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连续五年荣获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连续五年荣获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2月21日,宿松县召开拼经济优环境建设区域强县大会召开,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自2019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县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过去五年,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全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整治,全面落实“五控”措施,加强重点时段空气质量管控措施,持续推进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攻坚,宿松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指数PM10年平均浓度从2019年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58微克/立方米,下降23.7%;PM2.5年平均浓度从2019年的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10.3%,空气优良率由2019年的81%提升至2023年的91%。坚持水岸共治,统筹推进控源截污和大湖生态修复,自2019年以来,大官湖、黄湖国、龙感湖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五年达标。
二是一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扎实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五年来共整改完成中央、省级层面交办突出环境问题71个、自查问题200个,实现“动态清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推动实现全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城乡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河湖保护全面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稳步增强,逐步实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减存量、控增量”目标。
三是自然生态功能更加完善。
按照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的原则,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功能区管控要求,划定我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704.39㎞2,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9.72%,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自然保护区超过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85%,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监测迁徙水鸟数量由3.5万只增加到5.8万只,素有“国宝”之称的白鹤、东方白东鹳等珍稀鸟类成群重现身华阳河湖群湿地。
(撰稿人:刘骏驰 ?审核人:虞文胜)
2月21日,宿松县召开拼经济优环境建设区域强县大会召开,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自2019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县目标绩效考核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过去五年,宿松县生态环境分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全力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快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整治,全面落实“五控”措施,加强重点时段空气质量管控措施,持续推进城区空气质量改善攻坚,宿松县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指数PM10年平均浓度从2019年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58微克/立方米,下降23.7%;PM2.5年平均浓度从2019年的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35微克/立方米,下降10.3%,空气优良率由2019年的81%提升至2023年的91%。坚持水岸共治,统筹推进控源截污和大湖生态修复,自2019年以来,大官湖、黄湖国、龙感湖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五年达标。
二是一批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扎实开展“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五年来共整改完成中央、省级层面交办突出环境问题71个、自查问题200个,实现“动态清零”。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推动实现全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城乡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河湖保护全面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稳步增强,逐步实现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减存量、控增量”目标。
三是自然生态功能更加完善。
按照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的原则,将生态功能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敏感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功能区管控要求,划定我县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704.39㎞2,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9.72%,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自然保护区超过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85%,生态功能进一步提升,监测迁徙水鸟数量由3.5万只增加到5.8万只,素有“国宝”之称的白鹤、东方白东鹳等珍稀鸟类成群重现身华阳河湖群湿地。
(撰稿人:刘骏驰 ?审核人:虞文胜)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