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永新生态环境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吉安市永新生态环境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在县委、县 (略) 生态环境局的决策部署下,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大力指导下,永新生态环境局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我局2023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局机关各股室层层负责,并指定专人落实日常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2.强化法治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制定实施方案,学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学。

  3.完善决策机制。我局聘请了1位专职法律顾问,协助参与本单位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对,参与重大决策研讨,在作出重大行政决定前,由法律顾问审查把关。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决策违法责任倒查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会审制度,2023年召开案审会6次,集体研究案件11件。

  4.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一是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低碳日”和相关媒体平台采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普法的层面;二是继续做好服务企业接待日和服务群众接待日相关活动的开展,积极为来访企业和群体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做好普法工作。2023年我局深入校园、企业、社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法制宣传活动。

  5.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一次不跑”和“一窗式”改革,梳理“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事项。我局根据《 (略) 加快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推进环评提质降费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7个行业45个类别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推动环评审批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对于环评报批文件及承诺书等主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申请材料有缺陷的情况下,我局审批部门实行容缺受理,同步开展审查,待材料补正后正式批复,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6.强化执法监督。采取案件核审、案卷评查等方式,积极规范和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集中培训、以案释法等形式,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推动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落实。对每个案件在违法事实、违法程度、处罚标准、处罚自由裁量权、执法程序以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认真审查,集中分析、研讨和论证,最终形成统一的集体研判记录,过程阳光透明,监督明确。

  二、存在不足

  今年,我局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执法队*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队*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案件查办力度仍需加强,大案要案典型案件较少。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部署安排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法治工作,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带头法治学。

  三是坚持廉洁自律。作为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一是注重抓好队*管理。积极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我县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在深入学法治思想上持续加力。把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是提升工作实效,在细化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上持续加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整体部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高效化、便利化,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营造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是加强法治队*建设。强化学。

  2023年,在县委、县 (略) 生态环境局的决策部署下,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的大力指导下,永新生态环境局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我局2023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我局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局机关各股室层层负责,并指定专人落实日常工作,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2.强化法治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制定实施方案,学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学。

  3.完善决策机制。我局聘请了1位专职法律顾问,协助参与本单位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对,参与重大决策研讨,在作出重大行政决定前,由法律顾问审查把关。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认真落实相关管理制度,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决策违法责任倒查机制。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会审制度,2023年召开案审会6次,集体研究案件11件。

  4.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动法治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使法治思想深入人心。一是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生态日”、“低碳日”和相关媒体平台采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普法的层面;二是继续做好服务企业接待日和服务群众接待日相关活动的开展,积极为来访企业和群体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做好普法工作。2023年我局深入校园、企业、社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法制宣传活动。

  5.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行“一次不跑”和“一窗式”改革,梳理“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事项。我局根据《 (略) 加快环境影响评价领域“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地推进环评提质降费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7个行业45个类别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推动环评审批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对于环评报批文件及承诺书等主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次要申请材料有缺陷的情况下,我局审批部门实行容缺受理,同步开展审查,待材料补正后正式批复,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6.强化执法监督。采取案件核审、案卷评查等方式,积极规范和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集中培训、以案释法等形式,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推动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落实。对每个案件在违法事实、违法程度、处罚标准、处罚自由裁量权、执法程序以及相关证据材料进行认真审查,集中分析、研讨和论证,最终形成统一的集体研判记录,过程阳光透明,监督明确。

  二、存在不足

  今年,我局在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目标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执法队*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队*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案件查办力度仍需加强,大案要案典型案件较少。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生态环境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依法行政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股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部署安排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法治工作,做到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带头法治学。

  三是坚持廉洁自律。作为领导干部中的“关键少数”,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一是注重抓好队*管理。积极组织我局干部职工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我县生态环境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提升政治站位,在深入学法治思想上持续加力。把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不断推动生态环境法治政府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是提升工作实效,在细化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上持续加力。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整体部署,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高效化、便利化,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营造更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三是加强法治队*建设。强化学。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