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27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报告表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27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报告表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27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2024年3月27日至2024年3月29日(3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6-*、*(贡山分局)、*(兰坪分局);传 真:0886-*

通讯地址: (略) 新城区怒江州生态环境局;邮 编:*

一、贡 (略)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贡 (略)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嘎拉博村齐得小组

建设单位

贡 (略)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贡山县茨开镇嘎拉博村齐得小组,厂址中心坐标:E98°42′37.920″,N27°42′25.025″。建设项目利用选厂空闲土地和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选厂用地面积为 4771.59 m2(约 7.16 亩),场地高程为 1590.71—1582.89m,高差为 7.82m。

项目投资:总投资1470.*元,环保投资为48.*元,占项目总投资3.33%。

建设内容及规模:租用闲置三栋建筑物及空地新建1条混凝土拌合生产线及配套装备设施。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储运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位于厂区南面的第一台阶,利用495.72m2的2层建筑物改造,一层为办公用房和职工食堂,二层为职工生活用房和其他用房。办公生活用房东侧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拌合站布置硬化混凝土搅拌车装、停车场地一块,面积1100m2,办公生活用房西侧空地布置3m硬 (略) 。

位于场地中部第二台阶,面积1440m2,主要布置1套搅拌成套设备(三一重工 HZS180)包含:1台混凝土搅拌机、4座250m3粉料筒仓(筒仓顶高度15m)、4台配套螺旋输送机、4台仓顶布袋除尘器、1台混料机、1个添加剂储罐(60m3)及1间设备控制室。散装水泥、粉煤灰、矿粉等粉料采用罐车运输、卸料。混凝土搅拌机设置在搅拌室内,粉料筒仓露天布置。租用原有车间一层改造为骨料密闭仓库(1660.05m2),原车间一层总面积1272.53m2,其中1000m2为骨料仓,272.53m2为通道,骨料仓内设:骨料(碎石、砂料)隔仓各二座,每座占地250m2,平均堆高5m,每隔容积1250m3。骨料仓库内设置砂料、石料料斗各1个,共2个料斗,装载机运输至料斗后,通过皮带运输机2条输送至搅拌成套设备混料仓备用骨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卸料。项目主要生产C30系列商品混凝土,年产*m3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属于二调地类(耕地、林地、园地、草地)中的村庄、有林地,以及三调地类(建筑、道路、公 (略) 基础设施的土地)中的工业用地、采矿用地,项目占四级林地,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场地植被在水电基地建设选厂时铲除,不会划定为寒温性针叶林区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场区已无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分布,不是兽类、两栖爬行类主要的活动场所。

2、大气环境影响: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粉料仓、拌合站颗粒物燃油尾气、厨房油烟、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有组织颗粒物,粉料卸料形成的高浓度颗粒物,通过仓顶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放;骨料卸料、输送,道路和停车场扬尘等环节产生无组织颗粒物;拌合站原料、产品均为汽车运输,拌合站设置装载机一台,汽车、装载机产生燃油尾气,主要污染物CO、NOx等;建设项目设置职工食堂,食堂生厨房油烟,厨房油烟设置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建设项目设置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硫化氢、氨等废气。

3、废水环境影响: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生产废水主要为搅拌机、搅拌车清洗废水、事故废水。拌合站设置1000m3三级清洗沉淀池处理清洗废水,清洗废水排入第一级沉淀池,经沉二、三级淀池依次沉淀后,清水贮存于第三级沉淀池,然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食堂污水设置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再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污水晴天用于绿地浇灌,雨天作为搅拌车清洗补充水利用,不外排;拌合站设置1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怒江为Ⅱ类水体,禁止设置废水排污口,经收集的初期雨水返回混凝土搅拌机重复利用,不外排。

4、噪声环境影响:拌合站噪声为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设备噪声产生于搅拌机、搅拌车空压机、除尘器风机等,交通噪声产生于原料、混凝土运输,建设项目采取设备基础减震防噪、尽可能将设备安装在室内等措施进行防噪。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固体废物为搅拌车清洗沉淀池沉渣、混凝土检验废试块,设备检修产生危险废物废矿物油以及生活垃圾。沉渣经分离机分离后,骨料返回骨料仓库利用,浆水作为混凝土拌合补充利用;废混凝土检验试块用 (略) 铺垫等;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设置危废暂存间暂存,最终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设项目产生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固废。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掏、清运。

6、环境风险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矿物油和废矿物油桶等,危险单元主要为涉及危废暂存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本项目主要风险物质为废矿物油,风险类型为泄漏、火灾、爆炸。项目废矿物油、废油桶最大储存量为0.024t,储存量较小,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与管理要求,设置80m3事故水池、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加强对危废暂存间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可将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隐患降至最低。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防治措施:(1)建设项目施工期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碍洪建筑,施工过程中严禁挖、采河床砂石料。(2)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水土保持法要求完善水土保持相关手续项目建设场地周围植被茂密,施工中应加强森林保护和森林防火,设置保护生态环境的警示标牌。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应进行覆盖,装载不超过车厢板高度,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 (略) 线与时间,需通过县城时车辆 (略) (怒 (略) )通行。(2)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扬尘,砂料等粉料堆存、设备清洗沉淀池、化粪池挖方堆体 (略) 遮盖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砂料 (略) 覆盖。(4)目前主要建设场地地坪未进行硬化,扬尘污染大,施工中应根据气象条件进行洒水降尘。(5)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不进行现场混凝土搅拌,避免现拌混凝土污染环境。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场地硬化和其他建筑物混凝土保养采取用草帘、塑料薄膜覆盖方式进行保养,避免产生混凝土保养废水污染环境。(2)施工期设置临时沉淀池1个4m3,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临时沉淀池,然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4)禁止在嘎拉博河沿岸堆存建筑材料,防止其流失污染嘎拉博河。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项 (略) 与219国道交叉口有居民区分布,建设项目施工在昼间进行,夜间不运输事故材料,防止运输车辆产生噪声扰民。(2)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设置在场地中部。(3)应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保证场内运输畅通,减少噪声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将场地堆存的建筑垃圾清运至合法渣场堆存。(2)建设项目施工弃方主要产生于设备清洗沉淀池、化粪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挖方量不大,在场地内实现挖填平衡,避免弃方外运。(3)施工产生的钢铁、塑料等边角料、废包装材料等固废分类收集后,外售废品收购站利用。

二、营运期

1、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建设项目选址涉及Ⅳ级保护林地,应依法依规办理林地征用手续,严禁出现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未批先占等违法行为。(2)加强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发现疑似外来物种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勘查、处置。(3)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职工禁止在植物林地内吸烟、野炊、烧纸、取暖等用火行为。禁止毁林、捕猎行为,不得惊吓、捕捉偶然进入厂区的保护动物;在西面厂界粘贴严禁烟火、严禁砍伐森林、严禁捕猎等警示标牌。(4)加强拌合站保护设施管理维护,防止颗粒物,特别是粉料筒仓颗粒物非正常排放,以免大量颗粒物沉降对周围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5)按批复的项目可研报告要求进行绿化。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颗粒物

1)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治理设施

a.除尘设施

拌合站渣卸料、投料、混料产生的颗粒物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对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泥工业》附录B,袋式除尘器属于可行的颗粒物防治技术,建设项目颗粒物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合理可行,颗粒物排放浓度可以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20mg/m3的标准限值。

b.排气筒高度

拌合站粉料筒仓高度15m,按照《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除储库底、地坑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外,其他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的规定,要求在粉料筒仓顶布袋除尘器除出口加装3m排气筒,排气筒高度达18m,达到*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要求搅拌机排气口高15m,高于搅拌机室顶高度3m以上,达到*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建设项目排气筒高度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除储库底、地坑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外,其他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的规定。

2)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a.骨料仓库

骨料在仓库堆存,并设置固定式洒水降尘设施。扬尘污染防治设施符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泥工业》要求,可以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b.混料扬尘

落料、混料扬尘采取设置集尘罩收集、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经15m排气筒排放,可以将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变为有组织排放源,是*《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泥工业》附录B推荐的治理技术,实施颗粒物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c.其他颗粒物

皮带运输机设置防尘走廊,道路、场地进行硬化, (略) 、场地进行洒水降尘;拌合站利用设备清洗沉淀池为出站车辆车轮过水池,车辆出站时驶入水池对车轮进行清洗,减小车辆行驶扬尘;拌合站空闲土地进行绿化。上述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防治措施属于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可行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数量。

(2)其他大气污染物

利用污水处理站外壳阻隔氨、硫化氢、臭气无组织排放。拌合站厨房油烟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要求设置油烟净化器。对燃油尾气采取加强交通运输、粉料卸料管理措施减少燃油尾气排放。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废水主要有搅拌车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1)搅拌废水设置1000m3沉淀池及废水循环利用提升泵、管道,设备清洗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于搅拌车清洗,不外排。(2)生活污水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到达《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2020)后回用于绿地浇灌、洒水降尘,不外排。(3)初期雨水建设100m3初期雨水收集沉淀池,经收集处理的初期雨水回用于混凝土搅拌,不外排。(4)食堂废水设置油水分离器一套经油水分离后排入化粪池,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2020)后回用于绿地浇灌、洒水降尘,不外排。(5)搅拌车现场清洗废水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无洒水降尘条件时收集至搅拌车内带回搅拌站处理、循环利用,禁止排入怒江及其他支流、沟渠污染地表水。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设备噪声建筑物隔声、基础减震防噪,交通噪声使用环保合格汽车、加强厂内交通管理,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为搅拌车清洗沉淀池沉渣、混凝土检验废试块,设备检修产生危险废物废矿物油以及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1)设置分级机一台,搅拌车清洗沉淀池沉渣经压分离后,骨料返回搅拌机重复利用,混凝土检验废试 (略) 铺垫等。(2)危险废物废矿物油设置危废暂存间暂存,危废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建设,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利用。(3)厂区设置垃圾收集桶收集生活垃圾,然后委托园区环卫部门清运。(4)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6、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项目建设场地已进行硬化,达到简单防渗区要求。(2)危废暂存间防渗等级按重点防渗区建设,达到渗透系K≤1.0×10—10cm/s的要求。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混凝土拌合场地门口、仓库门口等张贴安全生产和使用告示,厂内和仓库等配置消防栓等灭火器具;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若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不能运行,应及时停产并检修。(2)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做好危废暂存间的建设,并做好危废暂存和转移的管理。(3)在编制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时,将废矿物油贮存、转移环境风险内容纳入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最大程度降低废矿物油贮存、转移的环境风险。(4)设置80m3废水事故池收集事故排放、消防污染废水,消防污染废水经处理、监测后确定其最终处置途径。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贡 (略)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文公示承诺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审批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二、兰坪县翠屏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兰坪县翠屏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翠屏街道金龙社区

建设单位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项目总占地*.95m2,总建筑面积*m2;学校建设采取分期建设模式,其中一期建设内容为:小学教学楼2栋、面积6733m2,初中教学楼2栋、面积3200m2,专教楼1栋(内设化学、生物等实验室)、面积5880m2,食堂1栋、面积4390m2,综合楼1栋、面积4235m2,小学宿舍楼2栋、面积8590m2,初中宿舍楼1栋、面积2072m2,教师周转宿舍1栋、面积2656m2,门卫室60m2,以及项目场地开挖及回填、边坡支护等;一期总建筑面积为*m2,一期总投资为*.*元。二期建设内容为:初中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为2072m2,二期总投资1106.*元。该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373.*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337%。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设备和工具清洗污水、土石方进出车辆轮胎冲洗水等施工污水、雨天地表径流及基坑涌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

2、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地基开挖、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过程的扬尘;原材料运输、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以及装修废气等。

3、噪声: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所采用的施工设备、机械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5、生态环境:施工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将导致项目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植被的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

二、运行期:

1、废水: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学校人员的生活污水、食堂含油废水、实验室废水和卫生保健室医疗废水。

2、废气: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实验室废气(实验使用盐酸、硝酸、硫酸产生的HCl、NOx、硫酸雾以及*醇取用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食堂厨房炒菜产生的食堂油烟及食堂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颗粒物、NOx和SO2)、汽车进出产生的汽车尾气、化粪池及垃圾收集点异味。

3、噪声: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来自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人员活动噪声、汽车噪声等。

4、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实验室废物、中和池废渣、实验室废液、化粪池污泥、隔油池废油和卫生保健室医疗废弃物等。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水:施工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作业和施工区域洒水抑尘。

2、废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及堆存场地采取覆盖篷布控制扬尘。

3、噪声:采取低噪声设备并定期维护保养、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一期工程施工在东侧施工场界设置临时隔声屏,二期工程施工区域四周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4、固废:项目一期开挖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项目区回填,二期剩余土石方运至当地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存;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可利用部分,不能回收利用部分送至当地城建部门指定堆放点;生活垃圾利用加盖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将施工区域现有林木作为绿化树种,以保留区域林木树种,减少对植被的影响。

二、运行期:

1、废气:实验室废气采用专用的通风橱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26m高的排气筒引至专教楼屋顶排放;食堂厨房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食堂楼顶排放。

2、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实验废水经中和池预处理、卫生保健室医疗废水经消毒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最终经 (略) (略) ,进入兰坪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胶垫并加强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风机、水泵布置于室内;加强车辆出入管理,午休时间应尽量减少或停止高噪声器材与喇叭的使用等措施。

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餐厨垃圾和食堂油脂委托餐厨垃圾经营权的资质单位清运处理;卫生保健室医疗废物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收集后交由当地医疗废物集中暂存点;中和池废渣、实验室废物、实验废液、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清运处置。

5、分区防渗:项目按分区防控措施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危险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间及中和池,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防渗;消毒池、隔油池、化粪池、垃圾房为一般防渗区;除重点防渗区、简单防渗区外的学校其他区域进行简单地面硬化。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兰坪县翠屏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文公开承诺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审批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怒江州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27日拟审批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公示期为:2024年3月27日至2024年3月29日(3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886-*、*(贡山分局)、*(兰坪分局);传 真:0886-*

通讯地址: (略) 新城区怒江州生态环境局;邮 编:*

一、贡 (略)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贡 (略)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嘎拉博村齐得小组

建设单位

贡 (略)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贡山县茨开镇嘎拉博村齐得小组,厂址中心坐标:E98°42′37.920″,N27°42′25.025″。建设项目利用选厂空闲土地和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选厂用地面积为 4771.59 m2(约 7.16 亩),场地高程为 1590.71—1582.89m,高差为 7.82m。

项目投资:总投资1470.*元,环保投资为48.*元,占项目总投资3.33%。

建设内容及规模:租用闲置三栋建筑物及空地新建1条混凝土拌合生产线及配套装备设施。工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储运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等。

位于厂区南面的第一台阶,利用495.72m2的2层建筑物改造,一层为办公用房和职工食堂,二层为职工生活用房和其他用房。办公生活用房东侧空地进行硬化和绿化。拌合站布置硬化混凝土搅拌车装、停车场地一块,面积1100m2,办公生活用房西侧空地布置3m硬 (略) 。

位于场地中部第二台阶,面积1440m2,主要布置1套搅拌成套设备(三一重工 HZS180)包含:1台混凝土搅拌机、4座250m3粉料筒仓(筒仓顶高度15m)、4台配套螺旋输送机、4台仓顶布袋除尘器、1台混料机、1个添加剂储罐(60m3)及1间设备控制室。散装水泥、粉煤灰、矿粉等粉料采用罐车运输、卸料。混凝土搅拌机设置在搅拌室内,粉料筒仓露天布置。租用原有车间一层改造为骨料密闭仓库(1660.05m2),原车间一层总面积1272.53m2,其中1000m2为骨料仓,272.53m2为通道,骨料仓内设:骨料(碎石、砂料)隔仓各二座,每座占地250m2,平均堆高5m,每隔容积1250m3。骨料仓库内设置砂料、石料料斗各1个,共2个料斗,装载机运输至料斗后,通过皮带运输机2条输送至搅拌成套设备混料仓备用骨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卸料。项目主要生产C30系列商品混凝土,年产*m3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环境影响:建设项目用地范围属于二调地类(耕地、林地、园地、草地)中的村庄、有林地,以及三调地类(建筑、道路、公 (略) 基础设施的土地)中的工业用地、采矿用地,项目占四级林地,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场地植被在水电基地建设选厂时铲除,不会划定为寒温性针叶林区需要重点保护的生态系统,场区已无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分布,不是兽类、两栖爬行类主要的活动场所。

2、大气环境影响: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粉料仓、拌合站颗粒物燃油尾气、厨房油烟、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有组织颗粒物,粉料卸料形成的高浓度颗粒物,通过仓顶布袋除尘器除尘后排放;骨料卸料、输送,道路和停车场扬尘等环节产生无组织颗粒物;拌合站原料、产品均为汽车运输,拌合站设置装载机一台,汽车、装载机产生燃油尾气,主要污染物CO、NOx等;建设项目设置职工食堂,食堂生厨房油烟,厨房油烟设置油烟净化器处理后达标排放;建设项目设置污水处理站处理生活污水,污水处理站产生硫化氢、氨等废气。

3、废水环境影响: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生产废水主要为搅拌机、搅拌车清洗废水、事故废水。拌合站设置1000m3三级清洗沉淀池处理清洗废水,清洗废水排入第一级沉淀池,经沉二、三级淀池依次沉淀后,清水贮存于第三级沉淀池,然后循环使用,不外排;食堂污水设置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化粪池,再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污水晴天用于绿地浇灌,雨天作为搅拌车清洗补充水利用,不外排;拌合站设置1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怒江为Ⅱ类水体,禁止设置废水排污口,经收集的初期雨水返回混凝土搅拌机重复利用,不外排。

4、噪声环境影响:拌合站噪声为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设备噪声产生于搅拌机、搅拌车空压机、除尘器风机等,交通噪声产生于原料、混凝土运输,建设项目采取设备基础减震防噪、尽可能将设备安装在室内等措施进行防噪。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固体废物为搅拌车清洗沉淀池沉渣、混凝土检验废试块,设备检修产生危险废物废矿物油以及生活垃圾。沉渣经分离机分离后,骨料返回骨料仓库利用,浆水作为混凝土拌合补充利用;废混凝土检验试块用 (略) 铺垫等;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设置危废暂存间暂存,最终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处置。设项目产生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固废。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掏、清运。

6、环境风险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矿物油和废矿物油桶等,危险单元主要为涉及危废暂存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本项目主要风险物质为废矿物油,风险类型为泄漏、火灾、爆炸。项目废矿物油、废油桶最大储存量为0.024t,储存量较小,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与管理要求,设置80m3事故水池、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加强对危废暂存间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可将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隐患降至最低。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生态环境防治措施:(1)建设项目施工期严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碍洪建筑,施工过程中严禁挖、采河床砂石料。(2)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水土保持法要求完善水土保持相关手续项目建设场地周围植被茂密,施工中应加强森林保护和森林防火,设置保护生态环境的警示标牌。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应进行覆盖,装载不超过车厢板高度,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 (略) 线与时间,需通过县城时车辆 (略) (怒 (略) )通行。(2)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扬尘,砂料等粉料堆存、设备清洗沉淀池、化粪池挖方堆体 (略) 遮盖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3)施工砂料 (略) 覆盖。(4)目前主要建设场地地坪未进行硬化,扬尘污染大,施工中应根据气象条件进行洒水降尘。(5)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不进行现场混凝土搅拌,避免现拌混凝土污染环境。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场地硬化和其他建筑物混凝土保养采取用草帘、塑料薄膜覆盖方式进行保养,避免产生混凝土保养废水污染环境。(2)施工期设置临时沉淀池1个4m3,施工废水经临时沉淀池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不外排。(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临时沉淀池,然后回用于项目区洒水降尘。(4)禁止在嘎拉博河沿岸堆存建筑材料,防止其流失污染嘎拉博河。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项 (略) 与219国道交叉口有居民区分布,建设项目施工在昼间进行,夜间不运输事故材料,防止运输车辆产生噪声扰民。(2)合理布局施工设备,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设置在场地中部。(3)应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保证场内运输畅通,减少噪声对周围保护目标的影响。

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1)将场地堆存的建筑垃圾清运至合法渣场堆存。(2)建设项目施工弃方主要产生于设备清洗沉淀池、化粪池、初期雨水收集池,挖方量不大,在场地内实现挖填平衡,避免弃方外运。(3)施工产生的钢铁、塑料等边角料、废包装材料等固废分类收集后,外售废品收购站利用。

二、营运期

1、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建设项目选址涉及Ⅳ级保护林地,应依法依规办理林地征用手续,严禁出现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未批先占等违法行为。(2)加强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发现疑似外来物种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勘查、处置。(3)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职工禁止在植物林地内吸烟、野炊、烧纸、取暖等用火行为。禁止毁林、捕猎行为,不得惊吓、捕捉偶然进入厂区的保护动物;在西面厂界粘贴严禁烟火、严禁砍伐森林、严禁捕猎等警示标牌。(4)加强拌合站保护设施管理维护,防止颗粒物,特别是粉料筒仓颗粒物非正常排放,以免大量颗粒物沉降对周围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5)按批复的项目可研报告要求进行绿化。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颗粒物

1)颗粒物有组织排放治理设施

a.除尘设施

拌合站渣卸料、投料、混料产生的颗粒物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对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泥工业》附录B,袋式除尘器属于可行的颗粒物防治技术,建设项目颗粒物采用布袋除尘器除尘合理可行,颗粒物排放浓度可以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散装水泥中转站及水泥制品生产20mg/m3的标准限值。

b.排气筒高度

拌合站粉料筒仓高度15m,按照《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除储库底、地坑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外,其他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的规定,要求在粉料筒仓顶布袋除尘器除出口加装3m排气筒,排气筒高度达18m,达到*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要求搅拌机排气口高15m,高于搅拌机室顶高度3m以上,达到*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建设项目排气筒高度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除储库底、地坑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外,其他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的规定。

2)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

a.骨料仓库

骨料在仓库堆存,并设置固定式洒水降尘设施。扬尘污染防治设施符合《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泥工业》要求,可以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b.混料扬尘

落料、混料扬尘采取设置集尘罩收集、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经15m排气筒排放,可以将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变为有组织排放源,是*《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泥工业》附录B推荐的治理技术,实施颗粒物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c.其他颗粒物

皮带运输机设置防尘走廊,道路、场地进行硬化, (略) 、场地进行洒水降尘;拌合站利用设备清洗沉淀池为出站车辆车轮过水池,车辆出站时驶入水池对车轮进行清洗,减小车辆行驶扬尘;拌合站空闲土地进行绿化。上述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防治措施属于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的可行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颗粒物的无组织排放数量。

(2)其他大气污染物

利用污水处理站外壳阻隔氨、硫化氢、臭气无组织排放。拌合站厨房油烟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要求设置油烟净化器。对燃油尾气采取加强交通运输、粉料卸料管理措施减少燃油尾气排放。

3、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废水主要有搅拌车清洗废水、生活污水、初期雨水。(1)搅拌废水设置1000m3沉淀池及废水循环利用提升泵、管道,设备清洗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于搅拌车清洗,不外排。(2)生活污水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到达《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2020)后回用于绿地浇灌、洒水降尘,不外排。(3)初期雨水建设100m3初期雨水收集沉淀池,经收集处理的初期雨水回用于混凝土搅拌,不外排。(4)食堂废水设置油水分离器一套经油水分离后排入化粪池,与其他生活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2020)后回用于绿地浇灌、洒水降尘,不外排。(5)搅拌车现场清洗废水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无洒水降尘条件时收集至搅拌车内带回搅拌站处理、循环利用,禁止排入怒江及其他支流、沟渠污染地表水。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设备噪声建筑物隔声、基础减震防噪,交通噪声使用环保合格汽车、加强厂内交通管理,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区标准。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物为搅拌车清洗沉淀池沉渣、混凝土检验废试块,设备检修产生危险废物废矿物油以及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1)设置分级机一台,搅拌车清洗沉淀池沉渣经压分离后,骨料返回搅拌机重复利用,混凝土检验废试 (略) 铺垫等。(2)危险废物废矿物油设置危废暂存间暂存,危废间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物控制标准》建设,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利用。(3)厂区设置垃圾收集桶收集生活垃圾,然后委托园区环卫部门清运。(4)化粪池、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

6、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项目建设场地已进行硬化,达到简单防渗区要求。(2)危废暂存间防渗等级按重点防渗区建设,达到渗透系K≤1.0×10—10cm/s的要求。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混凝土拌合场地门口、仓库门口等张贴安全生产和使用告示,厂内和仓库等配置消防栓等灭火器具;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若废气治理设施出现故障,不能运行,应及时停产并检修。(2)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做好危废暂存间的建设,并做好危废暂存和转移的管理。(3)在编制公司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时,将废矿物油贮存、转移环境风险内容纳入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最大程度降低废矿物油贮存、转移的环境风险。(4)设置80m3废水事故池收集事故排放、消防污染废水,消防污染废水经处理、监测后确定其最终处置途径。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贡 (略) 预拌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文公示承诺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审批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二、兰坪县翠屏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兰坪县翠屏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翠屏街道金龙社区

建设单位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 (略)

项目概况

项目总占地*.95m2,总建筑面积*m2;学校建设采取分期建设模式,其中一期建设内容为:小学教学楼2栋、面积6733m2,初中教学楼2栋、面积3200m2,专教楼1栋(内设化学、生物等实验室)、面积5880m2,食堂1栋、面积4390m2,综合楼1栋、面积4235m2,小学宿舍楼2栋、面积8590m2,初中宿舍楼1栋、面积2072m2,教师周转宿舍1栋、面积2656m2,门卫室60m2,以及项目场地开挖及回填、边坡支护等;一期总建筑面积为*m2,一期总投资为*.*元。二期建设内容为:初中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为2072m2,二期总投资1106.*元。该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373.*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337%。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

1、废水:主要为建筑施工废水、设备和工具清洗污水、土石方进出车辆轮胎冲洗水等施工污水、雨天地表径流及基坑涌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等。

2、废气: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地基开挖、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过程的扬尘;原材料运输、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以及装修废气等。

3、噪声: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阶段所采用的施工设备、机械产生的噪声。

4、固体废物: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所产生的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5、生态环境:施工占地对植被的破坏,将导致项目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植被的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

二、运行期:

1、废水: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学校人员的生活污水、食堂含油废水、实验室废水和卫生保健室医疗废水。

2、废气: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实验室废气(实验使用盐酸、硝酸、硫酸产生的HCl、NOx、硫酸雾以及*醇取用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食堂厨房炒菜产生的食堂油烟及食堂天然气燃烧产生的废气(颗粒物、NOx和SO2)、汽车进出产生的汽车尾气、化粪池及垃圾收集点异味。

3、噪声:营运期噪声源主要来自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人员活动噪声、汽车噪声等。

4、固体废物: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实验室废物、中和池废渣、实验室废液、化粪池污泥、隔油池废油和卫生保健室医疗废弃物等。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废水:施工废水采用临时沉淀池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施工作业和施工区域洒水抑尘。

2、废气:采取洒水降尘措施,运输车辆及堆存场地采取覆盖篷布控制扬尘。

3、噪声:采取低噪声设备并定期维护保养、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一期工程施工在东侧施工场界设置临时隔声屏,二期工程施工区域四周设置临时隔声屏障。

4、固废:项目一期开挖的土石方全部回用于项目区回填,二期剩余土石方运至当地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存;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可利用部分,不能回收利用部分送至当地城建部门指定堆放点;生活垃圾利用加盖垃圾桶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置。

5、生态环境:将施工区域现有林木作为绿化树种,以保留区域林木树种,减少对植被的影响。

二、运行期:

1、废气:实验室废气采用专用的通风橱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经26m高的排气筒引至专教楼屋顶排放;食堂厨房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食堂楼顶排放。

2、废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实验废水经中和池预处理、卫生保健室医疗废水经消毒池预处理后与其他生活污水一并进入化粪池处理,最终经 (略) (略) ,进入兰坪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减震胶垫并加强设备日常检修和维护,风机、水泵布置于室内;加强车辆出入管理,午休时间应尽量减少或停止高噪声器材与喇叭的使用等措施。

4、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和化粪池污泥委托环卫部门清运;餐厨垃圾和食堂油脂委托餐厨垃圾经营权的资质单位清运处理;卫生保健室医疗废物设置医疗废物暂存间收集后交由当地医疗废物集中暂存点;中和池废渣、实验室废物、实验废液、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分类收集暂存在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清运处置。

5、分区防渗:项目按分区防控措施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危险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暂存间及中和池,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进行防渗;消毒池、隔油池、化粪池、垃圾房为一般防渗区;除重点防渗区、简单防渗区外的学校其他区域进行简单地面硬化。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

兰坪县翠屏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文公开承诺

拟审批意见

拟审批意见

同意审批

注: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主要环境影响、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公众参与情况、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承诺文件部分由建设单位填写。拟审批意见、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部分由行政审批机关填写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