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凤凰路南大学路东地块

内容
 
发送至邮箱

铜山区凤凰路南大学路东地块

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铜山区凤凰路南大学路东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地块”)。

占地面积:总面积*.63m2(约210亩)。

地理位置:铜山区铜山街道桥上村,北至凤凰路,西至大学路,南侧和东侧均为农田。

地块中心经纬度:117.*°E,34.*°N

土地使用权人: (略) 铜山区土地储备中心。

地块利用历史:调查地块历史上主要为桥上村、蔬菜大棚、农田、生猪散养户和废品收购站。

地块利用现状:调查地块现为农田、闲置的蔬菜大棚、生猪散养户和废品收购站已关闭。

未来规划:根据《关于铜山区凤凰路南大学路东地块用地边界及规划用途的说明》(2023.11.15)可知,调查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属于第一类用地,属于《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自然资发[2023]234号)中的居住用地。

调查单位:江苏 (略) 。

二、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调查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快速检测和验证性调查得到主要成果如下:

(1)资料收集

本次调查通过查阅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2003年~2022年)和走访了铜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生态环境执法局、铜山街道环保办和桥上村村委会等部门收集了调查地块和周边地块的生产资料。

调查地块原为桥上村、农田和蔬菜大棚,2020年4月新增2家生猪散养户,养殖规模分别为20头/年和50头/年,猪饲料为泔水,采用干清粪方式清理猪舍粪便,猪粪便经堆肥发酵后作为村庄村民种地肥料。2022年9月新增废品收购站,收购废品类型为废旧纸箱和编织袋。

2003年8月~2014年12月,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存在有敏感受体为农田和居民区(桥上村);2014年12月,居民区桥上村已拆迁,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地块周边为农田;2020年4月~2021年1月,地块周边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中骏汇景城小区正在建设;2022年9月,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中骏汇景城小区均已建成,地块南侧新增一木材收购站。

(2)现场踏勘

我单位调查人员于2023年11月对调查地块进行了现场踏勘,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地块现为农田、蔬菜大棚、生猪散养户和废品收购站。周边地块主要为农田、居民区(中骏汇景城)、南京师范大 (略) 大学路实验学校、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木材收购站,调查地块内未发现未发现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未发现有外来堆土,未发现有危险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未发现地块内存在有管线、沟渠,故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对地块造成污染。

现场踏勘期间,均匀采集土壤表层样品,采用快速检测设备对调查地块内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测定,土壤样品无异味、颜色无异常,采用系统布点法,按照40m×40m网格布设快速检测土壤点位,布设了95个土壤快速检测点和2个土壤对照点。我公司项目组人员于2023年11月21日进行了现场快筛,现场实际快速检测了97个土壤采样点(T1-T95、D1-D2,其中D1-D2为土壤对照点),D1位于地块南侧160m处农田,D2位于地块东侧210m处农田,每个土壤采样点采样深度约为0-0.2m;根据快速检测结果,所有土壤样品中XRF和PID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3)人员访谈:调查地块历史上无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与储存,未曾发生过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及其他环境污染事故。

(4)快速检测:根据现场快速检测结果:PID最大值为0.2ppm,铅最大值为52ppm,镍最大值为45ppm,砷最大值为16ppm,铜最大值为208ppm,铬最大值为98ppm,镉和汞未检出,地块内土壤样品快速检测结果与对照点相比均无异常,且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略) 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T67-2020)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5)验证性调查:本次验证性调查地块内共布设4个水土复合采样点,地块外布设1个水土复合对照点,钻探深度设为6m;共送检土壤样品25个,监测井无地下水,未送检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表1中基本项目45项、pH值、氨氮、石油烃(C10-C40)和邻苯二*酸二(2-*基己基)酯。

根据检测报告:土壤重金属样品检测结果中除六价铬未检出外,其他重金属因子均检出,检测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土壤样品中VOCs、SVOCs均未检出;石油烃(C10-C40)检测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氨氮检出值均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略) 地方标准)(DB 13/T5216-2022)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三、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地块进行历史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快速检测和验证性调查等工作可知,本调查地块历史用途为桥上村、农田、蔬菜大棚、生猪养殖户和废品收购站,存在潜在污染源;地块周边历史为农田,2022年9月新建成的中骏汇景城、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南京师范大 (略) 大学路实验学校,同时期地块南侧新增木材收购站,木材仅进行木材的修整、打包,不涉及具体的生产活动,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尚未投入使用,地块周边无潜在污染源。

根据验证性调查结果,土壤污染物检测结果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块内土壤样品快速检测结果与对照点相比均无异常,且未超过选定参考筛选值。

综上分析,调查地块满足第一类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铜山区

一、基本情况

地块名称:铜山区凤凰路南大学路东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下简称“调查地块”)。

占地面积:总面积*.63m2(约210亩)。

地理位置:铜山区铜山街道桥上村,北至凤凰路,西至大学路,南侧和东侧均为农田。

地块中心经纬度:117.*°E,34.*°N

土地使用权人: (略) 铜山区土地储备中心。

地块利用历史:调查地块历史上主要为桥上村、蔬菜大棚、农田、生猪散养户和废品收购站。

地块利用现状:调查地块现为农田、闲置的蔬菜大棚、生猪散养户和废品收购站已关闭。

未来规划:根据《关于铜山区凤凰路南大学路东地块用地边界及规划用途的说明》(2023.11.15)可知,调查地块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属于第一类用地,属于《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自然资发[2023]234号)中的居住用地。

调查单位:江苏 (略) 。

二、第一阶段调查

第一阶段调查的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快速检测和验证性调查得到主要成果如下:

(1)资料收集

本次调查通过查阅Google Earth历史影像图(2003年~2022年)和走访了铜山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生态环境执法局、铜山街道环保办和桥上村村委会等部门收集了调查地块和周边地块的生产资料。

调查地块原为桥上村、农田和蔬菜大棚,2020年4月新增2家生猪散养户,养殖规模分别为20头/年和50头/年,猪饲料为泔水,采用干清粪方式清理猪舍粪便,猪粪便经堆肥发酵后作为村庄村民种地肥料。2022年9月新增废品收购站,收购废品类型为废旧纸箱和编织袋。

2003年8月~2014年12月,地块周边500m范围内存在有敏感受体为农田和居民区(桥上村);2014年12月,居民区桥上村已拆迁,2014年12月~2018年6月,地块周边为农田;2020年4月~2021年1月,地块周边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中骏汇景城小区正在建设;2022年9月,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中骏汇景城小区均已建成,地块南侧新增一木材收购站。

(2)现场踏勘

我单位调查人员于2023年11月对调查地块进行了现场踏勘,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地块现为农田、蔬菜大棚、生猪散养户和废品收购站。周边地块主要为农田、居民区(中骏汇景城)、南京师范大 (略) 大学路实验学校、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木材收购站,调查地块内未发现未发现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未发现有外来堆土,未发现有危险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置,未发现地块内存在有管线、沟渠,故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对地块造成污染。

现场踏勘期间,均匀采集土壤表层样品,采用快速检测设备对调查地块内土壤表层样品进行了测定,土壤样品无异味、颜色无异常,采用系统布点法,按照40m×40m网格布设快速检测土壤点位,布设了95个土壤快速检测点和2个土壤对照点。我公司项目组人员于2023年11月21日进行了现场快筛,现场实际快速检测了97个土壤采样点(T1-T95、D1-D2,其中D1-D2为土壤对照点),D1位于地块南侧160m处农田,D2位于地块东侧210m处农田,每个土壤采样点采样深度约为0-0.2m;根据快速检测结果,所有土壤样品中XRF和PID检测结果均无异常。

(3)人员访谈:调查地块历史上无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与储存,未曾发生过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及其他环境污染事故。

(4)快速检测:根据现场快速检测结果:PID最大值为0.2ppm,铅最大值为52ppm,镍最大值为45ppm,砷最大值为16ppm,铜最大值为208ppm,铬最大值为98ppm,镉和汞未检出,地块内土壤样品快速检测结果与对照点相比均无异常,且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 (略) 地方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DB4403/T67-2020)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5)验证性调查:本次验证性调查地块内共布设4个水土复合采样点,地块外布设1个水土复合对照点,钻探深度设为6m;共送检土壤样品25个,监测井无地下水,未送检地下水样品。检测项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表1中基本项目45项、pH值、氨氮、石油烃(C10-C40)和邻苯二*酸二(2-*基己基)酯。

根据检测报告:土壤重金属样品检测结果中除六价铬未检出外,其他重金属因子均检出,检测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土壤样品中VOCs、SVOCs均未检出;石油烃(C10-C40)检测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氨氮检出值均未超过《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略) 地方标准)(DB 13/T5216-2022)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三、调查结论

通过对调查地块进行历史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快速检测和验证性调查等工作可知,本调查地块历史用途为桥上村、农田、蔬菜大棚、生猪养殖户和废品收购站,存在潜在污染源;地块周边历史为农田,2022年9月新建成的中骏汇景城、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和南京师范大 (略) 大学路实验学校,同时期地块南侧新增木材收购站,木材仅进行木材的修整、打包,不涉及具体的生产活动,徐州微电子产业园尚未投入使用,地块周边无潜在污染源。

根据验证性调查结果,土壤污染物检测结果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地块内土壤样品快速检测结果与对照点相比均无异常,且未超过选定参考筛选值。

综上分析,调查地块满足第一类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开展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铜山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