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蓝剑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四川蓝剑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公示

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有:

1、更新地块概念模型

根据地块资料和人员访谈了解到地块生产使用历史、生产产品、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平面布置、管道沟渠布设情况、“三废”产生及处置情况;根据现场踏勘了解到地块现状,重点关注污染物排放点及污染防治设施区域等,对地块产污环节进行分析,识别地块污染源;根据《石亭江绿色转型协作区(镇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了解到地块的未来规划。

2、采样检测及结果

(1)土壤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地块为四川蓝 (略) 地块,厂区总用地面积*.00m2。本次调查布点采用系统+专业布点法对土壤进行布点,本次详细调查采集了4个土壤清洁对照点,78个土壤监测点,采集土壤样品数量共计170个;已覆盖污染识别过程重点区域,超标 (略) 格符合20m*20m要求。土壤检测指标包括:(*)表一中45项指标+pH、氟化物、氰化物、总铬、石油烃(C10-C40)、锰、锑、铍、钴、钒共计55项;土壤检测结果显示:砷、铅、苯并(a)芘存在超标情况,需要进一步风险评估。

(2)地下水

本次详细调查地块内采集了8个地下水样品,地块外采集了1个地下水对照点样品;检测结果显示:DX01监测点位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2监测点位硫酸盐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3监测点位硝酸盐、镍、氨氮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4监测点位浊度、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铁、锰、铝、镍、氨氮、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5监测点位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6监测点位总硬度、硝酸盐、氨氮、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7监测点位硝酸盐、氨氮、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8监测点位硝酸盐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钒和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

(3)地表水

本次详细调查在地块北侧地表水体上、中、下游分别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品,检测结果显示:DB01、DB02、DB03中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限值;DB02中锰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限值。

(4)废水

本次详细调查在地块内采集池中残留废水,共计9个样品,检测显示:磷酸盐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中一级标准;总磷均超过《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1)中的标准限值;FS08、FS09废水样品中氟化物超过《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1)中的标准限值;FS03废水pH值超过了《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1)中的标准限值。

(5)底泥、固废

本次详细调查在地块内采集12个固废样品、5底泥样品个,共计17个样品;本次底泥和固废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显示:汞、锰、镍、镉存在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标准限值的情况;钒、锑存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的情况;底泥和固废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显示:砷、铬、镍、镉、铜、氟化物存在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情况;锑、钒存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的情况。

3、风险评估结论

地块土壤中T15、T17、T74点位土壤中砷的致癌风险高于10-6;T17、T74点位土壤中砷的危害商大于1;T15、T32、T72点位土壤中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高于10-6;故砷、苯并(a)芘需继续计算风险控制值,采取修复措施。

根据地块未来规划为第二类用地,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计算可知:本地块砷、铅、苯并(a)芘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60mg/kg、800mg/kg、1.52 mg/kg。

,四川

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有:

1、更新地块概念模型

根据地块资料和人员访谈了解到地块生产使用历史、生产产品、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平面布置、管道沟渠布设情况、“三废”产生及处置情况;根据现场踏勘了解到地块现状,重点关注污染物排放点及污染防治设施区域等,对地块产污环节进行分析,识别地块污染源;根据《石亭江绿色转型协作区(镇乡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了解到地块的未来规划。

2、采样检测及结果

(1)土壤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地块为四川蓝 (略) 地块,厂区总用地面积*.00m2。本次调查布点采用系统+专业布点法对土壤进行布点,本次详细调查采集了4个土壤清洁对照点,78个土壤监测点,采集土壤样品数量共计170个;已覆盖污染识别过程重点区域,超标 (略) 格符合20m*20m要求。土壤检测指标包括:(*)表一中45项指标+pH、氟化物、氰化物、总铬、石油烃(C10-C40)、锰、锑、铍、钴、钒共计55项;土壤检测结果显示:砷、铅、苯并(a)芘存在超标情况,需要进一步风险评估。

(2)地下水

本次详细调查地块内采集了8个地下水样品,地块外采集了1个地下水对照点样品;检测结果显示:DX01监测点位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2监测点位硫酸盐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3监测点位硝酸盐、镍、氨氮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4监测点位浊度、总硬度、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铁、锰、铝、镍、氨氮、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5监测点位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6监测点位总硬度、硝酸盐、氨氮、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7监测点位硝酸盐、氨氮、砷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2017)》中Ⅳ类限值、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DX08监测点位硝酸盐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钒和总磷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

(3)地表水

本次详细调查在地块北侧地表水体上、中、下游分别采集了3个地表水样品,检测结果显示:DB01、DB02、DB03中总磷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限值;DB02中锰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限值。

(4)废水

本次详细调查在地块内采集池中残留废水,共计9个样品,检测显示:磷酸盐均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中一级标准;总磷均超过《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1)中的标准限值;FS08、FS09废水样品中氟化物超过《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1)中的标准限值;FS03废水pH值超过了《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11)中的标准限值。

(5)底泥、固废

本次详细调查在地块内采集12个固废样品、5底泥样品个,共计17个样品;本次底泥和固废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显示:汞、锰、镍、镉存在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标准限值的情况;钒、锑存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的情况;底泥和固废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 557-2010)方法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显示:砷、铬、镍、镉、铜、氟化物存在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8978—1996)中一级标准的情况;锑、钒存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限值的情况。

3、风险评估结论

地块土壤中T15、T17、T74点位土壤中砷的致癌风险高于10-6;T17、T74点位土壤中砷的危害商大于1;T15、T32、T72点位土壤中苯并(a)芘的致癌风险高于10-6;故砷、苯并(a)芘需继续计算风险控制值,采取修复措施。

根据地块未来规划为第二类用地,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计算可知:本地块砷、铅、苯并(a)芘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60mg/kg、800mg/kg、1.52 mg/kg。

,四川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