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新渡废液处理中心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桐城市新渡废液处理中心地块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
一、地块基本信息
该地 (略) 新渡镇,现状为建设用地,后续拟规划也为建设用地,本地块西 (略) 为安徽 (略) ,西侧原为光阳电雕制版厂(现已搬迁),其他侧均为空地或农田。据周边人员反应,地块周边多次受到居民的投诉。光阳电雕制版厂和本地块电镀废水的排放导致东侧农田内农作物枯萎死亡,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污染风险筛选概况
地块现状为建设用地,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二类用地。暴露受体为成人,主要考虑成人接受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土壤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壤颗粒。本地块地下水超标污染物为六价铬。本地块区域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块亦不在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也不作为工业和农业用水等使用,因此暴露途径不考虑饮用地下水途径,本地块中地下水污染物为六价铬,不具备挥发性,故本地块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体不具备暴露途径。
使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中的暴露评估、风险表征等模型对土壤关注污染物铬(六价)和1种地下水关注污染物铬(六价)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土壤中污染物铬(六价)存在不可接受风险需进行修复治理。地下水中污染物因不具备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
三、修复范围和修复土方量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场地修复的目标污染物和风险控制值,分层分污染物类型进行统计,土壤总污染方量约4178.5立方米。
表1 污染方量统计
序号 | 深度m | 面积m2 | 体积m3 |
1 | 0-0.5 | 1496 | 748 |
2 | 0.5-2.0 | 1335 | 2002.5 |
3 | 2.0-3.0 | 449 | 449 |
4 | 3.0-4.0 | 456 | 456 |
5 | 4.0-5.0 | 523 | 523 |
合计 | 4178.5 |
四、治理与修复技术推荐
1、土壤修复技术建议
(略) 新渡废液处理中心地块目前有两栋钢构厂房用于塑料制造企业生产使用,且原电镀车间、原电镀废水车间后期也会拆除,地块拟用于工业用地,本次土壤污染的土方量为4178.5立方米,建议采用工程控制和制度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与修复,工程措施建议采用异位处置,污染土壤清挖后采用化学还原技术对土壤中的铬(六价)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土壤可原场地阻隔填埋,用做后续建筑过程的地基用土。建议设置专人看管地块,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比如设立围墙围挡、警示标志等。限制本地块所在地块地下水不可作为饮用水。禁止本地块污染土壤转运出场造成污染迁移扩散。
2、地下水修复建议
本地块地下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铬(六价),这种污染物的皮肤接触、空气吸入、直接饮用等风险暴露途径的可能性很小,原电镀废水厂外排放沟中的地表水也会一并处理,对地块未来人员产生的健康影响较小。随着污染土壤和地表水的处置实施,地下水的污染源基本得到清除。且经过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在可接受水平范围内,本区域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周边也无饮用水源保护地,因此对地下水污染暂时不作处理,但需要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
3、地表水处理建议
主要是原电镀废水厂外排放沟中的地表水,建议与施工期废水一起处置。五、总结论
本次针对土壤超筛选值的污染物为铬(六价);按照未来规划用地第二类用地地块概念模型,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进行风险评估。
地块用地方式属于第二类用地,敏感人群为成人,受体的主要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室外土壤颗粒物共3种土壤污染物暴露途径。由于本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源开发,因此暴露途径不考虑饮用地下水途径,且地下水中污染为铬(六价),不具有有挥发性,因此本地块中地下水污染物不具备暴露途径。
通过计算本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可知,本地块各层土壤中铬(六价)的致癌风险值超过10-6和危害商超过1,风险不可接受;地下水中铬(六价)由于缺少污染物从地下水发挥至室内外的空气中暴露途径,无法计算其地下水风险数值,在不饮用的前提,通过挥发进入室内外的暴露途径对人体的危害有限,风险可接受。
根据导则推荐模型计算,本地块土壤中污染物铬(六价)为的风险控制值为5.7mg/kg,本地块应尽快实施风险管控活修复治理措施。
本地块地下水污染物在不饮用的前提下,风险可接受。
本地块采用AICGIS中泰森多边形插值法,计算得出土壤污染风险不可接受区域共计7个区块,下限深度为5m,污染的总土方量为4178.5m3,根据修复技术的筛选以及结合本地块实际情况建议采取水泥窑协同处置,同时结合制度控制措施。
委托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 (略) 生态环境分局
联系人:姜文生 联系电话:*
报告编写单位及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安徽工和 (略)
通讯地址: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香樟大道168号科技实业园D-19楼
联系人:陶敬 联系电话:*
一、地块基本信息
该地 (略) 新渡镇,现状为建设用地,后续拟规划也为建设用地,本地块西 (略) 为安徽 (略) ,西侧原为光阳电雕制版厂(现已搬迁),其他侧均为空地或农田。据周边人员反应,地块周边多次受到居民的投诉。光阳电雕制版厂和本地块电镀废水的排放导致东侧农田内农作物枯萎死亡,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污染风险筛选概况
地块现状为建设用地,属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第二类用地。暴露受体为成人,主要考虑成人接受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土壤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壤颗粒。本地块地下水超标污染物为六价铬。本地块区域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块亦不在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补给区,也不作为工业和农业用水等使用,因此暴露途径不考虑饮用地下水途径,本地块中地下水污染物为六价铬,不具备挥发性,故本地块地下水中污染物对人体不具备暴露途径。
使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中的暴露评估、风险表征等模型对土壤关注污染物铬(六价)和1种地下水关注污染物铬(六价)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土壤中污染物铬(六价)存在不可接受风险需进行修复治理。地下水中污染物因不具备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
三、修复范围和修复土方量
根据风险评估确定场地修复的目标污染物和风险控制值,分层分污染物类型进行统计,土壤总污染方量约4178.5立方米。
表1 污染方量统计
序号 | 深度m | 面积m2 | 体积m3 |
1 | 0-0.5 | 1496 | 748 |
2 | 0.5-2.0 | 1335 | 2002.5 |
3 | 2.0-3.0 | 449 | 449 |
4 | 3.0-4.0 | 456 | 456 |
5 | 4.0-5.0 | 523 | 523 |
合计 | 4178.5 |
四、治理与修复技术推荐
1、土壤修复技术建议
(略) 新渡废液处理中心地块目前有两栋钢构厂房用于塑料制造企业生产使用,且原电镀车间、原电镀废水车间后期也会拆除,地块拟用于工业用地,本次土壤污染的土方量为4178.5立方米,建议采用工程控制和制度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与修复,工程措施建议采用异位处置,污染土壤清挖后采用化学还原技术对土壤中的铬(六价)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土壤可原场地阻隔填埋,用做后续建筑过程的地基用土。建议设置专人看管地块,防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比如设立围墙围挡、警示标志等。限制本地块所在地块地下水不可作为饮用水。禁止本地块污染土壤转运出场造成污染迁移扩散。
2、地下水修复建议
本地块地下水中主要超标污染物为铬(六价),这种污染物的皮肤接触、空气吸入、直接饮用等风险暴露途径的可能性很小,原电镀废水厂外排放沟中的地表水也会一并处理,对地块未来人员产生的健康影响较小。随着污染土壤和地表水的处置实施,地下水的污染源基本得到清除。且经过风险评估,地下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在可接受水平范围内,本区域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周边也无饮用水源保护地,因此对地下水污染暂时不作处理,但需要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
3、地表水处理建议
主要是原电镀废水厂外排放沟中的地表水,建议与施工期废水一起处置。五、总结论
本次针对土壤超筛选值的污染物为铬(六价);按照未来规划用地第二类用地地块概念模型,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进行风险评估。
地块用地方式属于第二类用地,敏感人群为成人,受体的主要暴露途径包括经口摄入土壤、皮肤接触土壤、吸入室外土壤颗粒物共3种土壤污染物暴露途径。由于本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源开发,因此暴露途径不考虑饮用地下水途径,且地下水中污染为铬(六价),不具有有挥发性,因此本地块中地下水污染物不具备暴露途径。
通过计算本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人体健康风险可知,本地块各层土壤中铬(六价)的致癌风险值超过10-6和危害商超过1,风险不可接受;地下水中铬(六价)由于缺少污染物从地下水发挥至室内外的空气中暴露途径,无法计算其地下水风险数值,在不饮用的前提,通过挥发进入室内外的暴露途径对人体的危害有限,风险可接受。
根据导则推荐模型计算,本地块土壤中污染物铬(六价)为的风险控制值为5.7mg/kg,本地块应尽快实施风险管控活修复治理措施。
本地块地下水污染物在不饮用的前提下,风险可接受。
本地块采用AICGIS中泰森多边形插值法,计算得出土壤污染风险不可接受区域共计7个区块,下限深度为5m,污染的总土方量为4178.5m3,根据修复技术的筛选以及结合本地块实际情况建议采取水泥窑协同处置,同时结合制度控制措施。
委托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 (略) 生态环境分局
联系人:姜文生 联系电话:*
报告编写单位及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安徽工和 (略)
通讯地址:合肥高新区柏堰科技园香樟大道168号科技实业园D-19楼
联系人:陶敬 联系电话:*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