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石山县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积石山县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公示


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略)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编制形成了《积石山县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和企业国有资产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日,我县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26万元,较上年增长17.72%。负债总额15610.97万元,较上年增长2.67%。净资产*.29万元,较上年增长18.36%。

1.资产分布情况。我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54万元,占67.08%;事业单位国有资产*.72万元,占32.92%。

2.资产构成情况。流动资产23493.22万元,较上年减少6.51%,占资产总额的5.37%;固定资产*.77万元,较上年增长0.57%,占资产总额33.45%;在建工程71360.37万元,较上年增长335.6%,占资产总额16.31%;无形资产287.64万元,较上年增长7.29%,占资产总额0.07%;公共基础设施*.76万元,较上年增长13.16%,占资产总额33.02%;政府储备物资2075.5万元,占资产总额0.47%;保障性住房49,508万元,占资产总额11.31%。

3.固定资产构成情况。固定资产*.33万元,占总资产的33.24%。其中,土地、房屋及地构筑物*.41万元,占固定资产78.71%(其中,房屋87714.7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60.3%);设备26701.58万元,占18.36%(其中,车辆2958.9万元,占2.03%,单价50万(含)以上(不含车辆)设备10474.17万元,占7.2%);文物和陈列品52.99万元,占0.04%;图书档案895.5万元,占0.62%;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3322.01元,占2.28%;特种动植物2.82万元,占0.002%。

(二)具体管理情况

1.资产配置情况。2022年度,我县配置固定资产14418.27万元(账面原值,下同)。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土地、房屋及构筑物9747.85万元,占67.61%;配置设备4290.13万元,占29.75%;配置文物和陈列品0万元0;配置图书档案32.33万元,占0.22%;配置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347.96万元,占2.41%。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5786.98万元,占40.14%;调拨2337.30万元,占16.21%;其他方式新增6293.98万元,占43.65%。

我县配置无形资产10.71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计算机软件10.71万元,占100%。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9.94万元,占92.81%;其他方式新增0.77万元,占7.19%。我县配置在建工程36625.97万元。

2.资产使用情况

(1)资产自用情况。截至**日,我县自用固定资产*.04(资产原值)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100.00%,其中:在用*.46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99.92%;闲置0.8万元;待处置(待报废、毁损等)169.78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0.08%。自用无形资产428.91万元,占账面无形资产总额的100.00%;其中在用428.91万元,占账面无形资产总额的100.00%。

(2)出租出借情况。截至**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不存在出租出借固定资产。

(3)对外投资情况。截至**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不存在对外投资情况。

3.资产处置情况。2022年度,我县处置资产939.69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固定资产939.69万元,占100.00%;从处置形式上分析,无偿调拨(划转)833.5万元,占88.7%;报废报损106.18万元,占11.3%。

4.资产收益情况。2022年度,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在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方面均无收益产生。

(三)重点资产情况

1.土地资产情况。截至**日,土地账面面积112,542.76平方米,账面原值129.06万元,账面净值63.31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112,542.76平方米,占比100.00%,出租出借0.00平方米,占比0.00%,闲置0.00平方米,占比0.00%,待处置0.00平方米,占比0.00%。本年度新增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

2.房屋资产情况。截至**日,房屋账面面积*.18平方米,账面价值*.49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18平方米,占99.97%,待处置213平方米,占0.03%。

3.车辆资产情况。截至**日,车辆账面数量379辆,账面原值5186.68万元,账面净值2680.35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378辆,占99.74%,出租出借0辆,占0.00%,闲置0辆,占0.00%,待处置1辆,占0.23%。

4.在建工程情况。截至**日,账面在建工程71360.37万元,其中,在建71360.37万元,占100%。

(四)资产绩效情况

截至**日,固定资产成新率为71.22%;公共基础设施成新率为100.00%;保障性住房成新率为100.00%。

二、国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一)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土地资源。根据2022年积石山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积石山县总面积902.92平方公里。全县耕地46.34万亩,种植园用地6.66万亩,林地25.67万亩,草地36.22万亩,湿地0.7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0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9万亩。

2.矿产资源。积石山县发现的矿产有金、铜、镍、花岗岩、石英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等7种。其中金、铜、镍主要分布在黑大山、大墩峡等地;花岗岩产在关家川一带,地质储量约900万立方米以上;建筑用砂石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刘集河、吹麻滩河,银川及支流的河床及其阶地,估算总资源储量2.99亿立方米;砖瓦用粘土分布于冲积、洪积和风积物中,总资源储量2901万立方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是积石山县的优势矿产。

3.森林资源。全县林地面积25.67万亩。其中,国有林地9万亩。

4.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州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临夏州野生动物43目212科763属11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科26属4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分别为雪豹、梅花鹿、林麝、马麝、白唇鹿、豺、金雕、白肩雕、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鹑、黑鹳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2种,主要有大天鹅、雀鹰、秃鹫、水獭、岩羊、苏门羚、血雉等。维管束植物有105科416属9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科26属38种,野生木本药用植物10科24属43种,主要有柏子仁、毛五加、甘肃山楂、枸杞、连翘、*香等;野生草本药用植物52科116属162种,主要有党参、柴胡、甘草、大黄、黄芪、防风、秦艽、麻黄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野生植物有38种,主要有羽叶点地梅、红花绿绒蒿、桃儿七、甘草、毛杓兰、凹舌兰、西藏杓兰、紫点杓兰、秦岭冷杉等。另有野花椒、野韭菜、野葱等多种野生调味植物。

5.自然保护地。全县没有自然保护地。

6.水资源。积石山县河流主要有黄河干流及其银川河、吹麻滩河、刘集河、干河滩河、清水峡河、樊家河、窝狼沟、石家河、韩家河等。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和收益情况

1.土地供应情况。出让国有土地8宗363.7326亩,收取土地出让金21324.83万元,划拨土地3宗24.933亩。

2.矿产资源出让情况。2022年没有出让矿产资源。

三、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积石山县禹源 (略) ,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3亿元,位于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大河路,为县属国有独资企业,根据县政府授权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产投资、运营业务,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下设积石山县 (略) 、积石山县禹源 (略) 、积石山县禹源益民 (略) 、甘肃禹源 (略) (略) 。 (略) 综合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任务,根据项目建设需要, (略) 场化原则和资本运作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筹资融资,并做好风险管控。截止**日,资产总额*.17万元,负债总额*.65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2万元,资产负债率44%。其中固定资产总额45296.67万元

四、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提高认识,注重业务学习,夯实管理基础。为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县财政国资管理部门认真学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中央、省州出台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文件,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力求做到规范管理、科学统筹,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加强日常资产管理,规范管理程序。一是实施了“单位资产动态监管,资源共享,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二是做到新增(购买、接受捐赠)资产及时入账,落实保管制度,责任到人。三是盘亏、报废资产由部门单位向财政局提出资产盘亏、报废申请报告,财政核查落实后批复意见,严格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其中,50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申请由县财政局审批,50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由部门单位直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报告申请,政府审批后,由财政局给与申请单位处置批复。

3.健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认真落实各项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并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月报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现状以及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动态化,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和分布。

4.抓好日常管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督促指导。做好日常管理和制度落实工作,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抓好各项制度落实的督促检查,搞好协调、衔接,督导各部门抓好落实,努力把我县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国土资源新发展格局。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坚决稳住全县耕地总量,持续优化耕地布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机制,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促进农业布局更加符合我县自然地理格局。严格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2.资源科学利用水平逐步提升。大力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使用,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积极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并不断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3.资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持续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领域的保护治理。加大自然资源领域典型违法案例公开曝光力度,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和耕地保护督察工作,组织各部门联合执法,自然资源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国资国企监管。依据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参照《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管理办法》《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州属国有企业投融资监管意见》等25项制度办法,结合我县实际,规范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2.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企党建工作。 (略) 州县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方向,努力把党的政治、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优势, (略) 治理体系, (略) 场化运营机制,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3.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方面。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

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机制方面。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不够,“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等现象存在;二是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明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划分存在不同认识,具体执行缺乏有效沟通协调。

2.制度建设方面。一是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特定类型国有资产的性质定位、政策目标不够明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的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进展缓慢,使用单位、审批部门、审计部门等都缺乏相应依据,配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较难保证。

3.资产日常管理方面。单位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资产入账不规范、清产核资不彻底,部分单位导致资产底数不够清楚。

4.难点和薄弱环节方面。县级层面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资产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有效统筹使用资产的力度不够。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县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和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民生发展项目集中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占用耕地数量逐年呈直线上升态势。但全县剩余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已不能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需求,制约了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2.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我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加之生态环境脆弱,难以开展成片区的土地开发,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度大。

3.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难。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下,各种生态修复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县财政有限,生态修复困难很大。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治理结构不健全。 (略) 在治理结构上都存在着不健全现象,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缺乏公司经营管理的经验。

2.投融 (略) 场化转型有待加强。投融资平台企业被动生产经营局面未发生大的转变,市场化转型缓慢,所承担项目主要是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经营收入来源尚未通过制度性设计进行保障。 (略) 代偿余额上升,代偿率高,追偿压力加大。 (略) 场化转型改造, (略) 场的关系,规范融资行为管理,才能防范风险发生。

3.企业人才匮乏,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人才队*专业性、技能型人才缺乏,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方式、手段治理企业的意识、能力不足,对国家宏观产业、财税政策研究不够,捕捉和运作大项目、好项目的方式不够灵活, (略) 场变化和稳健生产经营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实施项目多为政府公益性项目,按市场经济进行运作的业态尚未形成, (略) 场竞争力。

4.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国企党建领导作用,全面加强县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明确工作职责,推进资产规范管理。财政局作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综合监管职责,狠抓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的配置、调剂、租借、处置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有效管理。

2.夯实制度建设,加强资产监督检查。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重点对各单位执行资产管理制度情况、内控制度建设、固定资产账务设置、资产信息系统运作、账实不符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提高业务水平,规范资产基础性工作。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完善资产账务核算,加强对流动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管理,确保在建工程项目竣工后及时转为固定资产;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数据质量,实现资产动态监管;加强信息共享,积极探索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财务核算、部门决算等系统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国有资产管理数据互通共享。

4.强化部门和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完善资产管理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推动实现“把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提升主管部门资产处置权限,进一步调动部门和单位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加强监督和激励,应会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建立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5.清点盘查,摸清家底。计划在2023年对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系统的清点盘查,通过盘点,掌握并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盘盈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合理确定资产价值,按权限报批后登记入账。出现固定资产盘亏,应当查明原因、及时规范处理。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

1.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要求,采取过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占补平衡、落实进出平衡,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靠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全面提升耕地保护能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2.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 (略) 州衔接汇报力度,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实施黄河上游临夏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项目,以项目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3.强化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全力为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高效快捷的用地服务,进一步加强各类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力度。

4.规范管理矿产资源。全面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关于规范砂石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保障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县砂石料、砖瓦粘土矿资源整合、重组,彻底解决砂石料、砖瓦粘土矿“小、散、乱”的现状。

5.继续解决好历史遗留难题。继续保持势头不减、力度更大、效率更高的原则,按照既定方案,以转移登记为标准,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推进改革攻坚,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略) 、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部署,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抓好三年行动下半程工作,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补齐短板弱项,在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企业监管。以管资本为主,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坚持“放活、管好、优化、放大”国有资本,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集中精力履行好管资本重点职能,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权利责任清单为基础,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流程。

3.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投融资管理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严防投资风险,按照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聚焦主业,严格管控非主业投资,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和高风险领域的投资行为。投资项目要严格履行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论证、“三重一大”决策、法律审核、合同管理等程序,有效防范违规风险,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上持续发力,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积石山县财政局

**日



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略) 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各级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编制形成了《积石山县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国有自然资源和企业国有资产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资产总体情况

截至**日,我县资产总额(账面净值,下同)*.26万元,较上年增长17.72%。负债总额15610.97万元,较上年增长2.67%。净资产*.29万元,较上年增长18.36%。

1.资产分布情况。我县行政单位国有资产*.54万元,占67.08%;事业单位国有资产*.72万元,占32.92%。

2.资产构成情况。流动资产23493.22万元,较上年减少6.51%,占资产总额的5.37%;固定资产*.77万元,较上年增长0.57%,占资产总额33.45%;在建工程71360.37万元,较上年增长335.6%,占资产总额16.31%;无形资产287.64万元,较上年增长7.29%,占资产总额0.07%;公共基础设施*.76万元,较上年增长13.16%,占资产总额33.02%;政府储备物资2075.5万元,占资产总额0.47%;保障性住房49,508万元,占资产总额11.31%。

3.固定资产构成情况。固定资产*.33万元,占总资产的33.24%。其中,土地、房屋及地构筑物*.41万元,占固定资产78.71%(其中,房屋87714.70万元,占固定资产的60.3%);设备26701.58万元,占18.36%(其中,车辆2958.9万元,占2.03%,单价50万(含)以上(不含车辆)设备10474.17万元,占7.2%);文物和陈列品52.99万元,占0.04%;图书档案895.5万元,占0.62%;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3322.01元,占2.28%;特种动植物2.82万元,占0.002%。

(二)具体管理情况

1.资产配置情况。2022年度,我县配置固定资产14418.27万元(账面原值,下同)。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土地、房屋及构筑物9747.85万元,占67.61%;配置设备4290.13万元,占29.75%;配置文物和陈列品0万元0;配置图书档案32.33万元,占0.22%;配置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347.96万元,占2.41%。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5786.98万元,占40.14%;调拨2337.30万元,占16.21%;其他方式新增6293.98万元,占43.65%。

我县配置无形资产10.71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配置计算机软件10.71万元,占100%。从配置方式分析,新购9.94万元,占92.81%;其他方式新增0.77万元,占7.19%。我县配置在建工程36625.97万元。

2.资产使用情况

(1)资产自用情况。截至**日,我县自用固定资产*.04(资产原值)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100.00%,其中:在用*.46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99.92%;闲置0.8万元;待处置(待报废、毁损等)169.78万元,占账面固定资产总额的0.08%。自用无形资产428.91万元,占账面无形资产总额的100.00%;其中在用428.91万元,占账面无形资产总额的100.00%。

(2)出租出借情况。截至**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不存在出租出借固定资产。

(3)对外投资情况。截至**日,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不存在对外投资情况。

3.资产处置情况。2022年度,我县处置资产939.69万元。从资产类别分析固定资产939.69万元,占100.00%;从处置形式上分析,无偿调拨(划转)833.5万元,占88.7%;报废报损106.18万元,占11.3%。

4.资产收益情况。2022年度,我县行政事业单位在出租出借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方面均无收益产生。

(三)重点资产情况

1.土地资产情况。截至**日,土地账面面积112,542.76平方米,账面原值129.06万元,账面净值63.31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112,542.76平方米,占比100.00%,出租出借0.00平方米,占比0.00%,闲置0.00平方米,占比0.00%,待处置0.00平方米,占比0.00%。本年度新增0.0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

2.房屋资产情况。截至**日,房屋账面面积*.18平方米,账面价值*.49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18平方米,占99.97%,待处置213平方米,占0.03%。

3.车辆资产情况。截至**日,车辆账面数量379辆,账面原值5186.68万元,账面净值2680.35万元。从使用状况分析:在用378辆,占99.74%,出租出借0辆,占0.00%,闲置0辆,占0.00%,待处置1辆,占0.23%。

4.在建工程情况。截至**日,账面在建工程71360.37万元,其中,在建71360.37万元,占100%。

(四)资产绩效情况

截至**日,固定资产成新率为71.22%;公共基础设施成新率为100.00%;保障性住房成新率为100.00%。

二、国有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一)主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1.土地资源。根据2022年积石山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积石山县总面积902.92平方公里。全县耕地46.34万亩,种植园用地6.66万亩,林地25.67万亩,草地36.22万亩,湿地0.75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39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0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9万亩。

2.矿产资源。积石山县发现的矿产有金、铜、镍、花岗岩、石英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等7种。其中金、铜、镍主要分布在黑大山、大墩峡等地;花岗岩产在关家川一带,地质储量约900万立方米以上;建筑用砂石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刘集河、吹麻滩河,银川及支流的河床及其阶地,估算总资源储量2.99亿立方米;砖瓦用粘土分布于冲积、洪积和风积物中,总资源储量2901万立方米。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是积石山县的优势矿产。

3.森林资源。全县林地面积25.67万亩。其中,国有林地9万亩。

4.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州野生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临夏州野生动物43目212科763属111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科26属4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分别为雪豹、梅花鹿、林麝、马麝、白唇鹿、豺、金雕、白肩雕、胡兀鹫、斑尾榛鸡、雉鹑、黑鹳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2种,主要有大天鹅、雀鹰、秃鹫、水獭、岩羊、苏门羚、血雉等。维管束植物有105科416属94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3科26属38种,野生木本药用植物10科24属43种,主要有柏子仁、毛五加、甘肃山楂、枸杞、连翘、*香等;野生草本药用植物52科116属162种,主要有党参、柴胡、甘草、大黄、黄芪、防风、秦艽、麻黄等,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二级野生植物有38种,主要有羽叶点地梅、红花绿绒蒿、桃儿七、甘草、毛杓兰、凹舌兰、西藏杓兰、紫点杓兰、秦岭冷杉等。另有野花椒、野韭菜、野葱等多种野生调味植物。

5.自然保护地。全县没有自然保护地。

6.水资源。积石山县河流主要有黄河干流及其银川河、吹麻滩河、刘集河、干河滩河、清水峡河、樊家河、窝狼沟、石家河、韩家河等。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配置和收益情况

1.土地供应情况。出让国有土地8宗363.7326亩,收取土地出让金21324.83万元,划拨土地3宗24.933亩。

2.矿产资源出让情况。2022年没有出让矿产资源。

三、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积石山县禹源 (略) ,成立于2022年1月,注册资本3亿元,位于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大河路,为县属国有独资企业,根据县政府授权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产投资、运营业务,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下设积石山县 (略) 、积石山县禹源 (略) 、积石山县禹源益民 (略) 、甘肃禹源 (略) (略) 。 (略) 综合开发建设的投融资任务,根据项目建设需要, (略) 场化原则和资本运作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筹资融资,并做好风险管控。截止**日,资产总额*.17万元,负债总额*.65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52万元,资产负债率44%。其中固定资产总额45296.67万元

四、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提高认识,注重业务学习,夯实管理基础。为加强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县财政国资管理部门认真学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中央、省州出台的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文件,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工作要求,力求做到规范管理、科学统筹,不断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加强日常资产管理,规范管理程序。一是实施了“单位资产动态监管,资源共享,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二是做到新增(购买、接受捐赠)资产及时入账,落实保管制度,责任到人。三是盘亏、报废资产由部门单位向财政局提出资产盘亏、报废申请报告,财政核查落实后批复意见,严格规范资产处置程序。其中,50万元以下的资产处置申请由县财政局审批,50万元以上的资产处置由部门单位直接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报告申请,政府审批后,由财政局给与申请单位处置批复。

3.健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认真落实各项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并充分利用资产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月报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现状以及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进行动态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动态化,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和分布。

4.抓好日常管理,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督促指导。做好日常管理和制度落实工作,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抓好各项制度落实的督促检查,搞好协调、衔接,督导各部门抓好落实,努力把我县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国有土地资源管理。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国土资源新发展格局。二是加强耕地保护,坚决稳住全县耕地总量,持续优化耕地布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机制,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促进农业布局更加符合我县自然地理格局。严格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

2.资源科学利用水平逐步提升。大力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使用,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积极稳妥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并不断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3.资源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持续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等领域的保护治理。加大自然资源领域典型违法案例公开曝光力度,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和耕地保护督察工作,组织各部门联合执法,自然资源监管力度不断加大。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成效及经验

1.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国资国企监管。依据规章制度,规范管理。严格参照《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程序管理办法》《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临夏州州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州属国有企业投融资监管意见》等25项制度办法,结合我县实际,规范国资国企监督管理制度体系。

2.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企党建工作。 (略) 州县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方向,努力把党的政治、组织、制度优势转化为企业改革发展优势, (略) 治理体系, (略) 场化运营机制,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3.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方面。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行为,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运行和保值增值。

五、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机制方面。一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不够,“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等现象存在;二是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明晰,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划分存在不同认识,具体执行缺乏有效沟通协调。

2.制度建设方面。一是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够健全,部分特定类型国有资产的性质定位、政策目标不够明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配置的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二是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进展缓慢,使用单位、审批部门、审计部门等都缺乏相应依据,配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较难保证。

3.资产日常管理方面。单位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资产入账不规范、清产核资不彻底,部分单位导致资产底数不够清楚。

4.难点和薄弱环节方面。县级层面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资产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有效统筹使用资产的力度不够。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县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开启乡村振兴和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设施、民生发展项目集中实施,建设项目用地占用耕地数量逐年呈直线上升态势。但全县剩余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已不能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需求,制约了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2.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我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加之生态环境脆弱,难以开展成片区的土地开发,耕地占补平衡落实难度大。

3.生态保护修复治理难。黄河流域临夏段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下,各种生态修复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县财政有限,生态修复困难很大。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治理结构不健全。 (略) 在治理结构上都存在着不健全现象,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人员,缺乏公司经营管理的经验。

2.投融 (略) 场化转型有待加强。投融资平台企业被动生产经营局面未发生大的转变,市场化转型缓慢,所承担项目主要是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建设,经营收入来源尚未通过制度性设计进行保障。 (略) 代偿余额上升,代偿率高,追偿压力加大。 (略) 场化转型改造, (略) 场的关系,规范融资行为管理,才能防范风险发生。

3.企业人才匮乏,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人才队*专业性、技能型人才缺乏,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方式、手段治理企业的意识、能力不足,对国家宏观产业、财税政策研究不够,捕捉和运作大项目、好项目的方式不够灵活, (略) 场变化和稳健生产经营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实施项目多为政府公益性项目,按市场经济进行运作的业态尚未形成, (略) 场竞争力。

4.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国企党建领导作用,全面加强县属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明确工作职责,推进资产规范管理。财政局作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综合监管职责,狠抓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检查;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的配置、调剂、租借、处置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有效管理。

2.夯实制度建设,加强资产监督检查。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重点对各单位执行资产管理制度情况、内控制度建设、固定资产账务设置、资产信息系统运作、账实不符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3.提高业务水平,规范资产基础性工作。按照政府会计制度,完善资产账务核算,加强对流动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管理,确保在建工程项目竣工后及时转为固定资产;大力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流程,提升数据质量,实现资产动态监管;加强信息共享,积极探索推进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预算管理、财务核算、部门决算等系统的有效衔接,逐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国有资产管理数据互通共享。

4.强化部门和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完善资产管理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推动实现“把资产管理和资金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提升主管部门资产处置权限,进一步调动部门和单位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加强监督和激励,应会同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建立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5.清点盘查,摸清家底。计划在2023年对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系统的清点盘查,通过盘点,掌握并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盘盈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规定合理确定资产价值,按权限报批后登记入账。出现固定资产盘亏,应当查明原因、及时规范处理。

(二)国有自然资源管理方面

1.认真履行耕地保护责任。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要求,采取过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占补平衡、落实进出平衡,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靠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全面提升耕地保护能力,坚决守住耕地红线。

2.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 (略) 州衔接汇报力度,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积极争取实施黄河上游临夏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等项目,以项目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3.强化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全力为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高效快捷的用地服务,进一步加强各类项目建设用地保障力度。

4.规范管理矿产资源。全面贯彻落实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规范关于规范砂石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保障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县砂石料、砖瓦粘土矿资源整合、重组,彻底解决砂石料、砖瓦粘土矿“小、散、乱”的现状。

5.继续解决好历史遗留难题。继续保持势头不减、力度更大、效率更高的原则,按照既定方案,以转移登记为标准,全力推进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

1.推进改革攻坚,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略) 、州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创新部署,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抓好三年行动下半程工作,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补齐短板弱项,在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上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企业监管。以管资本为主,进一步厘清工作职责,坚持“放活、管好、优化、放大”国有资本,不干预企业依法行使自主经营权,集中精力履行好管资本重点职能,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权利责任清单为基础,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流程。

3.指导国有企业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投融资管理制度,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严防投资风险,按照企业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聚焦主业,严格管控非主业投资,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和高风险领域的投资行为。投资项目要严格履行尽职调查、可行性研究论证、“三重一大”决策、法律审核、合同管理等程序,有效防范违规风险,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上持续发力,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积石山县财政局

**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