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师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八师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3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3日-2024年4月11日(5个工作日),逾期无反对意见,我局将正式对项目建设进行批复。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993-*
0993-*(八师生态环境局业务一科)
传 真:0993-*
通讯地址: (略) (略) 民中心三楼行政审批区
邮 编:*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第八师蘑大引洪渠首枢纽除险加固工程 | 蘑大引洪闸枢纽于夹河子水库上游的玛河入库口处 | 第 (略) 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 新疆 (略) | 本工程主要由库外渠进水闸、退洪闸以及上下游连接建筑物组成,本次引洪闸继续保留,只对库外渠进水闸、退洪闸进行拆除重建,对上下游连接段和下游防冲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 库外渠进水闸与退洪闸为整体式结构,库外渠进水闸为2孔,单孔宽4.0m,底板厚度1.0m,闸墩为C40、F300、W6钢筋混凝土结构。退洪闸为2孔,单孔宽5.0m,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闸闸墩高3.0m,中墩 1.1m厚、边墩厚0.8m。闸墩为C40、F300、W6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项目总投资646.*元,其中环保投*元。 |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严禁在大风(起沙)天气下挖填方及装运土方;(2)土方和材料拉运过程中,应对运输车辆采取加盖篷布的方法,减少洒落遗漏,以免产生扬尘;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易产尘物料进行遮盖,并适时适量洒水作业,项目施工过程加强管理,搅拌过程采取密闭搅拌,并配备洒水作业。(3)车辆在施工 (略) 上行驶过程中,应减速慢行;(4)施工区域要做到每天至少洒水2~3次,以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临时堆渣区每天至少3~4次;(5)施工时采取分段挖掘、分段回填等措施,缩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和降低影响程度;(6)对距离敏感点较近段进行封闭施工,对施工工地高标准围挡,防止建筑材料、土方等外溢,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围挡设置0.2m的防溢座。(7)施工结束后,要做到“三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生活废弃物等。(8)施 (略) 采 (略) 面,车辆进出前后适时适量洒水降尘,运输产尘物料进行遮盖。(9)食堂安装抽油烟机,油烟经处理后,经专用烟道引至食堂楼顶外。(10)使用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施工设备,定时保养维修。宜选用优质燃油。(11)根据《工业料场堆场扬尘整治方案》(DB65/T4061-2017)中第6条整治方案:工程施工过程需对项目物料堆场设置 (略) ,并适时适量洒水抑尘,且堆场设置于项目区下风向处。 2、废水 项目工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北侧夹河子水管站排污设施进行排污,夹河子水管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由吸污车拉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基坑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洒水抑尘,不外排。项目设置一座沉淀池,施工结束后进行拆除回填、恢复。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可在施工作业带区域设置围挡,加强人员教育及管理。施工过程中严禁在水体内清洗车辆及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机械或者容器,加强管理,设置标识。 3、噪声 施工期加强施工作业场地的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快施工进度,选用低噪声设备,噪声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靠近居民区一侧设置围挡,高产噪设备布置远离居民区一侧。噪声敏感区附 (略) 段应设置禁鸣、限速标志,必要时实行交通时段管制。 4、固废 施工期生活垃圾主要产生在生活营地周围,设置生活垃圾箱用于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禁止施工期生活垃圾乱丢乱弃。施工过程开挖剩余土方用于闸枢纽区域平整回填,拆除废旧砼结构交由商混站进行再加工利用。 5、生态 施工期划定施工区域范围,严禁越界施工;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严禁破坏植被,禁止狩猎;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工区进行恢复,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平整和生态恢复。 *生植被:在施工场地结束施工后进行场地平整,采取翻松表土并加入适量的腐殖质,以改良土壤性状,选用当地适宜物种进行生态恢复。 野生动物: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禁止施工人员食用鸟类、兽类等;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图,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非施工区严禁烟火、狩猎等活动。禁止施工人员野外用火,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降至最低程度。 水生生态:项目为枯水期作业,作业期间库外渠内无水作业。1)对施工人员加强宣传教育,设置保护警示牌,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严禁捕捞。2)加强监管,严格按环保要求施工,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按环保要求严禁排入水体。3)在施工期间,以公告、宣传单、板报和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常识宣传,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并遵守相关的生态保护规定。4)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控与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行为和临时占地在施工范围内,严禁将土方开挖的出渣和施工废弃物随意堆放。 其他:施工期划定施工区域范围,严禁越界施工,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施工过程施工场地设有材料加工场地、砂石料临时堆场、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等,施工前剥离表层土,剥离的表土采取集中堆放、梯形堆放方式,表土四周采用土袋进行砌护,堆土表面 (略) 进行遮盖;施工结束后,拆除所有临时施工设施,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表植被。 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划定工程施工红线,减小植被受影响面积。在施工区域应该根据当地地形划定最小的施工作业区域,严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超出施工区域,而对工地周边的植被、植物物种造成破坏。严禁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对施工垃圾应该统一处理,以免影响植物物种的生长。2)工程建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绿化使植被覆盖率恢复到原有水平;3)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责任到位,采用达到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注重生态景观建设,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保护自然,尽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改动。4)为减少噪声及灯光对鸟类的影响,临近保护区侧夜间禁止施工;5)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施工机械,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对强噪声源安装控噪装置,减小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6)合理划定施工作业范围,避免施工人员的非施工活动惊扰到鸟类。7)在工程施工区设置警示牌,以加强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8)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区域之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通过制度化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以减轻施工对*生动物的影响。9)落实环境监理制度,由环境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合理要求。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属于蘑大引洪渠首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运营期项目本身基本不产生污染物。运行管理人员均依托第 (略) 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工程运营期间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1、地表水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间,建设单位应加大对水利枢纽的巡查,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工程建成后,设立明显标志,严禁在项目区及河岸两侧倾倒垃圾,防止水质污染和阻塞行洪。 2、固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水闸上附着的泥沙,此部分泥沙产生量不大,定期进行清理,用于低洼地带回填。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水闸管理范围内沿岸自然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和护岸植被,减少水土流失。2)采用当地物种,在闸址区域应做好生态防护、景观绿化林带等; 3)做好绿化区的养护和水面保洁工作。4)设置标识标牌,严禁向河道倾倒废水、固废等。 | 无 |
2 | (略) 政配套设施项目(一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3团 | (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新疆新正 (略) | (略) 333米( (略) )、新建D600排水管道1720米、新建2×7.0MW燃气热水锅炉房一座,建筑面积587.5m2、新建1 (略) 1.25km、新建10kV电缆分接箱1座、新建2 (略) 器、1套高压计量装置和2组避雷器、新建10kV电缆观察井10座、更换导线7500米。以及相应附属设施。本项目总投资*,其中环保投资57.*元,占总投资的3.28%。 | 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按照“六不准”和“六个百分百”要求做好防尘措施,定期清理现场,加强管理可降低扬尘的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 (略) (略) ,最终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试压废水排放至附近绿化带或者林带。 3.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消声隔音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运输车辆减速行驶,减少鸣笛;操作人员必要时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地表清除的弃土石方收集后拉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填埋地点填埋处理。 5.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严格划定施工区域、不擅自扩大施工范围,减少对施工作业区周围植被的破坏,在选择临时用地地点时,应注意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临时占地的面积,尽量选择无植被的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过多的施工区域,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施工完毕立即进行迹地恢复。 运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2台7.0MW燃气锅炉采用烟气外循环(FGR)低氮燃烧器措施处理后通过2根8m排气筒排放。 2.水环境保护措施:反冲洗废水、锅炉排污水和生活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标 (略) (略) ,最终 (略)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声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运营期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震、等措施来降低其影响,利用距离衰减以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项目运营期废离子交换树脂每年更换一次,由厂家定期更换,更换完随即带走,不在厂区储存;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无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3日-2024年4月11日(5个工作日),逾期无反对意见,我局将正式对项目建设进行批复。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993-*
0993-*(八师生态环境局业务一科)
传 真:0993-*
通讯地址: (略) (略) 民中心三楼行政审批区
邮 编:*
拟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概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众参与情况 |
1 | 第八师蘑大引洪渠首枢纽除险加固工程 | 蘑大引洪闸枢纽于夹河子水库上游的玛河入库口处 | 第 (略) 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 新疆 (略) | 本工程主要由库外渠进水闸、退洪闸以及上下游连接建筑物组成,本次引洪闸继续保留,只对库外渠进水闸、退洪闸进行拆除重建,对上下游连接段和下游防冲建筑物进行拆除重建。 库外渠进水闸与退洪闸为整体式结构,库外渠进水闸为2孔,单孔宽4.0m,底板厚度1.0m,闸墩为C40、F300、W6钢筋混凝土结构。退洪闸为2孔,单孔宽5.0m,钢筋混凝土结构。进水闸闸墩高3.0m,中墩 1.1m厚、边墩厚0.8m。闸墩为C40、F300、W6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项目总投资646.*元,其中环保投*元。 |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严禁在大风(起沙)天气下挖填方及装运土方;(2)土方和材料拉运过程中,应对运输车辆采取加盖篷布的方法,减少洒落遗漏,以免产生扬尘;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易产尘物料进行遮盖,并适时适量洒水作业,项目施工过程加强管理,搅拌过程采取密闭搅拌,并配备洒水作业。(3)车辆在施工 (略) 上行驶过程中,应减速慢行;(4)施工区域要做到每天至少洒水2~3次,以减少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临时堆渣区每天至少3~4次;(5)施工时采取分段挖掘、分段回填等措施,缩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和降低影响程度;(6)对距离敏感点较近段进行封闭施工,对施工工地高标准围挡,防止建筑材料、土方等外溢,围挡高度不低于1.8m,围挡设置0.2m的防溢座。(7)施工结束后,要做到“三清”,不得遗留建筑垃圾、生活废弃物等。(8)施 (略) 采 (略) 面,车辆进出前后适时适量洒水降尘,运输产尘物料进行遮盖。(9)食堂安装抽油烟机,油烟经处理后,经专用烟道引至食堂楼顶外。(10)使用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施工设备,定时保养维修。宜选用优质燃油。(11)根据《工业料场堆场扬尘整治方案》(DB65/T4061-2017)中第6条整治方案:工程施工过程需对项目物料堆场设置 (略) ,并适时适量洒水抑尘,且堆场设置于项目区下风向处。 2、废水 项目工区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北侧夹河子水管站排污设施进行排污,夹河子水管站生活污水经地埋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由吸污车拉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基坑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洒水抑尘,不外排。项目设置一座沉淀池,施工结束后进行拆除回填、恢复。在施工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可在施工作业带区域设置围挡,加强人员教育及管理。施工过程中严禁在水体内清洗车辆及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机械或者容器,加强管理,设置标识。 3、噪声 施工期加强施工作业场地的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快施工进度,选用低噪声设备,噪声须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靠近居民区一侧设置围挡,高产噪设备布置远离居民区一侧。噪声敏感区附 (略) 段应设置禁鸣、限速标志,必要时实行交通时段管制。 4、固废 施工期生活垃圾主要产生在生活营地周围,设置生活垃圾箱用于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置,禁止施工期生活垃圾乱丢乱弃。施工过程开挖剩余土方用于闸枢纽区域平整回填,拆除废旧砼结构交由商混站进行再加工利用。 5、生态 施工期划定施工区域范围,严禁越界施工;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严禁破坏植被,禁止狩猎;施工结束后对施工工区进行恢复,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平整和生态恢复。 *生植被:在施工场地结束施工后进行场地平整,采取翻松表土并加入适量的腐殖质,以改良土壤性状,选用当地适宜物种进行生态恢复。 野生动物: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禁止施工人员食用鸟类、兽类等;根据施工总体布置图,确定施工用地范围,进行标桩划界,禁止施工人员进入非施工占地区域;非施工区严禁烟火、狩猎等活动。禁止施工人员野外用火,把对野生动物的干扰降至最低程度。 水生生态:项目为枯水期作业,作业期间库外渠内无水作业。1)对施工人员加强宣传教育,设置保护警示牌,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严禁捕捞。2)加强监管,严格按环保要求施工,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按环保要求严禁排入水体。3)在施工期间,以公告、宣传单、板报和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宣传教育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常识宣传,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并遵守相关的生态保护规定。4)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控与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行为和临时占地在施工范围内,严禁将土方开挖的出渣和施工废弃物随意堆放。 其他:施工期划定施工区域范围,严禁越界施工,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施工过程施工场地设有材料加工场地、砂石料临时堆场、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区等,施工前剥离表层土,剥离的表土采取集中堆放、梯形堆放方式,表土四周采用土袋进行砌护,堆土表面 (略) 进行遮盖;施工结束后,拆除所有临时施工设施,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恢复地表植被。 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占地,划定工程施工红线,减小植被受影响面积。在施工区域应该根据当地地形划定最小的施工作业区域,严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超出施工区域,而对工地周边的植被、植物物种造成破坏。严禁施工材料乱堆乱放,对施工垃圾应该统一处理,以免影响植物物种的生长。2)工程建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绿化使植被覆盖率恢复到原有水平;3)建设单位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管理,责任到位,采用达到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注重生态景观建设,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保护自然,尽量少对原始自然环境进行改动。4)为减少噪声及灯光对鸟类的影响,临近保护区侧夜间禁止施工;5)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施工机械,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对强噪声源安装控噪装置,减小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6)合理划定施工作业范围,避免施工人员的非施工活动惊扰到鸟类。7)在工程施工区设置警示牌,以加强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8)施工单位进入施工区域之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加强对施工人员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通过制度化严禁施工人员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以减轻施工对*生动物的影响。9)落实环境监理制度,由环境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以及环境保护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合理要求。 运营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属于蘑大引洪渠首枢纽除险加固工程,运营期项目本身基本不产生污染物。运行管理人员均依托第 (略) 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工程运营期间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1、地表水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间,建设单位应加大对水利枢纽的巡查,加大水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工程建成后,设立明显标志,严禁在项目区及河岸两侧倾倒垃圾,防止水质污染和阻塞行洪。 2、固废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水闸上附着的泥沙,此部分泥沙产生量不大,定期进行清理,用于低洼地带回填。 3、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加强水闸管理范围内沿岸自然植被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和护岸植被,减少水土流失。2)采用当地物种,在闸址区域应做好生态防护、景观绿化林带等; 3)做好绿化区的养护和水面保洁工作。4)设置标识标牌,严禁向河道倾倒废水、固废等。 | 无 |
2 | (略) 政配套设施项目(一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143团 | (略)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新疆新正 (略) | (略) 333米( (略) )、新建D600排水管道1720米、新建2×7.0MW燃气热水锅炉房一座,建筑面积587.5m2、新建1 (略) 1.25km、新建10kV电缆分接箱1座、新建2 (略) 器、1套高压计量装置和2组避雷器、新建10kV电缆观察井10座、更换导线7500米。以及相应附属设施。本项目总投资*,其中环保投资57.*元,占总投资的3.28%。 | 施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严格按照“六不准”和“六个百分百”要求做好防尘措施,定期清理现场,加强管理可降低扬尘的影响。 2.水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洒水抑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 (略) (略) ,最终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试压废水排放至附近绿化带或者林带。 3.声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间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消声隔音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运输车辆减速行驶,减少鸣笛;操作人员必要时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地表清除的弃土石方收集后拉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填埋地点填埋处理。 5.生态环境:施工过程中,严格划定施工区域、不擅自扩大施工范围,减少对施工作业区周围植被的破坏,在选择临时用地地点时,应注意根据实际需要控制临时占地的面积,尽量选择无植被的空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过多的施工区域,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施工完毕立即进行迹地恢复。 运营期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2台7.0MW燃气锅炉采用烟气外循环(FGR)低氮燃烧器措施处理后通过2根8m排气筒排放。 2.水环境保护措施:反冲洗废水、锅炉排污水和生活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标 (略) (略) ,最终 (略)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3.声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运营期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震、等措施来降低其影响,利用距离衰减以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保护措施:项目运营期废离子交换树脂每年更换一次,由厂家定期更换,更换完随即带走,不在厂区储存;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 无 |
最近搜索
无
热门搜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