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南岸建管公告〔2024〕16号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告表-重庆美的通用储能热管理机组产线项目
渝南岸建管公告〔2024〕16号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告表-重庆美的通用储能热管理机组产线项目
(略)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告表
渝(南岸)建管公告〔2024〕16号
(略)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4年3月12日—2024年3月18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63.com;联系电话:023-*;023-*。通讯地址: (略) 南岸区广福大道12号行政中心B区2号楼1707室,邮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在公示期间(5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1 | 重庆美的通用储能热管理机组产线项目 | (略) 南 (略) 15号 | 重庆美的 (略) | 重庆浩力 (略) | 利用现有二厂房和五厂房进行扩建。在五厂房2F新增储能热管理机组总装线1条,储能热管理机组产能为*台/a。其中项目自制类零部件-冷凝器通过延长生产时间方式扩大二厂房现有凝冷器生产线的加工能力进行生产;外购钣金件(未喷粉)依托五厂房现有喷粉线进行喷粉加工,其余零部件均为外购。 | 1.废气:2#厂房钎焊烟尘排放口依托现有集气罩收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2#厂房脱脂烘干废气排放口依托现有“RTO炉”处理达标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2.废水:生活污水依托现有生化池 (略) (略) 。 3 .噪声:采用选择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柔性连接,建筑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分类暂存委托相应单位定期收运、处置。危险废物依托现有危废贮存库、五厂房危废贮存库分类暂存,定期交有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含油金属屑暂存于新建的含油金属屑危废贮存库(位于五厂房西南侧,建筑面积44m2,采取“六防”措施),定期交有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新建含油金属屑危废贮存库地面与裙脚应采取表面防渗措施,表面防渗材料应与所接触的物料或污染物相容,采用至少1m厚黏土层(K≤1.0 -7 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 -10 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6.环境风险: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突发环境事故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 / |
全文公示:
(略)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审查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告表
渝(南岸)建管公告〔2024〕16号
(略) 南岸区生态环境局审查以下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现公告有关环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2024年3月12日—2024年3月18日(5个工作日)。环评文件查询方式http://**。反馈意见受理方式为电子邮箱:*@*63.com;联系电话:023-*;023-*。通讯地址: (略) 南岸区广福大道12号行政中心B区2号楼1707室,邮编:*。申请人和利害关系人可在公示期间(5个工作日)以书面形式向我局提出听证申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 | 相关部门意见 |
1 | 重庆美的通用储能热管理机组产线项目 | (略) 南 (略) 15号 | 重庆美的 (略) | 重庆浩力 (略) | 利用现有二厂房和五厂房进行扩建。在五厂房2F新增储能热管理机组总装线1条,储能热管理机组产能为*台/a。其中项目自制类零部件-冷凝器通过延长生产时间方式扩大二厂房现有凝冷器生产线的加工能力进行生产;外购钣金件(未喷粉)依托五厂房现有喷粉线进行喷粉加工,其余零部件均为外购。 | 1.废气:2#厂房钎焊烟尘排放口依托现有集气罩收集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2#厂房脱脂烘干废气排放口依托现有“RTO炉”处理达标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2.废水:生活污水依托现有生化池 (略) (略) 。 3 .噪声:采用选择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柔性连接,建筑隔声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4.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废分类暂存委托相应单位定期收运、处置。危险废物依托现有危废贮存库、五厂房危废贮存库分类暂存,定期交有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含油金属屑暂存于新建的含油金属屑危废贮存库(位于五厂房西南侧,建筑面积44m2,采取“六防”措施),定期交有危险废物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置。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新建含油金属屑危废贮存库地面与裙脚应采取表面防渗措施,表面防渗材料应与所接触的物料或污染物相容,采用至少1m厚黏土层(K≤1.0 -7 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烯膜等人工防渗材料(渗透系数不大于10 -10 cm/s),或其他防渗性能等效的材料。 6.环境风险: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突发环境事故防范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 / |
全文公示: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