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南宁市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天然气直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南审环建〔2024〕11号
南宁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南宁市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天然气直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南审环建〔2024〕11号
南宁交投 (略) :
报来由广西 (略) 编制的《 (略) 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天然气直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该项目在我局网站的环评审批前公示期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第三方评 (略) (略) 对项目《报告表》的技术评估报告,批复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略) 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天然气直供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二)项目代码:2305-*-89-01-*。
(三)项目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青秀区、邕宁区(管道起点:E108°34′54.785",N22°47′53.748;终点:E108°46′20.269,N22°50′17.118")。
(四)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工程总投资8096.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85%。
(五)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详见《报告表》)
建设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的高压输气管道21.025km,其中南宁输气站至长塘站管段长13.46km,长塘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管段长7.565km,设计管径为D406×10mm,设计流量*Nm3/h,设计压力4.0MPa,管道压力等级为GB1。项目设计供气规模为10亿m3/a。
二、本次评价内容不包含输电送出线路工程。
三、根据《报告表》的评价结论,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周边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程度,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经审查,我局同意《报告表》评价结论,同意按《报告表》确定的建设地点、性质、内容、规模、生产工艺、执行标准和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进行建设。
四、项目产生实际污染物排放之前,应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项目)。
五、项目开工建设前,你单位仍要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报建手续。
六、项目生产时,你单位须按《报告表》所列的环境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并按国家有关要求公开监测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监测结果定期上报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七、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主体工程和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八、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报告表》中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承诺, (略) 生态环境局进行事中事后的监管管理工作,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
九、如项目自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报我局重新审核;如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略) 行政审批局
2024年1月29日
南宁交投 (略) :
报来由广西 (略) 编制的《 (略) 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天然气直供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相关材料收悉,该项目在我局网站的环评审批前公示期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第三方评 (略) (略) 对项目《报告表》的技术评估报告,批复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略) 东部新城(伶俐工业园)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天然气直供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二)项目代码:2305-*-89-01-*。
(三)项目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青秀区、邕宁区(管道起点:E108°34′54.785",N22°47′53.748;终点:E108°46′20.269,N22°50′17.118")。
(四)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工程总投资8096.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5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85%。
(五)项目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详见《报告表》)
建设南宁输气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的高压输气管道21.025km,其中南宁输气站至长塘站管段长13.46km,长塘站至伶俐天然气/LNG储配站管段长7.565km,设计管径为D406×10mm,设计流量*Nm3/h,设计压力4.0MPa,管道压力等级为GB1。项目设计供气规模为10亿m3/a。
二、本次评价内容不包含输电送出线路工程。
三、根据《报告表》的评价结论,在建设单位认真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和周边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程度,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经审查,我局同意《报告表》评价结论,同意按《报告表》确定的建设地点、性质、内容、规模、生产工艺、执行标准和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进行建设。
四、项目产生实际污染物排放之前,应按照国家排污许可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申请排污许可证(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项目)。
五、项目开工建设前,你单位仍要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报建手续。
六、项目生产时,你单位须按《报告表》所列的环境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并按国家有关要求公开监测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监测结果定期上报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七、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主体工程和环保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八、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报告表》中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承诺, (略) 生态环境局进行事中事后的监管管理工作,加强对该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自主验收监管。
九、如项目自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开工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报我局重新审核;如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工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应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略) 行政审批局
2024年1月29日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