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的批后公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的批后公告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3年12月2 (略) 人民政府批复,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民安街道、东山街道、东简街道和硇洲镇的行政辖区。其中,*域范围491.14平方公里,海域范围以海域勘界成果为准。

——注: (略) 自然资源厅的要求,*域范围为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的行政辖区范围(自然资源部2022年7月“三区三线”“二下”成果下发确认的版本), 海域范围以海域勘界成果为准。

二、目标愿景

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重大产业平台,争当粤东西北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三、城市性质

世界级临港产业集聚基地、示范性产业社区、滨海休闲旅游区。

四、三线划定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34平方公里(6.3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07平方公里(1.66万亩);*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7.32平方公里以内。

五、总体格局

构建“两屏多廊、两轴一核”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筑牢西部湿地生态屏障与东部海洋生态屏障,形成内部多条组团间的生态空间廊道,打造北部产业发展轴与南部城镇发展轴,提升发展东山-东简综合服务核,引导镇村体系逐步优化。

六、产业发展

形成以绿色重化工业为核心,先进制造为支撑,专业贸易和休闲旅游为特色的主导产业体系。其中,绿色重化工业包括绿色石化、绿色钢铁、绿色造纸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先进制造包括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四大延伸制造产业,以及大宗商品专业贸易和滨海休闲旅游等特色服务产业。

七、*海统筹

加强*海生态空间统筹,协调*海资源保护,形成*海一体的山海连通生态网络。加强*海开发利用空间统筹,在东海岛港区、龙海天、硇洲岛等临海区域有序布局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产业,推进*海开发利用协同。

强化围填海管控,严禁与海洋功能区划不相符的围填海开发活动,因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围填海的,使用海域时须严格论证海湾、河口、重要湿地、保护区附近海域进行围填海的合理性,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方式和时序。

八、国土空间用途结构优化

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严格控制耕地转园林地等非耕农用地,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加剧,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河流水面、滩涂、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的保护,统筹优化林地布局,保护生态空间;加强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精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挖潜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构建“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形成“一心、一区、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一心”指东海岛历史文化传承中心,综合传承展示东海岛的历史文化特色;“一区”指硇洲岛历史文化遗址集中保护区,加强对硇洲岛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多点”指规划范围内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点。

十、综合交通

增强对外区域交通联系。推进建设玉湛高速公路二期、环城高速公路(南三岛至东海岛跨海通道),预留湛江大道南延线、省道S288跨海通道、麻东大道(远景),提升区域联系效率;完善东海岛铁路的货运服务功能, (略) 郊铁路功能,强化与湛江中心城区联系,加快推进湛江东海岛港区铁路专用线、诺百世东海岛铁路专用线规划研究,远景预留东海岛铁路向东延伸至大型散杂货码头区段、东海岛南港区铁路支线。

(略) 道路系统。形成“四横五纵”方格网状骨架路网,“四横”是指疏港公路、工业大道-东城大道、龙池路、东海大道,“五纵”是指湖东大道、东建路、湛江大道、钢铁大道、龙海路,为各组团间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

(略) 政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给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环卫等设施,保障生产与生活发展需求。重点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供需平衡,构建分质共担,智慧节约型供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构建环境友好、循环可再生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提升非常规水资源供给;打造 (略) 政雨水排放系统,确保暴 (略) 安全;优化电厂、高压走廊、内部线网布局,建设智慧电力系统;完善燃气工程,通过天然气替代煤炭等方式,满足大企业用气,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促进东海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信息通信设施, (略) 传输网络;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岛内垃圾分类收集、转运。

十二、防灾减灾体系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安全发展,尤其是对石化安全生产的防护, (略) 建设作为长期战略目标。根据抗震设防标准,规划建设抗震生命线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完善的 (略) 防洪排涝体系, (略) 内涝、 (略) 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 (略) 生态环境;结合土地利 (略) 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的要求, (略) 消防安全布局;开展海洋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加强海堤防护能力建设,加快海洋观测网建设,提高风暴潮预警报技术;重点管控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各行业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加强重大危险源用地安全管控。

十三、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传导指引,通过“定性、定量、定界、定位”四种方式,将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向下层次规划传导。 (略) “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构建东海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体检评估制度,监测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的落实情况,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附主要图纸:

主要图纸.pdf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3年12月2 (略) 人民政府批复,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民安街道、东山街道、东简街道和硇洲镇的行政辖区。其中,*域范围491.14平方公里,海域范围以海域勘界成果为准。

——注: (略) 自然资源厅的要求,*域范围为2020年国土变更调查的行政辖区范围(自然资源部2022年7月“三区三线”“二下”成果下发确认的版本), 海域范围以海域勘界成果为准。

二、目标愿景

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的重大产业平台,争当粤东西北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三、城市性质

世界级临港产业集聚基地、示范性产业社区、滨海休闲旅游区。

四、三线划定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34平方公里(6.3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07平方公里(1.66万亩);*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7.32平方公里以内。

五、总体格局

构建“两屏多廊、两轴一核”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筑牢西部湿地生态屏障与东部海洋生态屏障,形成内部多条组团间的生态空间廊道,打造北部产业发展轴与南部城镇发展轴,提升发展东山-东简综合服务核,引导镇村体系逐步优化。

六、产业发展

形成以绿色重化工业为核心,先进制造为支撑,专业贸易和休闲旅游为特色的主导产业体系。其中,绿色重化工业包括绿色石化、绿色钢铁、绿色造纸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先进制造包括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四大延伸制造产业,以及大宗商品专业贸易和滨海休闲旅游等特色服务产业。

七、*海统筹

加强*海生态空间统筹,协调*海资源保护,形成*海一体的山海连通生态网络。加强*海开发利用空间统筹,在东海岛港区、龙海天、硇洲岛等临海区域有序布局发展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产业,推进*海开发利用协同。

强化围填海管控,严禁与海洋功能区划不相符的围填海开发活动,因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围填海的,使用海域时须严格论证海湾、河口、重要湿地、保护区附近海域进行围填海的合理性,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方式和时序。

八、国土空间用途结构优化

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严格控制耕地转园林地等非耕农用地,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加剧,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河流水面、滩涂、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的保护,统筹优化林地布局,保护生态空间;加强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精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挖潜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九、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构建“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形成“一心、一区、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格局。“一心”指东海岛历史文化传承中心,综合传承展示东海岛的历史文化特色;“一区”指硇洲岛历史文化遗址集中保护区,加强对硇洲岛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多点”指规划范围内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点。

十、综合交通

增强对外区域交通联系。推进建设玉湛高速公路二期、环城高速公路(南三岛至东海岛跨海通道),预留湛江大道南延线、省道S288跨海通道、麻东大道(远景),提升区域联系效率;完善东海岛铁路的货运服务功能, (略) 郊铁路功能,强化与湛江中心城区联系,加快推进湛江东海岛港区铁路专用线、诺百世东海岛铁路专用线规划研究,远景预留东海岛铁路向东延伸至大型散杂货码头区段、东海岛南港区铁路支线。

(略) 道路系统。形成“四横五纵”方格网状骨架路网,“四横”是指疏港公路、工业大道-东城大道、龙池路、东海大道,“五纵”是指湖东大道、东建路、湛江大道、钢铁大道、龙海路,为各组团间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联系。

十一、市政基础设施

(略) 政基础设施布局,完善给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环卫等设施,保障生产与生活发展需求。重点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供需平衡,构建分质共担,智慧节约型供水系统,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构建环境友好、循环可再生的污水收集处理体系,提升非常规水资源供给;打造 (略) 政雨水排放系统,确保暴 (略) 安全;优化电厂、高压走廊、内部线网布局,建设智慧电力系统;完善燃气工程,通过天然气替代煤炭等方式,满足大企业用气,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促进东海岛绿色低碳发展;完善信息通信设施, (略) 传输网络;推进垃圾分类,实现岛内垃圾分类收集、转运。

十二、防灾减灾体系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安全发展,尤其是对石化安全生产的防护, (略) 建设作为长期战略目标。根据抗震设防标准,规划建设抗震生命线工程和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完善的 (略) 防洪排涝体系, (略) 内涝、 (略) 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 (略) 生态环境;结合土地利 (略) 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的要求, (略) 消防安全布局;开展海洋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加强海堤防护能力建设,加快海洋观测网建设,提高风暴潮预警报技术;重点管控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各行业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加强重大危险源用地安全管控。

十三、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传导指引,通过“定性、定量、定界、定位”四种方式,将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向下层次规划传导。 (略) “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构建东海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监管。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体检评估制度,监测各类管控边界、约束性指标的落实情况,实现国土空间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

附主要图纸:

主要图纸.pdf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