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4月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关于2024年4月9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做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34-*

地址:越西县果园路255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越西县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

越西县普雄镇新华路东侧

越西县 (略)

四川 (略)

项目总用地面积6522.14平方米(约9.8亩),拟修建总建筑面积6838.16平方米,其中: (略) 综合楼建筑面积6766.16m2,新建医疗废物间建筑面积72m2。项 (略) 区内部道路、综合管线(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电力管网、通信管网)、室外照明及垃圾桶等配套工程,配套设施包含电梯、医用气体工程、导视系统、信息化系统、变配电工程及医疗设备等。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1)施工废水

施工现场设置简易隔油沉淀池(4m3)进行沉淀,沉淀后循环使用,保证不排入外环境。

(2)生活污水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原有项目污水管网进入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

2、废气治理措施

(1)施工期扬尘

①工地周边设置施工围挡,封闭施工现场,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

②开挖的临时堆放的土石方采用篷布对土方进行遮盖,篷布下方进行压实,防止大风天气吹散。

③在施工围挡两边安装喷水雾降尘装置,并配备一台雾炮机。施工开挖前首先打开喷水雾装置以及雾炮机,再进行开挖。

④对施工场地内运输路线进行硬化,减少运输起尘。

⑤在工地进出口设置车辆轮胎清洗处,对于进出场车辆轮胎进行冲洗,防止带泥上路。

⑥运渣车辆采用篷布进行遮盖,遮盖率需达100%。渣土运输前适当湿化,减少粉尘的产生。

⑦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自卸车、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

⑧在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应暂停土方开挖、回填,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扬尘对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

⑨施工过程中遇重污染天气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减少施工,必要时停止施工建设。

⑩施工管理由专人负责,并设定专门负责人定期对该区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以及环保管理进行检查和核实,严格按照 (略) 扬尘污染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治理,尽量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人工拆除是采用脚手架围挡、密目网、立或布式围档等措施,以控制粉尘外泄,严禁采用整体拉、推墙体的拆除方法。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明火作业,以免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建筑废料应分类整齐堆放,及时洒水和清运,避免二次起尘。

(2)施工期施工机械废气

在施工期间应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设备原料的利用率,从而可以避免施工机械因病态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的现象发生。

(3)装修废气

在装修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装修结束完成以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装修扬尘则采用室内洒水降尘予以控制,降低施工扬尘产生量。

3、声环境治理措施

(1)合理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将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屏障,阻挡噪声的传播。

(2)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况,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22:00~06:00)工作,避免同一施工场、同一时间多台大型高噪声机械同时作业,施工应抓紧进度、赶时间,缩短噪声影响时间,使施工噪声的影响降至最低。

(4)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并且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声环境的影响。

(5)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来控制。

(6)地方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施工运输车辆通行。

(7)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经过居民区等声敏感区时应限速禁鸣;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

(8)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车辆运输噪声可能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及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等,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固废治理措施

(1)建筑垃圾

可回收利用的分类收集后出售,剩余不可利用建筑垃圾量主要为废弃混凝土块、废弃砖块等,清运至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2)生活垃圾

项目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集中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处置。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检验废水单独收集,本项目主要为酸性废水,在酸性废水预处理容器(体积约0.2m3,放置于检验科)中加入中和药剂氢氧化钠中和处 (略)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医院综 (略)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处理规模为50m3/d)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 (略) 政污水处理管网,经普雄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普雄河。

2、废气治理措施

(1)医疗区带菌空气

设置通风系统,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机消毒,病房采用84消毒液、醋酸等消毒剂消毒,同时,加强病房的通风换气。

(2)检验科废气

产生量较小,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引出化验室外排至大气,经过大气稀释作用稀释后,对项目附近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污水处理设施恶臭

本环评要求定期清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的污泥,并加强周边绿化,以减小污水处理设施恶臭对项目区域外环境的影响。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恶臭经以上措施处理后,在污水处理设施区域无组织排放。

(4)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

采取医疗废物桶装密闭贮存,做到日产日清,每天定时消毒等措施,减少恶臭的产生。

(5)煎药异味

项目煎药室保持封闭,煎药异味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由排烟道引至综合大楼楼顶排放。

(6)备用发电机废气

发电机自带消烟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经管道引至楼顶排放。

(7)汽车尾气

加强管理,自然扩散。

3、噪声治理措施

营运期来往病人就诊活动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属低噪声源,其主要 (略) 内部管理,设置提示标语,院内禁止喧哗、吵闹,可有 (略) 病人的休息和周边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项目产噪设备主要为空调系统、备用柴油发电机、污水处理设备、通风系统等动力设备。上述设备均位于室内设备用房内,具有一定的隔声作用,环评要求发电机进一步采取进风口和出风口安装消声器、排风百叶,各室内设备房采用隔声门等减噪措施,进一步降低运行噪声的影响。

项目还将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1)建筑隔声:各产噪设备均设置在独立的房间内,并对房间采取吸声、隔声处理(墙面吸声材料、隔声门等),可有效的降低、减弱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2)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对以上设备采取基础减振、进出口管采用柔性连接,设备设置减振器等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减弱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3)污水处理设施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进行控制。

(4)对进出车辆加强管理、禁止喧嚣等措施。

4、固废治理措施

(1)生活垃圾

设置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每天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中药渣

中药渣单独收集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置,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3)废包装材料

集中收集定期由废品回收企业回收处理。

(4)医疗废物

项目拟设置专门的医疗废物收集桶和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分类收集暂存,然后经消毒和标识后,再委托相应的资质单位处置,其中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可委托持有经营类别包含HW01医疗废物841-001-01、841-002-01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第三方资质单位进行处理;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可委托持有经营类别包含HW01医疗废物841-004-01、841-005-01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第三方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病理性废物主要为手术、妇产科产生的人体组织,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冰柜中,定期运送至越西县殡仪馆处置。

(5)污水处理池污泥

污泥应向污泥中投加石灰(15g/L污泥),并搅拌均匀,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污泥与医疗废物一起,经收集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交由具备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6)废紫外灯管

更换时包装后运至本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土壤治理措施

本项目通过将加强厂区防渗等级,避免污染物入渗,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根据工程各功能单元可能产生污染的地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简单防渗区。

重点防渗区为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医疗废物暂存间、检验科、污水处理设施、备用发电机房,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其中危险废物暂存间渗透系数≤10-10cm/s)。

一般防渗区为中心供养区、综合楼,防渗应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防渗等级要求为一般地面硬化。

6、生态治理措施

本项目位于越西县普雄镇新华路东侧,周围为居民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外环境较为单一,区域内生态以城镇生态环境为主要特征,主要植被为人工树种,区域受人类影响,无珍稀野生动植物,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良好。项目营运期主要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等均将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在此建设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1个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做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日-**日(共5个工作日)。

电 话:0834-*

地址:越西县果园路255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越西县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

越西县普雄镇新华路东侧

越西县 (略)

四川 (略)

项目总用地面积6522.14平方米(约9.8亩),拟修建总建筑面积6838.16平方米,其中: (略) 综合楼建筑面积6766.16m2,新建医疗废物间建筑面积72m2。项 (略) 区内部道路、综合管线(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电力管网、通信管网)、室外照明及垃圾桶等配套工程,配套设施包含电梯、医用气体工程、导视系统、信息化系统、变配电工程及医疗设备等。

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1)施工废水

施工现场设置简易隔油沉淀池(4m3)进行沉淀,沉淀后循环使用,保证不排入外环境。

(2)生活污水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原有项目污水管网进入下游污水处理厂处理。

2、废气治理措施

(1)施工期扬尘

①工地周边设置施工围挡,封闭施工现场,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

②开挖的临时堆放的土石方采用篷布对土方进行遮盖,篷布下方进行压实,防止大风天气吹散。

③在施工围挡两边安装喷水雾降尘装置,并配备一台雾炮机。施工开挖前首先打开喷水雾装置以及雾炮机,再进行开挖。

④对施工场地内运输路线进行硬化,减少运输起尘。

⑤在工地进出口设置车辆轮胎清洗处,对于进出场车辆轮胎进行冲洗,防止带泥上路。

⑥运渣车辆采用篷布进行遮盖,遮盖率需达100%。渣土运输前适当湿化,减少粉尘的产生。

⑦在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自卸车、垃圾运输车等运输车辆不允许超载,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

⑧在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应暂停土方开挖、回填,采取覆盖堆料、湿润等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轻扬尘对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

⑨施工过程中遇重污染天气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减少施工,必要时停止施工建设。

⑩施工管理由专人负责,并设定专门负责人定期对该区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以及环保管理进行检查和核实,严格按照 (略) 扬尘污染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治理,尽量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人工拆除是采用脚手架围挡、密目网、立或布式围档等措施,以控制粉尘外泄,严禁采用整体拉、推墙体的拆除方法。当遇有易燃、可燃物及保温材料时,严明火作业,以免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建筑废料应分类整齐堆放,及时洒水和清运,避免二次起尘。

(2)施工期施工机械废气

在施工期间应多加注意施工设备的维护,使其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设备原料的利用率,从而可以避免施工机械因病态而使产生的废气超标的现象发生。

(3)装修废气

在装修期间,应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装修结束完成以后,也应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装修扬尘则采用室内洒水降尘予以控制,降低施工扬尘产生量。

3、声环境治理措施

(1)合理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将高噪声设备尽量布置在远离敏感点的位置,并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屏障,阻挡噪声的传播。

(2)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况,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夜间(22:00~06:00)工作,避免同一施工场、同一时间多台大型高噪声机械同时作业,施工应抓紧进度、赶时间,缩短噪声影响时间,使施工噪声的影响降至最低。

(4)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并且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声环境的影响。

(5)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有关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加强对一线操作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来控制。

(6)地方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施工运输车辆通行。

(7)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尽量减少夜间运输量;适当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尤其经过居民区等声敏感区时应限速禁鸣;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

(8)设备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车辆运输噪声可能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及时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等,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固废治理措施

(1)建筑垃圾

可回收利用的分类收集后出售,剩余不可利用建筑垃圾量主要为废弃混凝土块、废弃砖块等,清运至城建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2)生活垃圾

项目区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集中收集后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处置。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措施:

1、废水治理措施

检验废水单独收集,本项目主要为酸性废水,在酸性废水预处理容器(体积约0.2m3,放置于检验科)中加入中和药剂氢氧化钠中和处 (略) 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医院综 (略)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处理规模为50m3/d)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中预处理 (略) 政污水处理管网,经普雄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普雄河。

2、废气治理措施

(1)医疗区带菌空气

设置通风系统,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机消毒,病房采用84消毒液、醋酸等消毒剂消毒,同时,加强病房的通风换气。

(2)检验科废气

产生量较小,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引出化验室外排至大气,经过大气稀释作用稀释后,对项目附近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3)污水处理设施恶臭

本环评要求定期清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内的污泥,并加强周边绿化,以减小污水处理设施恶臭对项目区域外环境的影响。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恶臭经以上措施处理后,在污水处理设施区域无组织排放。

(4)医疗废物暂存间恶臭

采取医疗废物桶装密闭贮存,做到日产日清,每天定时消毒等措施,减少恶臭的产生。

(5)煎药异味

项目煎药室保持封闭,煎药异味通过集气罩收集后由排烟道引至综合大楼楼顶排放。

(6)备用发电机废气

发电机自带消烟除尘器处理后排放经管道引至楼顶排放。

(7)汽车尾气

加强管理,自然扩散。

3、噪声治理措施

营运期来往病人就诊活动产生社会生活噪声属低噪声源,其主要 (略) 内部管理,设置提示标语,院内禁止喧哗、吵闹,可有 (略) 病人的休息和周边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本项目产噪设备主要为空调系统、备用柴油发电机、污水处理设备、通风系统等动力设备。上述设备均位于室内设备用房内,具有一定的隔声作用,环评要求发电机进一步采取进风口和出风口安装消声器、排风百叶,各室内设备房采用隔声门等减噪措施,进一步降低运行噪声的影响。

项目还将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

(1)建筑隔声:各产噪设备均设置在独立的房间内,并对房间采取吸声、隔声处理(墙面吸声材料、隔声门等),可有效的降低、减弱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2)选用优质低噪声设备,对以上设备采取基础减振、进出口管采用柔性连接,设备设置减振器等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减弱噪声对外界的影响。

(3)污水处理设施噪声:选用低噪声设备、进行隔声、基础减振等措施进行控制。

(4)对进出车辆加强管理、禁止喧嚣等措施。

4、固废治理措施

(1)生活垃圾

设置生活垃圾桶,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每天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2)中药渣

中药渣单独收集后作为一般垃圾处置,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3)废包装材料

集中收集定期由废品回收企业回收处理。

(4)医疗废物

项目拟设置专门的医疗废物收集桶和医疗废物暂存间进行分类收集暂存,然后经消毒和标识后,再委托相应的资质单位处置,其中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可委托持有经营类别包含HW01医疗废物841-001-01、841-002-01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第三方资质单位进行处理;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可委托持有经营类别包含HW01医疗废物841-004-01、841-005-01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第三方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病理性废物主要为手术、妇产科产生的人体组织,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的冰柜中,定期运送至越西县殡仪馆处置。

(5)污水处理池污泥

污泥应向污泥中投加石灰(15g/L污泥),并搅拌均匀,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污泥与医疗废物一起,经收集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交由具备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6)废紫外灯管

更换时包装后运至本项目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后,交由有相关资质单位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土壤治理措施

本项目通过将加强厂区防渗等级,避免污染物入渗,采取了分区防渗措施。根据工程各功能单元可能产生污染的地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简单防渗区。

重点防渗区为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医疗废物暂存间、检验科、污水处理设施、备用发电机房,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其中危险废物暂存间渗透系数≤10-10cm/s)。

一般防渗区为中心供养区、综合楼,防渗应满足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

其他区域为简单防渗区,防渗等级要求为一般地面硬化。

6、生态治理措施

本项目位于越西县普雄镇新华路东侧,周围为居民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外环境较为单一,区域内生态以城镇生态环境为主要特征,主要植被为人工树种,区域受人类影响,无珍稀野生动植物,整个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良好。项目营运期主要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等均将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可实现达标排放。因此,本项目在此建设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