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3月5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3月5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3月5日-2024年3月11日(5个工作日)。

电话:0839-*

地址: (略) 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B区一楼B107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G5京昆高速公路汉中至广元段(四川境)扩容工程(重新报批)

旺苍县、朝天区、昭化区和利州区

四川广绵 (略)

(略) 交通勘 (略)

项目主线起点位于旺苍县友谊村(川陕交界处),对接待建的G5京昆高速公路扩容项目陕西段经旺苍县、朝天区、昭化区,最后在利州区对接在建的G5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全长71.298公里,按全立交、全封闭的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4m。全线主线共设置桥梁18593.14m/40座,涵洞、通道共计56道;设置隧道41529m/17座,主线桥隧比84.32%。曾家山连接线共设置桥梁879m/6座,广元互通匝道及连接线共设置桥梁4363.6m/5座。

全线共设置互通7座,其中5座一般互通,2座枢纽互通。互通连接线共计5条,合计全长约12.293km,按一级/二级道路设计,路基宽度20m/10m,设计速度60/40km/h。设置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收费站5处,养护工区1处、隧道管理站2处,监控通信分中心1处。

项目总投资230.79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3101.3万元。

一、施工期

严格控制临时工程占地,尽量减少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妥善保存路基开挖及临时占地的表土,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强化施工环境管理,控制施工范围,缩短施工时间,减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不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设置弃渣场,对于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内不可避免布置的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等临时工程以及临近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布置的施工场地,应采取严格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对敏感区域环境的影响。

施工生产生活区的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利用既有设施处理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作农灌、绿化等,不外排。涉水桥梁施工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并设置围堰,减小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过程中按照“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施工原则,采取有效的超前探水预报、封堵控制措施,隧道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用水、农林灌用水。通过优化拌和站位置,采取全封闭搅拌楼或密闭拌和设备,并配置除尘装置,沥青烟经环保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小沥青烟、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弃渣送渣场堆存并及时对渣场进行植被恢复;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严禁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

二、运营期

针对营运中期噪声预测超标的情况,对声环境敏感点采取设置各类有效高度声屏障和隔声窗,控制和减缓近、中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并预留噪声监测、治理费用和声屏障实施条件,控制远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项目服务区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清扫、绿化等;停车区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后用于道路绿化、林地或农田灌溉,收费站中,米仓山收费站的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用用作农肥,其余收费站的生活污水经生态厕所处理后用于农灌。生活垃圾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项目在跨越地表水体路段以及穿越敏感区路段设置连续防撞护栏,并结合施工图环保工程设计,共计将对留剑沟特大桥、龙潭子河大桥、樊家岩特大桥等11座桥梁及4处敏感路基段设置径流收集系统、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制定风险应急预案,降低和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

严禁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设计,加强景观资源及景观视线、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保护、植被恢复及生态修复措施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

苍溪经济开发区产业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略) 昭化区、苍溪县

四川恒 (略)

西弗 (略)

总投资71827万元,环保投资15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0.21%。

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紫云220kV变电站;②昭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③苍溪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完善工程;④新建昭化至紫云220kV东线;⑤新建昭化至紫云220kV西线;⑥新建苍溪至紫云220kV线路工程;⑦220kV昭赤一线迁改工程。

一、施工期

(一)废气

1.新建变电站四周设置连续封闭围挡;新建变电站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新建变电站进站道路及建材堆场硬化;施工现场临时堆放的裸土及其他易起尘物料应使用防尘网进行覆盖。

2.易产生扬尘的钻孔、铣刨、切割、开挖等施工作业时采取喷淋、喷雾等湿法降尘措施;遇到大风天气时增加洒水降尘次数;对施工材料、建筑垃圾、弃土等运输车辆应进行封闭,严格控制装载量,装载的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档板,防止撒落;运输车辆经过村庄应减速缓行,严禁超速。

3.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

(二)废水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附近居民既有设施收集后用作农肥。

2.施工废水利用设置的简易沉淀池进行处理,经沉淀和除渣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三)噪声

1.输电线路施工过程采用分段施工,且工程仅在昼间施工。

2.尽可能将高噪声源强施工机具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远离站界和敏感目标。

3.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减小施工机具的施工噪声。

4.施工应集中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进行高强度噪声施工。

5.加强车辆管理,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及时间,线路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进行,尽量绕开声环境敏感区域,途经声环境敏感区域时控制车速、减少鸣笛;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

(四)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人员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

2.线路施工产生的少量弃土在塔基下摊平后进行生态恢复。

3.变电站弃土运至指定地点堆存,不设置弃土场。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植物保护措施

①输电线路通道路径选择设计时尽量避开林区,无法避让的林区,尽量避让密林区,并采取适当提高塔位,增加架空线路对地高度的措施,以减少树木的砍伐;

②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施工用地,不论是临时用地,还是永久用地,对重要的自然植被类型要进行避让,尽可能地选择荒草地、次生林,以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和压占灌草丛;

③在线路施工时应选用对植被和环境破坏较小的先进施工手段,如张力放线、飞艇放线等电线架设方法;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及树木的砍伐量;减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运走生活垃圾,以减轻对植被的占压、干扰和破坏;对表层土壤用草袋进行收集保存,用于后期塔基处的绿化;

④对建设中永久占用林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在其它土壤贫瘠处铺设以种植物树木。临时占地在施工前也应保存好熟化土,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熟化土,复种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

⑤强化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管理,严禁施工、维护相关人员在风景名胜区内实施伐树、砍柴、挖药、采菌等活动;

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对评价区内现有植被的保护,严格限定施工范围,避免造成大的水土流失;严防燃油及油污、废水泄漏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对评价区河流、溪沟及周边湿地的污染;

②早晚施工注意避免对两栖动物造成碾压,冬春季节施工发现的两栖动物,严禁捕捉,并安全移至远离工区的相似生境中。在春夏繁殖季节控制施工车辆速度,避免对繁殖期两栖类造成直接伤害。

二、营运期

(一)电磁环境

1.变电站: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配电装置选用GIS户外布置。

2.新建线路:a、线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避让集中居民区;b、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c、线路与其它电力线交叉时,其净空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d、线路通过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6.5m,线路通过民房等公众曝露区域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5m。e、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二)噪声

1.变电站:主变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配电装置选用GIS户外布置。

2.线路:路径尽可能避让集中居民,线路通过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6.5m,线路通过民房等公众曝露区域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5m。

(三)水环境

新建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园区管网,最终排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大气环境

变电站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事故废油经事故油池收集,经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少量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含油废物、废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五)生态环境

1.植物保护措施:禁止对已进行植被恢复的临时用地二次利用或破坏,并在这些已恢复的临时用地设置警示牌,标明该处为重点水土保持区,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项目塔基建设和线路架设完成后,及时对塔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采用栽种乔木、灌木的方式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通过撒种草本植被,以恢复裸露的地表,免遭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生态化处理,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动物保护措施:定期检查、维护野生动物保护设施。定期检查植被生长情况,对植被恢复较差的区域及时补栽或调整恢复方案,确保植被恢复有效开展,保证野生动物生境。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3月5日-2024年3月11日(5个工作日)。

电话:0839-*

地址: (略) 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B区一楼B107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G5京昆高速公路汉中至广元段(四川境)扩容工程(重新报批)

旺苍县、朝天区、昭化区和利州区

四川广绵 (略)

(略) 交通勘 (略)

项目主线起点位于旺苍县友谊村(川陕交界处),对接待建的G5京昆高速公路扩容项目陕西段经旺苍县、朝天区、昭化区,最后在利州区对接在建的G5京昆高速公路广元至绵阳段扩容项目,全长71.298公里,按全立交、全封闭的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34m。全线主线共设置桥梁18593.14m/40座,涵洞、通道共计56道;设置隧道41529m/17座,主线桥隧比84.32%。曾家山连接线共设置桥梁879m/6座,广元互通匝道及连接线共设置桥梁4363.6m/5座。

全线共设置互通7座,其中5座一般互通,2座枢纽互通。互通连接线共计5条,合计全长约12.293km,按一级/二级道路设计,路基宽度20m/10m,设计速度60/40km/h。设置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收费站5处,养护工区1处、隧道管理站2处,监控通信分中心1处。

项目总投资230.79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3101.3万元。

一、施工期

严格控制临时工程占地,尽量减少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妥善保存路基开挖及临时占地的表土,施工期结束后及时做好植被恢复;强化施工环境管理,控制施工范围,缩短施工时间,减缓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不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设置弃渣场,对于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内不可避免布置的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等临时工程以及临近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布置的施工场地,应采取严格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对敏感区域环境的影响。

施工生产生活区的生产废水经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利用既有设施处理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用作农灌、绿化等,不外排。涉水桥梁施工尽可能在枯水期进行,并设置围堰,减小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过程中按照“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施工原则,采取有效的超前探水预报、封堵控制措施,隧道排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生产用水、农林灌用水。通过优化拌和站位置,采取全封闭搅拌楼或密闭拌和设备,并配置除尘装置,沥青烟经环保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小沥青烟、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化施工场地布设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弃渣送渣场堆存并及时对渣场进行植被恢复;生活垃圾送当地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置。

严禁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

二、运营期

针对营运中期噪声预测超标的情况,对声环境敏感点采取设置各类有效高度声屏障和隔声窗,控制和减缓近、中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并预留噪声监测、治理费用和声屏障实施条件,控制远期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项目服务区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清扫、绿化等;停车区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后用于道路绿化、林地或农田灌溉,收费站中,米仓山收费站的生活污水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用用作农肥,其余收费站的生活污水经生态厕所处理后用于农灌。生活垃圾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项目在跨越地表水体路段以及穿越敏感区路段设置连续防撞护栏,并结合施工图环保工程设计,共计将对留剑沟特大桥、龙潭子河大桥、樊家岩特大桥等11座桥梁及4处敏感路基段设置径流收集系统、事故池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设置限速、禁止超车等警示标志,制定风险应急预案,降低和控制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

严禁在米仓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南河白*鱼瓦氏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排放污染物。

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设计,加强景观资源及景观视线、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保护、植被恢复及生态修复措施减缓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

苍溪经济开发区产业园220千伏输变电工程

(略) 昭化区、苍溪县

四川恒 (略)

西弗 (略)

总投资71827万元,环保投资15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为0.21%。

主要建设内容为:①新建紫云220kV变电站;②昭化500kV变电站220kV间隔扩建工程;③苍溪220kV变电站220kV间隔完善工程;④新建昭化至紫云220kV东线;⑤新建昭化至紫云220kV西线;⑥新建苍溪至紫云220kV线路工程;⑦220kV昭赤一线迁改工程。

一、施工期

(一)废气

1.新建变电站四周设置连续封闭围挡;新建变电站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新建变电站进站道路及建材堆场硬化;施工现场临时堆放的裸土及其他易起尘物料应使用防尘网进行覆盖。

2.易产生扬尘的钻孔、铣刨、切割、开挖等施工作业时采取喷淋、喷雾等湿法降尘措施;遇到大风天气时增加洒水降尘次数;对施工材料、建筑垃圾、弃土等运输车辆应进行封闭,严格控制装载量,装载的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档板,防止撒落;运输车辆经过村庄应减速缓行,严禁超速。

3.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建立扬尘控制责任制度,落实施工环境管理责任人,确保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满足《 (略)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要求。

(二)废水

1.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附近居民既有设施收集后用作农肥。

2.施工废水利用设置的简易沉淀池进行处理,经沉淀和除渣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三)噪声

1.输电线路施工过程采用分段施工,且工程仅在昼间施工。

2.尽可能将高噪声源强施工机具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远离站界和敏感目标。

3.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减小施工机具的施工噪声。

4.施工应集中在昼间进行,避免夜间进行高强度噪声施工。

5.加强车辆管理,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及时间,线路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进行,尽量绕开声环境敏感区域,途经声环境敏感区域时控制车速、减少鸣笛;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

(四)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施工人员清运至附近乡镇垃圾桶。

2.线路施工产生的少量弃土在塔基下摊平后进行生态恢复。

3.变电站弃土运至指定地点堆存,不设置弃土场。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植物保护措施

①输电线路通道路径选择设计时尽量避开林区,无法避让的林区,尽量避让密林区,并采取适当提高塔位,增加架空线路对地高度的措施,以减少树木的砍伐;

②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施工用地,不论是临时用地,还是永久用地,对重要的自然植被类型要进行避让,尽可能地选择荒草地、次生林,以减少对林地的占用,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和压占灌草丛;

③在线路施工时应选用对植被和环境破坏较小的先进施工手段,如张力放线、飞艇放线等电线架设方法;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减少植被破坏面积及树木的砍伐量;减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产生,及时清除多余的土方和石料,运走生活垃圾,以减轻对植被的占压、干扰和破坏;对表层土壤用草袋进行收集保存,用于后期塔基处的绿化;

④对建设中永久占用林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在其它土壤贫瘠处铺设以种植物树木。临时占地在施工前也应保存好熟化土,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松土、覆盖熟化土,复种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

⑤强化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管理,严禁施工、维护相关人员在风景名胜区内实施伐树、砍柴、挖药、采菌等活动;

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对评价区内现有植被的保护,严格限定施工范围,避免造成大的水土流失;严防燃油及油污、废水泄漏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对评价区河流、溪沟及周边湿地的污染;

②早晚施工注意避免对两栖动物造成碾压,冬春季节施工发现的两栖动物,严禁捕捉,并安全移至远离工区的相似生境中。在春夏繁殖季节控制施工车辆速度,避免对繁殖期两栖类造成直接伤害。

二、营运期

(一)电磁环境

1.变电站: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配电装置选用GIS户外布置。

2.新建线路:a、线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避让集中居民区;b、合理选择导线截面积和相导线结构;c、线路与其它电力线交叉时,其净空距离满足《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d、线路通过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6.5m,线路通过民房等公众曝露区域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5m。e、设置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

(二)噪声

1.变电站:主变布置在站址中央区域,配电装置选用GIS户外布置。

2.线路:路径尽可能避让集中居民,线路通过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6.5m,线路通过民房等公众曝露区域时导线对地最低高度不低于15m。

(三)水环境

新建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排入园区管网,最终排 (略) 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四)大气环境

变电站产生的生活垃圾经站内设置的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进行定期清运;事故废油经事故油池收集,经事故油池进行油水分离后,少量事故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含油废物、废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五)生态环境

1.植物保护措施:禁止对已进行植被恢复的临时用地二次利用或破坏,并在这些已恢复的临时用地设置警示牌,标明该处为重点水土保持区,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项目塔基建设和线路架设完成后,及时对塔基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采用栽种乔木、灌木的方式进行森林植被的恢复,通过撒种草本植被,以恢复裸露的地表,免遭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施工完成后,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生态化处理,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2.动物保护措施:定期检查、维护野生动物保护设施。定期检查植被生长情况,对植被恢复较差的区域及时补栽或调整恢复方案,确保植被恢复有效开展,保证野生动物生境。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