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逐浪行举力奋进新征程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思路/
勇立潮头逐浪行举力奋进新征程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思路/
信息索引号: | K*/2024-00480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生态环境分局 | |
成文日期: | 2024-0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略) 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
2024年1月
2023年,椒江分局深入学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投身“两个先行”,实施三个“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六大片区”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2023年度亮点工作
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空气优良率显著提升,获评2 (略) (略) 。
(一)国际舞台展卓越风姿。“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该项目获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 (略) 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被央视媒体焦点访谈专题报道,2所小学通过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全省仅2家。
(二)全国赛道扬开拓精神。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国家级试点,相关 (略) 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发言。椒江首创全国城区三维噪声地图,被生态环境部写入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三)全省队*显勇者担当。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强势推进, (略) 首笔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建成双碳大陈数字化展厅,该试点 (略) 委省政府2023年度健 (略) 级样板,获省生态环境厅郎文荣厅长批示。同时,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 (略) 首个温室气体站。获评20 (略) (略) 三星级评估、2022年美丽浙江 (略) 区。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铁军队*建设。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制定2023年度机关党的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相关文件,中层及以上干部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党组理论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通过理论中心组学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永宁河流域污染源强解析和汛期污 (略) 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辖区范围内汛期与非汛期入河的各类污染源对河道污染强度的分析, (略) 平原性河流的汛期污染提供经验。加快推进再生水国家试点建设,已建成城区再生水管网46.98公里。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为精准溯源、高效执法提供依据。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3-7天重点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截止目前,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 (略) 第27名,水质综合指数较去年年底提升5名。三是深入实施净土保卫战。委 (略) 编制的《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和协同防治方案》 (略) 士领衔的专家组评审;10月,医化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名录;11月,相关经验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交流。对3个地块发送土壤修复实施风险预警函。启动医化园区非规范垃圾填埋场清理工程,完成原升旺电镀地块遗留危废彻底清理。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666万元,启动原宁江化学厂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18个重点地块土壤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四是全面推进全域“ (略) ”建设工作。推进固废问题帮扶指导,完成海门、白云街道汽修行业以及前所街道眼镜行业“七张问题清单”销号。积极扩大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覆盖面,新增纳入106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危废监管,完成年危废产生量30吨以上产废单位浙固码系统及视频监控安装,完成8家危废经营单位规范化提升。聚焦海洋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蓝色循环” (略) “ (略) ”最佳实践案例,全市仅两例。“蓝色循环”案例入选“无废亚运”宣传片。创成20个特色无废细胞。
(三)坚持高效管控,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是强化执法管控。开展“排查见底百日攻坚”、“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绿剑”等执法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95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4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61件,罚款1155.6513万元,移送公安4起,行政拘留3人。办理非现场监管方式典型案件3起,查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案件6起,举报奖励制度涉及案件2起,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7起。3起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案例被列为典型,其中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1起, (略) 生态环境厅典型案例2起。信访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100%。完成医化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建设提升方案制定和“企业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任务。二是强化数字管控。完善医化园区实景模型,通过海*空“无人机、走航车、无人船、浮标站等”监测设备,全方位收集医化园区实时数据。深化智能审批场景,规范线上环评审核。已完成眼镜、纺织等60家企业全过程生产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处置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做好预测预警及报警事项的闭环处理工作,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黑匣子”被生态环境部领导点赞。三是强化生态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空间规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项目审批70个,强制性清洁生产6家,核发排污许可证106家。建立健全一案双查制度,已梳理筛查案源119个,启动7件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启 (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居环境提升研究项目, (略) 生物多样性试点1个。
(四)坚持全域美丽,激发生态共富活力。一是发挥美丽椒江实力。充分发挥椒江美丽办综合协调作用,制定年度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提升生态共富魅力。“蓝色循环”项目破解“海洋塑料废弃物无人收、利用价值认定难、治理持续性弱”等难点堵点,实现海洋生态多元共治,相关经验并入选浙里共富工作动态, (略) 委改革办浙里改(领跑者)第29期。高位谋划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工作,编制《大陈岛碳收支核算及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发布海洋蓝碳企业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与评价规范》, (略) 地方标准, (略) 首笔2223吨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以*元的价格在平台系统上拍卖成功。《探索“海洋蓝碳”改革 台州趟出海岛“两山”新路径》刊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内参》。三是挖掘减污降碳潜力。全面推进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试点建设,全省首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赛马评估中,大陈镇被评为A级试点。已完成心海社区、学院社区第一批社区试点验收,推进横河陈村、云健社区第二批社区试点工作,启动申报低碳村(社区)试点6个。建成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1个。四是激发环境宣传活力。充分利用微平台,扩大环境宣教影响力,各平台已更新560条信息,“椒江生态环境”公众号获评十佳新媒体。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多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承办8.15全国首个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活动, (略) 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组织开展多场公众参与环保设施开放活动,300余人 (略) (略)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2场,市级以上重量级媒体发表220篇,其中央视新闻5条,人民日报3篇。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生态文明大宣讲活动19场,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依托椒江民营企业 (略) 开展企业培训,已累计开展8期企业危废培训,覆盖569家企业856人次。2 (略)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9.02, (略) 第3,创历史新高。
三、存在问题
(一)医化园区环境仍存隐患。医化园区经过3轮整治,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地下水质现状、固废存放、恶臭等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二)区域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区域内污水零直排尚未全覆盖,雨污合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从而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河道生态补水不足,椒江地处温黄平原河网末端,存在水体流动差、生态基流小、交换能力弱等先天弱势,受近年连续干旱影响,区域内生态补水更是雪上加霜。因各项工程建设需要,人为的填堵河道,造成新的断头河,因淤泥未得到有效处置,河道淤积严重,周边临时安置房污水未得到处置,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乱堆乱扔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河道存在着黑臭风险。上下游联动治水机制待完善,市控黄礁断 (略) 下游,椒江南岸因温黄平原属性和行洪排涝情况影响,与路桥区、台州湾新区互为上下游关系,河道水质改善亟需上下游协同治理。
(三)部分中小企业危废管理仍待加强。部分中小企业受限于场地硬件、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危废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存在治反复的现象。
四、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4年总体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总书记考察浙江提出的“4+1”新期望要求,聚焦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挖掘改革创新潜力,聚力五项行动,擦亮先行示范品牌,积极打造低碳海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椒江,助力高质量建设青 (略) ,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椒江新画卷。
(一)聚焦一个目标, (略) 新画卷
稳步提升环境质量,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确保PM2.5浓度、AQI优良率稳步提升; (略) 控断面优良率、省控交接断面达标率、县控以上断面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实现“四个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率达考核目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无害化处置率保持“两个100%”。
(二)打好三场战役,开拓环境治理新局面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扬尘管控。对全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开展扬尘走航工作,增加雾炮及洒水频次;依托道路扬尘考核机制,对街道扬尘管控成效实行每月排名通报,以考核压实责任。建立应对联动治气机制。强化源头治废,引导企业加快零地技改和设备提升。开展VOCs排放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在企业厂界、固定污染源等重点区域设置3套分布式多通道VOCs在线监测仪设备+3套无机多参数在线监测质谱系统,铺设150个采样点,10个恶臭在线监测点位,4套异味敏感点在线监测系统,1套移动走航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定性定量,实时溯源,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统筹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部门联动、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加强田间地头巡逻检查;推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拟在下陈、洪家、白云街道增加3个高空瞭望点位,实现椒江区高空瞭望点位全覆盖。持续优化噪声地图的模型和点位布控。推动巩固噪声地图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预计明年年底完成噪声地图二期建设。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消Ⅴ增Ⅲ”治水工程,弥补区域水环境质量短板。落实重点断面“一点一策”、重点流域“一河一策”。推进主城区核心区、鲍浦河、岩头闸临时引调水工程,扩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争取2024年底完成实施椒南东部片区再生水利用工程。狠抓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管,探索建立打通水里和岸上的污染源管理体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强化水质预警研判、溯源处置。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推进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工作。6月底完成首批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申报,探索成熟高效、经济适用的土壤修复技术,争做全国试点样板。深入开展 (略) 建设。以无废集团、无废街区、无废供应链等特色无废细胞创建为抓手, (略) 整体建设水平,力争达到“ (略) ”四星建设标准,9 (略) 级评估。探索“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开展废塑料加工、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行业整治。创建“小微危废巴士”模式。在前所眼镜园区试点,每日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危废,做到园区小微企业危废不过夜,破解小微企业危废仓库不规范、日常管理不到位难题。
(三)实施五项行动,维护生态保护新秩序
一是加压奋进,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督察迎检行动。坚持底线思维,严排细查风险隐患,加大“回头看”力度,实行各级督察所有反馈问题和信访件全覆盖跟踪回访机制,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深挖提炼椒江整改案例特色亮点,力争“七张问题清单” (略) 排名稳中有进。推进“13+2”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的有机统一,于2024年6月底前,完成修造船行业整治提升;12月底前,完成复合布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废橡胶利用、废塑料加工、木质家具、建材石料加工和烧结砖等7个行业整治提升。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形成设施完备、机制健全、调度有序、管理规范的水污染物应急处突防范响应体系。谋划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台“黑匣子”功能监管覆盖面,借助“天地一体”近岸监测网实现近岸海域污染物全监控,提升环保监管效能。
二是协同共治,全域推进生态共美共富行动。以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为载体,力争创成大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略) 局做好山水林田湖海岛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谋实红色大陈、零碳共富EOD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略) 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三是改革深化,全链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探索“海洋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椒江海洋全链式改革,聚焦海洋污染治理、海岛生态发展、绿色低碳富民路径等三个难点问题,打响“海洋蓝碳”名片,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双循环,推进“蓝色循环”全国运营中心建成,推进相关产业落地椒江。 (略) 椒江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建设实体化的海洋废弃物收集网络和数字化闭环治理监管平台,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四是提质增效,全程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优化审批工作效能,积极探索“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打捆”审批、“多评合一”等环评模式,助推经济稳进提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深入推进代办员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企业排污权抵质押工作。不断加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和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培育力度。深化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能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质影响的企业实行“轻微免罚”,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能。深入实施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强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定期开展帮扶指导,真正实现“有事帮扶,无事不扰”。
五是压实责任,全面深化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行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深化“五廉+五心+五比”党建清廉品牌,持续落实区委巡察整改成果;聚焦“四风”问题整治,对照各项突出问题,逐项查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净化机关政治生态;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创优的动力,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优服务、守清廉的环保铁军。
(略) 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
2024年1月
2023年,椒江分局深入学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投身“两个先行”,实施三个“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六大片区”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2023年度亮点工作
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空气优良率显著提升,获评2 (略) (略) 。
(一)国际舞台展卓越风姿。“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该项目获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 (略) 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被央视媒体焦点访谈专题报道,2所小学通过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全省仅2家。
(二)全国赛道扬开拓精神。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国家级试点,相关 (略) 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发言。椒江首创全国城区三维噪声地图,被生态环境部写入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三)全省队*显勇者担当。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强势推进, (略) 首笔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建成双碳大陈数字化展厅,该试点 (略) 委省政府2023年度健 (略) 级样板,获省生态环境厅郎文荣厅长批示。同时,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 (略) 首个温室气体站。获评20 (略) (略) 三星级评估、2022年美丽浙江 (略) 区。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铁军队*建设。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制定2023年度机关党的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相关文件,中层及以上干部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党组理论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通过理论中心组学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永宁河流域污染源强解析和汛期污 (略) 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辖区范围内汛期与非汛期入河的各类污染源对河道污染强度的分析, (略) 平原性河流的汛期污染提供经验。加快推进再生水国家试点建设,已建成城区再生水管网46.98公里。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为精准溯源、高效执法提供依据。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3-7天重点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截止目前,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 (略) 第27名,水质综合指数较去年年底提升5名。三是深入实施净土保卫战。委 (略) 编制的《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和协同防治方案》 (略) 士领衔的专家组评审;10月,医化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名录;11月,相关经验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交流。对3个地块发送土壤修复实施风险预警函。启动医化园区非规范垃圾填埋场清理工程,完成原升旺电镀地块遗留危废彻底清理。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666万元,启动原宁江化学厂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18个重点地块土壤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四是全面推进全域“ (略) ”建设工作。推进固废问题帮扶指导,完成海门、白云街道汽修行业以及前所街道眼镜行业“七张问题清单”销号。积极扩大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覆盖面,新增纳入106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危废监管,完成年危废产生量30吨以上产废单位浙固码系统及视频监控安装,完成8家危废经营单位规范化提升。聚焦海洋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蓝色循环” (略) “ (略) ”最佳实践案例,全市仅两例。“蓝色循环”案例入选“无废亚运”宣传片。创成20个特色无废细胞。
(三)坚持高效管控,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是强化执法管控。开展“排查见底百日攻坚”、“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绿剑”等执法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95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4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61件,罚款1155.6513万元,移送公安4起,行政拘留3人。办理非现场监管方式典型案件3起,查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案件6起,举报奖励制度涉及案件2起,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7起。3起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案例被列为典型,其中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1起, (略) 生态环境厅典型案例2起。信访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100%。完成医化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建设提升方案制定和“企业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任务。二是强化数字管控。完善医化园区实景模型,通过海*空“无人机、走航车、无人船、浮标站等”监测设备,全方位收集医化园区实时数据。深化智能审批场景,规范线上环评审核。已完成眼镜、纺织等60家企业全过程生产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处置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做好预测预警及报警事项的闭环处理工作,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黑匣子”被生态环境部领导点赞。三是强化生态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空间规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项目审批70个,强制性清洁生产6家,核发排污许可证106家。建立健全一案双查制度,已梳理筛查案源119个,启动7件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启 (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居环境提升研究项目, (略) 生物多样性试点1个。
(四)坚持全域美丽,激发生态共富活力。一是发挥美丽椒江实力。充分发挥椒江美丽办综合协调作用,制定年度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提升生态共富魅力。“蓝色循环”项目破解“海洋塑料废弃物无人收、利用价值认定难、治理持续性弱”等难点堵点,实现海洋生态多元共治,相关经验并入选浙里共富工作动态, (略) 委改革办浙里改(领跑者)第29期。高位谋划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工作,编制《大陈岛碳收支核算及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发布海洋蓝碳企业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与评价规范》, (略) 地方标准, (略) 首笔2223吨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以*元的价格在平台系统上拍卖成功。《探索“海洋蓝碳”改革 台州趟出海岛“两山”新路径》刊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内参》。三是挖掘减污降碳潜力。全面推进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试点建设,全省首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赛马评估中,大陈镇被评为A级试点。已完成心海社区、学院社区第一批社区试点验收,推进横河陈村、云健社区第二批社区试点工作,启动申报低碳村(社区)试点6个。建成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1个。四是激发环境宣传活力。充分利用微平台,扩大环境宣教影响力,各平台已更新560条信息,“椒江生态环境”公众号获评十佳新媒体。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多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承办8.15全国首个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活动, (略) 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组织开展多场公众参与环保设施开放活动,300余人 (略) (略)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2场,市级以上重量级媒体发表220篇,其中央视新闻5条,人民日报3篇。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生态文明大宣讲活动19场,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依托椒江民营企业 (略) 开展企业培训,已累计开展8期企业危废培训,覆盖569家企业856人次。2 (略)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9.02, (略) 第3,创历史新高。
三、存在问题
(一)医化园区环境仍存隐患。医化园区经过3轮整治,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地下水质现状、固废存放、恶臭等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二)区域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区域内污水零直排尚未全覆盖,雨污合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从而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河道生态补水不足,椒江地处温黄平原河网末端,存在水体流动差、生态基流小、交换能力弱等先天弱势,受近年连续干旱影响,区域内生态补水更是雪上加霜。因各项工程建设需要,人为的填堵河道,造成新的断头河,因淤泥未得到有效处置,河道淤积严重,周边临时安置房污水未得到处置,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乱堆乱扔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河道存在着黑臭风险。上下游联动治水机制待完善,市控黄礁断 (略) 下游,椒江南岸因温黄平原属性和行洪排涝情况影响,与路桥区、台州湾新区互为上下游关系,河道水质改善亟需上下游协同治理。
(三)部分中小企业危废管理仍待加强。部分中小企业受限于场地硬件、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危废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存在治反复的现象。
四、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4年总体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总书记考察浙江提出的“4+1”新期望要求,聚焦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挖掘改革创新潜力,聚力五项行动,擦亮先行示范品牌,积极打造低碳海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椒江,助力高质量建设青 (略) ,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椒江新画卷。
(一)聚焦一个目标, (略) 新画卷
稳步提升环境质量,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确保PM2.5浓度、AQI优良率稳步提升; (略) 控断面优良率、省控交接断面达标率、县控以上断面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实现“四个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率达考核目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无害化处置率保持“两个100%”。
(二)打好三场战役,开拓环境治理新局面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扬尘管控。对全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开展扬尘走航工作,增加雾炮及洒水频次;依托道路扬尘考核机制,对街道扬尘管控成效实行每月排名通报,以考核压实责任。建立应对联动治气机制。强化源头治废,引导企业加快零地技改和设备提升。开展VOCs排放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在企业厂界、固定污染源等重点区域设置3套分布式多通道VOCs在线监测仪设备+3套无机多参数在线监测质谱系统,铺设150个采样点,10个恶臭在线监测点位,4套异味敏感点在线监测系统,1套移动走航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定性定量,实时溯源,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统筹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部门联动、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加强田间地头巡逻检查;推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拟在下陈、洪家、白云街道增加3个高空瞭望点位,实现椒江区高空瞭望点位全覆盖。持续优化噪声地图的模型和点位布控。推动巩固噪声地图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预计明年年底完成噪声地图二期建设。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消Ⅴ增Ⅲ”治水工程,弥补区域水环境质量短板。落实重点断面“一点一策”、重点流域“一河一策”。推进主城区核心区、鲍浦河、岩头闸临时引调水工程,扩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争取2024年底完成实施椒南东部片区再生水利用工程。狠抓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管,探索建立打通水里和岸上的污染源管理体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强化水质预警研判、溯源处置。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推进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工作。6月底完成首批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申报,探索成熟高效、经济适用的土壤修复技术,争做全国试点样板。深入开展 (略) 建设。以无废集团、无废街区、无废供应链等特色无废细胞创建为抓手, (略) 整体建设水平,力争达到“ (略) ”四星建设标准,9 (略) 级评估。探索“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开展废塑料加工、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行业整治。创建“小微危废巴士”模式。在前所眼镜园区试点,每日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危废,做到园区小微企业危废不过夜,破解小微企业危废仓库不规范、日常管理不到位难题。
(三)实施五项行动,维护生态保护新秩序
一是加压奋进,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督察迎检行动。坚持底线思维,严排细查风险隐患,加大“回头看”力度,实行各级督察所有反馈问题和信访件全覆盖跟踪回访机制,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深挖提炼椒江整改案例特色亮点,力争“七张问题清单” (略) 排名稳中有进。推进“13+2”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的有机统一,于2024年6月底前,完成修造船行业整治提升;12月底前,完成复合布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废橡胶利用、废塑料加工、木质家具、建材石料加工和烧结砖等7个行业整治提升。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形成设施完备、机制健全、调度有序、管理规范的水污染物应急处突防范响应体系。谋划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台“黑匣子”功能监管覆盖面,借助“天地一体”近岸监测网实现近岸海域污染物全监控,提升环保监管效能。
二是协同共治,全域推进生态共美共富行动。以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为载体,力争创成大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略) 局做好山水林田湖海岛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谋实红色大陈、零碳共富EOD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略) 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三是改革深化,全链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探索“海洋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椒江海洋全链式改革,聚焦海洋污染治理、海岛生态发展、绿色低碳富民路径等三个难点问题,打响“海洋蓝碳”名片,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双循环,推进“蓝色循环”全国运营中心建成,推进相关产业落地椒江。 (略) 椒江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建设实体化的海洋废弃物收集网络和数字化闭环治理监管平台,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四是提质增效,全程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优化审批工作效能,积极探索“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打捆”审批、“多评合一”等环评模式,助推经济稳进提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深入推进代办员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企业排污权抵质押工作。不断加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和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培育力度。深化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能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质影响的企业实行“轻微免罚”,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能。深入实施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强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定期开展帮扶指导,真正实现“有事帮扶,无事不扰”。
五是压实责任,全面深化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行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深化“五廉+五心+五比”党建清廉品牌,持续落实区委巡察整改成果;聚焦“四风”问题整治,对照各项突出问题,逐项查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净化机关政治生态;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创优的动力,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优服务、守清廉的环保铁军。
信息索引号: | K*/2024-00480 | 主题分类: | |
体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区生态环境分局 | |
成文日期: | 2024-0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略) 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
2024年1月
2023年,椒江分局深入学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投身“两个先行”,实施三个“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六大片区”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2023年度亮点工作
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空气优良率显著提升,获评2 (略) (略) 。
(一)国际舞台展卓越风姿。“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该项目获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 (略) 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被央视媒体焦点访谈专题报道,2所小学通过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全省仅2家。
(二)全国赛道扬开拓精神。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国家级试点,相关 (略) 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发言。椒江首创全国城区三维噪声地图,被生态环境部写入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三)全省队*显勇者担当。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强势推进, (略) 首笔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建成双碳大陈数字化展厅,该试点 (略) 委省政府2023年度健 (略) 级样板,获省生态环境厅郎文荣厅长批示。同时,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 (略) 首个温室气体站。获评20 (略) (略) 三星级评估、2022年美丽浙江 (略) 区。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铁军队*建设。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制定2023年度机关党的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相关文件,中层及以上干部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党组理论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通过理论中心组学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永宁河流域污染源强解析和汛期污 (略) 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辖区范围内汛期与非汛期入河的各类污染源对河道污染强度的分析, (略) 平原性河流的汛期污染提供经验。加快推进再生水国家试点建设,已建成城区再生水管网46.98公里。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为精准溯源、高效执法提供依据。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3-7天重点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截止目前,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 (略) 第27名,水质综合指数较去年年底提升5名。三是深入实施净土保卫战。委 (略) 编制的《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和协同防治方案》 (略) 士领衔的专家组评审;10月,医化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名录;11月,相关经验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交流。对3个地块发送土壤修复实施风险预警函。启动医化园区非规范垃圾填埋场清理工程,完成原升旺电镀地块遗留危废彻底清理。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666万元,启动原宁江化学厂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18个重点地块土壤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四是全面推进全域“ (略) ”建设工作。推进固废问题帮扶指导,完成海门、白云街道汽修行业以及前所街道眼镜行业“七张问题清单”销号。积极扩大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覆盖面,新增纳入106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危废监管,完成年危废产生量30吨以上产废单位浙固码系统及视频监控安装,完成8家危废经营单位规范化提升。聚焦海洋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蓝色循环” (略) “ (略) ”最佳实践案例,全市仅两例。“蓝色循环”案例入选“无废亚运”宣传片。创成20个特色无废细胞。
(三)坚持高效管控,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是强化执法管控。开展“排查见底百日攻坚”、“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绿剑”等执法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95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4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61件,罚款1155.6513万元,移送公安4起,行政拘留3人。办理非现场监管方式典型案件3起,查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案件6起,举报奖励制度涉及案件2起,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7起。3起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案例被列为典型,其中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1起, (略) 生态环境厅典型案例2起。信访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100%。完成医化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建设提升方案制定和“企业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任务。二是强化数字管控。完善医化园区实景模型,通过海*空“无人机、走航车、无人船、浮标站等”监测设备,全方位收集医化园区实时数据。深化智能审批场景,规范线上环评审核。已完成眼镜、纺织等60家企业全过程生产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处置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做好预测预警及报警事项的闭环处理工作,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黑匣子”被生态环境部领导点赞。三是强化生态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空间规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项目审批70个,强制性清洁生产6家,核发排污许可证106家。建立健全一案双查制度,已梳理筛查案源119个,启动7件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启 (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居环境提升研究项目, (略) 生物多样性试点1个。
(四)坚持全域美丽,激发生态共富活力。一是发挥美丽椒江实力。充分发挥椒江美丽办综合协调作用,制定年度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提升生态共富魅力。“蓝色循环”项目破解“海洋塑料废弃物无人收、利用价值认定难、治理持续性弱”等难点堵点,实现海洋生态多元共治,相关经验并入选浙里共富工作动态, (略) 委改革办浙里改(领跑者)第29期。高位谋划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工作,编制《大陈岛碳收支核算及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发布海洋蓝碳企业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与评价规范》, (略) 地方标准, (略) 首笔2223吨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以*元的价格在平台系统上拍卖成功。《探索“海洋蓝碳”改革 台州趟出海岛“两山”新路径》刊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内参》。三是挖掘减污降碳潜力。全面推进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试点建设,全省首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赛马评估中,大陈镇被评为A级试点。已完成心海社区、学院社区第一批社区试点验收,推进横河陈村、云健社区第二批社区试点工作,启动申报低碳村(社区)试点6个。建成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1个。四是激发环境宣传活力。充分利用微平台,扩大环境宣教影响力,各平台已更新560条信息,“椒江生态环境”公众号获评十佳新媒体。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多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承办8.15全国首个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活动, (略) 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组织开展多场公众参与环保设施开放活动,300余人 (略) (略)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2场,市级以上重量级媒体发表220篇,其中央视新闻5条,人民日报3篇。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生态文明大宣讲活动19场,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依托椒江民营企业 (略) 开展企业培训,已累计开展8期企业危废培训,覆盖569家企业856人次。2 (略)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9.02, (略) 第3,创历史新高。
三、存在问题
(一)医化园区环境仍存隐患。医化园区经过3轮整治,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地下水质现状、固废存放、恶臭等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二)区域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区域内污水零直排尚未全覆盖,雨污合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从而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河道生态补水不足,椒江地处温黄平原河网末端,存在水体流动差、生态基流小、交换能力弱等先天弱势,受近年连续干旱影响,区域内生态补水更是雪上加霜。因各项工程建设需要,人为的填堵河道,造成新的断头河,因淤泥未得到有效处置,河道淤积严重,周边临时安置房污水未得到处置,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乱堆乱扔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河道存在着黑臭风险。上下游联动治水机制待完善,市控黄礁断 (略) 下游,椒江南岸因温黄平原属性和行洪排涝情况影响,与路桥区、台州湾新区互为上下游关系,河道水质改善亟需上下游协同治理。
(三)部分中小企业危废管理仍待加强。部分中小企业受限于场地硬件、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危废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存在治反复的现象。
四、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4年总体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总书记考察浙江提出的“4+1”新期望要求,聚焦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挖掘改革创新潜力,聚力五项行动,擦亮先行示范品牌,积极打造低碳海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椒江,助力高质量建设青 (略) ,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椒江新画卷。
(一)聚焦一个目标, (略) 新画卷
稳步提升环境质量,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确保PM2.5浓度、AQI优良率稳步提升; (略) 控断面优良率、省控交接断面达标率、县控以上断面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实现“四个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率达考核目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无害化处置率保持“两个100%”。
(二)打好三场战役,开拓环境治理新局面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扬尘管控。对全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开展扬尘走航工作,增加雾炮及洒水频次;依托道路扬尘考核机制,对街道扬尘管控成效实行每月排名通报,以考核压实责任。建立应对联动治气机制。强化源头治废,引导企业加快零地技改和设备提升。开展VOCs排放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在企业厂界、固定污染源等重点区域设置3套分布式多通道VOCs在线监测仪设备+3套无机多参数在线监测质谱系统,铺设150个采样点,10个恶臭在线监测点位,4套异味敏感点在线监测系统,1套移动走航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定性定量,实时溯源,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统筹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部门联动、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加强田间地头巡逻检查;推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拟在下陈、洪家、白云街道增加3个高空瞭望点位,实现椒江区高空瞭望点位全覆盖。持续优化噪声地图的模型和点位布控。推动巩固噪声地图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预计明年年底完成噪声地图二期建设。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消Ⅴ增Ⅲ”治水工程,弥补区域水环境质量短板。落实重点断面“一点一策”、重点流域“一河一策”。推进主城区核心区、鲍浦河、岩头闸临时引调水工程,扩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争取2024年底完成实施椒南东部片区再生水利用工程。狠抓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管,探索建立打通水里和岸上的污染源管理体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强化水质预警研判、溯源处置。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推进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工作。6月底完成首批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申报,探索成熟高效、经济适用的土壤修复技术,争做全国试点样板。深入开展 (略) 建设。以无废集团、无废街区、无废供应链等特色无废细胞创建为抓手, (略) 整体建设水平,力争达到“ (略) ”四星建设标准,9 (略) 级评估。探索“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开展废塑料加工、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行业整治。创建“小微危废巴士”模式。在前所眼镜园区试点,每日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危废,做到园区小微企业危废不过夜,破解小微企业危废仓库不规范、日常管理不到位难题。
(三)实施五项行动,维护生态保护新秩序
一是加压奋进,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督察迎检行动。坚持底线思维,严排细查风险隐患,加大“回头看”力度,实行各级督察所有反馈问题和信访件全覆盖跟踪回访机制,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深挖提炼椒江整改案例特色亮点,力争“七张问题清单” (略) 排名稳中有进。推进“13+2”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的有机统一,于2024年6月底前,完成修造船行业整治提升;12月底前,完成复合布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废橡胶利用、废塑料加工、木质家具、建材石料加工和烧结砖等7个行业整治提升。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形成设施完备、机制健全、调度有序、管理规范的水污染物应急处突防范响应体系。谋划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台“黑匣子”功能监管覆盖面,借助“天地一体”近岸监测网实现近岸海域污染物全监控,提升环保监管效能。
二是协同共治,全域推进生态共美共富行动。以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为载体,力争创成大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略) 局做好山水林田湖海岛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谋实红色大陈、零碳共富EOD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略) 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三是改革深化,全链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探索“海洋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椒江海洋全链式改革,聚焦海洋污染治理、海岛生态发展、绿色低碳富民路径等三个难点问题,打响“海洋蓝碳”名片,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双循环,推进“蓝色循环”全国运营中心建成,推进相关产业落地椒江。 (略) 椒江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建设实体化的海洋废弃物收集网络和数字化闭环治理监管平台,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四是提质增效,全程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优化审批工作效能,积极探索“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打捆”审批、“多评合一”等环评模式,助推经济稳进提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深入推进代办员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企业排污权抵质押工作。不断加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和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培育力度。深化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能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质影响的企业实行“轻微免罚”,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能。深入实施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强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定期开展帮扶指导,真正实现“有事帮扶,无事不扰”。
五是压实责任,全面深化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行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深化“五廉+五心+五比”党建清廉品牌,持续落实区委巡察整改成果;聚焦“四风”问题整治,对照各项突出问题,逐项查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净化机关政治生态;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创优的动力,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优服务、守清廉的环保铁军。
(略) 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
2024年1月
2023年,椒江分局深入学总书记在浙江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投身“两个先行”,实施三个“一号工程”,重点围绕“六大片区”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2023年度亮点工作
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空气优良率显著提升,获评2 (略) (略) 。
(一)国际舞台展卓越风姿。“蓝色循环”项目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该项目获数字政府优秀创新案例、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生态文明优秀案例, (略) 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被央视媒体焦点访谈专题报道,2所小学通过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认证,全省仅2家。
(二)全国赛道扬开拓精神。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国家级试点,相关 (略) 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发言。椒江首创全国城区三维噪声地图,被生态环境部写入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三)全省队*显勇者担当。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强势推进, (略) 首笔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建成双碳大陈数字化展厅,该试点 (略) 委省政府2023年度健 (略) 级样板,获省生态环境厅郎文荣厅长批示。同时,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 (略) 首个温室气体站。获评20 (略) (略) 三星级评估、2022年美丽浙江 (略) 区。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铁军队*建设。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制定2023年度机关党的工作要点、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等相关文件,中层及以上干部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深入学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党组理论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方案,通过理论中心组学均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永宁河流域污染源强解析和汛期污 (略) 级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对辖区范围内汛期与非汛期入河的各类污染源对河道污染强度的分析, (略) 平原性河流的汛期污染提供经验。加快推进再生水国家试点建设,已建成城区再生水管网46.98公里。 (略) 首个企业端水质指纹溯源数据库,为精准溯源、高效执法提供依据。 (略) 首个县级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3-7天重点断面水质变化趋势。截止目前,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幅 (略) 第27名,水质综合指数较去年年底提升5名。三是深入实施净土保卫战。委 (略) 编制的《椒江医化园区土壤地下水调查评估和协同防治方案》 (略) 士领衔的专家组评审;10月,医化园区入选全国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名录;11月,相关经验在全国试点启动会上作典型交流。对3个地块发送土壤修复实施风险预警函。启动医化园区非规范垃圾填埋场清理工程,完成原升旺电镀地块遗留危废彻底清理。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1666万元,启动原宁江化学厂污染地块修复工程。完成18个重点地块土壤调查报告评审,重点地块安全利用率100%。四是全面推进全域“ (略) ”建设工作。推进固废问题帮扶指导,完成海门、白云街道汽修行业以及前所街道眼镜行业“七张问题清单”销号。积极扩大一般工业固废收运体系覆盖面,新增纳入106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赋能危废监管,完成年危废产生量30吨以上产废单位浙固码系统及视频监控安装,完成8家危废经营单位规范化提升。聚焦海洋塑料回收再利用的“蓝色循环” (略) “ (略) ”最佳实践案例,全市仅两例。“蓝色循环”案例入选“无废亚运”宣传片。创成20个特色无废细胞。
(三)坚持高效管控,筑牢生态安全防线。一是强化执法管控。开展“排查见底百日攻坚”、“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绿剑”等执法行动,出动环境执法人员9500余人次,检查各类企业4100余家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61件,罚款1155.6513万元,移送公安4起,行政拘留3人。办理非现场监管方式典型案件3起,查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案件6起,举报奖励制度涉及案件2起,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7起。3起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案例被列为典型,其中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1起, (略) 生态环境厅典型案例2起。信访受理率、办结率均达到100%。完成医化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建设提升方案制定和“企业级”防控体系建设提升任务。二是强化数字管控。完善医化园区实景模型,通过海*空“无人机、走航车、无人船、浮标站等”监测设备,全方位收集医化园区实时数据。深化智能审批场景,规范线上环评审核。已完成眼镜、纺织等60家企业全过程生产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处置机制,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做好预测预警及报警事项的闭环处理工作,环保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黑匣子”被生态环境部领导点赞。三是强化生态管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空间规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项目审批70个,强制性清洁生产6家,核发排污许可证106家。建立健全一案双查制度,已梳理筛查案源119个,启动7件生态损害赔偿工作。启 (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居环境提升研究项目, (略) 生物多样性试点1个。
(四)坚持全域美丽,激发生态共富活力。一是发挥美丽椒江实力。充分发挥椒江美丽办综合协调作用,制定年度考核办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是提升生态共富魅力。“蓝色循环”项目破解“海洋塑料废弃物无人收、利用价值认定难、治理持续性弱”等难点堵点,实现海洋生态多元共治,相关经验并入选浙里共富工作动态, (略) 委改革办浙里改(领跑者)第29期。高位谋划大陈岛“海洋蓝碳”省级试点工作,编制《大陈岛碳收支核算及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发布海洋蓝碳企业标准《滨海地区碳收支核算与评价规范》, (略) 地方标准, (略) 首笔2223吨海洋蓝碳贝类碳汇交易,以*元的价格在平台系统上拍卖成功。《探索“海洋蓝碳”改革 台州趟出海岛“两山”新路径》刊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内参》。三是挖掘减污降碳潜力。全面推进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试点建设,全省首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赛马评估中,大陈镇被评为A级试点。已完成心海社区、学院社区第一批社区试点验收,推进横河陈村、云健社区第二批社区试点工作,启动申报低碳村(社区)试点6个。建成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1个。四是激发环境宣传活力。充分利用微平台,扩大环境宣教影响力,各平台已更新560条信息,“椒江生态环境”公众号获评十佳新媒体。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多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承办8.15全国首个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宣传活动, (略) 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组织开展多场公众参与环保设施开放活动,300余人 (略) (略)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举办专题新闻发布会2场,市级以上重量级媒体发表220篇,其中央视新闻5条,人民日报3篇。开展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村镇生态文明大宣讲活动19场,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依托椒江民营企业 (略) 开展企业培训,已累计开展8期企业危废培训,覆盖569家企业856人次。2 (略) 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得分为89.02, (略) 第3,创历史新高。
三、存在问题
(一)医化园区环境仍存隐患。医化园区经过3轮整治,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是地下水质现状、固废存放、恶臭等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二)区域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区域内污水零直排尚未全覆盖,雨污合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从而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河道生态补水不足,椒江地处温黄平原河网末端,存在水体流动差、生态基流小、交换能力弱等先天弱势,受近年连续干旱影响,区域内生态补水更是雪上加霜。因各项工程建设需要,人为的填堵河道,造成新的断头河,因淤泥未得到有效处置,河道淤积严重,周边临时安置房污水未得到处置,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乱堆乱扔现象时有发生,不少河道存在着黑臭风险。上下游联动治水机制待完善,市控黄礁断 (略) 下游,椒江南岸因温黄平原属性和行洪排涝情况影响,与路桥区、台州湾新区互为上下游关系,河道水质改善亟需上下游协同治理。
(三)部分中小企业危废管理仍待加强。部分中小企业受限于场地硬件、管理人才缺乏等因素,危废管理工作较为薄弱,存在治反复的现象。
四、2024年度工作思路
2024年总体思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总书记考察浙江提出的“4+1”新期望要求,聚焦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挖掘改革创新潜力,聚力五项行动,擦亮先行示范品牌,积极打造低碳海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椒江,助力高质量建设青 (略) ,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椒江新画卷。
(一)聚焦一个目标, (略) 新画卷
稳步提升环境质量,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确保PM2.5浓度、AQI优良率稳步提升; (略) 控断面优良率、省控交接断面达标率、县控以上断面达标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实现“四个100%”;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优良率达考核目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和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无害化处置率保持“两个100%”。
(二)打好三场战役,开拓环境治理新局面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扬尘管控。对全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开展扬尘走航工作,增加雾炮及洒水频次;依托道路扬尘考核机制,对街道扬尘管控成效实行每月排名通报,以考核压实责任。建立应对联动治气机制。强化源头治废,引导企业加快零地技改和设备提升。开展VOCs排放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在企业厂界、固定污染源等重点区域设置3套分布式多通道VOCs在线监测仪设备+3套无机多参数在线监测质谱系统,铺设150个采样点,10个恶臭在线监测点位,4套异味敏感点在线监测系统,1套移动走航系统,通过数据整合定性定量,实时溯源,有效防控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统筹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按照“部门联动、专项治理、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加强田间地头巡逻检查;推进“人防”“技防”相结合,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拟在下陈、洪家、白云街道增加3个高空瞭望点位,实现椒江区高空瞭望点位全覆盖。持续优化噪声地图的模型和点位布控。推动巩固噪声地图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预计明年年底完成噪声地图二期建设。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消Ⅴ增Ⅲ”治水工程,弥补区域水环境质量短板。落实重点断面“一点一策”、重点流域“一河一策”。推进主城区核心区、鲍浦河、岩头闸临时引调水工程,扩大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模,争取2024年底完成实施椒南东部片区再生水利用工程。狠抓入河排污口整治和监管,探索建立打通水里和岸上的污染源管理体系。推动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提质扩面。强化水质预警研判、溯源处置。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推进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椒江区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试点工作。6月底完成首批中央环保专项资金申报,探索成熟高效、经济适用的土壤修复技术,争做全国试点样板。深入开展 (略) 建设。以无废集团、无废街区、无废供应链等特色无废细胞创建为抓手, (略) 整体建设水平,力争达到“ (略) ”四星建设标准,9 (略) 级评估。探索“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开展废塑料加工、资源回收利用等重点行业整治。创建“小微危废巴士”模式。在前所眼镜园区试点,每日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危废,做到园区小微企业危废不过夜,破解小微企业危废仓库不规范、日常管理不到位难题。
(三)实施五项行动,维护生态保护新秩序
一是加压奋进,全力奋战第三轮中央督察迎检行动。坚持底线思维,严排细查风险隐患,加大“回头看”力度,实行各级督察所有反馈问题和信访件全覆盖跟踪回访机制,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深挖提炼椒江整改案例特色亮点,力争“七张问题清单” (略) 排名稳中有进。推进“13+2”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提升,着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的有机统一,于2024年6月底前,完成修造船行业整治提升;12月底前,完成复合布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废橡胶利用、废塑料加工、木质家具、建材石料加工和烧结砖等7个行业整治提升。于2025年12月底前完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多级防控体系建设任务,形成设施完备、机制健全、调度有序、管理规范的水污染物应急处突防范响应体系。谋划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平台“黑匣子”功能监管覆盖面,借助“天地一体”近岸监测网实现近岸海域污染物全监控,提升环保监管效能。
二是协同共治,全域推进生态共美共富行动。以新一轮“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为载体,力争创成大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略) 局做好山水林田湖海岛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谋实红色大陈、零碳共富EOD项目。实施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 (略) 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三是改革深化,全链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行动。探索“海洋治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椒江海洋全链式改革,聚焦海洋污染治理、海岛生态发展、绿色低碳富民路径等三个难点问题,打响“海洋蓝碳”名片,全力推进蓝色经济双循环,推进“蓝色循环”全国运营中心建成,推进相关产业落地椒江。 (略) 椒江区海洋塑料污染数字化治理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建设实体化的海洋废弃物收集网络和数字化闭环治理监管平台,实现“一地创新、全市共享”。
四是提质增效,全程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优化审批工作效能,积极探索“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打捆”审批、“多评合一”等环评模式,助推经济稳进提质,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深入推进代办员工作制度,大力推进企业排污权抵质押工作。不断加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和减污降碳标杆项目培育力度。深化审慎包容柔性执法,对首次轻微违法、能及时改正,且未造成实质影响的企业实行“轻微免罚”,降低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能。深入实施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强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定期开展帮扶指导,真正实现“有事帮扶,无事不扰”。
五是压实责任,全面深化党建红引领生态绿行动。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持续深化“五廉+五心+五比”党建清廉品牌,持续落实区委巡察整改成果;聚焦“四风”问题整治,对照各项突出问题,逐项查摆,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净化机关政治生态;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激发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创新创优的动力,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优服务、守清廉的环保铁军。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