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1月19日对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1月19日对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19日对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19日-2024年1月25日。通讯地址: (略) 胜利路33号,邮编*电话:099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略) 危废暂存间建设(二期)项目(克拉玛依作业区)

白碱滩区

国家管网集团 (略) 西部分公司

中环联新(北京) (略)

拟建项目位于白碱滩区克拉玛依作业区站场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7.4m2),共设置3个贮存区,废蓄电池和废活性炭暂存区、废润滑油暂存区、废矿物油桶暂存区。废活性炭装袋密封保存,废润滑油存于120L高密度聚*烯HDPE废液收集桶内,不同贮存空间采用隔断,配套建设围堰、集液槽、应急事故池(0.125m3)。该项目仅暂存作业区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和处置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建成后年转运废润滑油2t、废蓄电池4t、废矿物油桶0.4t、废活性炭0.01t。项目总投资35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一)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期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落实危废贮存场所建设要求。本项目暂存间内地面设置集液槽,货架和废液收集桶下方设置5mm厚托盘(采用钢材涂敷防腐材料),事故状态下废润滑油可通过集液槽进入事故应急池;危废暂存间地面、墙裙以及围堰、集液槽和应急事故池均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危险废物暂存间箱底为不低于4.0mm厚钢板,钢板和四周墙壁均刷沥青防腐漆;地面粘铺1cm厚防静电防酸碱黑色橡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中的贮存、防渗、防腐建设要求,并设置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二)落实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废润滑油和废矿物油桶存储时废气经排风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暂存间容器均密闭,厂界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烷总烃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中特别排放限值。

2.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3.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厂界噪声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本项目危废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活性炭、事故状态下泄漏的电池电解液、废润滑油。电解液、废润滑油经集液槽流至应急事故池,交由具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废活性炭贮存于本项目分类隔间暂存区。暂存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拉运处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

2

(略) 危废暂存点建设(二期)项目(独山子维抢修中心)

独山子区

国家管网集团 (略) 西部分公司

中环联新(北京) (略)

拟建项目位于独山子区维抢修中心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钢结构棚危废暂存点(占地面积15m2),用于储存管道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废矿物油桶以及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活性炭。暂存点内设置3个贮存区,贮存固态危险废物(废活性炭)和液态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存于120L标准高密度聚*烯HDPE废液收集桶)和废矿物油桶。不同贮存空间采用钢材进行隔断,配套建设30cm围堰、应急事故池(0.125m3)。该项目仅暂存单位内部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和处置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建成后年转运废矿物油6t、废矿物油桶1.2t、废活性炭0.01t。项目总投资18.85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一)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期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落实危废贮存场所建设要求。本项目暂存点四周采用单层彩钢板墙面,顶部使用彩钢板屋顶,地面边缘处做高度为30cm的围堰;危废暂存点地面、围堰和应急事故池均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贮存、防渗、防腐建设要求,并设置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二)落实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桶存储时废气经排风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排放口排放,暂存间容器均密闭,厂界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烷总烃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中特别排放限值。

2.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3.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厂界噪声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本项目危废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活性炭、事故状态下泄漏的废润滑油。废润滑油经围堰收集至应急事故池,交由具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废活性炭贮存于本项目分类隔间暂存区。暂存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拉运处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

3

(略) 危废暂存点建设(二期)项目(独山子成品油站)

独山子区

国家管网集团 (略) 西部分公司

中环联新(北京) (略)

拟建项目位 (略) 独山子区独山子成品油站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钢结构棚危废暂存点(占地面积15m2),采用封闭式钢结构棚,在四周边缘处建设高30cm围堰,外部设置应急事故池0.125m3(用于收集事故废液),内部设置3个贮存区,分别贮存固态危险废物(废蓄电池和废活性炭,废活性炭装袋密封保存)、液态危险废物(废矿物油,放置于4个120L废液收集桶)和废矿物油桶,不同贮存空间采用隔断间隔。该项目仅暂存单位内部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和处置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建成后年转运废矿物油0.4t、废蓄电池3t、废矿物油桶0.2t、废活性炭0.01t。项目总投资18.85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一)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期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落实危废贮存场所建设要求。本项目暂存点四周采用单层彩钢板墙面,顶部使用彩钢板屋顶,地面边缘处做高度为30cm的围堰;危废暂存点地面、围堰和应急事故池均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中的贮存、防渗、防腐建设要求,并设置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二)落实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废润滑油和废矿物油桶存储时废气经排风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排放口排放,暂存间容器均密闭,厂界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烷总烃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中特别排放限值。

2.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3.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厂界噪声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本项目危废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活性炭、事故状态下泄漏的电池电解液、废润滑油。电解液、废润滑油经围堰收集至应急事故池,交由具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废活性炭贮存于本项目分类隔间暂存区。暂存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拉运处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略) 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19日对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19日-2024年1月25日。通讯地址: (略) 胜利路33号,邮编*电话:099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众参与情况

1

(略) 危废暂存间建设(二期)项目(克拉玛依作业区)

白碱滩区

国家管网集团 (略) 西部分公司

中环联新(北京) (略)

拟建项目位于白碱滩区克拉玛依作业区站场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17.4m2),共设置3个贮存区,废蓄电池和废活性炭暂存区、废润滑油暂存区、废矿物油桶暂存区。废活性炭装袋密封保存,废润滑油存于120L高密度聚*烯HDPE废液收集桶内,不同贮存空间采用隔断,配套建设围堰、集液槽、应急事故池(0.125m3)。该项目仅暂存作业区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和处置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建成后年转运废润滑油2t、废蓄电池4t、废矿物油桶0.4t、废活性炭0.01t。项目总投资35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一)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期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落实危废贮存场所建设要求。本项目暂存间内地面设置集液槽,货架和废液收集桶下方设置5mm厚托盘(采用钢材涂敷防腐材料),事故状态下废润滑油可通过集液槽进入事故应急池;危废暂存间地面、墙裙以及围堰、集液槽和应急事故池均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危险废物暂存间箱底为不低于4.0mm厚钢板,钢板和四周墙壁均刷沥青防腐漆;地面粘铺1cm厚防静电防酸碱黑色橡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中的贮存、防渗、防腐建设要求,并设置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二)落实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废润滑油和废矿物油桶存储时废气经排风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排放,暂存间容器均密闭,厂界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烷总烃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中特别排放限值。

2.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3.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厂界噪声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本项目危废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活性炭、事故状态下泄漏的电池电解液、废润滑油。电解液、废润滑油经集液槽流至应急事故池,交由具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废活性炭贮存于本项目分类隔间暂存区。暂存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拉运处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

2

(略) 危废暂存点建设(二期)项目(独山子维抢修中心)

独山子区

国家管网集团 (略) 西部分公司

中环联新(北京) (略)

拟建项目位于独山子区维抢修中心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钢结构棚危废暂存点(占地面积15m2),用于储存管道维修产生的废矿物油、废矿物油桶以及废气处理产生的废活性炭。暂存点内设置3个贮存区,贮存固态危险废物(废活性炭)和液态危险废物(废矿物油存于120L标准高密度聚*烯HDPE废液收集桶)和废矿物油桶。不同贮存空间采用钢材进行隔断,配套建设30cm围堰、应急事故池(0.125m3)。该项目仅暂存单位内部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和处置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建成后年转运废矿物油6t、废矿物油桶1.2t、废活性炭0.01t。项目总投资18.85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一)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期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落实危废贮存场所建设要求。本项目暂存点四周采用单层彩钢板墙面,顶部使用彩钢板屋顶,地面边缘处做高度为30cm的围堰;危废暂存点地面、围堰和应急事故池均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中贮存、防渗、防腐建设要求,并设置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二)落实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废润滑油和废润滑油桶存储时废气经排风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排放口排放,暂存间容器均密闭,厂界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烷总烃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中特别排放限值。

2.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3.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厂界噪声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本项目危废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活性炭、事故状态下泄漏的废润滑油。废润滑油经围堰收集至应急事故池,交由具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废活性炭贮存于本项目分类隔间暂存区。暂存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拉运处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

3

(略) 危废暂存点建设(二期)项目(独山子成品油站)

独山子区

国家管网集团 (略) 西部分公司

中环联新(北京) (略)

拟建项目位 (略) 独山子区独山子成品油站内。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1座钢结构棚危废暂存点(占地面积15m2),采用封闭式钢结构棚,在四周边缘处建设高30cm围堰,外部设置应急事故池0.125m3(用于收集事故废液),内部设置3个贮存区,分别贮存固态危险废物(废蓄电池和废活性炭,废活性炭装袋密封保存)、液态危险废物(废矿物油,放置于4个120L废液收集桶)和废矿物油桶,不同贮存空间采用隔断间隔。该项目仅暂存单位内部产生的危险废物,转运和处置均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建成后年转运废矿物油0.4t、废蓄电池3t、废矿物油桶0.2t、废活性炭0.01t。项目总投资18.85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

(一)落实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期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落实危废贮存场所建设要求。本项目暂存点四周采用单层彩钢板墙面,顶部使用彩钢板屋顶,地面边缘处做高度为30cm的围堰;危废暂存点地面、围堰和应急事故池均进行硬化、防腐、防渗处理,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cm/s,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中的贮存、防渗、防腐建设要求,并设置符合《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储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的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1年。

(二)落实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营期废润滑油和废矿物油桶存储时废气经排风扇+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排放口排放,暂存间容器均密闭,厂界非*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厂区内非*烷总烃浓度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表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中特别排放限值。

2.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

3.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措施。厂界噪声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

4.严格固体废物管理。本项目危废暂存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活性炭、事故状态下泄漏的电池电解液、废润滑油。电解液、废润滑油经围堰收集至应急事故池,交由具有危废经营资质的单位及时清运;废活性炭贮存于本项目分类隔间暂存区。暂存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拉运处置,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要求。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做出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决定要求听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