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4年1月16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关于2024年1月16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16日-2024年1月22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兼传真)
通讯地址: (略) 南湖西路215号,邮编*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中秋1气田开发方案 | 阿克 (略) 和拜城县境内 | 中国石 (略) (略) | (略) 众联 (略) |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新钻水平井3口;2.新建井场3座,老井利用4座,扩建中秋1集中试采点,克拉2中央处理站新建4台转输泵;3.新建3条采气管线3.2千米、1条凝析油外输管线1.6千米、1条采出水外输支线1.3千米和2条采出水外输干线55.5千米;4.配套建设土建、通信、供电、自控等;5.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等污染防治工程。 | 1.生态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区域,避让植被较多的区域,对井场永久性占地进行地面硬化,减少风蚀量;对占地范围外的区域严禁机械及车辆进入、占用;管线施工作业带宽度不得超过8米;合理选择管线走向,尽量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破坏;设计选线过程中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区,严禁任何施工活动进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和平整,严禁随意堆置;充分利用现有油田道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严禁砍伐施工区外围的植被等被作燃料;在施工作业区两侧拉彩条旗以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管沟开挖土方堆存过程中使用防尘网,并定期洒水抑尘;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建设单位应承担恢复生态的责任,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进行平整、恢复原貌,使占地造成的影响逐步得以恢复。 运营期对于井场永久占地内地面上部实施砾石覆盖措施,减少风蚀量;在管线上方设置标志,以防附近的各类施工活动对管线的破坏;定时巡查井场、管线等,及时清理落地原油,降低土壤污染;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设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警示牌。 2.大气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测试放喷废气、施工扬尘、钻井废气、储层改造废气、焊接烟尘、车辆尾气等。通过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燃用合格的燃料;钻井废气及储层改造废气采取控制作业时间,油基泥浆、压裂液采用密闭罐存放;合理规划临时占地,控制临时占地范围;避免在大风季节施工,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抑尘等措施可减缓施工废气对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油气集输过程中挥发的无组织烃类气体。油气集输全过程采用密闭工艺,并对井场内的设备、阀门等进行定期检修,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少,无组织非*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中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 本项目运营期非*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小于1%,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管线穿越克孜勒河和库车河段时,选择枯水期或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施工,首先完成干枯河段的施工,施工完成后,管沟回填,在水流通道侧面开挖引水沟,水流通道处设置围堰,避免产生河流断流现象,影响下游水生生物。完成剩余管道敷设后,回填管沟和引水沟,恢复河道原有通道。施工期钻井废水随泥浆一同进入泥浆不落地系统,分离后的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备,不外排。管道分段试压,一般采用无腐蚀性的清洁水,循环使用,试压结束后用于区域洒水抑尘。施工生活营地设置防渗生活污水池,定期拉运至克深作业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采出水和井下作业废水。气井采出水随油气混合物输送至中秋1集中试采点采出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废水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标准后回注区域地层;井下作业废水采用专用废水回收罐收集后运至哈拉哈塘油田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理,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标准后回注地层。 项目无新增定员及生活污水。 4.固体废物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无弃方,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钻井采用泥浆不落地系统,钻井岩屑随泥浆一同进入泥浆不落地系统处理,一开、二开上部为非磺化水基泥浆,采用泥浆不落地技术在井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备,分离后的固相排入防渗岩屑池,经检测满足《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综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后,可用于铺垫油区内的井场、道路等;二开下部、三开为磺化水基泥浆,现场进行固液分离后,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备,固相排入专用岩屑储罐,拉运至克拉苏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理。四开、五开为油基泥浆,在井场进行减量化处理后,运至中石化 (略) (略) 新疆油基岩屑处理站处理。施工机械设备废油、废烧碱包装袋、废防渗材料(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暂存钻井场地配套的临时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管材边角料、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渣等,不可回收利用部分集中收集后拉运至克深工业固体填埋场填埋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克深工业固废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池进行处置。 项目运营期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垃圾。运营期落地油,污泥,废滤料,实验室废液,废药剂包装袋,送至克拉采油气管理区危废暂存间内暂存,定期委托有相应处置资质单位处置。 5.声环境影响及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高噪声设备。施工期噪声源均为暂时的,只在短时期对局部环境造成影响,待施工结束后随之消失。 运营期对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经采取措施后,井场、站场厂界噪声预测值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声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6.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凝析油、天然气。 将本次建设内容 (略) 克拉采油气管理区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严格执行井控工作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井场设置禁止烟火标识,设备选用防爆设备;井下作业之前,在井场周围划分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泵、高压汇管、井口装置等高压设备均布置于高压区内,施工过程中,高压区无关人员全部撤离,并设置安全警戒岗;井下作业时要求带罐操作,最大限度避免落地原油产生,原油落地浸染的土壤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加强管理,对井口装置、集输管线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杜绝井场跑、冒、滴、漏,以及油品泄漏事件的发生;集输管线敷设前,加强对管材质量的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在管线的敷设线路上设置永久性标志;定期对管线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壁厚低于规定要求的管段及时更换,消除爆管隐患;定期对管线进行巡视,加强管线和警示标志的管理工作。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2 | 新疆新能源(集团) (略) 1000吨/年干废触体资源化利用工业示范项目 |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北部产业园区、新疆新能源(集团) (略) 现有厂区内 | 新疆新能源(集团) (略) | 新疆天合 (略) | 本项目建设性质属于改扩建,新建1座粗铜回收车间,内设1条粗铜生产线,配套建设辅助用房,供汽、供水、供电等均依托现有工程。 | 1.大气环境影响及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采取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洒水抑尘、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物料运输和堆放加盖篷布等措施后,可减缓施工扬尘对项目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干废触体开桶备料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氯硅烷,最终与空气中水分生成氯化氢;预处理单元干废触体投料含尘废气、干废触体水解产生的氯化氢、废硫酸投加混料产生的硫酸雾及非*烷总烃、电解后液逸出的氯气。氧化酸浸反应尾气,主要污染物为氧化反应过程中随水蒸气逸出的硫酸雾、非*烷总烃、氯气、氯化氢、氧气及少量臭氧等;电解单元尾气主要污染物为电积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氯气、随水蒸气逸出的硫酸雾、非*烷总烃。本项目运行系统设置微负压,开桶备料区设置集气罩(集气效率95%以上),预处理槽、氧化反应釜密闭及电解槽加盖,将上述废气集中收集,通过风机导入新建尾气吸收处理系统(两级碱洗+除湿+活性炭吸附)处理,最终通过1根25米高排气筒(DA012)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氯化氢、硫酸雾、氯气、非*烷总烃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干废触体开桶备料时挥发的氯硅烷废气在集气罩收集时未能100%捕集的无组织逸散废气。通过采取加强生产管理、优化操作条件等措施,项目区厂界氯化氢各监控点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评估认为,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结论总体可信。建设单位应加强设备、管线等检修和维护,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发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废气治理补救措施。 2.水环境影响及采取的保环境护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 (略) 现有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环境影响很小。 运营期氧化酸浸反应浆液固液分离后固相硅渣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氯化物、硫酸根,废水量为1458立方米/年。粗铜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废水量为178.11立方米/年。尾气处理系统碱喷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重金属铜、盐类,废水量为2988.8立方米/年。其中硅渣清洗废水、粗铜清洗废水全部返回预处理单元回用于干废触体预处理,尾气处理系统碱喷淋废水全部进入厂区现有污水站处理,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要求后全部回用。 (略) 厂区现有1座处理能力为10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采用“粗格栅+A/O生化+MBR池+UF超滤+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尾水可实现达标,依托可行。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为:对新增粗铜车间、废水导流收集管道、废水循环池等重点区域进行防渗,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米厚,渗透系数为10-7厘米/秒的等效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防渗区包括:配电室等,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米厚,渗透系数为1.0×10-7厘米/秒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简单防渗区主要包括厂区道路等区域,进行地面硬化。厂区已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布置地下水监测井,定期开展监测。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评估认为,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分区防渗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下水监测,如发现防渗功能下降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处理,严防污染地下水。 3.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干废触体、废硫酸、臭氧、电解液、浸出液、废电解液、尾气处理系统及管道中的氯气、硫化氢、硫酸雾。 采取的保护措施:生产车间设置毒有害物质的自动报警和控制系统,装置配备事故初级应急监测设施和人员,配备事故初级救护物资。在各危险区域设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报警器,进行监控和报警。设置预防与控制事故状态下地下水体污染的“三级防控”措施,在装置污染区设置围堰; (略) 现有事故池(有效容积900立方米)收集事故废水。设立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系统。规范危险废物运输贮存作业。修订完善企业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本项目纳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4.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送准东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收集送准东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运营期新增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包装材料、硅渣、废电解液、废活性炭等,均为危险废物。干废触体和废硫酸包装桶破碎处理后由现有危废处置中心焚烧处置。水洗硅渣按次生危险废物管理,在危险废物库暂存,固化处理经检测合格送入柔性填埋场填埋处理,在有条件时将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定期排放的废电解液转运至现有废硫酸无害化处置装置处理。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废活性炭现有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焚烧处理。 5.声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产生短期、局部影响,施工结束后消失,声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经采取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建筑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功能区标准限值,且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会造成噪声扰民。 6.碳排放影响分析 采取的节能降碳措施主要为:结合自身生产管理实际情况,建立碳管理制度;加强碳管理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提高节能降碳意识;项目在总图布置时,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按照工艺流向布置,物料顺行,合理分配运输量,减少物流,减少折返、迂回以及货物的重复装卸和搬运,减少厂内运输货物周转量,缩短运输距离,从而减少厂区内运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设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工艺设备和建构筑物合理布局,变配电设施等均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电力等能源输送损耗;各种电力设备均选用能效等级为1级的节能产品,实际功率和负荷相适应,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3 | (略) 阿苇滩引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 阿勒泰 (略) | (略) 水利工作总站 | 新疆博衍水利 (略) | 本工程为除险加固工程,主要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水闸的设计引水流量8.36m3/s,加大流量为10.44m3/s,负责下游11.76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工程由进水闸、冲沙闸、溢流堰、上下游连接段等组成;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本工程设1个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2处、施工管理区1处;永久道路1条,施工临时道路1条,施工道路总长3.5km。 | 1.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水资源配置: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1.76万亩( (略) 红阿灌区9.76万亩、兵团181团2.0万亩耕地),设计水平年2025年。根据“三条红线”成果,阿苇滩引水闸控制的红阿灌区2025年超出“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范围273.53万m3(默认阿苇滩引水闸控制的181团灌区用水量符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 生态流量要求;额尔齐斯河流域综合规划提出克兰河主要控制断面克孜加尔断面生态基流要求多水期(5~10月)下泄流量不得小于4.02m3/s,少水期(11月~次年4月)下泄流量不得小于1.95m3/s,未对其他断面提出生态基流要求。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采用分期围堰导流,一期围堰采用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浆砌石围堰相结合的方式将进水闸、冲沙闸及部分溢流堰围住,下泄水量为现有引水闸引水后余水,经束窄后的河床进行下泄;二期围堰亦采用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浆砌石围堰相结合的方式将剩余未施工溢流堰部分围住,下泄水量仍为现有引水闸引水后余水,从已施工完毕的冲沙闸中通过,工程施工期间对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基本无影响。 水文情势:阿苇滩引水闸建成运行后,P=50%频率,闸址断面仅在5~9月引水,总引水量减少156.96万m3,减幅为2.90%。但是由于闸址断面以上渠首4~9月增加引水量813.58万m3,通过现状和设计水平年不同来水保证率闸址断面下泄流量对比,设计水平年年内下泄总量略小于现状年。下泄水量各月均减少,全年共减少656.62万m3,减幅为1.26%,减幅最大的月份为8月,减幅为10.32%。工程闸址断面下泄流量均满足生态流量要求。 施工期采用沉淀+砂滤工艺对混凝土拌和废水进行处理;配置成品玻璃钢化粪池对施工临时生活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运营期管理站生活污水处理措施考虑配置成品玻璃钢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冲沙闸安装在线流量监测仪,监测工程运行期生态流量下泄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定期上报到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 2.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地下径流条件,不会引发土壤盐渍化等次生水文地质问题,对闸址区地下水影响较小。工程建成后,区域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基本未发生变化,工程闸址断面下泄水量较现状年减小幅度仅为1.26%,变化较小,因此工程建设对闸址下游河段地下水位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评估认为,地下水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3.生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生生态:施工期应明确施工用地范围,禁止施工人员、车辆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将对闸址工程区、弃渣场区、交通道路区、施工生产区、施工生活区等分区进行植被恢复以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施工场地、工程占地区地表清理平整前,开展植物详查,确定需要保护的额河杨具体分布数量、位置,有无其它需保护物种,以便施工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对20株额河杨进行迁地保护,迁地移栽至工程管理站四周,生态红线内禁止从事与本项目无关的建设活动,禁止占用未经批复的生态红线内用地。落实河谷林草区生态监测措施,开展长期的跟踪监测评价,视评价结果,适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水生生态:维护鱼类栖息地(特别是额尔齐斯河科克苏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河段周边的自然环境,避免人为干扰对栖息地保护河段水生生境的破坏,强化渔政管理,开展长期的水质、鱼类和水生生物等生态环境监测,栖息地(额尔齐斯河科克苏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河段应尽量禁止相关水资源、水能资源开发的工程建设。根据监测结果依靠克孜加尔水库增殖站开展必要的增殖放流,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渔业资源。此次及近期水生生态专项调查中,没有发现洄游和半洄游的鱼类。 4.大气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环境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面扬尘、道路运输扬尘、混凝土拌和机和综合加工厂粉尘,以及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尾气,主要污染物有TSP及NOX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需补充施工期间的路面养护措施,保持路面平整,设限速标志,在经过红墩镇阔克萨孜村乡村道路时车速控制在30km/h以内;夜间22:00~8:00(可根据当时作息时间具体调整)时段禁止运输;对产尘开挖面适当洒水,防止开挖和转运过程起尘;运输物料时采取遮盖和密闭措施;加强施工区内主干道路面养护,控制车速,定期降尘洒水,对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 5.声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噪声源主要包括混凝土系统、综合加工厂等施工机械的固定连续声源噪声、交通噪声等。 拟采取的措施为: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缩短设备使用时间。尽量选用低噪声车辆,加强车辆维修养护。对施工工人进行防护。 评估认为,在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声环境影响可控。 6.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施工活动从根本上改变永久占地区地表覆盖物的类型和性质,改变土壤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临时占地区施工结束后采取措施可逐步恢复。严格限定施工扰动范围;加强废污水管理,所有工程废污水收集处理后综合利用或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严禁乱排,避免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施工结束后,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临时占地区采取土地平整、覆土及植被恢复措施,为扰动区土壤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7.环境风险分析 落实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加强定期对废(污)处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检修,使系统处于良好状态运行,保证各类废水的处理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灌区节水力度,进行灌区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流域灌区社会经济用水总量,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各引水口取水管理,避免超引水;加强监管、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16日-2024年1月22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91-*(兼传真)
通讯地址: (略) 南湖西路215号,邮编*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 地点 | 建设 单位 | 环评 单位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中秋1气田开发方案 | 阿克 (略) 和拜城县境内 | 中国石 (略) (略) | (略) 众联 (略) |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新钻水平井3口;2.新建井场3座,老井利用4座,扩建中秋1集中试采点,克拉2中央处理站新建4台转输泵;3.新建3条采气管线3.2千米、1条凝析油外输管线1.6千米、1条采出水外输支线1.3千米和2条采出水外输干线55.5千米;4.配套建设土建、通信、供电、自控等;5.环保工程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等污染防治工程。 | 1.生态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严格控制施工区域,避让植被较多的区域,对井场永久性占地进行地面硬化,减少风蚀量;对占地范围外的区域严禁机械及车辆进入、占用;管线施工作业带宽度不得超过8米;合理选择管线走向,尽量减少对周围植被的破坏;设计选线过程中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区,严禁任何施工活动进入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和平整,严禁随意堆置;充分利用现有油田道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对施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禁止捕杀野生动物;严禁砍伐施工区外围的植被等被作燃料;在施工作业区两侧拉彩条旗以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管沟开挖土方堆存过程中使用防尘网,并定期洒水抑尘;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场地平整,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建设单位应承担恢复生态的责任,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进行平整、恢复原貌,使占地造成的影响逐步得以恢复。 运营期对于井场永久占地内地面上部实施砾石覆盖措施,减少风蚀量;在管线上方设置标志,以防附近的各类施工活动对管线的破坏;定时巡查井场、管线等,及时清理落地原油,降低土壤污染;开展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设置“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警示牌。 2.大气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主要是测试放喷废气、施工扬尘、钻井废气、储层改造废气、焊接烟尘、车辆尾气等。通过加强设备和运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稳定运行,燃用合格的燃料;钻井废气及储层改造废气采取控制作业时间,油基泥浆、压裂液采用密闭罐存放;合理规划临时占地,控制临时占地范围;避免在大风季节施工,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施工现场设置围挡,采取洒水、遮盖等防尘、抑尘等措施可减缓施工废气对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油气集输过程中挥发的无组织烃类气体。油气集输全过程采用密闭工艺,并对井场内的设备、阀门等进行定期检修,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少,无组织非*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中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 本项目运营期非*烷总烃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小于1%,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水环境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管线穿越克孜勒河和库车河段时,选择枯水期或水量较少的季节进行施工,首先完成干枯河段的施工,施工完成后,管沟回填,在水流通道侧面开挖引水沟,水流通道处设置围堰,避免产生河流断流现象,影响下游水生生物。完成剩余管道敷设后,回填管沟和引水沟,恢复河道原有通道。施工期钻井废水随泥浆一同进入泥浆不落地系统,分离后的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备,不外排。管道分段试压,一般采用无腐蚀性的清洁水,循环使用,试压结束后用于区域洒水抑尘。施工生活营地设置防渗生活污水池,定期拉运至克深作业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运营期废水主要为采出水和井下作业废水。气井采出水随油气混合物输送至中秋1集中试采点采出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废水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标准后回注区域地层;井下作业废水采用专用废水回收罐收集后运至哈拉哈塘油田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理,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技术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标准后回注地层。 项目无新增定员及生活污水。 4.固体废物影响及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沟回填,无弃方,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钻井采用泥浆不落地系统,钻井岩屑随泥浆一同进入泥浆不落地系统处理,一开、二开上部为非磺化水基泥浆,采用泥浆不落地技术在井场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备,分离后的固相排入防渗岩屑池,经检测满足《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控制要求》(DB65/T3997-2017)中综合利用污染物限值要求后,可用于铺垫油区内的井场、道路等;二开下部、三开为磺化水基泥浆,现场进行固液分离后,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备,固相排入专用岩屑储罐,拉运至克拉苏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理。四开、五开为油基泥浆,在井场进行减量化处理后,运至中石化 (略) (略) 新疆油基岩屑处理站处理。施工机械设备废油、废烧碱包装袋、废防渗材料(属于HW08类危险废物)暂存钻井场地配套的临时危废暂存间内,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管材边角料、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渣等,不可回收利用部分集中收集后拉运至克深工业固体填埋场填埋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运至克深工业固废填埋场生活垃圾填埋池进行处置。 项目运营期不新增劳动定员,不新增生活垃圾。运营期落地油,污泥,废滤料,实验室废液,废药剂包装袋,送至克拉采油气管理区危废暂存间内暂存,定期委托有相应处置资质单位处置。 5.声环境影响及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高噪声设备。施工期噪声源均为暂时的,只在短时期对局部环境造成影响,待施工结束后随之消失。 运营期对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经采取措施后,井场、站场厂界噪声预测值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声功能区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6.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包括凝析油、天然气。 将本次建设内容 (略) 克拉采油气管理区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严格执行井控工作管理制度,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在井口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井场设置禁止烟火标识,设备选用防爆设备;井下作业之前,在井场周围划分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泵、高压汇管、井口装置等高压设备均布置于高压区内,施工过程中,高压区无关人员全部撤离,并设置安全警戒岗;井下作业时要求带罐操作,最大限度避免落地原油产生,原油落地浸染的土壤交由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加强管理,对井口装置、集输管线等易发生泄漏的部位进行巡回检查,杜绝井场跑、冒、滴、漏,以及油品泄漏事件的发生;集输管线敷设前,加强对管材质量的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在管线的敷设线路上设置永久性标志;定期对管线进行超声波检查,对壁厚低于规定要求的管段及时更换,消除爆管隐患;定期对管线进行巡视,加强管线和警示标志的管理工作。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2 | 新疆新能源(集团) (略) 1000吨/年干废触体资源化利用工业示范项目 |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北部产业园区、新疆新能源(集团) (略) 现有厂区内 | 新疆新能源(集团) (略) | 新疆天合 (略) | 本项目建设性质属于改扩建,新建1座粗铜回收车间,内设1条粗铜生产线,配套建设辅助用房,供汽、供水、供电等均依托现有工程。 | 1.大气环境影响及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采取施工现场设置围挡、洒水抑尘、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土方施工作业、物料运输和堆放加盖篷布等措施后,可减缓施工扬尘对项目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干废触体开桶备料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氯硅烷,最终与空气中水分生成氯化氢;预处理单元干废触体投料含尘废气、干废触体水解产生的氯化氢、废硫酸投加混料产生的硫酸雾及非*烷总烃、电解后液逸出的氯气。氧化酸浸反应尾气,主要污染物为氧化反应过程中随水蒸气逸出的硫酸雾、非*烷总烃、氯气、氯化氢、氧气及少量臭氧等;电解单元尾气主要污染物为电积过程中阳极产生的氯气、随水蒸气逸出的硫酸雾、非*烷总烃。本项目运行系统设置微负压,开桶备料区设置集气罩(集气效率95%以上),预处理槽、氧化反应釜密闭及电解槽加盖,将上述废气集中收集,通过风机导入新建尾气吸收处理系统(两级碱洗+除湿+活性炭吸附)处理,最终通过1根25米高排气筒(DA012)排放。废气中颗粒物、氯化氢、硫酸雾、氯气、非*烷总烃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无组织废气主要为:干废触体开桶备料时挥发的氯硅烷废气在集气罩收集时未能100%捕集的无组织逸散废气。通过采取加强生产管理、优化操作条件等措施,项目区厂界氯化氢各监控点排放浓度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评估认为,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结论总体可信。建设单位应加强设备、管线等检修和维护,控制无组织废气排放,发现超标时应及时采取废气治理补救措施。 2.水环境影响及采取的保环境护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 (略) 现有厂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环境影响很小。 运营期氧化酸浸反应浆液固液分离后固相硅渣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氯化物、硫酸根,废水量为1458立方米/年。粗铜清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废水量为178.11立方米/年。尾气处理系统碱喷淋废水,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悬浮物、重金属铜、盐类,废水量为2988.8立方米/年。其中硅渣清洗废水、粗铜清洗废水全部返回预处理单元回用于干废触体预处理,尾气处理系统碱喷淋废水全部进入厂区现有污水站处理,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20)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要求后全部回用。 (略) 厂区现有1座处理能力为100吨/天的污水处理站,采用“粗格栅+A/O生化+MBR池+UF超滤+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尾水可实现达标,依托可行。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为:对新增粗铜车间、废水导流收集管道、废水循环池等重点区域进行防渗,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米厚,渗透系数为10-7厘米/秒的等效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防渗区包括:配电室等,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米厚,渗透系数为1.0×10-7厘米/秒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简单防渗区主要包括厂区道路等区域,进行地面硬化。厂区已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布置地下水监测井,定期开展监测。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评估认为,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总体可信。建设单位应严格落实分区防渗措施,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地下水监测,如发现防渗功能下降应采取积极措施及时处理,严防污染地下水。 3.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主要为干废触体、废硫酸、臭氧、电解液、浸出液、废电解液、尾气处理系统及管道中的氯气、硫化氢、硫酸雾。 采取的保护措施:生产车间设置毒有害物质的自动报警和控制系统,装置配备事故初级应急监测设施和人员,配备事故初级救护物资。在各危险区域设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报警器,进行监控和报警。设置预防与控制事故状态下地下水体污染的“三级防控”措施,在装置污染区设置围堰; (略) 现有事故池(有效容积900立方米)收集事故废水。设立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系统。规范危险废物运输贮存作业。修订完善企业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本项目纳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控。 4.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送准东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生活垃圾收集送准东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运营期新增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包装材料、硅渣、废电解液、废活性炭等,均为危险废物。干废触体和废硫酸包装桶破碎处理后由现有危废处置中心焚烧处置。水洗硅渣按次生危险废物管理,在危险废物库暂存,固化处理经检测合格送入柔性填埋场填埋处理,在有条件时将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定期排放的废电解液转运至现有废硫酸无害化处置装置处理。尾气回收处理系统废活性炭现有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焚烧处理。 5.声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噪声,产生短期、局部影响,施工结束后消失,声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经采取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建筑隔声等降噪措施后,厂界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功能区标准限值,且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不会造成噪声扰民。 6.碳排放影响分析 采取的节能降碳措施主要为:结合自身生产管理实际情况,建立碳管理制度;加强碳管理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提高节能降碳意识;项目在总图布置时,根据工艺生产的需要,按照工艺流向布置,物料顺行,合理分配运输量,减少物流,减少折返、迂回以及货物的重复装卸和搬运,减少厂内运输货物周转量,缩短运输距离,从而减少厂区内运输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移动设备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工艺设备和建构筑物合理布局,变配电设施等均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电力等能源输送损耗;各种电力设备均选用能效等级为1级的节能产品,实际功率和负荷相适应,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3 | (略) 阿苇滩引水闸除险加固工程 | 阿勒泰 (略) | (略) 水利工作总站 | 新疆博衍水利 (略) | 本工程为除险加固工程,主要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水闸的设计引水流量8.36m3/s,加大流量为10.44m3/s,负责下游11.76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工程由进水闸、冲沙闸、溢流堰、上下游连接段等组成;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工程规模为中型。本工程设1个弃渣场;施工生产生活区2处、施工管理区1处;永久道路1条,施工临时道路1条,施工道路总长3.5km。 | 1.地表水环境影响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水资源配置: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1.76万亩( (略) 红阿灌区9.76万亩、兵团181团2.0万亩耕地),设计水平年2025年。根据“三条红线”成果,阿苇滩引水闸控制的红阿灌区2025年超出“三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范围273.53万m3(默认阿苇滩引水闸控制的181团灌区用水量符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 生态流量要求;额尔齐斯河流域综合规划提出克兰河主要控制断面克孜加尔断面生态基流要求多水期(5~10月)下泄流量不得小于4.02m3/s,少水期(11月~次年4月)下泄流量不得小于1.95m3/s,未对其他断面提出生态基流要求。 施工导流:工程施工采用分期围堰导流,一期围堰采用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浆砌石围堰相结合的方式将进水闸、冲沙闸及部分溢流堰围住,下泄水量为现有引水闸引水后余水,经束窄后的河床进行下泄;二期围堰亦采用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浆砌石围堰相结合的方式将剩余未施工溢流堰部分围住,下泄水量仍为现有引水闸引水后余水,从已施工完毕的冲沙闸中通过,工程施工期间对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基本无影响。 水文情势:阿苇滩引水闸建成运行后,P=50%频率,闸址断面仅在5~9月引水,总引水量减少156.96万m3,减幅为2.90%。但是由于闸址断面以上渠首4~9月增加引水量813.58万m3,通过现状和设计水平年不同来水保证率闸址断面下泄流量对比,设计水平年年内下泄总量略小于现状年。下泄水量各月均减少,全年共减少656.62万m3,减幅为1.26%,减幅最大的月份为8月,减幅为10.32%。工程闸址断面下泄流量均满足生态流量要求。 施工期采用沉淀+砂滤工艺对混凝土拌和废水进行处理;配置成品玻璃钢化粪池对施工临时生活区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运营期管理站生活污水处理措施考虑配置成品玻璃钢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在冲沙闸安装在线流量监测仪,监测工程运行期生态流量下泄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定期上报到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 2.地下水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建设不会影响地下径流条件,不会引发土壤盐渍化等次生水文地质问题,对闸址区地下水影响较小。工程建成后,区域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基本未发生变化,工程闸址断面下泄水量较现状年减小幅度仅为1.26%,变化较小,因此工程建设对闸址下游河段地下水位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评估认为,地下水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3.生态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生生态:施工期应明确施工用地范围,禁止施工人员、车辆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将对闸址工程区、弃渣场区、交通道路区、施工生产区、施工生活区等分区进行植被恢复以减缓工程建设对项目区植被的影响。施工场地、工程占地区地表清理平整前,开展植物详查,确定需要保护的额河杨具体分布数量、位置,有无其它需保护物种,以便施工期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对20株额河杨进行迁地保护,迁地移栽至工程管理站四周,生态红线内禁止从事与本项目无关的建设活动,禁止占用未经批复的生态红线内用地。落实河谷林草区生态监测措施,开展长期的跟踪监测评价,视评价结果,适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水生生态:维护鱼类栖息地(特别是额尔齐斯河科克苏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河段周边的自然环境,避免人为干扰对栖息地保护河段水生生境的破坏,强化渔政管理,开展长期的水质、鱼类和水生生物等生态环境监测,栖息地(额尔齐斯河科克苏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河段应尽量禁止相关水资源、水能资源开发的工程建设。根据监测结果依靠克孜加尔水库增殖站开展必要的增殖放流,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渔业资源。此次及近期水生生态专项调查中,没有发现洄游和半洄游的鱼类。 4.大气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环境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面扬尘、道路运输扬尘、混凝土拌和机和综合加工厂粉尘,以及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排放的燃油尾气,主要污染物有TSP及NOX等。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为:需补充施工期间的路面养护措施,保持路面平整,设限速标志,在经过红墩镇阔克萨孜村乡村道路时车速控制在30km/h以内;夜间22:00~8:00(可根据当时作息时间具体调整)时段禁止运输;对产尘开挖面适当洒水,防止开挖和转运过程起尘;运输物料时采取遮盖和密闭措施;加强施工区内主干道路面养护,控制车速,定期降尘洒水,对施工人员加强劳动保护。 5.声环境影响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噪声源主要包括混凝土系统、综合加工厂等施工机械的固定连续声源噪声、交通噪声等。 拟采取的措施为:选用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施工机械,缩短设备使用时间。尽量选用低噪声车辆,加强车辆维修养护。对施工工人进行防护。 评估认为,在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声环境影响可控。 6.固体废物影响及采取的环保措施 施工活动从根本上改变永久占地区地表覆盖物的类型和性质,改变土壤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临时占地区施工结束后采取措施可逐步恢复。严格限定施工扰动范围;加强废污水管理,所有工程废污水收集处理后综合利用或 (略) 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严禁乱排,避免对周边土壤造成污染;施工结束后,结合水土保持措施,对施工临时占地区采取土地平整、覆土及植被恢复措施,为扰动区土壤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7.环境风险分析 落实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并加强定期对废(污)处理系统进行详细的检修,使系统处于良好状态运行,保证各类废水的处理设施都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灌区节水力度,进行灌区用水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流域灌区社会经济用水总量,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各引水口取水管理,避免超引水;加强监管、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的规定,通过三次网上公示、两次刊登报纸公示和张贴告示等方式收集当地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未收到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 |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