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内容
 
发送至邮箱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名称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索引号 */2024-* 分类 建设项目 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 公示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公开日期 2024-04-19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宿环建管〔2024〕9号

(略) 宿城区中扬镇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8日, (略) 主持召开了《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共5人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中扬镇隶属 (略) 宿城区, (略) 东南方向。2019年中扬镇人民政府委托编制了《宿城区中扬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编制工作,于2020年3月取得《宿城区中扬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宿环建管[2020]6号)。总体规划面积为3.67km2,规划范围为: (略) - (略) - (略) , (略) -500千伏高压, (略) , (略) 。其中中扬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77.11公顷,规划范围为: (略) , (略) ,南至500千伏双泗变, (略) 、 (略) 。规划产业定位为:塑料制品加工(不含废旧塑料回收、清洗)、服装及毛绒玩具加工(不含织布、染整、水洗工艺)。

(略) 新划定的“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等用地规划要求和中扬镇产业发展需求, (略) 宿城区中扬镇人民政府重新编制了《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此次规划范围东至中扬中学东侧、 (略) 、 (略) 、北至农田,规划面积222.75公顷;其中中扬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51.59公顷,规划产业定位为:塑料制品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制品制造为主导并兼顾其他轻污染产业。

《报告书》在梳理镇区发展历程、开展环境现状调查和开发 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划》和相关上位规划的协调性、 识别了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资源制约因素,预测和评价了《规划》 实施对区域水、大气、土壤、声、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证了镇区规划布局、规模、园区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环境合理性,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碳排放评价、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报告书》基础资料较翔实,评价内容较全面,《规划》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二、从总体上看,规划区范围不涉及国家级生态红线、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区域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超标,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规划》实施后将增大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因此镇区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强化各项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的落实,有效预防和减缓《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三、对《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的意见

(一)《规划》应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做好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协调衔接,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空间管控,优化区内空间布局。镇区开发建设应与地方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相协调。做好规划控制和生态隔离带建设,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和发展规模,排放挥发性有机废气、异味、粉尘等大气污染物项目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加强对园区周边居住区等生活空间的防护,避免对环境敏感目标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确保镇区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安全相协调。

(三)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国家和江苏省、 (略) 关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要求和区域环境分区管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量,明确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化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控措施,确保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不受影响;加强危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完善配套防控措施。

(四)加强源头治理,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严格落实生态环

境准入清单(附件2),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严格限制与主导产业不相关且排污负荷大的项目入镇区工业园区,执行最严格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强化企业特征污染物排放控制、高效治理设施建设,落实《 (略) 乡镇(街道)分类发展指导意见(试行)》(宿办发〔2018〕11号)等文件要求,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单位产品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根据国家和地方碳减排、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规划内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五)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能。完 (略) 建设,适时启动依托中扬镇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加强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应依法依规收集、处理处置,做到“就地分类收集、就近转移处置”。

(六)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镇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完善区域防控体系,加强区域环境监管、应急联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建立隐患清单并督促整改到位,保障区域环境安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

(七)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开展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底泥等环境要素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结合区域跟踪监测情况,动态调整镇区建设规模和时序进度,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恶化。

(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规划》调整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拟进入规划工业区的建设项目,应结合规划环评提出的指导意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规划环评提出的空间管控、污染物排放、环境准入等要求,加强与规划环评的联动。规划环评中环境协调性分析、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符合要求的资料供建设项目共享,项目环评相应评价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简化。

附件:1.《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2.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生态环境

准入清单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4月12日

附件1

《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姓 名?????? 职 务????????????? 单? 位

吴以中????? 教? 授???? 南京工业大学????????????

秦海旭????? 正? 高???? (略) 生态环境保 (略) ??????????????

张小海????? 高? 工???? 江苏 (略) ????????????

宋吕军????? 副处长???? (略) 生态环境局?????????????????????

曹丽丽????? 副局长???? (略) 宿城生态环境局???????????????????

周? 良????? 科? 长????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附件2

中扬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类别 准入内容
产业准入 主导产业定位 塑料制品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制品制造为主导并兼顾其他轻污染产业
禁止引入 1、禁止引进废旧塑料回收、清洗、造粒项目,禁止引进含屠宰、发酵的项目,禁止引进含印染或染整工艺项目,禁止引进含电镀、化工、金属冶炼等工序的项目。
2、禁止使用燃煤和高污染燃料。
3、禁止新(扩)建排放含汞、砷、镐、铬、铅、铊、锑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
4、禁止引进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清洁生产达不到国内先进生产水平的项目。
5、禁止引进含露天或敞开式喷涂的项目。
6、禁止引入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清洗剂和胶粘剂的项目。
空间布局约束 临近生活区的工业用地,禁止引进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无组织污染严重的项目,距离居住用地100m范围内不布置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项目。镇区南部一类工业用地地块允许进驻无污染或低污染项目。镇区东北仅允许入驻电商企业。
污染物排放管控 规划区:二氧化硫(SO2)≤0.9748吨/年、氮氧化物(NOx)≤3.2072吨/年、挥发性有机物(VOCs)≤2.5262吨/年、颗粒物≤3.8843吨/年、氯*烯≤0.081吨/年
规划区:化学需氧量(COD)≤144.2275吨/年、氨氮(NH3-N)≤12.3382吨/年、总氮(TN)≤37.0146吨/年、总磷(TP)≤1.5423吨/年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园区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及培训;
2、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其他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并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3、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管,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4、加强环境影响跟踪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控体系,完善并落实园区日常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控计划。
5、合理规划工业集聚区布置,工业区与规划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不少于30m的空间隔离带。
资源开发利用要求 1、产业园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3吨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6吨/万元。
2、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及以上要求。
3、执行禁燃区相关要求:使用清洁能源,禁止使用燃料为《高污染燃料目录》“Ⅲ类”(严格),禁止引入燃煤、燃重油项目。

抄送: (略) 宿城生态环境局、 (略) 宿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略) 宿城区商务局、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宿城分局

(略) 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4年4月12日印发

名称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索引号 */2024-* 分类 建设项目 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 公示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公开日期 2024-04-19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

宿环建管〔2024〕9号

(略) 宿城区中扬镇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8日, (略) 主持召开了《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共5人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对《报告书》进行了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中扬镇隶属 (略) 宿城区, (略) 东南方向。2019年中扬镇人民政府委托编制了《宿城区中扬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编制工作,于2020年3月取得《宿城区中扬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宿环建管[2020]6号)。总体规划面积为3.67km2,规划范围为: (略) - (略) - (略) , (略) -500千伏高压, (略) , (略) 。其中中扬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77.11公顷,规划范围为: (略) , (略) ,南至500千伏双泗变, (略) 、 (略) 。规划产业定位为:塑料制品加工(不含废旧塑料回收、清洗)、服装及毛绒玩具加工(不含织布、染整、水洗工艺)。

(略) 新划定的“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范围等用地规划要求和中扬镇产业发展需求, (略) 宿城区中扬镇人民政府重新编制了《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此次规划范围东至中扬中学东侧、 (略) 、 (略) 、北至农田,规划面积222.75公顷;其中中扬镇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为51.59公顷,规划产业定位为:塑料制品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制品制造为主导并兼顾其他轻污染产业。

《报告书》在梳理镇区发展历程、开展环境现状调查和开发 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划》和相关上位规划的协调性、 识别了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资源制约因素,预测和评价了《规划》 实施对区域水、大气、土壤、声、生态环境的影响,论证了镇区规划布局、规模、园区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环境合理性,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价、碳排放评价、公众参与等工作,提出了规划优化调整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报告书》基础资料较翔实,评价内容较全面,《规划》提出的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

二、从总体上看,规划区范围不涉及国家级生态红线、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区域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超标,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规划》实施后将增大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因此镇区应依据《报告书》和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规划》,强化各项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的落实,有效预防和减缓《规划》实施可能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三、对《规划》优化调整和实施过程的意见

(一)《规划》应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做好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协调衔接,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空间管控,优化区内空间布局。镇区开发建设应与地方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相协调。做好规划控制和生态隔离带建设,统筹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和发展规模,排放挥发性有机废气、异味、粉尘等大气污染物项目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加强对园区周边居住区等生活空间的防护,避免对环境敏感目标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确保镇区产业布局与生态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安全相协调。

(三)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根据国家和江苏省、 (略) 关于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相关要求和区域环境分区管控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主要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的排放量,明确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要求,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化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控措施,确保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不受影响;加强危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完善配套防控措施。

(四)加强源头治理,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严格落实生态环

境准入清单(附件2),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生态环境准入要求,严格限制与主导产业不相关且排污负荷大的项目入镇区工业园区,执行最严格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强化企业特征污染物排放控制、高效治理设施建设,落实《 (略) 乡镇(街道)分类发展指导意见(试行)》(宿办发〔2018〕11号)等文件要求,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单位产品水耗、能耗、污染物排放和资源利用效率等应达到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现有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根据国家和地方碳减排、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规划内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五)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能。完 (略) 建设,适时启动依托中扬镇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加强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应依法依规收集、处理处置,做到“就地分类收集、就近转移处置”。

(六)健全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镇区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完善区域防控体系,加强区域环境监管、应急联动,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建立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定期排查突发环境事件隐患,建立隐患清单并督促整改到位,保障区域环境安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制度。

(七)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开展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底泥等环境要素的长期跟踪监测与管理。结合区域跟踪监测情况,动态调整镇区建设规模和时序进度,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不恶化。

(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 《规划》调整时应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拟进入规划工业区的建设项目,应结合规划环评提出的指导意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规划环评提出的空间管控、污染物排放、环境准入等要求,加强与规划环评的联动。规划环评中环境协调性分析、环境现状、污染源调查等符合要求的资料供建设项目共享,项目环评相应评价可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简化。

附件:1.《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2.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生态环境

准入清单

(略) 生态环境局

2024年4月12日

附件1

《宿城区SC-18单元1号街区(中扬镇区)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姓 名?????? 职 务????????????? 单? 位

吴以中????? 教? 授???? 南京工业大学????????????

秦海旭????? 正? 高???? (略) 生态环境保 (略) ??????????????

张小海????? 高? 工???? 江苏 (略) ????????????

宋吕军????? 副处长???? (略) 生态环境局?????????????????????

曹丽丽????? 副局长???? (略) 宿城生态环境局???????????????????

周? 良????? 科? 长????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附件2

中扬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类别 准入内容
产业准入 主导产业定位 塑料制品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制品制造为主导并兼顾其他轻污染产业
禁止引入 1、禁止引进废旧塑料回收、清洗、造粒项目,禁止引进含屠宰、发酵的项目,禁止引进含印染或染整工艺项目,禁止引进含电镀、化工、金属冶炼等工序的项目。
2、禁止使用燃煤和高污染燃料。
3、禁止新(扩)建排放含汞、砷、镐、铬、铅、铊、锑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业项目。
4、禁止引进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清洁生产达不到国内先进生产水平的项目。
5、禁止引进含露天或敞开式喷涂的项目。
6、禁止引入生产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清洗剂和胶粘剂的项目。
空间布局约束 临近生活区的工业用地,禁止引进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无组织污染严重的项目,距离居住用地100m范围内不布置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项目。镇区南部一类工业用地地块允许进驻无污染或低污染项目。镇区东北仅允许入驻电商企业。
污染物排放管控 规划区:二氧化硫(SO2)≤0.9748吨/年、氮氧化物(NOx)≤3.2072吨/年、挥发性有机物(VOCs)≤2.5262吨/年、颗粒物≤3.8843吨/年、氯*烯≤0.081吨/年
规划区:化学需氧量(COD)≤144.2275吨/年、氨氮(NH3-N)≤12.3382吨/年、总氮(TN)≤37.0146吨/年、总磷(TP)≤1.5423吨/年
环境风险防控 1、工业园区建立健全区域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物资装备储备,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及培训;
2、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其他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并按要求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3、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实行全过程环境监管,配套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及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4、加强环境影响跟踪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控体系,完善并落实园区日常环境监测与污染源监控计划。
5、合理规划工业集聚区布置,工业区与规划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不少于30m的空间隔离带。
资源开发利用要求 1、产业园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3吨煤/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6吨/万元。
2、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及以上要求。
3、执行禁燃区相关要求:使用清洁能源,禁止使用燃料为《高污染燃料目录》“Ⅲ类”(严格),禁止引入燃煤、燃重油项目。

抄送: (略) 宿城生态环境局、 (略) 宿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略) 宿城区商务局、 (略)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宿城分局

(略) 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2024年4月12日印发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