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关于对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关于对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拟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现将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拟审批公示

项目名称:

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

拟批准公示日期:

**

建设地点:

永靖县太极镇

建设单位:

永靖县教育局

编制单位:

甘肃环洲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5.8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5100.94平方米,新建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间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1)施工扬尘

①施工现场周围应设1.8米以上的围墙;

②建设工地上所有裸露地面应经常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得在车辆进出或刮风时不致形成大量扬尘;

③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强防起尘措施,在施工场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应覆盖防尘布、防尘网等;

④对挖出的弃土及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清运到指定的渣土堆场,清运车辆覆盖帆布,以防扬尘污染;

⑤在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沉淀池,应定时洒水降尘,对场地内运输道路定期洒水和清扫,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落实以上防尘措施后,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大大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机械废气

①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所有燃油的车辆和施工设备应安装尾气处理器,按环保要求做到达标排放;

②设计合理的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减少重复作业等;

③加强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保养与合理操作,减少其废气的排放。

综上所述,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扬尘及施工机械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运输车辆扬尘

①施工场周围修建围墙,在建筑过程中采取外围密目网封闭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②定期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及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阶段喷洒水,降低扬尘浓度;

③工程建筑施工使用商品预拌混凝土,可有效减少粉扬尘的产生;

④废土石方及时清运,不宜堆放于施工现场;

⑤运输材料前,车辆车厢内垫防漏布,建料覆盖帆布等,运输车辆不可装载过满,车辆运行过程中适当减速,并及时清扫进出场路面落土,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洒落,污染区域环境;

⑥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

⑦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存储或设置围挡、堆砌围墙、防尘布苫盖等措施。

(4)装修废气

项目所用材料涂料要采用符合国家相关绿色环保标准的产品,合理安排喷涂作业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涂料异味,并做好通排风工作。

2、废水治理措施

(1)生活污水

采取化粪池对施工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进入永靖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2)施工废水

在施工场地设一个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可循环使用,回用于洒水降尘、车辆冲洗水以及混凝土养护水,不外排。

3、噪声治理措施

(1)施工噪声

①严格遵守并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②选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禁止不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入工区,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

③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杜绝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他噪声;

④施工场地进行围挡,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可配备、使用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间和夜间不施工;

⑥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局,根据项目平面布置图和外环境关系图,为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将加工场地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布置于场地中部。

(2)运输车辆噪声

项目施工期间,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规划行车路线。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输车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为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针对项目固体废物产生特点,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应采取如下措施:

(1)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应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利用部分及时清运至建设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在暂时堆存期间,应定时洒水和加强管理,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2)建筑材料应按用量进行调配,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

(3)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收集点进行统一处置。

(4)场地地基挖掘产生的土石方,尽量用于回填,剩余的弃土应运至建设部门指定地点。在暂时堆存期间,设置临时堆存点,定时洒水和加强管理,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固体废物的运输必须加盖篷布,避免发生垃圾洒落。

5、生态环境

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情况:

①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在既保证主体工程顺利施工的条件下,同时兼顾水土保持的要求;

②规范施工程序,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适时开挖,减轻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土石方移动学校过程中临时处理措施,完善边坡挡土工程,将水土流失尽量控制在项目区内进行防治,既有利于学校阻挡水、土外流,防止对四周造成危害,又有利于施工管理;

③增加临时排水措施和沉沙池工程,本工程全面扰动地表,施工建设期土体裸露面积大、裸露学校时间较长,雨季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在采取永久性防治措施之前,应采取临时性措施,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

④项目建设应满足消防及交通要求,项目道路及给排水管网一次敷设到位,学校避免改沟改路,学校尤其应防止沟渠受截而使水流冲刷改道,造成水土流失;

⑤对植被应尽量保护,应按要求制定施工操作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坚决制止乱挖乱堆,将土壤和植被的破坏控制在最低水平。对施工过程中毁坏的树木和植被,工程施工后应尽量予以恢复、加强绿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运营期间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

1、废气

1.1锅炉废气

本项目锅炉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锅炉烟气脱氮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技术,即低氮燃烧技术,并从8米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均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1.2实验室废气

中学实验室规模较小,使用的化学品较少,产生的实验废气少,产生时间短。项目拟在实验室设置通风橱(收集率为90%)收集后,使用挥发性化学品的实验操作都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进行,引出至楼顶经1根排气筒(高出楼顶5米)排放。

1.3食堂油烟

本项目食堂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建筑外排放,高效油烟净化器为处理效率按85%,处理后浓度小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4机动车尾气

地上停车场机动车尾气由于排入开放性的空间,浓度积累小,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1.5垃圾收集点恶臭

垃圾每天由环卫清运,保持公厕清洁卫生。垃圾收集点封闭性较好,恶臭气体溢出量较小,且位于区域主导风学校的下风向,对周边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①项目生活污水

本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经化粪池 (略) 政污水管网。

②实验室废水

本项目实验废水成分主要为酸碱废水,需经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环评要求项目方建设一个容积为0.1m3/d的中和池,通过添加酸或碱将实验室废水中pH值处理至6-9后排入化粪池, (略) 政污水管网。

3、噪声污染源

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广播噪声、锅炉房以及水泵设备等,针对不同噪声源,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⑴各类高噪设备均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同时为加强建筑隔声效果,教学用房全部采用中空隔声玻璃。

⑵在选用设备时应选用低噪声型号,并在安装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隔声、消声(锅炉房安装消声器)、吸声和减振等措施。并加强日常的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⑶该项目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转,以免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噪声污染。

⑷加强对学校内的交通管理和人员活动管理,对进出学校的线路进行规定,设立禁鸣标志,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严禁轰鸣;禁止人员大声喧哗,控制人员活动噪声。

⑸学校的广播尽量降低音量,并做到规律播放,早上、中午播放时,尽量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并控制广播播放时间和时段,不可太长、太乱,尽量使学校广播噪声在居民可接受的范围内。学校也要定期访民,征求居民的意见,以求得到居民的谅解。

⑹有针对性地对广播点的位置进行优化设置,尽量避免用高音喇叭,尽量采取多点低噪声、全覆盖的声响装置,既满足学校的正常使用,又能极大限度减少学校范围噪声分贝。

⑺建议在学校的四周布置立体绿化,形成隔音与景观于一体的学校绿化带,以减少周边道路对学校的影响,以及学校活动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4、固体废物

(1)一般固体废物

①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②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存放于专门加盖的容器中,收集后委托特许经营单位集中处理。

③废动植物油

废动植物油交由特许经营单位清运处置。

④废离子交换树脂

废离子交换树脂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本项目不暂存、不处理,由厂家回收处理。

⑤废旧电脑、教学电视、体育器材

产生后交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废旧日光灯管可按照一般固废进行外售处理。

⑥化粪池污泥

化粪池每半年清掏一次,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危险废物

①实验废液

分类收集后暂存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②废药品

废药品暂存于实验室设置的危废暂存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回收处置。

③废电池

集中收集后暂存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3)相关要求,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应设有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建设1座占地15平方米的危废暂存间,用于储存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必须做好相应防渗措施,设置防渗层,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能防止25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要防风、防雨、防晒。同时要求临时贮存、运输直至安全处置全过程必须符合《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要求以及规定。

5、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5.1源头上控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

项目废水由学校 (略) 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实验试剂存储于药品柜。学校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实验室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间,危废间按要求做防渗处理,避免风险物质通过下渗影响地下水和土壤环境。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含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投入运营后,水土流失将远小于现状水平。

7、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物质及危险物质的危害识别如下:

天然气、柴油、盐酸、硝酸、硫酸、氯酸钾、白磷、硫酸铵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属于I级,进行简单分析。

项目运营期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管道破裂发生泄漏,泄露的主要成分为*烷,可能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但随时间推移,其浓度逐渐变小,影响逐渐消失;泄漏的天然气遇热源和明火将会引发火灾,从而导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由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均属空气的组成成分,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且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本项目实验用化学试剂包括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等有毒和腐蚀性化学品。由于实验室内所用药品数量较小,只要运营期加强管理,对药品定期进行检查,按实验室规范要求进行药品摆放等,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影响可降至最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燃气使用风险防范措施

①加强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在燃气输送和使用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对预防燃气泄漏十分必要。

②规范操作、加强检查和维修,防止操作失误和违章作业,减少或杜绝人为操作所致的泄漏事故;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以保证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③安装先进的泄漏检测设备和仪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等是否老化,是否被尖利物品或老鼠咬坏,接口是否松动,如发生上述 (略) 联系。

④燃气使用过程中如遇突发供气中断,应及时关闭天然气管道和设施开关,防止空气混入管道内,当恢复供气时应将管道内的空气排放后方可使用。

⑤加强日常管理,禁止在内存放易燃及易爆物品,并经常保持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禁止自行变更燃气管道走向或私接燃气设施。

⑥加强自我管理,及时查改车间用电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加强职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懂得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

(2)燃气锅炉风险防范措施

燃气锅炉的点火和灭火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锅炉运行人员也应加强责任心,不可过分依赖自控保护装置,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人工监控并做好记录。此外,燃气还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的防范措施:

内设立灵敏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设置喷水灭火装置;内及附近严禁易燃物堆集和储存;室内装修尽量采用非燃烧材料;电源进线处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熔断器,并加强用电用气管理,对使用时间长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学校应定期对及其配套的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等进行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设置应急电源,并应经常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认真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现象;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3)化验室风险防范措施

各化学试剂储存在化学药品专用柜,采用专用的存储瓶或容器保存,各化学实验装置及操作均在老师的规范指导下进行,实验室配备灭火器、灭火栓等消防措施以及通风换气措施。

(4)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战术: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对可能发生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品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综上所述,项目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要求企业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预防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影响及经济损失。建设单位应严格安全生产制度,严格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制定应急方案,使事故发生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公众参与情况:

/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电话:

0930-*(传真)

邮箱:

*@*63.com

邮编:

*

通讯地址:

永靖县古城新区环保大厦(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公示期:**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电话:0930-*(传真)

邮箱:*@*63.com

通讯地址:永靖县古城新区环保大厦(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邮编:*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现将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拟审批公示

项目名称:

永靖县回民中学灾后易地新建项目

拟批准公示日期:

**

建设地点:

永靖县太极镇

建设单位:

永靖县教育局

编制单位:

甘肃环洲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5.8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5100.94平方米,新建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间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

1、废气治理措施

(1)施工扬尘

①施工现场周围应设1.8米以上的围墙;

②建设工地上所有裸露地面应经常洒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使得在车辆进出或刮风时不致形成大量扬尘;

③施工期间的料堆、土堆等应加强防起尘措施,在施工场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应覆盖防尘布、防尘网等;

④对挖出的弃土及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清运到指定的渣土堆场,清运车辆覆盖帆布,以防扬尘污染;

⑤在施工场地进出口设置沉淀池,应定时洒水降尘,对场地内运输道路定期洒水和清扫,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落实以上防尘措施后,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将大大降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2)施工机械废气

①使用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运输车辆和施工设备,所有燃油的车辆和施工设备应安装尾气处理器,按环保要求做到达标排放;

②设计合理的施工流程,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减少重复作业等;

③加强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保养与合理操作,减少其废气的排放。

综上所述,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扬尘及施工机械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3)运输车辆扬尘

①施工场周围修建围墙,在建筑过程中采取外围密目网封闭施工方式进行施工;

②定期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及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阶段喷洒水,降低扬尘浓度;

③工程建筑施工使用商品预拌混凝土,可有效减少粉扬尘的产生;

④废土石方及时清运,不宜堆放于施工现场;

⑤运输材料前,车辆车厢内垫防漏布,建料覆盖帆布等,运输车辆不可装载过满,车辆运行过程中适当减速,并及时清扫进出场路面落土,避免材料运输过程中洒落,污染区域环境;

⑥物料、渣土、垃圾运输车辆的出口内侧设置洗车平台,完善排水设施,防止泥土粘带;

⑦水泥、石灰、砂石、涂料、铺装材料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存储或设置围挡、堆砌围墙、防尘布苫盖等措施。

(4)装修废气

项目所用材料涂料要采用符合国家相关绿色环保标准的产品,合理安排喷涂作业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涂料异味,并做好通排风工作。

2、废水治理措施

(1)生活污水

采取化粪池对施工期生活污水进行处理, (略) 政污水管网,进入永靖县污水处理厂处理。

(2)施工废水

在施工场地设一个临时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可循环使用,回用于洒水降尘、车辆冲洗水以及混凝土养护水,不外排。

3、噪声治理措施

(1)施工噪声

①严格遵守并执行有关规定和要求,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②选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禁止不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入工区,减少施工噪声的影响;

③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杜绝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他噪声;

④施工场地进行围挡,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在高噪声设备附近工作的施工人员,可配备、使用耳塞、耳机、防声头盔等防噪用具。

⑤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午间和夜间不施工;

⑥合理进行施工平面布局,根据项目平面布置图和外环境关系图,为降低施工噪声的影响,施工单位应将加工场地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布置于场地中部。

(2)运输车辆噪声

项目施工期间,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规划行车路线。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输车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为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针对项目固体废物产生特点,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应采取如下措施:

(1)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应尽量回收利用,不能利用部分及时清运至建设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置;在暂时堆存期间,应定时洒水和加强管理,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2)建筑材料应按用量进行调配,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

(3)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生活垃圾收集点进行统一处置。

(4)场地地基挖掘产生的土石方,尽量用于回填,剩余的弃土应运至建设部门指定地点。在暂时堆存期间,设置临时堆存点,定时洒水和加强管理,以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固体废物的运输必须加盖篷布,避免发生垃圾洒落。

5、生态环境

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水土流失情况:

①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在既保证主体工程顺利施工的条件下,同时兼顾水土保持的要求;

②规范施工程序,优化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地面的裸露时间,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适时开挖,减轻施工期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土石方移动学校过程中临时处理措施,完善边坡挡土工程,将水土流失尽量控制在项目区内进行防治,既有利于学校阻挡水、土外流,防止对四周造成危害,又有利于施工管理;

③增加临时排水措施和沉沙池工程,本工程全面扰动地表,施工建设期土体裸露面积大、裸露学校时间较长,雨季易产生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在采取永久性防治措施之前,应采取临时性措施,控制施工期水土流失;

④项目建设应满足消防及交通要求,项目道路及给排水管网一次敷设到位,学校避免改沟改路,学校尤其应防止沟渠受截而使水流冲刷改道,造成水土流失;

⑤对植被应尽量保护,应按要求制定施工操作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坚决制止乱挖乱堆,将土壤和植被的破坏控制在最低水平。对施工过程中毁坏的树木和植被,工程施工后应尽量予以恢复、加强绿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运营期间污染分析及防治措施

1、废气

1.1锅炉废气

本项目锅炉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锅炉烟气脱氮采用“低氮燃烧技术”技术,即低氮燃烧技术,并从8米高的排气筒排放,排放浓度均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1.2实验室废气

中学实验室规模较小,使用的化学品较少,产生的实验废气少,产生时间短。项目拟在实验室设置通风橱(收集率为90%)收集后,使用挥发性化学品的实验操作都在实验室的通风橱内进行,引出至楼顶经1根排气筒(高出楼顶5米)排放。

1.3食堂油烟

本项目食堂油烟采用高效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引至建筑外排放,高效油烟净化器为处理效率按85%,处理后浓度小于《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1.4机动车尾气

地上停车场机动车尾气由于排入开放性的空间,浓度积累小,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1.5垃圾收集点恶臭

垃圾每天由环卫清运,保持公厕清洁卫生。垃圾收集点封闭性较好,恶臭气体溢出量较小,且位于区域主导风学校的下风向,对周边环境以及学校环境影响较小。

2、废水

①项目生活污水

本项目排放的生活污水水质简单,经化粪池 (略) 政污水管网。

②实验室废水

本项目实验废水成分主要为酸碱废水,需经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环评要求项目方建设一个容积为0.1m3/d的中和池,通过添加酸或碱将实验室废水中pH值处理至6-9后排入化粪池, (略) 政污水管网。

3、噪声污染源

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广播噪声、锅炉房以及水泵设备等,针对不同噪声源,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⑴各类高噪设备均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同时为加强建筑隔声效果,教学用房全部采用中空隔声玻璃。

⑵在选用设备时应选用低噪声型号,并在安装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隔声、消声(锅炉房安装消声器)、吸声和减振等措施。并加强日常的设备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⑶该项目投入使用后,管理部门应加强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以保证各设备正常运转,以免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噪声污染。

⑷加强对学校内的交通管理和人员活动管理,对进出学校的线路进行规定,设立禁鸣标志,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严禁轰鸣;禁止人员大声喧哗,控制人员活动噪声。

⑸学校的广播尽量降低音量,并做到规律播放,早上、中午播放时,尽量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并控制广播播放时间和时段,不可太长、太乱,尽量使学校广播噪声在居民可接受的范围内。学校也要定期访民,征求居民的意见,以求得到居民的谅解。

⑹有针对性地对广播点的位置进行优化设置,尽量避免用高音喇叭,尽量采取多点低噪声、全覆盖的声响装置,既满足学校的正常使用,又能极大限度减少学校范围噪声分贝。

⑺建议在学校的四周布置立体绿化,形成隔音与景观于一体的学校绿化带,以减少周边道路对学校的影响,以及学校活动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4、固体废物

(1)一般固体废物

①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交环卫部门处理。

②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存放于专门加盖的容器中,收集后委托特许经营单位集中处理。

③废动植物油

废动植物油交由特许经营单位清运处置。

④废离子交换树脂

废离子交换树脂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本项目不暂存、不处理,由厂家回收处理。

⑤废旧电脑、教学电视、体育器材

产生后交物资回收单位回收。废旧日光灯管可按照一般固废进行外售处理。

⑥化粪池污泥

化粪池每半年清掏一次,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2)危险废物

①实验废液

分类收集后暂存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②废药品

废药品暂存于实验室设置的危废暂存处,由学校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回收处置。

③废电池

集中收集后暂存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3)相关要求,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应设有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建设1座占地15平方米的危废暂存间,用于储存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暂存间必须做好相应防渗措施,设置防渗层,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应设计建造径流疏导系统,保证能防止25年一遇的暴雨不会流到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要防风、防雨、防晒。同时要求临时贮存、运输直至安全处置全过程必须符合《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以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要求以及规定。

5、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5.1源头上控制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

项目废水由学校 (略) 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实验试剂存储于药品柜。学校应加强巡检,及时处理污染物跑、冒、滴、漏,同时加强对防渗工程的检查,若发现防渗密封材料老化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实验室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间,危废间按要求做防渗处理,避免风险物质通过下渗影响地下水和土壤环境。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含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项目投入运营后,水土流失将远小于现状水平。

7、环境风险评价

本项目主要环境风险物质及危险物质的危害识别如下:

天然气、柴油、盐酸、硝酸、硫酸、氯酸钾、白磷、硫酸铵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中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本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属于I级,进行简单分析。

项目运营期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管道破裂发生泄漏,泄露的主要成分为*烷,可能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但随时间推移,其浓度逐渐变小,影响逐渐消失;泄漏的天然气遇热源和明火将会引发火灾,从而导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由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均属空气的组成成分,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产生不利影响,且事故发生的概率很小,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本项目实验用化学试剂包括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等有毒和腐蚀性化学品。由于实验室内所用药品数量较小,只要运营期加强管理,对药品定期进行检查,按实验室规范要求进行药品摆放等,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影响可降至最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燃气使用风险防范措施

①加强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在燃气输送和使用过程中要运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岗位职责,对预防燃气泄漏十分必要。

②规范操作、加强检查和维修,防止操作失误和违章作业,减少或杜绝人为操作所致的泄漏事故;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以保证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③安装先进的泄漏检测设备和仪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等是否老化,是否被尖利物品或老鼠咬坏,接口是否松动,如发生上述 (略) 联系。

④燃气使用过程中如遇突发供气中断,应及时关闭天然气管道和设施开关,防止空气混入管道内,当恢复供气时应将管道内的空气排放后方可使用。

⑤加强日常管理,禁止在内存放易燃及易爆物品,并经常保持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禁止自行变更燃气管道走向或私接燃气设施。

⑥加强自我管理,及时查改车间用电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加强职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懂得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

(2)燃气锅炉风险防范措施

燃气锅炉的点火和灭火必须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锅炉运行人员也应加强责任心,不可过分依赖自控保护装置,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人工监控并做好记录。此外,燃气还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的防范措施:

内设立灵敏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设置喷水灭火装置;内及附近严禁易燃物堆集和储存;室内装修尽量采用非燃烧材料;电源进线处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熔断器,并加强用电用气管理,对使用时间长的电气设备要及时更换或维修。

学校应定期对及其配套的电气线路、燃气管道等进行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设置应急电源,并应经常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认真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现象;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3)化验室风险防范措施

各化学试剂储存在化学药品专用柜,采用专用的存储瓶或容器保存,各化学实验装置及操作均在老师的规范指导下进行,实验室配备灭火器、灭火栓等消防措施以及通风换气措施。

(4)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

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战术:选择最适合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对可能发生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品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

综上所述,项目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要求企业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预防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减少环境影响及经济损失。建设单位应严格安全生产制度,严格管理,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同时制定应急方案,使事故发生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公众参与情况:

/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电话:

0930-*(传真)

邮箱:

*@*63.com

邮编:

*

通讯地址:

永靖县古城新区环保大厦(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公示期:**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电话:0930-*(传真)

邮箱:*@*63.com

通讯地址:永靖县古城新区环保大厦(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邮编:*

临夏州生态环境局永靖分局

**日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登录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