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南安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2023年,我局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对标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抓手,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合法、公正、廉洁、高效执法,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1.加强法治思想教育。坚持以提高干部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为重点,组织学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有效地提高全局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2.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建立日常法治宣传与 “12·4”国家宪法日、“粮食安全宣传周” “安全生产月”等重大节点法治宣传相结合的法治宣传机制,组织或参与形式多样的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园区等主题宣传活动7场次,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一是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2023年10月16日在金穗米业稻米文化馆组织开展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向群众分发《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略) 粮食安全保障办法》《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册,宣传爱粮节粮精神,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二是开展法治宣传进园区。在南安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展20 (略) “营商环境进园区”专场活动,开展惠企政策宣讲、企业社会信用修复培训、企业运营法律风险防范等一系列主题宣讲、政策推介活动,设立便民利企咨询服务专区,邀请各惠企政策 (略) 场主体关心、关切的建设施工许可、用工稳岗、减税降费、工商证照登记注销等问题答疑解惑,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问题。三是开展法治宣传进机关。2023年4月19日, (略) 诚信促进会、美林街道开展“诚信宣传进机关”活动,活动中,市诚信促进会副秘书长黄荣周从“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讲诚信、如何做好诚信建设”3方面作关于诚信知识的介绍,柳城街道金街社区原老人年协会会长陈余明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诚信家风家教心得体会,通过一系列宣讲增强干部诚信意识,促进政务诚信建设。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1.健全权责事项体系。落实《 (略) 依申请权责事项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上级事项调整情况,及时衔接做好本级权责事项的动态调整工作;深化流程再造,优化项目前期代办、模拟审批、联审联批等机制,累计对120个项目开展“模拟审批”,助推每个项目前期提速至少2个月以上。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 (略) “互联网+监管”平台形成“分时预警+定期通报+督促整改”全流程工作机制和“部门+区域监管”双账户保障机制, (略) 各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调整“互联网+监管”系统认领事项,认领监管事项3391项,梳理检查实施清单973条,2023年共录入监管行为数据35798条。强化信用监管,充分发挥 (略) 场监管的支撑作用,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税务等领域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广信用承诺制,梳理2批次信用承诺事项,归集承诺信息超25万条。

  3.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推广政务服务“掌上办”“自助办”“一次办”等审批服务模式,梳理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高频办理事项,整合关联成为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2023年“一件事”办件率达100%; (略) 率先推出“数字政务门牌”,对330个高频事项进行全要素标准化、颗粒化梳理,着力破解群众办事“找不到”“不懂办”等问题,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 (略) 办公厅行文推广。

  (三)全面履职尽责,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1. (略) 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清单之外违规 (略) 场准入隐性门槛,打造 (略) 场环境。今 (略) 场准入隐性壁垒3件。

  2.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专题学竞争审查工作,把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标投标、政府 (略) 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2023年共有6份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

  3.推进优企惠企精准服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若干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年”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亲清助企、审批提速等8大专项行动,梳理37条便企利企举措和66条具体任务清单;推广运用泉州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推动291条惠企政策全量上架,20420家企业入驻平台,通过平台兑现惠企资金7000万元。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制定的10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照《 (略) 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有关要求报送司法局备案,做到有件必备。

  2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先后制定《 (略) 发展和改革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略) 发展和改革局行政执法用语规范指引(试行)》《 (略) 发展和改革局行政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等文件,并对本单位行政许可权责事项进行梳理汇总,不断优化办事指南及流程图及时对外公布,推动服务服务由可办向好办转变。

  3.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按照“运行透明、程序规范”工作要求,大力推行“阳光行政”。凡是经我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都通过政务公开网站、单位公开栏等予以公布,便于广大干部群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将本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行政审批程序、行政执法流程,办事纪律、服务承诺等印制成册予以公开,并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意见箱,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公开、公正、公平,方便群众在办事时进行查询监督。

  4.依法开展价格认定工作。2023年, (略) 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办理427件关于制假售假案件的价格认定协助,认定标的总金额近55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局因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干部岗位调动等人事变动影响,目前缺少法学专业出身的干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法律专业知识不扎实、行政执法检查停于表面等问题。

  (二)事中事后监管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越来越要求政府部门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事中事后监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信用监管领域,信用监管的措施有限,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不够健全, (略) 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作用发挥不够,失信成本仍然过低,诚信失范依然突出。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建立法治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规范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工作,推动提升法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稳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 (略) 发展改革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利用“12·4”国家宪法日、“粮食安全宣传周” “安全生产月”非法集资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创新普法服务形式,不断丰富普法内容、载体和形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进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打造法治文化亮点,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三)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 (略) 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常态化抓好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工作,依托信息化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略) 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2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3年,我局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对标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抓手,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服务意识,做到合法、公正、廉洁、高效执法,切实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1.加强法治思想教育。坚持以提高干部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为重点,组织学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有效地提高全局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2.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建立日常法治宣传与 “12·4”国家宪法日、“粮食安全宣传周” “安全生产月”等重大节点法治宣传相结合的法治宣传机制,组织或参与形式多样的法律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园区等主题宣传活动7场次,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知晓度。一是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2023年10月16日在金穗米业稻米文化馆组织开展2023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向群众分发《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略) 粮食安全保障办法》《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册,宣传爱粮节粮精神,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二是开展法治宣传进园区。在南安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开展20 (略) “营商环境进园区”专场活动,开展惠企政策宣讲、企业社会信用修复培训、企业运营法律风险防范等一系列主题宣讲、政策推介活动,设立便民利企咨询服务专区,邀请各惠企政策 (略) 场主体关心、关切的建设施工许可、用工稳岗、减税降费、工商证照登记注销等问题答疑解惑,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堵点问题。三是开展法治宣传进机关。2023年4月19日, (略) 诚信促进会、美林街道开展“诚信宣传进机关”活动,活动中,市诚信促进会副秘书长黄荣周从“什么是诚信、为什么要讲诚信、如何做好诚信建设”3方面作关于诚信知识的介绍,柳城街道金街社区原老人年协会会长陈余明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诚信家风家教心得体会,通过一系列宣讲增强干部诚信意识,促进政务诚信建设。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服务水平

  1.健全权责事项体系。落实《 (略) 依申请权责事项动态调整管理办法(试行)》,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和上级事项调整情况,及时衔接做好本级权责事项的动态调整工作;深化流程再造,优化项目前期代办、模拟审批、联审联批等机制,累计对120个项目开展“模拟审批”,助推每个项目前期提速至少2个月以上。

  2.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 (略) “互联网+监管”平台形成“分时预警+定期通报+督促整改”全流程工作机制和“部门+区域监管”双账户保障机制, (略) 各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调整“互联网+监管”系统认领事项,认领监管事项3391项,梳理检查实施清单973条,2023年共录入监管行为数据35798条。强化信用监管,充分发挥 (略) 场监管的支撑作用,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税务等领域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推广信用承诺制,梳理2批次信用承诺事项,归集承诺信息超25万条。

  3.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推广政务服务“掌上办”“自助办”“一次办”等审批服务模式,梳理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高频办理事项,整合关联成为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实现“一件事一次办”,2023年“一件事”办件率达100%; (略) 率先推出“数字政务门牌”,对330个高频事项进行全要素标准化、颗粒化梳理,着力破解群众办事“找不到”“不懂办”等问题,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 (略) 办公厅行文推广。

  (三)全面履职尽责,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1. (略) 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全面清理清单之外违规 (略) 场准入隐性门槛,打造 (略) 场环境。今 (略) 场准入隐性壁垒3件。

  2.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专题学竞争审查工作,把市场准入、产业发展、招标投标、政府 (略) 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2023年共有6份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

  3.推进优企惠企精准服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若干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提升年”专项行动方案》,开展亲清助企、审批提速等8大专项行动,梳理37条便企利企举措和66条具体任务清单;推广运用泉州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推动291条惠企政策全量上架,20420家企业入驻平台,通过平台兑现惠企资金7000万元。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制定的10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按照《 (略) 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有关要求报送司法局备案,做到有件必备。

  2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先后制定《 (略) 发展和改革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略) 发展和改革局行政执法用语规范指引(试行)》《 (略) 发展和改革局行政自由裁量权裁量标准》等文件,并对本单位行政许可权责事项进行梳理汇总,不断优化办事指南及流程图及时对外公布,推动服务服务由可办向好办转变。

  3.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按照“运行透明、程序规范”工作要求,大力推行“阳光行政”。凡是经我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都通过政务公开网站、单位公开栏等予以公布,便于广大干部群众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将本部门的行政许可项目、行政审批程序、行政执法流程,办事纪律、服务承诺等印制成册予以公开,并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意见箱,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公开、公正、公平,方便群众在办事时进行查询监督。

  4.依法开展价格认定工作。2023年, (略) 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办理427件关于制假售假案件的价格认定协助,认定标的总金额近55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执法能力有待提升。随着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局因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干部岗位调动等人事变动影响,目前缺少法学专业出身的干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法律专业知识不扎实、行政执法检查停于表面等问题。

  (二)事中事后监管有待加强。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越来越要求政府部门工作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但由于种种原因,事中事后监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比如在信用监管领域,信用监管的措施有限,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不够健全, (略) 场对失信行为的惩戒作用发挥不够,失信成本仍然过低,诚信失范依然突出。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制度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建立法治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规范做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工作,推动提升法治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稳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 (略) 发展改革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利用“12·4”国家宪法日、“粮食安全宣传周” “安全生产月”非法集资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时代发展变化,创新普法服务形式,不断丰富普法内容、载体和形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进普法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进,打造法治文化亮点,提升群众法律意识。

  (三)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落实《 (略) 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常态化抓好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工作,依托信息化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略) 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2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