、水系沉积物(底泥)

2023.09.27-2023.10.17

SDJL*

2、样品采集及保存

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按照标准要求的容器、并按要求加入将保护剂,同时样品在采集后将被立刻按不同的保存方式进行存放,冷藏样品在专用的冷藏箱内,冷藏箱温度控制在4℃;密封的样品尽快送往实验室,并在相应样品的时效时间内进行分析。样品保存方式见表3.2-3~3.2-8所示。


3.2-3 环境空气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TSP

HJ 1263-2022

滤膜

100L/min流量采集1h

密封保存30d

HJ 644-2013

吸附管

0.2L/min流量采集10min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二*苯

VOCs

*醛

GB/T 15516-1995

吸收液

0.5L/min流量采集20min

0-4℃冷藏避光保存2d

*醇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变色酸比色法

吸收液

0.5L/min流量采集1h

0-4℃冷藏密封保存

氯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吸收液

0.6L/min流量采集1h(颜色明显减退时停止采样)

常温密封保存15d

氯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滤膜+吸收液

1L/min流量采集1h

0-4℃冷藏密封保存48h

非*烷总烃

HJ 604-2017

1L采气袋

气袋用样品气清洗 3 次

常温避光保存48h

臭气浓度

HJ 1262-2022

10L采气袋

被测气体冲洗采样袋三次,用真空箱负压采样

避光密封

保存24h

氟化物

HJ 955-2018

滤膜

50L/min流量采集1h

密封保存40d

HJ 533-2009

吸收液

1L/min流量采集1h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硫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吸收液

1L/min流量采集1h

避光密封

保存14h

3.2-4 噪声样品采集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采样量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环境噪声

GB 3096-2008

/

5min等效声级

/

3.2-5 底泥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采样量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

HJ 962-2018

500ml棕色玻璃瓶/4个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阳离子交换量

HJ 889-2017

有机质

NY/T 1121.6-2006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8d

GB/T 17141-199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80d

HJ 680-2013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741-2015

22ml顶空瓶*13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HJ 741-2015

二*苯

HJ 741-2015

3.2-6 土壤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设备/容器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值

HJ 962-2018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六价铬

HJ 1082-201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8d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80d

GB/T 17141-1997

HJ 491-2019

HJ 491-2019

GB/T 17141-1997

挥发性有机物

HJ 741-2015

顶空瓶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半挥发性有机物

HJ 834-2017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0d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pH值

HJ 962-2018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HJ 741-2015

顶空瓶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HJ 741-2015

间二*苯

HJ 741-2015

对二*苯

HJ 741-2015

邻二*苯

HJ 741-2015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pH值

HJ 962-2018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8d

GB/T 17141-199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80d

HJ 491-2019

HJ 680-2013

GB/T 17141-1997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741-2015

顶空瓶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HJ 741-2015

间二*苯

HJ 741-2015

对二*苯

HJ 741-2015

邻二*苯

HJ 741-2015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3.2-7地下水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

保存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

HJ 1147-2020

JL-Y-122

现场测定

/

色度

GB/T 11903-1989

玻璃瓶

/

避光密封保存尽快测定

氨氮

HJ 535-2009

玻璃瓶

加入H2SO4,调至pH≤2

0-4℃冷藏密封保存7d

硝酸盐氮

HJ/T 346-2007

聚*烯瓶

/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亚硝酸盐氮

GB/T 7493-1987

硫酸盐

HJ/T 342-200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

氟化物

GB/T 7484-1987

0-4℃冷藏密封保存14d

挥发性酚类

HJ 503-2009

玻璃瓶

采样后及时加磷酸酸化至pH为4,并加适量硫酸铜,使样品中硫酸铜浓度约为1g/L,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玻璃瓶

加入*醛,使*醛体积浓度为 1%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4d

硫化物

HJ 1226-2021

棕色玻璃瓶

(磨口)

采样瓶先加入*酸锌溶液再加水样近满瓶,每升水样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2ml抗氧化剂溶液加塞后不留液上空间

常温避光保存4d

HJ 694-2014

聚*烯瓶

每升水样中加浓 HCl 2ml

密封保存14d

HJ 694-2014

聚*烯瓶

如水样为中性每升水样中加5ml HCl

密封保存14d

铬(六价)

GB/T 5750.6-2006(10.1)

玻璃瓶

加入NaOH,调至pH 8~9

密封保存24h

GB/T 5750.6-2006(9.1)

聚*烯瓶

加入HNO3,调至pH<2(若水样浑浊先用0.45μm滤膜过滤)

密封保存14d

GB/T 5750.6-2006(11.1)

铁、锰

GB/T 11911-1989

铜、锌

GB/T 7475-1987

聚*烯瓶

加入HNO3,调至pH<2(若水样浑浊先用0.45μm滤膜过滤)

密封保存14d

GB/T 5750.6-2006(15.1)

钾、钠

GB/T 5750.6-2006(22.1)

聚*烯瓶

加 HNO3,调至

pH<2

密封保存14d

GB/T 5750.6-2006(14.1)

聚*烯瓶

加 HNO3,调至

pH<2

密封保存14d

HJ 602-2011

GB/T 5750.6-2006(20.2)

GB/T 7476-1987

聚*烯瓶

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3次每升样品加2ml浓硝酸使PH≤1.5

密封保存14d

GB/T 7477-1987

总硬度

GB/T 5750.4-2006(7.1)

玻璃瓶

/

密封保存10d

溶解性总固体

GB/T 5750.4-2006(8.1)

耗氧量

GB/T 5750.7-2006

碳酸根、重碳酸根

DZ/T 0064.49-2021

密封保存30d

总大肠菌群

GB/T 5750.12-2006(2.1)

灭菌瓶

不预洗采样瓶,样品采集至采样瓶体积的 80%左右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6h

细菌总数

HJ 1000-2018

石油类

HJ 970-2018

玻璃瓶

需单独采样,加入 HCl 至 pH<2

0-4℃冷藏密封保存3d

氰化物

GB/T 5750.5-2006(4.1)

聚*烯瓶

加入NaOH,调至pH>12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苯、*苯、二*苯

HJ1067-2019

棕色玻璃瓶

采样前测定样品pH值,根据pH测定结果在采样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并加25mg抗坏血酸,使采样后pH≦2。采样时水样充满后不留液上空间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3.2-8地表水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设备/容器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

HJ 1147-2020

JL-Y-173

现场测定

/

溶解氧

GB/T 7489-1987

溶解氧瓶

样品充满容器,加入硫酸锰,碱性 KI 溶液现场固定

避光密封保存24h

化学需氧量

HJ 828-2017

玻璃瓶

用H2SO4,调至

pH≤2

0-4℃冷藏密封保存5d

氨氮

HJ 535-2009

0-4℃冷藏密封保存7d

总磷

GB/T 11893-1989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总氮

HJ 636-2012

0-4℃冷藏密封保存7d

高锰酸盐指数

GB/T 11892-198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48h

五日生化需氧量

HJ 505-2009

棕色玻璃瓶

采集时须注满容器,不留顶上空间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4h

镉、铅

GB/T 7475-1987

聚*烯瓶

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μm滤膜过滤,再立即加入HNO3,调至pH为1-2

密封保存14d

铜、锌

GB/T 7475-1987

六价铬

GB/T 7467-1987

玻璃瓶

加入NaOH,调至pH 8-9

密封保存24h

砷、硒

HJ 694-2014

聚*烯瓶

每升水样中加浓 HCl 2ml

密封保存14d

HJ 694-2014

聚*烯瓶

如水样为中性每升水样中加5ml HCl

密封保存14d

石油类

HJ 970-2018

玻璃瓶

需单独采样,加入 HCl 至 pH<2

0-4℃冷藏密封保存3d

悬浮物

GB/T 11901-1989

玻璃瓶

/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全盐量

HJ/T 51-1999

聚*烯瓶

/

密封保存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

氟化物

GB/T 7484-1987

0-4℃冷藏密封保存14d

硫酸盐

HJ/T 342-200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玻璃瓶

加入1%(V/V)的40%(V/V)*醛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4d

氰化物

HJ 484-2009

聚*烯瓶

加入NaOH,调至 pH ≥9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挥发酚

HJ 503-2009

玻璃瓶

采样后及时加磷酸酸化至pH为4,并加适量硫酸铜,使样品中硫酸铜浓度约为1g/L,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粪大肠菌群

HJ 347.2-2018

灭菌瓶

不预洗采样瓶,样品采集至采样瓶体积的 80%左右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6h

苯、*苯、二*苯

HJ1067-2019

棕色玻璃瓶

采样前测定样品pH值,根据pH测定结果在采样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并加25mg抗坏血酸,使采样后pH≦2。采样时水样充满后不留液上空间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硫化物

HJ 1226-2021

棕色玻璃瓶

(磨口)

采样瓶先加入*酸锌溶液再加水样近满瓶,每升水样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2ml抗氧化剂溶液加塞后不留液上空间

常温避光保存4d


2、样品的流转

样品装运前核对采样记录表、样品标签等,如发现有缺项、漏项和错误处,需及时补齐和修正后方可装运。样品流转运输保证样品完好并低温保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施,运输过程中严防损失、混淆或沾污,要在保存时限内运送至样品检测单位。样品运输设置运输空白样进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一个样品运送批次设置一个运输空白样品。样品检测单位收到样品箱后,立即检查样品箱是否有破损,按照样品运输单清点核实样品数量、样品瓶编号以及破损情况。

采样人员和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双方清点核实样品无误后,在样品流转单上签字确认。

3.3 实验室监测分析

3.3.1 实验室检测单位

为确保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次检测委托山东 (略) 进行分析:

山东 (略) 成立于2017-09-28,所属行业为专业技术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空气污染监测服务;水污染监测服务;废料监测服务;噪声污染监测服务;放射性污染监测服务;光污染监测服务。该检测机构具有独立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3.3.2实验室分析方法

本次检测,所有的样品的污染物参数测试由通过CMA认证的检测单位首选国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分析方法,此次分析检测的污染因子主要的检测方法见表3.3-1所示。

3.3-1 分析检测污染因子检测方法一览表

环境空气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TSP

HJ 1263-202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AUW120D

电子天平

0.007mg/m3

2

氟化物

HJ 955-2018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PXSJ-216F离子计

5×10-4mg/m3

3

*醛

GB/T 15516-1995

空气质量 *醛的测定 *酰*酮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3mg/m3

4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4μg/m3

5

*苯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4μg/m3

6

二*苯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6μg/m3

7

VOCS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3μg/m3

8

氯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

环境空气 氯气 *基橙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3mg/m3

9

氯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环境空气 氯化氢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7mg/m3

10

HJ 533-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m3

11

硫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环境空气 硫化氢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1mg/m3

12

*醇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醇 变色酸比色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3mg/m3

13

臭气浓度

HJ 1262-2022

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10(无量纲)

14

非*烷总烃

HJ 604-2017

环境空气 总烃、*烷和非*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GC-9790Ⅱ

气相色谱仪

0.07mg/m3

地表水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pH

HJ 1147-20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

PHBJ-260

便携式pH计

/

2

溶解氧

GB/T 7489-1987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具塞滴定管

0.2mg/L

3

高锰酸盐指数

GB/T 11892-1989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具塞滴定管

0.5mg/L

4

化学需氧量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具塞滴定管

4mg/L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HJ 505-2009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LRH-250A

生化培养箱

0.5mg/L

6

氨氮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25mg/L

7

总磷

GB/T 11893-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8

总氮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5mg/L

9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1mg/L

10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5mg/L

11

氟化物

GB/T 7484-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PXSJ-216F离子计

0.05mg/L

12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4×10-4mg/L

13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3×10-4mg/L

14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4×10-5mg/L

15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1mg/L

16

六价铬

GB/T 7467-198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4mg/L

17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L

18

氰化物

HJ 484-2009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4mg/L

19

挥发酚

HJ 503-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03mg/L

20

石油类

HJ 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5mg/L

22

硫化物

HJ 1226-202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23

粪大肠菌群

HJ 347.2-2018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DH5000Ⅱ电热恒温培养箱

20MPN/L

24

硫酸盐

HJ/T 342-2007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8mg/L

25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10mg/L

26

全盐量

HJ/T 51-1999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FA2004电子天平

10mg/L

27

悬浮物

GB/T 11901-19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FA2004电子天平

/

28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29

*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0

二*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地下水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pH

HJ 1147-20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

PHBJ-260

便携式pH计

/

2

氨氮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25mg/L

3

硝酸盐氮

HJ/T 346-200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8mg/L

4

亚硝酸盐氮

GB/T 7493-1987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3mg/L

5

挥发性酚类

HJ 503-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03mg/L

6

氰化物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4.1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2mg/L

7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3×10-4mg/L

8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4×10-5mg/L

9

铬(六价)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0.1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4mg/L

10

总硬度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7.1 总硬度 *二胺四*酸二钠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1.0mg/L

11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1.1 铅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10-3mg/L

12

氟化物

GB/T 7484-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PXSJ-216F离子计

0.05mg/L

13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9.1 镉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10-4mg/L

14

GB/T 11911-1989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3mg/L

15

GB/T 11911-1989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L

16

溶解性总固体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8.1 溶解性总固体 称量法)

FA2004电子天平

/

17

硫酸盐

HJ/T 342-2007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8mg/L

18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10mg/L

19

总大肠菌群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2.1)多管发酵法

DH5000Ⅱ电热恒温培养箱

2MPN/100mL

20

细菌总数

HJ 1000-2018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

DH5000Ⅱ电热恒温培养箱

1CFU/mL

21

石油类

HJ 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22

硫化物

HJ 1226-202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3mg/L

23

色度

GB/T 11903-1989

水质 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比色管

5度

24

耗氧量

GB/T 5750.7-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1.1 耗氧量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0.05mg/L

25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1mg/L

26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5.1 镍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5mg/L

27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5mg/L

2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5mg/L

29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0

*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1

二*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2

HJ 602-2011

水质 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10-3mg/L

33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4.1 钴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5mg/L

34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20.2 铍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10-4mg/L

35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22.1 钾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5mg/L

36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22.1 钠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L

37

GB/T 7476-1987

水质 钙的测定 EDTA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2mg/L

38

GB/T 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5mg/L

39

碳酸根

DZ/T 0064.4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5mg/L

40

重碳酸根

DZ/T 0064.4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5mg/L

噪声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环境噪声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AWA6228+

多功能声级计、AWA6021A

声校准器、AWA6221B

声校准器

/

水系沉积物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pH

HJ 962-2018

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PHS-3E pH计

/

2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kg

3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02mg/kg

4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1mg/kg

5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0mg/kg

6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mg/kg

7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8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mg/kg

9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10

有机质

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具塞滴定管

/

11

阳离子交换量

HJ 889-2017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8cmol+/kg

12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13

*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6mg/kg

14

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土壤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kg

2

六价铬

HJ 108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5mg/kg

3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02mg/kg

4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1mg/kg

5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1mg/kg

6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7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mg/kg

8

四氯化碳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3mg/kg

9

氯仿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0

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1

1,1-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2

1,2-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13

1,1-二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14

顺-1,2-二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8mg/kg

15

反-1,2-二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6

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7

1,2-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8mg/kg

18

1,1,1,2-四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9

1,1,2,2-四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0

四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1

1,1,1-三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2

1,1,2-三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3

三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24

1,2,3-三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5

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6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27

氯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5mg/kg

28

1,2-二氯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9

1,4-二氯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8mg/kg

30

*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6mg/kg

31

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32

*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6mg/kg

33

间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34

对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35

邻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36

硝基苯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9mg/kg

37

苯胺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8mg/kg

38

2-氯酚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6mg/kg

39

苯并[a]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0

苯并[a]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1

苯并[b]荧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2mg/kg

42

苯并[K]荧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3

?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4

二苯并[a,h]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5

茚并[1,2,3-c,d]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6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9mg/kg

47

pH值

HJ 962-2018

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PHS-3E pH计

/

48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6mg/kg

49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mg/kg

50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3.4 实验室分析

3.4.1实验室样品保存

检测实验室设有样品储存间并配置空调,测试前及留样样品分区存放,避免混淆;样品储存间配置冷藏柜,以储存对保存温度条件有要求的样品。对于测试结果异常样品,严格按样品保存条件要求保留适当时间。留样样品有留样标识。

3.4.2实验室分析流程

实验室分析人员依据标准方法并使用授权范围内的仪器设备实施分析检验及复检工作,在分析过程中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及校核。实验室分析流程具体如下:

(1)样品管理员下达检测任务

样品管理员根据检测人员的上岗权限下达检测任务,填写《样品交接流转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确认个人的检测任务。

(2)分析人员分析

分析人员根据《样品交接流转记录》,严格按照确认的方法和作业指导书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在检测过程中,分析人员将数据及时填写在原始记录表格上,并最终将原始数据提交部门负责人校核,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3)分析后的样品流转

最后一个完成样品分析的分析人员,将样品归还至样品室,填写《样品领用返还记录表》。样品管理员需按要求妥善保存样品至留样区。

(4)原始记录的出具

实验员做完分析及时提交检测原始记录,并由检测分析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3.4.3 检测报告编制与审批

检测分析部门将审核无误的原始记录提交至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编制人处进行报告编制。报告编制人根据每份检测委托单和与其对应的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成一份完整的报告。由报告审核人审核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报告经报告审核人审核无误后,交由授权签字人对报告及原始记录进行最终的审核签发。

(1)第一级审核由报告编制人完成,报告编制人根据采样记录表及原始记录相关信息进行报告编制;

(2)第二级审核由报告审核人完成,经报告编制人编制完成后,由报告审核人审核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第三级审核由授权签字人完成,报告经报告审核人审核无误后,交由授权签字人对报告及原始记录进行最终的审核签发,主要是看数据的合理性,各个检测参数间的逻辑性、关联性。批准后的报告,由报告编制人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再由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最终的审查,查 (略) 资质范围,是否超范围或超期,审核无误后加盖CMA资质章。

3.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5.1 现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本次监测工作全程采用文明施工清洁作业方案。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等妥善放置,监测过程中做到取样不污染采样点环境,产生的杂物、垃圾等妥善保存,监测结束后彻底清洁现场,使现场保持和采样前状态基本一致。现场监测过程中向客户借用的仪器、物品等在监测结束后需原样奉还。在监测过程中和客户保持和睦的关系,遵守客户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客户沟通,尊重客户,文明施工,最大程度的配合客户的需求,监测过程在保证监测质量的条件下,满足现场及客户求,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监测服务。

现场采样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及规程执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现场工程师在外出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现场工程师携带防护装备,口罩,手套,防滑登山鞋等,并预备相关的应急防护器材和医药急救包。采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带入现场的试剂、材料等采样介质妥当保存,安全使用各种检测设备。采样时如出现天气剧变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停止采样,保证安全。

采样过程中,采取质量保护和质量控制措施,避免采样设备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污染样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污染物在环境中扩散。建立完整的样品追踪管理程序,内容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交接等过程的书面记录和责任归属,避免样品被错误放置、混淆及保存过期,本次调查采样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采样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保存、运输条件。

(2)全程序空白样:按照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交送实验室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空白样品检测结果均低于方法检出限。

(3)运输空白样:按要求采样人员将样品密封后将样品瓶带到现场。采样时使其瓶盖一直处于密封状态,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检测结果均低于方法检出限,运输空白样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4)现场平行样:

样品精密度控制,土壤、底泥选择20%以上的样品进行现场平行双样分析,地表水、地下水选择10%以上的样品进行现场平行双样。分析项目现场平行样精密度一次性合格率为100%。

(5)所有样品采集后立即装进蓝色保温箱中,密封、避光、冷藏保存。样品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6)采样过程中、样品分装及样品密封现场采样员未发生使用化妆品,吸烟等影响采样质量的行为。

(7)采样工作由2个及以上进行采样,采样过程相互监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8)现场原始记录表填写清楚明了,记录与标签编号统一。采样结束装运前现场逐项逐个检查,采样记录表、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采样点位图标记等未有缺项、漏项和错误处,装箱,撤离现场。样品在运输中派专人押送,防止样品的损失、混淆、沾污和破损。样品送至实验室时,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9)采样全过程专人负责。

3.5.2 样品流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样品包装管理:现场采集的样品在放入保温箱前,对每个样品瓶上的采样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并登记造册,同时确保样品的密封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2)样品追踪管理:资料组建立完整的样品追踪管理程序,内容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和交接等过程的书面记录和责任归属,避免样品被错误放置、混淆及保存过期,保证样品均在保质期内进行检测。

(3)样品保存管理: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均预留样品,预留样品在样品库造册保存。样品库内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定期清理样品,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填写记录。

3.5.3 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前者是实验室内部对分析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后者是指由第三方或技术组织通过发放考核样品等方式对各实验室报出合格分析结果的综合能力、数据的可比性和系统误差做出评价的过程

(1)本次调查实验室分析过程采取实验室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标准物质测定、替代物加标回收率测定等指控措施,分析结果均在合格范围内。

(2)实验室从接样到出数据报告的整个过程严格执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体系计量证要求。

(3)样品的保留时间、温度等实验室内部质量保证/控制措施均填写纸质记录。


4检测结果 4.1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

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非*烷总经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详解中的规定,VOCs参照非*烷总经执行;其余特征污染物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1。

4.1-1环境空气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

环境质量浓度限值(mg/m3

小时均值

日均值

执行标准

1

TSP

/

0.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2

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附录D

3

*苯

0.2

/

4

二*苯

0.2

/

5

*醇

3.0

1.0

6

硫化氢

0.01

/

7

NH3

0.2

/

8

0.1

0.03

9

氯化氢

0.05

0.015

10

*醛

0.05

/

11

氟化物

0.02

0.00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附录A

12

非*烷总烃

2.0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2、土壤

居民区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一类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选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其他用地标准。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2~4.1-3。

4.1-2 土壤环境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单位:mg/kg

序号

污染物

第一类用地筛选

值标准

类用地筛选

值标准

1

≤20

≤60

2

≤20

≤65

3

六价铬

≤3.0

≤5.7

4

≤2000

≤18000

5

≤400

≤800

6

≤8

≤38

7

≤150

≤900

8

四氯化碳

≤0.9

≤2.8

9

氯仿

≤0.3

≤0.9

10

氯*烷

≤12

≤37

11

1,1-二氯*烷

≤3

≤9

12

1,2-二氯*烷

≤0.52

≤5

13

1,1-二氯*烯

≤12

≤66

14

顺-1,2-二氯*烯

≤66

≤596

15

反-1,2-二氯*烯

≤10

≤54

16

二氯*烷

≤94

≤616

17

1,2-二氯*烷

≤1

≤5

18

1,1,1,2-四氯*烷

≤2.6

≤10

19

1,1,2,2-四氯*烷

≤1.6

≤6.8

20

四氯*烯

≤11

≤53

21

1,1,1-三氯*烷

≤701

≤840

22

1,1,2-三氯*烷

≤0.6

≤2.8

23

三氯*烯

≤0.7

≤2.8

24

1,2,3-三氯*烷

≤0.05

≤0.5

25

氯*烯

≤0.12

≤0.43

26

≤1

≤4

27

氯苯

≤68

≤270

28

1,2-二氯苯

≤560

≤560

29

1,4-二氯苯

≤5.6

≤20

30

*苯

≤7.2

≤27

31

苯*烯

≤1290

≤1290

32

*苯

≤1200

≤1200

33

间二*苯

≤163

≤570

34

对二*苯

≤163

≤570

35

邻二*苯

≤222

≤640

36

硝基苯

≤34

≤76

37

苯胺

≤92

≤260

38

2-氯酚

≤250

≤2256

39

苯并[a]蒽

≤5.5

≤15

40

苯并[a]芘

≤0.55

≤1.5

41

苯并[b]荧蒽

≤5.5

≤15

42

苯并[K]荧蒽

≤55

≤151

43

?

≤490

≤1293

44

二苯并[a,h]蒽

≤0.55

≤1.5

45

茚并(1,2,3-c,d)芘

≤5.5

≤15

46

≤25

≤70

47

石油烃(C10~C40

≤826

≤4500

4.1-3农用地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项目a-b

风险筛选值(mg/kg)

PH≤5.5

5.5≤PH≤6.5

6.5≤PH≤7.5

PH>7.5

1

水田

0.3

0.4

0.6

0.8

其他

0.3

0.3

0.3

0.6

2

水田

0.5

0.5

0.6

1.0

其他

1.3

1.8

2.4

3.4

3

水田

30

30

25

20

其他

40

40

30

25

4

水田

80

100

140

240

其他

70

90

120

170

5

水田

250

250

300

350

其他

150

150

200

250

6

水田

150

150

200

200

其他

50

50

100

100

7

60

70

100

190

8

200

200

250

300

a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

b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其中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

3、底泥

园区底泥执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DB37/T4471-2021)附录A的标准值。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4。

4.1-4底泥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项目

筛选值

管制值

1

0.6

3.0

2

0.6

4.0

3

25

120

4

140

700

5

300

1000

6

100

800

7

100

400

8

250

1000

4、噪声

居民区、工业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5。

4.1-5 噪声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功能区

昼间标准限值(dB(A))

夜间标准限值(dB(A))

2类功能区

60

50

4a类功能区

70

55

5、地表水

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V类标准要求。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6。

4.1-6地表水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1

pH(无量纲)

6 ~ 9

16

六价铬

≤0.05

2

溶解氧

≥3

17

≤0.05

3

高锰酸盐指数

≤10

18

氰化物

≤0.2

4

化学需氧量

≤30

19

挥发酚

≤0.01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6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3

6

氨氮

≤1.5

21

硫化物

≤0.5

7

总磷

≤0.3

22

硫酸盐

/

8

总氮(湖、库,以N计)

≤1.5

23

氯化物

/

9

≤1.0

24

全盐量

/

10

≤2.0

25

/

11

氟化物

≤1.5

26

*苯

/

12

≤0.02

27

二*苯

/

13

≤0.1

28

石油类

/

14

≤0.001

29

粪大肠菌群(MPN/L)

≤20000

15

≤0.005

30

悬浮物

/

6、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7。

4.1-7地下水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

Ⅲ类标准

序号

污染物

Ⅲ类标准

1

pH(无量纲)

6.8~8.5

21

耗氧量(mg/L)

≤3.0

2

氨氮(mg/L)

≤0.5

22

铜(mg/L)

≤1.0

3

硝酸盐氮(mg/L)

≤20

23

镍(mg/L)

≤0.02

4

亚硝酸盐氮(mg/L)

≤1.0

24

锌(mg/L)

≤1.0

5

挥发性酚类(mg/L)

≤0.002

2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3

6

氰化物(mg/L)

≤0.05

26

钡(mg/L)

≤0.7

7

砷(mg/L)

≤0.01

27

钴(mg/L)

≤0.05

8

汞(mg/L)

≤0.001

28

铍(mg/L)

≤0.002

9

铬(六价)(mg/L)

≤0.05

29

钾(mg/L)

≤0.02

10

总硬度(mg/L)

≤450

30

钠(mg/L)

≤200

11

铅(mg/L)

≤0.01

31

钙(mg/L)

/

12

氟化物(mg/L)

≤1.0

32

镁(mg/L)

/

13

镉(mg/L)

≤0.005

33

碳酸根(mg/L)

/

14

铁(mg/L)

≤0.3

34

重碳酸根(mg/L)

/

15

锰(mg/L)

≤0.1

35

苯(mg/L)

≤0.01

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36

*苯(mg/L)

≤0.7

17

硫酸盐(mg/L)

≤250

37

二*苯(mg/L)

≤0.5

18

氯化物(mg/L)

≤250

38

石油类(mg/L)

/

19

硫化物(mg/L)

≤0.02

39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3.0

20

色度(度)

≤15

40

细菌总数(CFU/mL)

≤100

4.2评价方法

1、环境空气

采用占标率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

式中:Pi——I污染物的占标率;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CSi——I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

2、地表水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对于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的评价因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j ─ 第i项评价因子在j点的单因子指数;

Cij ─ 第i项评价因子在j点的实测浓度(mg/L);

Csi ─ 第i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mg/L)。

对于DO,其标准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SDOj─ DO的标准指数;

DOj ─ 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

DOs─水质标准中规定的DO标准限值;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对于河流,DOf = 468/(31.6 +T) 。

pH浓度限于一定范围内的评价因子,其单因子指数按下式计算:

pH值标准指数SpHj的计算可用下式:

式中:pHj─ 为j点的pH值;

pHsd ─ 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

pHsu ─ 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若计算的标准指数小于1,则表明该项水质指标能满足目前的水质功能要求;若标准指数大于1,则表明水体已受到该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越高表明污染越重。

3、地下水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

①对于标准值为区间的pH值,计算公式如下:

>7.0

式中:SpHj—pH单因子指数;

pHj—j断面pH值;

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②对于其它评价因子,计算公式为:

式中:Si—污染物单因子指数;

Ci—i污染物的浓度值,mg/L;

C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4、土壤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i=Ci/Si

式中:Pi—土壤中i中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Ci—i种污染物的含量实测值,mg/kg;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kg。

5、底泥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i=Ci/Si

式中:Pi—土壤中i中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Ci—i种污染物的含量实测值,mg/kg;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kg。

6、噪声

采用监测值与标准值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噪声超标程度采用超标值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P—超标值,dB(A);

Leq—测点等效声级,dB(A);

Lb—噪声评价标准,dB(A)。

4.3园区环境质量评估

4.3.1检测结果


4.3-1环境空气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

2#

3#

4#

5#

2023.09.27

TSP(mg/m3

0.169

0.143

0.156

0.161

0.15

氟化物(mg/m3

1.5×10-3

9×10-4

2.1×10-3

2.5×10-3

1.7×10-3

*醛(mg/m3

ND

ND

ND

ND

ND

苯(μg/m3

1.2

1.9

1.7

1.4

2.4

*苯(μg/m3

0.8

ND

0.4

ND

0.4

二*苯(μg/m3

2

2.8

2.4

2.3

2.8

VOCS(μg/m3

38.1

51.3

43.5

42.2

43.5

氯气(mg/m3

0.03

ND

0.04

0.03

ND

氯化氢(mg/m3

ND

0.019

0.023

ND

0.023

氨(mg/m3

0.12

0.09

0.1

0.13

0.08

硫化氢(mg/m3

0.001

0.002

ND

0.003

0.002

*醇(mg/m3

ND

ND

ND

ND

ND

臭气浓度(无量纲)

<10

<10

<10

<10

<10

非*烷总烃(mg/m3

0.78

0.81

0.92

0.75

0.77

备注:1#五里庄村 2#老庄村 3#南寨村 4#官地村 5#张家庄村 ND表示未检出。

4.3-2地表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时间

2023.06.29

2023.09.25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1#

2#

1#

2#

状态描述

淡黄色、无味

淡黄色、无味

淡黄色、无味

淡黄色、无味

pH(无量纲)

7.1

7.2

8

8

溶解氧(mg/L)

7.6

7.2

8.4

7.8

高锰酸盐指数(mg/L)

5.8

7.9

5.6

5.2

化学需氧量(mg/L)

26

28

18

18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5.3

5.7

3.7

3.9

氨氮(mg/L)

0.458

0.736

0.57

0.688

总磷(mg/L)

0.14

0.28

0.19

0.25

总氮(mg/L)

23

33.4

17.8

14.7

铜(mg/L)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氟化物(mg/L)

0.63

0.81

0.91

1.15

硒(mg/L)

ND

ND

ND

ND

砷(mg/L)

3.3×10-3

3.9×10-3

2.8×10-3

3.1×10-3

汞(mg/L)

4.2×10-4

3.3×10-4

3.4×10-4

3.2×10-4

镉(mg/L)

ND

ND

ND

ND

六价铬(mg/L)

ND

ND

ND

ND

铅(mg/L)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挥发酚(mg/L)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062

ND

0.057

0.062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硫酸盐(mg/L)

98

113

202

229

氯化物(mg/L)

185

410

332

424

全盐量(mg/L)

698

1.21×103

1.17×103

1.36×103

苯(mg/L)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粪大肠菌群(MPN/L)

6.3×102

4.3×102

5.8×102

4.7×102

悬浮物(mg/L)

23

31

21

29

备注:1#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处上游1000m 2#丹河纪赵桥断面 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9#官地片区

11#五里庄村

12#老庄村

13#老关李村

14#河洼村

16#五图村

10#马家龙湾村

15#中徐园村

检测时间

2023.06.29

2023.06.29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

7.4

7.3

7.2

7.8

7.2

7.2

7.7

氨氮(mg/L)

0.098

0.051

0.079

0.048

ND

0.061

0.072

0.059

硝酸盐氮(mg/L)

6.25

6.18

6.23

6.21

3.27

6.29

5.04

6.39

亚硝酸盐氮(mg/L)

ND

0.005

0.009

ND

ND

ND

0.006

0.012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4.5×10-3

3.8×10-3

2.9×10-3

2.4×10-3

3.4×10-3

2.9×10-3

4.1×10-3

4.6×10-3

汞(mg/L)

2.1×10-4

2.2×10-4

2.2×10-4

2.3×10-4

2.3×10-4

2.7×10-4

2.2×10-4

2.6×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471

425

791

811

351

562

508

512

铅(mg/L)

8.3×10-3

5.5×10-3

6.2×10-3

8.1×10-3

7.8×10-3

7.3×10-3

7.6×10-3

8.3×10-3

氟化物(mg/L)

0.38

0.56

0.49

0.32

0.48

0.32

0.56

0.39

镉(mg/L)

1.2×10-3

1.3×10-3

1.3×10-3

1.3×10-3

2.6×10-3

1.9×10-3

1.5×10-3

1.6×10-3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868

775

1.06×103

1.15×103

698

923

861

873

硫酸盐(mg/L)

151

176

238

217

131

169

245

204

氯化物(mg/L)

106

107

82

129

78

142

96

112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2.38

0.75

1.68

0.67

1.63

1.96

1.08

1.23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0.18

0.18

0.23

0.42

0.68

1.02

0.45

0.53

钠(mg/L)

34.2

35.7

41.1

29.9

28.6

70

37.6

41.9

钙(mg/L)

132

116

184

200

89

156

128

125

镁(mg/L)

43

38

69

76

29

41

37

43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325

208

387

396

266

328

309

312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63

21

58

66

89

45

72

58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西菜园村

2#唐家店子村

5#庆昕机械

7#小埠前北片区

3#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8#上疃片区

检测时间

2023.06.30

2023.06.30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2

7.3

7.4

7.8

7.6

7.3

7.5

7.5

氨氮(mg/L)

0.073

0.038

ND

0.046

ND

0.077

0.059

ND

硝酸盐氮(mg/L)

5.85

5.93

2.99

6.23

5.53

3.01

6.31

3.04

亚硝酸盐氮(mg/L)

ND

ND

ND

ND

ND

ND

0.005

ND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3.7×10-3

4.0×10-3

4.2×10-3

4.3×10-3

4.0×10-3

3.6×10-3

3.6×10-3

4.2×10-3

汞(mg/L)

2.2×10-4

3.8×10-4

3.5×10-4

3.0×10-4

2.3×10-4

2.3×10-4

2.0×10-4

3.3×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386

426

432

632

445

381

500

271

铅(mg/L)

7.6×10-3

8.5×10-3

6.9×10-3

8.8×10-3

6.4×10-3

7.1×10-3

7.6×10-3

7.0×10-3

氟化物(mg/L)

0.57

0.38

0.69

0.34

0.34

0.39

0.45

0.47

镉(mg/L)

1.5×10-3

1.2×10-3

2.3×10-3

2.4×10-3

1.9×10-3

1.3×10-3

1.4×10-3

1.6×10-3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786

883

872

980

771

723

892

595

硫酸盐(mg/L)

127

200

80

164

205

185

238

134

氯化物(mg/L)

107

124

171

71

51

121

54

52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1.54

2.13

0.59

1.41

1.33

1.59

2.06

0.47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0.6

0.61

1.12

5.6

0.77

0.66

0.92

0.53

钠(mg/L)

46.1

39.1

62.5

38.6

34.5

43.9

33.2

31.1

钙(mg/L)

106

119

111

200

124

108

160

72

镁(mg/L)

33

35

41

32

36

31

24

22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325

285

317

436

323

248

309

227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73

31

67

54

26

75

60

57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7#宜欣肥业

8#华伟拉链

11#老庄村

13#五图村

14#东上疃村

9#官地片区

12#河洼村

检测时间

2023.09.24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6

7.8

7.6

7.5

7.6

7.8

7.7

氨氮(mg/L)

0.078

0.065

0.06

0.06

ND

0.045

ND

硝酸盐氮(mg/L)

6.59

5.97

6.81

6.02

1.12

6.83

1.16

亚硝酸盐氮(mg/L)

0.064

0.005

ND

ND

ND

0.044

ND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2.8×10-3

2.7×10-3

2.7×10-3

2.9×10-3

2.7×10-3

2.8×10-3

2.7×10-3

汞(mg/L)

2.8×10-4

2.9×10-4

2.8×10-4

2.3×10-4

2.6×10-4

2.7×10-4

2.5×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770

673

642

663

205

371

213

铅(mg/L)

5.1×10-3

2.7×10-3

8.6×10-3

6.5×10-3

4.2×10-3

ND

7.3×10-3

氟化物(mg/L)

0.37

0.35

0.32

0.35

0.41

0.42

0.38

镉(mg/L)

1.6×10-3

6×10-4

8×10-4

8×10-4

9×10-4

7×10-4

ND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1.14×103

1.12×103

923

1.04×103

408

620

401

硫酸盐(mg/L)

346

278

268

296

89

88

96

氯化物(mg/L)

120

60

69

60

66

71

63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1.95

1.39

1.48

1.22

1.58

1.86

1.69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2.38

0.39

0.42

0.41

2.74

0.73

2.92

钠(mg/L)

28.6

16.4

10.1

11.4

36.4

29

36.6

钙(mg/L)

209

195

205

197

56

115

59

镁(mg/L)

60

45

41

41

18

21

15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259

458

293

458

108

238

124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49

31

55

64

75

66

71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2#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10#马家龙湾村

1#唐家店子村

3#小埠前北片区

5#庆昕机械

检测时间

2023.09.25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7

7.6

7.6

7.7

7.7

7.6

7.6

氨氮(mg/L)

0.068

0.055

ND

0.07

ND

0.063

ND

硝酸盐氮(mg/L)

1.12

4.47

6.56

7.32

7.1

7.03

7.1

亚硝酸盐氮(mg/L)

0.006

ND

0.032

ND

ND

ND

ND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2.6×10-3

2.8×10-3

3.5×10-3

3.5×10-3

2.7×10-3

2.6×10-3

2.8×10-3

汞(mg/L)

2.5×10-4

2.8×10-4

2.4×10-4

2.8×10-4

3.1×10-4

3.2×10-4

3.2×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217

321

444

622

558

717

211

铅(mg/L)

ND

ND

ND

4.6×10-3

3.6×10-3

3.3×10-3

4.5×10-3

氟化物(mg/L)

0.37

0.35

0.34

0.63

0.26

0.25

0.17

镉(mg/L)

7×10-4

ND

ND

1.0×10-3

5×10-4

1.0×10-3

6×10-4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438

571

769

980

852

996

442

硫酸盐(mg/L)

94

144

153

199

199

238

104

氯化物(mg/L)

86

50

44

101

61

103

65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1.78

2.36

0.89

1.22

1.47

1.66

1.37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2.88

0.25

0.72

0.65

0.76

1.26

1.42

钠(mg/L)

34.3

33.5

34.3

47.6

31.1

31.4

27.9

钙(mg/L)

53

68

125

174

172

218

51

镁(mg/L)

19

37

32

48

32

42

21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104

195

317

298

311

320

102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65

45

61

53

41

63

55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4土壤测定结果统计表单位mg/kg

采样日期

2023.09.27

检测点位

6#辛安庄村表层土(0-0.2m)

7# (略) 3站表层土(0-0.2m)

17#华伟拉链表层土(0-0.2m)

18#上疃片区表层土(0-0.2m)

状态描述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四氯化碳(mg/kg)

ND

ND

ND

ND

氯仿(mg/kg)

ND

ND

ND

ND

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2-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二氯*烯(mg/kg)

ND

ND

ND

ND

顺-1,2-二氯*烯(mg/kg)

ND

ND

ND

ND

反-1,2-二氯*烯(mg/kg)

ND

ND

ND

ND

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2-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1,2-四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2,2-四氯*烷(mg/kg)

ND

ND

ND

ND

四氯*烯(mg/kg)

ND

ND

ND

ND

1,1,1-三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2-三氯*烷(mg/kg)

ND

ND

ND

ND

三氯*烯(mg/kg)

ND

ND

ND

ND

1,2,3-三氯*烷(mg/kg)

ND

ND

ND

ND

氯*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氯苯(mg/kg)

ND

ND

ND

ND

1,2-二氯苯(mg/kg)

ND

ND

ND

ND

1,4-二氯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苯*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间二*苯(mg/kg)

ND

ND

ND

ND

对二*苯(mg/kg)

ND

ND

ND

ND

邻二*苯(mg/kg)

ND

ND

ND

ND

pH值(无量纲)

7.83

8.15

7.46

8.09

镉(mg/kg)

0.08

0.08

0.09

0.11

六价铬(mg/kg)

ND

ND

ND

ND

汞(mg/kg)

0.029

0.05

0.034

0.03

砷(mg/kg)

8.97

9.82

8.11

8.56

铅(mg/kg)

22.2

18.7

21.4

20.9

铜(mg/kg)

25

20

18

14

镍(mg/kg)

24

20

19

22

硝基苯(mg/kg)

ND

ND

ND

ND

苯胺(mg/kg)

ND

ND

ND

ND

2-氯酚(mg/kg)

ND

ND

ND

ND

苯并[a]蒽(mg/kg)

ND

ND

ND

ND

苯并[a]芘(mg/kg)

ND

ND

ND

ND

苯并[b]荧蒽(mg/kg)

ND

ND

ND

ND

苯并[K]荧蒽(mg/kg)

ND

ND

ND

ND

?(mg/kg)

ND

ND

ND

ND

二苯并[a,h]蒽(mg/kg)

ND

ND

ND

ND

茚并[1,2,3-c,d]芘(mg/kg)

ND

ND

ND

ND

萘(mg/kg)

ND

ND

ND

ND

石油烃(C10-C40)(mg/kg)

20

25

26

24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4土壤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2023.09.27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8#李家老庄村表层土(0-0.2m)

9#十里树村表层土(0-0.2m)

10#山秦村表层土(0-0.2m)

11#五里庄村表层土(0-0.2m)

状态描述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pH值(无量纲)

7.59

7.78

7.86

7.98

石油烃(C10-C40)(mg/kg)

22

24

20

18

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间二*苯(mg/kg)

ND

ND

ND

ND

对二*苯(mg/kg)

ND

ND

ND

ND

邻二*苯(mg/kg)

ND

ND

ND

ND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4土壤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2023.09.27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2#西菜园村表层土(0-0.2m

13#中徐园村表层土(0-0.2m

14#四泉片区西侧表层土(0-0.2m

状态描述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pH值(无量纲)

7.87

7.65

7.45

石油烃(C10-C40)(mg/kg)

27

18

21

镉(mg/kg)

0.09

0.1

0.11

铬(mg/kg)

45

52

60

汞(mg/kg)

0.033

0.027

0.041

砷(mg/kg)

8.12

7.39

6.27

铅(mg/kg)

26.1

22.8

17.5

铜(mg/kg)

26

27

17

镍(mg/kg)

19

25

23

锌(mg/kg)

57

59

63

苯(mg/kg)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间二*苯(mg/kg)

ND

ND

ND

对二*苯(mg/kg)

ND

ND

ND

邻二*苯(mg/kg)

ND

ND

ND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5底泥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

2#

3#

2023.09.27

状态描述

黄褐色、泥质、不含大量残渣

褐色、泥质、不含大量残渣

褐色、泥质、不含大量残渣

pH(无量纲)

7.91

7.83

7.95

镉(mg/kg)

0.1

0.06

0.07

汞(mg/kg)

0.036

0.045

0.035

砷(mg/kg)

6.02

6.92

6.26

铅(mg/kg)

25

18

23

铬(mg/kg)

54

57

50

铜(mg/kg)

20

22

24

镍(mg/kg)

26

24

24

锌(mg/kg)

62

64

57

有机质(g/kg)

22.2

20.2

21.7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7.6

7.2

8

苯(mg/kg)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二*苯(mg/kg)

ND

ND

ND

1#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上游100m 2#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3#昌乐第三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ND表示未检出。

4.3-6噪声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2023.03.23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昼间(dB(A)

52.8

52.9

47.5

46.2

47

夜间(dB(A)

40.2

43.6

45.3

42.3

44.5

检测日期

2023.06.27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昼间(dB(A)

52.3

54.7

53.1

52.3

53.1

夜间(dB(A)

42.9

42.6

42.7

39.4

38.7

续)4.3-6噪声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2023.09.25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6#十里树村

7#任家庄村

昼间(dB(A)

52.6

52.2

53.1

53.2

55.6

53.5

53.2

夜间(dB(A)

41.4

45

45.5

43.9

45

44.2

42.3

检测点位

8#五图村

9#东上疃村

10#河洼村

11#官地村

12#坊昌路

13#岳家河村

昼间(dB(A)

51.1

53.1

53.7

53.2

52.7

56.2

夜间(dB(A)

43.5

42.4

38.3

32.3

43.7

44.9

检测日期

2023.10.12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6#十里树村

7#任家庄村

昼间(dB(A)

51.5

51.9

50.5

53.4

55.6

51.9

51.1

夜间(dB(A)

40.7

39.7

41.5

42

41.5

40.1

39.9

检测点位

8#五图村

9#东上疃村

10#河洼村

11#官地村

12#坊昌路

13#岳家河村

昼间(dB(A)

50.4

50.8

49.8

52

54.3

52

夜间(dB(A)

40.8

40.2

40.5

38.2

40.4

46.3


4.3.2园区环境评价结果

4.3-7环境空气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类别

浓度范围

小时值

单因子指数范围

超标率%

TSP(mg/m3

小时值

0.143~0.169

0.9

0.159~0.188

0

氟化物(mg/m3

小时值

0.0009~0.0025

0.02

0.045~0.125

0

*醛(mg/m3

小时值

ND

0.05

ND

0

苯(μg/m3

小时值

1.2~2.4

110

0.011~0.022

0

*苯(μg/m3

小时值

ND~0.8

200

ND~0.004

0

二*苯(μg/m3

小时值

2~2.8

200

0.010~0.014

0

VOCS(μg/m3

小时值

38.1~51.3

2000

0.019~0.026

0

氯气(mg/m3

小时值

ND~0.04

0.1

ND~0.40

0

氯化氢(mg/m3

小时值

ND~0.023

0.05

ND~0.46

0

氨(mg/m3

小时值

0.08~0.13

0.2

0.40~0.65

0

硫化氢(mg/m3

小时值

ND~0.003

0.01

ND~0.30

0

*醇(mg/m3

小时值

ND

3

ND

0

臭气浓度(无量纲)

小时值

<10

/

/

0

非*烷总烃(mg/m3

小时值

0.75~0.92

2

0.38~0.46

0

由表4.3-7可知,项目区周围敏感点其他污染物中除未检出的因子外,非*烷总烃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38~0.46,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时选取的环境标准值要求;TSP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159~0.188、氟化物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045~0.125,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要求;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011~0.022、*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004、二*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010~0.014、氨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40~0.65、氯化氢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46、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40、硫化氢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30,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

4.3-8地表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时间

2023.06.29

2023.09.25

检测项目

评价结果

1#

2#

1#

2#

pH(无量纲)

0.05

0.10

0.50

0.50

溶解氧

0.39

0.42

0.36

0.38

高锰酸盐指数

0.58

0.79

0.56

0.52

化学需氧量

0.87

0.93

0.60

0.60

五日生化需氧量

0.88

0.95

0.62

0.65

氨氮

0.31

0.49

0.38

0.46

总磷

0.47

0.93

0.63

0.83

氟化物

0.42

0.54

0.61

0.77

0.03

0.04

0.03

0.03

0.42

0.33

0.34

0.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1

ND

0.19

0.33

粪大肠菌群

0.03

0.02

0.03

0.02

备注:1#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处上游1000m 2#丹河纪赵桥断面 ND表示未检出

本次评价选择有质量标准,且检出的项目作为评价因子。

由表4.3-8可知,除未检出的因子外,丹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V类标准。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9#官地片区

11#五里庄村

12#老庄村

13#老关李村

14#河洼村

16#五图村

10#马家龙湾村

15#中徐园村

pH(无量纲)

0.00

0.27

0.20

0.13

0.53

0.13

0.13

0.47

氨氮

0.20

0.10

0.16

0.10

ND

0.12

0.14

0.12

硝酸盐氮

0.31

0.31

0.31

0.31

0.16

0.31

0.25

0.32

亚硝酸盐氮

ND

0.01

0.01

ND

ND

ND

0.01

0.01

0.45

0.38

0.29

0.24

0.34

0.29

0.41

0.46

0.21

0.22

0.22

0.23

0.23

0.27

0.22

0.26

总硬度

1.05

0.94

1.76

1.80

0.78

1.25

1.13

1.14

0.83

0.55

0.62

0.81

0.78

0.73

0.76

0.83

氟化物

0.38

0.56

0.49

0.32

0.48

0.32

0.56

0.39

0.24

0.26

0.26

0.26

0.52

0.38

0.30

0.32

溶解性总固体

0.87

0.78

1.06

1.15

0.70

0.92

0.86

0.87

硫酸盐

0.60

0.70

0.95

0.87

0.52

0.68

0.98

0.82

氯化物

0.42

0.43

0.33

0.52

0.31

0.57

0.38

0.45

耗氧量

0.79

0.25

0.56

0.22

0.54

0.65

0.36

0.41

0.17

0.18

0.21

0.15

0.14

0.35

0.19

0.21

细菌总数

0.63

0.21

0.58

0.66

0.89

0.45

0.72

0.58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1#西菜园村

2#唐家店子村

5#庆昕机械

7#小埠前北片区

3#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8#上疃片区

pH

0.13

0.20

0.27

0.53

0.40

0.20

0.33

0.33

氨氮

0.15

0.08

ND

0.09

ND

0.15

0.12

ND

硝酸盐氮

0.29

0.30

0.15

0.31

0.28

0.15

0.32

0.15

亚硝酸盐氮

ND

ND

ND

ND

ND

ND

0.01

ND

0.37

0.40

0.42

0.43

0.40

0.36

0.36

0.42

0.22

0.38

0.35

0.30

0.23

0.23

0.20

0.33

总硬度

0.86

0.95

0.96

1.40

0.99

0.85

1.11

0.60

0.76

0.85

0.69

0.88

0.64

0.71

0.76

0.70

氟化物

0.57

0.38

0.69

0.34

0.34

0.39

0.45

0.47

0.30

0.24

0.46

0.48

0.38

0.26

0.28

0.32

溶解性总固体

0.79

0.88

0.87

0.98

0.77

0.72

0.89

0.60

硫酸盐

0.51

0.80

0.32

0.66

0.82

0.74

0.95

0.54

氯化物

0.43

0.50

0.68

0.28

0.20

0.48

0.22

0.21

耗氧量

0.51

0.71

0.20

0.47

0.44

0.53

0.69

0.16

0.23

0.20

0.31

0.19

0.17

0.22

0.17

0.16

细菌总数

0.73

0.31

0.67

0.54

0.26

0.75

0.60

0.57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7#宜欣肥业

8#华伟拉链

11#老庄村

13#五图村

14#东上疃村

9#官地片区

12#河洼村

pH

0.40

0.53

0.40

0.33

0.40

0.53

0.47

氨氮

0.16

0.13

0.12

0.12

ND

0.09

ND

硝酸盐氮

0.33

0.30

0.34

0.30

0.06

0.34

0.06

亚硝酸盐氮

0.06

0.01

ND

ND

ND

0.04

ND

0.28

0.27

0.27

0.29

0.27

0.28

0.27

0.28

0.29

0.28

0.23

0.26

0.27

0.25

总硬度

1.71

1.50

1.43

1.47

0.46

0.82

0.47

0.51

0.27

0.86

0.65

0.42

ND

0.73

氟化物

0.37

0.35

0.32

0.35

0.41

0.42

0.38

0.32

0.12

0.16

0.16

0.18

0.14

ND

溶解性总固体

1.14

1.12

0.92

1.04

0.41

0.62

0.40

硫酸盐

1.38

1.11

1.07

1.18

0.36

0.35

0.38

氯化物

0.48

0.24

0.28

0.24

0.26

0.28

0.25

耗氧量

0.65

0.46

0.49

0.41

0.53

0.62

0.56

0.14

0.08

0.05

0.06

0.18

0.15

0.18

细菌总数

0.49

0.31

0.55

0.64

0.75

0.66

0.71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2#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10#马家龙湾村

1#唐家店子村

3#小埠前北片区

5#庆昕机械

pH

0.47

0.40

0.40

0.47

0.47

0.40

0.40

氨氮

0.14

0.11

ND

0.14

#VALUE!

0.13

ND

硝酸盐氮

0.06

0.22

0.33

0.37

0.36

0.35

0.36

亚硝酸盐氮

0.01

ND

0.03

ND

ND

ND

ND

0.26

0.28

0.35

0.35

0.27

0.26

0.28

0.25

0.28

0.24

0.28

0.31

0.32

0.32

总硬度

0.48

0.71

0.99

1.38

1.24

1.59

0.47

氟化物

0.37

0.35

0.34

0.63

0.26

0.25

0.17

0.14

ND

ND

0.20

0.10

0.20

0.12

溶解性总固体

0.44

0.57

0.77

0.98

0.85

1.00

0.44

硫酸盐

0.38

0.58

0.61

0.80

0.80

0.95

0.42

氯化物

0.34

0.20

0.18

0.40

0.24

0.41

0.26

耗氧量

0.59

0.79

0.30

0.41

0.49

0.55

0.46

0.17

0.17

0.17

0.24

0.16

0.16

0.14

细菌总数

0.65

0.45

0.61

0.53

0.41

0.63

0.55

由表4.3-9可知,3#、7#、8#、12#、13#监测点位的溶解性总固体均超标,除了2#、4#、5#、14#外的其他监测点位的总硬度均超标,7#、8#、11#、13#监测点位的硫酸盐均超标,其他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地下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超标与区域水文地质化学条件有关。


4.3-10土壤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评价结果

石油烃(C10-C40

6#

0.004

0.004

0.449

0.056

0.013

0.160

0.024

7#

0.001

0.001

0.164

0.023

0.001

0.022

0.006

17#

0.001

0.001

0.135

0.027

0.001

0.021

0.006

18#

0.002

0.001

0.143

0.026

0.001

0.024

0.005

8#

/

/

/

/

/

/

0.027

9#

/

/

/

/

/

/

0.029

10#

/

/

/

/

/

/

0.024

11#

/

/

/

/

/

/

0.022

4.3-10土壤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评价结果

12#

0.150

0.180

0.010

0.325

0.154

0.260

0.100

0.190

13#

0.167

0.208

0.008

0.296

0.134

0.270

0.132

0.197

14#

0.367

0.300

0.017

0.209

0.146

0.170

0.230

0.252

由表4.3-10可知,园区区域内监测点的各项土壤监测指标均未超标,7#、15#~18#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6#、8#~11#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12#~14#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要求。


4.3-11底泥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评价结果

1#

0.17

0.06

0.24

0.18

0.18

0.20

0.26

0.25

2#

0.10

0.08

0.28

0.13

0.19

0.22

0.24

0.26

3#

0.12

0.06

0.25

0.16

0.17

0.24

0.24

0.23

pH、苯、*苯、二*苯、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等无相关标准的不予评价。由表4.3-11可见,各监测点底泥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DB37/T4471-2021)附录A中筛选值标准,因此丹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良好。

4.3-12噪声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2023.03.23

1#辛安庄村

52.8

60

-7.2

40.2

50

-9.8

2#五图街办

52.9

60

-7.1

43.6

50

-6.4

3#北寨社区

47.5

60

-12.5

45.3

50

-4.7

4#永富庄村

46.2

60

-13.8

42.3

50

-7.7

5#大埠前村

47

60

-13

44.5

50

-5.5

2023.06.27

1#辛安庄村

52.3

60

-7.7

42.9

50

-7.1

2#五图街办

54.7

60

-5.3

42.6

50

-7.4

3#北寨社区

53.1

60

-6.9

42.7

50

-7.3

4#永富庄村

52.3

60

-7.7

39.4

50

-10.6

5#大埠前村

53.1

60

-6.9

38.7

50

-11.3

4.3-12噪声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2023.09.25

1#辛安庄村

52.6

60

-7.4

41.4

50

-8.6

2#五图街办

52.2

60

-7.8

45

50

-5

3#北寨社区

53.1

60

-6.9

45.5

50

-4.5

4#永富庄村

53.2

60

-6.8

43.9

50

-6.1

5#大埠前村

55.6

60

-4.4

45

50

-5

6#十里树村

53.5

60

-6.5

44.2

50

-5.8

7#任家庄村

53.2

60

-6.8

42.3

50

-7.7

8#五图村

51.1

60

-8.9

43.5

50

-6.5

9#东上疃村

53.1

60

-6.9

42.4

50

-7.6

10#河洼村

53.7

60

-6.3

38.3

50

-11.7

11#官地村

53.2

60

-6.8

32.3

50

-17.7

12#坊昌路

52.7

70

-17.3

43.7

55

-11.3

13#岳家河村

56.2

60

-3.8

44.9

50

-5.1

2023.10.12

1#辛安庄村

51.5

60

-8.5

40.7

50

-9.3

2#五图街办

51.9

60

-8.1

39.7

50

-10.3

3#北寨社区

50.5

60

-9.5

41.5

50

-8.5

4#永富庄村

53.4

60

-6.6

42

50

-8

5#大埠前村

55.6

60

-4.4

41.5

50

-8.5

6#十里树村

51.9

60

-8.1

40.1

50

-9.9

7#任家庄村

51.1

60

-8.9

39.9

50

-10.1

8#五图村

50.4

60

-9.6

40.8

50

-9.2

9#东上疃村

50.8

60

-9.2

40.2

50

-9.8

10#河洼村

49.8

60

-10.2

40.5

50

-9.5

11#官地村

52

60

-8

38.2

50

-11.8

12#坊昌路

54.3

70

-15.7

40.4

55

-14.6

13#岳家河村

52

60

-8

46.3

50

-3.7

1#~11#、13#监测点位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12#监测点位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由表4.3-12可知,园区13个点位噪声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故1#~11#、13#监测点位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12#监测点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


5园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估 5.1结论

2023年度,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对园区的大气环境、园区土壤环境、周边农田及村庄土壤环境、环境噪声、地表水环境、底泥及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大气环境布设5个监测点位,每年监测一次,检测项目14项;土壤环境在园区内及周边布设18个监测点位,其中1#~5#及15#、16#监测点位每3年监测一次,其他点位每年监测一次。6#、7#、17#、18#监测点位检测因子为建设用地45项因子及石油烃(C10~C40)、pH,共计项目47项;8#、9#、10#、11#监测点位检测因子为建设用地石油烃(C10~C40)、pH、苯、*苯、二*苯,共计项目5项;12#、13#、14#监测点位检测因子为农用地8项基本因子及石油烃(C10~C40)、pH、苯、*苯、二*苯,共计项目13项;声环境分别在园区的四边界、道路及周边村庄共布设1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每季度检测一次,检测等效连续A声级;在丹河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每半年监测一次,地表水检测项目30项;在丹河布设3个底泥监测点位,底泥检测项目13项;地下水环境上半年在园区内及周边布设16个监测点位,2023年7月规划环评报告书批复后,下半年地下水监测点位为14个,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检测项目40项。

1、2023年度共监测5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各监测点中非*烷总烃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时选取的环境标准值要求;TSP、氟化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要求;苯、*苯、二*苯、氨、氯化氢、氯、硫化氢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其他因子均未检出,不做评价。

2、2023年度共监测1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其中1#~11#、13#监测点位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12#监测点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

3、2023年度共监测11个土壤监测点。其中7#、17#、18#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6#、8#~11#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12#~14#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要求。

4、2023年度共监测3个底泥监测点。各监测点底泥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DB37/T4471-2021)附录A中筛选值标准,因此丹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良好。pH、苯、*苯、二*苯、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等无相关标准的不予评价。

5、2023年度共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除未检出的因子外,丹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V类标准。

6、2023年度共监测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检测项目40项。3#、7#、8#、12#、13#监测点位的溶解性总固体均超标,除了2#、4#、5#、14#外的其他监测点位总硬度均超标,7#、8#、11#、13#监测点位硫酸盐均超标,其他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

根据相关调查,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化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入渗、农业污水灌溉、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有关。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超标主要可能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水、地质等原因造成。从区域环境看,昌乐县地下水总硬度近年来明显升高,工业的发展造成了硫酸盐污染进一步加重,促使Ca2+、Mg2+转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硬度升高;同时总硬度升高也与地下水开采密不可分,地下水的开采导致水位埋深增大,促进了包气带系统硝化作用的进行,NH4 +转化为NO3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H +,使pH值降低,地下水在弱酸性条件下,酸性溶滤作用、碳酸溶滤作用促使钙镁碳酸盐的溶解度增大,大量的Ca2+、Mg2+由化合态转变成游离态,从而导致地下水永久硬度升高。此外,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增大了包气带的厚度,有利于CO2气体的进入,并使降水的入渗路径延长,加速了钙、镁等难溶盐的溶解,从而增加了地下水中Ca2 +、Mg2 +的含量,也导致地下水硬度升高。

5.2建议

应及时对园区环境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及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园区环境质量状况。

http://**_*.html
索 引 号: */2024-01453 分  类: 区域规划
发布机构: 五图街办 成文日期: 2024年01月15日
标  题: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15日
文  号: 效力状态: 有效
标  题: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文  号:
内容概述: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跟踪监测报告(2023年度)

网站地址
地址
工作职责
领导信息
值班电话
传真
受理投诉部门
受理投诉电话
内设机构或下属单位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

跟踪监测报告

2023年度

委托单位: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

编制单位:山东 (略)

二〇二


目录

1概述1

1.1园区简介 1

1.2编制目的和原则 2

1.2.1调查目的 2

1.2.2调查原则 2

1.3园区范围 2

1.4编制依据 4

1.4.1法律法规及要求 4

1.4.2 其他与企业相关材料 4

1.5 调查程序 5

1.5.1 前期资料收集 5

1.5.2 相关资料分析编制检测方案 5

1.5.3采样分析 5

1.5.4数据评估与分析 6

2 园区环境概况7

2.1自然环境调查 7

2.1.1地理位置 7

2.1.2地形地貌 8

2.1.3气候、气象 9

2.1.4地表水系 9

2.1.5水文地质 11

2.1.6饮用水源地 13

2.2社会环境调查 18

2.2.1昌乐县概况 18

2.2.2五图街道概况 20

3采样方案及现场采样21

3.1采样方案 21

3.1.1采样方案 21

3.1.2 检测布点布设图 22

3.2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29

3.2.1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程序 29

3.2.2现场采样设备及材料清单 29

3.2.3现场采样安全防护 30

3.2.4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 30

3.3 实验室监测分析 39

3.3.1 实验室检测单位 39

3.3.2实验室分析方法 39

3.4 实验室分析 52

3.4.1实验室样品保存 52

3.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3

3.5.1 现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3

3.5.2 样品流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5

3.5.3 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55

4检测结果57

4.1评价标准 57

4.2评价方法 62

4.3园区环境质量评估 65

4.3.1检测结果 65

4.3.2园区环境评价结果 82

5园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估91

5.1结论 91

5.2建议 92


1概述 1.1园区简介

2021年昌乐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工业强县。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推动主导产业质量升级,培强壮大先进制造业;实施企业培育工程,启动骨干企 (略) 企业数量“三年倍增计划”;加强载体平台建设,突出园区产业集聚主阵地、转型升级主战场作用,推动要素向园区倾斜,项目向园区集中,培育产业生态。

在此背景下,2021年2月27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以《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设立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的批复》(乐政复字[2021]62号)同意设立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下设南郝、城南水厂、官地、武装部南、小埠前南、永富庄南6个片区,其中:南郝片区占地4527.2亩,城南水厂片区占地366.5亩,官地片区占地738.1亩,武装部南片区占地1178.6亩,小埠前南片区占地118.6亩,永富庄南片区占地991.9亩,共计占地7920.9亩。

2021年9月24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以《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的批复》(乐政复字[2021]334号〉同意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由6个片区扩充为9个片区,分别是南郝、城南水厂、小埠前北、小埠前南、昌五路、岳辛庄、首阳山、上疃、官地片区,其中南郝片区占地5125.18亩,城南水厂片区占地380.77亩,小埠前北片区占地241.34亩,小埠前南片区占地143.06亩,昌五路片区占地2297.35亩,岳辛庄片区占地170.3亩,首阳山片区占地93.5亩,上疃片区占地168.42亩,官地片区占地917.1亩,共计占地9537.02亩。2021年10月30日, (略) 生态环境局昌乐分局出具《关于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乐规环审字[2021]3号)。

为助力乡村振兴,优化产业布局及载体资源,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的实施范围、规模发生了重大调整,2022年9月15日,昌乐县人民政府以《昌乐县人民政府关于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的批复》(乐政复字[2022]72号)同意对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进行部分调整,由9个片区扩充为13个片区,分别是南郝、城南水厂、小埠前北、小埠前南、昌五路、岳辛庄、首阳山、上疃、官地、驾校、坊昌路、河洼、四泉片区,其中南郝片区占地5426.18亩,城南水厂片区占地380.77亩,小埠前北片区占地241.34亩,小埠前南片区占地143.06亩,昌五路片区占地2527.35亩,岳辛庄片区占地215.3亩,首阳山片区占地93.5亩,上疃片区占地168.42亩,官地片区占地917.1亩,驾校片区占地200亩,坊昌路片区占地350亩,河洼片区占地100亩,四泉片区占地70亩,共计占地10833亩。变化内容为:新增4个片区,分别为驾校片区、坊昌路片区、河洼片区和四泉片区;南郝片区占地由5125.18亩调整为5426.18亩,昌五路片区占地由2297.35亩调整为2527.35亩,岳辛庄片区占地由170.3亩调整为215.3亩。总占地面积722.20公顷(10833亩)。

园区产业定位为以塑料、塑胶、电子散热器、建材、纺织、板材、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生物制药、医养健康产业等产业为辅助。

1.2编制目的和原则

1.2.1调查目的

为了解、掌握该园区区域环境质量状况,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委托山东 (略) 对园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声等进行定期检测,通过对园区区域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噪声等的初步采样监测分析,根据检测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并编制本报告,为有关部门了解园区环境现状、园区未来规划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1.2.2调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园区规划及使用情况、用地规划等信息,针对性的开展环境质量自查,明确园区环境质量。

(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自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自查过程切实可行。

1.3园区范围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 (略) (略) 昌乐县五图街道,涉及五图街道13个片区,总占地面积722.20公顷。如图1.3-1所示。


图1.3-1 调查园区用地范围


1.4编制依据

1.4.1法律法规及要求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正);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修正);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修订);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l 《 (略) 环境保护条例》(2018年11月修订);

l 《 (略) 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l 《 (略) 水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

l 《 (略) 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l 《 (略)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年1月修正);

l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20);

l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l 《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 技术指南(试行)》(HJ 1209-2021)

1.4.2 其他与企业相关材料

l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l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例行检测报告

1.5 调查程序

1.5.1 前期资料收集

1、由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所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如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公告、企业在政府部门相关环境备案和批复以及生态和水源保护区规划等。

2、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包括:自然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气象资料等;社会信息包括人口密度和分布,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土地利用方式,区域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与标准,以及当地地方性疾病统计信息等。

3、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对前期资料的补充和已有资料的考证。对其中可疑处和不完善处进行核实和补充。

1.5.2相关资料分析编制检测方案

对园区区域环境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园区生产情况定制采样工作方案,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样品采集,进行实验室分析。

1.5.3采样分析

1、监测井安装与样品采集: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调查园区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地下水监测井的安装以及地下水样品采集,并测量地下水水位,确定地下水流向,进行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参数测定。

2、样品采集:为获取有代表性样品,在样品采集过程中,由专业人员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样品采集。

3、样品的保存和流转:为了防止从采样到分析测定阶段,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致使样品的某些物理参数和化学组分的变化,对样品进行专业的保存和运输:按相关标准要求样品放在性能稳定的材料制作的容器中、适合温度内保存,尽快运送、移交分析室测试。

4、实验室分析:将按规范采集的样品,从现场采样运输至实验室,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实验室完成样品的测试,取得符合规范的检测报告。

1.5.4数据评估与分析

根据检测报告分析结果,分析园区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并编制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

本次调查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如图1.5-1所示。


2 园区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调查

2.1.1地理位置

昌乐 (略) 中部,山东半岛内*,东邻潍城、坊子,西界临朐、青州,南同安丘隔汶河相望,北与寿光接壤。县域总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4个镇、4个街道、 (略) 级经济开发区、 (略) 级旅游度假区和1处水库管理区,共有99个新型社区, (略) 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

昌乐位于济南和青岛之间,同时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青潍城镇密集区之内,且紧邻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产业区,是 (略) 圈的副中心城镇之一。

项目区位于昌乐县五图街道,五图街道位于位于东经118°43"~119°10",北纬36°19"~36°46"之间。 (略) 潍城区接壤,南邻乔官镇,北接首阳山旅游度假区、宝都街道。昌乐县中部,距县人民政府3公里。 (略) 区相邻, (略) 相接,南连乔官镇,北接昌乐县城区, (略) (略) 圈内,到潍坊仅需25分钟车程,区位条件优越;街道北侧为国道宝通街,横跨辖区东西,省道大沂纵穿辖区南北,潍日高速从辖区东侧经过,此外, (略) 道、 (略) 道从辖区周边经过,交通方便快捷;辖区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总人口6.32万人,户籍人口5.34万。

五图街道地理位置见图2.1-1。

2.1-1园区交通位置图

2.1.2地形地貌

昌乐县境内多丘陵,南高北低,西高东低。西部、南部平均海拔170米左右,东部、北部平均海拔150米,鄜部镇车罗顶为全县最高点,海拔381米,朱刘镇北庄、郑王附近最低,海拔30米,全县山丘6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5%,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平原41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7%,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涝洼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5%,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

昌乐县地处华北台地中部,鲁中隆断区边缘和沂术断裂带上。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有太古代的花岗片麻岩,古生代的石灰岩、沙岩及页岩,新生代的砂岩及粘土岩。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型区:南部太古界、远古界变质岩区,地貌构成侵蚀丘陵区。中部新生界第三系玄武岩区,地貌成低山区。北部新生界第四系冲积平原区,地貌成山前平原区。

城区范围地表为土层所覆,未见构造痕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资料,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所在区域为VII度烈度区。

本项目区所在五图街道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郝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城南水厂片区平均海拔125米左右,小埠前北片区平均海拔135米左右,小埠前南片区平均海拔138米左右,岳辛庄片区平均海拔118米左右,昌五路片区平均海拔140米左右,驾校片区平均海拔120米左右,首阳山片区平均海拔110米左右,上疃片区平均海拔105米左右,坊昌路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四泉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河洼片区平均海拔77米左右,官地片区平均海拔100米左右。

2.1.3气候、气象

昌乐县区属暖温带大*性气候,春季温暖而干燥,风大雨少;夏季湿热多雨; 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的特点。全县平均气温13.6℃,日照2339.1小时,降水量907.3毫米,全年主导风向为S,次主导风向为SSE,年平均风速3.4m/s。年平均无霜期190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68小时,年平均降雨日数79.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615毫米。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南部大,北部小,年内降雨时段差异大,全年8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区域内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227.6毫米,年内蒸发量5月份量高为188.2毫米,1月份最低为37.3毫米。

2.1.4地表水系

昌乐县内河流较多,多发源于西南部山区。主要有汶河、白浪河、丹河、圩河、桂河五个河系,分别属于丹河、潍河、白浪河三大水系。境内河流除汶河为东西流外,其余均为南北流向,总流域面积1436.84平方公里。

汶河古称汶水,系丹河主要支流,源出临朐县沂山东麓百丈崖瀑布之桑泉。因桑泉水俗称汶水故名汶河。流经临朐、昌乐两县,从大盛镇西山北头村北入县境,从西南向东北流经昌乐78km,至东北角的夹河套村东北入丹河。 (略) 内有大盛河、鲤龙河、温泉河、凌河、小汶河、墨溪河6条支流,流域面积1076km2。此河季节性强,汛期最大洪峰5550m3/s。

白浪河 (略) 城区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河流,横穿昌潍大平原,白浪河的前身是潍坊老城的护城河,河水自南向 (略) 中心,把潍城和奎文两区分隔开来,将潍县劈为东、西两半。流域面积1237km2,上游 (略) 昌乐县打鼓山, (略) 坊子区、潍城区、奎文区和寒亭区,最后经寒亭区央子镇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 127km。

圩河是白浪河的一条重要支流,为季节性河流,全长 41km,发源于昌乐县五图镇, (略) 潍城区, (略) 寒亭区韩家朱马汇入白浪河。

桂河,该河源于朱刘镇西南15km的五图镇内,向北流经朱刘、赵庙、王望,进寒亭区白浪河段入海。

丹河水系包括丹河干流和大丹河、小丹河、尧沟三条支流,总长83km,流域面积275.34km2,其中客水面积56.31km2。

九曲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发源于昌乐县鄜鄱镇,由北向南汇入红河,一直往东在牟山水库前汇入汶河。

昌乐县饮用水源地主要来自县城以南15km的高崖水库,总库容量1.36亿m3,兴利库容5788万m3。

流经五图街道的河流共有7条:大丹河起点韩信村、终点马家龙湾社区,长5.1公里;小丹河起点小埠前社区、终点崔家庄子社区,长7.1公里;大圩河起点大解召村、终点西耿安村,长6.9公里;小圩河起点响水崖子村、终点辛旺村,长7.8公里;尧河起点南高村、终点后董村,长2.6公里;店子河起点前店子村、终点辛旺村,长4.8公里;桂河起点老官李村、终点老官李村,长2公里。

项目区周围地表水系具体见图2.1-2。

2.1-2 项目区周围地表水系图

2.1.5水文地质

昌乐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按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互补关系,可分为平原型和山丘型两大类,基本属山丘型。按含水岩组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碳酸岩类裂隙---岩溶水,岩溶岩类裂隙水,变质岩类裂隙水五类。以松散岩类孔隙水量最重要。根据地形、地貌分为四个水文地质区。北部山前平原区,覆盖层厚30-50米,岩性为玄武岩,属平原型地下水,主要含水层亚砂土累计厚度10-20米,沙层厚度累计2-7米。

南部山前平原区,覆盖层厚5-30米,下伏玄武岩和石灰岩受沟谷切割较明显。属山丘型地下水,与河水关系密切,枯水时地下水补给河水,主要含水层除山前冲洪亚砂土和细砂层外,还有富水砂层,隐伏灰岩岩溶水受断层阻拦,形成富水区。低山(高丘)区地下水属山丘型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主要含水岩组为玄武岩裂隙水及石灰岩岩溶水,玄武岩出露面积广,一般降水补给,浅部循环,短途排泄,受五条水系切割补给来源小,储存条件差,除局部山间盆地和河谷外,一般不易成井。石灰岩有两处出漏,是岩溶水的补给区和地表水的渗漏区,另一处呈南北窄状分布,自上寒武至中奥陶各层都有,岩层倾向北东和北西。由于四面受阻可见地表积水。岩溶水补给面积小,出水量不大。

东部丘陵河谷平原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各色花岗片麻岩,变质岩系,裂隙水及河谷冲积层孔隙水,属山丘型地下水。地下水矿化度范围一般在200-300毫克/升,pH值为7.2-8.1之间,属中性。绝大部分属重碳酸盐类钙组,总硬度1.92-11毫克当量/升。

(略) 水文地质概况图2.1-3。

2.1-3 (略) 水文地质

2.1.6饮用水源地

1、白浪河、高崖水库饮用水源地

根据《 (略) 人民政府关于白浪河水库高崖水库牟山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的公告》(潍政字〔2019)36号),白浪河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如下:

管理范围: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管理房及其他设施;水库兴利水位线57.80m以下的库区;主坝桩号O+000~O+550范围内下游坝脚以外200m;东副坝下游坝脚以外50m,东副坝桩号 1+461~2+380上游坝脚以外50m,坝端2+380沿坝轴线向外30m,宽 115m;西副坝下游坝脚以外50m,西副坝桩号3+712~4+200上游坝脚以外50m,坝端4+200沿坝轴线向外30m,宽 140m。溢洪闸以下至潍胶路段的溢洪道,溢洪道右岸管理范围为上口外宽4m,左岸管理范围为堤脚外宽4m。放水洞以下至郭家塘坝的引水渠道,引水渠右岸管理范围为上口外宽4m,左岸管理范围为上口外宽4m。

保护范围:水库兴利水位线57.80m至校核洪水位线63.59m之间的库区。水库主坝(包括河槽段、阶地段及坝端)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300m。东副坝坝后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150m;东副坝坝端2+380沿坝轴线向外180m,宽420m;西副坝坝后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150m;西副坝坝端4+200沿坝轴线向外200m,宽450m。溢洪道管理范围的相连区域以外6m。放水洞以下引水灌渠管理范围的相连区域以外6m。

高崖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如下:

管理范围: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管理房及其他设施;水库设计兴利水位线153.00m以下的库区;水库大坝、坝下林区及围墙外1m、导流堤外70m、溢洪闸桥头堡及周边,溢洪道(闸)及溢洪道右侧排水沟开挖线外1m,办公区及其围墙外1m、旧防汛路及其排水沟开挖线外3m、非常溢洪道及其开挖线外20m等。

保护范围:水库兴利水位线153.00m至校核洪水位线159.35m之间的库区,水库主坝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以外300m。溢洪道南侧排水沟开挖线外3m,旧防汛路及两路沿石外5m.

2、荆山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2021年4月9日昌乐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昌乐县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知》,对荆山水库1处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保护区。

水源地保护区具体划分如下:

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300m范围内的水域;*域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外、主坝路基向水库一侧坝体,一级保护区水域东侧与泄洪沟西侧间*地范围。总面积为0.1755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外,水库兴利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及入库河流水域;*域范围为水库周边山脊线以内及入库河流汇水区域(一级保护区除外),西侧和南侧以昌乐县与临朐县、 (略) 的行政边界为界。面积为6.2127平方千米。不设准保护区。

3、符山水库水源地

根据《潍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潍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的通知》(潍城政办发[2008]71号),符山水库水源地划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水库主付坝上游坝肩以内,无坝处以56.5米的兴利水位高程为界。一级保护区内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类标准。

二级保护区:水库主付坝肩向外延250米以内,无坝处以58米的最高洪水位高程为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

准保护区的范围是指除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符山水库上游大于河及其支流流域。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本项目区距离荆山水库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5.88km,距离白浪河水库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7.84km,距离高崖水库二级保护区最近距离约25.74km,位于准保护区范围外。本项目区首阳山片区、上疃片区、河洼片区、四泉片区、坊昌路片区、官地片区全部区域及昌五路片区部分区域位于符山水库准保护区内,距离符山水库二级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约1.8km。

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与周边饮用水水源地相对位置关系见图2.1-4、2.1-5。


图2.1-4 符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图


2.1-5 白浪河水库水源地保护范围图3.1-1(1)环境空气测点位布设图


2.1.7土壤及自然资源

昌乐境内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3个土类。昌乐县城在第四纪洪积层沐河冲积平原上,表层一般为填土及粘性土层,中部9-35m为砂砾层类粘性土薄层,下部为紫红色页岩或砂砾层。

项目区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带大*性季风气候区,原生地带性植物以华北成分为主,代表性植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由于人类不断的反复破坏活动,原始植被现存的已经很少。目前,绝大多数是人工植被,主要为农业植被和人工森林植被,包括玉米、小麦、大豆、蔬菜、杨树、旱柳、苹果树、桃树、樱桃树等。野生动物有兔、刺猬、獾、蛇、蝎、杜鹃及喜鹊等,由于人类活动强烈,野生动物,特别是较大型的野生动物数量稀少。

2.2社会环境调查

2.2.1昌乐县概况

昌乐县位于山东半岛中部, (略) 的近郊县,面积1101平方公里,人口62.3万,辖4个镇、4个街道、 (略) 级经济开发区、 (略) 级旅游度假区和1处水库管理区,共有99个新型社区, (略) 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县。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双拥模范县、 (略) 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县、 (略) 绿化模范县、 (略) 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省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县、 (略) (略) 、省级卫生县城、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民兵工作先进单位、乡 (略) 级示范县等,被确定为 (略) 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全国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 (略) 资 (略) 。

昌乐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存有200多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周初,姜子牙封于齐,建都昌乐营丘,齐文化从这里发源。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昌乐积淀了丰厚的文化,涌现出众多的名人,历史上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前秦丞相王猛、清朝尚书闫循琦等名人,当代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党政军机关和教科文等领域取得了令人自豪的成就。现代教育已成为昌乐的一张“名片”,吸引1万多名县外学生前来求学,每年前来考察学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占全国蓝宝石总储量的90%以上,是世界四大蓝宝石产地之一。境内有大中小型水库141座,总库容2.5亿立方米,水资源充足。昌乐是“中国西瓜之乡”,年产西瓜6亿公斤,以皮薄、沙瓢、脆甜誉满九州,享有“天上甘露美,昌乐西瓜甜”的美誉。昌乐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36%,有中国宝石城、首阳山国家森林公园、 (略) 级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区十几处,其中国家4A、3A级景区6处。

昌乐产业优势明显。实施“2121”工业主导产业计划,全力培植装备制造、黄金珠宝加工交易两个千亿级产业和新能源汽车500亿级产业,加快造纸包装、精细化工两个300亿级产业,食品加工一个100亿级产业转型升级。年加工珠宝首饰4千万克拉、黄金150吨,加工交易额600亿元,年生产电动车289万辆、吉他300万把,出栏加工肉鸭4110万只、肉鸡3050万只、生猪79万头,是中国珠宝产业基地和电声乐器生产基地、电动车生产基地。全 (略) 企业,2家企业分别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和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2件中国驰名商标,12家企 (略) 工业百强企业,英轩控股集团、山东矿机集团等一批企业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现代农业形成规模,走上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略) 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2家,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242个,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936个,全国首笔合作社信用贷款在昌乐发放。

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9.9亿元,增长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亿元,增长3%,收入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1亿元,增长8%;进出口总额97.7亿元,增长 8.3%。 (略) 场主体8504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上级下达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骨干企业全部展开新一轮布局,50 (略) 、市新旧动能转换笼子,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分别增长14.4%、6.4%。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加快建设,比德文并购陕西秦星、战略重组四川野马,实现由低速向高速跨越,“一心两翼”全国布局基本形成。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一期主体建成,阳光80万吨高级瓦楞原纸、50万吨生物机械浆等项目加快推进,梦金小镇、水氢动力模块等项目启动实施。潍焦、英轩、万山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阳光、潍焦、英轩、 (略) 财税贡献50强,4家企 (略) 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5家 (略) 行业龙头企业群,3家企 (略) 级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 (略) 级以上科创平台72处,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5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4%。3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各1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8.2%。新增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2件,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建立企业家关爱机制,支持企业家协会、青年企业家协会和行业协会发展,尊重、关爱、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2.2.2五图街道概况

五图街道被誉为“中国宝石第一镇""蓝宝 (略) 蓝宝石产业基地”。先 (略) 卫生乡镇、省级文明村镇、 (略) 优秀综治中心、 (略) 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略) 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 (略) 法治示范镇街、 (略) “ (略) ”示范镇街等荣誉称号。五图街道退役军人事务站被评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辖区内方山蓝 (略) 级特色小镇,庵上湖村获得“全国文明村" (略)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食安山东食品流通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老官李村、姜家洼子社区获得“省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五图街道位于昌乐县城南部,面积9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2公顷;辖41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人口1.5万户、5.44万人。至2020年底,五图街道全部企业276家,其中塑料制品加工类企业86家,电子散热器企业8家,建筑材料加工企业10家,包装制品加工25家,纺织类15家,机械加工类8家,医药加工类4家,食品加工类4家,其他企业116家。2020年,工业企业主要主营业务收入28.6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0.46亿元,实现利润1.51亿元。


3采样方案及现场采样 3.1采样方案

3.1.1采样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昌乐县五图街道工业项目区高质量发展,落实进一步规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 (略)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28条“规划实施后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或者规划审批机关认为需要进行跟踪评价的,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应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跟踪监测计划等相关要求,编制年度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开。”的要求,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园区及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全要素统一监测,检测点位、检测因子及检测频次见表3.1-1。

3.1-1园区采集详细信息表

类别

检测点位

监测污染物

监测频次

环境空气

1#五里庄村、2#老庄村、3#南寨村、4#官地村、5#张家庄村

TSP、氟化物、*醛、苯、*苯、二*苯、氯、氯化氢、氨、硫化氢、*醇、臭气浓度、非*烷总烃、VOCs

每年监测 1 次,每次检测1天,1次/天

地表水

1#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处上游1000m、2#丹河纪赵桥断面

pH、DO、高锰酸盐指数、CODcr、BOD5、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大肠菌群数、硫酸盐、氯化物、全盐量、SS、苯、*苯、二*苯。

每半年检测一次,一次1天

地下水

上半年:1#西菜园村、2#唐家店子村、3#辛安庄村、4#凯达塑胶、5#庆昕机械、6#乐化酒业、7#小埠前北片区、8#上疃片区、9#官地片区、10#马家龙湾村、11#五里庄村、12#老庄村、13#老关李村、14#河洼村、15#中徐园村、16#五图村

下半年:1#唐家店子村、2#辛安庄村、3#小埠前北片区、4#凯达塑胶、5#庆昕机械、6#乐化酒业、7#宜欣肥业、8#华伟拉链、9#官地片区、10#马家龙湾村、11#老庄村、12#河洼村、13#五图村、14#东上疃村

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石油类、硫化物、色度、耗氧量、铜、镍、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苯、二*苯、钡、钴、铍、K+、Na+、Ca2+、Mg2+、CO32-、HCO3-

丰水期、枯水期进行监测,取水样一次

噪声

上半年:1#辛安庄村、2#五图街办、3#北寨社区、4#永富庄村、5#大埠前村

下半年:1#辛安庄村、2#五图街办、3#北寨社区、4#永富庄村、5#大埠前村、6#十里树村、7#任家庄村、8#五图村、9#东上疃村、10#河洼村、11#官地村、12#坊昌路、13#岳家河村

Leq(A)(昼夜)

1次/季度

土壤

6#辛安庄村、7# (略) 3站、17#华伟拉链、18#上疃片区

建设用地45项+pH+石油烃

表层土

1次/年

8#李家老庄村、9#十里树村、10#山秦村、11#五里庄村

pH、石油烃、苯、*苯、二*苯

12#西菜园村、13#中徐园村、14#四泉片区西侧

农田用地8项基本因子+pH、石油烃、苯、*苯、二*苯

水系沉积物(底泥)

1#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上游100m、

2#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3#昌乐第三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苯、*苯、二*苯

1次/年

3.1.2 检测布点布设图

通过前期对园区区域水文、地质环境资料的收集可知,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西南向东北,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根据已收集到的水文地质资料及园区现状,共布设5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在园区及周边敏感目标布设1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在园区内及周边布设18个土壤监测点位、1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在污水处理厂排水路线设置2个监测点及3个底泥监测点位,园区监测点位布设图见图3.1-1。


3.1-1(2)地下水测点位布设图

3.1-13地表水测点位布设图

3.1-14噪声测点位布设图

3.1-15土壤测点位布设图


3.1-16底泥测点位布设图


3.2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

3.2.1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程序

现场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程序见图3.2-1所示,主要包含现场布点采样,样品保存与运输,实验室分析及出具检测报告。

3.2-1 分析程序图

3.2.2现场采样设备及材料清单

3.2-1现场采样设备及材料清单表

序号

用途

设备及材料

1

汇测与定位

KM-6A(手持式GPS定位仪)

2

土壤、底泥样品采集

土壤:剖管刀、取样铲、500ml棕色玻璃瓶、22ml顶空瓶、200ml棕色玻璃瓶

底泥:22ml顶空瓶、500ml棕色玻璃瓶

3

环境空气

大气采样器,吸收液、滤膜、组合3吸附管、1L采气袋、10L采气袋

4

地下水、地表水

地表水:pH计、500ml玻璃瓶、1L玻璃瓶、500ml聚*烯瓶、1L聚*烯瓶、250ml灭菌瓶、250ml溶解氧瓶、40ml棕色玻璃瓶

地下水:pH计、500ml玻璃瓶、1L玻璃瓶、500ml聚*烯瓶、1L聚*烯瓶、250ml灭菌瓶、40ml棕色玻璃瓶

5

噪声

噪声测试仪、校准仪

6

调查信息记录

采样记录单、标签纸

7

样品保存

保温样品箱、蓝冰、遮阳伞

8

安全防护

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安全帽、劳保鞋、3M口罩等

3.2.3现场采样安全防护

采样现场应制定一个安全管理计划,覆盖了诸如安全责任、个人防护设备、现场监测、安全作业程序、紧急联系人和紧急路线图方面的问题。所有的现场工作均按照安全管理计划进行,针对本次园区环境评估的基本安全措施如下:

(1)在施工期间保证所有人员配备适合的劳保用品,所有现场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时,穿戴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口罩、长袖工作服、一次性*腈手套等。

(2)现场常备有绷带、纱布、急救药箱等常用医疗急救药品、器材,由专人负责人管理。

(3)采样工作开始前识别与工作范围相关的潜在健康和安全风险问题,并对所有参与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详细说明现场潜在施工危险。

3.2.4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

1、检测完成情况

2023年度采样时间及检测机构见表3.2-2。

3.2-22023年度采样时间及监测机构明细表

序号

样品名称

检测日期

检测报告编号

检测单位

1

地表水、地下水

2023.06.29-2023.07.15

SDJL.*

山东 (略)

2

地表水、地下水、噪声

2023.09.24-2023.10.16

SDJL*

3

噪声

2023.03.23、2023.06.27、2023.10.12-2023.10.13

SDJL*

、SDJL*、SDJL*

4

环境空气、土壤、水系沉积物(底泥)

2023.09.27-2023.10.17

SDJL*

2、样品采集及保存

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按照标准要求的容器、并按要求加入将保护剂,同时样品在采集后将被立刻按不同的保存方式进行存放,冷藏样品在专用的冷藏箱内,冷藏箱温度控制在4℃;密封的样品尽快送往实验室,并在相应样品的时效时间内进行分析。样品保存方式见表3.2-3~3.2-8所示。


3.2-3 环境空气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TSP

HJ 1263-2022

滤膜

100L/min流量采集1h

密封保存30d

HJ 644-2013

吸附管

0.2L/min流量采集10min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二*苯

VOCs

*醛

GB/T 15516-1995

吸收液

0.5L/min流量采集20min

0-4℃冷藏避光保存2d

*醇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变色酸比色法

吸收液

0.5L/min流量采集1h

0-4℃冷藏密封保存

氯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吸收液

0.6L/min流量采集1h(颜色明显减退时停止采样)

常温密封保存15d

氯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滤膜+吸收液

1L/min流量采集1h

0-4℃冷藏密封保存48h

非*烷总烃

HJ 604-2017

1L采气袋

气袋用样品气清洗 3 次

常温避光保存48h

臭气浓度

HJ 1262-2022

10L采气袋

被测气体冲洗采样袋三次,用真空箱负压采样

避光密封

保存24h

氟化物

HJ 955-2018

滤膜

50L/min流量采集1h

密封保存40d

HJ 533-2009

吸收液

1L/min流量采集1h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硫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吸收液

1L/min流量采集1h

避光密封

保存14h

3.2-4 噪声样品采集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采样量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环境噪声

GB 3096-2008

/

5min等效声级

/

3.2-5 底泥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采样量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

HJ 962-2018

500ml棕色玻璃瓶/4个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阳离子交换量

HJ 889-2017

有机质

NY/T 1121.6-2006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8d

GB/T 17141-199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80d

HJ 680-2013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741-2015

22ml顶空瓶*13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HJ 741-2015

二*苯

HJ 741-2015

3.2-6 土壤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设备/容器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值

HJ 962-2018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六价铬

HJ 1082-201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8d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80d

GB/T 17141-1997

HJ 491-2019

HJ 491-2019

GB/T 17141-1997

挥发性有机物

HJ 741-2015

顶空瓶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半挥发性有机物

HJ 834-2017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0d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pH值

HJ 962-2018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HJ 741-2015

顶空瓶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HJ 741-2015

间二*苯

HJ 741-2015

对二*苯

HJ 741-2015

邻二*苯

HJ 741-2015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pH值

HJ 962-2018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

HJ 680-2013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8d

GB/T 17141-199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80d

HJ 491-2019

HJ 680-2013

GB/T 17141-1997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491-2019

HJ 741-2015

顶空瓶

加入10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采样器采集约2g样品于采样瓶中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苯

HJ 741-2015

间二*苯

HJ 741-2015

对二*苯

HJ 741-2015

邻二*苯

HJ 741-2015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棕色玻璃瓶

填满瓶子,不留顶上空间,用铲子铲平瓶口,拧紧瓶盖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3.2-7地下水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耗材

保存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

HJ 1147-2020

JL-Y-122

现场测定

/

色度

GB/T 11903-1989

玻璃瓶

/

避光密封保存尽快测定

氨氮

HJ 535-2009

玻璃瓶

加入H2SO4,调至pH≤2

0-4℃冷藏密封保存7d

硝酸盐氮

HJ/T 346-2007

聚*烯瓶

/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亚硝酸盐氮

GB/T 7493-1987

硫酸盐

HJ/T 342-200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

氟化物

GB/T 7484-1987

0-4℃冷藏密封保存14d

挥发性酚类

HJ 503-2009

玻璃瓶

采样后及时加磷酸酸化至pH为4,并加适量硫酸铜,使样品中硫酸铜浓度约为1g/L,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玻璃瓶

加入*醛,使*醛体积浓度为 1%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4d

硫化物

HJ 1226-2021

棕色玻璃瓶

(磨口)

采样瓶先加入*酸锌溶液再加水样近满瓶,每升水样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2ml抗氧化剂溶液加塞后不留液上空间

常温避光保存4d

HJ 694-2014

聚*烯瓶

每升水样中加浓 HCl 2ml

密封保存14d

HJ 694-2014

聚*烯瓶

如水样为中性每升水样中加5ml HCl

密封保存14d

铬(六价)

GB/T 5750.6-2006(10.1)

玻璃瓶

加入NaOH,调至pH 8~9

密封保存24h

GB/T 5750.6-2006(9.1)

聚*烯瓶

加入HNO3,调至pH<2(若水样浑浊先用0.45μm滤膜过滤)

密封保存14d

GB/T 5750.6-2006(11.1)

铁、锰

GB/T 11911-1989

铜、锌

GB/T 7475-1987

聚*烯瓶

加入HNO3,调至pH<2(若水样浑浊先用0.45μm滤膜过滤)

密封保存14d

GB/T 5750.6-2006(15.1)

钾、钠

GB/T 5750.6-2006(22.1)

聚*烯瓶

加 HNO3,调至

pH<2

密封保存14d

GB/T 5750.6-2006(14.1)

聚*烯瓶

加 HNO3,调至

pH<2

密封保存14d

HJ 602-2011

GB/T 5750.6-2006(20.2)

GB/T 7476-1987

聚*烯瓶

先用水样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3次每升样品加2ml浓硝酸使PH≤1.5

密封保存14d

GB/T 7477-1987

总硬度

GB/T 5750.4-2006(7.1)

玻璃瓶

/

密封保存10d

溶解性总固体

GB/T 5750.4-2006(8.1)

耗氧量

GB/T 5750.7-2006

碳酸根、重碳酸根

DZ/T 0064.49-2021

密封保存30d

总大肠菌群

GB/T 5750.12-2006(2.1)

灭菌瓶

不预洗采样瓶,样品采集至采样瓶体积的 80%左右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6h

细菌总数

HJ 1000-2018

石油类

HJ 970-2018

玻璃瓶

需单独采样,加入 HCl 至 pH<2

0-4℃冷藏密封保存3d

氰化物

GB/T 5750.5-2006(4.1)

聚*烯瓶

加入NaOH,调至pH>12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苯、*苯、二*苯

HJ1067-2019

棕色玻璃瓶

采样前测定样品pH值,根据pH测定结果在采样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并加25mg抗坏血酸,使采样后pH≦2。采样时水样充满后不留液上空间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3.2-8地表水样品采集及保存一览表

检测项目

采样依据

采样设备/容器

采样方法

样品保存方式

pH

HJ 1147-2020

JL-Y-173

现场测定

/

溶解氧

GB/T 7489-1987

溶解氧瓶

样品充满容器,加入硫酸锰,碱性 KI 溶液现场固定

避光密封保存24h

化学需氧量

HJ 828-2017

玻璃瓶

用H2SO4,调至

pH≤2

0-4℃冷藏密封保存5d

氨氮

HJ 535-2009

0-4℃冷藏密封保存7d

总磷

GB/T 11893-1989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总氮

HJ 636-2012

0-4℃冷藏密封保存7d

高锰酸盐指数

GB/T 11892-198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48h

五日生化需氧量

HJ 505-2009

棕色玻璃瓶

采集时须注满容器,不留顶上空间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24h

镉、铅

GB/T 7475-1987

聚*烯瓶

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μm滤膜过滤,再立即加入HNO3,调至pH为1-2

密封保存14d

铜、锌

GB/T 7475-1987

六价铬

GB/T 7467-1987

玻璃瓶

加入NaOH,调至pH 8-9

密封保存24h

砷、硒

HJ 694-2014

聚*烯瓶

每升水样中加浓 HCl 2ml

密封保存14d

HJ 694-2014

聚*烯瓶

如水样为中性每升水样中加5ml HCl

密封保存14d

石油类

HJ 970-2018

玻璃瓶

需单独采样,加入 HCl 至 pH<2

0-4℃冷藏密封保存3d

悬浮物

GB/T 11901-1989

玻璃瓶

/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全盐量

HJ/T 51-1999

聚*烯瓶

/

密封保存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30d

氟化物

GB/T 7484-1987

0-4℃冷藏密封保存14d

硫酸盐

HJ/T 342-2007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7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玻璃瓶

加入1%(V/V)的40%(V/V)*醛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4d

氰化物

HJ 484-2009

聚*烯瓶

加入NaOH,调至 pH ≥9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挥发酚

HJ 503-2009

玻璃瓶

采样后及时加磷酸酸化至pH为4,并加适量硫酸铜,使样品中硫酸铜浓度约为1g/L,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

0-4℃冷藏密封保存24h

粪大肠菌群

HJ 347.2-2018

灭菌瓶

不预洗采样瓶,样品采集至采样瓶体积的 80%左右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6h

苯、*苯、二*苯

HJ1067-2019

棕色玻璃瓶

采样前测定样品pH值,根据pH测定结果在采样瓶中加入适量盐酸,并加25mg抗坏血酸,使采样后pH≦2。采样时水样充满后不留液上空间

0-4℃冷藏避光密封保存14d

硫化物

HJ 1226-2021

棕色玻璃瓶

(磨口)

采样瓶先加入*酸锌溶液再加水样近满瓶,每升水样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2ml抗氧化剂溶液加塞后不留液上空间

常温避光保存4d


2、样品的流转

样品装运前核对采样记录表、样品标签等,如发现有缺项、漏项和错误处,需及时补齐和修正后方可装运。样品流转运输保证样品完好并低温保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施,运输过程中严防损失、混淆或沾污,要在保存时限内运送至样品检测单位。样品运输设置运输空白样进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一个样品运送批次设置一个运输空白样品。样品检测单位收到样品箱后,立即检查样品箱是否有破损,按照样品运输单清点核实样品数量、样品瓶编号以及破损情况。

采样人员和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双方清点核实样品无误后,在样品流转单上签字确认。

3.3 实验室监测分析

3.3.1 实验室检测单位

为确保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次检测委托山东 (略) 进行分析:

山东 (略) 成立于2017-09-28,所属行业为专业技术服务业,经营范围包含:空气污染监测服务;水污染监测服务;废料监测服务;噪声污染监测服务;放射性污染监测服务;光污染监测服务。该检测机构具有独立CMA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3.3.2实验室分析方法

本次检测,所有的样品的污染物参数测试由通过CMA认证的检测单位首选国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分析方法,此次分析检测的污染因子主要的检测方法见表3.3-1所示。

3.3-1 分析检测污染因子检测方法一览表

环境空气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TSP

HJ 1263-2022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AUW120D

电子天平

0.007mg/m3

2

氟化物

HJ 955-2018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 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PXSJ-216F离子计

5×10-4mg/m3

3

*醛

GB/T 15516-1995

空气质量 *醛的测定 *酰*酮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3mg/m3

4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4μg/m3

5

*苯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4μg/m3

6

二*苯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6μg/m3

7

VOCS

HJ 644-2013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TRACE1300-ISQ7000气相色谱-质谱仪

0.3μg/m3

8

氯气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

环境空气 氯气 *基橙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3mg/m3

9

氯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环境空气 氯化氢 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7mg/m3

10

HJ 533-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m3

11

硫化氢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环境空气 硫化氢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1mg/m3

12

*醇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年)

*醇 变色酸比色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3mg/m3

13

臭气浓度

HJ 1262-2022

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

10(无量纲)

14

非*烷总烃

HJ 604-2017

环境空气 总烃、*烷和非*烷总烃的测定 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GC-9790Ⅱ

气相色谱仪

0.07mg/m3

地表水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pH

HJ 1147-20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

PHBJ-260

便携式pH计

/

2

溶解氧

GB/T 7489-1987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具塞滴定管

0.2mg/L

3

高锰酸盐指数

GB/T 11892-1989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具塞滴定管

0.5mg/L

4

化学需氧量

HJ 828-2017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具塞滴定管

4mg/L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HJ 505-2009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LRH-250A

生化培养箱

0.5mg/L

6

氨氮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25mg/L

7

总磷

GB/T 11893-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8

总氮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5mg/L

9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1mg/L

10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5mg/L

11

氟化物

GB/T 7484-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PXSJ-216F离子计

0.05mg/L

12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4×10-4mg/L

13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3×10-4mg/L

14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4×10-5mg/L

15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1mg/L

16

六价铬

GB/T 7467-1987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4mg/L

17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L

18

氰化物

HJ 484-2009

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4mg/L

19

挥发酚

HJ 503-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03mg/L

20

石油类

HJ 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5mg/L

22

硫化物

HJ 1226-202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23

粪大肠菌群

HJ 347.2-2018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DH5000Ⅱ电热恒温培养箱

20MPN/L

24

硫酸盐

HJ/T 342-2007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8mg/L

25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10mg/L

26

全盐量

HJ/T 51-1999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FA2004电子天平

10mg/L

27

悬浮物

GB/T 11901-19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FA2004电子天平

/

28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29

*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0

二*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地下水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pH

HJ 1147-20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电极法

PHBJ-260

便携式pH计

/

2

氨氮

HJ 535-2009

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25mg/L

3

硝酸盐氮

HJ/T 346-200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8mg/L

4

亚硝酸盐氮

GB/T 7493-1987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3mg/L

5

挥发性酚类

HJ 503-2009

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03mg/L

6

氰化物

GB/T 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4.1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酮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2mg/L

7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3×10-4mg/L

8

HJ 694-2014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4×10-5mg/L

9

铬(六价)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0.1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4mg/L

10

总硬度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7.1 总硬度 *二胺四*酸二钠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1.0mg/L

11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1.1 铅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10-3mg/L

12

氟化物

GB/T 7484-1987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PXSJ-216F离子计

0.05mg/L

13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9.1 镉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5×10-4mg/L

14

GB/T 11911-1989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3mg/L

15

GB/T 11911-1989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L

16

溶解性总固体

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8.1 溶解性总固体 称量法)

FA2004电子天平

/

17

硫酸盐

HJ/T 342-2007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8mg/L

18

氯化物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10mg/L

19

总大肠菌群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2.1)多管发酵法

DH5000Ⅱ电热恒温培养箱

2MPN/100mL

20

细菌总数

HJ 1000-2018

水质 细菌总数的测定 平皿计数法

DH5000Ⅱ电热恒温培养箱

1CFU/mL

21

石油类

HJ 970-2018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1mg/L

22

硫化物

HJ 1226-2021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基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03mg/L

23

色度

GB/T 11903-1989

水质 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比色管

5度

24

耗氧量

GB/T 5750.7-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机物综合指标(1.1 耗氧量 酸性高锰酸钾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0.05mg/L

25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1mg/L

26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5.1 镍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5mg/L

27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5mg/L

2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GB/T 7494-1987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蓝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05mg/L

29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0

*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1

二*苯

HJ 1067-2019

水质 苯系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2mg/L

32

HJ 602-2011

水质 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5×10-3mg/L

33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14.1 钴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05mg/L

34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20.2 铍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10-4mg/L

35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22.1 钾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5mg/L

36

GB/T 5750.6-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22.1 钠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L

37

GB/T 7476-1987

水质 钙的测定 EDTA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2mg/L

38

GB/T 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5mg/L

39

碳酸根

DZ/T 0064.4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5mg/L

40

重碳酸根

DZ/T 0064.4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49部分: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测定 滴定法

具塞滴定管

5mg/L

噪声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环境噪声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AWA6228+

多功能声级计、AWA6021A

声校准器、AWA6221B

声校准器

/

水系沉积物检测方法一览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pH

HJ 962-2018

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PHS-3E pH计

/

2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kg

3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02mg/kg

4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1mg/kg

5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0mg/kg

6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mg/kg

7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8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mg/kg

9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10

有机质

NY/T 1121.6-200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具塞滴定管

/

11

阳离子交换量

HJ 889-2017

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三氯化六氨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

UV-80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0.8cmol+/kg

12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13

*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6mg/kg

14

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土壤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仪器设备

方法检出限

1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01mg/kg

2

六价铬

HJ 108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5mg/kg

3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02mg/kg

4

HJ 680-2013

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

PF32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

0.01mg/kg

5

GB/T 17141-1997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0.1mg/kg

6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7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mg/kg

8

四氯化碳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3mg/kg

9

氯仿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0

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1

1,1-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2

1,2-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13

1,1-二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14

顺-1,2-二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8mg/kg

15

反-1,2-二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6

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7

1,2-二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8mg/kg

18

1,1,1,2-四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19

1,1,2,2-四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0

四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1

1,1,1-三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2

1,1,2-三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3

三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24

1,2,3-三氯*烷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5

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6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1mg/kg

27

氯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5mg/kg

28

1,2-二氯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29

1,4-二氯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8mg/kg

30

*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6mg/kg

31

苯*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32

*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6mg/kg

33

间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34

对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09mg/kg

35

邻二*苯

HJ 741-2015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0.02mg/kg

36

硝基苯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9mg/kg

37

苯胺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8mg/kg

38

2-氯酚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6mg/kg

39

苯并[a]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0

苯并[a]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1

苯并[b]荧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2mg/kg

42

苯并[K]荧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3

?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4

二苯并[a,h]蒽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5

茚并[1,2,3-c,d]芘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1mg/kg

46

HJ 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QP2010SE气相色谱-质谱仪

0.09mg/kg

47

pH值

HJ 962-2018

土壤 pH值的测定 电位法

PHS-3E pH计

/

48

石油烃(C10-C40

HJ 102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C-2014

气相色谱仪

6mg/kg

49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4mg/kg

50

HJ 49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TAS-990AF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mg/kg

3.4 实验室分析

3.4.1实验室样品保存

检测实验室设有样品储存间并配置空调,测试前及留样样品分区存放,避免混淆;样品储存间配置冷藏柜,以储存对保存温度条件有要求的样品。对于测试结果异常样品,严格按样品保存条件要求保留适当时间。留样样品有留样标识。

3.4.2实验室分析流程

实验室分析人员依据标准方法并使用授权范围内的仪器设备实施分析检验及复检工作,在分析过程中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及校核。实验室分析流程具体如下:

(1)样品管理员下达检测任务

样品管理员根据检测人员的上岗权限下达检测任务,填写《样品交接流转记录》,并由检测人员签字确认个人的检测任务。

(2)分析人员分析

分析人员根据《样品交接流转记录》,严格按照确认的方法和作业指导书对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在检测过程中,分析人员将数据及时填写在原始记录表格上,并最终将原始数据提交部门负责人校核,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3)分析后的样品流转

最后一个完成样品分析的分析人员,将样品归还至样品室,填写《样品领用返还记录表》。样品管理员需按要求妥善保存样品至留样区。

(4)原始记录的出具

实验员做完分析及时提交检测原始记录,并由检测分析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3.4.3 检测报告编制与审批

检测分析部门将审核无误的原始记录提交至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编制人处进行报告编制。报告编制人根据每份检测委托单和与其对应的检测原始记录,编制成一份完整的报告。由报告审核人审核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报告经报告审核人审核无误后,交由授权签字人对报告及原始记录进行最终的审核签发。

(1)第一级审核由报告编制人完成,报告编制人根据采样记录表及原始记录相关信息进行报告编制;

(2)第二级审核由报告审核人完成,经报告编制人编制完成后,由报告审核人审核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的一致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3)第三级审核由授权签字人完成,报告经报告审核人审核无误后,交由授权签字人对报告及原始记录进行最终的审核签发,主要是看数据的合理性,各个检测参数间的逻辑性、关联性。批准后的报告,由报告编制人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再由质量管理部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最终的审查,查 (略) 资质范围,是否超范围或超期,审核无误后加盖CMA资质章。

3.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5.1 现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本次监测工作全程采用文明施工清洁作业方案。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等妥善放置,监测过程中做到取样不污染采样点环境,产生的杂物、垃圾等妥善保存,监测结束后彻底清洁现场,使现场保持和采样前状态基本一致。现场监测过程中向客户借用的仪器、物品等在监测结束后需原样奉还。在监测过程中和客户保持和睦的关系,遵守客户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客户沟通,尊重客户,文明施工,最大程度的配合客户的需求,监测过程在保证监测质量的条件下,满足现场及客户求,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客户提供满意的监测服务。

现场采样过程中按照相关标准及规程执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现场工程师在外出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现场工程师携带防护装备,口罩,手套,防滑登山鞋等,并预备相关的应急防护器材和医药急救包。采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带入现场的试剂、材料等采样介质妥当保存,安全使用各种检测设备。采样时如出现天气剧变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停止采样,保证安全。

采样过程中,采取质量保护和质量控制措施,避免采样设备及外部环境等因素污染样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污染物在环境中扩散。建立完整的样品追踪管理程序,内容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交接等过程的书面记录和责任归属,避免样品被错误放置、混淆及保存过期,本次调查采样过程具体要求如下:

(1)采样人员均通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采样器具的使用、保存、运输条件。

(2)全程序空白样:按照测定项目的采样方法和要求,与样品相同条件下装瓶、保存、运输、直至交送实验室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空白样品检测结果均低于方法检出限。

(3)运输空白样:按要求采样人员将样品密封后将样品瓶带到现场。采样时使其瓶盖一直处于密封状态,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处理和测定,检测结果均低于方法检出限,运输空白样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4)现场平行样:

样品精密度控制,土壤、底泥选择20%以上的样品进行现场平行双样分析,地表水、地下水选择10%以上的样品进行现场平行双样。分析项目现场平行样精密度一次性合格率为100%。

(5)所有样品采集后立即装进蓝色保温箱中,密封、避光、冷藏保存。样品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6)采样过程中、样品分装及样品密封现场采样员未发生使用化妆品,吸烟等影响采样质量的行为。

(7)采样工作由2个及以上进行采样,采样过程相互监督,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8)现场原始记录表填写清楚明了,记录与标签编号统一。采样结束装运前现场逐项逐个检查,采样记录表、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采样点位图标记等未有缺项、漏项和错误处,装箱,撤离现场。样品在运输中派专人押送,防止样品的损失、混淆、沾污和破损。样品送至实验室时,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9)采样全过程专人负责。

3.5.2 样品流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样品包装管理:现场采集的样品在放入保温箱前,对每个样品瓶上的采样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并登记造册,同时确保样品的密封性和包装的完整性。

(2)样品追踪管理:资料组建立完整的样品追踪管理程序,内容包括样品的保存、运输和交接等过程的书面记录和责任归属,避免样品被错误放置、混淆及保存过期,保证样品均在保质期内进行检测。

(3)样品保存管理: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均预留样品,预留样品在样品库造册保存。样品库内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定期清理样品,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填写记录。

3.5.3 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和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前者是实验室内部对分析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后者是指由第三方或技术组织通过发放考核样品等方式对各实验室报出合格分析结果的综合能力、数据的可比性和系统误差做出评价的过程

(1)本次调查实验室分析过程采取实验室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标准物质测定、替代物加标回收率测定等指控措施,分析结果均在合格范围内。

(2)实验室从接样到出数据报告的整个过程严格执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体系计量证要求。

(3)样品的保留时间、温度等实验室内部质量保证/控制措施均填写纸质记录。


4检测结果 4.1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

常规污染物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及修改单。非*烷总经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详解中的规定,VOCs参照非*烷总经执行;其余特征污染物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1。

4.1-1环境空气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

环境质量浓度限值(mg/m3

小时均值

日均值

执行标准

1

TSP

/

0.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2

0.11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附录D

3

*苯

0.2

/

4

二*苯

0.2

/

5

*醇

3.0

1.0

6

硫化氢

0.01

/

7

NH3

0.2

/

8

0.1

0.03

9

氯化氢

0.05

0.015

10

*醛

0.05

/

11

氟化物

0.02

0.00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附录A

12

非*烷总烃

2.0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2、土壤

居民区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一类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筛选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选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其他用地标准。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2~4.1-3。

4.1-2 土壤环境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单位:mg/kg

序号

污染物

第一类用地筛选

值标准

类用地筛选

值标准

1

≤20

≤60

2

≤20

≤65

3

六价铬

≤3.0

≤5.7

4

≤2000

≤18000

5

≤400

≤800

6

≤8

≤38

7

≤150

≤900

8

四氯化碳

≤0.9

≤2.8

9

氯仿

≤0.3

≤0.9

10

氯*烷

≤12

≤37

11

1,1-二氯*烷

≤3

≤9

12

1,2-二氯*烷

≤0.52

≤5

13

1,1-二氯*烯

≤12

≤66

14

顺-1,2-二氯*烯

≤66

≤596

15

反-1,2-二氯*烯

≤10

≤54

16

二氯*烷

≤94

≤616

17

1,2-二氯*烷

≤1

≤5

18

1,1,1,2-四氯*烷

≤2.6

≤10

19

1,1,2,2-四氯*烷

≤1.6

≤6.8

20

四氯*烯

≤11

≤53

21

1,1,1-三氯*烷

≤701

≤840

22

1,1,2-三氯*烷

≤0.6

≤2.8

23

三氯*烯

≤0.7

≤2.8

24

1,2,3-三氯*烷

≤0.05

≤0.5

25

氯*烯

≤0.12

≤0.43

26

≤1

≤4

27

氯苯

≤68

≤270

28

1,2-二氯苯

≤560

≤560

29

1,4-二氯苯

≤5.6

≤20

30

*苯

≤7.2

≤27

31

苯*烯

≤1290

≤1290

32

*苯

≤1200

≤1200

33

间二*苯

≤163

≤570

34

对二*苯

≤163

≤570

35

邻二*苯

≤222

≤640

36

硝基苯

≤34

≤76

37

苯胺

≤92

≤260

38

2-氯酚

≤250

≤2256

39

苯并[a]蒽

≤5.5

≤15

40

苯并[a]芘

≤0.55

≤1.5

41

苯并[b]荧蒽

≤5.5

≤15

42

苯并[K]荧蒽

≤55

≤151

43

?

≤490

≤1293

44

二苯并[a,h]蒽

≤0.55

≤1.5

45

茚并(1,2,3-c,d)芘

≤5.5

≤15

46

≤25

≤70

47

石油烃(C10~C40

≤826

≤4500

4.1-3农用地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项目a-b

风险筛选值(mg/kg)

PH≤5.5

5.5≤PH≤6.5

6.5≤PH≤7.5

PH>7.5

1

水田

0.3

0.4

0.6

0.8

其他

0.3

0.3

0.3

0.6

2

水田

0.5

0.5

0.6

1.0

其他

1.3

1.8

2.4

3.4

3

水田

30

30

25

20

其他

40

40

30

25

4

水田

80

100

140

240

其他

70

90

120

170

5

水田

250

250

300

350

其他

150

150

200

250

6

水田

150

150

200

200

其他

50

50

100

100

7

60

70

100

190

8

200

200

250

300

a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

b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其中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

3、底泥

园区底泥执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DB37/T4471-2021)附录A的标准值。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4。

4.1-4底泥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项目

筛选值

管制值

1

0.6

3.0

2

0.6

4.0

3

25

120

4

140

700

5

300

1000

6

100

800

7

100

400

8

250

1000

4、噪声

居民区、工业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5。

4.1-5 噪声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功能区

昼间标准限值(dB(A))

夜间标准限值(dB(A))

2类功能区

60

50

4a类功能区

70

55

5、地表水

地表水体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IV类标准要求。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6。

4.1-6地表水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序号

项目

1

pH(无量纲)

6 ~ 9

16

六价铬

≤0.05

2

溶解氧

≥3

17

≤0.05

3

高锰酸盐指数

≤10

18

氰化物

≤0.2

4

化学需氧量

≤30

19

挥发酚

≤0.01

5

五日生化需氧量

≥6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3

6

氨氮

≤1.5

21

硫化物

≤0.5

7

总磷

≤0.3

22

硫酸盐

/

8

总氮(湖、库,以N计)

≤1.5

23

氯化物

/

9

≤1.0

24

全盐量

/

10

≤2.0

25

/

11

氟化物

≤1.5

26

*苯

/

12

≤0.02

27

二*苯

/

13

≤0.1

28

石油类

/

14

≤0.001

29

粪大肠菌群(MPN/L)

≤20000

15

≤0.005

30

悬浮物

/

6、地下水

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

各检测因子限值及具体执行标准见表4.1-7。

4.1-7地下水执行标准及浓度限值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

Ⅲ类标准

序号

污染物

Ⅲ类标准

1

pH(无量纲)

6.8~8.5

21

耗氧量(mg/L)

≤3.0

2

氨氮(mg/L)

≤0.5

22

铜(mg/L)

≤1.0

3

硝酸盐氮(mg/L)

≤20

23

镍(mg/L)

≤0.02

4

亚硝酸盐氮(mg/L)

≤1.0

24

锌(mg/L)

≤1.0

5

挥发性酚类(mg/L)

≤0.002

2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3

6

氰化物(mg/L)

≤0.05

26

钡(mg/L)

≤0.7

7

砷(mg/L)

≤0.01

27

钴(mg/L)

≤0.05

8

汞(mg/L)

≤0.001

28

铍(mg/L)

≤0.002

9

铬(六价)(mg/L)

≤0.05

29

钾(mg/L)

≤0.02

10

总硬度(mg/L)

≤450

30

钠(mg/L)

≤200

11

铅(mg/L)

≤0.01

31

钙(mg/L)

/

12

氟化物(mg/L)

≤1.0

32

镁(mg/L)

/

13

镉(mg/L)

≤0.005

33

碳酸根(mg/L)

/

14

铁(mg/L)

≤0.3

34

重碳酸根(mg/L)

/

15

锰(mg/L)

≤0.1

35

苯(mg/L)

≤0.01

16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36

*苯(mg/L)

≤0.7

17

硫酸盐(mg/L)

≤250

37

二*苯(mg/L)

≤0.5

18

氯化物(mg/L)

≤250

38

石油类(mg/L)

/

19

硫化物(mg/L)

≤0.02

39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3.0

20

色度(度)

≤15

40

细菌总数(CFU/mL)

≤100

4.2评价方法

1、环境空气

采用占标率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为:

式中:Pi——I污染物的占标率;

Ci——I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m3

CSi——I污染物评价标准,mg/m3

2、地表水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对于浓度越高,危害性越大的评价因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Pij ─ 第i项评价因子在j点的单因子指数;

Cij ─ 第i项评价因子在j点的实测浓度(mg/L);

Csi ─ 第i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mg/L)。

对于DO,其标准指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SDOj─ DO的标准指数;

DOj ─ 溶解氧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

DOs─水质标准中规定的DO标准限值;

DOf─饱和溶解氧浓度,对于河流,DOf = 468/(31.6 +T) 。

pH浓度限于一定范围内的评价因子,其单因子指数按下式计算:

pH值标准指数SpHj的计算可用下式:

式中:pHj─ 为j点的pH值;

pHsd ─ 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

pHsu ─ 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上限。若计算的标准指数小于1,则表明该项水质指标能满足目前的水质功能要求;若标准指数大于1,则表明水体已受到该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越高表明污染越重。

3、地下水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评价。

①对于标准值为区间的pH值,计算公式如下:

>7.0

式中:SpHj—pH单因子指数;

pHj—j断面pH值;

pHsd—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

pHsu—地面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

②对于其它评价因子,计算公式为:

式中:Si—污染物单因子指数;

Ci—i污染物的浓度值,mg/L;

Cs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值,mg/L。

4、土壤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i=Ci/Si

式中:Pi—土壤中i中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Ci—i种污染物的含量实测值,mg/kg;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kg。

5、底泥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i=Ci/Si

式中:Pi—土壤中i中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Ci—i种污染物的含量实测值,mg/kg;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kg。

6、噪声

采用监测值与标准值比较的方法进行评价,噪声超标程度采用超标值表示,计算公式为:

式中:P—超标值,dB(A);

Leq—测点等效声级,dB(A);

Lb—噪声评价标准,dB(A)。

4.3园区环境质量评估

4.3.1检测结果


4.3-1环境空气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

2#

3#

4#

5#

2023.09.27

TSP(mg/m3

0.169

0.143

0.156

0.161

0.15

氟化物(mg/m3

1.5×10-3

9×10-4

2.1×10-3

2.5×10-3

1.7×10-3

*醛(mg/m3

ND

ND

ND

ND

ND

苯(μg/m3

1.2

1.9

1.7

1.4

2.4

*苯(μg/m3

0.8

ND

0.4

ND

0.4

二*苯(μg/m3

2

2.8

2.4

2.3

2.8

VOCS(μg/m3

38.1

51.3

43.5

42.2

43.5

氯气(mg/m3

0.03

ND

0.04

0.03

ND

氯化氢(mg/m3

ND

0.019

0.023

ND

0.023

氨(mg/m3

0.12

0.09

0.1

0.13

0.08

硫化氢(mg/m3

0.001

0.002

ND

0.003

0.002

*醇(mg/m3

ND

ND

ND

ND

ND

臭气浓度(无量纲)

<10

<10

<10

<10

<10

非*烷总烃(mg/m3

0.78

0.81

0.92

0.75

0.77

备注:1#五里庄村 2#老庄村 3#南寨村 4#官地村 5#张家庄村 ND表示未检出。

4.3-2地表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时间

2023.06.29

2023.09.25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1#

2#

1#

2#

状态描述

淡黄色、无味

淡黄色、无味

淡黄色、无味

淡黄色、无味

pH(无量纲)

7.1

7.2

8

8

溶解氧(mg/L)

7.6

7.2

8.4

7.8

高锰酸盐指数(mg/L)

5.8

7.9

5.6

5.2

化学需氧量(mg/L)

26

28

18

18

五日生化需氧量(mg/L)

5.3

5.7

3.7

3.9

氨氮(mg/L)

0.458

0.736

0.57

0.688

总磷(mg/L)

0.14

0.28

0.19

0.25

总氮(mg/L)

23

33.4

17.8

14.7

铜(mg/L)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氟化物(mg/L)

0.63

0.81

0.91

1.15

硒(mg/L)

ND

ND

ND

ND

砷(mg/L)

3.3×10-3

3.9×10-3

2.8×10-3

3.1×10-3

汞(mg/L)

4.2×10-4

3.3×10-4

3.4×10-4

3.2×10-4

镉(mg/L)

ND

ND

ND

ND

六价铬(mg/L)

ND

ND

ND

ND

铅(mg/L)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挥发酚(mg/L)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0.062

ND

0.057

0.062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硫酸盐(mg/L)

98

113

202

229

氯化物(mg/L)

185

410

332

424

全盐量(mg/L)

698

1.21×103

1.17×103

1.36×103

苯(mg/L)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粪大肠菌群(MPN/L)

6.3×102

4.3×102

5.8×102

4.7×102

悬浮物(mg/L)

23

31

21

29

备注:1#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处上游1000m 2#丹河纪赵桥断面 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9#官地片区

11#五里庄村

12#老庄村

13#老关李村

14#河洼村

16#五图村

10#马家龙湾村

15#中徐园村

检测时间

2023.06.29

2023.06.29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

7.4

7.3

7.2

7.8

7.2

7.2

7.7

氨氮(mg/L)

0.098

0.051

0.079

0.048

ND

0.061

0.072

0.059

硝酸盐氮(mg/L)

6.25

6.18

6.23

6.21

3.27

6.29

5.04

6.39

亚硝酸盐氮(mg/L)

ND

0.005

0.009

ND

ND

ND

0.006

0.012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4.5×10-3

3.8×10-3

2.9×10-3

2.4×10-3

3.4×10-3

2.9×10-3

4.1×10-3

4.6×10-3

汞(mg/L)

2.1×10-4

2.2×10-4

2.2×10-4

2.3×10-4

2.3×10-4

2.7×10-4

2.2×10-4

2.6×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471

425

791

811

351

562

508

512

铅(mg/L)

8.3×10-3

5.5×10-3

6.2×10-3

8.1×10-3

7.8×10-3

7.3×10-3

7.6×10-3

8.3×10-3

氟化物(mg/L)

0.38

0.56

0.49

0.32

0.48

0.32

0.56

0.39

镉(mg/L)

1.2×10-3

1.3×10-3

1.3×10-3

1.3×10-3

2.6×10-3

1.9×10-3

1.5×10-3

1.6×10-3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868

775

1.06×103

1.15×103

698

923

861

873

硫酸盐(mg/L)

151

176

238

217

131

169

245

204

氯化物(mg/L)

106

107

82

129

78

142

96

112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2.38

0.75

1.68

0.67

1.63

1.96

1.08

1.23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0.18

0.18

0.23

0.42

0.68

1.02

0.45

0.53

钠(mg/L)

34.2

35.7

41.1

29.9

28.6

70

37.6

41.9

钙(mg/L)

132

116

184

200

89

156

128

125

镁(mg/L)

43

38

69

76

29

41

37

43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325

208

387

396

266

328

309

312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63

21

58

66

89

45

72

58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西菜园村

2#唐家店子村

5#庆昕机械

7#小埠前北片区

3#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8#上疃片区

检测时间

2023.06.30

2023.06.30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2

7.3

7.4

7.8

7.6

7.3

7.5

7.5

氨氮(mg/L)

0.073

0.038

ND

0.046

ND

0.077

0.059

ND

硝酸盐氮(mg/L)

5.85

5.93

2.99

6.23

5.53

3.01

6.31

3.04

亚硝酸盐氮(mg/L)

ND

ND

ND

ND

ND

ND

0.005

ND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3.7×10-3

4.0×10-3

4.2×10-3

4.3×10-3

4.0×10-3

3.6×10-3

3.6×10-3

4.2×10-3

汞(mg/L)

2.2×10-4

3.8×10-4

3.5×10-4

3.0×10-4

2.3×10-4

2.3×10-4

2.0×10-4

3.3×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386

426

432

632

445

381

500

271

铅(mg/L)

7.6×10-3

8.5×10-3

6.9×10-3

8.8×10-3

6.4×10-3

7.1×10-3

7.6×10-3

7.0×10-3

氟化物(mg/L)

0.57

0.38

0.69

0.34

0.34

0.39

0.45

0.47

镉(mg/L)

1.5×10-3

1.2×10-3

2.3×10-3

2.4×10-3

1.9×10-3

1.3×10-3

1.4×10-3

1.6×10-3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786

883

872

980

771

723

892

595

硫酸盐(mg/L)

127

200

80

164

205

185

238

134

氯化物(mg/L)

107

124

171

71

51

121

54

52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1.54

2.13

0.59

1.41

1.33

1.59

2.06

0.47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0.6

0.61

1.12

5.6

0.77

0.66

0.92

0.53

钠(mg/L)

46.1

39.1

62.5

38.6

34.5

43.9

33.2

31.1

钙(mg/L)

106

119

111

200

124

108

160

72

镁(mg/L)

33

35

41

32

36

31

24

22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325

285

317

436

323

248

309

227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73

31

67

54

26

75

60

57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7#宜欣肥业

8#华伟拉链

11#老庄村

13#五图村

14#东上疃村

9#官地片区

12#河洼村

检测时间

2023.09.24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6

7.8

7.6

7.5

7.6

7.8

7.7

氨氮(mg/L)

0.078

0.065

0.06

0.06

ND

0.045

ND

硝酸盐氮(mg/L)

6.59

5.97

6.81

6.02

1.12

6.83

1.16

亚硝酸盐氮(mg/L)

0.064

0.005

ND

ND

ND

0.044

ND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2.8×10-3

2.7×10-3

2.7×10-3

2.9×10-3

2.7×10-3

2.8×10-3

2.7×10-3

汞(mg/L)

2.8×10-4

2.9×10-4

2.8×10-4

2.3×10-4

2.6×10-4

2.7×10-4

2.5×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770

673

642

663

205

371

213

铅(mg/L)

5.1×10-3

2.7×10-3

8.6×10-3

6.5×10-3

4.2×10-3

ND

7.3×10-3

氟化物(mg/L)

0.37

0.35

0.32

0.35

0.41

0.42

0.38

镉(mg/L)

1.6×10-3

6×10-4

8×10-4

8×10-4

9×10-4

7×10-4

ND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1.14×103

1.12×103

923

1.04×103

408

620

401

硫酸盐(mg/L)

346

278

268

296

89

88

96

氯化物(mg/L)

120

60

69

60

66

71

63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1.95

1.39

1.48

1.22

1.58

1.86

1.69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2.38

0.39

0.42

0.41

2.74

0.73

2.92

钠(mg/L)

28.6

16.4

10.1

11.4

36.4

29

36.6

钙(mg/L)

209

195

205

197

56

115

59

镁(mg/L)

60

45

41

41

18

21

15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259

458

293

458

108

238

124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49

31

55

64

75

66

71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3地下水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2#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10#马家龙湾村

1#唐家店子村

3#小埠前北片区

5#庆昕机械

检测时间

2023.09.25

状态描述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无色、无味

pH(无量纲)

7.7

7.6

7.6

7.7

7.7

7.6

7.6

氨氮(mg/L)

0.068

0.055

ND

0.07

ND

0.063

ND

硝酸盐氮(mg/L)

1.12

4.47

6.56

7.32

7.1

7.03

7.1

亚硝酸盐氮(mg/L)

0.006

ND

0.032

ND

ND

ND

ND

挥发性酚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氰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砷(mg/L)

2.6×10-3

2.8×10-3

3.5×10-3

3.5×10-3

2.7×10-3

2.6×10-3

2.8×10-3

汞(mg/L)

2.5×10-4

2.8×10-4

2.4×10-4

2.8×10-4

3.1×10-4

3.2×10-4

3.2×10-4

铬(六价)(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硬度(mg/L)

217

321

444

622

558

717

211

铅(mg/L)

ND

ND

ND

4.6×10-3

3.6×10-3

3.3×10-3

4.5×10-3

氟化物(mg/L)

0.37

0.35

0.34

0.63

0.26

0.25

0.17

镉(mg/L)

7×10-4

ND

ND

1.0×10-3

5×10-4

1.0×10-3

6×10-4

铁(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锰(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溶解性总固体(mg/L)

438

571

769

980

852

996

442

硫酸盐(mg/L)

94

144

153

199

199

238

104

氯化物(mg/L)

86

50

44

101

61

103

65

硫化物(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色度(度)

ND

ND

ND

ND

ND

ND

ND

耗氧量(mg/L)

1.78

2.36

0.89

1.22

1.47

1.66

1.37

铜(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锌(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钡(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钴(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铍(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钾(mg/L)

2.88

0.25

0.72

0.65

0.76

1.26

1.42

钠(mg/L)

34.3

33.5

34.3

47.6

31.1

31.4

27.9

钙(mg/L)

53

68

125

174

172

218

51

镁(mg/L)

19

37

32

48

32

42

21

碳酸根(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重碳酸根(mg/L)

104

195

317

298

311

320

102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二*苯(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石油类(mg/L)

ND

ND

ND

ND

ND

ND

ND

总大肠菌群(MPN/100mL)

ND

ND

ND

ND

ND

ND

ND

细菌总数(CFU/mL)

65

45

61

53

41

63

55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4土壤测定结果统计表单位mg/kg

采样日期

2023.09.27

检测点位

6#辛安庄村表层土(0-0.2m)

7# (略) 3站表层土(0-0.2m)

17#华伟拉链表层土(0-0.2m)

18#上疃片区表层土(0-0.2m)

状态描述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四氯化碳(mg/kg)

ND

ND

ND

ND

氯仿(mg/kg)

ND

ND

ND

ND

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2-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二氯*烯(mg/kg)

ND

ND

ND

ND

顺-1,2-二氯*烯(mg/kg)

ND

ND

ND

ND

反-1,2-二氯*烯(mg/kg)

ND

ND

ND

ND

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2-二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1,2-四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2,2-四氯*烷(mg/kg)

ND

ND

ND

ND

四氯*烯(mg/kg)

ND

ND

ND

ND

1,1,1-三氯*烷(mg/kg)

ND

ND

ND

ND

1,1,2-三氯*烷(mg/kg)

ND

ND

ND

ND

三氯*烯(mg/kg)

ND

ND

ND

ND

1,2,3-三氯*烷(mg/kg)

ND

ND

ND

ND

氯*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氯苯(mg/kg)

ND

ND

ND

ND

1,2-二氯苯(mg/kg)

ND

ND

ND

ND

1,4-二氯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苯*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间二*苯(mg/kg)

ND

ND

ND

ND

对二*苯(mg/kg)

ND

ND

ND

ND

邻二*苯(mg/kg)

ND

ND

ND

ND

pH值(无量纲)

7.83

8.15

7.46

8.09

镉(mg/kg)

0.08

0.08

0.09

0.11

六价铬(mg/kg)

ND

ND

ND

ND

汞(mg/kg)

0.029

0.05

0.034

0.03

砷(mg/kg)

8.97

9.82

8.11

8.56

铅(mg/kg)

22.2

18.7

21.4

20.9

铜(mg/kg)

25

20

18

14

镍(mg/kg)

24

20

19

22

硝基苯(mg/kg)

ND

ND

ND

ND

苯胺(mg/kg)

ND

ND

ND

ND

2-氯酚(mg/kg)

ND

ND

ND

ND

苯并[a]蒽(mg/kg)

ND

ND

ND

ND

苯并[a]芘(mg/kg)

ND

ND

ND

ND

苯并[b]荧蒽(mg/kg)

ND

ND

ND

ND

苯并[K]荧蒽(mg/kg)

ND

ND

ND

ND

?(mg/kg)

ND

ND

ND

ND

二苯并[a,h]蒽(mg/kg)

ND

ND

ND

ND

茚并[1,2,3-c,d]芘(mg/kg)

ND

ND

ND

ND

萘(mg/kg)

ND

ND

ND

ND

石油烃(C10-C40)(mg/kg)

20

25

26

24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4土壤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2023.09.27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8#李家老庄村表层土(0-0.2m)

9#十里树村表层土(0-0.2m)

10#山秦村表层土(0-0.2m)

11#五里庄村表层土(0-0.2m)

状态描述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pH值(无量纲)

7.59

7.78

7.86

7.98

石油烃(C10-C40)(mg/kg)

22

24

20

18

苯(mg/kg)

ND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ND

间二*苯(mg/kg)

ND

ND

ND

ND

对二*苯(mg/kg)

ND

ND

ND

ND

邻二*苯(mg/kg)

ND

ND

ND

ND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4土壤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2023.09.27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2#西菜园村表层土(0-0.2m

13#中徐园村表层土(0-0.2m

14#四泉片区西侧表层土(0-0.2m

状态描述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黄棕色、轻壤土、潮

pH值(无量纲)

7.87

7.65

7.45

石油烃(C10-C40)(mg/kg)

27

18

21

镉(mg/kg)

0.09

0.1

0.11

铬(mg/kg)

45

52

60

汞(mg/kg)

0.033

0.027

0.041

砷(mg/kg)

8.12

7.39

6.27

铅(mg/kg)

26.1

22.8

17.5

铜(mg/kg)

26

27

17

镍(mg/kg)

19

25

23

锌(mg/kg)

57

59

63

苯(mg/kg)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间二*苯(mg/kg)

ND

ND

ND

对二*苯(mg/kg)

ND

ND

ND

邻二*苯(mg/kg)

ND

ND

ND

备注:ND表示未检出。

4.3-5底泥测定结果统计表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检测结果

1#

2#

3#

2023.09.27

状态描述

黄褐色、泥质、不含大量残渣

褐色、泥质、不含大量残渣

褐色、泥质、不含大量残渣

pH(无量纲)

7.91

7.83

7.95

镉(mg/kg)

0.1

0.06

0.07

汞(mg/kg)

0.036

0.045

0.035

砷(mg/kg)

6.02

6.92

6.26

铅(mg/kg)

25

18

23

铬(mg/kg)

54

57

50

铜(mg/kg)

20

22

24

镍(mg/kg)

26

24

24

锌(mg/kg)

62

64

57

有机质(g/kg)

22.2

20.2

21.7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7.6

7.2

8

苯(mg/kg)

ND

ND

ND

*苯(mg/kg)

ND

ND

ND

二*苯(mg/kg)

ND

ND

ND

1#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上游100m 2#昌乐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3#昌乐第三污水处理厂入河口下游1500米 ND表示未检出。

4.3-6噪声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2023.03.23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昼间(dB(A)

52.8

52.9

47.5

46.2

47

夜间(dB(A)

40.2

43.6

45.3

42.3

44.5

检测日期

2023.06.27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昼间(dB(A)

52.3

54.7

53.1

52.3

53.1

夜间(dB(A)

42.9

42.6

42.7

39.4

38.7

续)4.3-6噪声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2023.09.25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6#十里树村

7#任家庄村

昼间(dB(A)

52.6

52.2

53.1

53.2

55.6

53.5

53.2

夜间(dB(A)

41.4

45

45.5

43.9

45

44.2

42.3

检测点位

8#五图村

9#东上疃村

10#河洼村

11#官地村

12#坊昌路

13#岳家河村

昼间(dB(A)

51.1

53.1

53.7

53.2

52.7

56.2

夜间(dB(A)

43.5

42.4

38.3

32.3

43.7

44.9

检测日期

2023.10.12

检测点位

1#辛安庄村

2#五图街办

3#北寨社区

4#永富庄村

5#大埠前村

6#十里树村

7#任家庄村

昼间(dB(A)

51.5

51.9

50.5

53.4

55.6

51.9

51.1

夜间(dB(A)

40.7

39.7

41.5

42

41.5

40.1

39.9

检测点位

8#五图村

9#东上疃村

10#河洼村

11#官地村

12#坊昌路

13#岳家河村

昼间(dB(A)

50.4

50.8

49.8

52

54.3

52

夜间(dB(A)

40.8

40.2

40.5

38.2

40.4

46.3


4.3.2园区环境评价结果

4.3-7环境空气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类别

浓度范围

小时值

单因子指数范围

超标率%

TSP(mg/m3

小时值

0.143~0.169

0.9

0.159~0.188

0

氟化物(mg/m3

小时值

0.0009~0.0025

0.02

0.045~0.125

0

*醛(mg/m3

小时值

ND

0.05

ND

0

苯(μg/m3

小时值

1.2~2.4

110

0.011~0.022

0

*苯(μg/m3

小时值

ND~0.8

200

ND~0.004

0

二*苯(μg/m3

小时值

2~2.8

200

0.010~0.014

0

VOCS(μg/m3

小时值

38.1~51.3

2000

0.019~0.026

0

氯气(mg/m3

小时值

ND~0.04

0.1

ND~0.40

0

氯化氢(mg/m3

小时值

ND~0.023

0.05

ND~0.46

0

氨(mg/m3

小时值

0.08~0.13

0.2

0.40~0.65

0

硫化氢(mg/m3

小时值

ND~0.003

0.01

ND~0.30

0

*醇(mg/m3

小时值

ND

3

ND

0

臭气浓度(无量纲)

小时值

<10

/

/

0

非*烷总烃(mg/m3

小时值

0.75~0.92

2

0.38~0.46

0

由表4.3-7可知,项目区周围敏感点其他污染物中除未检出的因子外,非*烷总烃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38~0.46,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时选取的环境标准值要求;TSP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159~0.188、氟化物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045~0.125,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要求;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011~0.022、*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004、二*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010~0.014、氨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0.40~0.65、氯化氢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46、氯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40、硫化氢小时浓度单因子指数范围为未检出~0.30,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

4.3-8地表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时间

2023.06.29

2023.09.25

检测项目

评价结果

1#

2#

1#

2#

pH(无量纲)

0.05

0.10

0.50

0.50

溶解氧

0.39

0.42

0.36

0.38

高锰酸盐指数

0.58

0.79

0.56

0.52

化学需氧量

0.87

0.93

0.60

0.60

五日生化需氧量

0.88

0.95

0.62

0.65

氨氮

0.31

0.49

0.38

0.46

总磷

0.47

0.93

0.63

0.83

氟化物

0.42

0.54

0.61

0.77

0.03

0.04

0.03

0.03

0.42

0.33

0.34

0.3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1

ND

0.19

0.33

粪大肠菌群

0.03

0.02

0.03

0.02

备注:1#城西污水处理厂入河口处上游1000m 2#丹河纪赵桥断面 ND表示未检出

本次评价选择有质量标准,且检出的项目作为评价因子。

由表4.3-8可知,除未检出的因子外,丹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V类标准。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9#官地片区

11#五里庄村

12#老庄村

13#老关李村

14#河洼村

16#五图村

10#马家龙湾村

15#中徐园村

pH(无量纲)

0.00

0.27

0.20

0.13

0.53

0.13

0.13

0.47

氨氮

0.20

0.10

0.16

0.10

ND

0.12

0.14

0.12

硝酸盐氮

0.31

0.31

0.31

0.31

0.16

0.31

0.25

0.32

亚硝酸盐氮

ND

0.01

0.01

ND

ND

ND

0.01

0.01

0.45

0.38

0.29

0.24

0.34

0.29

0.41

0.46

0.21

0.22

0.22

0.23

0.23

0.27

0.22

0.26

总硬度

1.05

0.94

1.76

1.80

0.78

1.25

1.13

1.14

0.83

0.55

0.62

0.81

0.78

0.73

0.76

0.83

氟化物

0.38

0.56

0.49

0.32

0.48

0.32

0.56

0.39

0.24

0.26

0.26

0.26

0.52

0.38

0.30

0.32

溶解性总固体

0.87

0.78

1.06

1.15

0.70

0.92

0.86

0.87

硫酸盐

0.60

0.70

0.95

0.87

0.52

0.68

0.98

0.82

氯化物

0.42

0.43

0.33

0.52

0.31

0.57

0.38

0.45

耗氧量

0.79

0.25

0.56

0.22

0.54

0.65

0.36

0.41

0.17

0.18

0.21

0.15

0.14

0.35

0.19

0.21

细菌总数

0.63

0.21

0.58

0.66

0.89

0.45

0.72

0.58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1#西菜园村

2#唐家店子村

5#庆昕机械

7#小埠前北片区

3#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8#上疃片区

pH

0.13

0.20

0.27

0.53

0.40

0.20

0.33

0.33

氨氮

0.15

0.08

ND

0.09

ND

0.15

0.12

ND

硝酸盐氮

0.29

0.30

0.15

0.31

0.28

0.15

0.32

0.15

亚硝酸盐氮

ND

ND

ND

ND

ND

ND

0.01

ND

0.37

0.40

0.42

0.43

0.40

0.36

0.36

0.42

0.22

0.38

0.35

0.30

0.23

0.23

0.20

0.33

总硬度

0.86

0.95

0.96

1.40

0.99

0.85

1.11

0.60

0.76

0.85

0.69

0.88

0.64

0.71

0.76

0.70

氟化物

0.57

0.38

0.69

0.34

0.34

0.39

0.45

0.47

0.30

0.24

0.46

0.48

0.38

0.26

0.28

0.32

溶解性总固体

0.79

0.88

0.87

0.98

0.77

0.72

0.89

0.60

硫酸盐

0.51

0.80

0.32

0.66

0.82

0.74

0.95

0.54

氯化物

0.43

0.50

0.68

0.28

0.20

0.48

0.22

0.21

耗氧量

0.51

0.71

0.20

0.47

0.44

0.53

0.69

0.16

0.23

0.20

0.31

0.19

0.17

0.22

0.17

0.16

细菌总数

0.73

0.31

0.67

0.54

0.26

0.75

0.60

0.57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7#宜欣肥业

8#华伟拉链

11#老庄村

13#五图村

14#东上疃村

9#官地片区

12#河洼村

pH

0.40

0.53

0.40

0.33

0.40

0.53

0.47

氨氮

0.16

0.13

0.12

0.12

ND

0.09

ND

硝酸盐氮

0.33

0.30

0.34

0.30

0.06

0.34

0.06

亚硝酸盐氮

0.06

0.01

ND

ND

ND

0.04

ND

0.28

0.27

0.27

0.29

0.27

0.28

0.27

0.28

0.29

0.28

0.23

0.26

0.27

0.25

总硬度

1.71

1.50

1.43

1.47

0.46

0.82

0.47

0.51

0.27

0.86

0.65

0.42

ND

0.73

氟化物

0.37

0.35

0.32

0.35

0.41

0.42

0.38

0.32

0.12

0.16

0.16

0.18

0.14

ND

溶解性总固体

1.14

1.12

0.92

1.04

0.41

0.62

0.40

硫酸盐

1.38

1.11

1.07

1.18

0.36

0.35

0.38

氯化物

0.48

0.24

0.28

0.24

0.26

0.28

0.25

耗氧量

0.65

0.46

0.49

0.41

0.53

0.62

0.56

0.14

0.08

0.05

0.06

0.18

0.15

0.18

细菌总数

0.49

0.31

0.55

0.64

0.75

0.66

0.71

4.3-9地下水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项目

检测点位/评价结果

2#辛安庄村

4#凯达塑胶

6#乐化酒业

10#马家龙湾村

1#唐家店子村

3#小埠前北片区

5#庆昕机械

pH

0.47

0.40

0.40

0.47

0.47

0.40

0.40

氨氮

0.14

0.11

ND

0.14

#VALUE!

0.13

ND

硝酸盐氮

0.06

0.22

0.33

0.37

0.36

0.35

0.36

亚硝酸盐氮

0.01

ND

0.03

ND

ND

ND

ND

0.26

0.28

0.35

0.35

0.27

0.26

0.28

0.25

0.28

0.24

0.28

0.31

0.32

0.32

总硬度

0.48

0.71

0.99

1.38

1.24

1.59

0.47

氟化物

0.37

0.35

0.34

0.63

0.26

0.25

0.17

0.14

ND

ND

0.20

0.10

0.20

0.12

溶解性总固体

0.44

0.57

0.77

0.98

0.85

1.00

0.44

硫酸盐

0.38

0.58

0.61

0.80

0.80

0.95

0.42

氯化物

0.34

0.20

0.18

0.40

0.24

0.41

0.26

耗氧量

0.59

0.79

0.30

0.41

0.49

0.55

0.46

0.17

0.17

0.17

0.24

0.16

0.16

0.14

细菌总数

0.65

0.45

0.61

0.53

0.41

0.63

0.55

由表4.3-9可知,3#、7#、8#、12#、13#监测点位的溶解性总固体均超标,除了2#、4#、5#、14#外的其他监测点位的总硬度均超标,7#、8#、11#、13#监测点位的硫酸盐均超标,其他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地下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超标与区域水文地质化学条件有关。


4.3-10土壤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评价结果

石油烃(C10-C40

6#

0.004

0.004

0.449

0.056

0.013

0.160

0.024

7#

0.001

0.001

0.164

0.023

0.001

0.022

0.006

17#

0.001

0.001

0.135

0.027

0.001

0.021

0.006

18#

0.002

0.001

0.143

0.026

0.001

0.024

0.005

8#

/

/

/

/

/

/

0.027

9#

/

/

/

/

/

/

0.029

10#

/

/

/

/

/

/

0.024

11#

/

/

/

/

/

/

0.022

4.3-10土壤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评价结果

12#

0.150

0.180

0.010

0.325

0.154

0.260

0.100

0.190

13#

0.167

0.208

0.008

0.296

0.134

0.270

0.132

0.197

14#

0.367

0.300

0.017

0.209

0.146

0.170

0.230

0.252

由表4.3-10可知,园区区域内监测点的各项土壤监测指标均未超标,7#、15#~18#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6#、8#~11#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12#~14#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要求。


4.3-11底泥测定结果统计表

检测点位

评价结果

1#

0.17

0.06

0.24

0.18

0.18

0.20

0.26

0.25

2#

0.10

0.08

0.28

0.13

0.19

0.22

0.24

0.26

3#

0.12

0.06

0.25

0.16

0.17

0.24

0.24

0.23

pH、苯、*苯、二*苯、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等无相关标准的不予评价。由表4.3-11可见,各监测点底泥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DB37/T4471-2021)附录A中筛选值标准,因此丹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良好。

4.3-12噪声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2023.03.23

1#辛安庄村

52.8

60

-7.2

40.2

50

-9.8

2#五图街办

52.9

60

-7.1

43.6

50

-6.4

3#北寨社区

47.5

60

-12.5

45.3

50

-4.7

4#永富庄村

46.2

60

-13.8

42.3

50

-7.7

5#大埠前村

47

60

-13

44.5

50

-5.5

2023.06.27

1#辛安庄村

52.3

60

-7.7

42.9

50

-7.1

2#五图街办

54.7

60

-5.3

42.6

50

-7.4

3#北寨社区

53.1

60

-6.9

42.7

50

-7.3

4#永富庄村

52.3

60

-7.7

39.4

50

-10.6

5#大埠前村

53.1

60

-6.9

38.7

50

-11.3

4.3-12噪声单因子指数结果统计表

检测日期

监测点位

昼间

夜间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监测值

标准值

超标值

2023.09.25

1#辛安庄村

52.6

60

-7.4

41.4

50

-8.6

2#五图街办

52.2

60

-7.8

45

50

-5

3#北寨社区

53.1

60

-6.9

45.5

50

-4.5

4#永富庄村

53.2

60

-6.8

43.9

50

-6.1

5#大埠前村

55.6

60

-4.4

45

50

-5

6#十里树村

53.5

60

-6.5

44.2

50

-5.8

7#任家庄村

53.2

60

-6.8

42.3

50

-7.7

8#五图村

51.1

60

-8.9

43.5

50

-6.5

9#东上疃村

53.1

60

-6.9

42.4

50

-7.6

10#河洼村

53.7

60

-6.3

38.3

50

-11.7

11#官地村

53.2

60

-6.8

32.3

50

-17.7

12#坊昌路

52.7

70

-17.3

43.7

55

-11.3

13#岳家河村

56.2

60

-3.8

44.9

50

-5.1

2023.10.12

1#辛安庄村

51.5

60

-8.5

40.7

50

-9.3

2#五图街办

51.9

60

-8.1

39.7

50

-10.3

3#北寨社区

50.5

60

-9.5

41.5

50

-8.5

4#永富庄村

53.4

60

-6.6

42

50

-8

5#大埠前村

55.6

60

-4.4

41.5

50

-8.5

6#十里树村

51.9

60

-8.1

40.1

50

-9.9

7#任家庄村

51.1

60

-8.9

39.9

50

-10.1

8#五图村

50.4

60

-9.6

40.8

50

-9.2

9#东上疃村

50.8

60

-9.2

40.2

50

-9.8

10#河洼村

49.8

60

-10.2

40.5

50

-9.5

11#官地村

52

60

-8

38.2

50

-11.8

12#坊昌路

54.3

70

-15.7

40.4

55

-14.6

13#岳家河村

52

60

-8

46.3

50

-3.7

1#~11#、13#监测点位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12#监测点位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

由表4.3-12可知,园区13个点位噪声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故1#~11#、13#监测点位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12#监测点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


5园区区域环境质量评估 5.1结论

2023年度,昌乐县人民政府五图街道办事处对园区的大气环境、园区土壤环境、周边农田及村庄土壤环境、环境噪声、地表水环境、底泥及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大气环境布设5个监测点位,每年监测一次,检测项目14项;土壤环境在园区内及周边布设18个监测点位,其中1#~5#及15#、16#监测点位每3年监测一次,其他点位每年监测一次。6#、7#、17#、18#监测点位检测因子为建设用地45项因子及石油烃(C10~C40)、pH,共计项目47项;8#、9#、10#、11#监测点位检测因子为建设用地石油烃(C10~C40)、pH、苯、*苯、二*苯,共计项目5项;12#、13#、14#监测点位检测因子为农用地8项基本因子及石油烃(C10~C40)、pH、苯、*苯、二*苯,共计项目13项;声环境分别在园区的四边界、道路及周边村庄共布设1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每季度检测一次,检测等效连续A声级;在丹河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点位,每半年监测一次,地表水检测项目30项;在丹河布设3个底泥监测点位,底泥检测项目13项;地下水环境上半年在园区内及周边布设16个监测点位,2023年7月规划环评报告书批复后,下半年地下水监测点位为14个,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检测项目40项。

1、2023年度共监测5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各监测点中非*烷总烃均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时选取的环境标准值要求;TSP、氟化物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要求;苯、*苯、二*苯、氨、氯化氢、氯、硫化氢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表D.1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要求。其他因子均未检出,不做评价。

2、2023年度共监测13个环境噪声监测点。其中1#~11#、13#监测点位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12#监测点位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要求。

3、2023年度共监测11个土壤监测点。其中7#、17#、18#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6#、8#~11#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要求;12#~14#监测点位土壤环境质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标准要求。

4、2023年度共监测3个底泥监测点。各监测点底泥环境质量均能满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技术指南》(DB37/T4471-2021)附录A中筛选值标准,因此丹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为良好。pH、苯、*苯、二*苯、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等无相关标准的不予评价。

5、2023年度共布设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除未检出的因子外,丹河各监测断面水质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V类标准。

6、2023年度共监测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检测项目40项。3#、7#、8#、12#、13#监测点位的溶解性总固体均超标,除了2#、4#、5#、14#外的其他监测点位总硬度均超标,7#、8#、11#、13#监测点位硫酸盐均超标,其他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

根据相关调查,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化与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降水入渗、农业污水灌溉、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等有关。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硫酸盐超标主要可能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水、地质等原因造成。从区域环境看,昌乐县地下水总硬度近年来明显升高,工业的发展造成了硫酸盐污染进一步加重,促使Ca2+、Mg2+转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硬度升高;同时总硬度升高也与地下水开采密不可分,地下水的开采导致水位埋深增大,促进了包气带系统硝化作用的进行,NH4 +转化为NO3的过程中,同时释放出H +,使pH值降低,地下水在弱酸性条件下,酸性溶滤作用、碳酸溶滤作用促使钙镁碳酸盐的溶解度增大,大量的Ca2+、Mg2+由化合态转变成游离态,从而导致地下水永久硬度升高。此外,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增大了包气带的厚度,有利于CO2气体的进入,并使降水的入渗路径延长,加速了钙、镁等难溶盐的溶解,从而增加了地下水中Ca2 +、Mg2 +的含量,也导致地下水硬度升高。

5.2建议

应及时对园区环境空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及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园区环境质量状况。

http://**_*.html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