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的批后公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信宜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的批后公告

  《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略) 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 (略) 全域,涵盖下辖的2个街道与18个乡镇,国土总面积约3083.6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划定122.19平方千米。

  二、目标愿景

  茂名生态发展现代活力之城、新型绿色发 (略) 、城乡融合的绿色宜居宜业生态山城。

  三、城市性质

  粤西循环工业与农业现代化产业示范性基地、粤西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湛茂一体化发展区绿色生态宜居 (略) 、全域山水体验和生态康养 (略) 。

  四、市域总体格局

  构建“三屏一带三片区,一主一副两支点”县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格局,筑牢云开山、林洲顶与五指肚三大生态屏障,依托云茂高速、包茂高速农文旅发展带推动南部锦江一体化发展区、北部工农矿结合发展区、东部农文旅融合发展区联动发展,强化中心城区主中心与钱排镇副中心的集聚带动能力,提升镇隆、怀乡的区域支点作用,引导城镇体系逐步优化,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五、三线划定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划定耕地保有量265.64平方千米(39.8460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1.93平方千米(37.7895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87.59平方千米(73.1385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51.53平方千米(7.7295万亩)。

  六、用途管制

  全市国土空间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特别用途区共7个一级规划分区、15个二级规划分区。优化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与布局,适当提升产业用地比例,优化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结构。

  七、综合交通

  预留茂名至岑溪高铁连接线通道,预留阳信、容信、郁阳高速公路线位。构建“九纵三横”的市域道路交通系统。其中,“九纵”包括容信高速、包茂高速、郁阳高速、国道G207、S283、S291、S278、S352、S369;“三横”包括云茂高速、国道359、S280, (略) 域对外交通网络。

  八、城乡风貌

  构建“一带多区”的市域城乡风貌结构。其中,“一带” (略) 西南部的由云开大山至梅子顶的高山旅游景观带,“多区”包括人文城镇风貌区、岭南乡村风貌区、山地生态风貌区。

  九、中心城区规划

  建构“城市级、片区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略) 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处,包括文化设施2处、教育设施1处、体育设施1处、城市级医疗设施5处、城市级社会福利设施1处。片区级8处,包括医疗设施2处、文化设施1处、体育设施2处、社会福利设施2处。

  绿地系统与开敞空间。构建以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和防护绿地 (略) 绿地体系,规划至2035年,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在详细规划中落实用地空间。依托东江河、绿雅河等水系,改善两侧景观环境,打造形成集防洪、绿化、游憩、景观为一体的带状公共空间。

  十、强化规划传导

  建立“两级”纵向传导体系,为市、镇两个层级;形成“三类”横向规划体系,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种类型。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向镇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传导,实现各级各类规划的上下联动,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发展蓝图、战略部署及开发保护等具体空间安排落地实施。

  十一、实施检测与动态评估

   (略) 、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按照指标体系的属性分类建立差异化的监督措施。加强重点管控要素的监控力度,对三条控制线和重点区域构建监测预警模型,监控三条控制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要要素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开发利用行为,在管控边界和约束性指标层面进行长期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对于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地区下发整改通知,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附件: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略) 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 (略) 全域,涵盖下辖的2个街道与18个乡镇,国土总面积约3083.6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划定122.19平方千米。

  二、目标愿景

  茂名生态发展现代活力之城、新型绿色发 (略) 、城乡融合的绿色宜居宜业生态山城。

  三、城市性质

  粤西循环工业与农业现代化产业示范性基地、粤西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湛茂一体化发展区绿色生态宜居 (略) 、全域山水体验和生态康养 (略) 。

  四、市域总体格局

  构建“三屏一带三片区,一主一副两支点”县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格局,筑牢云开山、林洲顶与五指肚三大生态屏障,依托云茂高速、包茂高速农文旅发展带推动南部锦江一体化发展区、北部工农矿结合发展区、东部农文旅融合发展区联动发展,强化中心城区主中心与钱排镇副中心的集聚带动能力,提升镇隆、怀乡的区域支点作用,引导城镇体系逐步优化,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五、三线划定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划定耕地保有量265.64平方千米(39.8460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1.93平方千米(37.7895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87.59平方千米(73.1385万亩),划定城镇开发边界51.53平方千米(7.7295万亩)。

  六、用途管制

  全市国土空间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特别用途区共7个一级规划分区、15个二级规划分区。优化中心城区用地结构与布局,适当提升产业用地比例,优化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结构。

  七、综合交通

  预留茂名至岑溪高铁连接线通道,预留阳信、容信、郁阳高速公路线位。构建“九纵三横”的市域道路交通系统。其中,“九纵”包括容信高速、包茂高速、郁阳高速、国道G207、S283、S291、S278、S352、S369;“三横”包括云茂高速、国道359、S280, (略) 域对外交通网络。

  八、城乡风貌

  构建“一带多区”的市域城乡风貌结构。其中,“一带” (略) 西南部的由云开大山至梅子顶的高山旅游景观带,“多区”包括人文城镇风貌区、岭南乡村风貌区、山地生态风貌区。

  九、中心城区规划

  建构“城市级、片区级和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略) 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处,包括文化设施2处、教育设施1处、体育设施1处、城市级医疗设施5处、城市级社会福利设施1处。片区级8处,包括医疗设施2处、文化设施1处、体育设施2处、社会福利设施2处。

  绿地系统与开敞空间。构建以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和防护绿地 (略) 绿地体系,规划至2035年,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在详细规划中落实用地空间。依托东江河、绿雅河等水系,改善两侧景观环境,打造形成集防洪、绿化、游憩、景观为一体的带状公共空间。

  十、强化规划传导

  建立“两级”纵向传导体系,为市、镇两个层级;形成“三类”横向规划体系,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三种类型。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向镇国土空间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传导,实现各级各类规划的上下联动,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发展蓝图、战略部署及开发保护等具体空间安排落地实施。

  十一、实施检测与动态评估

   (略) 、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按照指标体系的属性分类建立差异化的监督措施。加强重点管控要素的监控力度,对三条控制线和重点区域构建监测预警模型,监控三条控制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要要素变化以及经济发展、城乡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开发利用行为,在管控边界和约束性指标层面进行长期监测,定期发布监测报告,对于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地区下发整改通知,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附件: (略)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