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承德市二道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通知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公布承德市二道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通知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 (略) 二道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通知

《 (略) 二道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 (略) 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北 (略) 北缘,南至广仁大街南侧沿街建筑,西起武警六中队及第五监狱,东至碧峰家园二区西侧建筑东界,总面积21.8公顷。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8.6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3.14公顷。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是开展实施评估,明确调整内容。现行规划自2 (略) 政府批复以来,在文物保护修缮、老旧小区改造、市区级公服设施配置、道路及供热设施建设、核心区景观绿化提升五个方面取得显著的建设成效。本次规划通过现场再次踏勘、问卷调查、部门座谈、定性定量分析等方式,基于街区空间环境已建成、整体规模小、核心区文保空间大的特征,重点对街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功能更新、人居环境、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二是调整保护范围,增加文物保护要素。延续现行规划核心保护区范围,调整建设控制地带边界,完善两个层级管控要求。按照省文物局《关于印发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要求,重新划定国保城隍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增加热河省公安厅旧址和府学遗址2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三是强化保护性更新,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规划以保护为核心,以微更新改造为着力点。在延续传统格局、保护空间肌理、土地结构优化、交通外围截流的基础上,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一是加强对生活服务类街巷的空间织补;二是重点对城隍庙和府学遗址进行保护修缮;三是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及老旧小区绿化空间;四是完 (略) 、飞线治理、环卫设施、 (略) 的配置。

四是增加活化利用内容,提升街区活力。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结合街区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功能,在突出官府文化、书院文化、寺庙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街区 (略) 印记、主题文化、名人志士三个活化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层面鼓励对物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引入文化展示功能,打造以文化交流、国学展示为基础,以民俗体验、夜游活动为亮点的精品项目,激发老城活力。

五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创建街区保护范围线、保护要素等矢量数据,提出动态管控机制,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 (略) ;街区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保护范围、明确管控要求;历史街区作为体检评估的组成部分,根据“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评估结果做好街区保护的维护工作。

六是加强规划管理,有序指导建设。有效引导街区发展,合理置换街区功能,制定正负面清单,植入具有利用价值的服务功能;分期分类推进街区建设,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近期实施热河道署一期和城隍庙修缮、老旧小区改造、 (略) 改造、飞线治理、 (略) 敷设等五类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街区保护、建设与管理。

2024年3月14日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关 (略) 二道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通知

《 (略) 二道牌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1—2035年)》 (略) 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规划范围北 (略) 北缘,南至广仁大街南侧沿街建筑,西起武警六中队及第五监狱,东至碧峰家园二区西侧建筑东界,总面积21.8公顷。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即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8.6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3.14公顷。

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一是开展实施评估,明确调整内容。现行规划自2 (略) 政府批复以来,在文物保护修缮、老旧小区改造、市区级公服设施配置、道路及供热设施建设、核心区景观绿化提升五个方面取得显著的建设成效。本次规划通过现场再次踏勘、问卷调查、部门座谈、定性定量分析等方式,基于街区空间环境已建成、整体规模小、核心区文保空间大的特征,重点对街区保护范围、文物保护、功能更新、人居环境、活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二是调整保护范围,增加文物保护要素。延续现行规划核心保护区范围,调整建设控制地带边界,完善两个层级管控要求。按照省文物局《关于印发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要求,重新划定国保城隍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增加热河省公安厅旧址和府学遗址2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三是强化保护性更新,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规划以保护为核心,以微更新改造为着力点。在延续传统格局、保护空间肌理、土地结构优化、交通外围截流的基础上,重点对四个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一是加强对生活服务类街巷的空间织补;二是重点对城隍庙和府学遗址进行保护修缮;三是增加公共活动空间及老旧小区绿化空间;四是完 (略) 、飞线治理、环卫设施、 (略) 的配置。

四是增加活化利用内容,提升街区活力。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求,结合街区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功能,在突出官府文化、书院文化、寺庙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街区 (略) 印记、主题文化、名人志士三个活化主题;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层面鼓励对物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引入文化展示功能,打造以文化交流、国学展示为基础,以民俗体验、夜游活动为亮点的精品项目,激发老城活力。

五是落实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创建街区保护范围线、保护要素等矢量数据,提出动态管控机制,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 (略) ;街区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保护范围、明确管控要求;历史街区作为体检评估的组成部分,根据“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评估结果做好街区保护的维护工作。

六是加强规划管理,有序指导建设。有效引导街区发展,合理置换街区功能,制定正负面清单,植入具有利用价值的服务功能;分期分类推进街区建设,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近期实施热河道署一期和城隍庙修缮、老旧小区改造、 (略) 改造、飞线治理、 (略) 敷设等五类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街区保护、建设与管理。

2024年3月14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