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生态环境局红寺堡分局关于2024年1月30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吴忠市生态环境局红寺堡分局关于2024年1月30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日我局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作出拟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53-*

通讯地址: (略) 红寺堡区综合大楼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红寺堡区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略) 红寺堡区大河乡麻黄沟村和新庄集乡洪沟滩村

(略) 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

宁夏 (略)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具体内容为:平整土地面积5632亩,改良土地8829万亩,其中增施有机肥共计2648.7吨,增施水溶肥353.15吨;麻黄沟片区308斗渠西侧新建一座容积6.0万平方米蓄水池。蓄水池北侧新建1座首部加压泵站,首部加压泵站后接4级田间管网,控制麻黄沟片区3197亩农田灌溉;干管地埋铺设总长16.09km,分干管地埋铺设总长35.45km,出地栓总长1.50km。洪沟滩片区新建首部过滤站,首部加压泵站后接4级田间管网,控制洪沟滩村5632亩农田灌溉。洪沟滩片区新建JKLGYJ-10/50绝缘型导线0.300km,新建敷设10kV电缆0.10km,均采用地埋式铺设方法。

项目总投资290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1万元,占总投资的2.79%,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废气、废水、噪声、固废防治、生态恢复等。

项目施工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和作业机械尾气,通过洒水抑尘、运输车辆加盖篷布、路面硬化、大风天禁止作业、加强设备保养等措施可降低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期设置临时施工废水沉淀池,施工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项目管道试压废水回用于场区洒水抑尘。施工营地设置环保型旱厕,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漱废水,直接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环保型旱厕粪便定期清运。

(三)施工期主要是机械设备噪声,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提高施工效率等防噪措施后,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的限值要求。

(四)施工开挖弃土堆存于弃土场,在堆土之前,对可剥离的表土区域进行剥离。施工过程对表土进行苫盖,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表土恢复,施工完毕后对施工生产区、蓄水池及泵站周边、引水管道、田间管网和田间道路两侧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地点合理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项目运营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运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首部加压泵站过滤装置产生的污泥和废滴灌带,污泥经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农户用于还田,废滴灌带由供应厂家回收。

(二)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泵类,通过采取对泵类基础进行减振处理,合理布局等综合降噪措施后,项目场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

(三)按照《报告表》要求做好其他环境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查,**日我局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拟审批意见。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作出拟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953-*

通讯地址: (略) 红寺堡区综合大楼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红寺堡区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略) 红寺堡区大河乡麻黄沟村和新庄集乡洪沟滩村

(略) 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

宁夏 (略)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土壤改良工程、灌溉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输配电工程,具体内容为:平整土地面积5632亩,改良土地8829万亩,其中增施有机肥共计2648.7吨,增施水溶肥353.15吨;麻黄沟片区308斗渠西侧新建一座容积6.0万平方米蓄水池。蓄水池北侧新建1座首部加压泵站,首部加压泵站后接4级田间管网,控制麻黄沟片区3197亩农田灌溉;干管地埋铺设总长16.09km,分干管地埋铺设总长35.45km,出地栓总长1.50km。洪沟滩片区新建首部过滤站,首部加压泵站后接4级田间管网,控制洪沟滩村5632亩农田灌溉。洪沟滩片区新建JKLGYJ-10/50绝缘型导线0.300km,新建敷设10kV电缆0.10km,均采用地埋式铺设方法。

项目总投资290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1万元,占总投资的2.79%,环保投资主要用于废气、废水、噪声、固废防治、生态恢复等。

项目施工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和作业机械尾气,通过洒水抑尘、运输车辆加盖篷布、路面硬化、大风天禁止作业、加强设备保养等措施可降低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二)施工期设置临时施工废水沉淀池,施工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项目管道试压废水回用于场区洒水抑尘。施工营地设置环保型旱厕,生活污水主要为洗漱废水,直接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环保型旱厕粪便定期清运。

(三)施工期主要是机械设备噪声,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提高施工效率等防噪措施后,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规定的限值要求。

(四)施工开挖弃土堆存于弃土场,在堆土之前,对可剥离的表土区域进行剥离。施工过程对表土进行苫盖,在施工结束后进行表土恢复,施工完毕后对施工生产区、蓄水池及泵站周边、引水管道、田间管网和田间道路两侧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建筑垃圾集中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及时清运至当地政府指定的地点合理处置;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项目运营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运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首部加压泵站过滤装置产生的污泥和废滴灌带,污泥经集中收集后定期交由农户用于还田,废滴灌带由供应厂家回收。

(二)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泵类,通过采取对泵类基础进行减振处理,合理布局等综合降噪措施后,项目场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

(三)按照《报告表》要求做好其他环境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