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公示

**日, (略) 组织召开了《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会议,审查方式为专家现场检查+出具函审意见,验收小组由验收单位( (略) )、环评单位(贵州 (略) )、验收报告编制单位(贵 (略) )、环境监测单位(贵州聚信 (略) )及特邀3名专家(彭园花、杨显辉、张鹤馨)组成。验收小组现场查看并核实了本项目建设运营期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等规定,现将项目环保执行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日至**日。公示期间,本项目相关单位将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反映问题,并对公众反映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作为项目配套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验收依据之一。

一、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

建设单位: (略)

建设地点: (略) 黔南州龙里县冠山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年生产“和其正”凉茶、“乐虎”功能性饮料、“豆本豆”豆奶等饮料25万吨。

2、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环保法规, (略) 于**日取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下发关于《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黔南环审〔2020〕20号);于**取得黔南州生态环境应急和宣教中心的关于《 (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备案编号为*-2023-503-L。项目于2020年1月开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至今无环境投诉问题。

3、投资情况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50000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约为540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1.08%。

4、验收范围

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及公用工程、环保工程。(不包括“达利园”糕点类、营养早餐、“可比克”薯片、“好吃点”等休闲食品5万吨及配套环保治理设施,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二、项目变动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对比《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下发关于《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黔南环审〔2020〕20号),项目变动情况主要为:

①锅炉废气排放口数量:由两台锅炉均为10t/h,一备一用,两台锅炉配套一根废气排气筒,排放高度为15m,锅炉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现变为两台锅炉均为10t/h,一备一用,两台锅炉各配套一根废气排气筒,两个排气筒排放高度均为15m,锅炉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本项目新增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不属于主要排放口且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不属于重大变动。

②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变化:本项目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由原集气罩+光催化氧化器+15m排气筒,现变为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排气筒。光催化氧化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虽然工艺原理不同,但均能对有机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根据本项目对PET生产线废气验收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本项目PET生产线废气经采取的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排气筒处理后,PET有机废气排放能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环评中PET生产线废气经光催化氧化器处理后预测排放浓度为15.8mg/m3,实际情况PET生产线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实测排放浓度为3.6mg/m3,项目实测排放浓度比环评预测排放浓度小,且本项目不新增污染物种类,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不属于主要排放口。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因此项目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发生变化不属于重大变动。

③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变化:项目初期雨水由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外排,现变为初期雨水由雨水沟渠排进入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出水排放去向由原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现变为进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项目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发生变化不属于重大变动。

④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规模发生变化:因本项目目前已投运的为6条饮料生产线,13条食品加工生产线未投运,因此对比环评给排水量,本次验收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减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由700m3/d增大3000m3/d,是为了后期建设预留处理量,且本项目不产生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规模发生变化不属于重大变动。

综上,对比《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文号:黔南环审〔2020〕20号),工程建设内容未发生重大变更,本项目变动内容经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 号)中生产工艺第3、8、9、10条,本项目变动内容不属于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废气

①锅炉废气

环评:项目生产和生活供热采用2台10t/h的燃气锅炉提供蒸汽,锅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污染物含量很少的能源,在燃烧中污染物的产生甚少,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台锅炉互为备用。两台锅炉配套一根15m高烟囱,锅炉燃料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实际:项目生产和生活供热采用2台10t/h的燃气锅炉提供蒸汽,锅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污染物含量很少的能源,在燃烧中污染物的产生甚少,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台锅炉一用一备。两台锅炉废气通过两根15m高烟囱,锅炉燃料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②PET有机废气

环评:PET包装瓶生产过程中加热熔化、注塑工序会产生非*烷总烃废气,PET塑料瓶生产区在注塑机等污染源点均设置集气罩,总风量10000m3/h,收集效率约为90%,收集后通过光催化氧化器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PET有机废气排放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

实际:PET包装瓶生产过程中注塑吹瓶工序涉及加热熔化会产生非*烷总烃废气,PET塑料瓶生产区在注塑吹瓶机污染源点设置1个集气罩,总风量10000m3/h,收集效率约为90%,废气经集气管道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治理设施由光催化氧化器变为活性炭吸附装置,该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详见详见“变动情况章节”。PET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

③粉尘

环评:项目在配料工序会产生粉尘,配料系统进料时采用全自动加料的方式,搅拌时进料口加盖密闭,因此只在原料进料时会产生少量粉尘。项目采用设备自带的收尘器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配料工序粉尘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实际:配料工序未投入运行,该配料工序与13条食品加工生产线配套进行,且13条食品加工生产线和配料工序均未投入运行,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④食堂油烟

环评:项目厂区食堂设10个灶头,为员工提供日常饮食,食堂烹饪主要采用植物油,食物在煎、炒、炸、烤等加工过程产生油烟,化学成份包括烷烃类、脂肪酸类、脂类、醇类、酮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其中多种成份为有害物质。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油烟去除效率不低于85%),对油烟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排入食堂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排放口高出楼顶1m,采用挡雨设计。项目食堂安装净化效率85%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大型标准。

实际:与环评一致。

⑤油炸食品油烟

环评:食物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将挥发出油脂、有机质及热分解或裂解产物,从而产生油烟废气。项目安装净化效率85%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53mg/m3,处理后的油烟经烟囱于楼顶排放,排放浓度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大型标准。

实际:食品类生产线未投入运行,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⑥垃圾收集点臭气

环评: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含量较高,易分解散发出臭气和沥水,恶臭程度与垃圾清除时间和季节有很大关系。在夏季温度高时,如果不及时清运,垃圾则产生强烈的臭气和沥水。项目拟在厂区东侧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1处,占地面积10m2。垃圾收集点主要收集员工生活垃圾、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垃圾分类袋装,每天由保洁人员从垃圾桶收集后送到垃圾收集点暂存,再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本项目垃圾收集点采取地面硬化、防渗、防漏、防雨,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加强管理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明显。

实际:与环评一致。

⑦污水处理站臭气

环评: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异味或恶臭气体,主要为氨气和硫化氢等。均为无组织排放。项目拟在污水处理站周围种植除臭效果良好的绿化景观植被,降低臭气影响。

实际:与环评一致。

2、废水

环评:

项目雨污分流,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外排。项目主要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鸡蛋及PET瓶冲洗用水、饮料纯净水用水、食品设备冲洗废水及软水器软化的锅炉用水、RO机反冲洗废水、食堂用水及绿化用水等。

本项目蛋壳清洗废水、PET瓶冲洗废水和生产设备清洗废水排入厂区中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700m3/d,处理工艺:“气浮+A/O”工艺)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RO反冲洗废水污染物含量低,作为生产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地面冲洗水排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出水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实际:

项目雨污分流,项目初期雨水由雨水沟渠排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工艺:“气浮+A/O”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项目主要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PET瓶冲洗用水、饮料纯净水用水及软水器软化的锅炉用水、RO机反冲洗废水、食堂用水及绿化用水等。

本项目PET瓶冲洗废水和生产设备清洗废水排入厂区中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RO反冲洗废水污染物含量低,作为生产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地面冲洗水排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后再进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3、噪声

环评:

项目生产设备总体源强不高,为减小生产噪声的影响,应采取以下减震降噪措施:①生产车间采用实体墙建设,安装隔声门窗;②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选择低震动、低噪声设备,并且按照规范安装和操作;③集气风机设置在单独操作室;④合理进行平面布置,生产设备应尽可能安排在厂区中间位置;⑤厂界内种植绿化隔声带,对噪声起到吸声衰减作用。在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项目生产车间距离最近的敏感点为西面20m的下洞居民点,项目建成后生产噪声对周围居民点的影响不大。

实际:与环评一致

4、固废

环评: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以及食堂产生的餐饮垃圾、RO工艺装置中产生的废反渗透膜、PET瓶残次品等,生产过程中的鸡蛋壳、废PET瓶及茶叶残渣、不合格产品、过期产品等。

(1)生产料渣:项目生产过程会产生鸡蛋壳、仙草渣、黄豆渣、花生渣等固废。能利用部分外售给有机肥生产企业;不能利用部分按普通生活垃圾处理,集中到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厂区垃圾收集点采用混凝土砖砌结构,防风、防雨、防渗设计。日常通过及时清理垃圾和加强保洁管理,同时喷洒除臭剂,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2)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来源于配方称量、包装、封膜和套标工序,主要为原辅料的包装物,PET瓶残次品、纸箱、带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外售给回收单位,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

(3)不合格产品:饮料类不合格产品将在厂内倾倒,通过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休闲食品类不合格产品将按照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经合理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过期产品: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5)污水处理污泥:污泥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垃圾填埋场处置。

(6)废反渗透膜:本项目RO工艺采用反渗透膜分离纯水和浓水。废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7)危废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为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化验室产生的废酸碱等,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废零件、废酸碱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8)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杜绝垃圾长时间堆积。

实际:

由于食品类生产线未投入运行,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现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如下:

(1)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来源于配方称量、包装、封膜和套标工序,主要为原辅料的包装物,PET瓶残次品、纸箱、带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外售给回收单位,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

(2)不合格产品:饮料类不合格产品将在厂内倾倒,通过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经合理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3)过期产品: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污水处理污泥:污泥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垃圾填埋场处置。

(5)废反渗透膜:本项目RO工艺采用反渗透膜分离纯水和浓水。废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6)危废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为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化验室产生的废酸碱等,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废零件、废酸碱、废活性炭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贵州浩鑫 (略) 处置。

(7)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杜绝垃圾长时间堆积。

四、整改内容

五、整改落实

六、验收结论

1、废水验收监测结论

(1)初期雨水

项目雨污分流,项目初期雨水由雨水沟渠排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工艺:“气浮+A/O”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2)生产废水

本项目PET瓶冲洗废水和生产设备清洗废水排入厂区中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RO反冲洗废水污染物含量低,作为生产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地面冲洗水排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3)生活污水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后再进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经监测,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出水口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限值。

2、废气验收监测结论

(1)锅炉废气

项目生产和生活供热采用2台10t/h的燃气锅炉提供蒸汽,锅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污染物含量很少的能源,在燃烧中污染物的产生甚少,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台锅炉一用一备。两台锅炉分别配套一根15m高烟囱,锅炉燃料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2)PET有机废气

PET包装瓶生产过程中注塑吹瓶工序涉及加热熔化会产生非*烷总烃废气,PET塑料瓶生产区在注塑吹瓶机污染源点设置1个集气罩,总风量10000m3/h,收集效率约为90%,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PET有机废气排放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的固体炭质,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3/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及为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出,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

(3)食堂油烟

项目厂区食堂设10个灶头,为员工提供日常饮食,食堂烹饪主要采用植物油,食物在煎、炒、炸、烤等加工过程产生油烟,化学成份包括烷烃类、脂肪酸类、脂类、醇类、酮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其中多种成份为有害物质。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油烟去除效率不低于85%),对油烟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排入食堂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排放口高出楼顶1m,采用挡雨设计。项目食堂安装净化效率85%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大型标准。

经监测,项目两台燃气锅炉有组织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PET生产线废气非*烷总烃可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项目食堂油烟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试行)表2标准限值。厂界无组织废气中的颗粒物、非*烷总烃可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9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臭气浓度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氨、硫化氢可满足《 (略) 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GB52/864-2022)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3、噪声验收监测结论

项目生产设备总体源强不高,为减小生产噪声的影响,已采取以下减震降噪措施:

①生产车间采用实体墙建设,安装隔声门窗;

②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选择低震动、低噪声设备,并且按照规范安装和操作;

③集气风机设置在单独操作室;

④合理进行平面布置,生产设备应尽可能安排在厂区中间位置;

⑤厂界内种植绿化隔声带,对噪声起到吸声衰减作用。

在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经监测,项目厂界东、西、北侧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厂界南侧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处置结论

(1)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来源于配方称量、包装、封膜和套标工序,主要为原辅料的包装物,PET瓶残次品、纸箱、带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外售给回收单位,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

(2)不合格产品:饮料类不合格产品将在厂内倾倒,通过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经合理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3)过期产品: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污水处理污泥:污泥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垃圾填埋场处置。

(5)废反渗透膜:本项目RO工艺采用反渗透膜分离纯水和浓水。废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6)危废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为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化验室产生的废酸碱等,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废零件、废酸碱、废活性炭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贵州浩鑫 (略) 处置。

(7)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杜绝垃圾长时间堆积。

七、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略)

地址: (略) 黔南州龙里县冠山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

联系人:钟总

联系电话:*

2)验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贵 (略)

通讯地址: (略) 南明区遵义路万象国际A座18楼6号

联系人:周工

联系电话:*

3)环境监测单位

单位名称:贵州聚信 (略)

通讯地址: (略) 观山湖区金华镇贵州*航物流园(1#,2#,3#,10#物流仓库)第10#物流仓库5层2号

联系人:张旗

联系电话:*

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含附图附件

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日, (略) 组织召开了《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会议,审查方式为专家现场检查+出具函审意见,验收小组由验收单位( (略) )、环评单位(贵州 (略) )、验收报告编制单位(贵 (略) )、环境监测单位(贵州聚信 (略) )及特邀3名专家(彭园花、杨显辉、张鹤馨)组成。验收小组现场查看并核实了本项目建设运营期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

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环办〔2013〕103号)等规定,现将项目环保执行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日至**日。公示期间,本项目相关单位将接受公众来电、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反映问题,并对公众反映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作为项目配套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设施验收依据之一。

一、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

建设单位: (略)

建设地点: (略) 黔南州龙里县冠山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年生产“和其正”凉茶、“乐虎”功能性饮料、“豆本豆”豆奶等饮料25万吨。

2、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环保法规, (略) 于**日取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下发关于《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黔南环审〔2020〕20号);于**取得黔南州生态环境应急和宣教中心的关于《 (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备案编号为*-2023-503-L。项目于2020年1月开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至今无环境投诉问题。

3、投资情况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50000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约为540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1.08%。

4、验收范围

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主体工程、辅助及公用工程、环保工程。(不包括“达利园”糕点类、营养早餐、“可比克”薯片、“好吃点”等休闲食品5万吨及配套环保治理设施,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二、项目变动情况

根据现场踏勘,对比《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下发关于《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黔南环审〔2020〕20号),项目变动情况主要为:

①锅炉废气排放口数量:由两台锅炉均为10t/h,一备一用,两台锅炉配套一根废气排气筒,排放高度为15m,锅炉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现变为两台锅炉均为10t/h,一备一用,两台锅炉各配套一根废气排气筒,两个排气筒排放高度均为15m,锅炉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本项目新增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不属于主要排放口且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不属于重大变动。

②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变化:本项目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由原集气罩+光催化氧化器+15m排气筒,现变为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排气筒。光催化氧化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虽然工艺原理不同,但均能对有机废气进行有效处理,根据本项目对PET生产线废气验收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本项目PET生产线废气经采取的集气罩+活性炭吸附装置+15m排气筒处理后,PET有机废气排放能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环评中PET生产线废气经光催化氧化器处理后预测排放浓度为15.8mg/m3,实际情况PET生产线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实测排放浓度为3.6mg/m3,项目实测排放浓度比环评预测排放浓度小,且本项目不新增污染物种类,不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废气排放口为一般排放口,不属于主要排放口。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因此项目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发生变化不属于重大变动。

③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变化:项目初期雨水由原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外排,现变为初期雨水由雨水沟渠排进入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出水排放去向由原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现变为进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项目初期雨水,生活污水排放去向发生变化不属于重大变动。

④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规模发生变化:因本项目目前已投运的为6条饮料生产线,13条食品加工生产线未投运,因此对比环评给排水量,本次验收产生的废水排放量减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由700m3/d增大3000m3/d,是为了后期建设预留处理量,且本项目不产生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根据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规模发生变化不属于重大变动。

综上,对比《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文号:黔南环审〔2020〕20号),工程建设内容未发生重大变更,本项目变动内容经对照《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 号)中生产工艺第3、8、9、10条,本项目变动内容不属于重大变动。

三、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废气

①锅炉废气

环评:项目生产和生活供热采用2台10t/h的燃气锅炉提供蒸汽,锅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污染物含量很少的能源,在燃烧中污染物的产生甚少,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台锅炉互为备用。两台锅炉配套一根15m高烟囱,锅炉燃料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实际:项目生产和生活供热采用2台10t/h的燃气锅炉提供蒸汽,锅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污染物含量很少的能源,在燃烧中污染物的产生甚少,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台锅炉一用一备。两台锅炉废气通过两根15m高烟囱,锅炉燃料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②PET有机废气

环评:PET包装瓶生产过程中加热熔化、注塑工序会产生非*烷总烃废气,PET塑料瓶生产区在注塑机等污染源点均设置集气罩,总风量10000m3/h,收集效率约为90%,收集后通过光催化氧化器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PET有机废气排放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

实际:PET包装瓶生产过程中注塑吹瓶工序涉及加热熔化会产生非*烷总烃废气,PET塑料瓶生产区在注塑吹瓶机污染源点设置1个集气罩,总风量10000m3/h,收集效率约为90%,废气经集气管道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废气治理设施由光催化氧化器变为活性炭吸附装置,该变动不属于重大变动,详见详见“变动情况章节”。PET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

③粉尘

环评:项目在配料工序会产生粉尘,配料系统进料时采用全自动加料的方式,搅拌时进料口加盖密闭,因此只在原料进料时会产生少量粉尘。项目采用设备自带的收尘器处理后经15m排气筒排放。配料工序粉尘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实际:配料工序未投入运行,该配料工序与13条食品加工生产线配套进行,且13条食品加工生产线和配料工序均未投入运行,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④食堂油烟

环评:项目厂区食堂设10个灶头,为员工提供日常饮食,食堂烹饪主要采用植物油,食物在煎、炒、炸、烤等加工过程产生油烟,化学成份包括烷烃类、脂肪酸类、脂类、醇类、酮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其中多种成份为有害物质。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油烟去除效率不低于85%),对油烟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排入食堂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排放口高出楼顶1m,采用挡雨设计。项目食堂安装净化效率85%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大型标准。

实际:与环评一致。

⑤油炸食品油烟

环评:食物在烹饪、加工过程中将挥发出油脂、有机质及热分解或裂解产物,从而产生油烟废气。项目安装净化效率85%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后排放浓度为1.53mg/m3,处理后的油烟经烟囱于楼顶排放,排放浓度能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大型标准。

实际:食品类生产线未投入运行,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

⑥垃圾收集点臭气

环评: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机物含量较高,易分解散发出臭气和沥水,恶臭程度与垃圾清除时间和季节有很大关系。在夏季温度高时,如果不及时清运,垃圾则产生强烈的臭气和沥水。项目拟在厂区东侧设置垃圾集中收集点1处,占地面积10m2。垃圾收集点主要收集员工生活垃圾、生产过程产生的不可回收的固体废物。垃圾分类袋装,每天由保洁人员从垃圾桶收集后送到垃圾收集点暂存,再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本项目垃圾收集点采取地面硬化、防渗、防漏、防雨,及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加强管理等措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不明显。

实际:与环评一致。

⑦污水处理站臭气

环评:项目自建污水处理站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异味或恶臭气体,主要为氨气和硫化氢等。均为无组织排放。项目拟在污水处理站周围种植除臭效果良好的绿化景观植被,降低臭气影响。

实际:与环评一致。

2、废水

环评:

项目雨污分流,雨水经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外排。项目主要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鸡蛋及PET瓶冲洗用水、饮料纯净水用水、食品设备冲洗废水及软水器软化的锅炉用水、RO机反冲洗废水、食堂用水及绿化用水等。

本项目蛋壳清洗废水、PET瓶冲洗废水和生产设备清洗废水排入厂区中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700m3/d,处理工艺:“气浮+A/O”工艺)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RO反冲洗废水污染物含量低,作为生产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地面冲洗水排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化粪池出水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实际:

项目雨污分流,项目初期雨水由雨水沟渠排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工艺:“气浮+A/O”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项目主要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PET瓶冲洗用水、饮料纯净水用水及软水器软化的锅炉用水、RO机反冲洗废水、食堂用水及绿化用水等。

本项目PET瓶冲洗废水和生产设备清洗废水排入厂区中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RO反冲洗废水污染物含量低,作为生产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地面冲洗水排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后再进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3、噪声

环评:

项目生产设备总体源强不高,为减小生产噪声的影响,应采取以下减震降噪措施:①生产车间采用实体墙建设,安装隔声门窗;②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选择低震动、低噪声设备,并且按照规范安装和操作;③集气风机设置在单独操作室;④合理进行平面布置,生产设备应尽可能安排在厂区中间位置;⑤厂界内种植绿化隔声带,对噪声起到吸声衰减作用。在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控制范围内,不影响其正常使用功能,项目生产车间距离最近的敏感点为西面20m的下洞居民点,项目建成后生产噪声对周围居民点的影响不大。

实际:与环评一致

4、固废

环评: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以及食堂产生的餐饮垃圾、RO工艺装置中产生的废反渗透膜、PET瓶残次品等,生产过程中的鸡蛋壳、废PET瓶及茶叶残渣、不合格产品、过期产品等。

(1)生产料渣:项目生产过程会产生鸡蛋壳、仙草渣、黄豆渣、花生渣等固废。能利用部分外售给有机肥生产企业;不能利用部分按普通生活垃圾处理,集中到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厂区垃圾收集点采用混凝土砖砌结构,防风、防雨、防渗设计。日常通过及时清理垃圾和加强保洁管理,同时喷洒除臭剂,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2)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来源于配方称量、包装、封膜和套标工序,主要为原辅料的包装物,PET瓶残次品、纸箱、带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外售给回收单位,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

(3)不合格产品:饮料类不合格产品将在厂内倾倒,通过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休闲食品类不合格产品将按照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经合理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过期产品: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5)污水处理污泥:污泥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垃圾填埋场处置。

(6)废反渗透膜:本项目RO工艺采用反渗透膜分离纯水和浓水。废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7)危废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为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化验室产生的废酸碱等,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废零件、废酸碱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

(8)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杜绝垃圾长时间堆积。

实际:

由于食品类生产线未投入运行,待投入运行后另行验收,不在本次验收范围内。现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如下:

(1)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来源于配方称量、包装、封膜和套标工序,主要为原辅料的包装物,PET瓶残次品、纸箱、带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外售给回收单位,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

(2)不合格产品:饮料类不合格产品将在厂内倾倒,通过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经合理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3)过期产品: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污水处理污泥:污泥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垃圾填埋场处置。

(5)废反渗透膜:本项目RO工艺采用反渗透膜分离纯水和浓水。废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6)危废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为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化验室产生的废酸碱等,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废零件、废酸碱、废活性炭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贵州浩鑫 (略) 处置。

(7)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杜绝垃圾长时间堆积。

四、整改内容

五、整改落实

六、验收结论

1、废水验收监测结论

(1)初期雨水

项目雨污分流,项目初期雨水由雨水沟渠排进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工艺:“气浮+A/O”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2)生产废水

本项目PET瓶冲洗废水和生产设备清洗废水排入厂区中部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经厂区排污口排入园区污水管网。RO反冲洗废水污染物含量低,作为生产车间地面冲洗用水,地面冲洗水排入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3)生活污水

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职工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处理后再进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经监测,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3000m3/d)出水口水质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限值。

2、废气验收监测结论

(1)锅炉废气

项目生产和生活供热采用2台10t/h的燃气锅炉提供蒸汽,锅炉采用管道天然气作为燃料。天然气是一种洁净、污染物含量很少的能源,在燃烧中污染物的产生甚少,污染物主要为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台锅炉一用一备。两台锅炉分别配套一根15m高烟囱,锅炉燃料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新建燃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

(2)PET有机废气

PET包装瓶生产过程中注塑吹瓶工序涉及加热熔化会产生非*烷总烃废气,PET塑料瓶生产区在注塑吹瓶机污染源点设置1个集气罩,总风量10000m3/h,收集效率约为90%,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排放。PET有机废气排放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的固体炭质,主要成分为碳,并含少量氧、氢、硫、氮、氯等元素。普通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500~1700m3/g间。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为用途及为广的一种工业吸附剂。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排出,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

(3)食堂油烟

项目厂区食堂设10个灶头,为员工提供日常饮食,食堂烹饪主要采用植物油,食物在煎、炒、炸、烤等加工过程产生油烟,化学成份包括烷烃类、脂肪酸类、脂类、醇类、酮类、杂环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其中多种成份为有害物质。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油烟去除效率不低于85%),对油烟进行吸附处理,处理后排入食堂专用排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排放口高出楼顶1m,采用挡雨设计。项目食堂安装净化效率85%的油烟净化器对油烟进行处理后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大型标准。

经监测,项目两台燃气锅炉有组织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可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限值。PET生产线废气非*烷总烃可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4排放标准限值。项目食堂油烟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试行)表2标准限值。厂界无组织废气中的颗粒物、非*烷总烃可满足《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表9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臭气浓度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标准限值,氨、硫化氢可满足《 (略) 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GB52/864-2022)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3、噪声验收监测结论

项目生产设备总体源强不高,为减小生产噪声的影响,已采取以下减震降噪措施:

①生产车间采用实体墙建设,安装隔声门窗;

②在设备选型时应尽量选择低震动、低噪声设备,并且按照规范安装和操作;

③集气风机设置在单独操作室;

④合理进行平面布置,生产设备应尽可能安排在厂区中间位置;

⑤厂界内种植绿化隔声带,对噪声起到吸声衰减作用。

在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

经监测,项目厂界东、西、北侧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厂界南侧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限值。

4、固体废物处置结论

(1)废包装材料:废包装材料来源于配方称量、包装、封膜和套标工序,主要为原辅料的包装物,PET瓶残次品、纸箱、带子等,收集后可回收利用的部分外售给回收单位,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

(2)不合格产品:饮料类不合格产品将在厂内倾倒,通过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项目营运期产生的不合格产品经合理的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3)过期产品: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4)污水处理污泥:污泥为一般性固体废物,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垃圾填埋场处置。

(5)废反渗透膜:本项目RO工艺采用反渗透膜分离纯水和浓水。废反渗透膜不属于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处置。

(6)危废废物:本项目危险废物为设备维修时产生的废机油等,化验室产生的废酸碱等,PET生产线废气治理设施产生的废活性炭,产生的废机油及含油废零件、废酸碱、废活性炭集中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贵州浩鑫 (略) 处置。

(7)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暂存于厂区垃圾收集点,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集中处置,做到日产日清,杜绝垃圾长时间堆积。

七、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略)

地址: (略) 黔南州龙里县冠山街道高新技术产业园

联系人:钟总

联系电话:*

2)验收报告编制单位

单位名称:贵 (略)

通讯地址: (略) 南明区遵义路万象国际A座18楼6号

联系人:周工

联系电话:*

3)环境监测单位

单位名称:贵州聚信 (略)

通讯地址: (略) 观山湖区金华镇贵州*航物流园(1#,2#,3#,10#物流仓库)第10#物流仓库5层2号

联系人:张旗

联系电话:*

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含附图附件

达利食品集团贵州食品饮料产业园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