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长江医院建设项目变更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内容
 
发送至邮箱

涟源长江医院建设项目变更拟作出审批意见公示

1.项目名称: (略) 建设项目(变更)

2.建设地点: (略) 蓝田办 (略) 光华大厦

3.建设单位:? (略) ???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湖南欣鑫 (略)

5.项目概况: (略) 建设项目(变更) (略) 蓝田办 (略) 光华大厦,属于改扩建项目。主要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主体工程(综合楼、办公楼)、工用工程(供水、排水、供电、供暖、制冷)、环保工程(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扩建床位至90张,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12.2%。

6.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

(1)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

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恶臭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物、氨、硫醇类、*基硫、粪臭素、*酸等,其中以硫化氢和氨气为主。项目现有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所有水池均采用地埋封闭式,污水池采用密闭设计,可有效防止病菌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水气味对环境的影响,只留必要的检修口和采样口,检修口与采样口平时加盖密闭,可有效防止病菌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水气味对环境的影响,能起到较好的控制污染的作用。

废气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4-1?废气产排污环节、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设施信息表

产污环节名称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

排放形式

污染治理设施名称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排放标准

产生量 ?????

浓度

污水处理站

恶臭

少量

/

无组织

污水处理站加盖密闭等

/

少量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标准

(2)监测计划

本项目床位90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略) 排污许可属于登记管理,因此,本环评运营期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表:

4-2废气监测计划一览表

行业类别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执行标准

监测频次

医疗机构

污水处理站周界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排放标准

年/次

注: (略) 床位数少于100张,其排污许可为登记管理,排污许可系统内无需提交自行监测方案,因此建议相较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污水监测要求, (略) 运行成本考虑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其监测计划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具体监管要求即可

(3)环境影响分析

(略) 委托湖南 (略) 2024年3月6日~3月7日对污水处理站废气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表4-3 ?废气检测结果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mg/m3)

建议参考

标准限值

点位名称

医院污水处理站上风向Q1

医院污水处理站下风向Q2

医院污水处理站下风向Q3

2024.03.06

臭气浓度(无量纲)

第一时段

<10

<10

<10

10

(无量纲)

第二时段

<10

<10

<10

第三时段

<10

<10

<10

第一时段

0.05

0.13

0.18

1.0

第二时段

0.06

0.15

0.18

第三时段

0.06

0.16

0.16

硫化氢

第一时段

0.006

0.015

0.015

0.03

第二时段

0.005

0.016

0.018

第三时段

0.005

0.018

0.017

2024.03.07

臭气浓度(无量纲)

第一时段

<10

<10

<10

10

(无量纲)

第二时段

<10

<10

<10

第三时段

<10

<10

<10

第一时段

0.06

0.12

0.13

1.0

第二时段

0.06

0.12

0.12

第三时段

0.06

0.13

0.14

硫化氢

第一时段

0.005

0.012

0.013

0.03

第二时段

0.005

0.013

0.015

第三时段

0.005

0.015

0.014

备注:1、是否分包:否

2、“ND”表示检测结果未检出

标准限值来源:《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中标准限值

由上表可知,医院废水处理站无组织废气监测点位上风向Q1,下风向Q2、Q3中监 测因子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3 标准限值,污水处理站附近臭味不明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4)废气治理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污水处理设施检修口与采样口平时加盖密闭,并在检修口、采样口附近定 期喷洒除臭剂,可减轻臭气影响。经查询《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附录 A 中表 A.1 医疗机构排污单位废气治理可行技术 参照表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废气可行技术“产生恶臭区域加罩或加盖,投放除臭剂”,本项目采取的措施属于上述规定措施,且根据污染源监测报告,其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废气在采取现有措施的前提下,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由此可见, (略) 采取的废气防治措施属于医疗机构废气治理中常见、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属于可行废气防治技术。

2、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门诊病人废水、住院病人废水、医务人员生活废水等。 (略) 多年运营情况并结合《 (略) 建筑设计规范》(*)、《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规范,本项目废水产排情况如下:

①门诊病人废水

门诊量约为100人·次/d,普通门诊病人用水量约为1t/d(365t/a),污水排放系数取0.85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0.85t/d(310.25t/a)。

(略) 病人废水

项目共90张床位,住院病人生活用水量约为22.5t/d(8212.5t/a),污水排放系数取0.85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19.125t/d(6980.625t/a)。

③医务人员生活废水

项目现职工40人,用水量约为3.2t/d(1168t/a),污水排放系数取0.85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2.72t/d(992.8t/a)。?

4-4本项目废水产生一览表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规模

数量

用水量(t/d)

产污系数

废水量(t/d)

1

门诊病人废水

10L人·次·d

100人/d

1

0.85

0.85

2

住院病人废水

250L/人·d

90人

22.5

0.85

19.125

3

医务人员生活废水

80L/人·d

40人

3.2

0.85

2.72

合计

-

-

26.7

-

22.695

本项目运营期水平衡图见下图。


图4-1 项目营运期水平衡图(m3/d)

表4-5 项目废水产排情况

?????

类别

废水量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产生浓度(mg/L)

污染物产生量(t/a)

治理措施

污染物排放浓度

(mg/L)

污染物排放量(t/a)

是否为可行技术

排放标准

医疗废水

8283.675m3/a

CODcr

350

2.9

污水处理站(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消毒)

250

2.07

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消毒)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预处理标准 (略) 污水处理厂

BOD5

150

1.24

100

0.83

*

30

0.25

15

0.12

SS

200

1.66

60

0.5

粪大肠菌群

/

/

/

/

(1)监测计划

本项目床位数90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略) 排污许可属于登记管理,因此,本环评运营期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表:

表 4-6废水监测计划一览表

内容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

频次

执行标准

废水

流量

医疗废水总排放口

1次/年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中表2预排放标准

pH

1次/年

COD、SS

1次/年

粪大肠菌群数

1次/年

BOD5、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总氰化物、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色度、氨氮、总余氯

1次/年

注: (略) 床位数少于100张,其排污许可为登记管理,排污许可系统内无需提交自行监测方案,因此建议相较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污水监测要求, (略) 运行成本考虑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其监测计划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具体监管要求即可

(2)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及其排放影响分析

为了了 (略) 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本次环评委托湖南 (略) 2024年3月6日~3月7日对污水处理站总出水口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4-7 ?废水检测结果

点位名称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建议参考标准限值

单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污水处理站总出水口

2024.03.06

pH

7.1

7.2

7.2

7.1

6-9

无量纲

动植物油

0.07

0.08

0.07

0.07

20

mg/L

CODcr

86

85

82

84

250

mg/L

BOD5

20.6

21.2

20.8

22.5

100

mg/L

氨氮

1.55

1.32

1.41

1.41

/

mg/L

悬浮物

25

22

25

26

60

mg/L

总余氯

2.78

2.89

2.72

3.00

/

mg/L

石油类

0.18

0.18

0.19

0.18

20

mg/L

LAS

0.18

0.18

0.15

0.16

10

mg/L

粪大肠菌群

400

400

600

400

5000

MPN/L

2024.03.07

pH

7.2

7.1

7.1

7.2

6-9

无量纲

动植物油

0.07

0.07

0.07

0.07

20

mg/L

CODcr

90

88

85

89

250

mg/L

BOD5

22.5

23.6

22.1

23.1

100

mg/L

氨氮

1.45

1.49

1.35

1.51

/

mg/L

悬浮物

22

25

25

24

60

mg/L

总余氯

2.67

2.61

2.83

2.94

/

mg/L

石油类

0.18

0.18

0.18

0.19

20

mg/L

LAS

0.16

0.16

0.16

0.17

10

mg/L

粪大肠菌群

400

600

400

400

5000

MPN/L

样品性状:浅黄 ?微浊 气味弱

备注:1、是否分包:否

2、检测结果小于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用检出限+L表示

标准限值来源:《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预处理标准

由上表监测数据表明,污水处理站总出水口中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预处理标准。

本项目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一级强化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预处理标准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经查询《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附录A中表A.2医疗机构排污单位污水治理可行技术参照表医疗污水可行技术“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本项目医疗污水采取的措施(一级强化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属于上述规定措施,且根据污染源监测数据,医院废水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由此可见, (略) 采取的医疗污水防治措施属于医疗机构医疗污水治理中常见、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属于可行医疗污水防治技术。

项目位于 (略) 蓝田办 (略) 光华大厦, (略) 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污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涟水,外排废水对涟水河的影响较小。

为了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本 (略) 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略) 应安排专人管理污水处理站,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应稳定。管理人员应熟悉污水处理相关设备性能,掌握保养、维修技术,定时巡视设备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并作详细记录。②定时抽查污水排放水质,每日记录污水排放量及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建设单位应在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1995)要求设置污水排放口标识。

3、噪声

项目已建设完成,实际生产过程中未发生环境投诉事件,未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湖南 (略) 于2024年3月6日~2024年3月7日对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期间,本项目正常运营,根据表3-3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西 (略) 一侧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2008中4类标准,东、南、北三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2008中2类标准;东面居民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南、西、北 (略) 一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床位数90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略) 排污许可属于登记管理,因此,本环评运营期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相关规定,本项目噪声监测计划如下表:

表4-8 运营期噪声监测计划

污染源

监测项目

监测点

监测频率

标准

厂界噪声

Leq(A)

场界四周

年/次,分昼间、夜间进行

西 (略) 一侧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4类标准;东、南、北三面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

注: (略) 床位数少于100张,其排污许可为登记管理,排污许可系统内无需提交自行监测方案,因此建议相较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污水监测要求, (略) 运行成本考虑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其监测计划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具体监管要求即可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站的污泥。

(1)生活垃圾

住院病人按每病床每日产生生活垃圾按1.0kg计,按90张床位全部住满,每个床位1人计, (略) 病人生活垃圾90kg/d、32.85t/a;门诊垃圾按每人次产生0.2kg计,本项目年接待门诊病人*人·次,则门诊病人生活垃圾为7.3t/a;医院职工按每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本项目职工人数约40人,则职工生活垃圾为20kg/d、7.3t/a。因此本项目生活垃圾总计为47.45t/a。项目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②医疗废物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卫医发[2003]287号《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锐器)、药物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六类。

医疗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规定的危废HW01,主要有感染性废物(纱布、棉球、手纸、手术服等各类受污染的纤维制品)、病理性废物(各类手术残余物等)、损伤性废物(各类金属毁形物等)、药物性废物(一次性针头、玻璃器皿、一次性输液管、注射器及相关的塑料制品等)、感染性病患生活垃圾、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等。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设置90张病床,住院病人的医疗废物按每床每天1.5kg计,则为135kg/d、49.28t/a;年接待门诊病人*人·次,门诊病人的医疗废物按每人每次0.2kg计,则为7.3t/a。本项目共产生医疗废物56.58t/a。

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分类后,由专人进行收集、毁形、消毒后集 (略) 专用的医疗废物暂存间。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交有资质 (略) 裕德 (略) 处理。

③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主要含有无机、有机污染物、致病菌、寄生虫卵等,若不妥善进行消毒处理,会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与原水的悬浮固体及处理工艺有关。本项目床位90张,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中调查统计出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产生情况,沉淀池总固体的取值为70g/人·d, (略) 产生总污泥量为6.3kg/d,约2.3t/a。??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4.3污泥控制与处置可知,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属“HW01医疗废物中841-001-01 感染性废物”类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医院需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理,清掏前需经无害化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4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即粪大肠菌群数≤100MPN/P,蛔虫卵死亡率>95%)要求后密闭封装外运。

表4-10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环节

属性

产生量

暂存和处置措施

1

生活垃圾

办公生活

生活垃圾

47.45t/a

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2

医疗废物

门诊、急诊

危险废物

56.58t/a

统一收集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并 (略) 裕德 (略) 处理

3

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水处理设施

危险废物

2.3t/a

委托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负责清掏、转运及最终处置

医院已经采取如下措施防治营运期各类固废:

①本项目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定期 (略) 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②医疗垃圾消毒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交接,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填写和保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及《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 (略) 裕德 (略) 转运并处置。危废暂存间必须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进行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等设计,不得存在地面渗漏等现象;暂存间外明显处同时设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各类危险废物应分别设置专门的容器进行临时储存。

③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负责清掏、转运及最终处置。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可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7.公众参与情况;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后于2024年4月16日至4月2 (略) (略) 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的反对意见。

8.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略) 承诺在该项目投入运营之前配套建设好环保设施。

9.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10.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 (略) 建设项目(变更)作出审批决定,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23日-2024年4月28日(5天),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如对以上项目持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时间内通过以下方式向我局反映或提出书面意见。

意见反馈单位: (略) 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股。

联系电话:0738-*;0738—*(传真)

1.项目名称: (略) 建设项目(变更)

2.建设地点: (略) 蓝田办 (略) 光华大厦

3.建设单位:? (略) ???

4.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湖南欣鑫 (略)

5.项目概况: (略) 建设项目(变更) (略) 蓝田办 (略) 光华大厦,属于改扩建项目。主要的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主体工程(综合楼、办公楼)、工用工程(供水、排水、供电、供暖、制冷)、环保工程(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扩建床位至90张,项目总投资*元,其中环保投资*元,占总投资的12.2%。

6.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

(1)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

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恶臭的主要成分为硫化物、氨、硫醇类、*基硫、粪臭素、*酸等,其中以硫化氢和氨气为主。项目现有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系统所有水池均采用地埋封闭式,污水池采用密闭设计,可有效防止病菌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水气味对环境的影响,只留必要的检修口和采样口,检修口与采样口平时加盖密闭,可有效防止病菌通过空气传播和污水气味对环境的影响,能起到较好的控制污染的作用。

废气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4-1?废气产排污环节、污染物及污染防治设施信息表

产污环节名称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

排放形式

污染治理设施名称

污染物

排放浓度

污染物排放量

排放标准

产生量 ?????

浓度

污水处理站

恶臭

少量

/

无组织

污水处理站加盖密闭等

/

少量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标准

(2)监测计划

本项目床位90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略) 排污许可属于登记管理,因此,本环评运营期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表:

4-2废气监测计划一览表

行业类别

监测点位

监测指标

执行标准

监测频次

医疗机构

污水处理站周界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3排放标准

年/次

注: (略) 床位数少于100张,其排污许可为登记管理,排污许可系统内无需提交自行监测方案,因此建议相较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污水监测要求, (略) 运行成本考虑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其监测计划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具体监管要求即可

(3)环境影响分析

(略) 委托湖南 (略) 2024年3月6日~3月7日对污水处理站废气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表4-3 ?废气检测结果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mg/m3)

建议参考

标准限值

点位名称

医院污水处理站上风向Q1

医院污水处理站下风向Q2

医院污水处理站下风向Q3

2024.03.06

臭气浓度(无量纲)

第一时段

<10

<10

<10

10

(无量纲)

第二时段

<10

<10

<10

第三时段

<10

<10

<10

第一时段

0.05

0.13

0.18

1.0

第二时段

0.06

0.15

0.18

第三时段

0.06

0.16

0.16

硫化氢

第一时段

0.006

0.015

0.015

0.03

第二时段

0.005

0.016

0.018

第三时段

0.005

0.018

0.017

2024.03.07

臭气浓度(无量纲)

第一时段

<10

<10

<10

10

(无量纲)

第二时段

<10

<10

<10

第三时段

<10

<10

<10

第一时段

0.06

0.12

0.13

1.0

第二时段

0.06

0.12

0.12

第三时段

0.06

0.13

0.14

硫化氢

第一时段

0.005

0.012

0.013

0.03

第二时段

0.005

0.013

0.015

第三时段

0.005

0.015

0.014

备注:1、是否分包:否

2、“ND”表示检测结果未检出

标准限值来源:《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3中标准限值

由上表可知,医院废水处理站无组织废气监测点位上风向Q1,下风向Q2、Q3中监 测因子氨、硫化氢、臭气浓度均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 3 标准限值,污水处理站附近臭味不明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4)废气治理技术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气体,项目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污水处理设施检修口与采样口平时加盖密闭,并在检修口、采样口附近定 期喷洒除臭剂,可减轻臭气影响。经查询《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附录 A 中表 A.1 医疗机构排污单位废气治理可行技术 参照表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废气可行技术“产生恶臭区域加罩或加盖,投放除臭剂”,本项目采取的措施属于上述规定措施,且根据污染源监测报告,其污水处理站无组织排放废气在采取现有措施的前提下,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由此可见, (略) 采取的废气防治措施属于医疗机构废气治理中常见、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属于可行废气防治技术。

2、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门诊病人废水、住院病人废水、医务人员生活废水等。 (略) 多年运营情况并结合《 (略) 建筑设计规范》(*)、《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规范,本项目废水产排情况如下:

①门诊病人废水

门诊量约为100人·次/d,普通门诊病人用水量约为1t/d(365t/a),污水排放系数取0.85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0.85t/d(310.25t/a)。

(略) 病人废水

项目共90张床位,住院病人生活用水量约为22.5t/d(8212.5t/a),污水排放系数取0.85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19.125t/d(6980.625t/a)。

③医务人员生活废水

项目现职工40人,用水量约为3.2t/d(1168t/a),污水排放系数取0.85计,则污水排放量约为2.72t/d(992.8t/a)。?

4-4本项目废水产生一览表

序号

用水项目

用水规模

数量

用水量(t/d)

产污系数

废水量(t/d)

1

门诊病人废水

10L人·次·d

100人/d

1

0.85

0.85

2

住院病人废水

250L/人·d

90人

22.5

0.85

19.125

3

医务人员生活废水

80L/人·d

40人

3.2

0.85

2.72

合计

-

-

26.7

-

22.695

本项目运营期水平衡图见下图。


图4-1 项目营运期水平衡图(m3/d)

表4-5 项目废水产排情况

?????

类别

废水量

污染物种类

污染物产生浓度(mg/L)

污染物产生量(t/a)

治理措施

污染物排放浓度

(mg/L)

污染物排放量(t/a)

是否为可行技术

排放标准

医疗废水

8283.675m3/a

CODcr

350

2.9

污水处理站(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消毒)

250

2.07

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二氧化氯消毒)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预处理标准 (略) 污水处理厂

BOD5

150

1.24

100

0.83

*

30

0.25

15

0.12

SS

200

1.66

60

0.5

粪大肠菌群

/

/

/

/

(1)监测计划

本项目床位数90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略) 排污许可属于登记管理,因此,本环评运营期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具体如下表:

表 4-6废水监测计划一览表

内容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

频次

执行标准

废水

流量

医疗废水总排放口

1次/年

《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中表2预排放标准

pH

1次/年

COD、SS

1次/年

粪大肠菌群数

1次/年

BOD5、石油类、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动植物油、总氰化物、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色度、氨氮、总余氯

1次/年

注: (略) 床位数少于100张,其排污许可为登记管理,排污许可系统内无需提交自行监测方案,因此建议相较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污水监测要求, (略) 运行成本考虑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其监测计划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具体监管要求即可

(2)废水防治措施可行性及其排放影响分析

为了了 (略) 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本次环评委托湖南 (略) 2024年3月6日~3月7日对污水处理站总出水口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见下表:

表4-7 ?废水检测结果

点位名称

采样日期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建议参考标准限值

单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污水处理站总出水口

2024.03.06

pH

7.1

7.2

7.2

7.1

6-9

无量纲

动植物油

0.07

0.08

0.07

0.07

20

mg/L

CODcr

86

85

82

84

250

mg/L

BOD5

20.6

21.2

20.8

22.5

100

mg/L

氨氮

1.55

1.32

1.41

1.41

/

mg/L

悬浮物

25

22

25

26

60

mg/L

总余氯

2.78

2.89

2.72

3.00

/

mg/L

石油类

0.18

0.18

0.19

0.18

20

mg/L

LAS

0.18

0.18

0.15

0.16

10

mg/L

粪大肠菌群

400

400

600

400

5000

MPN/L

2024.03.07

pH

7.2

7.1

7.1

7.2

6-9

无量纲

动植物油

0.07

0.07

0.07

0.07

20

mg/L

CODcr

90

88

85

89

250

mg/L

BOD5

22.5

23.6

22.1

23.1

100

mg/L

氨氮

1.45

1.49

1.35

1.51

/

mg/L

悬浮物

22

25

25

24

60

mg/L

总余氯

2.67

2.61

2.83

2.94

/

mg/L

石油类

0.18

0.18

0.18

0.19

20

mg/L

LAS

0.16

0.16

0.16

0.17

10

mg/L

粪大肠菌群

400

600

400

400

5000

MPN/L

样品性状:浅黄 ?微浊 气味弱

备注:1、是否分包:否

2、检测结果小于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用检出限+L表示

标准限值来源:《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中预处理标准

由上表监测数据表明,污水处理站总出水口中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预处理标准。

本项目医疗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一级强化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中预处理标准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经查询《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附录A中表A.2医疗机构排污单位污水治理可行技术参照表医疗污水可行技术“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消毒工艺”,本项目医疗污水采取的措施(一级强化处理+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属于上述规定措施,且根据污染源监测数据,医院废水能够做到达标排放。

由此可见, (略) 采取的医疗污水防治措施属于医疗机构医疗污水治理中常见、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属于可行医疗污水防治技术。

项目位于 (略) 蓝田办 (略) 光华大厦, (略) 污水处理厂纳污范围,污 (略) 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涟水,外排废水对涟水河的影响较小。

为了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本 (略) 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略) 应安排专人管理污水处理站,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应稳定。管理人员应熟悉污水处理相关设备性能,掌握保养、维修技术,定时巡视设备运转情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并作详细记录。②定时抽查污水排放水质,每日记录污水排放量及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建设单位应在污水处理设施出口按《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1995)要求设置污水排放口标识。

3、噪声

项目已建设完成,实际生产过程中未发生环境投诉事件,未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湖南 (略) 于2024年3月6日~2024年3月7日对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现状监测,监测期间,本项目正常运营,根据表3-3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项目西 (略) 一侧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2008中4类标准,东、南、北三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 *-2008中2类标准;东面居民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南、西、北 (略) 一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床位数90张,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 (略) 排污许可属于登记管理,因此,本环评运营期监测计划参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相关规定,本项目噪声监测计划如下表:

表4-8 运营期噪声监测计划

污染源

监测项目

监测点

监测频率

标准

厂界噪声

Leq(A)

场界四周

年/次,分昼间、夜间进行

西 (略) 一侧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4类标准;东、南、北三面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

注: (略) 床位数少于100张,其排污许可为登记管理,排污许可系统内无需提交自行监测方案,因此建议相较于《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中医疗机构污水监测要求, (略) 运行成本考虑适当降低监测频次,其监测计划满足生态环境部门具体监管要求即可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站的污泥。

(1)生活垃圾

住院病人按每病床每日产生生活垃圾按1.0kg计,按90张床位全部住满,每个床位1人计, (略) 病人生活垃圾90kg/d、32.85t/a;门诊垃圾按每人次产生0.2kg计,本项目年接待门诊病人*人·次,则门诊病人生活垃圾为7.3t/a;医院职工按每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0.5kg计,本项目职工人数约40人,则职工生活垃圾为20kg/d、7.3t/a。因此本项目生活垃圾总计为47.45t/a。项目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②医疗废物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卫医发[2003]287号《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锐器)、药物性废物、放射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六类。

医疗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中规定的危废HW01,主要有感染性废物(纱布、棉球、手纸、手术服等各类受污染的纤维制品)、病理性废物(各类手术残余物等)、损伤性废物(各类金属毁形物等)、药物性废物(一次性针头、玻璃器皿、一次性输液管、注射器及相关的塑料制品等)、感染性病患生活垃圾、医疗废水处理站污泥等。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设置90张病床,住院病人的医疗废物按每床每天1.5kg计,则为135kg/d、49.28t/a;年接待门诊病人*人·次,门诊病人的医疗废物按每人每次0.2kg计,则为7.3t/a。本项目共产生医疗废物56.58t/a。

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分类后,由专人进行收集、毁形、消毒后集 (略) 专用的医疗废物暂存间。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交有资质 (略) 裕德 (略) 处理。

③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主要含有无机、有机污染物、致病菌、寄生虫卵等,若不妥善进行消毒处理,会传播疾病,污染环境。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量与原水的悬浮固体及处理工艺有关。本项目床位90张,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环发[2003]197号)中调查统计出的医疗污水处理设施污泥产生情况,沉淀池总固体的取值为70g/人·d, (略) 产生总污泥量为6.3kg/d,约2.3t/a。??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4.3污泥控制与处置可知,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属“HW01医疗废物中841-001-01 感染性废物”类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医院需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清运处理,清掏前需经无害化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4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即粪大肠菌群数≤100MPN/P,蛔虫卵死亡率>95%)要求后密闭封装外运。

表4-10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

固废名称

产生环节

属性

产生量

暂存和处置措施

1

生活垃圾

办公生活

生活垃圾

47.45t/a

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2

医疗废物

门诊、急诊

危险废物

56.58t/a

统一收集于医疗废物暂存间,并 (略) 裕德 (略) 处理

3

污水处理站污泥

污水处理设施

危险废物

2.3t/a

委托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负责清掏、转运及最终处置

医院已经采取如下措施防治营运期各类固废:

①本项目生活垃圾交当地环卫部门定期 (略) 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②医疗垃圾消毒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并安排专人负责医疗废物的交接,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填写和保存《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及《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 (略) 裕德 (略) 转运并处置。危废暂存间必须有严密的封闭措施,进行防风、防雨、防晒、防渗等设计,不得存在地面渗漏等现象;暂存间外明显处同时设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警示标识;各类危险废物应分别设置专门的容器进行临时储存。

③污水处理站污泥委托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单位负责清掏、转运及最终处置。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可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7.公众参与情况;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后于2024年4月16日至4月2 (略) (略) 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未收到公众对该项目的反对意见。

8.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略) 承诺在该项目投入运营之前配套建设好环保设施。

9.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上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10.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 (略) 建设项目(变更)作出审批决定,现将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23日-2024年4月28日(5天),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如对以上项目持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时间内通过以下方式向我局反映或提出书面意见。

意见反馈单位: (略) 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股。

联系电话:0738-*;0738—*(传真)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招投标大数据

查看详情

收藏

首页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